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RX100系列相机如何查询索尼相机快门次数怎么看

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在存储卡上有个DCIM文件夹,里面有个存放所拍摄图像文件的MSDCF文件夹,编号从100MSDCF开始,存满10000(图像文件编号从DSC00001开始),系统会生成新的20MSDCF件夹,,,依次排序,,,我们如果把存储卡上MSDCF文件夹都删除,,然后新建一个100MSDCF,,系统将重新开始DSC00001,,我自己怕文件夹多了找东西麻烦,每次生成200SDCF文件夹时就是这样做的,,,我的卡上一直只有编号为100MSDCF的文件夹,,,

换新存储卡或用电脑对存储卡进行彻底格式化,,,,效果一样,,,,,

论坛精选大家都在看24小时热帖7天热帖大家都在问最新回答

}

  【IT168 评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对于一款卡片相机,我们能有怎样的奢求?在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购买单反相机的同时,却又在抱怨单反相机的昂贵与笨重。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把单反相机缩小到可以装进口袋的尺寸,同时画质和性能上毫无损失至少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虽不可兼得,但可兼顾,索尼全新的专业卡片相机RX100就兼顾了单反的专业和卡片的便携,我们亲切的称它为黑卡。

  索尼RX100搭载了全新的1英寸Exmor CMOS,影像传感器面积约为一般单反相机的1/4,但却是传统卡片相机的4倍;有效像素为2020万,这在卡片相机中绝对排名第一,甚至大部分单反相机也无法与其相比;从操控感受上看,索尼RX100已经远远甩开了传统卡片相机的水平,强大的手动功能与单反相似相通;从体积上就更不用说,轻松装入牛仔裤的口袋里,这是单反相机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索尼RX100主要性能概况

  2020万超高像素、面积约为传统卡片相机4倍的影像传感器能否为索尼RX100带来画质上的明显优势?与单反相似的操控模式能否真的令人满意?很多人都说黑卡是一台可以成为摄影师备机的卡片,是否果真如此?我们一起来看详细的评测结果。

索尼RX100外观简约而不简单

  拿到索尼RX100的第一感觉是做工十分细致,棱角与流线完美融合。整体材质的金属感很强,比传统卡片相机略重一些,拿在手中很有存在感。从正面看去,简约而不简单,风格稍显复古,颇有徕卡的味道和气场,F1.8大光圈镜头也是RX100最大的亮点之一。

  黑卡的背面看上去依旧保持简约的风格,搭载3.0英寸123万像素液晶屏,屏幕不支持触控操作,这对于一款追求专业的卡片相机来讲不算问题。在机身背面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操控按钮,可见RX100并不像单反相机那样拥有许多独立功能的快捷按钮,同时Fn自定义键也不像单反相机上的那样只能指定某一项功能,而是采用7合1设计,按一下、两下、三下......功能都不相同。


▲索尼RX100顶部及底部

  索尼RX100的顶部及底部设计和传统卡片相机比较类似,顶部可以看到隐藏式闪光灯、电源开关、快门及电子变焦杆和模式转盘,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很小的两个孔,是左右声道麦克风;底部可以看到电池仓、金属三脚架连接孔、HDMI接口,相信这些大家并不陌生。


▲索尼RX100电池仓

  打开机身底部的电池仓,能够看到SD存储卡槽和随机配备的NP-BX1锂离子充电电池,容量为1240毫安,通过实际使用能够感觉出索尼RX100的电池续航能力较强,若是旅途使用,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充满电后可以支持一整天的拍摄。


▲索尼RX100侧视图

  RX100的机身两侧没有太多内容,仅有USB接口(支持充电)、相机绳固定孔和很小的三个小洞,这是视频回放时播放声音的扬声器。最值得一体的是镜头周围的同轴自定义调节环,这是索尼RX100最大的亮点所在,黑卡能获得与单反相似的手动操控体验,多半都是这自定义调节环的功劳。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黑卡的内置闪光灯,当它弹出的一瞬间我被震撼了,帅气得一塌糊涂,而且弹出时非常有力,硬朗而霸气。只是用起来就没有这么霸气了,回电速度较慢,至少在5秒以上,几乎无法支持连续拍摄。

索尼RX100分辨率较高,接近单反水平

  索尼RX100搭载全新1英寸CMOS影像传感器,面积约为一般单反相机APS-C传感器的1/4,原本我们不该对其所拍摄画面的分辨率和清晰度有过高的要求,但2020万有效像素却着实令人期待,超高像素会不会造就索尼RX100的高画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

