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经常说这样的话你怎么能说出口:"你要这么,说那咱俩啥也没唠了".这种人是什么心理?

中国人为什么要“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作者:许锡良破解中国文化之谜,最有效的捷径就是分析中国传统的格言警句。而这些格言警句,一是集中在《论语》之中,另一就是集中在《增广贤文》中。这两本书,都是格言警句汇编。只不过前者囿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后者则是历经千年,由生活实践经验中提取。相对来说,《增广贤文》由于是中国人的经验汇总,更能够说明现实中的中国社会实情。接触这部书是我读初中的时候,家里有家传的石刻印本,也算是家传的古书了,虽然那时对那些繁体字常常看不太懂,但是,也有能够看得懂的部分。比如什么“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说三分话 ,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等等。这些格言警句其实前后并没有什么联系,都是东一言,西一句。没有逻辑,也不成体系,事实上只是一个语录大杂本而已。不过,一翻开这些语录,就遇到关于说话要谨言慎行的告诫。年轻人是很难懂得的,随着阅历加深,其实《增广贤文》都是中国社会民间的生存经验与智慧的高度概括。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读后确实感觉不爽。因为,这意味着真诚与直率都是负面的。后来才知道这是由于中国儒家文化的阴性特性决定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论城府,讲机心,要策略的。因为权力之剑高高悬在每个人的头上,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带来牢狱血光之灾。在*河蟹*社会,大兴文字狱,告密,酷刑,阴谋,特务,是与每个人的生存密切联系着的。所以,中国人自古就不是以口才论人,也不是以智慧论人,而是以“仁”论人,而所谓仁,就是孔子的标准,即“刚、毅,木讷近仁”,相反,口才好,能说会道,思维清晰,表达清楚,那反而是坏事,因为,孔子同样有过结论:“巧言令色,鲜矣仁”。因此,中国科举考试,选拔状元,一是看字写得好不好,二是看八股文章是不是合意,三是看才貌双全。中国儒家的传统标准里,一个人演讲能力强,就是巧言令色,这样的人就被怀疑没有道德。因此,选拔官员,也常常是以沉默寡言、肥头大耳,印堂发亮为标准。甚至这个标准在当今中国也仍然适用。在中国自古以来,鲜有思维敏捷,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的人能够当上大官,但是从来不缺乏那种少说话,多作揖,多跪拜的官场要人,这种现象引发了大文豪苏东坡先生无限感慨,许下了一个稀奇古怪的心愿,是这样的:但愿生儿愚且钝,平平庸庸到公卿。其实苏轼先生不明白一个道理,对于帝王的家天下,聪明智慧的人始终是一个威胁。脑袋瓜子笨点,最好灌满一脑袋瓜子浆糊,这样使唤起来就更容易一些。中国之所以不同于古希腊就在于,古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与法治社会,解决问题之道都是通过投票选举抉择,而要争取选民,事先必须争取选民的理解与支持。因此,古希腊时就有所谓智者派专门招收学生,传授演讲辩论技巧。真正的逻辑学发源于古希腊,集大成于亚里斯多德,这绝不是偶然的。因为,有那种制度,就有那种需要,有那种需要,一种学问与技能就会得到相应的发展。中国数千年的*河蟹*社会,根本没有议会这样的表达途径,都是一个人专断独裁。因此,所谓逻辑学、论辩技巧,修辞学这些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许多人因为聪明智慧,能言善辩,最后无端丢掉了脑袋。因为,演讲才能对于中国来说,不但多余,而且还常常是有害的。因为“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因此,千年中国遵循“宁可乱吃,不可乱说”的古训,虽然也有“病从口入”一说,但是,乱吃顶多吃出个病来,而乱说可就有牢狱之灾,甚至杀头株连九族之罪。逢人且说三分话,其意思就是话只说三分。说三分话的人,就有七分城府,如是只说二分话,则有八分城府,而从来一声不吭的人,就城府十足了。在中国城府深浅,常常就看其说话的多少,特别是在公共场合说话的多少。中国社会官场险恶,人际关系复杂。处处充满机心玄奥,一不小心就被人告了密,再一不小心就进了监狱,甚而至于掉了脑袋。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如此险恶,你能不小心吗?谁也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与一世英名开玩笑。毕竟人只有此一生,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因此,很有必要做到“未可全抛一片心”。相比而言,老外就要简单得多。他们人际关系也简单,凡事按照规则办,怎么规定的,就怎样办,没有什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一说,都死板得很。法律就是法律,不可灵活处理,谁来都一样。权力被死死盯梢着,动弹不得,因此,要乱用权力也不容易。这样大家反而活得简单容易了。要玩城府与机心,确实即使是美国总统也就相当于中国幼儿园大班的水平。无论当街啃一棵老玉米棒子的小布什,还是用脚搭住枰盘,以增加人家体重的坏小子奥巴马,其实都是简单直率的人。不高兴,就立即满面乌云,高兴起来满面春风,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由于过于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交由这样的人来治理,这要是在中国真是不敢想像。简单、直率、豪放、粗浅的美国人,不但没有什么麻烦,相反,因为大家都简单,反而省去了许多繁文缛节,每个人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说也就怎样做。