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会死人吗怎么治疗

什么是心脏神经官能症?早期有哪些症状?
心脏拥有丰富的神经走向,当心脏出现器质功能病变时,随之可以有胸部不适、烦躁、焦虑、濒死感等。于是,很多人有了胸闷、胸痛等症状后,常常会感到恐惧,赶紧去心内科就诊。大部分人会同意医生的建议做冠状动脉造影,看一下是否存在血管狭窄、缺血等表现,从而更好地进行下一步治疗。
但临床上医生常常看到一些症状严重、造影阴性的患者,他们的心脏血管并没有存在明显问题,或者说如此严重的症状并不能只用血管收缩痉挛解释。这类患者很大一部分年龄趋于年轻化,这时就要考虑是不是患了“心脏神经官能症”。
什么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不适,其症状表现主要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常见的就是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以青壮年发病多见,尤以女性居多。
一位女性患者,33岁,诉胸痛、心悸、焦虑、发热。于是医生给她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血管没有明显狭窄。为了排除微血管病变与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等,医生又给她做了心脏核磁共振,未见明显的心肌病变。
患者存在一个明显焦虑症状,每次查房时都能观察到她坐立难安,一直认为自己有心脏疾病,强烈要求使用药物缓解症状,每次服用药物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医生告诉她,目前先进的医疗检查都证明她没有器质性的心脏疾病,却不能减轻其心理负担。
后来,医生建议她去精神心理科就诊。精神心理科的大夫对她进行心理评估,并进行相关治疗,她的症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
天津圣安医院王玉珍专家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主要症状,如胸闷、气短、心慌、胸痛,都是心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心脏本身并不存在器质性病变。造成神经功能紊乱的诱发因素,可以追溯到患者长期存在的各种情绪心理问题或突发的心理应激。当然,这种神经功能紊乱可能都会波及全身植物神经,而心脏神经官能症只是全身植物神经紊乱在心脏的表现,患者还有很多难以用“心脏病”来解释的其他症状。
患者的神经类型常为弱型,其家庭成员中可有神经官能症。此类病人平时活动范围较为狭小,对环境事物较为淡漠、不感兴趣,多惯于抑制其情绪,抑郁和焦虑忧愁。在各种外来的负荷、刺激或劳损如精神上受到刺激或工作较紧张时,往往不能使自己适应于这种环境而易发病或使症状加重。家属中有较严重心脏病患者或有因心脏病而骤死者也常可诱发本病。也有由于患者缺乏对心脏病的认识,将某些生理性心血管功能改变如对医生所说的“生理性杂音”、“窦性心律不齐”等发生误解,或被错误地诊断为“心脏病”后亦常可成为起病因素。在体力活动较少,脑力劳动较多、循环系统缺乏锻炼的基础上,吸烟、饮浓茶或咖啡引起心脏搏动较为强烈或过早搏动,常可导致患者过分注意心脏而产生心脏神经官能症。
如有下列特点,就要考虑其有心脏神经官能症可能:
1、主诉与客观检查不相符:病人自觉心悸严重,常一阵阵心悸,甚至惶惶不可终日;但是24小时心电监护却无明显心律失常;轻微活动即感气短、呼吸不畅,但是心脏彩超却显示心收缩舒张功能良好。
2、症状繁多呈现跨系统特点:既有心血管症状如胸闷、气急、胸痛等;也大量出现其他系统症状,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很难用单纯的心脏病来解释,如头晕、头痛、失眠、腹胀、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尿急、多尿、出汗、手抖、手足麻木、喜欢深呼吸、不能去封闭环境等;有时还有其他种种稀奇古怪的不适主诉,患者能非常形象地描述,医生却越听越糊涂。微信公众号shenganyiyuan
3、患者常常顾虑重重:即担心查不出疾病,患了心脏病迟早要出危险;又担心做相关检查不安全,带来痛苦;最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各种药物说明书反复研究,越看越怕,不敢服用或者频繁换药。给人的印象是,么么唧唧,嘀嘀咕咕,思前顾后,莫衷一是。
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心脏神经官能症,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需要面对很大的压力,巨大的压力能给人带来动力,把握机遇,但是很多人不懂得释放情绪与压力,长期的紧张会导致焦虑、抑郁等,而焦虑症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有时与心血管疾病的症状相似。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今,更强调双心治疗(心理与心脏双重治疗),以辅助心理亚健康的患者,更加积极正确地治疗。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我是一名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症状是胸闷_百度宝宝知道1122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6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其症状多种多样,常见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大多发生于青壮年,20岁~40岁者最多,多见于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
(一)发病原因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与一般神经症一样,主要是由于工作与生活过度紧张、焦虑或与人尖锐矛...