  在测试中我们使用索尼RX100拍摄ISO12233分辨率标板(4000线)各档光圈下的样本,并通过Imatest软件进行测试,最后得出最佳分辨率数值。以下为索尼RX100最佳分辨率测试结果: 


▲索尼RX100分辨率测试结果

  从测试结果来看,索尼RX100高像素对分辨率的影响的确很大,JPG直出时的最佳分辨率已经达到了3252线,而Raw转JPG时分辨率达到了3143线。若真如此,RX100的画质果真可以打败一批单反相机了。


▲索尼RX100 JPG直出最佳分辨率目测结果


▲索尼RX100 RAW转JPG最佳分辨率目测结果

  但从目测结果来看,索尼RX100的分辨率表现并没有软件测试中显示的那样给力。JPG直出时,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最高都在2600线左右,RAW转JPG的最佳分辨率为水平2500线,垂直2600线。这一结果和单反PK就显得弱了一些,但是秒杀卡片相机还是毫无问题的。

索尼RX100实际拍摄清晰度不错

  分辨率测试可以让我们知道一款相机的理论的清晰度如何,不过拍出的照片是不是能够达到我们希望的清晰度最好还是再看看实际拍摄的效果。

  我们使用索尼RX100在标准评测环境中拍摄了这张照片,拍摄参数是A档下F8光圈,感光度设定为ISO 100。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索尼RX100传感器采用3:2的规格,因此拍摄出的照片也和单反相机类似,为3:2画幅。为了方便对比,我们100%截取拍摄样张的4个部位(上图红框区域)进行观察。 


▲索尼RX100清晰度样张100%截图

  从实际拍摄效果来看,索尼RX100的画面清晰度几乎超越了一切卡片相机,所拍摄画面对金属质感的还原十分到位,图像锐度也较高,从人脸部分可以看出,索尼RX100记录的细节也很多,衣领上的纹理也清晰可见。

  综合分辨率和清晰度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索尼RX100的画质几乎可以秒杀一切卡片,接近部分单反相机的水平。

索尼RX100高感光度噪点表现不错

  在1英寸的传感器上分布2020万个像素点,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可以帮助索尼RX100获得不错的画面清晰度,但高感光度下的噪点表现实在令人堪忧,之前尼康推出的入门级单反相机D3200就是由于像素超高,于是在高感表现上吃了亏。但索尼RX100的测试结果出人意料,高感表现相对不错。

  以下场景是IT168评测室感光度标准测试环境。我们将RX100固定在三脚架上让相机一动不动地拍摄各档感光度样片。之后我们从上图中截取同一位置的照片切片,如图红框所示。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拍摄ISO测试样片时,会关闭相机内的降噪功能,但是由于索尼RX100默认低档降噪开启,并且无法关闭,因此我们就用低档降噪的样片来进行展示。


▲索尼RX100 JPG直出感光度表现

  从实际拍摄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JPG直出还是RAW转JPG,索尼RX100在ISO400时依旧保持着较为细腻的画质,从ISO800起出现明显噪点,ISO3200起噪点较多,对画质有明显影响。因此建议大家在使用RX100拍摄时,尽量使用ISO400及以下感光度,ISO800的噪点也属于可接受范围内,ISO1600以上可以用于应急拍摄。

索尼RX100共分三档降噪

   很多相机中都具有高ISO降噪这一功能,但降噪效果各异。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台相机的降噪效果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索尼RX100中的低、中、高三档降噪功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如何,我们应该如何合理使用。


▲索尼RX100降噪功能测试环境

  我们对同样的标板拍摄各档感光度下低、中、高三档降噪下的样片进行对比。并且在上图红框所示位置进行100%原图放大切片对比。


▲索尼RX100三档降噪效果对比

  从上面截图可以看出,索尼RX100在拍摄亮部为主的画面时,从ISO400其出现明显降噪效果,而到达ISO3200后,降噪效果又变得不明显了。但各档感光度下开启降噪功能,对基本画质影响不大。


▲索尼RX100三档降噪效果对比

  通过对画面中另一处截图对比显示,索尼RX100在拍摄暗部为主的画面时,从ISO200起就有了明显效果,但到达ISO3200后,虽然降噪效果依旧存在,但画质出现明显损失,我们降噪就是为了提高画质,这种情况下依旧开启降噪功能得不偿失。因此建议用户在使用ISO3200及以上感光度拍摄时能够关闭掉降噪功能。

