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是你的脑袋有问题问一下这硬盘是有问题的吗

1、以身作则,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好,还怎么当班长? 2、人缘好,我就是由于人缘不好,才改当副班长的。 3、团结同学,我们班有一个班长就是由于不团结同学才不当班长的,他现在是体育委员。 4、要有管理能力,首先要有大嗓门,我们班有位学习委员就是由于声音太轻才以3票之差当不了班长;其次要口齿清楚,让同学能听得懂你说的话;第三要说出有道理的话,让吵闹或打架的同学心服口服;第四,不能包庇好朋友,公正;第五,要搞好师生关系;第六,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们班的第一任班长就是因为“严以待人,宽以律己”才不能继续当下去的。 5、要坚持,我们班的纪律委员就是由于没有恒心,原来的大组长、卫生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学习委员、小组长等(每个学期都加起来)都被免除了,现在的才当1天的纪律委员要不要免除都在考虑中,还要写说明书。 6、提醒班干部做自己要做的事,要有责任心。我们班的纪律委员就是没有责任心,班长的职务都被罢免了。 7、不要拿出班长的架子,要虚心。 8、关心同学(包括学习)。 9、要及早发现问题,自己可以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早日让班主任解决。 10、要发现班级的好的地方,及时表扬。让全班都照做。 11、不要太担心学习,当个班干部,对以后工作有好处,这是个锻炼的机会,好好当吧,加油! 在高中阶段,学校和老师的规定一般都是为了学生的成绩着想,执行老师的话,其实也是为了大家好。即使有时候打点小报告,只要你的心态的好的,也不是坏事。比如A学习不专心,你用个适当的办法提醒老师去关心他,其实也是为了他好。 总的方针:和同学们组成一个团结的班集体,一切以班集体利益为上(当然不冲突国家、社会和学校利益为前提)。跟上面领导要会说话,有一些不重要的东西能满就满,这对你的同学好,也对你的班好。 再说十五点 一,以德服人 也是最重要的,不靠气势,只靠气质,首先要学会宽容(very important)你才能与众不同,不能和大家“同流合污”(夸张了点),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他们都怎么样怎样,我也。如果你和他们一样何来让你管理他们,你凭什么能管理他们? 二,无亲友 说的绝了点,彻底无亲友是不可能,是人都有缺点,有缺点就要有朋友帮助你。不是说,不要交友,提倡交友,但是不能把朋友看的太重,主要不能对朋友产生依赖感,遇到事情先想到靠自己,而不是求助! 三,一视同仁 上边说的无亲友也是为了能更好的能一视同仁,无论是什么关系,在你眼里都应是同学,可能比较难作到,但没有这点,就不可能服众。 四,不怕困难 每个班级里都会一些不听话的那种,喜欢摆谱的那种,不用怕,他们是不敢怎么样的!知难而进才是一个班长应该有的作风。 五,带头作用 我想这点大家都有体会就不多说了 六,打成一片 尽量和大家达成共识,没有架子,不自负不自卑,以微笑面对每一个人,不可以有歧视心理,不依赖老师,有什么事情自己解决,老师已经够累的了。 七,“我是班长” 这句话要随时放在心底,但是随时都不要放在嘴上,有强烈的责任心,时刻以班级的荣誉为主,以大家的荣誉为主。什么事情都冲在最前面。遇事镇定。 八,帮助同学 帮助同学不是为了给大家留下一个好的印象等利益方面的事,是你一个班长的责任,是你应该做的,只要你还是一个班长,你就要为人民服务(夸张)为同学服务。 九,诚实守信 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是很容易作到的,也是很不容易作到,然这两句话并不是矛盾的,不是为了建立一个好的形象,和班级责任也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一个人应该有的道德品质。但你必须作到,连这样都做不到,就不可能做成一个好的班长。 十,拿的起放的下 学会放弃也同样重要,学会辨别好与坏。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十一,谦虚 认真分析同学给你提的意见,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提出来就有他的想法,有他的动机。要作到一日三醒我身。 十二,心态端正 总之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心态,把事情往好里想,但同时要知道另一面的危机,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别的! 十三,合理的运用身边的人和事 主动,先下手为强,遇到不能够管理的,就可以和其他班干部一起对付,实在不行,就迅速找到老师陈述自己的观点,免得他倒打一耙(尽量少打小报告.) 十四,和老师同学搞好关系. 威信可以提高,你说的话老师也比较相信,可以简单一点的拿到老师的一些特殊授权,而这些授权往往对你的帮助很大. 十五,合理的运用自己的权利和魄力 对付难管理的,权利在他的眼中已经不存在的,就运用你的魄力,用心去交流,努力感动身边的人,感动得他们铭记于心,你就成功了. 一点要加油哦

