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去聘请外教可以聘请到音乐学院的学生演唱

(河南卢氏县马耳岩小学)

芥末堆 宁宁 11月6日报道

从三门峡市沿秦巴山系秦岭余脉驱车150多公里山路,才会到达河南省卢氏县马耳岩小学。这是一所只有6位老师、48名学生的山村学校。在整个卢氏县,这样的学校不在少数。据当地教育局统计,卢氏县共有教学点199个,其中一师一校教学点93个,散布在大山深处,属于当地教育最为薄弱的一环。 

马耳岩小学的现状并非个案。根据去年12月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2015年全国共有不足100人的乡村小规模学校111420所,占乡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55.7%。全国不足10人的乡村校点达3.39万个。 

报告发布时,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曾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因城镇化、学校布局调整以及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等,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可能会持续增加。

(学校所在的村子样貌)

生源不足、师资匮乏、课无法开足是小规模学校普遍面临的困境。马耳岩小学同样受此困扰。随着教育信息化硬件的铺设和网络的接通,当地教育部门正在力推网络直播课下双师课堂模式,为山村学校带去音乐、美术、科学、外教口语等课程资源,以改善这些困境。 

山村小学的外教口语课 

10月30日上午10点多,马耳岩小学五年级14名学生正在上一节外教口语课。来自美国的Shelley正用沪江CCtalk平台进行网络直播授课。课上,Shelley先跟学生们打招呼,典型的美式热情,学生们也毫不腼腆,一副很熟识的样子,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见到Shelley老师了。今年春季学期起,当地教育部门与沪江互+计划合作,开展“五级课程”教育创新实践。马耳岩小学引入了包括外教口语课在内的手工、美术、科学、财商等课程,均以直播形式授课。

(马耳岩小学五年级的外教口语课)

在教学生单词时,Shelley会借助手边的小白板,还有她制作的一些教具。这些通过教室黑板一侧的电子显示屏清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电子显示屏下面是一台电脑,马耳岩小学数学兼英语老师张鹏负责操作电脑。平时直播时,她会在教室里辅助直播课的进行,对学生们没有理解的地方,进行辅助教学。

学生们喜欢和Shelly视频,张鹏说,有的孩子还会走到屏幕前面和老师单独对话。外教课结束后,三名留在教室里的学生谈起直播课,连连齐声说“喜欢”,“微笑音乐可以唱歌,律动音乐可以跳舞,兔子姐姐教我们跳舞。还有夏加儿美术。”其中一名学生兴奋地向芥末堆介绍。

整堂外教课,除了几次网络短暂卡住之外,课堂一直有序进行,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很频繁。马耳岩小学校长付娜介绍,学校陆陆续续上了80节网络“双师课堂”。

优质课程的引入往往还面临一个挑战,如何本地化?尤其是要适应山区学生、老师的实际需求,适应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认为,仅仅让学生线上看视频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必须要与当地老师结合。“一定得是双师,一个课堂两个老师才能做得好,教学之间要有互动。” 

另外,他还表示,双师课堂模式下,当地老师参与教学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在优质教育资源与当地教育资源结合过程中,当地老师的教学能力逐渐得到提高,也更能自如应用好这些课程资源。

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课堂 

在马耳岩小学的课表上,有一节“快乐手工”课,这是三门峡市整合当地所有美术老师开设的远程直播课程。三门峡教育局副局长金锐介绍,这几年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硬件设备投入逐步跟上了,但音乐、美术、科学课程仍然缺少。为此,三门峡市将所有美术老师整合一起,在线授课,将课程输送到其他缺乏美术师资的学校。 

(马耳岩小学学生在线上美术课,夏加儿美术机构的老师为学生直播授课)

之后三门峡市教育局又下发文件,鼓励其他学科也以“快乐手工”的方式启动市级、县级、乡级的课程整合。类似的专题课堂还有“快乐爬爬虫”“会飞的蜻蜓”。“孩子原来没有见过这个课,只要开始上课的时候就在那等,等着上这个课,觉得挺快乐的。”金锐说。

不仅仅是课程,有了直播的平台后,卢氏县还在探索网络教研。卢氏县教研室主任王群力介绍,现在卢氏县采取全县大教研,过去的会议教研变成现在的网络教研,“全县初中、小学有一次大教研,由我们的教研员确定一个专题,学校老师上一节课,然后全县老师分成四个组,从教师、学生、课程、学习四个方面进行研讨。”王群力说,这样的教研方式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受到老师们的认同。 

为了推广新的教学和学习平台,卢氏县先对校长和老师进行培训,老师再培训学生,学生回家再教家长。王群力说,全县目前建成了网络直播平台500个,内容涵盖教研、学科学习、家校互动和德育工作等。 

网络学习方式的大范围推广,需要一个前提——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网络的保障。卢氏县教体局局长张锐锋介绍,今年冬天到明年春天,卢氏县计划拿出2600万元用于全县整体教育信息化升级。信息化成为当地改善教育落后面貌的一个手段,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从“美丽乡村”到“青椒计划”

