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语吉祥如意怎么说破除万难怎么说

此人手握数十万精兵,差点让中国全面伊斯兰化,成为穆斯林的天下
自元朝建立以来,奉行的是宗教自由,互不干涉的政策,那时候几乎整个元朝上下都以信仰藏传佛教和儒家为主。不过凡事都有例外,阿难答就是这个例子,他信仰的是被元朝社会所深深排斥的伊斯兰教,也就是说阿难答是个穆斯林。
当时大部分人都认为伊斯兰教是一种恶魔邪教,元廷虽没明令禁止伊斯兰,但也不提倡推广此教。那这个阿难答是什么呢?说起阿难答,可谓是大名鼎鼎,他是忽必烈的孙子,安西王忙哥剌之子,与元朝第2位皇帝元成宗是堂兄弟。
因为阿难答的兄弟姐妹多幼年夭折,所以其父忙哥剌为了能让他活下来,等他一出生便被送到一个名叫蔑里帖儿的突厥斯坦穆斯林家庭抚养,蔑里帖儿的妻子祖来哈也成了阿难答的奶妈,将其奶大。此后,伊斯兰教义教规也伴随着他的成长和教育。
等阿难答成人后,因为伊斯兰教从小开始潜移默化得影响着他,所以穆斯林的信仰在他心中巩固了起来,不可动摇。在平日的生活中,阿难答不说蒙古语,也不说汉语,而是说大食语。他的大食文也写得非常好,还能熟读熟解《古兰经》。
阿难答每当与穆斯林探讨伊斯兰教义时,他那流利的口才和敏捷的思维让人赞不绝口。公元1280年,阿难答袭封安西王,统辖唐兀之地(今宁夏、甘肃、陕西,新疆部分地区)。同时掌秦王印,秦王金印兽纽,地位仅次于皇帝,为元朝最高等级封号。
上都鸟瞰图
此后阿难答在其封地采用回回历,推广大食文,并大规模建造清真寺,经文学校和麻札。还命他的15万蒙古军队和百姓改信伊斯兰教,给蒙古儿童施行了割礼,如若不从,直接使用暴力强制推行。不仅如此,阿难答暗设宗教法庭,与元朝律例相对抗,俨然有裂土立国之意。
而阿难答自己也是个极其虔诚的穆斯林,做了安西王之后,他并没有因为政务繁忙而疏于履行戒律和祈祷,如往常一样,礼拜极勤,每天还在清真寺念诵《古兰经》长达几个小时。而阿难答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在中原(中国)建立另一个伊利汗国,并以他兄长伊利汗国的合赞汗(穆斯林)为榜样。
阿难答的此举不仅激起了民怨,还引起了元朝统治者的猜忌。于是元成宗便宣旨将他招来训话,以阿难答背叛“祖宗之道”为由,将其拘捕下狱,迫令归信佛教。阿难答与之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并以他的兄长合赞汗改信伊斯兰教的先例替自己辩护。
元中都遗址
元成宗本见此想直接杀了阿难答,但被母亲阔阔真太后所阻,阔阔真说:“国家还没巩固,西北诸王时有叛乱;阿难答有很多军队,他封地的那些军队和居民都对伊斯兰教执迷不悟。现在不宜杀他,先缓缓吧。”元成宗听从母亲的意见,强之恐激而生变,遂将阿难答抚慰放还。
阿难答被放回来之后,知道元朝皇帝不会放过自己,于是他抓紧时间扩充实力,等待合适的机会造反。随后,他一方面借口民饥向元廷要粮饷、军械;另一方面,又请立王相府,管理地方行政事务,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元成宗对阿难答虽多方限制,但也无力过多约束他,只得看着阿难答慢慢做大。
此外,阿难答还在他的封地大肆招募穆斯林训练为军队。最终,他有了一只绝对效忠于他的穆斯林精兵,数量有数十万(约20多万)。元成宗去世时,西北地区军政大权全被阿难答所掌握,他的统治势力已南达四川,西到西藏,西北抵哈剌火州,包括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在内的西北大片领土。
这时的阿难答,也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有希望争夺帝位的穆斯林。元成宗晚年多病,朝廷政务由皇后卜鲁罕和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分别执掌。原本元成宗死后,是由德寿太子继位的,可谁都没想到,德寿太子竟然先于元成宗去世,于是成宗只得另寻继承人。
