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还并未正式上市,股价就一只股票的股价跌破发行价被称为,你怎么看

小米上市股价跌破发行价并不是问题
在中美贸易战还在开打之中,小米在7月9日在香港上市。小米在香港股市上市,揭开了香港股市“同股不同权”新制度安排的新序幕。这对香港股市来说,是一件大事。所以,小米上市引起国内外市场广泛的关注。
小米上市的第一天,股价挂牌以16.6港元开市,比17元招股价低水2.35%,不久之后更挫至全日低位,较招股价17元下跌了5.88%左右,最低见16元。到了中午收市前小米股价收复失地,一度重返招股价,但最高只见17元;午后表现反复,收市报16.8元,比招股价跌1.18%。不计手续费,投资者每手200股,账面亏损40元。也就是说,小米上市的第一天,股价就跌破发行价。
香港恒生指数公司昨天公布,由于小米符合恒生综合指数的快速纳入规则要求,将于7月20日(周五)收市后,把小米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环球综合指数及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为指数设立以来最快纳入的上市公司。而小米纳入香港恒生综合指数,也就意味着国内投资者最快可在7月23日(周一)透过“港股通”到香港买卖小米股份,有机会吸引国内投资购买小米股票。
对于小米到香港上市的第一天,其股票价格跌破发行,国内的投资者有些担心,认为是否国际市场对小米认可度不高?是不是小米公司的素质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那样好?是不是国内同类的公司正在涌入香港市场会对小米公司的股价造成较大的压力?等等问题。
但是,在一个价格机制有效的市场,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高低,并非仅是用一天的时间就能够做出准确判断的。因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素质,更取决于上市时的市场环境,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及判断等等因素。所以,小米上市的第一天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并不同什么大的事情。
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香港股市制度的重大变革,将开启香港股市的一个新时代。这不仅让香港股市会吸引更的高科技公司进入这个市场,让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而且由此也可能形成一套上市公司新的定价机制。对香港的投资者来说,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小米公司上市之后,其股价到底在什么水平才合适,这既在于市场判断,也在于公司未来如何走。因为,小米原本想得到的IPO估值高达1000亿美元,現在几乎半价大折让,这是否说就是如雷军所說的非常便宜呢?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因为2017年小米还在亏损,预计今年能够有盈利,IPO价17元的预计PE超过50倍。对比目前的苹果公司,其股价预计PE在16倍左右,除去現金,更只有12倍。小米认为自己是互联网公司,但其低毛利的硬件仍然占收入90%,苹果的软件服务收入则已经超过了15%。小米的最大亮点是印度市场,销售额已经成为印度市场的第一位。但这个市场的消费能力不仅无法与欧美发达市场比,即使与中国市场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投资者关注并非公司过去与现在,更在于未来如何发展。因为,小米上市后,特别是在香港市场上市后,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会起到较大推动作用。现在作为一家公众上市公司,公司的一举一动都在投资者的监管下,所以,公司治理只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公司的价值才得到市场之认可,否则公司任何不好的行为,都是股价下跌的理由。所以,小米上市之后对其推动作用是毫无疑问的。
同时,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小米上市不仅增强了其研发的实力及紧迫感,也会开拓公司国际视界。这不仅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加盟,也有利于小米开拓新的市场,形成新赢利模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果这样,小米股价自然会受到市场的认可。
所以,小米上市不仅对香港市场、对国内高科技公司,而且对自身,都是一场巨大的挑战与机会。小米未来的股价如何,一切都把握在小米自己手上,投资者一定要有耐心。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小米港股上市首日遭遇破发 开盘报16.6港元跌破发行价
7月9日9点,备受瞩目的小米集团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成为港股市场“同股不同权”创新试点的首家上市公司。首日上市,小米便遭遇破发,开盘跌2.35%,报16.6港元,跌破17港元发行价。截至发稿,小米股价报16.32,下跌4%。
