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厢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吗精神病会导致厌食或暴食吗

心理咨询科诊后服务星医生
精神分裂症
推荐热度(综合):3.8
(近两年患者推荐)
2年内票数1/总得票3
擅长:强迫症及焦虑障碍的诊治
24小时图文回复率:
近两周回复数:暂无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推荐热度(综合):4.5
(近两年患者推荐)
2年内票数135/总得票200
擅长:抑郁症,心理障碍诊治,精神分裂症及双相障碍,性心理
图文问诊(400元)
电话咨询(200元)
24小时图文回复率:
近两周回复数:93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推荐热度(综合):4.3
(近两年患者推荐)
2年内票数60/总得票88
擅长: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问题和睡眠障碍的诊治;抑郁症、双相障碍等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各类精神病性障碍;强迫、躯体形式障碍等焦虑谱系障碍及各类心理问题等的诊断和治疗。
图文问诊(50元)
24小时图文回复率:
近两周回复数:24
推荐热度(综合):4.2
(近两年患者推荐)
2年内票数62/总得票173
擅长:心理障碍,焦虑,恐惧,失眠,躁狂忧郁,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精神康复治疗
图文问诊(120元)
电话咨询(270元)
24小时图文回复率:
近两周回复数:99+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日上午
推荐热度(综合):4.1
(近两年患者推荐)
2年内票数32/总得票54
擅长:抑郁、焦虑、失眠及各类神经症的诊治。
图文问诊(60元)
电话咨询(300元)
24小时图文回复率:
近两周回复数:28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一下午、周六上午
推荐热度(综合):4.0
(近两年患者推荐)
2年内票数27/总得票87
擅长: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社交焦虑(社交恐惧)、失眠等常见心理问题的临床诊疗,以及人际交往指导和工作压力管理。
电话咨询(300元)
24小时图文回复率:
近两周回复数:暂无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二下午、周六上午
推荐热度(综合):4.0
(近两年患者推荐)
2年内票数17/总得票24
擅长:各类精神病性障碍,情感障碍,心身疾病,睡眠障碍等诊疗。
图文问诊(30元)
电话咨询(60元)
24小时图文回复率:
近两周回复数:37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推荐热度(综合):4.0
(近两年患者推荐)
2年内票数14/总得票52
擅长:抑郁症、双相障碍等心境障碍的诊疗。
图文问诊(60元)
24小时图文回复率:
近两周回复数:8
推荐热度(综合):4.0
(近两年患者推荐)
2年内票数12/总得票23
擅长:各类情绪问题及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治
24小时图文回复率:
近两周回复数:暂无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六上午、周六下午
推荐热度(综合):3.9
(近两年患者推荐)
2年内票数6/总得票26
擅长:成人及青少年的进食障碍(厌食、贪食、暴食、呕吐等)、情绪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等心理障碍。
电话咨询(600元)
24小时图文回复率:
近两周回复数:暂无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周四下午
推荐热度(综合):3.9
(近两年患者推荐)
2年内票数9/总得票9
擅长:睡眠障碍、抑郁障碍、心身疾病、宗教相关心理问题等的诊治。
图文问诊(235元)
电话咨询(300元)
24小时图文回复率:
近两周回复数:12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周日上午双相情感障碍应该怎么治 双相情感障碍是怎样引起的
来源:网友分享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1.生物学因素  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异常;  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  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  多巴胺(DA)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降低;  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2.遗传学因素  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3.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
二、双相情感障碍会出现哪些临床症状
  1.抑郁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双相抑郁因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正确诊断双相抑郁障碍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两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人口学特征  ①性别:单相抑郁女性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但在双相障碍患者中性别差异不明显;  ②年龄:双相障碍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单相抑郁症为40岁,前者明显早于后者,尤其是25岁以前起病的首发抑郁是双相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  ③家族史:家系调查和双生子研究已经证实双相障碍的家族聚集性,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障碍(尤其是双相I型)患者的家系传递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更密切。  (2)抑郁发作的特征  ①特点: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抑郁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  ②症状特征:双相抑郁区别于单相抑郁的症状特征包括情绪的不稳定性、易激惹、精神运动性激越、思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杀观念和共病焦虑及物质滥用(烟草、酒精、*等)。  2.躁狂发作  (1)心境高涨: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的欢笑。有的患者尽管心境高涨,但情绪不稳,变幻莫测,时而欢乐愉悦,时而激动暴怒。部分患者则以愤怒、易激惹、敌意为特征,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常常很快转怒为喜或马上赔礼道歉。  (2)思维奔逸:反应敏捷,思潮汹涌,有很多的计划和目标,感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言语增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信口开河,内容不切实际,经常转换主题;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兴趣广泛,动作迅速,忙忙碌碌,爱管闲事,但往往虎头蛇尾,一事无成,随心所欲,不计后果,常挥霍无度,慷慨大方,为了吸引眼球过度修饰自己,哗众取宠,专横跋扈,好为人师,喜欢对别人颐指气使,举止轻浮,常出入*场所,招蜂引蝶。  (4)躯体症状:面色红润,双眼炯炯有神,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睡眠需要减少,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节律紊乱;食欲亢进,暴饮暴食,或因过于忙碌而进食不规则,加上过度消耗引起体重下降;对异性的兴趣增加,性欲亢进,性生活无节制。  (5)其他症状: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转移;记忆力增强,紊乱多变;发作极为严重时,患者极度的兴奋躁动,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行为紊乱而毫无目的指向,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称为谵妄性躁狂。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6)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患者可存在持续至少数天的心境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有显著的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能持久,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性欲增强,睡眠需要减少。有时表现为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较莽撞,但不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的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人常不易觉察。  3.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几小时后又再复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混合发作时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分裂心境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三、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有哪些标准
  1.躁狂发作  (1)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到需住院或过去有肯定符合标准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有下列症状中四项(若情绪仅为易激惹;则需具有五项):  言语比平时增多,或滔滔不绝;意念飘忽,思维奔逸;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自负,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身体特别强壮或精力充沛;对睡眠的需要减少;活动增多(包括工作、日常活动、社交及性行为方面);轻率任性,不顾后果。  (2)严重程度标准  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无法进行有效交谈;社会能力(指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务能力)明显受损;需立即治疗或住院;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3)排除标准  1)当情绪症状消退后,下列症状继续存在:①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和幻觉。②怪异行为。②“一级症状”。④紧张症状群。  2)情绪症状系附加于精神分裂等其他疾病者。  3)情绪症状系药物、中毒或其他器质性原因所引起。  2.抑郁发作  (1)症状学标准  症状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但在一日内可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  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需立即治疗或住院者,或过去有肯定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具有下列症状的四项:  ①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性欲减退。  ②精力明显减弱,无原因的疲倦,软弱无力。  ③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④自责或内疚感。  ⑤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减退。  ⑧精神运动迟钝或激越。  ⑦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⑧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  (2)严重程度标准  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社会能力明显受损;需立即治疗或住院;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四、如何有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1.药物治疗原则  (1)首先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2)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药物联用的方式有两种心境稳定剂联用,心境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心境稳定剂加抗抑郁药。在联合用药时,要了解药物对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3)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由于锂盐的治疗指数低,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卡马西平或丙戊酸盐治疗躁狂也应达到抗癫痫的血药浓度水平。取血时间应在末次服药后12小时(如次日晨),以测定谷血药浓度为标准。  (4)一种药物疗效不好,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药物,要判断一种心境稳定剂无效,应排除依从性差和血药浓度过低等因素,且用药时间应大于3周。如排除以上因素仍无效,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心境稳定剂。  2.心理治疗  在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进行心理治疗。在此过程中,医生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安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放松心情,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回到宁静平和的情绪当中。
发布养生资讯有木有人躁郁症然后吃很多 像暴食症?【双相情感障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777贴子:
有木有人躁郁症然后吃很多 像暴食症?
