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z370无法点亮 无法使用音效

先来一张整机图镇楼,这次装机用的是酷冷至尊 COSMOS C700P 全塔式机箱,装机之后整台机器已经超过 30 kg,摆弄起来不是一般的累。

便宜多少钱,传说中“加量不加价”?不存在的............

GODLIKE GAMING 作为微星旗下的旗舰系列,完全可以用“无所不用其极”来形容,最顶尖的技术、最奢华的配置和用料、最丰富的配件等等不在话下,光从它比一般主板大一圈的外包装盒已经能感受到来自旗舰的气息。

包装盒使用书页式镂空设计,不开盒子也能看到主板的一角。

这是楼主第一次看到包网的 SATA 数据线。

采用磁力吸附的挡板标示贴让最普通的挡板都能玩出花样来,三款不同图案随意变换。


介绍完配件之后迎来主角出场,微星    Z370 GODLIKE GAMING 主板基于 Intel Z370 芯片组,外观使用了较为耐看的黑灰色混搭,即使使用了 E-ATX 板型(30.5*27.2cm)设计看上去依然是密密麻麻的感觉,可见堆料的程度。

主板散热器设计以宇宙战舰为主题,细心的话可以看到散热片是在金属外面套了一层用于造型的塑料外壳,而外壳里面整合了    LED 灯带。

与上一代 Z270 一样的 LGA    1151 接口,然而部分针脚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已经不再兼容之前的 CPU。

I/O 上盖一直延伸到音频电路的位置,从上面的标识可以了解这使用了带纳美音效2的 Xtreme Audio DAC。

主板上附带了电源开关和重启还有    GAME BOOST 旋钮,方便不装机箱的超频玩家,另外像传统的 Debug LED 以及简易侦错 LED 等等也是一应俱全。

南桥部分使用了一块硕大的散热片,当然也自带了    LED 灯带。

前置 USB 3.1 Gen2    Type-C 接口貌似已成 Z370 主板的标配,但目前支持的机箱基本限于某些高端型号,入门级机箱能用上的并不多。

16+2 相数字供电。

内存使用两相供电设计,搭载钢铁装甲的    DDR4 Boost 插槽最高支持双通道 DDR4-4133+(OC),4条 DDR4 插槽支持总合最高 64GB,插槽使用单边卡扣设计,在主板安装了带背板的长显卡时拆装内存会简单一点。

主板背面可清楚看到音频分割线。

看完主板再看看其它装机配件,显卡来自微星暗黑龙爵    GTX 1080 Ti,使用越肩式设计,9cm*3 散热风扇支持风扇智能停转,低于 60℃ 不会转动。

铝合金背板自带碳纤维装饰。

前面提到过,机箱使用酷冷至尊    COSMOS C700P,散热器来自酷冷至尊冰神 B240 RGB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装机之后整台机器已经超过 30 kg,直接放装机完成图好了。

开机一次点亮,BIOS 是微星惯用的    CLICK BIOS 5 界面,支持鼠标控制,常规设置、超频设置、U盘升级 BIOS、硬件状态监控等等被划分成单独的模块。

OC 项目下包含了 CPU 超频、内存 超频以及电压设置等等相关内容。

防掉压 LLC 确保 CPU 电压在任何负载下都能保持稳定性。

内存超频方面也有类似于 GAME    BOOST 的预设定,可以根据需要去选择。

Hardware Monitor 提供硬件状态监控功能,另外这里可以对主板上10个风扇接口分别设置不同的转速曲线或模式,每个风扇都可以定制转速策略。

接下来就是装系统装驱动的过程,直接跳过。为方便展示    CPU 超频前后的性能差别,所以 CPU 的测试就留到后面再说,先跑个鲁大师压压惊。

接下来是 SSD 的测试,结果请见下图。

超频到 5.3GHz    之后,总体性能提升还是比较可观的,但拷机的话会因为核心温度超过 100℃ (室温    32℃)而出现大幅降频的情况,而在默认频率下(高性能模式),待机频率在 4.6GHz-4.7GHz 之间,核心温度不超过 40℃,使用    Prime95 第一项拷机,CPU 会降频到 4.3GHz 左右,此时已经有部分核心温度超过 90℃。