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持股约29.4%,以目前小米约465亿美元市值计算,雷军持有的小米股份市值约136.9亿美元。据福布斯富豪榜实时榜单数据显示,目前雷军以124亿美元身家排在中国富豪榜第12位,马化腾以430亿美元身家排在第1位。
小米集团此次IPO全球发售21.8亿股,其中95%供国际配售,5%供投资者公开认购。据小米集团上周五发布的公告,公开招股及国际配售分别获9.5倍及1.1倍认购。小米原定发行价区间为17-22港元,最终定价区间下限,以17港元的价格计算,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39.75亿港元。
尽管让利发行,上周小米暗盘价仍遭多次破底。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7月6日,小米在暗盘交易平台开市价报16港元,跌破发行价,最低价一度触及15.5港元。最终收报16.1港元,较每股17港元招股价跌5.3%。
对此,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7月8日发出公开信称,最近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小米能够上市就意味着巨大成功。在公开信中,雷军还提到,李嘉诚、马云、马化腾等大佬认购了小米的股票,“这是对小米管理层和员工莫大的信任和重托。”
对于小米估值的回落,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表示,一方面是市场理性因素提升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小米的管理团队理性选择的结果,他们果断地决定以询价区间的下限作为发行价,既体现了对市场的尊重,也反映出对公司客观估值的态度。
在小米上市前夕的7月8日,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微头条发文称,奉劝后面的独角兽们向雷军学习,做到让股民赚钱才是牛的事情,去股市割韭菜的没有资格成为企业家。刘强东表示:“我看到雷军在最后定价的时候终于定在了最低价位,不知道为什么为他如释重负!前几年资本泛滥,很多创业公司享受了超高一级市场估值,这给很多创业者造成了假象,有的人甚至真的相信自己可以值这么多钱!现在可能到了裸泳时候了!”
(责编:刘辛未)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腾讯科技综合 备受关注的香港首支同股不同权的新股小米(01810-HK),将于今天上午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8点30分开始,腾讯科技对此将进行全程视频、图文直播报道。
  从最初权威机构以及媒体的一致看好、基石投资者积极认购,到估值一路下调、公开认购表现平淡,再到暗盘价数日多次破底,这样的大起大落似乎已经让即将上市的小米体验到了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时至今日,小米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市场大考,它的成功上市究竟有哪些看点,腾讯科技为您一一梳理。
  看点一:小米上市首日股价是否破发?
  相比此前预期大火,小米在公开认购过程中不仅表现平淡,还遭遇“抽飞”(取消认购)担忧。最终小米公告显示,香港发售和国际发售均属轻微超额认购。
  公告显示,小米公开招股部分共收到10.35亿股认购申请,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可认购股数1.09亿股的约9.5倍。
  国际配售部分共收到23.98亿股认购,相当于国际配售可供认购股数的110%。整体来看,小米此次全球发售共获34.33亿股认购,相当于发售量的1.57倍。
  相比较阅文集团、平安好医生等一批2017年在香港上市的新经济股超过600倍的认购倍数,小米认购倍数并不高。
  在小米公布认购数据当日,上证指数跌破2800点。而公开招股首日,恒生指数跌破29000点关口。此外也受到外围市场影响,近期受到贸易摩擦影响,美国科技股大跌。
  而除去恒生指数接连续下跌,还有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近期利率持续攀升,而这无疑会增加新股认购的成本。而小米此前过高的估值其实也应该为惨淡市场买一部分单。
  而令投资者更为担忧的是,小米暗盘价过去数日多次破底,部分反映了市场对小米上市的预期。暗盘表现失色,小米首日股价表现承压。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7月6日,小米在辉立,耀才两大香港本地券商的暗盘交易平台开市价均报16港元,跌破发行价;盘初报价16.26港元,最低价一度触及15.5港元。
  同样,近期在港上市的多家“独角兽”公司,上市后也同样遭遇破发。易鑫、众安在线等股价持续下挫,尤其是平安好医生上市次日收盘下跌3.2%,与首日最高价相比下跌20%,比招股价也跌了14%,随后下跌至50港元以下,让投资人担心小米也有同样遭遇。有基金经理表示,小米估值偏高,投资者应更谨慎。
  目前来看,只要不破发可能就是最好结果,而一旦破发,散户最有可能成为垫脚石。
  看点二:雷军能否跻身中国首富前五?