多帧降噪很给力,建议使用

  多帧降噪功能在很多索尼的单反及单电相机上都见到,RX100当然也不能没有!这一功能效果非常明显,在高感光度下,使用较为稳定的手持拍摄,或者使用三脚架拍摄,当按下快门后,相机会自动拍摄6张照片,并将其合成为一张,合成后的照片画质细腻,看不出丝毫高感光的痕迹。


▲索尼RX100多帧降噪功能

  我们在上面图中的测试环境中,保持相机不动拍摄两张相同的照片,分别使用ISO多帧降噪6400和普通的ISO6400拍摄,放大后的截图明显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索尼RX100中的这一功能给力程度自然也不必多言,但唯一遗憾的是,这一功能只能拍摄静止的物体,对于画面中有移动物体的场景无法拍摄,否则移动物体会在合成的图片中出现明显的重影。

索尼RX100色彩适合拍风景

  清晰度、高感成像都是画质的重要体现,而索尼RX100的色彩表现同样值得关注,一是要看它的白平衡是否能够准确的还原物体原有色温,二是要看它的整体色彩倾向更适合表现怎样的题材。

  为了知道索尼RX100的成像风格,在色彩测试环节中,我们使用自动白平衡与手动白平衡分别拍摄标准色卡(上图红框区域为色彩测试范围),并通过imatest软件获得最终数据: 


▲索尼RX100手动白平衡测试结果

  本测试图反映出了索尼RX100的实际成像色彩值与理想值之间的差异。图中被灰色线包围的部分是它的色域范围,测试图中方色块为理想色彩值,而圆色块为实际拍摄值。其中手动白平衡超出sRGB色域20.7%,色彩鲜艳程度表现适中,后期加工与直接输出都可以,同时RX100对蓝绿色表现敏感,适合拍摄风光类题材的照片。


▲索尼RX100自动白平衡测试结果

  自动白平衡下,索尼RX100超出sRGB色域20.5%,和手动白平衡相同,依旧对蓝绿色敏感,适合拍摄风光题材的照片,同时可以看出索尼RX100的自动白平衡较准确,可以放心使用。

索尼RX100双拨盘操控,人性化设计

  对于一款卡片相机来讲,我们本不该对其操控性能有过高的要求,但是索尼黑卡不同,这是一台专业定位的卡片相机,很多人都说它完全可以胜任摄影师备机的角色。那么今天我们就按照一款专业相机的标准来审视一下索尼RX100,看看其使用过程中,是否真的能符合单反玩家们的习惯。


▲索尼RX100机身按键布局

  从索尼RX100的外观上看,机身快捷键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那么通过这样几个按钮,如何完成于单反相机相似的操控呢?主要还是靠机身背面的参数调节转盘,配合镜头上面的同轴自定义调节环完成!位于液晶屏右侧的参数调节转盘在不同的拍摄模式下具有不同的功能,而自定义调节环所控制的项目则可以由用户决定。


▲索尼RX100自定义调节环功能选择

  控制环可以选择的模式有:标准、曝光补偿、ISO、白平衡模式、创意风格、照片效果、变焦、快门速度、光圈和未设定。在标准情况下,控制环的功能会根据选择的不同拍摄模式而发生变化,比如在M档下,它负责控制光圈,在S档下,它负责控制快门,在A档下,它负责控制光圈,在P档下,它负责切换不同的曝光组合,而在全自动模式下,控制环负责变焦。


▲控制环旋转控制光圈值示例

  索尼黑卡的这个控制环,整体给人很人性化的感觉,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设置自己最常调节的项目,这样的操控对于一款卡片相机来讲已经足够好了,但是我们今天要把黑卡当做摄影师备机来看待,那就要用它和单反相比较一番。

  控制环给我最大的感受肯定是方便,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控制环距离机身前面板的距离较短,旋转时手指容易和机身发生磕碰的现象;起初还发现控制环在调节参数的时候旋转行程过长,从最大光圈到最小光圈需要旋转将近360°才能实现,后来发现,其实慢慢的旋转只需要半圈就可以了,调节速度和旋转控制环的时间有关,与速度无关。


▲索尼RX100自定义按钮


▲索尼RX100自定义按钮7合1功能设置

   索尼RX100机身上的Fn自定义按钮是7合1设计,按下一下、两下、三下......功能都不一样,而且每个按钮都可以有多种自定义的选择,这个按键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手动调节功能。

最适合你的是那种组合?