读取 SPD 信息显示内存颗粒来自三星 B-die。

Trident Z    与幻光戟使用同样的银黑马甲设计,与幻光戟的区别主要是这款不带灯光。但由于 RGB 发光需要使用 PCB 供电,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内存的超频能力,所以不带灯也有不带灯的优势。

海盗船那款内存的时序要比芝奇的保守,然而海盗船的打开    XMP 之后无法通过自检,而芝奇的打开 XMP 之后顺利开机并跑完了测试。

其中主板有17种灯效可以选择。

内存的灯效比主板少一点,但主要的几种例如指定颜色、呼吸灯、闪烁、渐变色等等都有的。

如果觉得指定一种颜色不够炫,换成彩虹灯效体现一下也不错。

写在最后,通过一系列的测试,相信大家对于    i7-8700K 的性能已经有大概的了解,而作为它的座驾,这次测试的微星 Z370 GODLIKE GAMING    主板无论是超频还是灯光都比较给力,此外,主板的做工、用料以及辅助功能等等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你愿意花4999元买一块主板,微星 Z370    GODLIKE GAMING 应该不会让你失望。

}

小编注:文章来自#剁主计划#什么值得买官方值友交流群内征稿活动,如果你也想有更多值友面基交流的机会、结识各行各业的大神、参与免费吃喝玩乐的线下活动,就快来加入剁主计划吧!详情戳报名入群。

注:全文约1万字,分为软/硬件两个部分。旨在帮助用户全方位了解这款主板,以及更重要的GAMING APP、MYSTIC LIGHT等软件的功能。 

毕竟,花了钱总得享受它的功能。 

主板的选择一直都是衡量DIYer热情的主要硬件,优秀的主板可以帮助其它硬件突破性能的上限。

同一芯片组中也有较大的差价,而本身优劣很难通过跑分软件来直观区分高下。作为经常被缩预算的配件,普遍的情况是:如果有人的主板厉害的不行,那么其它配件基本不会差。

而买主板的原则一般有三个:一是“够用”,二是“眼缘”,三为“信仰”。

最近两年我选用的主板还是以华硕和微星为主,帮朋友选过一次MAXIMUS X FORMULA,一次HERO,一次GODLIKE,同时我也对微星的CARBON(碳纤维)系列颇有感觉。

这种感觉源于China Joy,微星展台样机启动时出现BIOS的跑车界面,问现场的微星员工,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小哥告诉说:里边用的是CARBON主板,另外我们还有GODLIKE、TITANIUM系列云云。

不好意思小哥,我只记住了CARBON。 

CARBON(碳纤维)系列定位于微星主板中高端,隶属于游戏极速系列,高于军火库和银环蛇。比M、GODLIKE系列要低。

CARBON AC版则在普通版的基础上赠送了无线网卡。如果说消费者希望选择一款非入门款的Z370主板,又要看着不寒酸,那么可以考虑¥1500左右的价位,各个品牌在这个区间里都有主力军。CARBON / AC是微星在这一价位主打的型号,另外,CARBON系列涵盖了B350等性价比芯片组,未来也会有H370 CARBON等。

▼包装的风格依旧延续跑车设计,但论包装,在我看来其实跑车风格也没那浓郁(其实包装图是主板USB装甲的设计原型),至少相比X370 CARBON而言是这样。

▼有些品牌的Z370仅仅是在Z270的基础上刷了一下 ,把2换成3就开卖。外观上没什么变化,而重新设计过Z370 CARBON的待遇就要好得多。并非微星产品经理对RYZEN有偏见,而是X370推出得早一些。

▼主板支持微星MYSTIC LIGHT,也就是微星版的RGB联动系统,根据我的使用经验,多数写着支持华硕AURA SYNC的机箱、风扇、灯带、水冷头等配件,同时也支持MYSTIC LIGHT,这也和同样使用5050接口有关。

▼Z370芯片组标志和支持傲腾技术的标志,傲腾只支持Z270以后的主板,如果未来想要普及,至少也得经历消费者接下来的几次换代。 也在不断发力,改变我们对傲腾的初始印象,提前祝它成功吧。

