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桌面只剩下壁纸一页时,怎么使图标不跟着手划而左右晃动

有一些意外的功能,让用户每次更新都有所期待。

    同时,根据Google play中,对APUS的评价数量和文字,均处于第一的位置。所以确定APUS为海外第三方桌面应用的竞品,作为重点体验和分析。

    国内方面,根据易观数据对排名前五的手机桌面应用的数据,见下图,可见无论是活跃人数,启动次数还是使用时长,小米桌面凭借手机销售的优势,独霸国内第一的位置,且与第二拉出一个数量级。所以确定小米桌面为国内第三方桌面应用的竞品,作为重点体验和分析。

    APUS于2014年成立,由曾任奇虎360副总裁的李涛创立,却又在后来的出海中,与本是同根生的猎豹移动相爱相杀。想想也是,猎豹移动只是以一个清理手机缓存的工具类应用起家,APUS直接把手机桌面给承包了,只要用户需求大,桌面上安啥都是合理的。

    好,回归正题,APUS launcher2014年7月上线。APUS这家布局海外市场的互联网公司,截止2016年3月全球总用户数就突破9.2亿了,遍布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南亚21%、东南亚19%、南美16%、欧洲&俄罗斯13%、中东12%、北美9%、非洲7%、其他国家和地区3%),注意到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目标客户群体大多为安卓的中低端用户。

    快速而高涨的流量优势,使其在上线5个月后就拿到1亿美元的B轮投资,让人难以置信一款免费的应用是如何做到的,下面我们就聊聊小白用户对APUS试用初体验。

    小米桌面是Android启动器市场的后来者,发布之初,Go桌面、点心桌面、91桌面、ADW启动器等已经拥用不少的用户,市场还是处于增长状态。小米桌面可以说是MIUI的衍生物,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司在做,所以不能单独拿出来估值,但是从易观提供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小米桌面的月活用户4000万上下,在国内市场处于第一的位置,且与第二拉开千万级别的月活人数。

    小米桌面以其美好的使用体验和独占先机的手机销售情况,在小米手机热销的时候,悄悄赶超了91桌面,go桌面等老牌手机桌面起家的企业。小白以为小米桌面完美的兼容它MIUI系统就万事大吉了,查看了下小米桌面的更新日志,小米桌面从1.51.1版本就开始兼容魅族,HTC,华为,OPPO,vivo,Google等主流安卓手机品牌,原来小米桌面的目标不只是做好小米用户,而是整个安卓手机市场。

    以轻量级和快速为特点的APUS System,其产品包括APUS 桌面、APUS Know、APUS探索发现、APUS加速、APUS移动搜索、APUS头条新闻、APUS消息中心等产品和服务。

    下面聊聊我使用APUS桌面的体验和感受。

    在安装的时候。半透明的界面交互体验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但一再地询问用户这个是否安装那个是否安装,会使用户因为讨厌做决策而产生反感。如果真的想推荐给用户使用,且不涉及用户隐私,建议直接安装不必询问用户。

    另外,安装后打开桌面,多次提醒需要更新,小白觉得这是个更新模块的bug。建议同时更新各大应用商店为最新版本,而不是每次启动都提示用户需要更新。

    • 在安装时,不询问用户某个自带应用是否安装,增强安装后学习使用的指示界面展现。
    • 安装后,如有更新请在通知栏告知,点开能看到更新内容,直接书写更新信息也好,用户自主选择是否更新,最好是通过半透明的使用指引,指导用户如何用新功能。

    APUS桌面在逻辑上包括锁屏,桌面和抽屉三个部分。

    锁屏中的背景是模糊了的壁纸,内容包括时间、天气、APUS探索发现应用,消息提醒功能、加速,通知栏和手电筒功能。一个锁屏能把APUS的核心功能推的如此密集也是醉了,虽然布局整洁,但内容过多,用户应接不暇,无法接受这么多内容的锁屏。

    点击锁屏的加速,缺少反馈

    选择任何一个锁屏中的应用,直接进入该应用(如果没设置锁屏密码的话)。如果点击加速功能的话,界面上没有明显的加速反馈,甚至反而增加了内存损耗,显然没有达到用户预想的效果。

    未安装的附带应用,出现在锁屏

    消息提醒功能,是没有和APUS桌面一起安装的应用,但是却出现在锁屏界面,给用户带来打开即用的幻觉,但是打开后跳转到Google play界面,给用户以推荐应用或者广告的感觉,同样,这个应用如果重要到非得把它放到锁屏这个位置时,那何不随安装包一块安装了呢。

