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机退出中国市场信息,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三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占比已经下降到了0.8%。

一、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优势不再

一直以来三星都被称之为是安卓手机行业的老大哥,不管是在韩国本土市场还是全球市场,都具有不可撼动的稳固地位,当然在中国市场上其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

然而,随着中国国产手机的不断发展,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优势却在不断的降低,根据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三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降到了0.8%,排名第九位。

而相比五年前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20%的市场份额、行业排名第一的情况来看,三星手机在中国甚至出现了溃败之势。

实际上,笔者此前在分析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时候就对这一数据有所提及,根据市调机构IDC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时上的份额已经从第三季度的的26.2%降至23.9%。

二、为什么三星在中国市场连年失利

尽管三星依旧是手机行业无处不在的巨头,但从五年前的排名第一到现在的排名第九,三星在中国市场上的影响力却在逐渐缩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对于原因,业内人士分析和当年的Note7爆炸事故是分不开的,该机型的爆炸和召回事件给三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幸好三星是一家实力雄厚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否则这样的事件足以让三星倒闭关门。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事件给了国内手机厂商发展的机会,各大厂商纷纷发力抢夺三星因Note7旗舰机型事故而失去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包抄之势。

当然,不仅仅是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在不断的发力,更主要的还包括经历此事件后三星手机在国内手机市场上的口碑在迅速崩盘,国内用户对三星手机失去了信心。

三、三星期待重返中国市场

此前,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权贵贤坚定的表示,一定要在销量和业绩上有突破,!

在来中国之前,这个大中华区的总裁权贵贤曾负责过西南亚、东南亚和中南美等地的市场,在商人仅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不仅对三星中国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大调整,还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本土化战略,比如说请明星代言。

而且,据韩国媒体方面报道,三星正考虑在中国推出一款中端机型来夺回市场份额,那么,针对中国本土制定的战略和专属机型、以及针对性的技术创新和营销思路、还有细分的的销售架构,是否能够重获中国消费者的支持呢?

笔者在这里需要打上一个问号,毕竟现在的国内市场已经不是那些年的市场,经过多年发展的中国手机厂商也不再是当年的手机厂商,虽然消费者还是中国的消费者,是否支持国货就看这些消费者的实际行动了。

}

这是三星的“冰与火之歌”,一方面利润暴涨,另一方面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已跌落至2%。

4月26日,三星电子发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三星第一季度营收为60.56万亿韩元,较上年同期的50.55万亿韩元,增长19.82%;净利润为11.69万亿韩元,较上年同期的7.68万亿韩元增长52.11%;受此影响,当日三星股价上涨2.14%。

而与强劲的数据相比,三星电子的智能手机业务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曾经的销量“霸主”,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日前,根据GFK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年底三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由5年前的20%降到了2%。

三星手机,这个曾经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王者,2013年在国内以超过20%的份额占据市场第一,5年时间一路滑落到如今的2%。三星是如何做到的,原因让外界好奇,值得寻味。

为何三星智能手机业务的整体疲软却能实现净利润暴涨52%?结合三星的具体业务,不难发现,其实暴涨的背后得益于半导体业务与三星几乎垄断OLED屏幕的实力拉动。

根据三星的财报,半导体的销售额达到了20.78万亿韩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69%。在DRAM内存领域,三星力克同是韩国的SK海力士,取得了创纪录的64.5%。

而在手机存储领域的NAAD闪存市场,三星份额达了37%。在一定程度可以说,三星把控着手机市场的产业格局。

带来利润的另一块业务,三星的OLED却存在巨大的隐患。首先,尽管在面板业务上三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单三星电子自己的订单却占到了68%,但三星手机颓势之下,OLED业务也颇受影响。

其次,三星对手机OLED业务业绩不满,并很大程度上归结于iPoneX销量不佳。近期有媒体报道,苹果正在与三星显示器SamsungDisplay谈判,希望能够降低AMOLED面板的价格,从而推动新型iPhone的销量。

此外,发展势头猛烈的国产手机加大三星OLED采购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国产手机若要提高OLED使用比例,不仅会三星牵制影响,而且会提升成本,利润下降。