▼包装背面的装饰走的主板厂家的一贯风格,把各个卖点全都枚举出来。硬件行业基本跟不兴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种路数。有什么优点能告诉你包装就不会藏着掖着。

这款主板支持的是三卡CF和双卡SLI,别说,还真不是每一款Z370 ATX主板都支持SLI的,至于USB3.1(Gen2 A+C),USB3.1 Gen1这类给未来做准备(其实专业领域已经开始普及,毕竟理论能上20V 5A)的传输接口配置也很齐全。

▼USB装甲有GAMING PRO的字样,不过在我看来,文字部分缺少新意。不如印一个:朋友,比利王了解一下? 

拥有8个USB接口,以及HDMI和DP接口,以及为PS2接口的设备也留出位置。其中四个为USB3.1接口,当然在USB-IF的命名规则中USB3.0已经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USB3.1 Gen1(5Gbps带宽),而这款主板中I/O该规格的接口有四个。

什么,你认为5Gbps的带宽已经足够,没必要走gen2 的10Gbps?要知道仅CFast 2.0卡的读写早就过500MB/s,未来传输速率的提升完全是可以预见的,犹记得很多年前大家都说SATA3通道的速度也够了吧,现在不也乐此不疲讨论PCIe gen3×4。 

▼其中一个USB3.1 Gen2接口留给Type-C,目前软/硬件巨头们对于这一接口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苹果的PD快充线母头是Type-C,英特尔也在芯片组的设计中加入它。

除了常规的音频接口外,还提供光纤S/PDIF的镀金音频口,嗯脑海跳出几个字就是烧无止境。能多一个接口支持箱子总是好的。

▼上文有提过,这款主板的散热片经过重新设计,比较有意思的是电容散热马甲和USB防护连接在了一起。这一点和之前体验过 MAXIMUS X FORMULA很像,当然二者不是一个价位的产品(毕竟是ROG中的ROG啊),设计风格也有所不同,一个走的厚重装甲流,Z370 CARBON的线条比较流畅。

▼看到这个USB装甲,是不是觉得非常眼熟?

▼这个角度应该更加贴近一些:

Z370 CARBON USB装甲设计灵感的来源,就是包装上的碳纤维跑车前脸。

而实物也确实如包装一样,除了外形一致外,还有一道RGB线,而微星MYSTIC LIGHT的支持也会让它更具动感。

▼银灰色的金属散热片厚度比较大,其上有很深导流槽,以目前主流机箱同时拥有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向上的风道来看,那么这个导流槽————好吧,只是装饰。 

外观设计倒是可选可点,散热片外表没有经过黑化处理,因此在整体黑色系风格的主板上会比较醒目。

但总得来说,如果主板不塞进机箱,单看裸板,那么Z370 CARBON的配色并不算出彩,即使是华硕Z370 TUF 的黑黄都更加张扬一些。当然,上机后区别会小很多。

▼额外的Z370标识算是点缀,目前拥有这以外观的也只有这一款,应该不会被搞错。

▼核心是4相供电,每相供电两上两下四个Mosfet和两个电感,然后通过倍相成8相,另外有两相是给核显的供电,并不算极致的堆料,但使用中还算可靠,如果手中的i7 8700K 体质是5.3Ghz及以下(反正我手里的两颗也就到这水平了,换主板也没用),那么这款主板可以在温度稳定的情况胜任长时间的超频烤机。

▼整个主板均使用日系电容,成本比台系的高不少。至于同价位的那款偷偷改用台系,这我就不说了吧 人家膝盖会疼的。

双USB3.0插槽(蓝口),给某些特殊4*USB3.0机箱一个发挥的机会。当然也可以用于连接HUB。

▼SATA3的接口 不多,只有4个。

▼Z370 主板支持内存双通道(相信我这个和槽数多少不相关),内存槽有金属加固(加上背面焊接加固),如果说主板的PCIe插槽加固是为了不让过重的显卡损坏,那么内存槽的加固则是为了电磁屏蔽。

虽然Z370起步就是2666MHz,但事实上不同的主板型号,对内存频率的支持并不相同,如果商品详情里没有特别写明支持多少内存频率的,那么就很可能只支持到3200MHz 记得仔细甄别。