    • 简单、易用是产品设计的目的,不是推荐自带产品。为产品做减法,使每个产品都有所针对,而不是一新出产品就往用户桌面扑。
    • 可以考虑根据用户平时启动次数最多、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应用放在锁屏,根据当地落日的时间,出现手电筒应用,如果通知栏有手电筒的功能,用户同样可以不用输入密码打开锁屏的情况下点亮手电筒,点亮锁屏下拉通知菜单锁屏中可以不提供。

    桌面有四页,第一页是新闻和广告。第二页包括微信,微博,相册,设置,联系人,工具箱,探索发现和加速工具。第三页第四页是APUS根据应用类别进行分类以及APUS自带应用。抽屉内是根据应用的字母顺序排列,常用的八个应用会放到字母顺序排列的应用之前。

    包括给自带应用做的和平台投放的其他广告。比如抽屉里常用应用中有给自己的应用做广告的嫌疑,因为无论什么时间,一旦打开APUS桌面,APUS自身的五个应用都放在最前面,好像在说,快点我快点我。还好当用户常用的应用大于3个时,推荐的五个自带应用会被冲掉。除此之外,外部的广告多出现在明显位置,比如主界面悬挂的经常变幻的笑卡通挂件,主界面第三页的上半个屏幕,抽屉中屏幕的顶部,搜索栏,shuffle应用。作为免费的应用有广告真的可以理解,但是过多的繁杂的广告植入不但会给用户造成糟糕的体验,还会给应用添加负担,使应用变慢又间接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二是没有保留用户自己的分类,不能使用户很快习惯当前分类。

    主桌面的分类是按照应用的属性分类,比如分成social,media,shopping等,并把自带的应用放在桌面分类之外的位置,无疑是为了提醒用户,“这些个都是我们的应用,你用用看嘛”。最主要的是不能卸载,用户本来就比较讨厌之前手机里面的预装应用,想安装APUS桌面让卡顿的手机变得轻快嘛,谁知竟然悄悄安装这些个应用。

    三是部分未分类的应用猜测是APUS的合作商或友商,放在分类的外面鼓励用户使用,比如第三个界面孤零零的转转

    但是对于首界面APUS把我不经常用的twitter和Google play拿出来放在界面显著位置,而不是微博等常用社交应用(微博也不太常用,但比Twitter常用),这让人有些不解,也许作为出海企业的APUS,在国内市场阉割国际的应用还不全面。

    • 依据用户分类习惯进行分类。

    简单来说,用户已经分类并命名的,建议不要重新打乱按照应用属性分类,因为用户很可能已经习惯了分类的位置和名字,如果重新分类,无疑给提升用户的学习成本。可以将用户没有分类的应用按照属性分类,保留用户已经分类的应用。

    • 以数据驱动用户安装的预装应用类型。

    用户比较反感预装应用,是因为很多预装的应用没有用过或者学习成本高。设计者可以依据区域应用类型的使用数据,调研各品牌手机的用户对预装应用停留时间和使用频率来给用户安装预装应用。比如,经过调研发现A区的小米手机用户不经常使用换主题和壁纸的应用,那么APUS桌面可以尝试一下,给用户安装该类型的应用,然后吸引用户尝试去使用。

    上拉新闻广告和左拉新闻广告有些累赘,且会有碍用户的使用体验,比如用户是想上拉打开快捷设置中的WiFi,结果就看到大段的新闻夹杂着广告,此时论用户的心理阴影面积。可以保留一个,建议保留左拉新闻广告,新闻细分种类比较详尽,可以以此培养用户查看新闻的习惯。

    第一壁纸和主题应用是两个应用一个结构略显重复。

    打开桌面用户会发现,主题和壁纸真的傻傻分不清楚,明明都是用来装饰桌面的,偏偏任性做成两款应用占据桌面的显著位置,而且主题与壁纸是可以在一个应用互相切换的情况下,以两个应用的形式展示,对喜欢简洁桌面的用户来讲,无疑是个bug。

    第二,打开主题应用,更换主题需要在浏览器下载。

    与壁纸更换不同的是,打开主题应用下载的途径是浏览器和Google play,而应用本身不支持主题的下载和安装,这让我如何是好,作为非刚需的主题更换,体验上令人大跌眼镜。另外,更换壁纸时,选中一个壁纸后,竟然有安装和下载两个选项,让用户思考这个壁纸只是需要下载还是安装,难道用户还有单纯瞎子存储壁纸的习惯?