  对于不同的摄影师,习惯使用的拍摄模式和经常调节的参数也不尽相同,黑卡虽然能够较为智能的根据模式的改变而提供不同的标准操控方案,但终究还是不够顺手,下面我们就提供几种常见的拍摄习惯,看看我们应该如何设置最佳。

  • 人群一:习惯用M档拍照的资深玩家

  当我们将索尼RX100调至M档时,若控制环选择为标准模式,则可以用其调节光圈值,机身背面的拨盘可以控制快门值和光圈值,通过下方向键在两者间切换,但机身上没有能够控制ISO的按钮。因此我们推荐这样设置你的黑卡:

  • 人群二:习惯用A档拍摄的摄影师及玩家

  在A档光圈优先下,如果将控制环设置为标准模式,则控制环和参数拨盘均控制光圈值,这种操控是重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在使用前设置一下控制环的内容,这样会大大提高拍摄效率,最佳操控组合为:


▲索尼RX100在A档下最佳操控组合

  • 人群三:习惯使用S档的摄影师及玩家

  和光圈优先相同,在S档快门优先时,控制环和参数拨盘所负责的内容依旧相同,我们只需要进行和上面相似的改变,就可以达到最佳操控效果:


▲索尼RX100在S档下的最佳操控组合

  • 人群四:习惯使用P档拍摄的入门用户

  在P档程序曝光时,控制环和参数拨盘在标准模式下又出现了功能重复,均负责调解不同曝光组合间的切换,这里我们还要简单对其进行设置,由于P档拍摄的用户一般属于入门玩家,手动对焦一般很少用到,因此可以将Fn按钮设计成索尼RX100中非常有趣味行的照片效果功能,最佳推荐组合如下:


▲索尼RX100在P档下的最佳操控组合

  • 人群五:使用全自动拍摄模式的小白用户

  当然,黑卡的用户也并非都很专业,对于一些喜欢使用自动模式拍摄的人,索尼RX100在标准模式下将控制环设定为了变焦,这样的设计虽然和单反相机貌似一样,但操作起来实在并不方便,建议用回可以将控制环设置为照片效果或创意风格,拍摄一些有意思的影像。

  从整体操控感受上看,索尼RX100已经具备了专业单反相机上的双拨盘操作模式,针对不同拍摄习惯的用户,都能够找到比较不错的按键操控组合模式,几乎不需要进入菜单,就能完成常用的参数控制。如果控制环可以再智能一些,黑卡RX100的操作会更好。

索尼RX100菜单与专业单电相同

  看到索尼RX100的菜单是,就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它的专业性,从菜单界面上看,和索尼专业单电相机A77是几乎完全相同的,只需要通过左右键的切换就能够看到所有的菜单项,不需要像一些入门级相机那样上下翻动菜单,查看更多项目。


▲索尼RX100菜单展示

  在菜单的第一页,我们看到了区别于一般卡片相机的地方,索尼RX100拍摄照片的纵横比默认为3:2,和大部分单反相机相同,当然此外还可以选择一般卡片相机上常见的4:3画幅,高清视频常用的16:9画幅,以及哈苏等中画幅相机常用的1:1画幅。


▲索尼RX100闪光灯菜单

  在菜单中的闪光灯选项中,我们再次看到了索尼RX100专业性能的体现,闪光灯低速同步、后帘同步闪光等专业单反相机才具备的功能,在这里都能看到。


▲索尼RX100菜单展示

  在索尼RX100的菜单中,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卡片相机所不具备的专业功能,比如在白平衡设置中可以调节具体色温值,在测光模式中具有点测光功能等。但在使用菜单进行数据设置时会发现一个恼人的问题,每设置好一项内容,系统就自动回到了拍摄状态,再次进入菜单时又回到了菜单首页。这对于同时设置多项参数或针对某一参数频繁调整都极为不便,但后来发现,其实这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只要把菜单调出位置改为“上一次”,问题就轻松解决了。

索尼RX100样片 F1.8大光圈下的虚化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使用索尼RX100拍摄的样片,由于索尼RX100搭载了一只最大光圈为F1.8的镜头,因此在光线环境较弱的时候,仍旧可以轻松手持拍摄。同时由于RX100的传感器尺寸为传统卡片相机的4倍左右,因此背景虚化效果也较一般卡片来得显著。

