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舒草本舒宝宝抑菌液怎么用通养液能治疗头晕乏力吗?

内痔该用什么中药治疗呢?_百度知道
内痔该用什么中药治疗呢?
请给几服做下参考,谢谢!!...
请给几服做下参考,谢谢!!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采纳数:4108
获赞数:69960
  内痔  开放分类: 医疗、科学、疾病、医学、痔  内痔的临床表现  1.好发于肛门齿线以上,截石位于3、7、11点处。  2.主要症状为大便时出血,或伴痔核脱出。  3.初期(工期)痔核较小,质柔软,痔面鲜红色或青紫色,排便时痔核不脱出肛门外。排便时出血或便后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血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呈间歇性发作。  中期(Ⅱ期)痔核较大,隆起,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便后自行回纳。便后出血比初期减少。  后期(Ⅲ期)痔核更大,质地较硬,表面微带灰白色,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甚至行走、咳嗽、喷嚏或站立时也会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须用手推回,或平卧、热敷后方能回纳,便血不多或不再出血。  4.一般无疼痛感觉,中、后期可有肛门坠胀、瘙痒。如痔核脱出嵌顿,可致肿痛,糜烂、坏死,甚至化脓,继发肛瘘等证。  5.一般无全身症状。后期有的可继发贫血、大便困难、小便不易排空等症状。  6.本病需与下列肛门病相鉴别。  息肉痔:为直肠下端所生之息肉,质薄嫩,根蒂细,色鲜红。一般单发,偶有一连串二、三十个之多,状如葡萄。大便时可能脱出肛门外,多见于儿童。  锁肛痔:肿物不能脱出于肛外,触诊其质坚硬而凹凸不平。肛门狭窄,大便变细,或大便如痢,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时流臭秽败浆污水。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肛裂:好发于截石位6、12点处,肛门有裂口,出少量鲜血,大便时疼痛,有时便后疼痛可持续数小时。  脱肛:①直肠脱垂性脱肛:脱出物色淡红,形如螺旋而有层次,其质较硬。多见于体弱的小儿与老年人。②直肠粘膜脱垂性脱肛:有环状或部分粘膜脱垂,其色鲜红,质柔软,无痔的高突,微有渗血。多见于老年人,偶见于内痔手术后的患者。  --------------------------------------------------------------------------------  内痔症状  本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辛辣生冷刺激,或饥饱失常,或因起居失慎,久坐久立,负重远行,或房室过度,或因久泻久痢,长期便秘,妊娠生产,腹部肿瘤压迫等,均可使风湿燥热内生,气血不调,以致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肛门而形成内痔。其特点是无痛性便血,后期可有痔核脱出。  本病以便血、肿胀痒痛、脱出及便秘为四大主要症状。便血是由于血络受伤所致,然由于体质不同,感邪之异,又有虚实之分。实者血色鲜红,或红而污浊,如滴如射,便秘腹痛拒按;虚者血色淡红清稀,或晦而不鲜,伴有神疲乏力。肿胀痒痛是由于下焦湿热,结聚肛门,气血逆乱,筋脉横解,血脉瘀阻,发为痔核肿胀痒痛。若气血两虚,气虚升举无力,则以痔核脱出,不易回纳为主;气虚不摄,血不敛气,便血色淡而量多。  内痔患者,可因肛门坠胀感而便意频频,或惧怕出血而不敢排便、致使腑气不畅而发生便秘。便秘也有虚实之分,实秘者为实热内结,灼伤津液,胃肠燥结,便干难解,腹满痛;虚秘者气虚肺失肃降,大肠传导无力,或血虚津枯,胃肠燥结,腹胀便秘,心悸自汗。治疗以清热润燥,凉血止血,益气收敛为主。  --------------------------------------------------------------------------------  内痔的治疗方法  血络受伤型  【证见】 实证者便血色鲜红,或红而污浊,便前便后不定,量多量少不等,如滴如射不一。脱出的痔核色鲜红,便干秘涩,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苔黄燥,脉数有力。  虚证者便血色淡红清稀,或晦而不鲜,肛门绵绵作痛,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实证宜清热凉血,虚证宜健脾摄血。  【方药】  1.