这款击音耳机上当怎么样?

原标题:耳机也能玩智能?第二代击音无线HIFI耳机开箱测评

不变的是“无线”的追求

随着设计的趋同,我们经常会在不同的产品上面找到同样的符号。而今天开箱的这款iGene Super HD ‖在外观方面和新版的Beats很像,不同的是,iGene Super HD ‖是正品(新品),而Beats是赠品(1月6日)!

▲iGene Super HD ‖ 的包装与一代略微不同,这次采用的是环保纸的盒子,整体看上去更质朴一点。正面的设计很简单,产品的外形、名称已经定位语。

▼侧面简单的描述了二代在细节方面的升级。

▲第二代击音耳机采用了水平四单元电声分频喇叭,提升了蓝牙的性能进一步的降低耳机的功耗。

▼之前写听键A1测评的时候就有提到过,敲敲科技在推出第一代击音耳机的时候就拿到了联想3000万的战略投资

▲打开纸盒首先看到的是说明书,写着让产品与服务更简单、更贴心。iGene Super HD ‖ 的包装和听键A1的材质基本一致

▼内部都是采用的黑色海绵,相比上一代在包装方面显得更精致、稳重。揭盖一层半厘米厚的海绵垫,可以看到击音耳机。总体来说,第一印象还是挺不错的。

▲配件方面:除了iGene Super HD ‖ 耳机、说明书,再就是一个Micro USB数据线和一个收纳袋。

▼iGene Super HD ‖ 耳机本身是不支持配线的,所以没有相关的配件。

▲声来不同,很喜欢这一句定位语。

▼iGene Super HD ‖采取可折叠的设计,方便收纳和携带

▲耳套采用的是缝纫软绵,充电的部分在耳机的下方。可以看到一个Misca-usb接口。

▼今天开箱的这款耳机是骑士黑,同批次一共有5个不同的配色,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个人觉得,寻妹子就比较适合云朵白,一瓶...我想想...蜜桃粉?嗯,可能典雅紫更适合一点。二师兄?二师兄当然选择基友蓝(为什么?看他和面大的头像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耳机的内侧有L/R的标识,耳罩部分和大部分的头戴式耳机一样可以伸缩,头梁外侧的部分是采用的磨砂材质(官方说法是纳米材质)无论是手感上,还是感官上会显得有档次一些。

▼内村方面,手按压上去感觉里面也是一层海绵,外围是类似硅胶的材质(德国进口亲肤硅胶)

▲晒一张和听键A1的合影

▼基本上外观介绍到这个部分,接着看佩戴和基础操作部分

体验:自己爽才是真的爽

前面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材质,这里就直接说一下佩戴的感受。我记得我在测评Linner的时候说过,习惯了平头耳机,第一次用入耳觉得有点“疼”,毕竟是初次。这里使用iGene Super HD ‖的时候,刚刚带上去的时候觉得有一点夹耳。但是长时间佩戴(写贴的时候一直佩戴着)觉得还好,而且耳机部分都是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调节的。总体来说佩戴的感觉还算舒适。我记得当时选HD598SE而没有选择飞利浦SHP9500,就是感觉抱住耳朵的设计(并非因为特价,恩,认真脸.JPG)舒适一点。但是如果是包耳的设计,出街的效果就会差一些了。会显得笨拙,而且有些重。所以,怎么选择还是看需求的权衡。

本来是发一张我自己的照片的,后来想想玩测评的基本都是宅男,看到我那么“帅”怎么办?我是很直的,所以找了一个妹子来出镜!(感觉此处打赏不会断..)

耳机的右耳(R)这边的外围有一个很小的按钮,按一下,打开耳机蓝牙。不明白为什么提示音是英文?但是我懂(我懂关的时候按一下肯定是开),按1秒开,按3秒关。开的时候,蓝牙未连接的情况,蓝色的呼吸灯会急促(这个词很动态)闪烁,这个时候打开手机蓝牙,会在蓝牙列表里面找到“qiaoqiao”,点击连接就好了。耳机同样有相对应的提示语,这个时候指示灯变得平和了很多。(原来耳机在连接的时候也会紧张呢!单纯脸.JPG)

对于已经连接的设备,再次连接的时候只需要打开蓝牙就可以自动连接了;如果是中途切换到另一个设备的时候,需要手动连接一下。蓝牙的连接范围10米左右,10米内的连接的表现比较的稳定,超过范围之后会出现间断的情况。总体来蓝牙连接的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iGene Super HD ‖采用了低功耗的蓝牙芯片,同时支持第二代快充。充电时长≤2小时,使用时长≥8小时,待机时间≥800小时。基本可以满足日常所需。

iGene Super HD ‖ 有经典版和智能版两种。智能版相对于经典版除了具备同样的连接、手控操作等功能,还配有一个专门的APP(听见),目前已经推出了安卓的版本。听见APP在音源方面是和虾米音乐进行的合作,这里简单的看一下界面和基本操作,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在各大安卓应用市场搜索下载即可。