有木有人躁郁症然后吃很多 像暴食症?
好像就是吃和花钱了吧……
我就是吃和花钱,肥了好多
我就是想吃甜食 脑垂体功能不好 郁闷 我一段忍 一段吃 吃的时候有快乐的感觉
吃的比以前少多了。不想吃。一点胃口也没有。
之前暴食找开心,后来改抽烟,瘦了
想吃……东西……
刚又吃吐司了 吃了三片 还想吃 罪恶
克制,我想在为了减肥都改吃素了。还有身体吃药弄得也确实不好了。
平白无故就生气,生气就暴饮暴食,花钱还血厉害
有,很正常的
我暴食的时候觉得那些零食没有味道啊,只是单纯的想买,然后享受咀嚼的感觉,现在不买零食了,开始买衣服,虽然也花钱,但是至少可以督促我减肥了
我反而厌食。。
要么忍不住的吃,要么一点不想吃,抽烟
吃胖了十斤,花钱只能不带钱,不然就没钱了
有时候会特别想吃 但是胃装不下 吃吐了之后还继续吃 我一直以为是自己之前厌食造成的……
吃胖了20斤
喝酒,吃东西,花钱,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吃完想吐,吐完想吃,花钱买的东西,到手就扔一边,感觉自己简直是个智障但是喝酒,吃东西,花钱那一瞬间的时候,真的感觉很好
我得了这病觉得这世界只有三件事能让我开心。做
爱,吃,花钱。
花钱,吃东西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从双相情感障碍到抑郁症再到暴食症,我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从双相情感障碍到抑郁症再到暴食症,我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何日辉医生百家号大概从去年六月份起,由于之前减肥的过度节食的反弹,再加上考试来临的焦虑,我食量越来越大,而且经常是肚子明明不饿,可就是很想吃东西,吃着东西才会很安心的感觉。毫不夸张地说,我一个天能吃下2、3个人的分量。这样过了半个月,我的体重迅速上升,同学们都说我胖了不少,我非常烦恼,之前的节食就是因为太在意体重了,可就是控制不住地吃。直到期末考试结束以后,我的暴食行为才缓解一点,每天吃的次数和量都少了一些。可好景不长,放假在家的时候,我跟父母矛盾很大,收到的期末考试成绩单也很不理想。他们便总是指责我好吃懒做,不停地将我跟别人比较,一点都不理解我的感受。我心情压抑,又开始暴食了。而且,我越是暴食,爸妈就对我唠叨得越厉害,我心情就越糟糕,然后更想吃东西了。简而言之,就是恶性循环。因为实在太怕发胖了,我学会了催吐,吃完就偷偷在厕所里抠喉吐掉,为了不让爸妈起疑,有时还找借口到外面吐。我本来以为这是个好方法,没想到还是越来越难受,食量还进一步增大,每天几乎要催吐4、5次,有一次食道发炎了,胃也开始经常疼痛。我的情绪越来越差,只有自己躲起来吃东西的时候,才能感觉比较放松。可是吃完、吐完之后,又是一阵难以自拔的后悔和自责。假期结束的时候,我甚至不想去学校。父母问我为什么,我哭着不说话,他们自然又把我骂了一顿。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看这样不是办法,便带我去医院看心理科。去了第一家医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第二家,诊断是抑郁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医生开了些药给我,又让我自己要努力控制。医院里的心理疏导用处不大,反正我听不进去,爸妈又在外面找了收费很贵的心理咨询师。可是,这些效果都不明显。虽然吃了药我的情绪波动没那么大了,但是觉得整个人没精神,昏昏沉沉地想睡觉,暴食次数是少一些,但那时因为睡觉时间多了。只要我是清醒的,只要我心理压抑,或者一想到吃东西,就按捺不住地想吃。爸妈尝试强迫性地不给我吃,我就发脾气,砸东西,完全克制不住,暴食的欲望来临的时候,像是毒瘾一样。这样下去,我根本没办法重新上学。那段时间,爸妈带我看了北京、上海很多有名的医院,吃的药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还是反反复复,好不起来。而我自己都快被折磨得绝望了。事情的转机是那一次父母带我去广州看病,说是在网上讲座认识的心理干预专家,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和贪食症都很厉害。