主方  (1)清热凉血方选凉血地黄汤(祁坤《外科大成》)加减  处方:生地黄15克,赤芍9克,枳壳9克,黄芩9克,槐花12克,地榆12克,黄连9克,荆芥9克,甘草6克,防风6克,牡丹皮9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瓜蒌仁12克(打)、火麻仁12克(打)。  (2)健脾摄血方选归脾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党参30克,茯苓12克,白术9克,黄芪15克,当归9克,白及9克,黄芩炭6克,三七末3克(冲服),槐花炭9克,阿胶6克(烊化冲服)。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实证。  (2)胆豆丸,每次3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实证。  (3)归脾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虚证。  (4)十全大补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虚证。  3.单方验方  (1)复方脏连丸(陈松山验方)  处方:地榆炭156克,黄连150克,黄芩150克,防风150克,生大黄150克,荆芥炭150克,生槐米250克,火麻仁250克,生地黄250克,猪大肠5副。上药共研细末,制成蜜丸,如梧桐子大,分装每袋20克。每次服5克,每日2次,10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内痔出血、脱出并栓塞、内外痔等。  (2)消痔汤(凌朝光验方)  处方:乌梅10克,五倍子10克,苦参15克,射干10克,炮穿山甲10克,煅灶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血甚者,加地榆炭、侧柏叶。炎症甚者,加黄柏、黄连。便秘者,加番泻叶。疼痛甚者,加乳香、延胡索。肛门坠胀者,加木香、枳壳。脾虚下陷者,加黄芪、葛根、升麻。适用于痔疮出血、肿痛、脱垂。  下焦湿热型  【证见】 痔核脱出肛外,色紫赤潮湿,自觉肛门坠胀疼痛,似有里急后重之感。大便不爽,伴有出血,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  【治法】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方药】  1.主方  (1)防风秦艽汤(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防风9克,秦艽15克,当归9克,生地黄15克,赤芍9克,茯苓12克,连翘9克,槟榔9克,地榆12克,槐角12克,枳壳9克,白芷9克,苍术9克,甘草6克,栀子9克,泽泻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若湿热兼瘀,肿痛作痒者,可用止痛如神汤(吴谦等《医宗金鉴》)  处方:秦艽15克,苍术9克,桃仁12克,皂角刺9克,防风9克,黄柏9克,当归尾9克,泽泻12克,槟榔9克,大黄9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地榆槐角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痔速宁,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参照血络受伤证单方验方。  气血两虚型  【证见】 痔核脱出,不易回纳。气虚甚者,肛门有下坠感,气短懒言,食少乏力,便血淋漓;血虚甚者,便血色淡量多,头晕目眩,面色眦白,神疲心悸。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治法】 补气升提,养血柔肝。  【方药】  1.主方  (1)补中益气汤(李杲《东垣十书》)合逍遥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升麻9克,柴胡6克,白术9克,当归9克,白芍9克,茯苓9克,甘草6克,槐花9克,生地黄12克。水煎服,每日l剂。  (2)若气血双虚较甚,用十全大补汤(陈师文等《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川芎6克,当归9克,熟地黄18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大枣9克,阿胶9克(烊化冲服),广木香9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十全大补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参照血络受伤证单方验方。  肠燥便秘型  【证见】 实秘者,腹胀满而痛、便结拒按,口干嗳气,心烦。苔黄燥,脉数有力。