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想考入北大优选学生法如何准备

“我是怎么考进北大的”_网易新闻
“我是怎么考进北大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讯 本周日,杭州学军中学将迎来“北大日”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带一群北大师生来开讲座。讲座不仅一天连开三场,其中两场还对全城初三学生和家长开放。
第一场讲座从中午12点开始,主讲人是三位毕业于学军中学的北大学子艾一畅,2011年获校长实名推荐,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沈寒,2011年获校长实名推荐,考入北大法学院;莫成娴,现高三,目前已被保送北大。这次讲座,他们将向学弟学妹以及即将步入高中的初三学子揭秘:“我是怎么考进北大的”。
第二场讲座下午2点开始,主讲人是北大两位重量级教授北大物理学院书记郭建栋、工学院力学系主任王建祥。
除了以上两场向初三学生、家长公开的讲座之外,许智宏当天还将与全省27所中学校长,一同探讨“大学与中学的有机衔接”。
北大之所以将此次系列讲座安排在学军中学,颇有深意。2009年11月,经北大招生专家委员会认真审议、综合考察,学军中学被确定为北京大学首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中学。最近北大又调研了各中学毕业生在北大的后续发展情况,统计显示,学军中学学生在北大获得奖学金人数为25人,仅次于镇海中学,居全省第二。沈蒙和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初三学子们:上建湖高级中学奖励3万,考取清华、北大奖励5万,只要你-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初三学子们:上建湖高级中学奖励3万,考取清华、北大奖励5万,只要你
来源:QQ快报 &责任编辑:小易 &
号外号外:建湖初三的学子们,努力吧,今年考上建湖高级中学,有新变化哟。新年伊始,建湖高级中学迎来了新校长――张书军。同时,也带来的新气象――海安实验班办学成绩喜人!全县中考前3名就读该校,奖励3万!要是考取清华、北大,奖励5万??建湖高中海安实验班是该校顺应高考改革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新举措。在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中,该校与外县一所同类学校联考,优势明显,成绩喜人。海安实验班囊括了语数外三门总分前6名,前10名中实验班有8人,前21名中实验班有14人,前48名中实验班有30人。海安实验班一流的办学实绩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借鉴名校经验。为最大限度发挥牵手名校的效应,2017年3月,该校与海安高级中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根据中考和初高中衔接考试成绩,在2017级高一新生中选拔了90多人,组建了两个海安实验班。实验班的师资配备、教学内容、训练材料、作息时间等均参考海安高中运行办法,并进行了优化与改进。优化管理模式。实验班实行“半封闭式”管理,中午学生集中在学生公寓午休。实施“导师制”,根据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安排专门导师定期进行教育管理和学习指导跟踪服务。落实“滚动制”,在高二、高三学年初根据学生学年度总成绩实行动态调整。建立“尖子生学习档案”,对学有专长的学生给予重点培养。借力知名高校和有丰富经验的培训机构对学生进行强化培训与包装,增强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实力。遴选精干师资。实验班教师都是担任过多年强化班教学的名师。为了深度对接海安模式,建湖高中从强化班教师中选派了5批30多人次蹲点海安高中跟岗学习。同时,海安高中也定期选派优秀教师来湖对师生进行培训与指导,培训内容覆盖了从备课、上课、作业编制到学习方法等各个环节。培养名生团队。一是推行“1+1+1”模式,第一个“1”,实验班学生必选数学,授课内容以高考试卷中后两题为主,同时兼顾奥赛和自主招生考查内容,并逐步向学科竞赛倾斜。第二个“1”,即语文、英语中自选一门,着力解决尖子生偏科、不平衡现象。第三个“1”,即理化生中自选一门,主要开展竞赛辅导,为获取名校自主招生资格服务。二是实施强化集训,重点强化数理化学科训练,实施午间45分钟集训计划,侧重数学训练,兼顾物理、化学训练;强化练字与“双语”阅读教学,每周下午活动课、辅导课安排语文、英语教师进班指导。三是提升综合素养,通过组织社团活动、专家讲座、读书报告会、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实施奖励措施。根据学校招生简章,全县中考前1-3、4-10、11-20名的学生就读该校的,学校分别给予学生一次性奖励3万、1万、5千元。全县中考前20名就读该校的,学校为其免费提供学生宿舍一间,并免第一学期学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可享受政府、社会助学金。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学校颁发奖学金5万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争议请联系。目前,建湖高中海安实验班学习氛围浓,办学实绩优,师生精神面貌好,呈现出比学赶帮、整体向上的良好态势,有力促进了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提升了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相关:
- Copyright & 2018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北大老师:初三下学期该如何规划和学习?
