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就业岗位专业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但我们可以授予理科学位,那我还是不是算师范生。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什么,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什么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 按照国家1997年颁布《授予博士、硕"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什么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什么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什么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 按照国家1997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的学科、专业目录》,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12大门类,每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如理学门类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等12个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再下设若干二级学科,如数学下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就授至二级学科,一般意义上的博硕士点数指的就是可以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二级学科的数目。
什么是一级学科硕士点?什么是二级学科硕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下会包括若干二级学科硕士点。 有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 决定是否设置该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硕士点并招生。 而只有一个或几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学校, 则只能招生有硕士点的那一个或几个专业, 对于该专业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专业则没有招生资格。 一般有某一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学校会比 只有该专业一个或几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学校该专业整体实力更强。 学术性硕士报考时一般都是二级学科,有该专业的二级点就行了。 所以,如果报考的是学术性硕士,这种是没有实质性的很大的影响的。
【学科教学专业研究生】学科教学数学考研是学硕吗
是专业硕士。一般到中学做数学老师。就业前景还可以,但一般比课程与教学论学术硕士可能要差一点。因为只上2年,入学考试也容易一点。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课程教材分析、数学学习评价是、现代数学概论等其他课程。各个学校不尽相同。
什么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有何区别?
双证的专业学位硕士和学科硕士差别不大,就是专业学位硕士没有保送或推荐读博士的机会两类“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在招生培养等方面的区别(也适用于其他专业硕士的比较) 全称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 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 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 硕士类别 工程硕士 工程硕士 工学硕士 招生计划归属 国务院学位办 教育部 教育部 招生对象 主要面向具有一定工作年限和经验的在职人员 主要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 各类符合报考条件的在职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 考生来源 联考一志愿报考考生 统考调剂考生 统考一志愿和调剂考生 招考时间 每年7月份报名10月份考试 每年11月份报名1月份考试 每年11月份报名1月份考试 录取原则 招生学校自定 统考国家统一分数线 统考国家统一分数线 教学方式 主要利用双休日和假期教学 全日制教学 全日制教学 教学范围 按学科领域教学 按学科领域教学 按学科专业教学 录取类别 委托培养 自筹经费 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自筹经费 授位类别 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工程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 工学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 培养侧重 学术实践 学术理论与实践 学术理论与应用 过程管理 单独管理 统一管理,管理制度与统考硕士相同 统一管理
学科教学研究生是学什么的?
学科教学是教育硕士专业的一个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分设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两个培养方向。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被称为专业学位,后者是学术性学位。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与学术性学位有所不同。学术性学位的培养方式以研究性为主,学位课程只要求学习三到四门,最后以研究论文为主要成果。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则以课程为主,同时也要求撰写论文,一般需要学习十二门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部分,公共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外国语。专业课依学科教学方向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学科教学——语文”的专业课为: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改革与研究、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汉语言文学研究。但两者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多渠道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国务院学位办公室自1997年以来,逐步为在职人员设立了各种专业学位,已有MPA、法学硕士、教育硕士、MBA等 10多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证书都是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统一印制的。硕士专业学位和统招研究生获得的硕士学位是等价的,只是类型不同。专业学位的硕士论文必须结合本专业的工作实际来撰写,属于应用性学位论文,统招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强调学术性和理论性,属于学术型学位论文。
什么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可分为普通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类。 【普通硕士】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2大类,12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 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 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对大家来说或许很陌生,但说到MBA、MPA却是耳熟能详。其实,MBA、MPA正是专业学位中的两种类别。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 专业硕士学位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工程硕士(ME)、法律硕士(J.M)、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等。今年年初,又新增了艺术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3个专业学位。 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 【普通硕士与专业硕士的区别】 培养方向不同 ▽ 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 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招生条件不同 ▽ 普通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 △ 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招生考试不同 ▽ 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入学难度不同 ▽ 普通硕士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据统计,2005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为117万,招生人数只有32万,录取比例为3.7:1。北大、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以及微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由于报考者众多,录取率更低。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这两大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例如,2004年上海复旦、交大、财大三所高校MBA的录取比例在6:1左右;2004年全国法律硕士录取率则不到10%。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 学习方式不同 ▽ 普通硕士: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 专业硕士: 半脱产,学制2-3年。 学习费用不同 ▽ 普通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 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万元。专业硕士学位一般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文凭颁发不同 ▽ 普通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 大多数专业硕士只授予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但也有例外,例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建筑学硕士等,就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大体来看,“统考”生拿“双证”,“联考”生拿“单证”。 认可度不同 ▽ 普通硕士: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兼职或考职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
什么是一级学科硕士点?什么是二级学科硕士点?有什么区别?一级比...