虚秘者,腹痛绵绵,胀满喜按,头晕目眩,心悸自汗。唇舌色淡,脉细弱。  【治法】 实秘宜通腑泻热;虚秘宜润肠通便。  【方药】  1.主方  (1)通腑泻热方选大承气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  处方:生大黄9克(后下),芒硝9克(冲服),枳实9克,厚朴9克,槐花9克,莱菔子15克,金银花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以便通胀减为度。  (2)润汤通便方选增液承气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合五仁丸(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加减  处方:玄参9克,生地黄12克,麦冬9克,大黄9克,甘草6克,杏仁9克,郁李仁12克,火麻仁12克(打碎),陈皮9克,槐角9克,枳实9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牛黄解毒片,每次3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实秘。  (2)凉膈散,每日9-15克,加竹叶l片,蜂蜜少许,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实秘。  (3)润肠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虚秘。  (4)麻仁滋脾丸,每次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虚秘。  3.单方验方参照血络受伤证单方验方。  --------------------------------------------------------------------------------  内痔的外治法  1.熏洗 各期内痔均可以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常用方为五倍子汤或苦参汤,或选用芒硝、金银花、连翘、苦参、地榆、马齿苋、川椒等1~2味煎水熏洗。熏洗可起活血消肿,清热止痛,收敛止痒的作用。  2.外敷 内痔后期,痔核表面糜烂渗液,暂时不能手术者,可先用上法熏洗患部,然后用五倍子散、消痔散加枯矾粉外敷。外敷具有清热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作用,可使痔核缩小,溃面愈合。  3.塞药 I、Ⅱ、Ⅲ期内痔及内痔手术后不便敷药者,可把药物做成膏或栓,塞人肛内,达到清热消肿,镇痛止血的目的。塞药可选用九华膏、紫草膏等。  4.枯痔法  以药条或药钉插入痔核内,使痔枯干坏死,脱落而愈。现一般采用无砒药钉如七仙条、二黄枯痔钉等。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兼有各种急性病、严重的慢性病、肛门直肠急性发炎、腹泻、恶性肿瘤、出血患者,以及对砒剂过敏者。  操作方法:术前清洁灌肠,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用生理盐水洗净后。翻出痔核于肛外,用左手食指、中指固定痔核,作表面消毒。以右手拇、食指持药钉尾段,于距齿线0.3-0.5厘米处,与肠壁纵轴成250.350的方向旋转插入粘膜下痔核中心,深约l厘米。一般每核一次插人4~6根,或视痔核大小而定。间距为0.3~0.5厘米。然后剪去露在痔核外的多余药钉,钉根外露1毫米左右。太短易引起插口出血,且不易固定;太长则易损伤对侧肠壁。而后将痔核推回肛内。同法处理其他痔核,一次最多处理3个。每次插钉完毕,同时塞人黄连膏或紫草膏。一般7日左右痔核萎缩脱落。  注意事项:插钉不能重叠,深浅适宜,太深可使括约肌受损坏死,感染疼痛;太浅药钉容易脱落,造成插口出血,达不到治疗目的。先插小痔核,后插大痔核,或先插有出血点的痔核,在出血点插钉1个可以止血。插钉时应正确掌握与齿线的距离,过近可引起疼痛。一次插钉总数不超过20根。  术后处理:术后24小时内不解大便,以防药钉滑脱引起出血。若大便后痔核脱出,应即推回,以免水肿嵌顿引起剧痛,并辅以止血消肿润肠药物治疗。若使用含砒汞药钉,应嘱患者多饮开水,或以银花、绿豆煎汤内服,以利砒毒排泄。同时注意观察病人有否高热、腹痛、呕吐、口腔破溃等中毒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5.结扎法  以药线或粗丝线,或胶圈结扎痔核根部,阻断痔核血液供应,使之缺血干枯、坏死而脱落,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一般较常用的方法有贯穿结扎法,胶圈套扎法等。  (1)贯穿结扎法:用丝线贯穿结扎于痔根部,以阻断病变部位的气血流通,达到使痔核坏死脱落的目的。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尤其是纤维型内痔更为适宜。  