  最后一张样片,我们有意测试了一下索尼RX100的背景虚化效果,使用镜头广角端拍摄,并且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F1.8将背景中的灯光虚化掉,可以看出镜头广角端畸变比较明显,同时画面中心位置光斑非常圆,越靠近边缘,光斑变形越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拍摄小手办可以得到不错的背景虚化效果,但是拍摄模特的时候不可能离得这么近,所以虚化效果也就一般了。

索尼RX100特效丰富,照片效果多样

  从上面的样片中我们能够看出,索尼RX100不仅仅是一台用于记录的相机,它还可以用来拍摄很多具有创意色彩的图像,RX100中的照片特效主要集中在两个菜单中“创意风格”和照片效果。


▲创意风格中的6种模式

  创意风格中的不同照片效果,主要是对画面色彩、色温上的一些改变,大多数数码相机中都具有这些风格。对照片的整体风格影响不大。


▲照片效果中28种效果

  照片效果中的28种不同滤镜,简直将照片拍摄变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同样的内容用不同模式拍摄,可以得到不同的表现效果。这不论对于摄影师还是入门级玩家都是不错的可选功能。

索尼RX100视频拍摄对焦平滑

   目前大部分数码相机都具有高清视频拍摄功能,这也成为相机评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索尼RX100的多种照片效果在视频拍摄时也可以使用,这是它的一个亮点,但在针对视频拍摄进行评测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索尼RX100视频拍摄按钮

  将索尼RX100的模式转盘旋转到视频拍摄档,这时按下拍摄照片的快门是无法控制视频开始拍摄和停止拍摄的,必须通过机身背面的视频录制按钮完成。但索尼RX100的视频按钮位于机身凹陷处,本来就不太好按,按钮尺寸设计也过小,和阿司匹林片差不多大,操作起来稍显困难。


▲索尼RX100视频追焦测试

  虽然索尼RX100具有手动对焦功能,但是对焦环操作并不如单反相机镜头上的对焦环那样自如,一次性准确对焦的难度较大,因此使用RX100拍摄视频时,还是以自动对焦的模式最为妥当。索尼RX100具有自动实时对焦的功能,但通过实际测试发现,追焦效果并不明显。


▲索尼RX100视频自动对焦测试

  通过上面的测试发现,当拍摄主体的焦平面发生改变时,索尼RX100能够自动对新的拍摄物体进行自动对焦,焦速度也比较平滑。总体来看,索尼RX100的视频拍摄能力属于中等水平,在视频拍摄方面没有体现出过多的专业性。

编辑点评:索尼黑卡RX100可称专业

  在评测完索尼黑卡RX100之前,笔者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一个卡片相机可以不可以称为“专业”。而现在笔者认为从以下三点来说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 虽然黑卡传感器面积为1英寸,而且高达2020万像素,但是从高感表现来说,已经很接近目前单反的水平了。这个结果让笔者非常惊讶。RX100的画质的确可以为专业所用。
  • 索尼黑卡RX100的菜单居然与索尼A77一致,整个按键布局也体现出了专业的感觉。可见索尼并非按照卡片机来设计RX100的操控的,专业操控体验在RX100上真的有。
  • 索尼黑卡RX100须为专业人士所用。作为天天背负大相机的专业人士来说,备机最重要的需求就是体积小、随身带。入门单反不能算备机,高端DC体积也太大。专业卡片正是一个有市场需求的市场空白。所以可预见的是RX100必会为专业人士所用。
1英寸2020万像素传感器
3英寸122.9万像素液晶屏

索尼RX100优缺点总结

索尼黑卡RX100优缺点总结

1、画质接近单反水平。

2、操控完全按照索尼A专业相机设计。

5、F1.8拍摄暗光环境有优势。

   购买建议:目前RX100还未上市,官方预售报价为4399元。在笔者看来这个价格偏高了,以索尼NEX-5N的价格买一个专业卡片可能还是不能被大家接受。但价格总会变,笔者认为如果价格在3500以内就可以考虑入手了。  

}
索尼黑卡RX100设置与后期详解(欢迎指正与补充)