2016年3月,沪江互+计划启动“美丽乡村”公益项目。互+计划负责人陈嘉谊介绍,最初“美丽乡村”只有两个合作机构,做美术课程的夏加儿和科学课的鲨鱼公园,两个机构的老师通过沪江CCtalk平台为乡村学校学生直播美术和科学课程。之后,四川广元的微笑联盟带去音乐课。马耳岩小学正是得益于这个项目的学校之一。

机构出免费的公益课程,互+计划提供平台将课程输送到乡村学校。这一模式后来被更多机构知道,愿意参与其中的教育机构逐渐增多,“美丽乡村”的课程类型也越来越丰富。陈嘉谊说,“美丽乡村”项目目前每个月有80节网络公益课程,每周20节,“现在所有的课都是直播,用双师课堂的形式来做。我们强调直播,因为能给学生参与感。”

沪江创始人伏彩瑞把这种新的授课模式称为“互联网支教”,依托强大的互联网能力,将大城市甚至海外的优质课程内容送到山村学校。互+计划现在寻求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通过当地教育部门来推动课程进入更多学校。“我们解决不了给老师激励的问题,当地教育部门能做。”陈嘉谊认为,互联网教育简单的背后是很多人的不简单。机构将课程通过平台输送到乡村,其中的过程很复杂,怎么让线下的老师配合好课程,当地教育部门怎么去鼓励更多学校使用,都是课程落地的关键环节。

(学生跟着黑板前电子屏幕上的老师学习画画)

今年9月,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互+计划等30多家教育组织、机构共同发起“青椒计划”——针对乡村青年教师的社会支持公益计划。报名的乡村教师通过CCtalk平台上课。

北师大教育学部教师研究所所长李琼认为,随着线上资源越来越丰富,对老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已经不是缺少资源,而是如何获取、甄别优质资源。她坦言,有一些城市课程资源在城市的教学环境下非常受欢迎,但乡村的教育对象,不一定能够接受。 

“所以这里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如何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筛选资源,是教师培训和教师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她强调,教师筛选资源的过程,也是专业发展、学习的过程。 

另外,她还介绍,这次“青椒计划”的参与方也在讨论,如何形成一个全国团队,为老师筛选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放在平台上。 

伏彩瑞认为“青椒计划”的意义在于,让那些有热情、有时间的年轻乡村教师具备互联网教学教研能力,可持续地熟练运用互联网。 对互+计划,他希望平台的承载力更强,让更多“青椒计划”的老师参与其中,深度互动。“我们授之以渔,沪江、互+计划会推出更多体系化的培训方式,帮助当地缺资源、缺方法的教师。”伏彩瑞说,同时也需要教育支教的地区具备自己运营的能力。

三门峡陕州区实验小学老师赵琼琼已经加入了青椒计划。10月30日,她很认真看完了马耳岩小学五年级学生上的外教口语课,当有学生回答不上来Shelley的问题时,她忍不住小声提醒了下。这节课她也给学生上过。 

记录让人怦然心动的教育时刻。

}

滨盛路3867号宝龙城


浏览更多Mario老师视频

杭州盛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旗下的Stage星台音乐主要从事音乐培训
位于江南岸艺术园区,坐拥舒适的写字楼环境
钢琴教室、吉他教室、声乐教室设备齐全
课室间相互独立,隔音效果良好

我来自瑞士,母亲是白俄罗斯人,会说多种语言。2012年来到中国,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中文与市场营销。我熟悉中国文化,对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兴趣,尤其喜爱古典音乐。我也是中国最大的专业中外籍模特经纪公司esee英模文化旗下的独家签约模特。我们的团队可以说是中西交融:创始人是在华多年的青年创业者,在音乐学校的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先后在上海创办了STARCLE和STAGE PERFORMANCE - STARCLE音乐学院:成立于2013年,位于上海虹桥区老外街,目前有近200名学生。
- STAGE PERFORMANCE ACADEMY:成立于2016年,位于上海闵行区虹桥天街商场,致力于提升儿童的音乐表演水平。


我们拥有多名外籍音乐教师组成的专业师资队伍,提供一个让孩子们快乐地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环境。


在星台音乐,每一位老师不单是老师,也是音乐人。他们教会孩子如何演奏乐器,帮助他们创造自己的音乐风格。从初学者到小有所成者,都能获得属于他们的音乐体验。

出生于乌克兰赫尔松。18年前从大学时期就开始了唱歌。他天分极高,自学教会了自己写歌和编曲。曾经在莫斯科参加过【好声音】,和歌星导师一起学习,从中学到了很多专业的经验。
总的来说,他每天都在学习新的音乐知识,并和他人分享。他在乌克兰的经验更是相当丰富,遍及乌克兰全国,参与大大小小各种音乐比赛。
“音乐既是自由,音乐没有界限。音乐不仅是文字而已,音乐是情绪的共享,生命的力量。和自己对话,呼吁别人,分享情绪、尽情去感受当下的时刻,我想要和每个人分享我从中得到的快乐。“ 古典钢琴老师

