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笔记本哪款好电脑轴那里裂开了,跟屏幕外壳有没得啥子关系?屏幕外壳与轴转那里是连在一起的吗?

本帖最后由 小萝莉呀 于 11:22 编辑

一、14吋是否伪需求 二、选购历程 三、开箱

MacBook Air和Pro大成功后,商务本和超极本集中于13.3吋和15.4-15.6吋,游戏本则基本15.6吋和17.3吋,曾经大行其道的14吋(IBM、HP、DELL商务本主流)不少品牌的很多系列都不再设这个尺寸的型号了,14吋这个尺寸难道逐渐沦为伪需求了么?

个人觉得并不是,13.3吋和15.6吋泾渭分明,最新两代超极本的13.3吋基本重量多数在1.2-1.3kg之间,分辨率清一色1080P,接口往往有所缩减;15.6吋重量多数在1.9-2.1kg之间,分辨率1080P或4K,接口齐全,显卡性能较强。但其实对于实际用户使用起来两款都有一些局限,对于经常带来带去的生产力工具,很多年前我主用X61、X200、X230,但随着超极本概念的出现,近似重量和大小(甚至体积更小)的华硕13.3吋UX301LA替代成为日常主力,总结起来其实基本是以早先12.1吋内胆包能装下的大小然后重量尽量轻。

最新一代超窄边框的14吋本大幅提升屏占比到80%以上,其实也已经和UX301LA的尺寸差不多可以轻松装进其内胆包了,等了Intel挤牙膏这么多年,终于低电压四核来了,从I7 4500升级到I5 8250的时机顺利成章,但近年超极本有些趋势变化,因为对于经常写开箱评测大妈原创的值友,一个刚性需求不可逆转,就是一定得有SD读卡器槽,我想很多生活家都有同感。可惜相当多的13.3吋最新超极本都将这个接口砍掉或者缩减为TF卡(MicroSD)读卡器,加上13.3吋1080P的点距100%缩放看上去有些累、15.6吋1080P又有点糙,加上14吋超极本多半重量1.5-1.6kg,比原来带UX301LA还更轻松,所以就定在了14吋去寻觅新本本,理论上同样规格的硬件和性能14吋如果精良设计也将比13.3吋有更好的散热、噪音表现。

(选购历程)从ThinkPad到小新不光是装嫩

试用过老婆单位的X1C 2017款并在本站写过伪开箱和评测,ThinkPad也是个人用了长达20年的品牌,但国行ThinkPad价格高企、人民币贬值关税必征海淘吸引力大降,所以基于国内购买,老婆批的预算有限5-6K,不海淘的话ThinkPad关注过本站众测的翼系列480,1.8mm键程的键盘、3USB、RJ45网口带小红帽一度让我纠结,但没有SD卡槽的硬伤、重量1.75kg并且不是ThinkPad经典配色所以放弃;

DELL灵越燃7000II的14吋款全部满足需求,但实体店一看浓浓的塑料感和风噪直接Pass.....店铺内新XPS13真的很喜欢,奈何价格超预算太多而且还是没有SD卡槽.....把玩一阵子后还是舍弃了;

另外一个纠结时间长的是在华为专营店把玩很久MateBook X Pro,13.9吋这款本本屏占比非常惊艳、工艺质感也不错,重量控制出色、散热静音也还好,但居然没有读卡器、加上试了下100%缩放感觉太累眼才放弃,否则真有点想劝老婆给多放点预算拿下;此外性价比出色的MagicBook 14也让我犹豫了一阵子,毕竟只有不到5K元,不到1.5kg的重量却有57.4Wh的大电池、电源指纹键一体、4喇叭音效比较突出,奈何华为不知道咋想的都没读卡器甚至连TF卡读卡器都没,加上这款噪音表现也非常一般,所以并没有X Pro纠结的时间长;

小城市华硕、Acer的本本不全,加上以往多年经验台系中低端本本型号设计、用料和做工远不如UX301LA这类旗舰,散热噪音体验一向不佳,所以没有过多停留测试了灵耀的高性能散热噪音就走了,没仔细看。

转DELL店之前就先去了联想&ThinkPad(小黑粉必然第一站么),所以其实当时先入为主已经对一款本本有了基本预期,后面比较就都难免代入比对,综合最后选择它主要是因为除了有SD卡槽和厚度重量达标,最主要散热和噪音控制相当出色,全金属机身做工也相对精细没有中低端本的廉价感,然后据说午夜蓝是限量版配色,我这城市一共就10台所剩无几,加上老板又打了个折5400元和网购活动价格也基本一样了,当然就不用再折腾网购了,直接拿下:

1、小新应该是近年联想大体系中少有的做起来销量口碑都还不错的子品牌了,相比移动部门我觉得颇有当初ZUK的意思但是却更成功,这个包装小新吉祥物的风格意外觉得和布欧相当搭