三星最强劲的半导体业务走得还算稳当。当前,三星认为市场对于内存芯片的需求依旧强劲,长期来看,DRAM成本下降与需求上升,是三星未来可能的利润增长点。

但无论如何,智能手机行业整体疲软,其他品牌智能手机选择使用三星OLED面板下降,势必会影响三星的业绩增长。2018年,三星还能否依靠“两条腿”走路,继续拉动业绩高增长将是巨大的挑战。

压倒壮士的最后一根稻草

东方不亮西方亮,对于目前整个三星的产业链,手机或许就是那个不亮的东方,而中国的三星手机市场用惨淡形容也不过。

三星从2002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一路高歌猛进,肆意竞争,高光无限,在2013年中国市场更是迎来了巅峰时刻,占领中国手机市场近20%的份额,意味着国内五分之一的手机用户使用的是三星品牌。

而摩托罗拉的故事证明,尽管你是“大哥大”,也不一定成为常胜者。曾经何时,摩托罗拉一度是美国的骄傲企业,手机界的王者。

1987年,摩托罗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昔日的 “ hello,Moto ” 早已变成如今的 “ 再见,Moto ” 。连诺基亚CEO约玛·奥利拉好奇“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如今三星手机,还远远没有到这种地步,但在中国市场的败退着实让人捏了把汗,据IDC数据显示,2017年三星以总出货量3.17亿台,市场份额21.6%,占据着全球第一。而另据GFK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约为4.49亿台,实际三星约在中国共卖出了1107万台手机,仅占总份额的2%。

根据IHS Technology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总出货量为4.17亿台,三星以3810台出货量占据市场份额的9.1%。而2014年三星在国内还保持着5840万台的出货量,由此比较三星在2015年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下滑了35%。

作为关键的2016年,三星试图利用Note7强势推动中国的出货量,而结果强势是有了,但反弹……,2016年8月三星手机“爆炸门”事件成为压倒这个壮士的最后一根稻草。

到目前仍有航公司禁止将三星Note7带上飞机。受其影响三星2017全年仅1000多万台的出货量,这连2016年前6个月的总和都未能超过。

从2013年的巅峰到2017年,三星在中国的市场混的一年不一年。三星的在国内市场连年的退败,越发显得国产手机发展势头的强劲。

而其实,三星手机在与国产手机的卡位战中的颓势在“爆炸门”事件之前早已显现,据IHS Technology数据显示,三星在2015年在国内销量排行榜上已下滑至第六位,而小米、华为、苹果、vivo、OPPO分别位列前五。

而2016年三星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从OPPO增长109%、vivo增长78%、金立和华为增长21%可见一斑。

2018年是三星集团成立80周年,也是三星手机推出30周年。3月6日晚,三星新旗舰S9在广州海心沙上市,并高调在小蛮腰和猎德大桥上为自己做起了广告。三星S9能否止住三星在中国市场颓势,这款机皇,压力不止山大。

虽然三星拥有强大的基础硬件,但对比iPhone,软件服务方面三星逊色不少,更有用户吐槽三星一些针对中国用户的功能设计不如国产的华为等品牌手机来的舒服。此外,目前苹果与华为都在AI领域加大尝试,而三星却显得相对滞后,虽意识到问题存在,但想超越已难度不小。

另一方面,面对中国市场三星手机已失去了与国产品牌的竞争力,曾经的机海战术已行不通,产品本身已无法跟主打高性价比的小米相抗衡。

据最新的报道显示,4月25日雷军的一番“从今天起,小米向用户承诺,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如有超过的部分,将超过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的表述,更是说明这一点。价格战对于定位中高端的三星来说注定是耗不起。

放眼海外市场,2017年小米已在印度市场正式超越三星,成为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据IDC数据显示,在2017年印度销量前五的手机品牌中,四家均来自中国:小米、vivo、联想(摩托罗拉)、OPPO。

不止在印度,国产手机也正蚕食三星东南亚手机市场的份额。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OPPO以17.2%的市场占有率在东南亚市场位列第二,仅次于三星20%的市场占有率。

值得一提的是,以性价比取胜的国产手机能否进一步扩大新领域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将三星逼到供应链厂商位置,是国产手机必须需要考虑的问题。国产手机要走的路还很长,突破高端产品的门槛,正矢志于完善自身的供应链国产的厂商们,还仍需努力前行。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你这问题无法回答,连三星总裁都回答不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手机退出中国市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