}

所谓宗教,可以当成是人们对一些难以搞明白的东西,给出了另外的一套解释。

在古代,人们落后的经验和知识连电闪雷鸣这类简单的自然现象都无法解释,所以认为是鬼神在发怒。在大航海以前,人类连自己所生活着的这个星球,究竟是否圆的还是方的,太阳和地球谁围着谁转动,都是搞不清楚的。对这些未知的事物,必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宗教就自然而然的出现并进行着解释。

有了宗教或信仰,人类可以安全的、自由的对这些给予解释,然后把“不能确定”的东西直接当成真的,用来作为行动的依据和思想的材料,调节人类的行为和心境。基本上,它很像今天一些做游戏设计的人。

宗教创始人们其实就是想象并创立出一套游戏规则,然后信众会根据规则反应,比方说,我创造一个游戏的不平衡设定,步兵比战车强,玩者会变成练步兵多过战车。

换言之,宗教本质上就是为人类的脑袋写的一种软件,而信奉一种宗教,就是下载并安装一种软件。这种软件会对人类这部机器的行为模式,效能(特别是精神上)有影响。

比方说,有些宗教禁止吃猪肉,不论他的解释如何,都会导致信仰他的人不会吃猪肉,那自然地,他使信众不太容易染上因为吃猪肉染上的疾病。又或者有宗教要大家喝开水,说开水才能够除掉“水里的恶魔”,但这也能令人口变得健康,或者在使用餐具前要用火烧一下当仪式。很多宗教的仪式和行为,都有这种控制人类生活行为的特性。

换句话说,良好的宗教,是可以令人类在不知道真正原因和道理下,做了正确,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他不需要学习细菌学就能够避免被水的细菌弄病。

宗教成本较低,传播较易,没有这个“开水宗教”的话,谁要教导全民去喝开水,就需要创立有效的小学教育系统,给老师薪水,请有知识的人去当教师,然后再说,水里有细菌,一定要高温杀掉。人家还固执不一定会信,我都没看到细菌你怎样说有?但我说喝了没煮开的水会遭老天爷惩罚,就比较简单。

直到今天,例如说社会上有太多的胖子,要大家减肥,从宗教角度看,我可以创造一个宗教,要大家食都是蔬菜的圣餐,需要加多少蛋白质,然后减少淀粉和脂肪的消耗,再规定日落后不准饮食。每天需要跑10公里去歌颂神,这样的话,大概所有信众都会变得健康点。

又或者某种动物频临绝种了,我们就立教义,奉该动物为圣灵下凡,不仅不能吃还必须好好养育,自然就能防止他们绝种。

所以宗教是一种廉价的教育方式,对于知识水平较低且性格固执的人来说,利用神和死后世界这些恐吓,宗教比较容易打入他们的脑子里。比如,你要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大妈改掉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跳广场舞的毛病,如果用宗教那套教育方式去改变她的扰民坏习惯,应该比你要抓他去幼儿园再学习一次《思想品德》课容易的多,成本也低。

教育使全部人变聪明不可能,提升国民质素的成本也非常高,高到根本不可能单靠教育令人类的社会和道德维持稳定运作,宗教是廉价的代用品。就像塑胶和泡面一样,他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单纯就方便,好用,便宜。正如马克思曾经所说,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谁不知道吃有机蔬菜新鲜食物比较健康?但是泡面还是有他的存在价值的。

宗教就是泡面,只是天天吃,吃太多,或者狂热吃泡面,把泡面看得比新鲜食物更好,对健康当然会有害。

很多宗教创立时,都是因应当时的社会需要,不过副作用是,因为不求甚解,所以难以修正。比方说,刚才的“开水教”,去到某天我们有一种必要,喝生水反而比较好时,那个开水教义就会变成妨碍。比方说,在某宗教创立的时代,吃猪肉容易生病,但后来猪肉变得便宜,而且调理方式反而令人健康时,该教义就会妨碍大家吃猪肉。特别是加上了传统,感情等因素,一旦出了问题就很难修正。

但是宗教就象是写死在电脑上的程序,当它不堪用时,你却没法更新他的版本,就开始出现兼容问题,这也是为何很多宗教最后演变为迷信、邪教甚至变成了恐怖组织的原因之一。很多宗教常常变成了死硬派,把错误的东西信到底,然后还要强迫别人信,就好比是一个疯子硬要格式化你家的电脑硬盘,删除原有的Windows系统,然后非得给你电脑装个Mac系统一样讨厌。

宗教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工具,但是也不可能完全退出人类的历史舞台。只是人最好不要抛弃掉理性,而且保持怀疑,明白自己所信的是怎么回事。也就是人要有限度的接受宗教,而不是完全抛离,或者完全相信他,那样会比较健康。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说到,假如放弃了宗教,而没有别的可替代的东西,人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不过除了宗教还有哲学给人们提供了一套更纯粹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在哲学里,为了熟悉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通过哲学比通过宗教会让人们获得更高的甚至是纯粹的价值,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所以冯友兰认为,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想是你的脑袋有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