2、前不久新闻中说联想Q2季度重夺计算机出货量第一,笔记本销量大增,除了X1C 2018之类,应该小新贡献良多,市场出货量最大的13.3吋款超极本联想小新单品京东自营销量11万+力压小米Air居于头名:

3、买的标配I5 6G款,出厂日期7月23日,还是比较新的,4芯锂电,45Wh,电量并不出众,续航只能说够用并不是大亮点,但好在有闪充加持,应急的时候可以发挥上用场

4、要做开箱拍照,所以要的原封机器,防拆封签完整,验明正身:

5、自己开箱,内部缓冲保护还是比较到位,相比X1C 2017国行简陋的内包装.....不过超极本时代,小米、华为的本本都已经摒弃了这类传统笔记本包装,小新作为主要面向互联网市场和年青一代的系列品牌,其实应该从包装上就拥抱潮流、提升质感和老ThinkPad、传统联想本本的包装划开界限了:

6、全家福,除了主机本体,质保卡等纸片外就是电源和电源线了,比较简洁,其实附送一个简单的内胆包更贴心,A面非常简洁,只有左上侧边Lenovo不起眼的标识,没有违和感是个进步,这从ThinkPad系列联想也不再张扬,到处印自己LOGO来看也是感觉有了品牌自信开始内敛含蓄。这款当时也是一打眼被午夜蓝这种不张扬但是独特舒服的颜色吸引,个人感觉色彩很喜欢,比UX301LA那种浓郁的暗深的蓝色更舒服:

7、标配65W支持快充的电源还是相当不错,早年老X230标配45W电源、想要启动高性能边充边用还需要额外买90W电源就比较不方便了:

8、张开屏幕证件照,B面颜色要比A面更淡一些,全金属哑光涂层,抗指纹能力比传统ThinkPad和UX301LA明显要强的多,避免强迫症老是擦拭,虽然屏幕是镜面仍然容易留指纹:

9、D面一体化设计,而且拆机非常容易(篇三再细说),颜色和C面一致,比A面略淡:

10、机身右侧有一个USB3.0口供接鼠标等,一个支持SD大卡的读卡器、一个一键恢复键孔,可在关机装下通过此键进入恢复菜单,选择“正常启动、BIOS设置菜单、启动选择和备份恢复系统”的选项,非常方便:

11、左侧接口较多,看图如下,其中左侧的USB3.0口支持关机充电,此时笔记本成了一个大移动电源,另外Type-C口仅支持数据传输,不支持外部输入供电。

12、C面一体触控板支持4指智控,哑光面板触感不错,智控使用体验也挺好,右侧电容指纹识别组件和X1C类似单独放置,没有和电源键合二为一,键盘布局比较常规,键程1.3mm虽然不如ThinkPad,但比UX301LA还是手感更好一些,键盘背光是常规的三档(灭、暗、亮):

13、小新Air14可基本180度开合,转轴部分隐藏散热排风口,两侧双热管双涡流风扇排风散热口隐约可见纯铜散热鳍片:

先简单看下标配硬件规格,小新Air14 2018午夜蓝,厚度16.4mm、重量1.59kg,在14寸超级本中轻薄方面虽不是特别突出但也还可以,毕竟这是一款全金属本,又采用了双涡轮散热设计和满血版MX150显卡,是一款没有向轻薄低头把性能做妥协的产品:

采用了I5-8250U低压四核8线程CPU和8G单条(单插槽最大可更换为16G单条)DDR4内存,显卡为集成Intel 620+满血版MX150(2G显存),显示器为LG IPS屏,但可惜不是72%NTSC的,另外一个标配缺憾是WIFI网卡为Intel AC3165,5G最高只能支持433Mbps链接,网卡好换,显示屏就得等过保屏幕老化后看是否有合适的替换了,毕竟联想和ThinkPad系列笔记本玩机换件也是一大乐趣:

180度开合,亮屏后新一代超极本的屏占比比较我以前的两款进步太大,都没有对比的必要了,12、13.3、14寸三款递进,屏幕越来越大越舒服的情况下,厚度和尺寸却在明显轻薄,笔记本和手机的进步感觉比台式PC DIY来的明显的多:

两侧边框算黑边只有5.75mm,虽然还不能和XPS13新款相比,但国产品牌中还是比较突出的:

相比侧边框,带了摄像头的上边框被控制在9.2mm就比较难得了,毕竟有的三边微边框都把摄像头弄到下面去了,而摄像头在下面需要用到的时候视频容颜真是惨不忍睹.....