最后,元成宗打算依草原风俗娶他二哥怀宁王的老婆答己为妻,收他侄子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汉名寿山)兄弟为儿子解决继承人问题。可是这显然不符合卜鲁罕皇后的利益,因为倘若海山和寿山做了皇帝,答己就是真正的太后,那到时候卜鲁罕这个太后就是个摆设。
于是卜鲁罕阻止了这一计划,并将答己和寿山母子两人赶出大都,贬去怀庆(今河南沁阳)。公元1307年正月,成宗驾崩于大都玉德殿。可成宗死前并未立下继承人,因而皇位出现空缺。按照蒙古旧制,在皇位空虚时,暂由正宫皇后卜鲁罕摄政,由她召集宗亲大臣举行忽里台大会,另选新君。
后来卜鲁罕和左丞相阿忽台,还有朝中一些回回官员准备拥立元成宗的堂弟、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安西王阿难答为帝。原因是按照草原的习惯,阿难答在宗王中辈分最高、年龄最大、又兵强马壮,最有资格继承皇位。加上卜鲁罕与阿难答之间原本关系就十分密切,还有传言:他俩私通过。
阿难答也想借助手中的重兵,以忽必烈嫡孙的身份,直接夺取皇位。于是在元成宗死前三日,奉卜鲁罕密诏悄悄抵达大都。但此举遭到右丞相哈剌哈孙和汉臣们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想拥立的信奉佛儒的海山兄弟中的一人为帝。
然而对于海山两兄的继位,卜鲁罕是万分的反对,因为当时就是她把兄弟俩的皇位弄丢的,倘若现在还同意他俩当皇帝,万一登基后他俩向自己寻仇报复那怎么办。后来,哈剌哈孙为了把握主动权,便加急遣使北迎海山于漠北,让他带领汉蒙联军(以汉人为主)回大都继位,并南迎寿山和答己于怀庆。
此前阿难答因为急着赶赴大都继位,为了不引起元廷的怀疑和提高行军速度,并没有带军队一同前往大都,只携少量亲信随行。因此哈剌哈孙与卜鲁罕在大都势均力敌,谁都不敢妄动,就这样僵持着。当阿难答见哈剌哈孙和汉臣们开始行动时,为了增加自己夺位的胜率,也急令他的数十万穆斯林精兵开赴大都。
准备和卜鲁罕在大都来一场血腥的大屠杀,将哈剌哈孙和汉臣们一网打尽。万幸的是,寿山与答己的汉蒙(以汉人为主)联军先阿难答的穆斯林军队一步到达大都。随后,哈剌哈孙,汉臣,爱育黎拔力八达和答己提前发难,将皇后卜鲁罕,安西王阿难答囚禁,并杀了左丞相阿忽台和部分回回官员。
因为安西王阿难答已被囚,所以他的数十万穆斯林精兵群龙无首,缺乏统一的指挥,人心不稳,毫无斗志,被元朝军队强令就地解散。公元1307年5月,寿山以监国名义掌权,遣使北迎哥哥海山。随后,海山在上都继位,是为元武宗。后来,武宗赐死皇后卜鲁罕和叔叔安西王阿难答。自此,儒家得胜。
阿难答死后,安西王的领土被转封给帮助元武宗海山夺取帝位的寿山。他镇守原安西王封地,对伊斯兰教不支持,并从严限制。但是伊斯兰教在西北地区已成气候,正处在方兴未艾,生气勃勃的上升阶段。阿难答及其部下,属民的改宗伊斯兰教,对宁夏地区该教的传播发展和回族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试想一下,倘若真是手握数十万穆斯林精兵的阿难答当上了中国的皇帝,以他对伊斯兰教的痴迷和崇拜,势必会用铁血政策推行此教,到时中国将不可避免的全面伊斯兰化,成为穆斯林的天下。也就是说,阿难答差一点就让中国全面伊斯兰化了。(喜欢的话多多关注,多多点赞,多多收藏,转发和评论,谢谢!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欢迎品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来源|蒙古文化周刊
我的蒙古语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上蒙古学校出来在社会上生存很艰难,上蒙古学校一点用也没有。不如上汉校!”真相是这样吗?