  2018年2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雷军排名比去年上升65位,位列第80位,财富为160亿美元,创历年之最。2014年,雷军首入全球富豪榜,现财富已翻升约260%。
  随着小米以下限定价(17港元),公司上市时市值减至约540亿美元。
  根据小米的招股说明书披露,雷军总计持有小米31.41%的股权。以目前小米540亿美元市值计,雷军持股市值约170亿美元。
  如果按照1000亿美元的市值计算,距离马化腾、马云仍有一定的距离,但雷军300亿美元左右的身家,也仅次于马化腾、马云、许家印、王健林等人,足以在中国富豪榜上跻身前五。
  未来小米的市值如能够突破1500亿美元,雷军就有望问鼎新首富。
  看点三:小米众高管以及员工能获利多少?
  小米的招股说明书披露,包括雷军在内的董事会7人,高管团队共13人。 根据此前招股说明书披露,部分高管的持股情况如下:
  除去雷军持有31.41%的股权外,林斌持股13.3286%(位列除雷军外高管团首位),如果按目前小米市值540亿美元计算,林斌所持股份价值近72亿美元。
  黎万强持股3.2375%,持股市值约17.5亿美元。
  其他高管中,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主要负责互联网服务)洪锋持股占比3.2207%,持股市值超17亿美元。
  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主要负责生态链)刘德持股1.5494%,持股市值为7.5亿美元左右。
  高级副总裁(主要负责小米电视)王川持股1.1149%,持股市值在6.2亿美元左右。
  而在员工的身价问题上,由于无法得到直接的持股数据,但长期以来小米实行三种工资结算办法,即可以选择2/3的报酬+股权;也可以选择1/3的报酬+股权;亦或者全部拿现金。提供股权激励的门槛并没有设置得很高,如,客服人员只要工作半年以上,工作表现得好,就给期权。
  截止小米招股书披露的时间点,小米员工中已经有5500多人选择持股的方式,因此外界疯传工号前1000的员工都会因股权激励而成为身家千万,前100号员工都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
  看点四:小米的上市对行业意味着什么?
  2018年是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上市的大年,一波国内新经济公司可能都计划在今年登陆资本市场,包括估值千亿元级别的滴滴出行、美团点评、陆金所等知名互联网品牌,以及蔚来汽车等快速崛起的人工智能“独角兽”。
  然而对于这些资本来说,它们投资中国的互联网创业企业无疑都是为了实现资本增值,而对于它们最终将财富变现的最佳渠道无疑是IPO,在小米之后,另一家独角兽企业美团也将进行IPO,小米、美团这些作为中国近十年来互联网创业的杰出者在海外IPO的成绩无疑将对中国的互联网创业企业起到榜样作用。
  如果小米的IPO取得较为理想的估值,那么对于其他期望进行IPO的企业来说显然是利好消息,然而如今这样的成绩显然对于国内的独角兽企业来说算不上是好消息。相比起小米还有一定的盈利,美团的业绩表现显然要差一些,在小米的估值未如理想的情况下美团的IPO或许会更不尽人意,这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会是糟糕的消息。
  小米的IPO对投资机构来说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们对于投资中国的其他互联网创业企业或将趋于谨慎,依靠风投支撑起的互联网创业热潮也可能会有所降温。
  其实在国内企业当中,也有一些企业并没依靠资本的支持而逐渐发展成为全球500强企业,如国内最知名的科技企业华为,小米的IPO或许会让国内重新审视互联网与实业,哪个才是更长远的发展方式,更可行的创富路径。
  但相比互联网行业,手机市场资本化进程并不那么快。手机市场以产品为王,产品决定了留下或是走开,胜出或是失败。持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是手机厂商在这个竞争残酷激烈的赛道上留到最后的关键砝码。
  对曾经脱胎于传统手机制造商出来的互联网手机创业公司而言,产品固然第一,但以资本运作来保证后发力则显得更为重要。
  回顾过去四年,魅族接受阿里投资、锤子接受苏宁云商注资,苏宁又注资努比亚,酷派一分为三,左手360右手乐视。资本市场对于手机行业的热情虽没有像对互联网独角兽那么疯狂,但也保持了高度关注。
  行业普遍认为,由于换机降温、红利消退,中国手机市场在2020年5G来临前将步入红利真空期。面对如此窘境,手机厂商还不能放松在品牌、技术、产业链掌控力、创新的投入,引入资本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那么,谁会成为手机行业下一个上市的公司呢?