做个议员,发表讲话,还要作电视直播,生怕你言不由衷,言行不一。说话表态都是公开的,反对谁,支持谁,不赞同什么,都要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让他的选民听清看清,因为大家都忙,没有时间听你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更没有时间与心思去分析圣人与伟人的微言大义。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完事大家还要忙活。这就是美国人的生存方式。可是,中国人呢?鲁迅曾经概括得非常好。他在其文《世故三昧》一文中说中国:“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世故’似乎也像‘革命之不可不革,而亦不可太革’一样,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的。”还说:“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鲁迅还说,在中国复杂的地方就在于,有人只说不做,有人只做不说;有人这样说,却那样做;有人那样做,却这样说,还有人这样做,竟然也就这样说的。情况非常复杂。因此,在中国,学会做人简直是每个出生在中国的人的首要任务,不会做人,就不会有事做,更不会有官做,不会做人,常常就像李斯看到的偷吃点茅厕粪便还要仓惶逃遁的老鼠,而会做人的人,则如在满满的官仓里的硕鼠,大摇大摆,旁若无人地吃着粮食谷物。而会不会做人,有时全靠嘴一张,舌头是软的,向左卷与向右卷都可以的,关键是看哪边油水多。在中国做人难,难就难在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当说不说,叫失语;不当说却说了,叫失言。话语是银,沉默是金是不错的,但是关键在于你是不是善于把握住这个分寸。最后还是借用《增广贤文》中的句子来结束本文:“莫信直中直 ,须防仁不仁。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自恨枝无叶 莫怨倾。”不过过于迂回曲折了点,最顶用的还是这句,我根据中国现实的经验作了一些改动:“害人之心不可少,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中国,人与人之间时时刻刻简直处于战争状态,做人做事岂有不难的?转自某个神奇网站大家怎么看呢?
这些回帖亮了
我年轻时候也是对古人谚语不服不服得。现在每弄明白一句谚语的意思都恨不得五体伏地,立刻用笔记下来。古人流传多年的大智慧,你不懂事因为你年轻。如果你一辈子都不懂,那你很幸福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所以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帮酸儒没事就扣个字眼放放酸水,活在自己幻觉里。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人可以对人想什么说什么而不被当成精神病的,这在我们正常人眼里称为“教养”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觉得文章对国外的理解有点天真和片面曾经看过那部叫纸牌屋的英剧,其中的弯弯曲曲也是数不胜数,虽然不说一定很真实,但是应该也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我个人认为没有一点城府连一个村长都做不成假若有如此外露的人真心觉得不适合统治一个国家
我年轻时候也是对古人谚语不服不服得。现在每弄明白一句谚语的意思都恨不得五体伏地,立刻用笔记下来。古人流传多年的大智慧,你不懂事因为你年轻。如果你一辈子都不懂,那你很幸福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所以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帮酸儒没事就扣个字眼放放酸水,活在自己幻觉里。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人可以对人想什么说什么而不被当成精神病的,这在我们正常人眼里称为“教养”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4楼 @ 发表的:
社会是无数个人构成的,有无数个想法,能够和越多的人求同存异的走的越远,天天强调真性情的,无异于把自己困于囚笼,真诚是一种态度,而不是比比叨叨个没完没了,这世界上很少有人全面展示自己还被大多数人认可,求同存异,留下不一样的不说,只说一样的,这是大智慧,不是酸不溜秋
我说的是本文作者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我同意一楼。外国根本不是咱们宣传的那么直率。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编辑掉。。。不tx。。。
[&此帖被8-05-28 04:06修改&]
啃个玉米 踩个秤就是率真了
倒是人家的政治"只有幼儿园大班水准"
这篇文章能把盲目跪舔和夜郎自大这两种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恶心人属性结合到一起 奇葩指数也是高的很
不如意事常八久 可与人言无二三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我忘记谁说的一句话了,很有道理,也很实用,大体意思是这样的:当你拿不准一句话说还是不说的时候,那就不说,当你拿不准一件事做还是不做的时候,那你就去做。
有学问,马克一下
引用8楼 @ 发表的:啃个玉米 踩个秤就是率真了
倒是人家的政治"只有幼儿园大班水准"
这篇文章能把盲目跪舔和夜郎自大这两种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恶心人属性结合到一起 奇葩指数也是高的很
如果是私底下,那可以说率真。但问题在镜头里面,那一切都离不开演技,所以这一段我及其不同意文章作者。一个人无论怎么说,能上到人上人的位置,自然不能用率真来形容咯。
哪个国家人见面就对别人毫无保留?二院国的么?