我们先细数几例学习蒙古语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例子:
展开剩余95%
巴音朝鲁,原宁波市委书记,现任吉林省委副书记;阿云嘎,内蒙古自治区文联主席。各盟市旗县党政一把手是从蒙校毕业的数不胜数。这是政界的。商界的有:呼能集团董事长呼志云,东方路桥集团董事长丁新民,包括蒙古国国宝级美女歌后斯日其玛的老公,内蒙古青年企业家巴雅尔。蒙校毕业后在商界取得成果的全内蒙古不在1000位以下!艺术界的腾格尔,德德玛,三宝,巴森。科技界的明安图、占布拉道尔吉,“试管羊之父”旭日干;再看一下我们身边从蒙古校毕业后取得大大小小成功的人,他们就像满天星辰一般数也数不清。他们难道就因为上蒙校,学习蒙古语而在事业上受到了无限制约吗?
反过来再看看那些抱怨者,他们大多数是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没有远大志向,没有拼搏精神的人。他们即使是上汉校,甚至是上外国学校,也不见得会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会成为蒙古族优秀人才!原因就是他们连自己不能在社会立足的真正原因都没有找到。
在兰州一家酒店里的摊位买书时,售货员问我:“你是来自蒙古吗?”不知道她为什么不说内蒙古,而是说蒙古,我说“是。”,又小心翼翼、吞吞吐吐的问:“你们学习蒙古语有用吗?会影响个人发展吗?”我微笑且肯定的回答:“上蒙古学校,学习蒙古语不影响个人发展;关键在于个人。美国不讲汉语,也不讲蒙古语,但他们是世界第一,语言制约了他们的发展吗?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也并没有因为他们讲的是什么语言而受到制约,反而使用本民族语言,懂得了自强不息,而奋发图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此刻的你还认为学习蒙古语是件坏事情吗?有人可能又说了,蒙古族学校合并导致上学的路太远,不如上汉语学校方便。哎!一声叹息一行泪!难道把学校建到你家热炕头上你就高兴了,感觉方便了吗?学校合并是导致了一些学生上学难,但是你们考虑过合并的优点吗?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质量!!!以前那些乡里村里的蒙古语授课学校,教学质量非常低,最明显的就是,乡里的孩子考试怎么也考不过城里的,为什么?因为城市里的教育资源比乡下的要丰富,要强!而且城市的学校里软件,硬件都要比乡里好。一个老师,三个学生能有什么教育成绩?你是愿意让孩子坐在四面通风的教室里孤苦伶仃的上课,还是到城里整洁明亮,设备齐全的教室旁聆听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有些家长可能舍不得让年龄还小的孩子远离自己去求学,记住:世界上最成功的父母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早日脱离自己!另外蒙古人让孩子学蒙古语,上蒙古族学校理由,
一、 教会他(她)什么叫尊严
一个人可以不是成功的人,可以是普普通通,但必须是有尊严的人,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我相信绝大部分是衣食无忧的,他(她)们会更在乎精神上的东西父母双方都是蒙古人,在他左右身份证明材料上都写着“蒙古族”,但他确不懂自己的民族的语言文化,甚至听不懂,一个情商正常的孩子,成人之后会怀疑自己的父母对“尊严“的观念,瞧不起你的急功近利,甚至会怀疑你的良知。
二、 给他(她)会带来一个特殊感情纽带的团队。
蒙古人在世界上,在中国,甚至在内蒙古都是少数,会说会写的更少,但你的孩子会说蒙语,与其它会说蒙语的孩子、同事或遇到的人都会建立一种特殊的,亲切的感情,这种感情有时仅次于亲情,我们的孩子好多都是独生子女,未来我们的孩子难免会孤独,如果能给他一个精神团队,那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在物质并不匮乏的年代,也许会超过物质财富的。
三、 给他(她)一种语言的技巧,经验和自信。
对城里孩子,汉语真的很容易学会,而母语蒙语却似乎成了外语。但它毕竟是母语,做父母的他们都会说,只要我们有这样的观念和行动,让孩子学会,并不难。同时,他对学习语言有了自信和经验,不象其它孩子,觉得学外语很难,有心里障碍或畏惧心理。很多事情,心态很重要。
四、 蒙古民族是个有着辉煌历史的民族
唯一统治欧亚大陆的民族,在世界和中国的历史上影响力最大,世界仅有的三个血统里蒙古血统占有比例最大,分布在世界各各角落。所以好多西方国家人认为自己是蒙古的后代,对蒙古人特别的尊重,特别羡慕:如果你的孩子很有出息,将来的舞台在世界,那,懂得自己的民族的语言,民族的文化,会让他(她)得到更多人的尊重,飞的更高,走的更远。连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都不懂的人,就象自己嫌弃自己母亲一样,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不会是最优秀的人。特别是外国人看不起不会自己母语的人。
五、 蒙古族有独立文字的民族