1999年至2009年,长达十年担任 乌克兰敖德萨民族歌舞剧院歌剧领唱。2013年后在中国教学声乐, 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责任心 ,会用中文表达音乐术语。 代表作:威尔第的《游吟诗人》, 乔治·比才的《米卡艾拉》;柴可 夫斯基的《塔季亚娜;叶夫盖尼奥 涅金》;莱翁卡瓦洛的《内达》
1999年毕业于敖德萨涅日丹诺瓦国立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2年到2012年在敖德萨塘科维奇音乐学校担任高级教师。
2013年到2015年在佛山刘诗昆钢琴艺术学校担任声乐教师。
曾在世界各地演出:法国、比利时、瑞士、荷兰、德国。 拥有大量的音乐作品及歌剧演唱曲目。 并善于用意大利语、法语、德语、俄语、乌克兰语、英语、汉语演唱。

米慈科(1989年6月14日出生于乌克兰克里米亚)2007年毕业于 乌克兰哈尔科夫音乐附中;同年就读于 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艺术大学师从 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艺术大学校长,功勋艺术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维尔金纳教授本科,硕士学位,并完成博士一年级所有课程
安德烈在国际比赛中取得过很多优异的成绩:第三届“普罗科夫耶夫”国际大赛 第三名
乌克兰国际音乐节 第一名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别尔哥罗德;乌克兰的敖德萨,波尔塔瓦等地举办音乐会。
波兰,德国,匈牙利 国际音乐节西班牙“马德里职业”国际音乐大赛 ...

美国爵士钢琴家———马里奥·卡瓦洛曾与多位优秀的歌手合作表演;他不但是优秀的歌者、钢琴家,同时也是优秀的舞台剧及电影演员、电台节目主持人。他永远充满活力,美国纽约时报记者Doris在报道中说:“马里奥·卡瓦洛是一位环球的歌者,他会带领你通往灵魂的深处。”“马里奥·卡瓦洛是我听过的最传神的Jazz大师。
马里奥·卡瓦洛出生并成长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很小就得到了音乐的启蒙。7岁那年,父亲让他坐在钢琴前,对他说“弹吧!”从此,马里奥·卡瓦洛开始了最初的演艺生涯。马里奥·卡瓦洛说,他演奏的钢琴曲不同于一般的钢琴演奏,是爵士钢琴乐,节奏感强,诙谐、活泼,会使听众情不自禁地随着乐曲摇摆起来,更适合大众口味,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

Aldebaran Quino Gutierrez 是持有当代音乐学士学位的墨西哥音乐家。拉丁美洲的音乐背景让他对音乐有着独特的见解。
“作为鼓手,我参加过众多鼓乐讨论会以及大型鼓乐音乐节如Sabina Day,墨西哥打击乐节等。”
他也涉足于音乐制作, 曾两次和墨西哥乐队 《Vigogabelah》一起录制唱片,还为新列昂大学录制过唱片能击各种不同风格的鼓乐,如爵士、摇滚、拉丁,SKA,雷鬼 R&B以及墨西哥风格。
在中国他一直在参加各类音乐会演出和各大音乐活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们一起巡演

Dedrick Kline 在美国出生并长大,8岁时自学了架子鼓,12岁开始正式音乐学习。在高中和大学期间,他曾在管弦乐队,交响乐队,爵士乐队和游行队伍中担任乐队鼓手参与各种地区音乐比赛。
在校外组织过多种流派乐队,从雷鬼摇滚到金属爵士。 他来到中国后不久,在苏州开始了打击乐生涯,为当地的一个声乐摇滚乐队伴奏,最近来到了杭州,加入当地的音乐舞台。

Vitaliia Nikontas. 1994年03月08日出生于乌克兰西部。8岁时候搬家到基辅。从小接触舞蹈并坚持到18岁,曾获得乌克兰街舞冠军, 也有幸与当红歌星跟歌星同台尬舞。
2011年就读于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同时在基辅教育学校儿童社会和心理康复领域当教师。
2013 - 2014年在英语学校跟美国导演学习了表演。
2015年毕业于英语教学专业,并取得学士学位。同年留学中国,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学习中文,同时在语言学校从事英语教学。
2016年回到乌克兰,在美国驻乌克兰公司工作,当经理。
2017年来到杭州,在浙江工业大学学习中文,同时还在高中教英语至今。我喜欢英语因为它帮助我们旅行,了解新的文化,跟世界交朋友。

2016 - 2017 中国杭州丹枫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2010 - 2016 波德戈里察音乐和芭蕾舞 'Vasa Pavi?'高中, 现代音乐学专家。主要教授:低音吉他,作曲,留学乐队,即兴创作
2015 - 2016 波德戈里察文化中心,吉他和贝斯老师
2009 Elmag Radio 电台制作人 参与了4张已发售专辑的,词曲作者 是很多乐队和音乐工作室的御用低音吉他手


加我们老师个人微信看一看
更多学生上课时候照片,扫二维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哪里去聘请外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