微星的这一套技术叫做DDR4 PERFORMANCE,这款主板支持4000+(OC)MHz的频率,当然为了验证这个“+”的成色,在不想劣化时序的前提下,把手里的内存超到4200MHz,不过没过text,之后完成4100MHz的内存压力测试,可见这款主板对高频内存的支持还是不错的。

▼主板有单独的PUMP(水泵)供电口,用于给水冷头供电,下图右下角的则是海盗船的RGB接口(JCORSAIR),众所周知海盗船的那一套灯效就是玩自己家的,基于它的客户群,所以这款主板特别增加了海盗船的接口。

另外配件中也赠送一根CORSAIR HD RGB LED Cable 线,长度为50cm,方便将线材收纳在机箱侧板之后。

而24pin供电右侧为EZ Debug LED灯,如果未能正常开机,可以从这里找到对应亮起的灯来确定是哪一块出现了故障。虽然省去传统的对码步骤,不过图中也能看到字符比较小,需要贴近看才能看清楚。

此外,这款主板有2个5050接口,带80cm长的5050一分二线(画外音:要三个我都给你拓展出来 ),目前不论是酷冷还是等机电品牌都支持这一标准。

如果对未来可能发展起来的基于IC型号:WS2812B设计的灯带(一个灯一个像素)感兴趣,这款主板也有JRianbow接口,以及一根80cm长的Rianbow RGB LED延长线。也就是说,主板有4个RGB接口,如果喜欢玩灯,那么这款主板对各种配件的支持还是挺全面的。

▼取下散热片后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东西。

位于CPU 8pin供电座的旁边,当然了,它肯定不是I/O供电:

▼这颗银色的就是微星钛金电感,属于微星在主板里最高规格配件,目前我知道Z370中只有售价¥4999的 Z370 GODLIKE GAMING中CPU供电完全用上了钛金电感,各项性能比SFC电感更强(SFC可是高端红龙的标配)。就是价格比较感人 。

▼整块主板就一颗,可以想象它的地位... ... 给CARBON一颗,小红花拿好。

▼南桥散热片也经过重新设计,加入了碳纤维元素,这时候就莫名觉得微星的龙型LOGO会更好看些,不过CARBON全主板都没有龙的元素,算是特立独行的一个子系列。

▼微星Z370 GAMING PRO CARBON总共有两条PCIe  Gen3×4,带宽32Gb/s。还附赠了一篇22XX的盖板。如果你选择把盖板放置在靠上的M.2插槽中,那么它的位置高于显卡,可以作为主板的点缀。

▼盖板的顶部有转轴,将它固定在主板上,只需要将一段掀起来就可以进行安装。

▼从散热片的孔位上可以看到,它支持2242、2260、2280、22110几种规格,22代表宽度(毫米),后边为硬盘长度。也基本涵盖了市面上主流的NVMe协议固态硬盘。目前主流的是2280,至于22110,我知道三星有一款企业级的固态PM953的,用的就是这个规格。

▼盖板下有散热胶,这种散热胶被广泛应用于显卡和主板的电容上。至于效果,没有测温枪,所以没有做过类似的测试。但想来散热胶那一层介质做个缓冲也是不错的。

▼板载声卡为Realtek ALC1220,也是目前行业内最好的,这个应该没什么疑义,各家定位高一点的主板都会优先选择采购它。

微星也喜欢(从B350开始?)在主板左侧设计RGB灯带,此前主板用RGB灯带划出一盘单独的音频区域,这次直接被AUDIO BOOST4电容遮盖住一部分。

▼当然微星给自己的一整套音频方案(当然要考虑到电容、抗干扰、布线等因素,单一个ALC1220也说明不了什么)命名为AUDIO BOOST4,也叫第四代音皇技术,听着挺二的但是消费者也不就吃这一套么。 

AUDIO BOOST4结合娜美声效(声波雷达)、音频电容、和ALC1220,算是微星近年来在中高端主板里常用的组合方案。声波雷达是什么功能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连体式散热装甲下是一层导热胶:

▼因为确实采用金属散热片,所以入手还是挺沉的:

▼金属材质的南桥散热片也很厚重,点缀其上的碳纤维设计还是不够骚气,但比之前的款式有新意一些。

散热片下有RGB灯,可以配合MYSTIC LIGHT进行联动。

▼主板背面是各种认证以及支持的几项关键技术,有意思的微星的小伙伴赛睿也在其中。众所周知,赛睿的灯效系统和微星主板之间是可以形成联动的,当然,目前微星自己也在布局外设领域来丰富这一块的产品线,恩对了,还有MSI电竞显示器,不过起步相比华硕都稍晚,但在我是多一种选择总是好的。

因为不是AC版,所以不带无线网卡。AC版本带英特尔8265,支持双频+蓝牙4.2。我这边已经有9260AC,所以放弃。

如果换作斐讯那种商家,肯定把2.4G+5G,得出一个千兆无线速率的噱头。不过8265AC也足以应付很多情况。

▼主板的主要配件里唯一个龙形元素就是红黑色的I/O挡板,黑化处理加孔位标注。

挡板背面有一个夹层,里边是起到缓震作用的海绵,嗯这个就不用撕下来了。 

随主板赠送NVIDIA SLI(速力)桥接器(SLI HB BRIGDE ),设计精简,不算什么信仰版本,仅用于提供SLI功能。

确实不是所有Z370 ATX主板都支持SLI,对CF的支持倒是很一致,不过也有双路CF和三路CF的区别,这款支持三卡(哎呦这个电费 )。虽然支持SLI双卡桥接,诚然多卡在视觉效果上确实好不少,也能充分利用起主板的空间和配置,但这里还是推荐能单不双的原则。

随主板附赠的安装流程,按照顺序做就可以组起一台主机,这个没什么难的,按图走流程就可以完成安装,新手只要胆大心细就好。

5050 RGB LED 四针接口一分二线,长度80cm,序列为GRB。另一根是延长线。

在已经有两个JRGB插座的情况下额外增加一分二,基本是要把通用RGB进行到底的节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走线的压力毕竟主板边缘少一个接口会方便很多,尤其是遇到酷冷H500P这种前置硬盘架的机箱尤其显得有必要。

多数写着支持AURA SYNC的风扇和机箱,其实就是带5050接口,所以包括技嘉、技嘉、华擎、铭瑄等只要有接口就能用。另外我有内存只写着支持AURA SYNC,用微星MYSTIC LIGHT也可以调色。另外也听说过影驰三代GAMER Ⅲ极光 只支持MYSTIC LIGHT,这一块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混乱,厂家也不愿意标全,买之前建议咨询一下。

插入时将插座和插头上标志的尖头对齐即可,如果你觉得小看看不清,俺么也简单,线序中灰色的线对应的就是箭头标志:

两根SATA3线,有直头也有弯头,所以很多时候不要问为什么买硬盘不送线了,主板已经送你了。 

Rainbow RGB LED线,JRGB是12V的,这个是5V的,连的是七彩灯带之类,基于WS2812B设计,可以用控制器来调节。

这个就见仁见智吧~因为它可以单色也可以混彩,下图也放了混彩的图片。

海盗船CORSAIR HD RGB LED线,50 cm。毕竟是一家傲娇的牌子,当然DIYer中也不乏喜欢海盗船水冷的中高端用户,能提供支持也是好的。

说到MSI就必须提起它的GAMING APP和MYSTIC LIGHT,其中GAMING APP,当然也和华硕等品牌一样,并不是旗下所有的主板都支持,具体在官网里找到相关插件可以查看。

GAMING APP也有手机版,打开电脑端的GAMING APP 点击右上角地球图标,设置用户名密码,然后打开手机端APP 扫描到局域网电脑,点击输入密码即可完成。

相当微星各种插件的于总控制台:界面不大,但有很多延伸功能。

点击之后会进行全局风扇的全力输出,机箱风扇、水冷排风扇、显卡风扇的速度会在短时间内开到最大,排出大量的热量,帮助平台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温度。