这个作者胡扯得有点严重了
毕竟这里是中国 说的一切现在仍然存在在我们身边
学生时代很崇信这些文章,论调。
现在觉得,文章里头真他 妈废话和空洞。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人心是最难把握的事,只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矛盾就要面对勾心斗角,歪果仁也一样,尤其政客,把奥巴马想的这么直率,lz图样图森破
不管理论不管定义
真实的效果是,表面上的不信任浪费了大家太多的时间
人身苦短,何必
那么你觉得哪种文化背景下见人就掏心掏肺,是一点隐瞒都没有的?三体吗
老外不也是,白人,稍微混得好的那种,心里歧视其它人种,歧视残疾人,歧视妇女,却不会在公开场合有任何歧视的言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432人参加团购259.00元&469.00元
1093人参加团购299.00元&890.00元
1480人参加团购659.00元&1399.00元
3人参加团购145.00元&358.00元
32人参加团购225.00元&599.00元
141人参加团购189.00元&539.00元
4人参加团购99.00元&249.00元
264人参加团购199.00元&829.00元
7人参加团购299.00元&569.00元
68人参加团购429.00元&1099.00元
2484人参加团购288.00元&999.00元
0人参加团购89.00元&299.00元在线客服&&
该账号邮箱未验证,请后登录
请输入正确的密码!
记住登录状态
使用合作网站帐号登录 :
谁说&爱扎堆&是中国人&专利&?歪果仁不服!
日16:19 来源:小站整理
阅读(480)
摘要:家长忧心:“孩子在外面留学还是跟中国人扎堆!没有什么本地朋友和社交圈。”;同学吐槽:“中国人总是形成小圈子,聚在一起自己玩。”;留学生们则表示很委屈:“我很早就意识到不可能融入这边社会,和国人相处让我更自在。”
那么,造成中国生频频扎堆的原因是什么?在留学生中出现的抱团文化,是“主动选择”还是“无奈接受”?今日小站君就带你一探究竟。
中国留学生扎堆是必然?
留学生扎堆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事实上这与多重原因有关,某种程度上看,这几乎是一种下意识的必然选择。
历史原因不可忽略
首先,海外华人抱团存在一定历史因素。在19世纪,由于当时的晚清政府内忧外患,国力衰微,大多数海外华人都遭受着歧视和不公对待。国际地位的低微让华人不自觉地团结一致,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华人聚集区,也就是现在大家十分熟悉的唐人街或者中国城(China
很多的移民群体初期,为了适应一个新的社会环境,都有这种抱团取暖的现象。即使如今国际地位上升,许多国家也已经废除排华法案,但“处于弱势”的心理并不能完全排解。面对种族差异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公平对待,使得许多人更喜欢和国人待在一起的感觉。
心理因素处处存在
面对外界陌生的环境,不扎堆往往意味着独自对抗孤独,这让很多人感到害怕或恐惧。而与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抱团,大家相互扶持产生的归属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缺失的安全感。
其次,从留学生的心理角度看,他们独自在外求学,社交成本高,且因为价值观不同或生活习惯的差异,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免成为横亘在中外小伙伴间的障碍。
语言能力有待加强
同时,针对中国留学生“扎堆”的现象,英国教授约翰斯顿认为,一些中国留学生对自身英语能力的不自信,也导致他们不敢和其他国家的同学交流。所以在课堂上会本能地和中国人坐在一起讨论问题,这也限制了他们的交际圈。
并且,中国留学生的大量输出造就了许多热门课程和热门专业,这些倍受亲睐的课程则加剧了“扎堆”现象的产生。在部分受欢迎的专业中,80~90%的学生都来自中国,这本身就使得中国留学生少了和其他国家同学交流的机会。
“爱扎堆”并非中国人天性
对于中国人“爱扎堆”的标签,其实在互联网也被讨论已久。自从一名澳洲小哥在国外知乎(Quora)上发起:“为什么中国留学生老爱扎堆,而不是试着融入外国社会呢?”