禁忌证:肛周急慢性炎症、急慢性痢疾、腹泻、浸润型肺结核、严重的肝肾疾患、高血压、各种血液病患者以及临产孕妇。  操作方法:常规备皮、清洁灌肠,采用腰俞麻醉或局麻。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部位,常规消毒铺巾。术者两手的食指交叉,缓缓进行扩肛,使括约肌松弛,痔核充分暴露。以弯血管钳夹住痔核基底部,用左手向肛外轻轻牵引,右手持弯圆针穿10号粗丝线从痔核基底部中央稍偏上方穿过,然后用剪刀沿齿线剪一浅表切口,缝线绕痔核基底“8”字结扎。结扎后的痔核再注入15%明矾液或消痔灵注射液,或轧压痔核,以加速痔核坏死脱落。最后剪短扎线,约留3。5厘米,再把痔核推回肛内。术毕注入紫草膏,用纱布外盖固定。一般一次处理3个痔核。若为环形内痔,可先将痔核分为几个痔块,在痔块之一侧用两把止血钳夹起粘膜。从中间剪开,同法处理痔块对侧,然后将痔块进行“8”字贯穿结扎,同法一一处理其他痔块。  注意事项:结扎时应先小后大。缝针穿过痔核基底时,不可穿入肌层,以免引起肌层坏死或并发肛周脓肿。术后当日禁止排便。如便后痔核脱出,应立即推回肛内,以免水肿加剧疼痛。术后7~14日为痔核脱落期,嘱病人尽量减少活动,大便时也不宜用力努责,以防引起大出血。  (2)胶圈套扎法:借助器械将小乳胶圈套入痔核根部,利用胶圈扩张后的紧缩力,阻断痔核血液供应,使之缺血坏死脱落。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及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同贯穿结扎法。  操作方法:术前嘱患者排空大便或清洁灌汤,取侧卧位或膝胸位。先插人斜面肛门镜,确定痔核位置及数目,选定套扎部位;充分暴露痔核区。以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而后由助手固定肛门镜,术者左手持套扎器套住痔核,右手持麦粒钳,经套扎圈钳住痔核根部,将痔核拉入套扎器内。按压套扎器柄,使套圈外套向痔根部移动;随之将套圈推出,扎到痔核根部。然后松开麦粒钳与套扎器一并退出,再缓缓退出肛门镜。  注意事项:同贯穿结扎法。  6.注射疗法  (1)硬化萎缩注射法:将硬化萎缩注射剂注射至痔核粘膜下层静脉丛的间隙内,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曲张的痔静脉丛也因静脉、静脉周围炎和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而逐渐闭塞、达到使痔核硬化萎缩的目的。  适应证:I、Ⅱ、Ⅲ期内痔,内痔兼有贫血不适合其他疗法者,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内痔嵌顿;内痔伴有急慢性炎症及腹泻;兼有严重肺结核、高血压、肝肾疾患及血液病;由腹腔肿瘤引发的内痔、外痔及临产孕妇,前列腺增生较重者。  常用药物:消痔灵、6%~10%明矾液、5%鱼肝油酸钠、5%~10%石炭酸甘油等。  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术野消毒,局部麻醉后,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肛管及肠腔。扩肛后以皮试针头抽取药液,在嗽叭形肛镜下进行注射。药液应注在距齿线0.5厘米处的痔核粘膜下层,针头以斜150角进行注射。每核注入药液0.5~1毫升,以痔核肿胀表面颜色不变为度。每次注射不超过3个痔核,用药总量不超过3~4毫升。若一次注射不愈,相隔7日可再注1次,一般3-4次可以治愈。  (2)消痔灵四步注射法:也是硬化萎缩注射法的一种,原理与硬化萎缩注射法同。①适应证:各期内痔、出血、Ⅲ期内痔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静脉曲张性内外痔。②禁忌证:内痔嵌顿发炎;伴有急性肠炎、痢疾;皮赘外痔。③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用0..5%e洗必泰棉球局部消毒,充分暴露病变部位,用l%普鲁卡因10-15毫升作肛门局部麻醉,再用0.5%o洗必泰棉球消毒肛内痔区。用手扩张肛门,在嗽叭形肛门镜下仔细查清内痔部位、数量及大小,再用食指触摸痔区有无动脉搏动,确定注射部位。然后用5号针头,5毫升注射器,吸取消痔灵液,在肛门镜下分四步,进行低浓度、大剂量注射。下面介绍各项具体操作。  直肠上动脉区注射:为避免药液集中引起组织坏死出血,用l%普鲁卡因将消痔灵液按l:1的比例稀释的药液进行注射,每点注射2~3毫升。  痔粘膜下层注射:为防止组织坏死,用1%普鲁卡因将消痔灵按2:1稀释的药液从痔核中部进针至肌层。当出现肌性抵抗感后边退针边注射,再呈扇形注射,使药液均匀充盈到粘膜下层组织中。注入的药量可视痔核呈弥漫性肿胀为宜,每核注药量为4—6毫升。  