分20M、10M、5 M,这里不是指文件大小,而是指2000万像素、1000万像素、500万像素。
无论选哪个拍摄和存储速度是一样的。1000万和500万像素是从2000万像素缩放而来的,和软件缩放效果一样的,所以100%看比2000万像素清晰些,噪点也少些。但如果把他们再放大到2000万像素,和原先拍的2000万像素比较就要差一些了,所以一般情况下选2000万像素。以下情况选500万像素:
(1)你拍到卡快满了,到没备用卡,又实在不想删一些照片。
(2)拍一些纸质文字,比如翻拍个日记啥的,500万像素已经很够了,再多也是浪费。
(3)急需上传到网络且画质要求不高的。像素越少文件越小,上传越快。
(4)喜欢100%看图且忍受不了噪点的,黑卡的500万像素同ISO下噪点相当于1600万像素的APS-C相机,还是较干净的,黑卡1000万像素ISO125下也是有明显噪点的。
2、纵横比
分3:2、16:9、4:3和1:1,黑卡传感器尺寸为13.2*8.8mm,全像素比例就是3:2,其他几种都是从这上面剪裁的,所以还是选3:2吧,如果以后洗成6寸相片也是3:2,无需剪裁。如果喜欢拍宽屏风景而且直出就选16:9。
3、影像质量
分RAW、RAW&JPEG、精细、标准,RAW是原始文件,精细和标准都是JPG文件,是经过机内处理过后的成品。
RAW文件大小约20M,精细一般4-8M,标准一般3-5M。一张16G的卡,你选择RAW&JPEG模式拍摄能拍500多张,用JPG模式能拍3000张。
大光比环境下(如逆光、晚上拍开着灯的商店、灯具、在阴影的地方拍到有阳光的天空、白天室内对门外或窗户拍、夕阳等)及过渡丰富的画面(如蓝天)RAW比JPG调整余地大,能找回高光下的更多细节。一般情况下两者差不多。
RAW的后期调整比JPG速度慢,如果电脑配置一般,差别会更明显。
连拍时选择RAW格式,连拍速度会明显下降而且存储时间会加倍。
(1)特别注重后期的用RAW&JPEG,之所以不单独选RAW,是因为RAW打开后直接导出往往不如机内的JPG好,有时RAW经过种种处理但质感仍不如机内直出JPG。
(2)一般情况下用精细,遇大光比情况下再选用RAW&JPEG。因为完全不后期的情况比较少,JPG在ACR中可调参数和RAW几乎一样。
(3)纯粹直出,从不后期,那就选标准。
4、全景:影像尺寸、方向,这需要模式转盘调到全景模式才能调整相关参数。(见“四、模式转盘”第9项)5、拍摄模式:
(1)单张拍摄:这是大多数情况下选的。
(2)连拍:这是自动测光、自动对焦后的连拍,每秒约2.5张。如果选这种模式,先要把测光方式选为“连续AF”或者调用跟踪对焦功能。
(3)速度优先连拍:就是以第一张拍摄的对焦点、测光值为标准连续拍摄,每秒10张,这个适合“守株待兔”式的,比如拍荡秋千、跳绳。JPG格式一次大概也就拍个2秒约20张就停下,再拍就一张两张忽快忽慢,RAW&JPG格式一次也就拍个1秒10张后然后几乎不动,要存储七八秒钟。
(4)自拍:分10秒和2秒定时。
(5)人像自拍:分一个人和两个人。
(6)定时(连拍):10秒3张影像。这个在暗光下会自动打开对焦辅助灯,即使你把对焦辅助灯关了。
(7)阶段曝光:就是包围曝光,一次拍三张曝光值的照片(-0.3EV,正常,+0.3EV),用于后期合成一张宽容度高的照片。
(8)白平衡阶段曝光:一次拍三张色温不同的照片,然后你选一张满意的。
正常情况下选单张拍摄,遇到运动方面可选连拍或速度优先连拍,其他一般用的少。
6、闪光模式
(1)禁止闪光:拍婴儿、博物馆以及一些禁止拍照的场合用。一般情况下选禁止闪光,因为黑卡光圈大,高感尚可,普通场景能应付。
(2)自动闪光:这个不能用于PASM模式,只能用于自动档。
(3)强制闪光:用于暗光下、拍水滴、逆光拍人像等情况。
(4)低速同步:黑卡的这个不太智能,因为你选了这个模式,如果用P档A档之类,快门一般还是1/30秒,算不上低速,和普通拍摄效果一样。所以要用此功能,首先得用S档或M档,把快门调到1/15或1/8秒以下才能有点效果。如果拍夜晚人景合一,建议闪光补偿-1EV,否则画面过硬阴影过重。
(5)后帘同步闪光:
7、对焦模式