分类说明: 学科分类划分为一、二、三级学科三个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级学科用三位数字表示,二、三级学科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一、二级学科中间用点隔开。其代码结构如下: ***.** ** 例如: 750 文学 (一级学科) 750.24 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级学科) 750.2410 周秦汉文学 (三级学科) 区别:二级学科是一级学科的分支,一级学科是包含的面最广的,二级学科就详细了一些,三级学科是二级学科的分支,比二级学科更专业! 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教育硕士和学科教学的关系问题?
1、学科教学是教育硕士的一个专业,教育硕士是一种专业学位。2、教育硕士有几个专业,可以选择学科教学,一般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等具体方向,根据兴趣和基础自己选择。3、招收学科教学专业的学校大多是师范大学,主要培养各学科高职中职的师资。
硕士研究生的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是啥意思
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用四位码表示。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用六位码表示。 这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的学科分类,所有学科被分为几大学科门类,如文学、理学等,学科门类下设很多一级学科,比如管理学、地理学等,一级学科下设许多二级学科,如管理学下设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我们通常说的专业,大部分是二级学科,报考的专业是二级学科,但课程开设既有一级学科的课程(打基础)也有二级学科的课程(专业课学习),一级学科是基础,二级学科也就是专业。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四位码为一级学科,六位码为二级学科。[注].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关于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区别?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共同点是都是在每年的一月份参加统一考试,毕业之后都可以获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双证);不同点主要是在学制(全日制一般学制在2~3年,学术一般是三年),培养目标,具体说来学术型主要是为了培养高效教师和研究型人才,专业硕士吃从事相关专业和领域的硕士生;全日制和学术型都可以考博,只是全日制不能申请硕博连读。以下是更为详细的比较。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为高校和科研单位培养研究型人才,因此在生源、培养模、毕业生走向等方面比较单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一些企业等实际部门就提出需要一些高水平的人才,这些人才既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有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因此,在1984年底国家批准开始招收工程类型工学硕士,之后又有财经、政法加入。准确地说,这些都是应用型硕士,属于过渡学位,还不是正式的专业硕士。1988年根据相关部委的要求,国家学位办到相关部门进行调查论证,作出该学科的设置和招收要求。到了1990年MBA成为第一个招生的专业硕士,之后又制定了专业硕士的暂行办法。到目前为止,专业硕士总共有16种,包括法律硕士(J.M)、教育硕士(Ed.M)、体育硕士、艺术硕士(MFA)、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公共卫生硕士(MPH)、军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公共管理硕士(MPA)。 从专业硕士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专业硕士的招生具有非常明确的职业背景要求,主要面向在职人员。显然,这与面向应届生招生的学术性硕士不同。 首先,培养目的和方式的侧重点不同。专业硕士与学术性硕士的培养虽然处于同一层次,但两者之间的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学术性硕士学位的设立是按学科分类,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主要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专门的研究人员。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主要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目的在于为企业等机构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虽然09年考研招生在部分专业硕士领域可以面向应届生招生,但是,在选择生源时,各高校还是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的青觉院长在谈到培养方式方面时,就强调专业硕士与传统的学术性硕士相比,更强调实用,考生在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时候,最好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和专业学科背景。 其次,在学制与学费上两者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一般而言,学术性硕士的学制是三年,部分高校是两年(一般被称为“小硕”),并且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脱产学习,毕业时不仅可以拿到硕士学位证,而且可以拿到学历证,“双证”齐全。传统的专业硕士的学制是两年,其中全日制脱产学习时间仅为一年,大部分时间是专业实践,并且毕业时只能拿硕士学位证。相比之下,今年招收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又有其自身的一些新特点。相对于学术性硕士而言,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更强调专业实践性;相对于传统专业硕士而言,全日制专业硕士在毕业时能“双证”齐全。在收费方面,学术性硕士有公费自费之分,传统的专业硕士全部是自费,并且收费普遍较高。如比较热门的MBA专业,一年学费高达13000元左右,个别名校的收费甚至更高。而今年招收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收费标准要求不能高于传统的专业硕士。青觉院长说:“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收费各个高校的情况不一样,以中央民大为例,文科8000元/年,理科10000元/年,总的来说不能高于传统的专业硕士收费。全日制专业硕士都是自费的,但为了吸引优秀生源,民大对前五名实行奖励,也就是说提供公费名额。” 再次,在研究生待遇方面也有所不同。学术性硕士在校读研期间,可以享受国家对研究生的生活补贴和奖学金待遇,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优越,可以申请硕博连读。学生在毕业时可以取得“双证”,享受国家对应届毕业生的一些优惠政策。传统的专业硕士由于主要是针对在职工作人员的提升培养,因此在校读研期间享受不到学术性硕士的一些待遇,并且在毕业时由于只有毕业证,在某些需要“双证”齐全要求的岗位会有一些限制。全日制专业硕士又与传统的专业硕士不一样,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和学术性硕士一样享受相关待遇,毕业时“双证”齐全,一般不会有什么限制。唯一和学术性硕士不同的是,高校一般不在全日制专业硕士中选拔硕博连读的学生。当然,如果学生愿意,在毕业时也能正常报考各个学校的博士研究生。 09年扩招的5万名面向应届生招生的全日制专业硕士,虽然在设立之初有出于对缓解就业压力的考虑,但是全日制专业硕士是一种全新的硕士...
