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平台课程评估调查问卷模板

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沟通机制研究--《中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沟通机制研究
【摘要】:
本文在对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缩写为DSM)沟通现状及沟通满意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DSM中沟通现状,提出了从DSM沟通成本效益、沟通满意度、沟通策略三个角度构建DSM沟通三维模型,以DSM有效沟通系数来测评DSM沟通水平,以及指导DSM沟通体系的构建。
文章是基于DSM参与各方内部沟通有效、激励机制完整且充分发挥作用、沟通的成本与收益可以量化3个假设条件基础上对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参与用户三个沟通对象研究DSM参与各方之间的沟通机制。
文章第1章首先论述DSM沟通机制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DSM沟通机制研究现状及理论作了简要综述,并阐述了研究的思路与结构。第2章介绍DSM的概念及基本情况,电力市场条件下DSM运作机制,DSM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实施工程及经验,电力市场化改革对DSM实施主体产生的影响,DSM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及初步效果以及DSM经济、技术、管理措施和DSM实现途径,对我国DSM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编制了调查问卷,对DSM项目的沟通现状及沟通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第3章分别从沟通者策略、沟通对象策略、信息策略、沟通方式与渠道、沟通文化背景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沟通策略集合,说明策略集合不是策略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参与方的具体实际情况的有机组合。并采取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电力市场环境中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参与用户三个沟通方进行了DSM沟通成本效益分析,并分别在三方引入沟通成本、沟通收益的概念,得出DSM沟通满意度定义。有了以上分析的基础,第4章提出了DSM三维沟通模型,对DSM三维沟通模型作了详细分析,阐述了其存在的意义,并对如何构建DSM有效沟通体系作了实践上的初步探讨。第5章依据第4章建立的DSM三维沟通模型对北京地区的照明DSM作了沟通有效性案例分析,得出北京地区照明DSM沟通机制有效,但有效系数很低,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F426.61;F20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靖宇;[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德茗,张波;[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杨志荣,劳德容;[J];电力需求侧管理;1999年01期
黄永达;[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年02期
杨志荣;[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年04期
周篁;[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年04期
陈铁成,金军;[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年04期
叶秋云;[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年04期
王惠英;[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1期
杨晓梅,张勇,王治华;[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1期
陆启洲;[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作毅;[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朱元;[D];重庆大学;2003年
陈肖红;[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黄清辉;[D];重庆大学;2005年
滕朝宇;[D];中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建志;[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彭坤;谢建华;操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刘鲲鹏;俞海峰;邵洪涛;毕喜飞;;[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王蓓蓓,李扬,唐国庆;[J];节能与环保;2002年08期
杜明;舒广奇;郑能洁;;[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姜延灿,张新铭;[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殷令姣;相明琼;郝朝磊;;[J];当代经济;2011年08期
王庆利;王丹;井元伟;张嗣瀛;;[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胡福年;汤玉东;邹云;;[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4期
魏琳琳;黄民翔;;[J];电工技术;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鲲鹏;俞海峰;邵洪涛;毕喜飞;;[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王正风;;[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王正风;赵大勤;许长林;;[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王良友;杨素萍;尹佳音;张艳馥;曾鸣;;[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夏若男;孙昕;吴晓华;肖宝玲;曾鸣;;[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赵永亮;刘万福;林海英;赵庆波;曾鸣;;[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赵庆波;李存斌;张艳红;陈鹏;曾鸣;;[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曾鸣;张毅;王鹤;栾凤奎;毛莉萍;吴至复;;[A];200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全国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术交流暨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张艳馥;毛莉萍;赵永亮;刘万福;曾鸣;;[A];200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全国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术交流暨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刘万福;张海静;吴日昇;赵永亮;曾鸣;;[A];200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全国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术交流暨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梅霖;[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王冬容;[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朱柯丁;[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李莉;[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褚景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周景宏;[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马国庆;[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王永利;[D];华北电力大学;2010年
谢宜学;[D];天津大学;2011年
李文强;[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不井;[D];郑州大学;2010年
国书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孙文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谷帅;[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岑维健;[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马精华;[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毕志鹏;[D];南昌大学;2010年
边静;[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沈芳;[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张丽;[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春丽;;[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6期
白迎超;;[J];科技广场;2009年04期
姬银萍;;[J];河南科技;2010年07期
张爱民;;[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黎慈;;[J];商场现代化;2007年28期