(1)单次AF(自动对焦):可作为常用模式。此模式下可进行跟踪对焦,就是半按快门的同时按住拨轮中间的按钮出现回字形的方框,然后你移动相机构图(不一定非得平移),焦点会跟踪原先对焦的地方,然后再半按快门对焦后拍摄。
(2)连续AF(AF-S):一般用于连拍模式下,如果单张拍摄情况下用连续AF,对焦点会飘忽,反而不利于对焦。此模式下无论是否开启声音对焦后均无“嘀”一声。
(3)DMF:自动和手动合一,此模式下不能进行跟踪对焦。适合自动手动经常切换的场景,比如你到动物园,拍笼中的鸟,这时就自动加手动,否则容易合焦到笼子的铁圈上,但你一转身又拍外面的斑马,又得要自动。
(4)MF(手动对焦):主要用于微距拍摄及对焦困难的情况下,比如你隔着纱窗、车窗拍窗外风景。
摄像情况下只有AF-S(可跟踪对焦)和MF对焦可选。
8、自动对焦区域
(1)多重:相机自动选择焦点,有时一个,有时多个,自已不能调整。所以有时这个不太方便,不少情况下相机自选的焦点不是你想拍的,你还调不了,只有反复换角度让相机再选。
(2)中心:大多数情况下选择的模式,用中心点对准拍摄的物体然后再平移相机构图,这也是传统的拍摄方法。
(3)自由点:按拨轮中间的按钮,对焦框变成黄色,这时你点击拨轮的上下左右键就能调整对焦框。当对焦物体不在画面中心时,不需要重新构图就能改变焦点,然后半按快门对焦,黄色对焦框变绿,再按下快门就行了。这个操作有点费时,不喜欢用这个可用跟踪对焦代替。
摄像时此项不可选。
9、美肤效果:关、高。建议选“关”,黑卡拍人的皮肤本来细节层次就不多,再一美肤就更平面了。10、笑脸/人脸检测:关、开、开(登记的人脸)、开(大笑),建议选“开”,这样只要检测到人脸就会对焦到脸上,而且测光随之改变,特别是逆光拍人像就会自动增加曝光量,不会造成大黑脸。
如果你拍的人是侧脸,而正脸的是其他你不想对焦的人,那么此时就要关掉人脸检测。
常拍视频的话人脸检测更要打开,拍摄时焦点会跟随人脸移动。
11、自动肖像构图:建议选“关”,这是相机从拍摄的人像中裁减出一部分再插值放大的。12、ISO
(1)多祯降噪:自行设置ISO从200到25600,连拍6张合成(ISO25600下是连拍10张合成)。
(2)AUTO(自动):设置最大和最小ISO的区间,可在125—6400之间进行设置。
(3)80、100、125一直到6400固定ISO设置。(摄像时只能选到3200)
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应选择自动ISO,尤其是常拍视频,自动ISO上限选择3200或1600,如果上限选的较低,暗光下视频就会亮度不足。
光线暗到几乎看不见时又想拍到时选多祯降噪,因为只有此时ISO可选择12800和25600,一般暗光下别用,它的噪点少是涂抹太重的结果,和软件处理一样,而且费电费时。
光线特好时选择ISO80。黑卡原生ISO最低为125,但光线好时其阴影部分仍有明显可见的噪点,ISO设到80时就会好不少。至于说非原生ISO会让动态范围下降,其实还真看不出来,就算有,两权相害取其轻,画面干净还是更重要。
13、测光模式
(1)多重:也叫平均测光、评价测光,就是按取景画面全部来测光。
(2)中心:也叫局部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就是取画面中心一部分来测光。
(3)点测光:取画面中间一小部分测光。比如你离电视五米远要把电视屏幕上内容拍下来,那就得用点测光,用其他测光方式那么电视屏幕就会一片白。
以拍照为主建议选中心测光,会更准确,如用多重测光有时会造成主体偏暗。
拍照视频兼顾的话建议选多重测光,否则移来移去的话测光值变化大,视频画面会忽明忽暗。
14、闪光补偿:-2EV到2EV。一般选-1EV,因为正常的闪光补偿拍人的话画面会偏硬,阴影更重,降低闪光补偿量画面会柔和一点。15、白平衡模式
(1)自动白平衡:大多数情况下选择的模式,色温比正常偏低。
(2)日光:黑卡默认色温4950(通过RAW文件可查看,下同)。
(3)阴影:黑卡默认色温6750。
(4)阴天:黑卡默认色温5600。
(5)荧光灯之类一般与实际差别较大,首先你得确定什么灯,与其选来选去还不如自动白平衡。