分享一下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马启龙)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马启龙)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xe64e;加入VIP
还剩18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文展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马启龙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技术系 甘肃 甘南 747000【摘要】近几年,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但由于本专业学科背景复杂,使得许 摘要】 多院校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之间出现很大差异,作者在对 25 所具有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 授予权的高等学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所在院系、学位授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调查的基 础上,分析了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即: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多数设置在其他专业院系之下,独立 建系的较少;AECT94 教育技术定义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制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 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大多仍局限于教育系统内;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比例不 协调,选修课比例太小,技术类课程比例较大。根据上述现状作者预测了教育技术专业的三个 发展趋势,即:专业方向将更加明确;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企业教育培训领域将成为教育技术 学专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现状;发展趋势 关键词】从我国高等院校开办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专业的发展历史可 以看出,该专业越办越热。1978 年,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等高校首先开设了电化教育专业;1983 年,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 学)专业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1993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 会将教育技术学确立为教育学学科下独立的二级学科; 截止 2002 年, 我国有 100 多所高校设置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近 30 所高校的教育技 术学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 年,全国又有 30 多所院校开办 了教育技术学专业。 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热”发展之下, 对其专业培养目标、学位授予、课程体系等进行“冷”思考,无疑对今后教育技术 学专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资料主 要来源于各院校网站;研究对象为国内 25 所具有教育技术学专业硕 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研究内容为教育 技术学专业所在院系、培养目标、学位授予、课程体系等。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状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多数在其他学科专业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同的高校其教育技术学专业分属不同的院、 系;受院、系学科背景的影响,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差异很大,层次不一。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在院系 在作者调查的 25 所院校中,不同的院校将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 在不同的学院或系,作者大致将这些学院或系分成四类:教育类学 院、教育技术类学院、传播类学院和信息类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 在各类学院的分布情况如表 1 所示。表 1 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在院系分布情况所在院系学院举例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 院 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 术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 教育技术 类学院 术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 技术系 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 传播类学 院 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沈阳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 院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信息 信息类学 院 技术系 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系、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 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上海数理信息学 院 播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教育类学 院从表 1 可以看出,将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在“教育类学院”的有 6 所,设置在“传播类学院”的有 7 所,设置在“信息类学院”的有 8 所, 而将教育技术学专业独立建成院系的只有 4 所。在各学院内教育技 术学专业的设置和归属也较为复杂,有的设在教育学系,有的设在 传播学系、也有些设在新闻学系、计算机科学系、物理系或信息技 术系等。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学专业成长的学科背景较为复杂。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位授予 在作者调查的 25 所院校中,其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位授予一般 有两种规定:一种为“理学学士”;另一种为“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 (见表 2)。