也是参数屏显,功能类似于游戏加加,但是比游戏加加清爽,毕竟后者必然会出现“游戏加加+版本号”美观度要差一些。

可选的屏显参数比较多,同时也支持很多游戏,包括大菠萝3、OW、巫师三:狂猎,字体大小可调节。

这里再普及一个知识,我们经常看见显卡视频评测里,画面分割的同步测试,OSD用的是微星旗下的显卡超频软件Afterburner+屏显,因为它可以调整OSD在屏幕中出现的位置。

一个第三方的显示器设置功能被集成到GAMING APP中,如果嫌实体按键调节一下下按太墨迹,可以考虑使用

另外很多显示器是可以下载到控制软件的,但软件的水平估计也就这样了,嗯之前用过AOC i2379VHE6,公用驱动实在是渣。。。

当然傻瓜式的调节也可以,类似于护眼状态和游戏状态,不会改变屏幕的亮度。

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但是看具体场合的功能:

简而言之它可以在你游戏全屏的时候看视频。

如果按我们熟知的情况,点击游戏,那么游戏会覆盖视频和网页,点击网页,游戏界面又会被网页挡住。

Gragon Eye龙眼功能就是为了我们能在游戏的同时,在游戏内现实一个视频播放框,而且,你点击到视频内,不会有任何反应,而是被默认点击在游戏中。

如果说LOL这类游戏不太合适,那么WOW的月卡风景党不会排斥这种功能。视频位置可以调节透明度,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对视线的干扰,打鱼塘局顺便看看直播也是不错的。目前支持YouTube或Twitch的视频,好像还有优酷?

下图可以看到位置和大小都是可以调节的(没调透明度)如果是宽屏显示器+软件小屏显示,能遮盖的视线范围也是有限。

辅以透明度调节,在其它游戏中会有更好的表现,如果你的鼠标点进视频内,那么不是视频暂停,而是人物往此处移动,对操作没有干扰,更不会切到桌面。

超频、游戏和静音,很容易理解。没能精细调校但胜在简单又傻瓜。

GAMING HOTKEY的主功能已经很清楚地告知了用户:按键精灵,他可以记录下你鼠标点击的每一个位置和轨迹。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说GANSS等没有图形化驱动(其实也有盲录),这款软件就是解决方案之一,当然这只是按键精灵最简单的应用方式。但总的来说

▼而MOUSE MASTER则是记录鼠标的动作,譬如我可以录制点开了桌面上某一个位置(X,Y)图标,还可以给每一个动作插入延迟,只不过比较繁琐而已。

首先点击Right,再点NEW,再去点桌面上的某一个图片,这算一个动作,会记录下你点击的XY轴坐标。

▼最后则是MYSTCI LIGHT,也是微星力推的灯效管理软件,只要是通过这款主板上的RGB插座连上的设备,都可以通过它来进行管理。

▼半透明风格的软件界面,5050能玩的效果不多,如果是全局一种颜色也是可以接受的,至少色彩统一拍出来得照片不会很杀马特。就是可玩性不那么高,而Rainbow接口会有意思一些。

▼主板的实时灯效会显示在驱动中,从下图就可以看出微星未来的布局:还包括RGB散热器、耳机、外设、显示器,嗯,兴许也会和海盗船一样出个RGB耳机架? 

▼虽然玩灯玩灯不是DIY的主要目的,但作为调剂也是不错的,换一种颜色换一种心情。MYSTCI LIGHT提供多套 灯效方案的保存

▼另外可以单独设置硬件的灯光,将显卡、内存、主板、风扇的灯光区分开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点击显卡设置,就进入了单独设置的界面,这款微星GTX1070Ti 红龙的龙爪是不支持调色。

▼龙魂图标可以进行RGB设置,中间有同步全部选项,将显卡和主板全局相关联。所以MYSTCI LIGHT在我看来算是相对完整的全局方案。

▼在MYSTCI LIGHT PARTY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设置:所涉及的灯效有彩虹、心电图、爵士、光环等:

当然,还有一直和微星保持合作关系的:赛睿。

说真的娜美音效还是“声波雷达”四个字如雷贯耳。它的作用是把声音的位置,通过图形化得显示出来。

写评测的这台PC装的游戏不多,显示能用的有绝地求生·大逃杀;方舟:生存进化;黑暗之魂3;古墓丽影:崛起。

 半透明的蓝色指针即为微星娜美音效的功能,如果说随机轰炸的视觉效果比较明显,那么被打冷枪时能迅速直观地判断出敌人的方向还是很有意义的。

    微星Z370主板 娜美音效吃鸡体验

 至于SUPERCHARGE、TOOL等一些软件,界面比较简单,如果想体验的话建议官网下载

 有意思的是,即使Z370 GODLIKE GAMING这种顶级型号,也没有给内存槽加灯的情况。这点CARBON也不例外。

静态图拍RGB总是布面杀马特的嫌疑,所以我这里就贴几张全局单色光的效果图:首先是搭配九州风神船长240RGB,水冷头和标配的魔环风扇均支持AURA SYNC,嗯也支持MYSTIC LIGHT。

如果色调统一的话,RGB其实和杀马特也没什么关联。就像以前很多人问为什么冰豹鼠标的LOGO怎么就不会亮呢。

在物品中,局部的灯光会成为视线焦点,当雷蛇LOGO发出灯光的时候,很多消费者的内心有一种归属感。所以灯不是原罪,怎么去搭配更加重要。

青绿: 我目前比较喜欢一款整体配色方案

红色容易疲劳,我用的比较少:

▼搭配的内存是十铨DDR4 夜鹰 3200MHz 没写支持MYSTIC LIGHT但实测支持,另外有哪些也支持微星的灯效也需要消费者去挖掘,包装多加个标很难么 

▼没有加装灯带的习惯,什么时候我买了神击的巴哈姆特之怒再考虑这个事情。

余晖没能照到龙鳞背板,点缀在图腾上效果。

最后是超频测试,我觉得i7 8700K跑分什么的,真心混个篇幅而已,我看腻了也跑匿了,烤个结束这次评测。

都说BIOS是主板的灵魂,事实也确实如此。毕竟买了这类中高端的主板,或多或少都是要拿来超频的,哪怕只是过把瘾。

开机DEL键,进入简易模式。

简易模式中也有硬件监控的选项:

▼F7进入高级模式,界面插图是龙盾和光速跑车。

▼界面应该挺容易理解的:

▼内存超频选项中,这款主板可以读取出内存所用的颗粒品牌,这个功能有点意思。十铨夜鹰3200MHz 8GB×2,根据超频能力判断是三星B-die颗粒,不过能得到主板检测的确认还是挺爽的。

▼另外我更换了十铨火神C14 2400MHz,主板检测为海力士颗粒,因为在2400MHz这个门槛上,内存颗粒的品牌还是比较混杂的。

▼对内存进行设置时,可以调节具体时序,这个还是有时间单独写吧,三两句实在讲不完,又容易断章取义:

▼OC操作模式切换到专业增加了全核超频以及内存时序调节等功能:

这里想说的是其实就8700K等硬件而已,性能已然不错,超频更适合喜欢折腾的人。还有,CPU缩肛这种东西是真实存在的。

▼硬件监控主要是对风扇、水泵等设备进行调节。一般而言设为默认就可以,主板会根据核心的温度来切换到预设的风扇策略,当然我一般改用手动,对我而言安静是重要的一个指标,所以往往在70℃之前我都会设置低转速来追求安静,其实CPU没那么脆弱。

▼主板BIOS对超频的傻瓜程度可以推出工程师对超频细节的投入,这点应该是共识。在修改核心到5200MHz后,主板会提示你做了哪些修改。

首先是用自动模式进系统,主板会调节到一个合适的电压值,如果烤机能轻松过,而用户又有余力去折腾,进BIOS切换到手动电压模式,基于主板自动电压再适当调低过测试即可。

内存超到了4100MHz,时序CL19-19-19-39,过了7小时memtext。没有进一步优化,或者是用劣化时序的方法换频率。

特挑中的特挑,幻光戟 4266MHz 版本,时序为CL19-23-23-43。 可以说十铨这款标值3200MHz靠摸奖上4100MHz已经相当不俗。而这款主板支持4000MHz+的频率也没什么问题。

