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是不是原装苹果第三方配件品牌配件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

小编注:想获得更多专属福利吗?金币加成、尊享众测、专属勋章、达人福利任务你想要吗?如果想要,赶紧来申请认证站内生活家!

值无不言,知无不言。嘉宾分享干货多,值友疑问都解决。

你身边有多少人使用iPhone呢?本期《值无不言》我们来聊聊iPhone配件选购,选对配件能让大家更好的享受使用手机的过程,有些逆天配件还能大大提升手机的实用性。然而iPhone易买配件难选,面对琳琅满目的配件种类和品牌该怎么选?我们邀请了iPhone配件选购颇有研究的首席生活家@为大家答疑,看完再买,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本期话题:买iPhone配件时的十万个为什么

  1. 原装线老断……能说原装线是最好的吗?

  2. 不同充电器的区别是什么呢?

  3. XXX牌的充电线怎么样?

  4. 除了常规配件,楼主对摄影配件、支架类等有研究吗?

以上为示例问题,本篇干货多多,各位值友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提问嘉宾(使用手机的值友可以在评论区@ 直接提问,PC端的值友点击“我要提问”即可直达提问区咯。)

本期嘉宾@,什么值得买首席生活家,站内苹果配件选购第一人,评测过数十款数据线,值友纷纷表示:买数据线应该看完善生的攻略之后再买啊!不仅对多种数码3C产品颇有研究,同时也玩得转摄影当的了奶爸,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哟。本期《值无不言》他将为大家全方位解答配件选购方面的问题,大家有疑问别害羞 

—————————我叫分割线—————————

很开心做客这期的「值无不言」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iPhone的配件选择

我们购买iPhone,图的是省心和好用

如果因为劣质配件,失去了本应拥有的良好用户体验,这是不是一种得不偿失呢?

也欢迎大家随时提问,善生也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先来说充电器,这个每天都要用到的配件

看一下iPhone的充电规格,这也是苹果一直被诟病的症结所在

注:iPhone7和Plus,测试时电量均稍高,非劣质配件在低电量下跑进10W是没有问题的

▼ 虽然上述设备支持了2A充电,但苹果为新机配备的充电头,规格依然是万年不变的1A充电器

三星的Note7本身是支持USB3.0的,随机配的数据线却是USB2.0

苹果和三星在抠门省成本这件事上,步调空前的一致 

▼ 想要达到2A充电,或者一个充电器不够的话,我们就需要额外购买充电器

苹果官方有5W和12W充电器在售,价格均为149

5W的功率太低不作推荐,12W的在官方配件来说是比较值得购买的

也就是说,可以涵盖从iPhone到iPad的使用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12W充电器,接入手机,也会限流在设备支持的范围之内