表 2 教育技术学专业授予学位情况授予学位学 校 举 例 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 学 曲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理学学士理学学士或教育学 学士徐州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分支科学”[1],因此理应为教 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而且“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1],理应为教育技术学专 业的本科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这种学位授 予,一方面与该专业的学科成长背景有关。如:河南师范大学将教 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在物理与信息工http://www.wenku1.coM程学院这样一个偏重理科的院 系,故它授予的学位为“理学学士”,而浙江大学将教育技术学专业设 置在教育学院这样一个偏重教育学学科的院系,故它授予的学位为 “教育学学士”。 另一方面又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有关, 教育技术学是 在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及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彼此渗透的基础上诞生 的,并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 (三)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 各校在确定某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时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学 生应具备的能力;二是毕业生以后的就业方向,作者也从这两个方 面分析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1、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在作者调查的 25 所院校中,其所确定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 目标中提出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 ①既掌握教育理论(思想、方法),又具备信息技术能力; ②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能力; ③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的能力;④设计、开发、制作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的能力; ⑤摄录像、编辑、播出与制作影视、录音教材的能力; ⑥教育与培训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制作、远程教学、计算 机辅助管理与维护的能力。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者还是在努力寻找着“教育”和“技 术”的切合点,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电教系的学生,搞理论不如教 育系,搞技术不如计算机系”,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技术”的定位,“信 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这些字 眼都是出现在各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中,而具体的能力如“编制教学软 件”、“摄录像能力”等更是层出不穷,这与我国教育技术的历史渊源 密不可分,“电化教育”的一个“电”字便为我国教育技术定下了“媒体 主导”的基调,从一开始用幻灯、投影,到后来的广播、电视,再到 计算机、网络,一次次的媒体技术的进步带动着教育技术学专业的 重心不断转移,这反映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则表现为:罗 列出各式各样的媒体制作能力,这样既缺乏重点,又没有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根据国内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在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应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信 息处理能力、信息意识等)。 另外,在作者的统计中,第②项出现次数最多,第③项是由北京 师范大学提出的,第④、⑤项是有哈尔滨师范大学提出的,第⑥项是由浙江大学提出的。第②、③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ECT94 教 育技术定义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影响。 2、就业方向 在作者调查的 25 所院校中,其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中 提出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包括: ①各级各类学校(师范学校、中等学校)的教育技术课师资; ②各级电教馆、学校电教中心(教育技术中心); ③各级电视台、新闻媒介系统; ④社会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培训的相关岗位; 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师资。 在作者的调查统计中, 大多数院校提出的就业方向集中于①、 ②、 ⑤方向,只有少数院校提出了③、④方向。由此可以看出,国内教 育技术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大多局限于教育系统内。这种封闭式的培 养模式与国外的做法恰恰相反,如美国的印地安那大学、犹他州立 大学、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等对于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更倾向于在 公司或政府机构中进行培训或产品开发[2],而我国在这方面是显得 较为薄弱。 (四)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由于教育技术学成长的学科背景不同,各院系的专业定位也存在 差异,因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纷繁复杂,各院校不尽相同, 作者从课程结构类型、选修课专业方向、各类专业课比例等三个方 面分析了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1、课程结构类型 在作者调查的 25 所院校中,各院校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 课程,课程结构纷繁复杂,差异较大,主要有: “普通(公共)教育类课程——综合教育类课程——教育理论与 技能类课程——专业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 专业任选课)——实践类课程”(西北师范大学); “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 课”(华东师范大学); “通识课程(必修+选修)——学科基础课(必修+选修)——专 业基础课(必修+选修)——专业课程(必修+选修)——教育专修 课程(必修+选修)”(首都师范大学); “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 ——其他教学环节”(陕西师范大学); “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基础选修课 ——专业拓展课——公共选修课——实践教学”(徐州师范大学);“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拓展课 ——实验实践课——潜在课程”(哈尔滨师范大学)。 