  就在小米上市前夕,雷军发布了新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最近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小米能够成功上市就意味着巨大的成功,上市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和沉甸甸的责任,上市仅仅是小米新的开始。
  但让人担忧的是,红米系列的低端机型担当了小米手机的主力军。虽然,小米曾宣称不靠硬件,靠软件、内容运营就可以挣钱,但招股书数据显示,小米尚需时日才能真正证明自己的商业模式。
  目前的手机市场不仅仅是红海市场,而是早已演变成了一个“血海”市场。“华米OV”做到今天的位置不易,更难的是接下来如何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
  看点五:雷军与格力董明珠赌局
  还记得2013年雷军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10亿元赌约吗?赌约是5年时间,若小米的销售收入超过格力,那么董明珠给雷军10亿元。
  5年前,格力和小米的体量不在一个级别,小米营业收入316亿元,格力营业收入1200亿元。
  如今5年过去,小米猛然间成长为营收过千亿的企业,根据财报,格力2017年营业收入1482.9亿元,小米2017年营业收入1146.25亿元,2017年小米与格力营业收入相差336.65亿元。
  今年一季度,小米实现营业收入344.12亿元,同比增长87.09%,若后续三个季度仍然保持一季度增速,2018年小米实现营业收入将有望超越2000亿元。
  今年5月16日,董明珠在“格力2018再启航”晚会上表示,过去的成绩已过去,2018年格力电器将冲击营收2000亿元的目标。
  伴随各自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变数,雷军和董明珠到底谁会赢,你支持谁?最终的结果将在今年年底揭晓。
  综合自中国基金报、21世纪经济报道、香港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界面新闻、柏颖(自媒体)
Powered By小米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未来小米股价会继续跌还是逆势涨?
摘要:今天小米正式上市了,但一开盘就迭了。
小米上市了但开盘就跌了,未来小米用心经营股价反弹或可期今天小米正式上市了,但一开盘就迭了。小米开盘价报 16.6 港元,较 17 港元的发行价下跌 2.35%。截至中午休盘,小米股票成交量为 3.17 亿。下午开盘后,小米股价在16至17之间徘徊。怕是买了小米股票的人都在想,小米的价格会不会像产品一样,成为“性价比”最好的一支股票?提到性价比,小米算得上是其中翘楚了。从某个时间点开始,只要市面上出现个什么价格奇高的科技产品,就有网友呼吁:“小米快做来吧,我们等着你来拉低行业价格。”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小米早已成为高性价比的代言人。当然,小米也是不负众望,目前几乎你能想到的电子产品小米都有,床垫、鞋子这样的非电子产品也有,小米之家陈设的品类已达300多款。对于“性价比”这个词,很多人都认为“便宜没好货”。一些人都在说小米产品不好,问题是,除了小米的产品,你还能买到价格这么低的同类质量的产品吗?北上广深的高收入人群可能不需要小米,但是三、四线城市居民很欢迎小米,因为人们能花更少的钱享受外面大几千元才能买到的产品。大家能看到,像米家电饭煲等具备同样功能的产品,都比市面上的名牌产品要便宜。至于质量,用的住算是质量吗?保修算是服务更好吗?至少比那些杂牌子的产品要好很多。用上质优价廉的产品,是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这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变。