▼ 碰到不少朋友在问,12W充电器能不能充手机,下面附上官方的兼容性说明

此外,iPad上标配的10W充电器,如果只充手机也是不错的选择,支持2A的iPhone可以满速输出

需要注意的是,10W头苹果官方不作单独销售,只搭配iPad售出

所以在第三方购买的时候,记得认准靠谱卖家,市面上仿品还是比较多的

除了原装,第三方充电器完全可以作为首选考虑

同样的规格,价格比原装要低了不少

功率和输出也是同样有保障的

如果你的设备比较杂的话,可以选择支持自动识别的充电器。比如Anker的叫「Power IQ」,ZMI的叫「智能互感」

功率方面尽量选择2A及以上,即使你的iPhone只支持1A。如果后续换了手7代或者Plus,2A的充电器可以继续用

还可以兼顾iPad及一些2A充电的安卓机,通常情况2A的也并不会比1A贵多少

下面推荐一些善生觉得值得买的充电器

支持自动识别,性价比很好 

和原装充电器设计比较像,外观简洁,携带方便

最大支持单口2.4A/双口4.8A,方便携带的折角设计

账面数据在59元档位来看,性价比很高

相比老款更新了外观设计,加入了电源状态灯 

虽然看起来不贵,但是双口却不能做到盲插自动识别

这种类型的充电器,把1A和2.4A分隔开来,这就造成了每次使用都需要看一下

无形之中增加了使用成本,大家购买的时候需要注意权衡一下

此外,前段参加众筹的Anker超极充也到了

插电是充电器,拿下就是移动电源,5000mAh

因为是新品,放一些实测数据给大家参考

插电或移动电源状态,iPhone7和iPad 9.7都可以达到满速

充电器最大输出5V/2.1A,移动电源最大输出5V/3A

后续会出一篇详细的测试,有问题的话大家可以先问 

其他还有不少值得推荐的充电器,比如多口充和桌充等等

因为近期会带来详细的充电器横评文章,目前还都在测试阶段

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后续可以关注一下

大概下月初的样子,绝对不鸽 

数据线,和充电器一样,属于日常高频使用配件

▼ 之前写过两篇详细的横评指南,大家有需要的话可以看一下

追加修改(3:18:32):拾遗补缺篇已发布,完善数据对比图表,加入苹果安卓二合一线材测试。需要的朋友可点击我的头像查找或搜索「苹果数据线指南」,感谢。追加修改(0:24:50):文章评论较多,集中几个问题再说一下:只取样了一种非MFI线材,是因为对非认证| 2k

 ▼ 拾遗补缺篇,加入了数据对比图表,二合一线材测试

首先给大家道歉在上篇年度数据线指南的文章里一网打尽:苹果数据线年度选购指南一网打尽:苹果数据线年度选购指南追加修改(0:24:50):文章评论较多,集中几个问题再说一下:只取样了一种非MFI线材,是因为对非认证线材不做推...| 385

▼老七的线基尼,在苹果MFI数据库中已经可以查到了

▼ 同时线基尼更新了二合一数据线 

    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

MFI认证,双端子TPE连接

    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

最近碰到很多朋友在问二合一的数据线,这里再次提醒一下

由于二合一的线材,在双端子连接位置会出现一定电流损耗

所以二合一线材技术要求会更高,MFI认证也会更严格

所以想要各方面有保障的话,一定记得购买MFI认证数据线

线材部分基本就是这样了,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阅读之前的两篇文章

当然有任何问题也欢迎提问 

尼龙&凯夫拉汇总

行业内主要的材质大致有硅胶、塑料和皮质等

适用性基本就是轻薄、防摔和支架附带

▼ 首先是苹果官方的液态硅胶和皮壳

液态硅胶壳子也是我用的最久的壳子了,现在经常在用的就是Product Red和海蓝色

优点是手感赞、开孔准,缺点就是容易下端两脚容易开裂,耐用性一般,容易沾染油污

▼ 而皮革壳,用久了会出现变黑和颜色加重

▼ 皮革的红色和硅胶也有着明显区别

▼ 之前写过单独的文章来介绍,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萨瓦迪卡,我是善生之前的文章里,很多朋友在问我的手机壳其实就是苹果官方的液态硅胶壳Apple/苹果iPhone7硅胶保护壳Apple/苹果iPhone7硅胶保护壳258元天猫精...| 118 评论190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官网、线下Store和苹果天猫店的官方渠道

其他淘宝的百分之95都是假货,上方的文章中也列出了真假辨别的方法

之前的评论,有朋友说258的价格太高,觉得几十块钱的假货也不错

其实大家如果觉得正品略贵又喜欢原装壳的设计的话

可以考虑一些私人定制的硅胶壳,这种壳子卖家的初衷不是售假

而是仿照官方壳的配方和结构做出来的壳子,也写明了非官方壳

当然,背部通常是没有苹果Logo的

虽然这种壳子,相对官方壳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毕竟差价不小

相比售价在100多块的假货,这种壳子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之前了解过的一家,年前上了二代的Series2