在作者的调查统计过程中发现,不仅各院校的课程结构类型差异 较大,而且每种类型下开设的课程门数也各不相同,作者对 25 所院 校的课程作了一个粗略统计,发现只有“教育技术学”一门课是所 有院校都开设的,有的院校甚至连最基本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 程如“教学设计”都没开设。 2、专业方向 在作者调查的 25 所院校中,某些院校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中采 用分方向选修的课程体系,如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教 育技术学专业设有“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计算机教育应用”、“影视 媒体”三个选修方向;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设有设 有“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师资”三个选修 方向;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设有“教育软件工程”选修方向; 曲阜 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设有“计算机教育应用”、“电 视编导”两个选修方向等。大多数学校并未区分专业方向,如华东师 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 这种不区分专业方向或专业方向设置混乱的现象是造成课程设 置纷繁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适应“政府分类指导、 学校分类发展” 的需要,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初步确定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五个发展方向: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 技术、教育软件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3],这对于加强教育技术学本 科教材的编写工作,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专业课比例 (1)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从课程结构类型来看,在作者调 查的 25 所院校中,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课的有: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专业主干课等 类型;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选修课的有:专业基础选修课、学科基 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专业拓展课等 类型。从作者的调查看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专业课程中的比例各院校 也不尽相同(见表 3)表 3 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举例必修课 院校 门数 百分比(%)选修课 百分比 (%)门数华东师范大 学 北京师范大 学 西北师范大 学2455.81944.21538.52461.51739.52660.5首都师范大 学 陕西师范大 学 徐州师范大 学 浙江师范大 学 华中师范大 学 内蒙古师范 大学 河北大学1634.83065.21948.72051.32055.61644.41540.52259.51946.32253.72264.71235.32047.62252.4从表 3 可以看出,华东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 学三所院校的必修课比例较大,而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的选修课比例较大,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 等院校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相当。最新研究表明,为了适应新 形势下对全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专业口径应适当放宽,这 就要求在保证本专业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能的前提下,应适当加大选修课的比例。 (2)“理论类课程”与“技术类课程”的比例。在专业类课程 中,除一些基础型课程(如普通物理)外,在作者调查的 25 所院校 中,对“理论类课程”(如教育传播学)与“技术类课程”(如电视节目制作与编导、多媒体技术)各院校都有不同的侧重,有的侧 重理论,有的侧重技术,而在技术方面,有的侧重广播电视,有的 则侧重计算机(见表 4)。表 4 院校各类课程门数统计院校理论类课程电视类课程计算机类课 程华东师范大学 d> 北京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 学 浙江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 门 合 计 数 百 分比681210 9 6 8 8 76 13 8 11 7 59 12 8 11 16 146898 1713 15 15858011130.8%30%39.2%从表 4 的统计结果来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论类课程”、“电视类课程”和“计算机类课程”三类相比较,技术类课程比 例较大(“电视类课程”和“计算机类课程”合起来占 69.2%),但具体 到某个院校又稍有不同,如河北大学,其“理论类课程”有 17 门(占 51.2%),“电视类课程”只有 1 门(占 3%),“计算机类课程”15 门 (占 45.8%),其“理论类课程”有一定的份量。由此可以看出,总体 上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论类课程”稍有不足, 计算机类课 程占有较大份量。三、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院校越来越 多,教育技术学专业呈现出分化与整合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教育技 术学专业的专业方向更加明确,并产生出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专业 方向;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与深入,熟练掌握现代 教育技术必将成为新世纪教师必备的能力与素质,因此教师教育技 术培训将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另外,将企业教育 与培训、企业管理与运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引入教育技术领域将成 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美好的前景。 