症状繁多反复易变,但阳性体征很少,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一般都是主观感觉,缺乏客观证据....
心脏X线检查无异常.
心电图常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过早搏动或非特异性ST段及T波变化...
消除诱因,如忧虑,紧张,烦恼;纠正失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环境嘈杂不良因素的影响,一旦患了心脏神经官...
本症虽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确是一种病态或心理障碍,由此所造成的心脏神经功能紊乱也确给患者带来莫大痛苦.因此,对...
食疗法取熟燕麦粉100克,橘皮末10克,制成麦糊,加蜂蜜调服,分次服用.可治胃肠神经官能症.
新鲜或干的莴...
关于本病的并发症非常少见,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部份病人因对本病缺乏正确的了解,因本病的种种症状而产生焦虑抑郁的症状,...
为您提供心脏神经官能症典型病例,通过分享某些患者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的心得和历程,让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治疗上更加有...
心脏神经官能症...&权威专家
王云飞主任医师
1、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
李季野医师
王期峰医师心脏神经官能症能自愈吗怎么治疗???_百度知道
心脏神经官能症能自愈吗怎么治疗???
本人18岁1周前和人吵架,吵完回家晚上时候感冒那时感觉心脏不舒服后来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心电图抽血都没问题,医生告诉我没事,然后药都没开...后来上网查了一下症状跟心脏神经官能症相似我...
本人18岁1周前和人吵架,吵完回家晚上时候感冒那时感觉心脏不舒服后来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心电图抽血都没问题,医生告诉我没事,然后药都没开...后来上网查了一下症状跟心脏神经官能症相似 我敢确定就是这个病之后感觉难过死了,整个人对世界都失去激情了 连我喜欢玩的电脑都少动了而且还会莫明的恐惧怕自己一不小心挂掉上网查了很多但是就是不知道这病能不能不吃药自己好还有要怎么治疗能快点好不要复制网上的内容那些我已经看了很多了希望有类似经历的人来提供宝贵的经验谢谢!!!还有就是这病多久才能好我们过3.4周就要考1000M请问我能跑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39
获赞数:955
绝对不能剧烈运动浙江一位电视台的主持人就因此病而英年早逝这病是由于日积月累造成的,不是一般就能康复的,在没有康复的情况下,不好好修养,过于运动或不良习惯使之达到一定极限就容易造成心脏突发性猝死。所谓心脏神经官能症 也是一种心脏病变,只是没有达到其损害对脏器的危害,所以西医不把其归为心脏病。就好比一个人的正常体温是37度,体温40度就属于生病,而你可能现在是38度,但发生了其40度体温的症状,对于38读来说,可能一会就降下去康复了,也可能继续达到发病温度。此病由于没有达到心脏病的病理范围,所以一般检查指标只能显示正常,建议你也不要去检查。但并不代表没病,所以需要你多加注意。浙江电视台的主持人每年的体检中就没有能查出心脏病变,但其突发的死亡说明,不好好修养,平日不好好锻炼身体,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人的心脏健康危害极大,尤其的80 90后的人更加注意。
这应该是心脏神经官能症,不是心脏病,所以去医院查也没什么结果。病因主要可能是不良的心理情绪积压导致的~我有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胸闷、气短,时不时的需要深呼吸。建议有条件的去看一看心理医生,缓解缓解不良情绪~不想去的,可以自己试着调节调节情绪,释放释放压力。定期的锻炼,合理饮食,找人倾诉,保持愉悦的心情,培养自己乐观向上宽容的性格,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采纳数:2750
获赞数:73651
所谓心脏神经官能症, 是指可以有类似心绞痛的症状, 但是其实心脏本身没有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也就是说, 心脏本身和健康人的心脏没有任何区别。 多见于青年女性, 男性发病率稍低, 简单说就是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可以伴随失眠多梦, 总之不需要特别治疗, 更不要过分紧张。 不需要看医生的, 放松心态是最重要的,不要去寻求特效的药物,因为是没有这种药的, 逐字敲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你好运
健康社区工作队
健康社区工作队
采纳数:4349
获赞数:33751
应进一步做血液直观分析查清引起心脏不适的原因,然后及时对症用药彻底地消除原因。
小寒寒王子
小寒寒王子
获赞数:42
擅长:暂未定制
你需要调理 这个不需要去医院也可以治疗!第一 正常的饮食 第二 禁烟酒 (不是不可以 是少量)第三 不要做剧烈的运动第四 调整睡眠上面的做到了 最多2星期
你就好了 可以了 加分吧
采纳数:200
获赞数:1329
古医书上就没有心脏神经官能症这个说法,你不要在网上乱求药方。建议你去找会把脉开草药的民间传承中医看一下,你这应该是由于气怒引起的事。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
其他4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精关能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