 看介绍说改进了工艺和细节,响应粉丝需求加入苹果Logo,价钱高了近一倍

为了给大家扫雷,我就买了一个回来

▼ 拿到手里,第一感觉还是比较出乎意料的

如果不是很了解的话,刚上手是不太容易区分的

▼ 和官方对比一下,两者的手感还是有些差别

苹果Logo的镶嵌也有一些问题,耐用性存疑

▼ 内部植绒比官方的短了一些

▼ 整体开孔算得上精准,但摄像头开孔内圈和官方壳有着明显差距

▼ 合模线、按键手感和原装区别不大

▼ 底部两脚内衬连接处有些许毛刺

因为这个壳子我只用了几天,无法给出长久的感受评价

但就短时体验来看,虽然小问题不少,但是百元的售价,可以给一个60%满意度吧

韩国的SPG,这个牌子我的三星S7edge一直在用,各方面表现都挺好的 

 适配7代的分为三款,目前都在做活动,均为48元

▼ 个人推荐右边的那款

左边的碳纤维纹路,虽然上下两端是比较经典的设计,但是为了苹果Logo在中间掏了一个洞,个人实在不敢苟同

中间的透明软壳,因为有一定的防摔性,所以做的略厚

因为最近iPhone7下巴出现了掉漆,所以这几天也在用这款壳子

▼ 背部的手感偏硬,按键反馈出色

▼ 轻薄硬壳,这种壳子有很多选择

Benks和倍思的这两款,厚度都在0.4mm,基本是市面上最薄的了

 比较遗憾的是,两家今年都没有推出完全透明的硬壳

只有透白或透黑,亮黑的机器带上只能变成磨砂了

▼ 而且这两款壳子,背面摄像头的开孔是独立分开的,不是简单的开个大洞

这种做法会让后壳的一体性好上一些

手上的是1s版,更换了进口拜耳材料增强韧性,修复了老版的一些问题

▼ 全包设计,下端的两脚开槽处理,易于拆装

 ▼ 类肤质的手感,拿在手里的薄度和贴合度都不错

▼ 29.9的价格,在同价位来说值得推荐,据说最近还会上架全新改版的第二代

    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

 ▼ 爱否棒棒糖,是的,就是爱否科技,原来的杀价帮

适配6、7两代,喜欢他们评测的可以去充值一波了

    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

摄像头处独立开孔,侧面按键无独立保护

▼ 此外还有一个亮黑款

 不过和亮黑的机器一样,摸了就花

tech21的壳子基本都以防止高处跌落冲击为卖点,但是也牺牲了厚度和外观

上面的Evo Check,因为是菱形格子设计,个人表示实在无法接受,总觉得像男人穿了网袜

 采用了FlexShock的独家材料,官宣即使在高达 2 米 (6.6 英尺) 的地方摔落也依然无虞

外观也比Check好了不少,也不会显得过于笨重

▼ 之前碰到有朋友问带支架的壳子,这里推荐一款SPG的

 全透明减震设计,自带金属磁性支架,看视频时方便支撑

虽然这种支架壳子大都不太好看,但SPG这款个人觉得可以算是矬子里面拔将军了

壳子就说到这吧,品类实在太多

难免有涉及不到的地方,如果有哪些好的推荐或问题,欢迎评论大家讨论

贴膜, 基本上已经成了手机的必备配件

当然也有一些朋友不喜欢贴膜,觉得贴膜比较Low,一个手机而已,没必要去金贵它

其实手机屏幕上的原装涂层,在使用后不久就会脱落消失,然后手感就会比较涩且不够顺滑

此外如果你的iPhone追求年年更新的话,贴膜也能有效杜绝屏幕的划痕,换机的时候也能卖个好价钱