1、专业方向将更加明确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专业方向 不明确,这一方面对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造成困难,另一方面使得 培养目标无法在课程体系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根据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社会需求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内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将有助 于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1)新的专业方向的出现和成熟 作者在对 25 所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调查时发现,以“教 育技术基本理论、计算机教育应用、广播电视编导”三个专业方向的 设置最为普遍,而且在课程体系中除基本理论课程外,媒体技术类 课程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电视两大类。2004 年教育部教育技术学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五个发展方向:教育 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教育软件工程及现 代远程教育,个别高校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根据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对 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软件工程专业方向进行了探索和建设,论证了 建立教育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必要性,提出了教育软件工程专业方 向的培养方案[4]。 2000 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并实施 “校校通”工程,这使得中小学出现了急需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的状况, 许多院校纷纷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但在高等师范院校作者调查 只发现河北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设有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师资 的专业方向。 从 70 年代起,远程教育实践的发展导致了远程教育理论研究的增长和远程教育学科的成熟。1998 年教育部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 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四所高校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 随后 2002 年又有 67 所高校获准成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这就 使得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大有用武之地,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内开设现 代远程教育专业方向将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2)学科整合——将教育技术的思想、方法应用与其他学科, 产生教育技术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专业 教育技术学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科、综合性学科的特点,教育技 术的本质是利用其特有的思想和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具体操作 过程及操作方法,它具有方法论的性质,所以各种学科可以根据特 定目标利用教育技术来设计、实施和评价整个教学过程。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将教育技术学与外语教学成功 结合的典型实例,由他们主办的《外语电化教学》创办于 1981 年 11 月,是讨论利用教育技术开展外语教学的学术期刊;他们开设的教 育技术学专业也是培养外语教育技术人才的基地,其教育技术学本 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具有传播 媒体的编制和教学(培训)系统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类宽口 径的人才能从事涉外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传播、展览和传媒 企业的每体制作、广播电视台的社教和教育类节目编制、远距离开 放教育和、高校的英语教学技术、专业音像出版社企业的软件开发 等工作。天津体育学院教育科学系将教育技术学与体育学科相结合,开设 数字体育方向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掌握教育技术和体育数字化 信息理论和技能,适应于我国新兴的数字体育专业的发展和数字体 育平台的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此外,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培养物理教育技术人 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招收日语教育技术学硕士。 2、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将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2001 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 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 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这就要求中小学各科教师都必须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 学、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力。但是高等师范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面临 着尴尬局面: 教育技术学专业只能培养“信息技术课”师资; 其他学科 只学习一门“教育技术公共课”无法系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 与学科课程整合仍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根据上述情况,作者认为,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传统 结构,要在专业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中小学教师一般由高等师范 学校的毕业生担任,因此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模式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①攻读双学位。高等师范学校的本科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为 了掌握教育技术可以攻读教育技术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要求他们 应修读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和某一方向的选 修课(最好为“信息技术教育”),并完成必需的实践环节(如教 育实习、毕业论文)。 ②攻读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方向的教育硕士。