    APUS优选,其实就是小米商店。打开APUS优选,调动小米应用商店应用,小米商店有的应用还好,对于小米商店没有的应用,APUS优选也是木有办法下载安装。APUS优选可以作为一个调用者,在用户查找应用的时候调用默认应用市场。建议APUS优选增强调用其他应用市场的功能,类似一个综合的搜索引擎,在搜索时合理调用其他搜索引擎的数据一样,把APUS优选综合多个应用商店,如果一个应用在小米应用商店里没有,在豌豆荚或者安智市场有,那么可以推荐用户去其他应用市场,达到用户查找应用并且找到的目的。

    系统大师中会告知用户那个APP使你的手机变慢,哪些应用比较费电,哪些应用有广告,哪些应用自动启动和有数据消耗。看上去这是个必要的应用,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于手机变慢和卡顿的原因,不仅是当前使用或开启的应用过多一个原因。

    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安装过多的应用导致内存不足也是使手机变慢的一个原因。这部分可以给出手机的剩余内存,并建议用户清理什么,比如清理大文件,视频照片,应用数据等等,并给出建议,比如一款应用这个月都没有打开过,建议卸载,比如多媒体文件很多都可以先备份到云端,然后建议删除本地释放空间。

    第二,图标过大,操作不简便。

    如下图右侧图标去解释文字的含义,这很形象,图标大一点呢是为了区分该图标和所含有的应用图标大小易于区分,但图标这么大,不知道的用户还以为能点呢。在每个类别中,需要点进去进行操作,如果右侧的图标能起到点进去操作的效果,也会给用户操作上增加简便性的。

    以前打开APUS club时,是论坛的界面,而今天,就在刚才,APUS club变成emoji变换分享的平台,而且只能分享到微博,让人第二次打开的欲望都没有。

    第一,交互友好,需注重细节。细节包括分类优化,预装应用优化、快捷操作中累赘广告的减少和精准化投放。

    第二,志愿者翻译是个不错的点子。给APUS一个开拓少数语言市场的低成本机会,同时也对志愿者一个外语翻译的机会,互利共赢。

    第三,discover应用是个窗口,同时满足用户的好奇心。(discover是个发现周围都用了什么应用的APP,但打开你会发现,这里掺杂着周围人不可能或者很少会用的APP,俗称广告,但这不失为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二)小米桌面—易上手,难精通

    1. 小米桌面产品结构

    作为小米的老用户,谈不上资深,但也用好多年小米的产品了,对小米桌面也是熟悉至极。小米桌面在使用逻辑上基本上就分为两大层,一层是锁屏,另一层是桌面,小米桌面取消了抽屉的方式,进入桌面不必再进抽屉找应用了,你想要的都在桌面了,对于用户来说,简化了使用逻辑。

    对比了一下其他手机品牌的桌面,令人惊讶的是,很多设置都是小米特有的,这让人忍不住想写点东西。

    为了防止手机被家里的孩子玩而开始年看了不该看的花了不该花的钱,小米良心设计,考虑到了儿童使用场景,但是这个场景需要细化一下。

    现在的操作方式是这样的,进入设置/儿童模式中,开启儿童模式,选择开启的应用,也可以选择开启防止短信扣费,意思是防止应用通过短信扣费,但是蛮鸡肋的,现在应用是通过短信扣费吗?笔者用了一下红包,无论是零钱还是银行卡扣款都可以用,不是很明白什么才是所谓的“短信扣费”。

    打开儿童模式,设置密码,选择了可以在儿童模式开启的应用后,退出设置出现儿童模式的桌面,很简单,根据用户选择开启应用的顺序罗列应用,用户可以上下滑动找自己想用的应用。每次打开或者关闭儿童模式,都需要输入之前设置的密码才可以,猜测这块是为了试用者的隐私性,但又不完全是,因为使用痕迹无可避免的会留下。

    小米桌面把防打扰模式的设置做得还是蛮实际的,考虑到的场景是夜间睡眠期间开启防打扰,但和闹钟一样,也可以设置成一次或有周期性的开启,涉及到的场景比如周末与家人相处不想收到同事的信息,或者开会期间等等,但这个入口比较深,非周期性的勿扰模式需要都会用静音代替,上拉顶部点击静音就可以开启,所以这个模式的设计多是为周期性防打扰设置。

    再看防打扰的内容,包括应用通知,来电和短信;防打扰的名单包括所有人,所有联系人,收藏的联系人和自定义。用户可以手动排除不愿错过的电话短信通知和联系人,给自己留下一个相对独立的安静的空间。

    感受:既然是防打扰模式,就该默认拒绝所有人的所有通知类型,如果开启防打扰模式还需要用户设置谁可以排除在外,没有做到简便,一键开启防打扰模式。

    最近迭代的版本的设置中出现手机分身的选项,令人既好奇又兴奋。

    之前小米桌面支持应用或者照片隐藏起来,但是藏起来找不到了,让我很懊恼。现在看来,直接用手机分身就可以了啊,重建一个干净的桌面,那里有所有你当前桌面的应用,保留你想保留的多媒体文件等系统文件。