初三下学期,初中的最后一个春天,紧张,忙碌,而充实。
初三下学期该如何规划和学习,是家长和学生们都很关心的话题。秋季9月时,我作过初三全年的规划讲座,不过,很多家长由于忙碌还没听过我的分享。所以,我决定把文字写下来,希望帮助到更多的人。
我们先看看初三下学期有哪些困难:
第一个困难,学生时间紧、任务重。进入初三后,学生们能感受到和初一初二完全不同的学习节奏,而学习压力到初三下学期时会变得更大。从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到中考结束,大约有160多天,而学生需要面对语数外物化等多学科的复习(某些地方的中考还要考历史政治),不仅时间十分紧张,而且复习内容量还很大。比如,我教授的数学学科,中考要考察20多个大小模块,240多个考点。此外,学生的精力还会被一模二模考试、体育测试、体检等项目所占用。尤其是一模二模备考时,学校会增加作业量和小考练习次数,原定的复习总结课,常被调整为作业试卷讲评课,从而造成复习节奏的紊乱。
第二个困难,课上感觉好,但分数不高。在初三下学期备考中,由于复习节奏不连贯,知识体系还未构建好,学生常复习了这一章,就忘了前一章;在初三下学期考试中,学生会出现各种“意外”——看错符号,题干审题不清,运算错误,忘了分类讨论等。这些情况,正好印证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基本功要扎实,只能趁早,不能等晚。另外,考试想要获得高分,除了上课听懂外,学生必须对题目有一定的熟练度。缺乏熟练度,学生的解题速度就提不上来,考试因为时间不够,总做不完,那又如何获得高分?
第三个困难, 难题发挥不稳定。学校春季忙着赶课,上课内容多。讲透一道难题,至少需要20分钟,况且即便老师讲了,基础一般的孩子还是掌握不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授课老师会选择性讲题,直接跳过一些难题。但是,中考是选拔性考试,对于想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来说,难题是绕不过去的坎。而要突破难题,就必须进行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并且,做难题需要有“见识”——做过类似的题目后,再碰到新题时,会轻松很多。见过和没见过就是不一样。此外,在初三下学期,学生也很着急,容易出现为了做题而做题的情况。由于缺少对压轴题的分类总结,学生就很难得到区分题的那几分。
那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1. 把握寒假,梳理知识。
寒假是中考前的最后一个长假期,是梳理大量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大好时机。学生只有把握好寒假,才能保证自己在开春的复习时,应对自如,有的放矢。反之,学生则会忙成一团乱麻,找不到合适的复习节奏。以数学为例,学生在寒假中需梳理数与式、方程和不等式、函数综合、几何相关等知识。我谈到的知识梳理,并不是指炒冷饭,把每个知识点重讲一遍,而是指建立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
2. 多轮复习。
想在中考高考中获得高分,学生就必须进行多轮复习,遵循循序渐进且科学高效的3轮复习节奏:寒假(2月)进行一轮复习,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春季(3月4月)进行二轮专题复习,系统攻克中考数学所有重难点专题;三轮点睛复习(5月),把中考所涉及的易错点、压轴题进行最后突破。
有的学校,开春3月时仍未结束新课;有的学校,3、4月时拉长战线,进行基础知识梳理的一轮复习。再加上一模二模备考的影响,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做透做完3轮复习的。所以,家长必须给孩子早谋划早打算。学校解决的是共性问题,家庭解决的是个性问题。
3. 注重总结,多做真题。
学生切忌盲目做题,一定要多注意题型的分类和总结,注重对解题技巧的分析和归纳。课外拓展练习,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正确解题方法和合理思考逻辑。
考虑到有的家长对数学题略有生疏,我不妨以一道语文题举例:在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我们该如何理解 “闹”字。这种炼字题的思考逻辑:1.指出手法;2.具体分析手法;3.指出手法的效果。这道题目可以如此作答:1)闹,拟人和通感手法;2)拟人,怎么怎么拟的。通感,如何如何通感的。3)手法的作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语文答题,也该像数学题一样,按1234答出来。
多做真题,是因为真题出题准确严谨,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真题才是学生检验复习方向和复习效果的得力工具。一些偏题和怪题即便不会做,学生也无需有心理负担,考试又不会考,不会就不会了。题目做完后,一定好好总结反思,并把好题整理到自己的错题本上,这可是中考复习的宝贝。
对于孩子教育你存在困惑?关注初中家长会微信订阅号:czjzh100,可学习更多教育知识。添加教育专家微信号:yykjzh。可以帮助你解决教育困惑。对于教育我们是认真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请问各位大神,我想学医,生物奥赛对报考北大医学院有用么?初三党,马上中考,对生物很感兴趣。谢谢各位大神【生物竞赛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0,666贴子:
请问各位大神,我想学医,生物奥赛对报考北大医学院有用么?初三收藏
请问各位大神,我想学医,生物奥赛对报考北大医学院有用么?初三党,马上中考,对生物很感兴趣。谢谢各位大神!!
北大生物科学院倒是有可能,医学院不知道
医学院也行,只要进集训队,可以直接进协和医学院
国家级的奖项?真的好难啦!!
真的能行么?