痔粘膜固有层注射:当第二步注射完毕,再缓慢退针,出现落空感时,即进入到痔粘膜固有层,缓慢注药,每核注药2—3毫升。注药后可见痔核粘膜呈水泡状,并能见到粘膜的微细血管。  洞状静脉区注射:最后在齿线稍上方的内痔最低部位,即洞状静脉起始部进行注射。为避免药液扩散到齿线以下引起疼痛,将药液稀释为l:l浓度。在肛门镜下或用手指暴露内痔下部,在齿线上O.1厘米处进针,针尖穿入内痔的斜上方作扇形注射,每核注药1-3毫升。Ⅲ期内痔一次注药量为20~45毫升(稀释后剂量)。最后用3厘米长、1厘米宽的凡士林纱布,大部分放入肛内,固定内痔,防止嵌顿。外用纱布固定。原则上一次注完所有内痔,注射后内痔因组织萎缩,干枯成为异物。本法一般无不良反应,若注射后稍有疼痛,不须处理;可能有低热,极少数病例体温较高,可对症处理,3-5日可恢复正常。注意事项:注射时要严格消毒,每次注射进针处必须消毒,以防感染。必须选用细针头,以免针孔太大引起出血。进针后应做回血试验,无回血方可缓缓推药。针头勿向痔核内各方向乱刺,以免损伤痔内血管引起出血,造成痔核血肿,局部渗出液增多,延长痔核萎缩时间。注射的深浅要适度,太浅易引起粘膜溃烂,过深可使肌层组织硬化。勿使药液注人外痔区,或注射位置过低,以免药液向肛管扩散,造成肛周水肿疼痛。注射后24小时不宜排便,并减少活动。  (3)坏死枯脱注射法:是将腐蚀性药液注入痔核内,使痔核组织坏死脱落,经过创面修复而愈合。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  禁忌证:同硬化萎缩注射法。  常用药物:枯痔油、新6号注射液。  操作方法:腰俞麻醉或局麻,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用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将内痔翻出肛外,左手持蚊式止血钳于齿线上将痔核夹住一部分固定,右手持备好的药液注射器,在齿线上0.3~0.5厘米处,刺入痔核粘膜下层,由低到高呈柱状将药液缓缓注入痔核内,以痔核略膨大变色为度。注射后,将痔核推回肛门内。痔核约7~14日坏死,干枯脱落。一次注射不超过3个痔核;若痔核较大或较多,可分期注射,间隔2周注射1次。若用枯痔油注射,每核注入0.5~1毫升,总量不超过4毫升。  注意事项:同硬化萎缩注射法。注射后7—14日减少活动,防止痔核脱落时发生大出血。  7.内痔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疼痛:口服止痛药,或用1%普鲁卡因10毫升在中髎或下髎穴封闭,每侧5毫升。也可选用少腹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蒲公英20克,活血止痛,清热解毒。  出血:若内痔结扎不牢,或痔核枯脱,出现创面渗血,可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止血,也可外敷止血散。若小动脉出血,应在能充分暴露出血点的条件下进行缝扎止血;术后可口服云南白药等,以防出血。  发热:因组织坏死被吸收引起的发热,体温通常不高(38℃以下),一般不须处理,注意观察。若为局部感染引起高热,应服清热解毒药物,方选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加金银花、连翘、败酱草。  水肿:可用朴硝30克、黄柏30克、金银花15克、红花15克、蒲公英20克、白矾3克煎水熏洗,每日1-2次。或用1:5000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浴后外敷痔疮膏。轻者可用热水袋热敷。  小便小利:嘱病人多饮水,或用车前子30克、冬瓜皮30克煎水代茶饮服;也可针刺三阴交、水分、关元、中极等穴位,或用l%普鲁卡因10毫升长强穴封闭,或用热水袋热敷。  --------------------------------------------------------------------------------  内痔如何治疗  1.针灸疗法  针刺:主要适用于工期内痔,或Ⅱ、Ⅲ期内痔暂不能手术者。主穴:长强、承山、八髎。配穴:会阴、足三里、三阴交,大肠俞。湿热者用泻法,脾虚者用补法。  挑痔疗法:适用于Ⅱ、Ⅲ期内痔。可取大肠俞、次髎等穴,或在患者背部脊柱两侧偏于腰骶部寻找痔点,即突出表皮、压之不褪色的红色或灰白色小丘疹,常规消毒后,用粗针将痔点表皮挑破,再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数条。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  2.饮食疗法  香蕉蕹菜粥:香蕉100克去皮为泥,蕹菜(通心菜)100克取尖,粳米50克。粳米加水煮至将熟时,放入蕹菜尖、香蕉泥,加入适量食盐或白糖,同煮为粥,作早餐主食。适用于痔、瘘实热之证。  