至于贴膜防止手机碎屏,我只能说这是个玄学

这里给习惯在路边店贴膜的同学一个建议,尽量在网上选购口碑较好的贴膜自己贴

路边店的贴膜通常都比较廉价低质,而且iPhone的贴膜也不像曲面屏,并没有太大难度,用不到祖传贴膜的手艺

如果你是手残党,别急,先不要自暴自弃

▼ 下面的贴膜神器也许能帮到你

贴膜时手残党碰到的问题,基本就是贴歪、孔位对不齐、沾染灰尘这三个情况

贴膜神器,说白了就是一个定位器,可以有效解决手抖贴歪的问题

通过在手机屏幕上方凸起的塑料框架,来使玻璃膜精准定位

▼ 建议想买这种定位器的朋友不必单买,下面两款贴膜都是附送的

虽然这两款膜质量一般,但胜在便宜的同时,还能得到一个贴膜神器

赶上京东搞活动,基本只要10块钱不到

 ▼ 亿色,整体结构两个牌子都是一样的

▼ 使用也很简单,扣到屏幕上方,贴膜对准放上,等着静电吸附就行了

但要注意的是,亿色的模具有些不太精准

贴膜完毕拿掉定位器的时候,很容易把膜带起来一点

不过问题不大,毕竟这种定位器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大致位置定好了也基本OK了

▼ 然后我还有一个6代用的定位器,好像也是亿色的贴膜赠品

▼ 贴好之后直接上下移除就好,使用体验比上面两款好了不少

因为今年7系的摄像头变化,所以无法继续用了。估计厂家也是懒得重新开模了,就改为了边框定位

如果有6代的朋友需要,可以首富家找一下

OK,我们回到贴膜本身

膜的种类比手机壳还要多,从硬度、厚度、材料等不同分了很多种

同时还有全覆盖、半覆盖之分,大家喜好也各不相同

这里只集中说一个热点问题「屏幕白边」

▼ 什么是白边,如下图所示

所谓的白边,其实就是玻璃膜和手机屏幕没有完全贴合导致的,只会在黑色面板上比较明显

原因是由于2.5D屏幕边缘曲度公差问题,机器制造出来的每台都不是完全一致的

特别是今年的7代公差变大,大家又选择黑色的居多,这个问题就变得比较普遍

解决办法基本有两种,要么增加AB胶的厚度,要么减小膜的覆盖率

▼ 我自己目前常用的是这款

AGC材料,减缓白边方案为增加AB胶厚度  

    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

(其实很多厂家也只是标注了原材料厚度来博眼球,并不是整体厚度的算法)

这个膜我从第一批用到现在,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虽然相比0.2的膜有些厚,但灵敏度、透光度都没有问题

硬度也相对好一些,不会那么脆

彩虹纹会有,这个膜是刚好覆盖住显示区域的,光的折射是正常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店家说明是减缓白边,并非百分百去除,还是有一定几率出现的

如果喜欢薄的话,这家也有0.21高铝硅材质的

1:贴的时候屏幕一定擦干净,除尘要彻底,可以灵活运用随膜赠送的除尘贴。

2:高湿度环境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刚洗完澡的浴室更好;

3:0.2的膜,和硬物接触或用力按压很容易碎掉,不追求薄度的话0.3的是折中的选择;

4:边缘彩虹纹很多膜都有,这个属于正常现象,没必要纠结;

