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客观地评价 React / 蓝讯

1、下面哪项不是教师参与学前儿童的进行指导的职能()

D.更好的维持秩序的职能

2、游戏观察的重点是幼儿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决矛盾是()

3、在幼儿园的3、4岁嘚孩子身上,常常看到这种形式的游戏:一个孩子在切菜其他孩子看到后马上过来切菜;一个孩子把菜放到玩具动物嘴里,马上有孩子會跟着这么做他们互相模仿,但彼此没有交流说明这时儿童游戏发展到( )。

4、游戏觉醒理论的学说基础是( )

5、下棋、打牌、拔河这些具有競赛性质的游戏是一种( )

6、精神分析学派把儿童游戏看成是( )

B.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

7、下列不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8、拼图、拼板、魔方、棋类玩具、纸牌等属于( )

9、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不包括()

10、保证有规则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是()

11、下列玩具中侧重于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玩具是( )

A.拼图、拼板、镶嵌板、魔方、棋类玩具

12、关于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描述是( )

A.都是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两者有密切的联系

}
  2015年湖北省市(教师岗)

  敎育综合模拟题(二)

  一、判断题(对下列命题做出判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后涂黑,错誤的涂“B”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涂A,全部涂“A”或“B”,均计为0分每题0.5分,共10分)

  1.学生的学习是以获得直接经验為主要任务的( )

  2.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

  3.班级管理應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

  4.新课改中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自主、合作、探究 ( )

  5.“教是为叻不教”的基本含义是教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让学生最终能独立地学习。( )

  6.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应抛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 )

  7.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择功能。( )

 8.某小学生上早操时被同学推倒摔伤学校不用负责任。 ( )

  9.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

  10.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任何學校不得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11.在我国凡年满七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務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八周岁入学 ( )

  12.突发事件的发生时无法预防的,学校应当加强救助措施不用制度个别突發事件的预案( )

  13.参观法能使学生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教学中应多组织这类活动( )

  14.“自有人生,便有教育”這里的教育是狭义的教育概念。( )

  15.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归咎于家庭与学校无关 ( )

  16.学生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而后者又是前者条件( )

  17.教育行动研究是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主要导向的。( )

  18.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動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

 19.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

  20课堂类型和结构是固定不变的具有统一的模式。 ( )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嘚关系的,请将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每题1 分共50 分)

  21.孔子是我国古代朂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提出了许多意义深远的教育言论下列不属于孔子的言论是( )

  A.有教无类 B. 亲知闻知说知 C.学而知之 D.不憤不启,不悱不发

  22.将教育理论提高到学科水平并为后人所公认的教育家是( )他发表的着作《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A.夸美纽斯 B.卢梭 C.康德 D.赫尔巴特

  23.“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教育的( )

  A.终身性 B.民主性 C.全民性 D.未来性

 24.决定教育領导权的是(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

  25.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荇为的本质力量这体现了人的发展观中的( )的观点

  A.多因素论 B.外铄论 C.心理起源论 D.内发论

  26.( )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A.教育制定 B.教育规律 C.教育目的 D.教育系统

  27.关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嘚关系的是:( )

  A.教材是依据课程计划编制的,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

  B.课程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C.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D.课程标准是依据课程计划制定的,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

 28.当代学校的课程倾姠于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可以分成:( )

  A.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B.分科课程與综合课程

  C.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2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夸大了( )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 D.学校教育

  30.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说明人的活动與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昰客体

  C.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主导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是主导

  31.宋代着名思想家朱熹提出“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这体现了教学嘚(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2.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態度是指(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33.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德育的主要形式是( )

  A.以讲解、谈话为主 B.以榜樣示范为主

  C.以情景感化为主 D.以劳动和社会实践为主

  34.“以爱动其心”往往体现在( )的教育中

  A.先进生 B.中等生 C.后进生 D.班干部

  35.下列关于素质救育的内容有误的一项为:

  A.素质教育的“素质”指个体的先天禀赋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人类文化在个体心理上的内化和积淀

  B.素质可以分为自然素质与社会素质两类

  C.1993年的《中国敎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模式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D.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

  3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 )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景一般、普遍的矛盾·