公英败酱猪肠汤:鲜蒲公英50克(干品25克)、败酱草25克,用布包裹,与猪大肠250克用砂锅炖至烂熟,去布袋,加入食盐调味,分2次食猪肠喝汤。适用于痔、瘘实热证。  党参无花果炖猪瘦肉:党参50克,无花果250克,猪瘦肉500克,同炖至肉熟透,加入食盐调味,分顿食肉喝汤。适用于痔瘘日久气血虚弱证。  大枣乌鱼汤:大枣50克(去核),乌鱼500克,用砂锅炖至烂熟,加食盐、生姜少许,分餐食用。适用于痔瘘虚证。  3.预防调护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忌食辛辣、醇酒厚味。  起居有常,工作劳逸结合。从事久站久立工作者,应适时变换体位。  注意肛门卫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经常保持大便通畅。  及时治疗腹泻、便秘、痢疾等疾病。  内痔术后,饮食要清淡,必要时给予半流或全流饮食。  术后痔核脱落期,尽量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  术后每次排便后,用淡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而后换药。  注意观察病人术后反应,若有发热、疼痛、小便困难及便后出血,应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术后若痔核脱出,应及时托回肛内,以防水肿嵌顿。  预防痔疮  传统理论说认为痔是直肠下端、肛管和肛门缘的静脉丛曲张扩或结缔组织增生引起的柔软肿块,现代理论认为痔是肛垫下移或肥大引起的病理性改变。痔疮的主要症状有便血,肛门肿物隆起、脱出,感染时可引肛门肿痛等。饮食是预防痔疮、减轻痔疮症状、减少痔疮复发的重要因素。平时痔疮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首先到医院专科就诊以明确诊断和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可根据痔疮的不同症状,辅以一些饮食疗法,以帮助身体康复。  1. 痔疮出血:痔疮的便血一般较鲜红,常点滴而下,或便后带血,严重者可有喷射状出血。经常出血会引起出血性贫血,严重者可引出血性休克,应及时到医院出进行诊治。在饮食治疗方面,若出血淡红,伴有头晕乏力,面色淡白者。多为痔疮出血日久,气血两虚。可用党参、黄芪各20克,杞子、红枣各10克。加猪瘦肉200克或鸡肉200克,或乳鸽1只,花生油、食盐适量(下同),煲汤饮服。若出血鲜红,口苦,大便秘结者可用旱连草30克,槐花20、生地20克。加猪肠头1条。煲汤饮服。  2. 内痔脱出。若内痔脱出伴肛门肿痛不适,口苦舌红苔黄者,多为大肠湿热下注。可用葛根30克、升麻10克、槐花20克。加猪肠头1条。煲汤饮服。若内痔脱出伴肛内下坠,头晕乏力者,面色淡白者。为气血两虚,中气下陷。可用党参、黄芪、金英子各20克。升麻,当归各10克。加猪瘦肉或鸡肉克,或乳鸽煲汤饮服。
来自健康生活类芝麻团
采纳数:246
获赞数:583
参与团队:
你好,痔疮能缓解,部分可以治愈。平时注意清淡易消化饮食,忌辛辣刺激的,避免熬夜劳累,增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意见建议:最好是到医院做一下肛镜方面的检查确诊一下目前的病因类型和轻重程度,早期对症采取治疗措施,症状轻时可以先使用达必康有一定作用。最好是结合手术治疗,以免导致复发。
用自己的手指将内痔推入肛门,并做数次收缩肛门的运动,尽量不要痔疮脱出,这样有利于内痔的消退,其次也可以再使用
物3分钟止痛
对肛门内进行用药,饮食保持清淡,忌酒,多食水果蔬菜,大便不能太干。内痔是能慢慢消退的。
癡鈊ê靌寳
癡鈊ê靌寳
采纳数:150
获赞数:1080
内痔的诊断,主要靠肛管直肠检查。首先做肛门视诊,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牵开,除一期内痔外,其他3期内痔多可肛门视诊下见到。对有脱垂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观察,这可清楚地看到痔块大小,数目及部位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诊断环状痔,更有意义。其次做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但指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最后做肛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粘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和部位。你不去医院检查的话,是不行的,因为药不能随便用,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来开药的.