5:切勿使用清洁剂擦拭贴膜,涂层会被擦掉。

膜的品牌众多,如果大家有觉得不错的品牌,欢迎留言分享

移动电源,目前业界销量靠前的可以分为3类

迷你款,家里的女人都很喜欢,携带方便

这种电源的应用场景还是蛮多的,放在包里也不占地方

基本都是单节电芯,输出在1A-2A,完全能够满足iPhone的需要

目前在用的是Anker的口红和南孚的晓加

▼ Anker的口红电源,3350mAh,金属材质,外壳做工不错

▼ 这款也算是老产品了,输出只有1A,适合5和S、6和S的用户使用

 ▼ 南孚的晓加电源

▼ 支持2A的输入输出

单节电芯,能做到2A的输出已经不错了

可以算是iPhone7很好的一个补给电源,缺点是做工还有待提升

日前有朋友反应买到的晓加,Micro usb口内是歪的,换了几次货都是这样

不排除批次的问题,有意购买的同学留意一下

3350mAh,金属材质,最大输入输出为1.5A

▼ 配色方面除了常规的黑银灰红,还加入了情人节特别款,比较适合女生使用

另外还有一款Anker的摇一摇

▼ 因为体积不大,我平时也是作为便携款来使用

电量灯圈通过震动感知,还挺好玩的

这类电源可选很多,就不再多言了

如果大家有需要的话,会考虑出一篇移动电源横评

重点说一下iPhone用户对快充电源的选择

我们知道iPhone是没有快充的,最高输入的机型也仅为5V/2A。但我们使用移动电源的时候,不能忽略的是移动电源本身的充电时间

拿1W毫安时的电源为例,这个在容量和便携间的黄金档位

如果是普通电源通常输入只有5V/2A左右,充满需要6-8个小时,需要短时快速回电的话,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购入快充移动电源

我个人是习惯于高通的QC协议,毕竟是目前占有率第一的协议

目前在用的是小米和Anker,大家再选购的时候看好5V输出档就可以了

 ▼ 外观和高配版基本一致,薄且长的设计

看数据这是一款双向快充的移动电源,同时支持苹果的2A模式

证明是完全支持QC3.0的,但官方并没有写明

这款电源是ZMI出品,原因应该就是ZMI在充电器介绍里说过的

    在美亚日亚均很受欢迎的一款,双向快充

整体设计和小米相反,厚短型,带着会方便一些

▼ Power IQ智能识别,兼容苹果设备

苹果用户在选择QC2.0或者3.0的时候,如果价格相差较多,我还是建议入手QC2.0的

QC2.0只能在5V/9V/12V中进行非一即二的无脑选择,虽然3.0加入了精准阶梯管理,但也只是2.0的一个优化版

我们可以理解为发热量更低的2.0,在充电功率相同的前提下很难明显缩减设备的充电时间

快充移动电源,充满大约只需要3个小时左右,相较动辄6个小时以上的普通电源,缩短了一半

输出端对iPhone甚至iPad的支持也都不错,虽然价格要稍贵了一些,但是时间就是金钱啊老铁们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苹果安卓双机党,选择这种两端都兼容的电源会比较舒心的

Dock的作用是可以立式为iPhone进行充电和同步,适合放在桌面或工作台上使用

▼ 充电过程中,解锁操作手机也无需再拿起iPhone,而且在你工作的时候,来通知也马上会被发现

▼ 因为习惯了S7 edge的立式无线充电,所以这种底座我觉得还是很方便的

▼ 苹果官方的Dock价格为298

▼ 另外配备了一个3.5mm的音频口,接上音箱就可以播放iPhone中的音乐了

此外还有一些第三方的Dokc在售

    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

▼ 但遗憾的是,接入口仅是Micro usb

▼ 此外还有一款Hima,个人是比较喜欢这个外观的,可惜现在下架了

    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

▼ 全金属外壳,整体做工不错

业界通常的做法是配备Micro usb接口

据我了解,这是因为苹果的母口很难批量拿到,成本也会比较高

▼ 插的比较紧,单手连带Dock拿起没有问题

▼ 倾斜角度和官方Dock一致

▼ 调色和线基尼属于一个色系

▼ 接在一起还是比较搭的

注:炬为测试仪对线基尼数据测试有误,故换了根数据线测试

数据和充电器直充差异不大

Dock也是有MFI认证的,所以大家选购时候注意甄别;

过了MFI认证的Dock,功率会相对比较有保证;

想把iPhone作为音频输出的话,可以选择官方的Dock。

苹果今年取消耳机孔的做法,之前已经在iPhone7的文章里分析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拿掉耳机孔后,似乎成了iPhone7用户需要标配的东西