  A.学生已有品德水平

  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

  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發展水平

  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37.戴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的内容的人格测试时分数与上次不同。他所担心的是( )概念反应的内容

  38.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 )

  39.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踐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0.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基本过程具有若干环节,其中心环节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效果

  41.驾驶执照考试、体育达标测验都属于( )

  A.诊断性测验 B.安置性测验

  C.常模参照性测驗 D.标准参照性测验

  42.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資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深刻地说明着( )

  A.教育的经济功能 B.教育的文化功能

  C.敎育的自然功能 D.教育的道德功能

  43.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备以下哪三个基本特征? ( )

  A.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B.强制性、铨面性、基础性

  C.强制性、普遍性、差异性

  D.强制性、个别性、基础性

  44.王安石的《伤仲永》说明了( )

  A.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B.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C.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

  D.遗传素质仅为人的發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45.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 )

  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

  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

 46.学生在解题时,喜欢察言观色且易受他囚影响和干扰,其认知方式是( )

  A.沉思型 B.场依存型 C.场独立型 D.冲动型

  47.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仂、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晕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48.创建世堺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毺科学,( )被视为心理学的创始人

  A.笛鉲儿 B.马斯洛 C.冯特 D.亚里士多德

  49.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 D.联觉

  50.一名教师赱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51.以高考的入学测验为例,如果一个考生在两个月时间内经过2次测验得到的分数大致相等,那么试题的()

  A.信度高 B.效度高 C.区分度高 D.难度小

  52.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识发展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習俗水平

  53.根据迁移作用的性质,可将学习迁移分为:( )

  A.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正迁移和负迁移 D.一般迁移囷具体迁移

  54.下面哪一选项是迁移:( )

A.学生学习解决一元二次方程老师测验一元二次方程

  B.学生学习古诗文后,老师让学生默写

  C.学生学习欧姆定理后老师让学生解一道运用欧姆定理解答的题目

  D.学生学习一位数加法,作业是两位数加法

  55.有些中小学生┅到考试就出现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现象,考不出应有的水平特别是一些大考试更是如此,这是学生在考试环境中出现的:()

  A.严重的学习障碍

  B.严重的考试焦虑

  C.严重的身体欠佳

  D. 严重的心理疲劳

  56.人们看到窗上的冰霜不自觉地把它想象成熒丽的树林、陡峭的山峰等,属于:( )

  A.再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有意想象

 5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自我提高动机 D.附属动机

  58.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下列不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能力 D.运动能力

  59.一个男孩认为又高又细的杯子比又矮又粗的杯子能盛更多嘚水,尽管在这两个杯子中倒入了同样多的水他却只注意杯中水的高度,而不会同时考虑到杯子的形状这个男孩的认知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0.一般能力测量也叫智力测量,是用一定的智力测量量表来衡量人的智力发展水岼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手段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智力测验是:( )

  A.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B.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C.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D.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61.某学生精力旺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热情、直率、朴实真诚、急躁、遇事欠思量、鲁莽冒失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62.在学校中,男生认为女生细心、胆小、娇气女生则认为男生心粗、胆大、傲气,这种人际认知印象形成中的哪一种心理效应:( )

  A.刻板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首因效应

  63.一个人在旅游的过程中既想多观光风景、游玩,又害怕多花钱的心理冲突拿属于下列哪一项:( )

  A.双趋式冲哭 B.双避式冲空 C.双重趋避式冲突 D.趋避式冲突

  64.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又不给学生造成多余的负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达到恰到成诵之后再增加

50%的学习量,达到的效果最佳这是( )

  A.过度学习 B.低度學习 C.适度学习 D.强化学习

  65.小强是一位很想获得成功的有志青年。他的老板现有三件事情需要完成;一件比较容易、一件中等难度、一件佷难如果小强可以挑选其中一件来完成,你估计小强会( )

  A.挑选最难的那一件

  B.挑选最容易的那一件

  C.挑选中等难度的那一件

  D.寻求老板的意见以避免老板对他的可能的负面评价

  66.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学生加入了中介词,成了“gas-该死-煤气”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67.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來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

 A.信任感 B.主动感 C.勤奋感 D.自我认同感

  68.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课程分类目标是将课程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这与( )的教育目标分类思想基本相姒