整体来说界面比较的简洁,进入首页之后是智能寻歌的界面,点击左上角的原点可以设置歌曲的类别,便于APP进行智能音乐的推送,点击右上角的搜索按钮可以搜索想听的音乐。同时APP支持各类第三方的登录,这里,我就是通过新浪微博登录的(请注意,这里是一条硬广)!用听见APP和其他音乐类的APP唯一的不同在于,听见APP可以根据手势在耳机上的敲击动作,实现快捷的收藏与下载。所以,即使没有IOS版本的APP推出,iPhone的用户使用其他播放器,在体验方面也并无太大的影响。

操作方面:整个操作区域在耳机的右侧,右后方有一个小按钮,按1下,开机,手机打开蓝牙即可在蓝牙列表看见qiaoqiao,点击链接即可;长按3秒关机,同时上下滑动是调节音量,左右滑动切歌,点按是暂停与播放等等。

谈音质之前还是先看一下iGene Super HD ‖ 的基本参数:

耳机测音质是一个技术活,尤其是对一个蓝牙耳机,用手机作为主推的设备的前提,再来形容音质就更需要考验词汇量了!所以我也算有备而来(来之前专门在站内看了HIFI的那一篇科普)。

一提到试音,我们用的最多的就是《渡口》、《加州旅馆》等等,然后聊一下高中低音的表现,我记得我说过16年底的时候去听了一次谢兰图,说实话,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听歌剧。一曲听完,没有明显感觉的好或者坏,只能说听着很舒适,对于不喜欢的曲风也并没有反感的感觉。但是,身边人问我感觉如何的时候,我语塞了很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用自己耳机一起来测一测这几首歌曲。首推的是区瑞强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看看耳机破不破;接着是一首英文歌,可以听出很明显的节奏、鼓点。

这三首歌的前两首,形容的感觉都能听得出来,准确的说,用HD598SE(有线,阻抗和击音二代差不多)和iGene Super HD ‖的听感基本一致。所以,专门配了一个我很喜欢的评论,放在这组图的最后。

我突然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常用自己并不喜欢的曲目,或者做不常听的曲目去测评一款自己可能长期使用的耳机,作为评判这款耳机的好坏,是否真的合适。例如,我在写测评的时候用iGene Super HD ‖听陈鸿宇的《理想三旬》,听感非常的好,感觉耳朵都要怀孕了。其实,说道蓝牙耳机,即使是2000+的Beast,也有很多人说音质超烂。当然,我没听过,如果明天可以免费拿一个,我想我会很喜欢。所以,只能从个人主观的角度来谈一下耳机的感受,与HD598SE对比,用手机作为播放器,无线和有线基本听不出区别。而且,iGene Super HD ‖在定价方面399起步,相关的参数前面都罗列了。用专业的普通话说,三频均衡;用我们土话说,听起来还不错。最后用@少女小哪吒的评论结尾,凡事自己喜欢就好!

总结:颜值、音质对得起价格

iGene Super HD ‖ 总体来说,外观时尚有质感;敲击操作方便(调节音量、切歌、暂停等等),而且感觉很酷;自带的音乐APP受资源的限制表现的弱一点点,不过我一直用网易云音乐(因为评论很好看)。个人觉得不考虑快捷收藏和下载的情况,听云音乐或者虾米等都是很方便的。

音质就不重复了,蓝牙连接方面对于同一设备的连接打开蓝牙就可以自动连接了,如果中途切换另外一部手机,需要手动连接一下,总体来说操作比较简单、便捷。

作为一款互联网的耳机,iGene Super HD ‖ 的总体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今天的开箱测评就到这里。

测评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文章首发于72变,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72变

}

击音是无线蓝牙耳机,所以对蓝牙的选择非常重视。 美国进口的蓝牙,高清硬解码互联网音乐数据。 另外,击音的磁铁比一般头戴耳机的磁铁大,所以声压级更高,手机直推完全小菜一碟。

fiil耳机每年会花大量金钱在广告宣传和名人效应上,成本自然高出很多,更多的侧重外观设计,而内在质量和音质也就易被忽略了。虽然击音并没有那么多款式和颜色,但是看得出来他们对质量的追求和创意的听歌设计,算是别出心裁了。所以从性价比上来说,我更推荐击音耳机。望采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击音耳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