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立文字的民族;辉煌的历史都是用蒙语记载,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你想真正了解自己的民族,只有用母语才能读懂它,才能细细品味;品出它的沧桑;一个真正了解民族的人才会知道他(她)的根在哪里。一个知道珍惜的人才会有一切,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处了物质以外,最最宝贵的就是文字和美好的礼节,我们能往下传吗?难到这么轻易的遗失?人来到世上都是过客,这个民族给了你什么?你又给了这个民族什么?有答案我们才算有良知的人。
让我们学习蒙古语言,发扬蒙古文明,共同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增光添彩,与其他55个兄弟民族一起携手共建和谐家园!
扫描购买牧民家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干货:蒙古语和中国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了解一下
4月17日我们有幸请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曹道巴特尔研究员给同学们做了一场关于蒙古语的讲座。在这次的讲座回顾中,小编为大家梳理了蒙古语的基本特征、文字特点、中国蒙古族语文工作和语言生活现状等内容。“多言多语”是中国的语言国情特征,要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必须要让各语言及其变体“各得其所、各展其能、各安其位、相辅相成”(李宇明)。这次讲座不仅仅是一次蒙古语速览,更重要的是以非常全面、直观的方式为我们展示蒙古语在社会各领域的使用情况,让我们感受到蒙古语如何在蒙古族人生活中“得其所、展其能”。面对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语言生活的中国蒙古族人一直在不断寻求属于自己生存空间。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个成员,蒙古族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模式和途径。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语语标
曹道巴特尔研究员讲座现场
一、蒙古族人及其分布
全世界约有 1000 多万蒙古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阿富汗等国家。
中国约有 630 万蒙古族人(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蒙古族人口数为5,981,840)。
蒙古国有近 300 万蒙古族人。
俄罗斯有 40 万布里亚特蒙古人和 30 万卡尔梅克蒙古人。
阿富汗约有 130 万哈扎拉蒙古人(注:陈鹏(1985)提到“据1978年估计,阿富汗有哈扎拉人130余万”;另据李敏(2014),“哈扎拉人人口约在160到250万之间”)。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新疆、黑龙江、青海、甘肃等 8 省区。
二、蒙古语的语言系属及分支
蒙古语是蒙古民族说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语有很多方言。蒙古语的范围界定和方言划分还存在很多争论。Luvsanvandan于1959年提出了四分法:中部方言(喀尔喀-内蒙古牧区方言)、西部方言(卫拉特-卡尔梅克方言)、北部方言(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和东部方言(科尔沁-喀喇沁方言,是中国蒙古人在汉语的影响下产生的新的农区蒙古人的语言)。
下图为中国境内蒙古语方言分布情况:
绿色部分:卫拉特方言区
蓝色部分:内蒙古牧区方言区,又称内蒙古喀尔喀方言区(蒙古语分布的核心地区)
紫色部分:巴尔虎方言区
褐色部分:布里亚特方言区
玫红色部分(红色区上半部分):科尔沁方言区
大红色部分(红色区下半部分):喀喇沁方言区
《中国语言地图集》对中国境内蒙古语的划分情况如下(见下图):
1. 内蒙古方言(中部方言),包括:
察哈尔土语
科尔沁土语
喀喇沁土语
鄂尔多斯土语
额济纳土语
2. 卫拉特方言(西部方言),包括:
土尔扈特土语
3. 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东北部方言),包括:
新巴尔虎土语
陈巴尔虎土语
布里亚特土语
蒙古语的基本特征
蒙古语是黏着语,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缀来实现语法功能。
蒙古族文化系统是以马文化为核心的畜牧业文化,其在语言中表现为:蒙古语以畜牧业文化词语为其词汇系统的核心部分,在生产、生活、心理、宗教、自然等方面,蒙古语有着大量来源上与畜牧业文化相关的词语。这些词语主要以名词、形容词、动词为主。
姓氏人名词
植物名称词
动物名称词
自然景观词
“光临”与“马”