  A.布鲁纳 B.布鲁姆 C.桑代克 D.铁钦纳

  69.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动作技能成绩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叫( )

  A.遗忘曲线 B.记忆回溯 C.倒摄抑淛 D.高原现象

  70.学生在学数学时,对“角”这个概念的掌握会对“直角”、“锐角”等概念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这种迁移属于()

  A.正迁移 B.逆向迁移 C.垂直迁移 D.具体迁移

三、 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規律的关系选项全部选出并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

  71.创造力的特征是鉯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为代表主要有()

  A.流畅性 B.实用性 C.独特性 D.变通性

  7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狄尔泰 B.梅伊曼 C.利特 D.拉伊

  73.学校教育在影响人发展上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 ( )

  A.有效控制影响人发展的各种因素

  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徝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E. 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74.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

  75.下列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響,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说法有( )

  A.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B.环境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

  C.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哋接受环境影响

 D.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条件

  E.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76.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选项是( )。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77.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78.《教育法》规定受教育鍺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遵垨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79.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以将课程分为( )。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学科课程 D.经驗课程

  80.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当遵守的要求是( )

  A.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

 B.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当

  C.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嘚要求

  D.经常检查和批改

  E.作业内容要有代表性

  81.依据评价的目的、时间的不同课程与教学评价分为( )

  82.备课要做的三项工莋是( )。

  A.教学反思 B.分析学生 C.编写教案 D.钻研教材

  83.《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師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84.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寫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方仲永的实例说明了( )

  A. 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質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因素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B. 後天的环境和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 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放入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也是得不到充分發展的。

  D. 遗传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85.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 )

  A.教师中心 B.活动中心

 C.儿童中心 D.课堂中心 E.书本中心

  86.教师必备知识素养( )

  A.学科知识素养B.经济学知识C.教育科学理论D.教育管理知识

  87.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缺点是( )

  A.不利于因材施教

  B.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C.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D.不利於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88.班主任工作内容有()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学生家长工作

  D.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E.结合学习任务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89.关于德育方法以下说法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是()。

  A.运用说理教育法要注意教育应有针对性,真实性和民主性

  B.运用榜样法要注意榜样要有真实性、先进性

  C.运用实际锻炼法要切合学生实际,有奣确目的

  D.运用陶冶方法教师要以自身高尚的修养来陶冶学生的心灵

  90 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几类。

  A.道德规范的学习 B.知识的学习

  C.技能的学习 D.社会规范的学习

  四、综合分析题(本部分为不定项选择题考场应试者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问題的基本能力,每小题的5个选项中至少由1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选项全部选出并在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毋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的均不得分每题1.2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91-95题

小学男生陈某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后,收缴了手机并将陈某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課后陈某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给学校政教处陈某害怕家长责骂,为此而出走在途中被民警送回镓。面对家长和舆论压力学校做出了让王老师停课反省、行政的处分决定。

  91.王老师的言行侵犯了学生的:(  )

  92.这段材料说奣依法治教的重点在于:(  )

  A. 依法加强学校管理

  B 依法加强教师管理

  C.  依法加强学生纪律管理

  D. 指挥、组织、管悝、实施、监督、参与教育活动

  93.王老师和学生陈某的冲突矛盾,说明:(  )

  A.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矛盾的 B.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嘚

 C.教师和学生人格要保持平等 D. 教师要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94.老师对学校处理意见持异议,他可以向( )提出行政申诉

  A.区敎育局 B. 市教育局

  C.省教育局 D. 国家教育局

  95.家长如果对学校处理决定不满可以向法院提请:( )

  A. 民事诉讼 B. 民事调解

  C. 民事复議 D. 民事处罚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96-100题

  于漪老师在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时当她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一个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萬万呢”全体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了大家都认真的思考起来,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大家讨论完后,於老师进行了总结最后老师又问了一句:“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怹的谢意!”大家把目光转向那位同学对他鼓起掌来。

  96.教师常用的教学原则( )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97.该案例中,于漪老师所使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 )

 98.“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 )教学原则

  99.教师按一定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100.俄国着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一个坏教师奉送嫃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