的提问,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不断。其中,也有不乏许多留学生站出来为中国学生正名。
许多网友表示,这不能完全甩锅给中国学生,不仅留学生有舒适圈,当地人也有自己的舒适圈。“爱扎堆并不仅仅是中国留学生的特权”,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中国人特征比较明显,才会给大家留下如此根深蒂固的想法。追本溯源,有种东西叫作:文化差异!
中国留学生Flamme Gu正在()攻读博物馆研究,他认为,想要和白人真正成为朋友非常困难。
我发现,每次我们到食堂吃饭时,白人总是和白人待在一起,剩下的其他人种的学生(不管是不是留学生)则扎堆待在一起。说这些并不是要指责白人,也不是种族歧视,相反我知道,他们很多人其实是非常友好的。
但我想说的是,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白人和其他有色人种之间更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差异,甚至冲突…我所接触的一些白人,尤其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仍然试图生活在传统的白人童话式的舒适区域里,这妨碍了他们打开眼界看世界。如果他们一直这样下去,我们真的很难跟他们交朋友。
在的印尼女孩Geralruchelle
Beltia表示,中国学生扎堆的现象,会发生在任何留学生身上,有许多文化隔阂让留学生难以真正适应歪果社会,“这不过是天性而已”。
这不是我们(或者中国人)太挑剔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而是因为对我们来说,和同一个国家来的人待在一起觉得自在,这不过是天性而已。和本国人一起出去玩,一起讲自己国家的语言,会让我们有家的感觉。我们会觉得无比自在。”
迪拜的阿联酋小哥哥Feraz
Rahman认同了印尼女孩的观点,并严肃地将这件事拔高到了整个群体,“我想这不是关于中国人,而是关于留学生的问题。人们永远会觉得待在自己的圈子和小圈子里更自在。”
互动只会发生在语言和文化隔阂被打破之后 。但是,每个人都指望‘别人’来踏出这一步,打破这个隔阂…
怎样才能跳出华人的舒适圈?
虽然中国留学生爱扎堆的现象的确存在,但对于希望融入当地的留学生们来说,跳出“华人交际圈”的过程也绝非天方夜谭。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妹纸 Ting Song
就表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朋友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这其实就是取决于你愿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舒适地带(和中国留学生待在一起),和你有多频繁地想离开自己的舒适地带。这的确是个挑战,我的确时不时会离开舒适地带一阵子,之后我开始觉得和非中国朋友待在一起也是蛮自在的。
那么,为了融入当地文化环境,留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更多关注当地社会文化
首当其冲,应该消除文化差异。在当地什么话题有趣?哪些电影流行?想要融入,就要先尝试了解。用BBC看新闻,看看外国人写的影评,没事刷刷脸书,掌握几个时下正流行的梗,这些都可能出现在你们的谈话中。
同时,美国大学的校园生活十分丰富有趣,除了在图书馆埋头苦读,积极参与学校社团和团队竞技类的比赛,以自己的兴趣爱好结交朋友也是非常好的方式。无论友情还是爱情,有共同语言的相处都能够更加长久。
把握实习机会
找一份实习工作,也是帮助留学生进一步融入本地生活,非常简单直接的方法。在实习期间,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频繁的沟通交流为结识新朋友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在找实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学业为重,所选学校的课程、作业、考试安排不能与实习工作有冲突。
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实中国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不差,但到美初期,很多人因为顾虑较多而显得不擅表达,并在开始交往时比较羞涩。但是其实在外国人看来“语言并不是问题”,与外国人交流的重点应当是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传媒专业的约翰斯顿教授表示,“中国学生要学会更自信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比如何用华丽的语言去修饰自己的想法更为重要”。
建立正确的交友心态
同时,在海外求学过程中,不要偏激地禁锢自己的朋友圈。“交朋友”本身就是多元化、涵盖面广泛的行为。不同文化的人会带给你不同的信息和感悟。而建立友情的基础就是兴趣相投,强行融入某个圈子或者抛弃某个圈子都是不理智的行为。平衡地对待中外朋友圈,努力争取,却不强求,才是最好的态度。
其实,融入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不枉费留学的初衷。美国大学校园蕴藏着丰富强大的人际资源,在这里,你能够遇上来自全世界不同家庭背景、种族、以及宗教信仰的人。跨出国人的圈子,你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references:
1.http://www.vkadoo.com/37BDCD857B0FAEC2B759C.WXHtml
2.http://www.zhentiyuan.com/news/.html
3.http://www.sohu.com/a/5484
4.http://www.sohu.com/a/845
5.http://www.sohu.com/a/0312
6.http://m9.baidu.com/feed/data/landingpage?s_type=news&dsp=wise&nid=&p_from=4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小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分享更多优质内容
考试又改革?来这里看第一手考试动态复习没思路?来这里看独家干货考前还在转发锦鲤?这里有资深编辑押题预测!