蒙古人称“光临”为 morila-(毛日拉),是“来到”的敬体,带有敬畏、尊重的语气,用于表达“客人光临”、“皇帝驾到”、“天神下凡”等。Morila-的词根 mori在蒙古语中是“马”的意思。
“启程”与“马”
蒙古人称“启程”为 morda-(毛儿达),也是敬体词,用于表达尊贵的人、长辈等的“谢世、归天、逝世”或“离开、走开”等,其词根也是mori(马)。
蒙古文字及特点
书写蒙古语的文字,当前有三种:
第一种是回鹘式蒙古文(hudum),是中国蒙古族通用的传统蒙古文,也叫胡都木文。传统蒙古文源自回鹘文字母(注:回鹘文字母最早可追溯至腓尼基字母),因读音、拼写规则、行款基本一致于回鹘文,故称作回鹘式蒙古文。17 世纪女真人以蒙古文为基础形成满文;
第二种是托忒蒙古文(todo),是新疆地区蒙古族使用的文字,是回鹘式蒙古文的一种改进型变体;
第三种是西里尔蒙古文(slafu),在蒙古国使用,也叫新蒙古文、斯拉夫蒙古文,是一种使用斯拉夫字母的文字。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也分别使用各自的西里尔文。
下图为三种蒙古文字母与拉丁字母对照表:
(注意上图右侧蒙文数字表示法)
传统蒙古文
(注:元音字母中第4和第5是一致的、第6和第7是一致的;借音字母用来拼写西方语言和汉语的词汇。)
蒙古文字的特点
中国蒙古族语文工作简况
语言使用简况
中国有约630万蒙古族人,近 500 万人使用蒙古语,约占国内蒙古族总人口的 4/5,其中 1/2 以上懂汉语或兼用汉语。在全体蒙古族中,可能有1/5或者更多的人转用了汉语。
文字方面,中国蒙古族有通用的传统蒙古文和在新疆局部使用的托忒蒙古文两种,也有很多人能读懂蒙古国的西里尔蒙古文。
中国蒙古语有新疆的卫拉特蒙古语、内蒙古的牧区蒙古语、内蒙古和东北的农区蒙古语、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语等四个方言(曹道巴特尔, 2007)。蒙古语各方言之间差异不大,在很短的几个小时之内能够实现顺利交流。不仅在国内如此,和蒙古国、俄罗斯的蒙古人交流也如此。不过中国蒙古语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新的变化。东北地区科尔沁、喀喇沁一带的蒙古人在汉族影响下,改变了传统的畜牧业经济,融入了定居农业化的社会。这样的生活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他们的汉化程度高,大部分人在语言上逐渐形成了蒙汉混合式的语言,也有很多的人转用了汉语。这个方言可称科尔沁-喀喇沁方言,也可称东部方言或者中国农业蒙古人方言。在中国蒙古语四个方言中,这个方言的使用人口最多,超过中国蒙古语人口 的一半以上。它的发展很迅速,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语言体系,它很可能成为中国蒙古语未来的发展趋势。
语言政策与语言协作机构
中国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各级自治地方《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等都明确规定语言文字使用平等自由。中国民族语言还有跨省区协作机构,这个机构的设立还是由蒙古语文工作开始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根据蒙古语的跨省分布使用情况成立了“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简称“八协”,领导成员由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宁夏、甘肃等相关各省区主管副主席(副省长)担任,总部设在呼和浩特,主要负责相关省区蒙古族中小学校蒙古文统一教科书的跨省区编写、编译、出版以及大专院校跨省区交换招生等与蒙古语言文字相关事务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八协”大力推动了蒙古语文教学和蒙古语文使用。
中国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语言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全球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经济、文化、科技迅速发展,技术和信息每时每刻在不断刷新,国际通用语言、国家通用语言、社会流行语的新词术语不断更新。这些都在迫使每个语言群体跟上时代,语言发展的速度空前加速。下面从八个方面简单介绍新时期中国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
蒙古语广播、电视、电影
中国蒙古语在广播、电视、电影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
全国有 17 家广播电台有蒙古语频道。北京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语频道,每天播放时事新闻、文化教育等内容,他们还有中国蒙古语广播网站。国际人民广播电台的蒙古语频道主要面向蒙古国广播。内蒙古有内蒙古广播电台、各盟市广播电台以及各旗县转播台等。新疆、青海的蒙古族地区也有各自的广播电台。