    有人说互联网产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可以做到令用户兴奋的产品,也就是超出用户的预期,这个功能做到了。

    对于这个设置的场景,可以是从隐私角度考虑,想加密一些文件,或者把一些文件藏起来,藏起来呢还得容易找到,其中一个解决办法就是讲手机分身,且对手机的分身进行加密处理。

    感受:设置分身后,我试着转移了一些照片和音乐,然后返回原有的手机桌面,发现桌面上多了一个手机分身的图标,对于利用手机分身存储隐私的用户可不希望手机分身的图标摆在桌面上,可以考虑设置完悄无声息,不用加什么快捷方式在桌面了。另外,目前只支持系统应用的转移,还不支持其他应用的消息转移。而且,对于忘记密码找回这方面还没有做,话说笔者用过后,果断地忘了密码,再也进不去了么呜呜。

    小米的桌面之前也简单介绍了,主要分两层,一是锁屏,二是桌面。小米取消了抽屉,把应用都放到桌面上整理,用户进入桌面不必再进抽屉找应用了,你想要的都在桌面了,对于用户来说,简化了使用逻辑。以下几点是值得聊一聊的。

    系统预装的应用,小米把它们进行了分类,比如把工具都折叠到工具文件夹中了,你也可以自己设置分类的名字和应用,只要把一个应用放到另一个想分到一起的应用中去就可以了。小米不会强制把你后装的应用分类,只要你想,随着你的个性分就好了。

    长按桌面,可以进行桌面的快捷设置,包括桌面整理,添加小工具,修改壁纸和屏幕切换样式。

    从交互效果上看,下面的图标在北京偏淡色的情况下,甚至看不清楚,可以考虑出现下侧的设置时,给出与字体颜色相衬托的颜色,比如调暗背景色,去凸显设置项目的那四部分。

    添加的小工具包括系统预装的和用户自己装的应用,好像都是在本地的,对于预装的应用,不需要再下载,拖动即可(鬼知道小米桌面到底有多大)。

    第一,有一些意外的功能,让用户每次更新都有所期待。但是更新后改变了一些用户之前的设置,比如桌面锁屏和壁纸,而且本地都找不到了,这方面会使用户在系统更新的时候犹豫更不更。更新系统通常占内存比较大,对于像笔者这种使用的应用占内存一大半的用户来讲,碰到更新自动下载的时候,往往因为内存不足而卡顿的厉害,如果可以设置更新前询问是否下载就更好了。

    第二,操作简便,功能隐藏的深的比较多,需要有心者慢慢探索。

    第三,交互可以做一些适应性调整,适应背景调整字体和图标颜色。

    第四,细化分析各设置应用场景,依据使用数量优先调整使用频率高的场景应用。

    Solo桌面自带很多应用,比如锁屏,桌面美化工具,加速工具,一键换壁纸工具,搜索工具,热点新闻,广告等。工具多了,难免有些做的比较粗糙,不够极致,借鉴以上两款竞品的功能和设计,聊聊对Solo Launcher的建议。

    solo桌面在逻辑上有三部分,分为锁屏,桌面和抽屉。但是锁屏主题需要下载对应应用,所以默认自带的桌面分为桌面和抽屉两个部分,桌面有两页,可以设定容纳行数和列数,最多行列数为5X5的布局。作为小白的用户,刚开始我并不知道桌面行数 or桌面列数是什么意思,尝试了3,4,5的样式后,原来是改变桌面上的布局,调整桌面上应用的数量。请注意,这并不包括抽屉里用户自己下的应用的布局调整。

    1.通过调整桌面行列数调整桌面布局,其实就是调整桌面间距,暂时想到两种方法能做到减少用户学习成本的设置间距。第一种:如果用户可以通过双手长按两个应用调整期间间距,会减少用户理解桌面行列数和学习如何调整间距的时间成本。第二种:可以通过改变桌面应用图标的大小来调整应用之间的间距,可以考虑设置中添加调整图标间距,并在上侧有预览,让用户更加清楚自己调后的样式自己喜不喜欢,设置后返回查看就不太方便了。

    另外,在调整桌面行列数之前,桌面是4X4的效果,桌面上有八个应用的位置,分两行分布,但是调成4以下数量的行列数时,桌面少了一些应用,并没有在第二页桌面出现,也没有在抽屉中出现。如果按照设置的要求,无法再第一页桌面将默认应用全部体现,需要有个优先级的排序,比如根据用户点击次数确定常用的三个应用,加速,工具,默认常用社交软件较重要,其他四个应用放到第二页桌面展示;或者根据布局排序的样式,将第一页放不下的移至第二页展示,总归不能在设置后部分应用消失。