刘雪;张阳;;[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徐钶炜;;[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7期
肖之兵;徐阳;;[J];现代商业;2010年11期
汪乐宁;陈琰;;[J];现代商业;2010年30期
余仕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维红;[D];贵州大学;2008年
万艳萍;[D];南昌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庆一;[J];北京节能;2000年03期
盛伟立,张瑞武;[J];节能与环保;2003年05期
黄永皓,康重庆,李晖,夏清,王功礼,胡左浩;[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年01期
杨志荣,劳德容;[J];电力需求侧管理;1999年01期
李扬;[J];电力需求侧管理;1999年01期
徐建军;[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年02期
汤玉东,王明飞,吴军基,邹云;[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年03期
曾鸣;[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年03期
王治华,唐为民,李扬,李军红,张长沪;[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年05期
唐为民,王治华,李扬,陈跃;[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毕可利;[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4年08期
谢効轩;皮洪琴;张德茗;;[J];电网技术;2007年S2期
吴永梅;鲍海;郭琳;王文;;[J];电网技术;2007年S2期
段铷,张彩庆,刘爱芳;[J];华东电力;2005年04期
;[J];东北电力技术;2008年06期
蔡建铭;张长安;;[J];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10年11期
贺元启;[J];大众用电;2003年01期
;[J];机电信息;2004年19期
唐敏;徐解宪;;[J];华东电力;2010年05期
唐敏;徐解宪;;[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武志刚;张娟;;[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孙泽锋;;[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李杰;;[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许存;;[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牟维春;韩吉亮;;[A];第四届全国设备管理经验交流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1年
杨玉群;琚泽立;王新;;[A];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优秀论文[C];2011年
万娜;;[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徐圣哲;;[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刘孝先;邓雪波;吴维农;;[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黄熙;王杨;;[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评论员;[N];西南电力报;2009年
白天亮;[N];人民日报;2008年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N];计算机世界;2006年
李雁争;[N];上海证券报;2008年
辛时;[N];经济日报;2006年
孙巍峰;[N];计算机世界;2006年
宋乐强;[N];中国电力报;2006年
舒圣祥;[N];市场报;2008年
渤海投资;[N];东方早报;2007年
吴文坤;[N];中国工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明辉;[D];吉林大学;2012年
朱柯丁;[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刘一民;[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王霞;[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李晓军;[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张昕;[D];上海大学;2011年
曹福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费智;[D];江苏大学;2011年
袁德;[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王成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効轩;[D];中南大学;2006年
陈肖红;[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吴海林;[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常阳;[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郝光辉;[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邓莉;[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李开伟;[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郑倩;[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卢利娟;[D];暨南大学;2008年
张振国;[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沟通机制研究
本文在对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缩写为DSM)沟通现状及沟通满意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DSM中沟通现状,提出了从DSM沟通成本效益、沟通满意度、沟通策略三个角度构建DSM沟通三维模型,以DSM有效沟通系数来测评DSM沟通水平,以及指导DSM沟通体系的构建。文章是基于DSM参与各方内部沟通有效、激励机制完整且充分发挥作用、沟通的成本与收益可以量化3个假设条件基础上对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参与用户三个沟通对象研究DSM参与各方之间的沟通机制。文章第1章首先论述DSM沟通机制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DSM沟通机制研究现状及理论作了简要综述,并阐述了研究的思路与结构。第2章介绍DSM的概念及基本情况,电力市场条件下DSM运作机制,DSM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实施工程及经验,电力市场化改革对DSM实施主体产生的影响,DSM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及初步效果以及DSM经济、技术、管理措施和DSM实现&
(本文共82页)
权威出处:
众所周知,电力乃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核心产业,其重要作用不言而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用电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电力在工业中也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然而,观其现状,我国的电力供需呈现出了极为复杂的多样化局面,电网运作的经济性与负荷率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所以,如何在当前电力系统失衡的环境背景下,有效优化电网运作方式,从而提高电力使用效率,已经成为每一名电力工作者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本文便探讨分析了电力需求侧管理中沟通机制体系的应用,希望借助本文内容,能够促使我国的电网运作方式更为合理化。1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阐述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的概念可以用如下形式进行表述:DSM是现代电力系统在当前电力市场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用电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优化用电方式以及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从而在满足终端用户用电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电量消...&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1引言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电力工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电力地区之间、季节之间的差别很大,电力供需呈现出多样化的复杂局面,电网运行的负荷率和经济性下降,系统平衡和系统安全的困难程度增加。因此,如何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能源支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使各方能够有效地实施DSM,一方面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采取包括法规、财务等方面的各种手段来刺激参与各方实施DSM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一套流畅的参与各方的沟通机制,保证信息能够在参与各方间有效流动,管理各环节能够协调发展,参与各方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利益最大化,能够让电力需求侧管理充分发挥作用。