全国有 13 家电视台有蒙古语频道。内蒙古电视台有两个蒙古语卫星频道,覆盖面很广,甚至在蒙古国都有很大的影响。
内蒙古电视台的采编队伍强大,反应迅速,每天的中央新闻联播五个小时以后由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转播。内蒙古电视台每年大量译制各类国内外经典文化和影视节目,在全国各蒙古族地区乃至蒙古国都广受好评。
内蒙古蒙古族人都非常喜欢收看蒙古语节目,例如在除夕夜,蒙古族人一般都首先选择收看内蒙古电视台的蒙古语春节晚会,而不是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
内蒙古制片厂也有电影译制组,不断推出蒙译电影,也直接拍蒙古语电影,尤其是近两年推出了好几部带汉语字幕的蒙古语电影,电影中的解说和台词都是蒙古语。比如2009年上映的《斯琴杭茹》(豆瓣评分8.2 ),讲述的是成吉思汗第三十二代嫡孙斯琴杭茹的生平故事,是一部很好的故事影片。
蒙古语文教学体系和研究机构
蒙古族的蒙古语学校体系完善,从幼儿园到大学以及到研究生培养,各个层次的教育体系配套完善,早已形成从幼儿园到博士后流动站的一条龙式的教育培养体系。大部分蒙古族人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是以蒙古语读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期间的情况各不相同,大部分人选择了汉语教学的学校,比如北大、清华或者内蒙古大学的生物学、工程学等。
各个蒙古族聚居地区的幼儿园、小学等基础教育体系很完善,蒙古语文中等教育体系也比较完善,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辽市蒙古族中学、赤峰市蒙古族中学、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学等高级中学的蒙古语授课教学队伍十分强大,每年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名校输送多名学生。
蒙古族的高等教育做得很好,在全国蒙古族是受高等教育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硕博人才数量之多在全国名列榜首。 缺点是大学教育偏重文科,自然科学的蒙古语院系太少,或者几乎没有。不过从蒙古语高中毕业后就读北大、清华、理工大学等名校的蒙古族高知人才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他们的专业涉及各个尖端科技领域,有不少世界级科学家。
内蒙古大学是国家级重点大学,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是国家级中心。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等高等院校蒙古学机构的专家学者培养蒙古学人才的同时也从事具有重要意义的科研工作,包括蒙古语言学研究。西北民族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也有相当规模的蒙古学科研队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和民族文学研究所的蒙古历史、语言、 文学、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力。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也有一些从事蒙古学研究的人员。
尽管如此,蒙古语的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蒙古族学生面临汉语、蒙古语、外语三方面的挑战。汉语和蒙古语之间的问题不大,学了汉语会不会不学蒙古语是学生和家长的选择问题,是觉悟问题,同时学二者也不冲突。问题在于外语。蒙古族外语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日本占领东北时期打下的,因为历来的师资资源的原因,日语一直是大多数蒙古族学生不得不选的外语。虽然近些年蒙古族学生逐渐转向学习英语,但尚未形成与国际通用外语接轨的程度。另一方面,以蒙古语完成大学学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就业比较困难,这也是目前蒙古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蒙古语文图书、报刊、杂志
内蒙古有7家出版社,都有蒙文编辑室。北京的民族出版社、东北的辽宁民族出版社、西北的新疆人民出版社等都设有蒙编室。全国每年都出版能满足蒙古语文读者需求的若干种教科书和文化类、经济类、科技类、文献类、文学类图书。
各地新华书店有蒙古文图书专柜,牧区乡镇大量普及蒙古文化书屋。内蒙古97家新华书店和171 家图书门市部,只要是使用蒙古语的地方都有蒙古文图书出售。内蒙古还有39种蒙古文期刊杂志和 47种蒙古文报纸。
网络与蒙古语文