因为自己的X230是光电指纹,UX301LA没有指纹识别,终于体验X1C2017很喜欢的电容式指纹识别也被带到了小新Air14上:

指纹添加简单,大概8次就能录入一只指纹,识别速度和iPhone8P体验差不多,不用划过光电识别器的感觉还是比较舒服:

虽然没有华为的四喇叭或者HP影音本的大单元,但小新Air14两颗扬声器也经过哈曼卡顿认证(虽然哈曼和JBL这两年感觉成认证专业户了....):

笔记本小喇叭谈不上什么音质,听感上比原来X230还是明显强,同UX301LA相比,环绕感更强一些,音量和低音相对比华硕好一点,中高频差不多,但因为扬声器开孔在下,稍有浑浊,看看电影要求不高够了,听歌、玩游戏要求高的还是需要接耳机、音箱:

大面积的触控板触控顺滑,使用方便,只不过相比掌托位置,触控板细磨砂质感弱一点,相对掌托略容易看到打油:

智控触摸板支持最多4指触控:

F区较好的一个设定是默认就是功能键,相比而言笔记本的快捷功能键多数人比F1-F12常用,比如连接上鼠标后往往就要禁止触控板放置误触,按F6一键就可以了,不需要FN+F6组合键:

相比ThinkPad内置各种官方功能模块软件,小新Air除了McAfee杀毒,基本所有功能整合在联想电脑管家中了,试用两天感觉比较精炼干净,可以不安装第三方管家软件了:

从病毒查杀、清理垃圾到启动优化,一般用户需求的常用功能均具备,也比较好用:

驱动更新备份还原也很方便,重要的是整个软件相比一些第三方没有广告骚扰和外泄信息给第三方软件的风险:

管家的电池助手更可快速切换充电、性能模式,还能快速开关摄像头、麦克风,保护隐私,此外一键强制降温除尘让非高负载模式下也可以手工控制风扇全速转一小会儿,对于北方灰大的地区还是方便的:

管家的服务中也很方便查询保修和进行延保,官方主要部件129元/年的延保和整机299元/年是否值得就看自己需要了,个人因为每台都难免要自己拆机扩展,所以从来没延保过

D面进风口内侧有防尘网设计,加上后盖非常容易整体拆下,清灰什么的还是很容易的:

性能测试(FN+Q有用么):

除了笔记本本身因为散热设计而导致过热降频因素和功耗墙因素以外,机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由CPU、GPU、SSD和内存决定,所以我们先来看下这方面的规格:

Intel i5 8250U是多年来终于迎来的首代真四核低压笔记本CPU,4-34倍睿频最高单核运行频率可达3.4G,14nm工艺生产、具有1M L2缓存和6M L3缓存,4核8线程,除了黙频和睿频最高频率比I7 8550略低,L3缓存多2M外,区别不大,超级本轻薄散热设计有限,特别对于噪音敏感型人士来说I5 8250U真的可能是好的选择。不过小新Air14采用单槽单通道内存当然不如双通道更爽了:

集成显卡没啥说的,超级本中集成的满血版MX150才是看点,联想加入了FN+Q的快捷GPU满血开关,可以照顾到一般学生群体游戏需求,虽然和游戏本性能还差距甚远,但轻薄优势和噪音、功耗也不是游戏本所能比的:

三星PM981作为系统主硬盘还做有恢复分区,一定程度会影响性能,然而已经足够爆表3064的高分让多数国产轻薄超级本都望尘莫及,系统启动时间经常控制在5秒,可说即开即用:

简单跑个鲁大师看下FN+Q模式分数变化,鲁大师CPU异步3万多分截图时未显示,总分19万多,终于较我以往的笔记本有了质的飞跃,而GPU在没有打开FN+Q满血模式的情况下约多,标准MX150的性能,开启满血模式后多了约4000分,正好大概10%,与多种测试印证的MX150满血比标准高10%、比阉割版高约20%以上基本相符。

3DMARK中更能较公正的体现性能提升,三种测试下,满血模式均有明显提升,提升幅度在7%-10%之间:

FN+Q的满血模式基本只对GPU,对CPU没有影响,低压酷睿首代达到这样的性能已经足够看了:

PCmark10下的效能也很醒目,3600分是非常称职的轻薄生产力工具了,处理图片和视频的效能较以往有极大提升:

对比下X230的3代标压I5和UX301LA的4代低压I7看看性能(PCmark基于工作2.0),CPU性能较4代低压I7直接翻倍有余,领先7代I5达60%,挺到这波笔记本换代没有倒在解放前真的很值了:

}

尊敬的华硕用户,您好!

1、散热孔让机器里面的热空气排出,并流入冷空气,购买一般的吹风式散热底座就可以;

2、如果笔记本内置风扇积有灰尘导致散热性能下降,建议您可以将笔记本带到华硕售后服务中心工程师帮您检测清洁下,官网以下页面可查询笔记本服务中心地址信息:

服务中心查询方式,可参考下图:?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如您仍有疑问,欢迎您继续追问,您也可以登录华硕在线即时服务: 进一步向工程师咨询,感谢您对华硕的支持和关注,祝您生活愉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硕笔记本哪款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