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5期的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5期注意哪些

  糖尿病病人往往是数病共存,糖尿病、高血压和肾病三者之间将相互促使恶化进程,这也导致糖尿病病人在实施临床治疗时的难度大大增加。具体看肾病专家是怎么说的。

  糖尿病专家介绍,糖尿病肾病的五期中,Ⅰ、Ⅱ型及部分Ⅲ期为亚临床期,主要症状表现为肾小球高滤过和肥厚增大,肾脏体积增大,可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血糖控制不佳或运动时可出现暂时性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五期症状,糖尿病肾病第三期也是早期糖尿病肾病,多发生在病程>5年,典型者出现在患糖尿病10年以后。症状表现为GBM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多更明显,出现肾小球结节型和弥漫型病变及小动脉玻璃样变,已有小球荒废。尿检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轻增加,多以放射免疫方法或酶联法检测较为敏感。

  糖尿病肾病第三期血压有升高趋势,是发生临床糖尿病肾病的高危期,若在这一阶段进行有利的干预治疗,仍有希望防止向大量白蛋白尿发展及延缓其发展速度。糖尿病控制不良者易发展到明显的肾病阶段。

  糖尿病肾病第四期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症状特点是尿白蛋白排泄率>200μg/min(>300mg/24h),尿总蛋白排出量>0.5g/24h。严重者(弥漫型损害病人)每日尿蛋白量>2.0g,可伴轻度镜下血尿。

  糖尿病肾病第五期就是晚期糖尿病肾病,为终末期肾衰,症状特点是普遍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闭塞伴肾小球玻璃样变性,肾小球滤过率很低,患者出现氮质血症、高血压加重,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水肿加重,贫血,易出现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晚期糖尿病肾病易发生其他病变,导致此期的病情很不容易治疗,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预防糖尿病肾病,争取早期治疗,达到糖尿病肾病早期逆转。祝您早日康复!

}

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五期。

Ⅰ期:为糖尿病初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内压增加,肾小球滤过 率明显升高。

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多数正常,可间歇性增高,肾小球滤过率轻度增高。

Ⅲ期: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在20~200μg/min(正常为小于10μg/min),肾 小球滤过率仍高于正常或正常。

Ⅳ期:临床肾病,尿蛋白逐渐增多,尿白蛋白排泄率>200μg/min,即尿白蛋白排出量> 300mg/24h,相当于 尿蛋白总量>0.5g/24h,肾小球滤过率夏季,可伴有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

Ⅴ期:尿毒症,多数肾单位闭锁,尿白蛋白排泄率降低,血肌酐升高,血压升高。

}

摘要:肾小球滤过率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病人如果持续滤过过多就意味着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高危状态。此期也可逆转,血压不高,肾活检见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区基质增加。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很多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肾病,其中,糖尿病肾病有分五期,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B超发现肾脏体积增大25%。

  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用同位素等方法检测),大于120毫升分钟,甚至可达到150毫升分钟。其程度与平行。肾活检未见异常,血压不高,见于糖尿病的发病初期。这些反应在经严格控制血糖和接受治疗几周到几个月以后可以恢复正常。

  表现为休息时尿排泄无增高,但运动后尿白蛋白增加。

  如行踏车运动使达同龄人最大心率的75%,持续20分钟1小时尿白蛋白排泄超过20微克分钟。肾小球滤过率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病人如果持续滤过过多就意味着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高危状态。此期也可逆转,血压不高,肾活检见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区基质增加。

  又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由运动后白蛋白尿转化为持续性的尿白蛋白升高,达20~200微克分钟,肾小球滤过率维持相对正常。在后期,血压可能轻度升高。假如不积极采取治疗措施,90%以上的病人会发展成明显的糖尿病肾病。

  为明显的糖尿病肾病,也称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此期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即尿常规可检测出尿蛋白,尿蛋白定量大于0.5克24小时,相当于尿白蛋白排泄率大于200微克分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并伴高血压。如果不很好地控制血压,肾小球滤过率会以平均每月每分钟下降约1~1.22毫升的速度不断恶化,使病人会在5─8年内发展为末期肾功能衰竭。肾活检提示肾小球硬化。此期即使经严格治疗也不可逆转。

  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也就是尿毒症时期。

  这个时期只有透析治疗,还能延缓生命,或者进行肾移植,但还存在着大量的未知风险,如排异反应等。这个时期病人的血压明显增高,尿蛋白并不像其它原因所致肾脏疾病那样到了肾功能衰竭晚期会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达10毫升分钟以下,尿素氮及肌酐升高,水肿及高血压进一步加重,出现低蛋白血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