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很迅速,官方的和民间网站很多。主要蒙古文官方网站有人民网、中国广播网、中国蒙古语新闻网、中国网络电视台、蒙古广播网、蒙古语广播网、内蒙古卫视网等。民间网站主要有好乐宝网、蒙古文化网、草原雄鹰网等。
蒙古族人的商品意识仍然很弱,蒙古语网站中商品信息网少,文化类网站多,以新闻、音乐、历史、语言、文学、教育、科技、医学、畜牧业、影视、聊天、信息等为主要栏目。网络媒体加强了蒙古族自我文化保护意识,通过网络能够接受到和大学课堂差不多的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知识。
通信与蒙古语文
手机通信手段已经普及到了蒙古族人居住的任何地方,信号接收塔遍布各地,最偏僻地方的牧民都能够随时与远在大城市里的孩子通话。
蒙古文手机是2007年推出的,现在已经基本成熟,多种品牌的手机都有了可使用的蒙古文书写系统,可以发送蒙古文短信。刚开始时蒙古文手机的输入法和英文和汉文一样是横向书写,但现在的手机可以按蒙古文习惯竖着写。不懂汉语、不识汉字的蒙古族牧民通过蒙古文已可以进行无障碍的短信交流。
蒙古族人的认同感
中国蒙古族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并存,二者缺一不可,并不冲突。他们作为蒙古族人感到自豪,视成吉思汗和元朝为骄傲,注重民族文化传统,生态保护意识很强,同时对汉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和接受非常自然,对其他民族也没有什么排他情绪。
内蒙古大约六分之一的人口是蒙古族,但蒙古族文化已经成为自治区的主要文化,不管是蒙古族还是汉族都喜欢吃羊肉,喝奶茶,唱蒙古族旋律的草原歌曲,甚至很多草原歌曲是汉族人和蒙古族人共同创作的(注:草原歌曲是在蒙古歌曲基础上的新变体)。可以说,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新一代内蒙古草原文化群体正在形成。
蒙古语文面临的问题
在全球化时代,每天都涌现很多新的词语,蒙古语很难马上翻译应用,这是当前蒙古语面临的最大压力。在中世纪手工业和冷兵器时代,蒙古族人依托飞速的骏马和钢刀,组织完善的驿站信息通道,引领过世界的动向。但是进入机械化的工业革命时代,面对人类的进步,蒙古族人却开始落后。尤其到了电气化时代和现今的技术革命时代,更是面临诸多发展挑战,蒙古人的语言思维仍然沉睡在马文化精神温床,远古时期的诗性思维仍然主宰着蒙古族人情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影响正在加强,汉语对新技术的翻译应用能力也日益增强,而且通过各种现代媒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蒙古族等国内兄弟民族的语言文化。现在蒙古语每天都通过汉语翻译使用很多新词术语,或者直接使用汉译词语,但是从汉语翻译过来的新词术语也称不上真正意义的名词术语,而是一种解释性的复合词或者一组短语。蒙古语不能靠自身的潜能来实现对新生事物的反应的这种现象,暴露出了蒙古语的生存局限性。
蒙古语文未来前景
中国蒙古族的文字有传统蒙古文、托忒蒙古文两种,蒙古国、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和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使用西里尔蒙古文,文字上的不同在某种意义上妨碍了不同地区蒙古语言文化的交流。2009 年内蒙古大学研制成功传统蒙古文、托忒蒙古文、西里尔蒙古文三种文字的自动转化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各地蒙古人的文化交流。随着蒙古语实验语音学研究和信息处理研究的深入发展、三种文字自动转化系统的研制成功、手机蒙古文输入法的完善、蒙古文字被纳入微软国际文字输入法系统、蒙古文国际编码系统的成熟等新的发展,蒙古语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地寻求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中国的民族政策是平等的。国家明确提出了“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化仍然是长期的语言政策。蒙古族的教育体系最完整,人才最多,蒙古族地区资源丰富,经济文化发展潜力很大,随着民众物质生活的提高,蒙古族精神生活追求和语言文化保护意识会逐渐加强,自身文化中的科技含量也会提高。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个成员,蒙古族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将会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模式和途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语谢谢怎么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