2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的概念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它是现代电力系统在电力市场条件下产生的用电管理模式,通过提高终端用电...&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电力需求侧,从字面解释应指电力的终端用户,是电力发、供、用三大环节中的末梢;电力需求侧管理(DSM)似乎跟发电企业无直接关系。但是,作番深入探讨,就会发现发电企业加强DSM不仅必要,而且同样责任重大。面对持续3年的电力供不应求严峻形势。发电企业作为电力生产的主力,一方面要确保充分发挥现有电源的生产能力,全力以赴多发电、满发电、发好电;另一方面,作为电力用户、耗能大户、排放大户,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自己企业开展DSM,都会成为直接的受益者。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年年递增,电网峰谷差的不断拉大,电力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压力也在增大。2004年全国各大区电力负荷曲线表明,最大负荷95%以上的尖峰部分累计只有1500万千瓦左右,年累计持续时间不超过30个小时。如果单纯依靠扩大投资规模来增加装机容量满足短暂的尖峰用电,既会造成电力建设规模的加大,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超过4亿千瓦,就发电能力而言,完全可...&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一、充分认识今年电力迎峰度夏形势的严峻性 ,切实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总体上判断 ,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会比2004年有所缓解 ,拉闸限电的程度有所减轻 ,但整体仍然偏紧 ,尤其是华东、南方和华北三个地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一些。从有利因素看 ,一是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加上各地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些不合理的电力需求增长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二是近两年一大批发电机组和输供电设施的相继投产 ,电力供应能力尤其是资源优化、余缺调剂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是各地区、各部门在电力迎峰度夏方面积累了经验 ,完善了机制 ,锻炼了队伍。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在影响电力供需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从需求看 ,虽然随着宏观调控取得成效 ,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一些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抑制 ,但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尚未根本转变 ,电力需求增长仍很强劲 ;随着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空调负荷持续高速攀升 ,对...&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监会等联合印发《电力需求T侧管理办法》为进-步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发改委、电监会等六部委最新联合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这是继2004年发改委联合电监会印发《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意见》后,中国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方面又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办法》确定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定义,明确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即发改委负责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电网企业是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重要的实施主体,自行开展工作并为其他各方提供便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办法》提出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十六项管理、激励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办法》提出的十六项措施中,既包含定性的措施,也包括部分定量措施,如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网企业的年度电力电量节约指标以及电网企业的电力负荷监测能力等。这些量化指标的规定大大增加了《办法》的可操作性,将大大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来源:人民网。张也家Pr口tR风U电b肚...&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兰州居民电费缴纳特征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2013年02期
兰州居民电费缴纳特征分析
【摘要】: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通过对居民电费缴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统计调查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兰州居民目前缴纳电费的现状及影响其选择缴费方式的因素,得出缴费距离和缴费服务2个因子是影响居民选择缴费方式的重要因素。同时基于缴费平均花费时间对居民进行分类,采用回归分析法拟合各种缴费方式的因素分析模型,提出适合不同类别居民的缴费方式,以利于居民更快捷缴费,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居民"10分钟缴费"的目标。
【作者单位】:
【分类号】:F426.61;F22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金燕;闫旭东;;[J];大众标准化;2010年S1期
赵木林;;[J];农村电工;2012年03期
黄小华;;[J];农电管理;2008年05期
严学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3期
王爱英;时松和;冯丽云;李敬锴;陈双喜;;[J];中国卫生统计;2008年05期
黄桂萍;;[J];大众用电;2010年01期
罗斌;;[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年2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俞能福;陈邦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张颖;蒋永忠;黄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肖保全;施彬;李晓龙;;[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魏宁;边宽江;袁志发;;[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李思;;[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杜华章;;[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赵俊磊;林媚珍;蒙金华;郭琴;;[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王英巍;刘寿东;邓茂芝;;[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易爱军;张颖;;[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王京萌;赵文吉;郭逍宇;李跃;龙娟;;[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文化强市指标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李彬;郑成功;;[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董衡苹;;[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张海波;;[A];“力恒杯”第11届功能性纺织品、纳米技术应用及低碳纺织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龙云;;[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夏菁;张智敏;;[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郭玉光;颜培实;;[A];畜牧业环境、生态、安全生产与管理——2010年家畜环境与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李丹;曹建新;;[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郭慧婷;张俊瑞;;[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刘秋梅;李安鹏;陈支通;;[A];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黄毅;马婧;张建波;;[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锁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汪琼;[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邓雪;[D];辽宁大学;2010年
刘梅;[D];江南大学;2011年
刘文革;[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刘飞;[D];吉林大学;2011年