    2.solo桌面的天气默认是纽约的天气预报,并没有利用地理位置定位用户的区域去给出天气预报。可以考虑添加定位系统,给用户提供精确的天气信息。同样,所提供的广告和游戏信息,为了更加精准的投放目标地域,考虑添加地域信息定位和上报。

    另外,对于除温度外其他天气信息的低频需求的图标表示含义模糊,比如日出和日落时间,没有颜色的或者文字的说明,好像意义很单薄不容易被理解。solo当前只有当天的天气信息,而APUS做到了未来四天的天气走向和预报,在一个屏中展示的内容更多,当天天气这个重点更突出。同时也可以参考国内外受欢迎的第三方天气预报APP的布局和设计,比如场景方面,国内的墨迹天气每天会提醒你穿什么等等。

    APUS天气预报的新闻推广和广告放在了第二屏,且可下拉显示更多,solo可以参考此类推广形式,增加屏数和内容。

    3.深度定制桌面设置。

    针对低端机换机频繁的特点,增加新旧换机备份功能,注意不是单一的备份功能,是结合换机场景的备份功能,可以考虑把备份存到云端,通过二维码的形式回传到新设备中。

    借鉴小米桌面,针对用户对设备的隐私性和安全性的需求,增加手机分身功能。如果短时间做不到,可以考虑做单方面的加密功能,比如各应用加密设置,相册等多媒体文件隐藏或加密设置,以迎合这部分用户的需求。

    (1)去掉抽屉的设计,进一步把系统做轻快,减少用户使用的操作深度。

    (2)Solo Launcher是以个性化和轻快为标签,那个性化方面,可以考虑在各个应用的图标做一些文章。比如可以添加自己的照片作为应用的图标,然后每个应有添加其特有的元素,比如在用户给出的照片基础上,添加小螺丝刀的logo以表示是设置的应用,达到每个应用的个性化又有各个应用具有特点的差异化元素,独一无二的主题就这样设置好了。

    (3)根据用户的手机品牌,设置不同的默认桌面设置,抓住用户默认桌面和solo launcher 的差异性,最大限度的融合原有桌面。比如用户的原生桌面是小米桌面,根据数据显示小米桌面的用户使用各预装应用的频率,安装solo launcher的预装应用,假设用户更换壁纸和主题的比率小于0.01‰,那么solo launcher可以考虑在小米桌面上推荐用户使用预装的壁纸和主题。比如用户是三星的低端机,不能设置屏锁密码的背景,那solo的只能屏锁就是个亮点推荐的应用。

    (4)保留用户原有的分类,将分散的应用依据应用的属性整理到文件夹中,借鉴APUS分类文件夹的设计,可以做成各文件夹通过左右拉动互相转换。

    (5)可以考虑设置用户的ID,这个ID与用户在Google play上的信息绑定,默认打开桌面的时候,就是用户登录的时候,可以追踪和检测用户的使用习惯,去做个性化广告定制,告别杂乱的Google ads。在广告方面还想多提一句,APUS的discover应用,把附近的应用和推荐应用结合起来,是个有意思的引导用户社交和安装推荐应用的点,可以借鉴这个应用探索把广告毫无违和感的摆在用户桌面的方式。

    本文由 @Turing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当前经验9分,升级还需271

当前经验16分,升级还需264

想要好久了 终于出来了

当前经验13分,升级还需267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

手机退出某个应用后,手机出现卡顿,屏幕上只剩壁纸,应用图标都重新加载,怎么回事?

这应用比较耗手机内存,退出占用手机大量内存导致卡顿现象。手机系统强制关闭了这个应用后,释放被占用内存,所以应用图标都被重新加载。

出现这个应该是手机由于使用的时间的比较长,内存不够用,系统会回收一些占用的内存的应用程序……

是这个应用造成了内存溢出,致使其他后台应用被杀死,包括桌面Launcher应用也重新启动了。

工作人员会在48小时内处理,处理结果请关注系统通知,感谢您对百度知道的支持。

  • 1.回答无意义,对问题无帮助,例如:盲目复制、过于简略、低质等;
  • 2.内容明显错误、内容真实性存疑、内容过时;
  • 3.内容违反知道协议,可能涉及答非所问、灌水、偏激、攻击性等;
  • 4.部分问题下提交的回答需要审核,审核通过前会暂时折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桌面只剩下壁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