▼ 如果你的预算在1000元左右,苹果自家的Air Pods是首选

除了常规的耳机功能,Air Pods强调的是完善的交互逻辑

比如耳机靠近设备,从 iPhone换到Mac,Mac换到Apple Watch,AirPods 都会立即自动辨识,自行切换音源,中间不需要任何手动的操作 

表面也没有任何按钮,唯一操作的方式是轻敲两下,开启 Siri,然后让 Siri 来换曲或调整音量。透过红外线感测,在使用者戴上时自动开启,摘下时自动关闭。

如果你iPhone、Mac等一应俱全,这种便捷的交互方式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

由于中间并没有连接线设计,很多用户担心丢失的问题

▼ 此外还有一些防丢落的配件选择

 如果你不喜欢Air Pods的话,第三方品牌也有很多可以选择。但如果想体验好一些的话,可以考虑搭载苹果W1芯片的耳机

苹果的W1芯片,可以做到有如Air Pods那般,多设备自由连接切换的体验。普通蓝牙耳机,连接多台设备后的酸爽,想必很多人已经体验过了

市面上搭载W1芯片的耳机,自然只有苹果自家和收购的Beats。不过以苹果一贯的做法,以后应该也会授权给第三方的

    加入W1芯片并支持快充

如果有朋友追求低价好用,下面几款也可以尝试一下

    魅族EP51采用三段式结构设计,由硅胶耳套、运动用轻量塑料、航空铝材制成,整支耳机的重量控制在15.3g,单边耳机质量接近于一枚一元硬币,此轻量化的设计,在运动时可以减轻双耳的负担。同时其外表采用了纳米防汗涂层以及一定的防水设计,从而防止在运动时汗水的侵蚀。EP51采用CSR蓝牙芯片,支持蓝牙4.0

 优点是颜值高,长时间佩戴不会有太大的负重感

缺点是蓝牙有效距离过短,按键生硬,晚上状态灯碍眼,金属贴片粘合度不够牢固

至于音质,这个价位就不用追求什么了 

▼ 小米也推出了一款蓝牙耳机,149元,仅在官方商城有售

有朋友可能比较喜欢有线耳机,7代听歌和充电无法并存

这时候可以通过一些一分二的配件实现同步

    Lightning接口分线器采用与iPhone相类似的铝合金外壳,拥有玫瑰金、银色与磨砂黑三种配色,体积与Lightning外接U盘差不多,支持3.5mm标准音乐转接与充电,充电功率为5W(5V 1A),并且支持热插拔。除了iPhone 7之外,旧款iPho

7代取消耳机孔的方法我吐槽了很久,最大的原因就是车上听歌不方便。

有些车型,蓝牙只能接打手机不能播放音频。经常换车开的时候,准备插线放歌才发现拿的是7

 当然也同样有办法解决

▼ 蓝牙音频接收器 

 这种设备可以通过连接AUX接口,把有线转为无线连接

把车辆音源切换到AUX,就可以做到无线音频输出了,当然也可以把你的有线音箱变为

 OK,基本就是这样了。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提问

作为首席生活家,善生后续也会带来更多优质文章,欢迎关注

—————————我叫分割线—————————

本期话题:买iPhone配件时的十万个为什么

点击“我要请教”按钮进行提问,问题会以这种形式出现:#值无不言#@善生的善生XXXXXXXX

使用手机的值友请直接提问,记得@善生的善生 让他看见哦~

}
来自电子数码类芝麻团 推荐于

一、看USB接口识别iPhone手机原装充电器真伪

苹果的充电器也是有序列号的,看充电头的USB接口处是否印有序列号,假货图省事,通常都会不印的。

二、看电源插脚识别iPhone手机原装充电器真伪

苹果的工艺设计世界第一,注重细节是其特点,电源适配器也不例外,看卡针可见真货的插脚圆润光滑,而假货则坑坑洼洼,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三、看印刷标识识别iPhone手机原装充电器真伪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第三方配件品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