(6)色温/滤光片:可自行设定色温值。
(7)闪光灯:一般与日光白平衡一样,闪光时用,不知为什么相机闪光时不能自动选择闪光灯白平衡模式,还得自已选,不够智能。
(8)自定义:对一张白色物体拍摄后相机就以此为标准来搞定白平衡。
通过日光、阴影、阴天可以看出黑卡默认的色温就比正常值低,一般日光色温为5500,它搞成4950,阴天色温一般6500,它是5600。日光下用自动白平衡和日光白平衡都会偏冷,用阴天白平衡模式又偏暖,你设定一个色温值,换个场景又没辙,换来换去总是麻烦。
几乎每个白平衡模式都能进行漂移设定,不过改变的是色调而非色温。
16、DRO/自动HDR
分DRO关、DRO自动、DRO自选(5档)、HDR自选(6档)。
这是提高宽容度的设置,DRO是拍一张照片然后机内处理,HDR是拍多张照片再处理,HDR效果强于DRO,但由于多张拍摄,端不稳时容易拍糊。
无论DRO还是HDR,都不如RAW后期处理的效果好和自然,平常建议选“DRO自动”就行了,遇到光比大的再选RAW&JPEG后期再处理。
17、创意风格
分标准、生动、人像、风景、黄昏、黑白模式。黑白模式最好别用,要是用此模式只拍了JPG格式,那要想恢复成彩色就没辙了;生动模式属重口味,仅适合灰蒙蒙的天气下;人像模式拍的肤色难看,对比度+1会好点。
建议选标准或风景模式为常用模式,二者对比度饱和度差不多,风景模式不像标准模式那么偏冷。由于黑卡拍照中的黑色元素过重,很多情况下会出现死黑情况,可在这两种模式下将对比度-1或-2,饱和度不变或-1。锐度方面建议+1或+2,黑卡的照片本来就不够锐,如果后期加锐的话会增加不少噪点,再去降噪又会降低锐度,而通过机内加锐噪点增加的并不多,如果是RAW格式,更显得肉,后期加锐噪点更多,在这点上还真不如直出JPG。
18、照片效果:水彩画、插图、复古、柔光、玩具相机之类,建议关掉,否则拍了JPG格式的,想还原是不行的。水彩画和插图是索尼相机中两个很好的效果模式,后期很难做出这个效果,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先把照片存到电脑备份,然后在相机中把照片转成这两个效果再导进电脑。19、清晰影像缩放:建议关掉。是机内插值优化放大的,比数码变焦好不了多少,如果开了,推到长焦端不小心就过了光学变焦的坎。
在摄像中清晰影像缩放是强制开启的,如果推出了光学变焦的长焦端,画面会变得模糊,最好别用。
20、数字变焦:和软件插值放大一个效果,不用说,关掉。21、长时曝光降噪:降噪时间与曝光时间相等,如果你是曝光20秒,那么降噪时间也是20秒,建议关掉,即使曝光时间不长,因为效果一般,就是加重涂抹而已。
22、高ISO降噪:ISO超过800的降噪程度,有高、低和标准,都差不多,选“标准”吧。
总而言之,黑卡的降噪效果不明显,涂抹痕迹太重。
23、AF辅助照明:光线很暗的情况下相机会射出一束红光用于照亮被摄物方便对焦,建议关掉,通常需要用到辅助照明的地方都是极暗的,比如在博物馆中、在KTV中、夜晚偷拍中,你要开了它会引人注意,关了也不表示不能对焦,对焦速度也是不变的。当然如果你要在几乎全黑的环境下拍个标牌上面的字,那就得开这个功能,不然相机没反应。
24、Steadyshot(防抖):开和关差别不大,建议开着,估计耗电会加大一些。25、色彩空间:sRGB和AdobeRGB,选sRGB,大多数显示器和打印设备支持sRGB而不支持Adobe RGB,如果选AdobeRGB,拍摄深色物体时颜色会更深。
黑卡的RAW格式是AdobeRGB的,不过和机内直接设AdobeRGB是不一样的。在ACR中处理后进入PS主界面会提示你是否扔掉AdobeRGB色彩,默认是要丢掉,不能选,应选前两个,不然色彩会变淡。
26、写入日期:就是在照片下加上拍摄的年月日,一般没必要。
27、存储:前面的设置好后存储到模式转盘的MR中,能存储三个,以后方便调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相机快门次数怎么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