这里选用的烤机数据是5.0GHz,也是多数玩家经常参考的数值。全核锁频5.0GHz,电压为自动模式,核心供电为1.32V算是比较合理的数值。烤了十分钟,由于温度实在是上不去,也就不浪费时间了。

另外我也验证了一下1.3V的稳定性,我手上这颗单烤FPU  1.3V,尽管风扇策略很保守,烤了20分钟没什么问题,而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用不到这个强度的。也有别的主板设置在1.35V,手上这块定在1.32V算是有点激进了。不过即使电压预设得较低,主板也会智能加压。

i7 8700K跑分?我就不水这个篇幅了吧。不然我还能再拉个十几张图。

  1. 重新设计的外观具备足够高的辨识度,全系列目前只有它长这样,不会和别的款式搞混。

  2. 实打实的RGB主板,除了本身的灯位外,主板提供4个RGB接口,配合MYSTIC LIGHT可以进行全局设置,Rainbow接口、海盗船接口都有,算是现阶段玩灯比较全面的载体。

  3. MSI的BIOS易用性不错,可以搭配各种配原厂软件,譬如GAMING APP、娜美音效(声波雷达)。

  1. 在我看来Z370 CARBON并不算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好在Z370 太极缩得和EX4就差一个网卡了,给好多友商留了颜面),这个价位的主板完成普通的超频没有问题,如果真的特别在意性价比,可以考虑千元内的主板。感觉千元内都是亲如一家 

  2. 缺少实体按键,裸平台做做测试难免用来开机。

  3. 主板音频区,被一堆电容遮盖的RGB灯带美观度还不如PC MATE。 

对了,不论是华硕、微星、还是技嘉我建议消费者去官网看看这款支持哪些有意思的功能,也许会有一向不带哦的收获。

如果有什么想了解的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也不会瞎编,希望能帮助到值友。

}

   今年前半年,挤牙膏已经快挤到天昏地暗的英特尔,终于尝到了不思进取光拿老产品糊弄人所带来的苦果,受累于自身产品策略,不仅低端产品在市场上节节败退,原本拿手的高端 HEDT 产品,也被异军突起的“红军” AMD 夺去了先发制人的利好机会,要不是满世界的死忠不离不弃,估计这会儿老英子只能靠“自残”来保命了。

   随着英老大元气强势复苏,包括微星在内的一些多年老友也开始将研发重心重新移回到“I”字号平台之上,此次微星新出的 Z370M MORTAR 可以看做是既有 Z270M MORTAR 的换心不换皮版,仅就外观上基本啥都没动,还是对小尺码机箱十分友好的 MicroATX 版型方案,散热片造型与 PCB 配色也都照搬了原有的“游戏军火库”系列风格。

   特色功能上,未开机状态下低调内敛的 Z370M MORTAR 主要有板载的 “Mystic Light 荧华之光” RGB 发光系统(可外接灯带),玩家可以像艺术家一般,通过多种颜色的选择,创造独特的游戏主机。加上多样的LED效果,使电脑系统整个活跃起来!“Intel GAMING LAN 低延迟游戏网卡”,可获得流畅的游戏体验,独立网卡通过降低CPU开销,提供极高的TCP和UDP吞吐量,为锦标级在线和网络游戏优化,这意味着在游戏时可以更有效地使用CPU,提升更多的FPS。“Audio Boost” 音皇技术,独立音频线路设计,能与主板上其他组件有效隔离,以确保纯净的音质输出,通过专用的电磁波屏蔽音频处理器和镀金音频接口,确保立体声和环绕立体声的纯净质量。“Military Class 5 components”第五代电竞组件集合CPU供电精准调校、简易侦错LED灯、PCI Express钢铁装甲插槽、钛金电感等优质电路元件确保整机系统可在极端游戏条件下平稳的运行。

   微星 Z370M MORTAR 主要面向中端游戏玩家,因而官方建议售价仅为 15980 日元(因此也取消了酷酷的腾龙发光 LOGO,仅留下孤零零的灯带撑场面),约合 942 人民币,与 Z270M MORTAR 上市价持平。

[ 此帖被路飞哥在 12:30重新编辑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星z370无法点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