邱洪华;[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尹碧昌;[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杨凡;[D];暨南大学;2011年
黄志勇;[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胤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周楠;[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高越飞;[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段大勇;[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沈巍宇;[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王晓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侯辉;[D];湘潭大学;2010年
严财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邓茹;[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沙敏华;[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颜爱民;王维雅;;[J];管理学报;2007年02期
张平,崔永胜;[J];经济师;2005年02期
张瑾;戴斌荣;;[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9期
王志刚,蒋慧明;[J];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01期
何兆银;[J];农电管理;1999年03期
张勉,李树茁;[J];统计研究;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葛晓莉;;[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07期
陈傲;;[J];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S1期
孟大乾;;[J];网络财富;2010年15期
付红;郭平;徐田柏;李志远;;[J];唐山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叶伟;黄明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王文亮;冯军政;王丹丹;;[J];技术经济;2008年07期
赵兵;陈雁;;[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1年02期
程蕾;刘仲文;艾新宇;;[J];会计研究;2008年01期
宋安顺;马卫;;[J];经济经纬;2008年03期
吴建民;;[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傲;;[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席利卿;严奉宪;;[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杜书云;饶品样;;[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赖娟;肖珉;周宗放;;[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彭本红;彭建华;;[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高星星;;[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9年“防控风险·化危为机·实现保险强省新跨越”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吴黎军;胡锡健;刘永强;;[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吕鸿江;刘洪;叶红梅;陈开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廖翼;兰勇;;[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刘文彬;高世威;;[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新华;[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陈世佳;[N];中国石油报;2007年
徐经胜;[N];中国工业报;2008年
许帅;[N];中华建筑报;2011年
张莫 陈伟
刘振冬;[N];经济参考报;2009年
邓清波;[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刘超;[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韩劲松;[N];济南日报;2008年
鲍丕勇;[N];徐州日报;2008年
黄玫;[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孝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邹志勇;[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杨正林;[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赵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毕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徐青;[D];浙江大学;2006年
徐佩;[D];河海大学;2006年
徐忠伟;[D];复旦大学;2005年
刘伟;[D];重庆大学;2007年
刘为军;[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仲明;[D];青岛大学;2006年
赖俊昆;[D];暨南大学;2008年
高芳;[D];西北大学;2009年
马敏;[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张娟;[D];山东大学;2008年
管轶莉;[D];同济大学;2007年
杨莹;[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马冬敬;[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江星本;[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肖嘉贞;[D];浙江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对电力需求侧管理+$head_words:\\ 沟通机制+$head_words:\\ 激励机制","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沟通机制研究"}
&&&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沟通机制研究
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沟通机制研究
本文在对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缩写为DSM)沟通现状及沟通满意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DSM中沟通现状,提出了从DSM沟通成本效益、沟通满意度、沟通策略三个角度构建DSM沟通三维模型,以DSM有效沟通系数来测评DSM沟通水平,以及指导DSM沟通体系的构建。
文章是基于DSM参与各方内部沟通有效、激励机制完整且充分发挥作用、沟通的成本与收益可以量化3个假设条件基础上对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参与用户三个沟通对象研究DSM参与各方之间的沟通机制。
文章第1章首先论述DSM沟通机制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DSM沟通机制研究现状及理论作了简要综述,并阐述了研究的思路与结构。第2章介绍DSM的概念及基本情况,电力市场条件下DSM运作机制,DSM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实施工程及经验,电力市场化改革对DSM实施主体产生的影响,DSM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及初步效果以及DSM经济、技术、管理措施和DSM实现途径,对我国DSM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编制了调查问卷,对DSM项目的沟通现状及沟通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第3章分别从沟通者策略、沟通对象策略、信息策略、沟通方式与渠道、沟通文化背景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沟通策略集合,说明策略集合不是策略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参与方的具体实际情况的有机组合。并采取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电力市场环境中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参与用户三个沟通方进行了DSM沟通成本效益分析,并分别在三方引入沟通成本、沟通收益的概念,得出DSM沟通满意度定义。有了以上分析的基础,第4章提出了DSM三维沟通模型,对DSM三维沟通模型作了详细分析,阐述了其存在的意义,并对如何构建DSM有效沟通体系作了实践上的初步探讨。第5章依据第4章建立的DSM三维沟通模型对北京地区的照明DSM作了沟通有效性案例分析,得出北京地区照明DSM沟通机制有效,但有效系数很低,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摘要: 本文在对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缩写为DSM)沟通现状及沟通满意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DSM中沟通现状,提出了从DSM沟通成本效益、沟通满意度、沟通策略三个角度构建DSM沟通三维模型,以DSM有效沟通系数来测评DSM沟通水平,以及指导DSM沟通体系的构建。
文章是基于DSM参与各方内部沟通有效、激励机制完整且...&&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需求管理工具 免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