所以,企业也不能只想着如何把市值做高如何让投资者多盈利,更应该为多级市场输送更多老百姓能用得起的产品,这才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应该做的事。我们见多了资本运作型的企业,在运营上天天讲概念,在产品上应付了事,而在股市的表现上却能一路飘红让投资者个个都如打了鸡血一般的追捧。但股票不是企业的全部,还需要靠企业的经营影响股价走势。一个经营做得好的企业,股市表现有可能不好,这与资本市场评估与市场认知有关系;但一个经营不善处处充满危机的企业,其股市表现肯定好不到到哪儿去,投资者稍有不慎就会成为被收割的韭菜,难道这样的企业就是大家乐于追捧的吗?显然这样的企业,并不是适于投资。那些能够做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的企业,一般其股市表现都不会太差。像苹果的股价走向几十年来一直是上涨的,当前的总市值已超9200亿美元。如果没有苹果这些年来在产品上的精益追求以及企业的良性运营,苹果市值定然无法做到当前的水平。最近还有研究者认为,苹果合理估值应该在1.2万亿美元左右。原因在于,苹果在保持硬件业务收入的同时,其服务业务正在迅猛增长。也就是说,苹果公司市值之所以会涨,还是因为其业务经营的好。从苹果手机开始,软件定义产品的时代开启。现在,几乎所有硬件产品都是慢慢的软件定义思维,这是整个电子行业的进步。软件定义思维不只是注重用户功能,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而用户需求又逆向刺激了产品创新,更多的功能不断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进而增加用户的忠诚度。同样,中国的手机厂商也在用软件定义思维做产品,而且做出的产品更适合国人。自小米手机问世以后,中国市场的智能机进入低价时代,同时华为、oppo、vivo、小米等厂商之间的竞争让消费者能够以更低价格享受功能更完善体验更完美的手机。同时,每一个厂商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力的生产制造供应链,更高的品控也让生产制造工艺不断提升,生产线同样也会适时更新。需求端的市场竞争逼迫供给端的生产制造升级,是中国手机市场的现状。在这其中,小米是一个搅局者,作为手机厂商,小米以高性价比与粉丝模式改变了中国手机行业固有的商业模式,这算是小米对行业的贡献。当然,随着小米产品品类的增加,小米现在的铁人三项模式,也突破了手机行业靠硬件挣钱的桎梏,将服务收入作为盈利的重要来源。这一点,随着小米IOT消费互联网体量的不断增加,收益会更加明显。回看过去几年小米的发展,你会发现自小米创建开始就带着“性价比”这个使命。在这个使命下,小米的四大件产品以及小米生态链的产品都通篇一律的价格低廉。前几年,几乎在每个生态链产品发布会上,雷军都会提到“新国货”这个概念,或者说是一种情怀,情怀的基础点在于让更多的人用上价格更低但质量不差的国产科技产品。在前2个月,小米IPO期间雷军曾现场宣布:“小米硬件的综合净利润永远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的部分,将全部返还给用户。”但现在站在IOT消费互联网这个角度来看,这既是雷军眼中的使命也是小米的商业模式。因为只有产品价格足够低,才能让更多地方的用户用上小米的IOT产品;只有小米的IOT消费网规模足够大,小米才能实现更多的服务收入,才能让小米在股市商一路飘红。相信,时间能够证明雷军与小米是正确的。只要小米用心经营,就能换来股价的反弹。文 | 王吉伟
本文为 品途商业评论()投稿作者:王吉伟 的原创作品,责编:王满华。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品途商业评论观点。
关注品途商业评论
您输入的验证码不正确。
品途商业评论 pintu360.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期货配资公司-新湖期货-期货门户-焦煤期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跌破发行价能买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