其他1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甲钴胺片能在面部涂抹吸收进行治疗面瘫吗?
甲钴胺片能在面部涂抹吸收进行治疗面瘫吗?
发病两个半月,例假期间吹到右边头部,轻微面瘫,做的针灸和电疗呢吃的甲钴胺片和天丹通络胶囊呢,但是还是感觉右脸不舒服,有下拉感。
患上面瘫这种疾病让每一个患者都是比较痛苦的,因为这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到大家的面部,也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面瘫有哪些治疗方法?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闭经、绝经、更年期
擅长:小儿内科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专长:全科
病情分析:轻微面瘫,发病两个半月,在做针灸和电疗,以及口服甲钴胺片和天丹通络胶囊指导意见:临床甲钴胺具有营养神经的功效,甲钴胺片能在面部涂抹治疗无效,但是可以通过注射液注射到穴位吸收治疗
问面瘫怎么治疗
职称:其他
专长:皮肤过敏
&&已帮助用户:128086
指导意见:原则: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及早消退,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如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理疗针灸;保护暴露的角膜及预防结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药水、眼药膏等;患者自己对镜子用手按摩面瘫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
问面瘫治疗后?
专长:中医脾胃肝胆
&&已帮助用户:69297
你好!治疗多长时间了?平时有什么症状?哪里不舒服?请把情况说清楚点!才好进行判断!
问用什么药物能代替黄鳝血涂抹面部治疗面瘫吗?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9989
问题分析:你好 面瘫又称为面神经炎,一般常见于病毒感染后出现一侧面颊活动不灵活,嘴巴歪斜,口角下垂,前额皱纹消失意见建议:在早期可以应用抗病毒药物,加用激素,适当的B组维生素
在恢复期可以配合中医针灸等方法
问请问,甲钴胺片对治疗面瘫有效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临床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4619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
你好,面瘫药物治疗效果你好,针灸推拿效果好,祝你早日康复。
问面瘫治疗急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67515
问题分析:面瘫早期治疗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建议你到医院接受治疗。主要是抗病毒及营养神经治疗。意见建议:最好是配合针灸 治疗,针灸在这方面效果明显。还是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用双手戳脸,帮助恢复
问面瘫的治疗
职称:医师
专长:消化不良、婴儿腹泻、婴儿湿疹等
&&已帮助用户:128386
指导意见:面瘫除了针灸治疗 ,可用面神经纤维蛋白激活疗法,它可以在短时间激活修复您受损的面部神经元,改善您面部微循环,从而达到消除面部神经麻痹的效果。多做些功能性锻炼,如抬眉、双眼紧闭、鼓起等,湿热毛巾敷脖,注意头面部保暖。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药物治疗是比较常规的治疗办法,也是很多患者想到的治疗办法
早期妊娠流产、多为精子或卵子异常,受精卵异常,或染色体异常所致
阴道松了怎么办? 患上宫颈糜烂怎么治疗
白带异常是妇科炎症的可能,如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炎等妇科病
早孕试纸一深一浅!怀孕多久不能做人流?
做人流疼不疼?药流和人流哪个伤害小?
治疗月经疼痛的方法有哪些一直是女性患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百度联盟推广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本肤舒抑菌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