不太行,医学院并不愿意收生竞生
很多人生竞是为了学医,但现实却十分尴尬,医学院不愿收生竞生。生竞生的选择相对其他竞赛比较少。
你进国集随你挑,拿块金牌能签约降分(前提强省)。自招嘛……铜牌可能会有些悬
生物竞赛,在线1对1辅导品牌,免费全面学情评测,找准学习漏洞,找出失分点,生物竞赛,1对1针对性教学,成绩快速提升!
有!这个必须强答一波!北医自招的报名条件写的是铜牌及以上,但对于好一点的省或者好一点的学校生物省一也可以的。本渣是弱省强校的生物省一,通过这个拿了北医自招资格,成功降了30分。
感谢大神回复!向你学习啦!
谢谢!励志于治病救人,想考比较好的医科大。但我在山东,高考分数太高了,只能通过这个办法试试能不能自招降分。感谢您的回复!
登录百度帐号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政府都给这对父母发了30万!羡慕啊
家里一个清华北大的学子
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一户家庭
5个孩子有4个考入了清华北大
最小的女儿已辞掉高薪工作
正准备去北京考研
当地政府给这个家庭
颁发了30万元奖励资金
当地政府30万元
重奖“耕读家庭”
吴治保是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白坪街道办五里湾村村民,他和妻子胡治爱育有5个孩子(三子两女)。
2015年6月,大儿子吴云峰(老大)顺利考入清华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2015年,小儿子吴天峰(老五)也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攻读硕士学位;
日,吴大燕(老二)和吴青峰(老四)分别收到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及北京大学电子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
小女儿吴改燕(老三)从西安医学院毕业后,进入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工作,2017年7月,她辞去工作,开始备考,准备迈进清华或北大的校园,将一家人的梦画圆。
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走出了这么多高材生,寒门出才子的励志故事令人敬佩,也开创了安塞教育史上的“一门四清华(北大),五子皆才俊”的育人典范。
我们吃了没文化的亏
再苦也要供孩子上学
因为生在农村,出身贫寒,吴治保初中只上了一年便辍学回家耕地,妻子胡治爱更是没有上过一天学。夫妻两人年轻时尝尽了没有文化的苦果,立志要让孩子们学文化,上大学。“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们供上大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吴治保夫妇对子女教育锲而不舍的坚持。
提起胡治爱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只要提起安塞街头那个挑担子卖苹果的婆姨,住在老县城的安塞人没有不认识她的,县城的每一道巷每一条沟,她走过无数遍。
每次挑担子从家里出发去县城卖苹果,步行单趟需1个多小时。在这条近乎“羊肠小道”的山道上,胡治爱只能休息一次,她说停歇太久,再次挑起来的时候就越觉得重,就不能完成一天三个来回的销售,就攒不够过完年要给儿女们准备的学费……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夫妻俩省吃俭用,衣不更新、饭不变样,在日常生活中可谓是“抠”到极点,就是为了孩子们能安心上学。
5个孩子学习上你追我赶
吴治保夫妻俩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为了让5个孩子能有学上,夫妻二人起早贪黑忙活。但再苦再累,在孩子们上学的问题上,两人却从来没有犹豫过。“遇到再大的困难,即便是没钱四处贷款,我们也尽量不让孩子知道,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安心上学。”吴治保说。
谈起对孩子们的教育,吴治保告诉记者,孩子们从小就很懂事,也从来没有因为学习打过或者骂过孩子。“我和爱人都没什么文化,教育孩子们用的都是一些土办法、笨办法。如果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就领回家让跟着我们一起下地干活,让他们体会父母没有文化要受的苦头。”所幸的是,5个孩子从小就很懂事,学习上都是你追我赶,基本不用大人操心。
四兄妹上清华、北大
2011年春节,全家人坐在一起畅谈时,老大吴云峰发出个提议,“五年后,咱们北大、清华见。”听到大哥的提议,其他四兄妹也不甘示弱,“那你就在清华门口等我们。”
作为家中老大,吴云峰从内心感激父母,经常给兄弟姐妹们讲父母的不容易。他带头认真学习,积极帮助父母,兄妹几个从小跟着长兄读书学习。每天早上,只要听到父母起床了,5个孩子也都赶紧起床,摸着黑,拿着各自的课本到院子或学校的灯下背书,假期、周末都会抽出至少半天的时间和父母一起劳动。
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大哥的一句“清华北大见”,兄妹几个坚守约定、坚定信念,共同携手要跨进清华北大的校园。“爸妈从来不说到学校要好好学习的话,说得最多的一句是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吴青峰感叹地说,父母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让他懂得感恩。“他们用行动让我学会了坚强、坚持与坚定。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始终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
小女儿吴改燕大学毕业后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工作,端起了“铁饭碗”,且收入相当不错。去年,她决定辞职去北京考研,向哥哥姐姐学习,继续学习深造。
“孩子们能有今天的出息,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如今,吴治保和胡治爱夫妇仍然耕耘在家乡的一亩三分地,并帮忙照看孙子,每天忙忙碌碌,一方面继续培养下一代,另一方面也让儿女们腾出精力更好地学习工作,报答家乡培育之恩。
来源:华商报 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汕头初三学生要准备什么可以查成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