加我!加我!免费获取资料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contactus#zhan.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赢,就趁现在!小站赢+雅思/托福1对1 终极提分课程
为你升级而来~
春季抄底,错过不再!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0%的人喜欢
留学专题推荐
大家都在看
阅读(235698)
阅读(35876)
阅读(37907)
阅读(36987)
阅读(28793)
你可能会喜欢
的用户喜欢
的用户喜欢
的用户喜欢
的用户喜欢
的用户喜欢讨论:食为天_穿越之民以食为天_长沙食为天小吃培训! 话题:婴儿六个月肠胃不好,总是消化不良,俗话说&有食&,至今我也...方法: 宝宝长到6个月后 母乳的营养成分就跟不上宝宝的需求了 大多数宝宝在四个月时就开始添加辅食了 不能因为怕宝宝消化不好就不添加辅食 现在就开始慢慢添加吧 话题:&人们都说...俗话说.....&用日语怎么说方法:人们都说...
・・・と言われています。
この人が変と言われています。
俗话说.....&
ということわざがある
「急がば回れ」ということわ... 话题:如图所示,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究其物理原理以及磨刀...方法: B 话题: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 解释这句话的出处方法:因为当时的罗马交通很发达,道路建设很好,马路通各个地方, 话题:俗话说得好:&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所谓&听话听音&,也就是...方法: 这也就确保了必定会有一位中国选手进入8强。 讨论:重生之民以食为天_民以食为天 英文_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话题:横线处填名言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你怎么能为做...方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话题: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也有人说&一个和尚挑水喝...方法:人多了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谚语析义:"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 话题:如何干好&网络销售&这份工作?方法:买下了这只昂贵的钻戒,而且还得意非常。
俗话说:&劝将不如激将。&如果那... &布兰公司寄出了三万多封这样的信。信寄出后,反应非常好,竟接到了二、三万封回... 话题:为什么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 狗为什么喜欢吃屎?方法:就回到天宫去,哭哭啼啼地对玉帝奏道:"陛下,你派我们到人间,说是一餐有两碗饭,但是人们一天才给我们吃两碗饭,饿死了,请你另派别人去吧。"
玉帝说:"那不行,我当时说的,是...
话题: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什么大树底下会凉快些?这一现...方法: 很简单,
1、光线的直射原理,光线被树叶遮挡,不能够直接照射到地面,让人的皮肤接触不到阳光的照射,
2、树叶的表面有水分,水分的蒸发使树木周围气温降低。
3、树木的地...总结:以上为关于民以食为天_民以食为天 大米_食为天小吃培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下内容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加入开心网,成为我是冷笑话的好友!
的专辑“我爱的那些四川话 很欢乐”
第 22/34 张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传者: 哥每天守着暖炉裹着棉被搜刮网上的每一个角...
你已是粉丝
粉丝:636011
浏览:13次
保存成功!
添加到专辑后面
专辑名称: *
访问权限:
好友的好友
凭密码访问
允许好友转贴
你确定要复制该照片的站外链接吗?通过该链接查看这个照片时将不受隐私控制。
将下面的链接发送给好友(如QQ或MSN),他们不需要登录就能查看该照片&
已经复制到剪贴板
通过链接,直接把照片分享给站外好友
请输入被圈人的姓名:找了一个中介找房子&然后那个人叫我们下载一个&会分期&的软件说在这个上面交房租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待解决问题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找了一个中介找房子&然后那个人叫我们下载一个&会分期&的软件说在这个上面交房租
四川-成都&08-22 01:32&&悬赏 0&&发布者:~W 回答:(3) 剩余时间:
13天13小时
找了一个中介找房子&然后那个人叫我们下载一个&会分期&的软件说在这个上面交房租,当时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然后他也只说了在上面交房租就可以了,后来回来在网上搜索才知道这是一个贷款软件,之前也签了房屋租赁合同,这边也交了押金和一个月的房租,这边叫全部退还的话有没有这个效力?他们这个算违法吗?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私密留言:
[四川-成都]
1081531积分
回复时间:
你好!根据合同的约定履行和处理,协商不好可起诉处理。
[四川-成都]
568359积分
回复时间:
您好,依据合同约定处理
[北京-海淀区]
2516834积分
回复时间:
这个算违法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无锡推荐律师
最佳律师解答
(郑兰运)()&
(曲延波)()&
(李保忠)()&
(杨冬梅)()&
最新回复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了这样的话就要对她负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