看了那么多医生,我有点麻木了,心里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这个医生的问诊和治疗方式让我很意外,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国内很有名的精神心理专家,叫何日辉。从一开始他就很关注我的成长经历和内心历程,连每次暴食前后的心态、感受他都问得特别仔细。后来才知道,这跟深度心理治疗有很大关系。那时,医生说要先处理暴食的问题,他先让我进入催眠状态,也就是身体很放松,但注意力很集中的状态。然后,他让我联想让我感觉很平静的情景,找到感觉后,再联想美食,还有自己吃东西的情景这个效果很好,比我吃的药管用多了。做了几次治疗后,我想起好吃的东西,或者心情烦躁的时候,对暴食没有那么强烈的冲动了。不过,刚开始住院的时候,妈妈跟我关系仍然很不好,她动不动就唠叨我,唉声叹气,我心里很烦躁,忍不住就会吵起来。后来,医生跟我父母做家庭治疗,也特意跟我谈过家庭问题。我感觉父母对我的方式有了一些转变,虽然脾气还是比较急,但起码更能理解我了,不会总是指责我。大概10多次治疗下来,我感觉我不会再暴食了,平时正餐吃起来也很有节制,并且不会觉得心里很难受。偶尔想吃多点,稍微转移一下注意力就忍住了。我跟父母的关系也缓和了一些。更关键的是,我的情绪问题几乎不治而愈了,但是之前吃的药还没有完全撤掉。医生说,我的情绪问题基本都是由家庭关系和暴食引起的,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抑郁症就好了一大半了。而且,医生得知我很想快点回到学校学习,可现在落下了那么多学业,心里很焦虑,看书也看不进去。他又利用心理干预,帮我调整了学习状态,又用了几次催眠,我能静下来看书了,而且效率也不错。我忍不住跟妈妈说,太神奇了。住院治疗差不多两个月后,医生说我可以出院了,但一旦有情况必须跟他联系。现在已经是出院半年了,有过一次暴食,但并不严重,我打电话给医生,他也及时疏导了我,说这只是偶发行为,不算复发,让我别有压力。在学校里,我重新回到了本来的班级,原来担心跟不上,没想到一路状态都还不错,现在中游,还要慢慢回到以前的尖子生行列。我的心情好多了,也慢慢学会怎么自我调整情绪。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有需要的人,不要放弃,不要绝望,只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治疗,贪食症、抑郁症,甚至双相情感障碍也是可以治愈的。(本文由广州日辉成瘾和心理治疗中心何日辉主任根据治愈的患者真实描述编写,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联系公众号:何日辉)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何日辉医生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成瘾与心理知识科普!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想知道有暴饮暴食的吗?【双相情感障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777贴子:
想知道有暴饮暴食的吗?
感觉心里难受的,说不出来,就一直吃,吃到呼吸不上来,胃痛还是吃,感觉要不就更不舒服。。好难受T_T
我没暴饮暴食 只是有时不吃东西就难受
暴饮暴食催吐减肥导致厌食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现在抑郁转躁狂了
每次我能吃下六斤东西撑得感觉内脏都被挤到一边了疼 纯作死的节奏
一天到晚都在吃,吃得永远不觉得饱。然后一个星期就肥了好多
刚又找吃的了
我之前进食障碍
建议最好去医院,虽然我没有暴饮暴食,但我之前总是对一种食物很是需求,去看了医生后,听从医生的建议及调药,现在好多了,
我是进食障碍..就是厌食症暴食症交替
( o ?ωo? )?举手
以前有,控制下来了
味如嚼蜡却完全停不下来
脑神经负担没结束..胃都又流下眼泪..
我也是,暴饮暴食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情感障碍属于精神病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