针对大学毕业后从事 中小学或中等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各科教师,为了提高他们的教育 技术应用能力,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新增了现代教育 技术专业[5], 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应具有这种培养模式。 ③远程网络教学。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院校可以利用图形、图 像、动画、视音频等多种形式将现代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理 论及应用制成课件,通过卫星远程教育网络、因特网等提供给需要 接受培训的教师,并通过 BBS、Email 等形式与学员交流,逐步提高 他们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3、教育培训——走出学校教育技术的范围,将教育技术学专业 延伸到企业教育与培训的领域 根据前面对 25 所院校培养目标所确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的 分析得出,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基本上局限于学 校范围之内,而与企业、公司缺乏联系,对企业教育、培训这一领域几乎没有涉足。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如绩效技术、知识管理、项目管理、 人员培训等领域许多大公司都走在前面,而且具有丰富的经验,如 果将公司在培训和组织管理方面的经验引入教育技术学专业,将为 教育技术开辟一个新的领域。美国印地安那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 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是围绕教育、绩效技术、培训这三个方面 来培养学生,而且绩效的理念贯穿始终[6]。 在作者调查的 25 所具有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 学校中,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 大学四所学校提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在“社会 各部门培训的相关岗位”, 其中首都师范大学提出: “毕业生可以满足 各种教育装备公司、大专院校的自动化研究所、外企或合资公司、 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等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 研发和管理等单位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要”。四、结论根据上述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现状的分析及对教育技术学专 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构建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平台,体现教育技术学专业特色 基础平台包括教育技术学专业基本培养目标和专业核心课程。基 本培养目标应在课程体系中应通过专业核心课加以体现。专业核心课应让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我国 曾在 1983 年、2002 年和 2004 年三次确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 课程,2004 年确定的主干课程为:《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 统设计》、《远程教育基础》、《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媒 体理论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学与教的基本理论》 、 、 、 《教育技术项目实践》。这八门课程虽然反映了教育技术学的最新 进展,但根据 AECT94 教育技术定义,这八门课程并未完全反映出 教育技术研究内容的全貌, 而国外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是根据 AECT94 教育技术定义确定的五大范畴来架构课程体系的,如夏威夷教育技 术学系确定的必修课程(Required Courses)为: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 (Theory & Practice in ET),教学/培训技术(Teaching/Training Technologies),教育技术研究管理(Conducting ET Research),教学设 计与开发(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 Development),教育技术研究评 价(ET Research Review),教学技术服务管理(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Services Management),教育技术实习(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acticum),专题讨论于实习(Seminar and Internship)[7]等。 2、细化专业方向,分方向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 在专业基础平台的前提下,通过区分不同的专业方向来培养具有 特长和个性的学生。设立专业方向一方面要根据教育技术学的学科 发展而定,但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市场调研,与社会需求相联系。 不同专业方向不仅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中,还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中。因此在确定培养目标时,不仅要有基本培养目标,还要有不同 专业方向的具体目标,这部分内容可以放在培养目标的“学生应具 备的具体能力”部分,并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相联系,而 且还需要通过制定的专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加以体现。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多种模式培养教育技术人 才 目前,在信息技术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企业教育培训等领域, 都需要教育技术专门人才,如果我们在传统的“统招”培养模式外 无所创新,教育技术将会失去许多“风水宝地”,因此除了规规矩 矩的“统招”培养外,教育技术学专业还应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现 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短期培训,通过教育技术进修班、卫星远程教 育、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模式培养人才。 为了使教育技术学专业能够健康地向前发展,就需要明确教育技 术学专业的定位,确定合理、完善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这 些应当成为教育技术研究者的共同任务,作者只是对我国教育技术 学专业的现状作了一些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三个教育技术学专业的 发展趋势,仅为个人观点,希各位学者提出宝贵意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克东,何克抗.高等师范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丛书(4)教育技术学分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沙景荣.教育技术本科教材招标编写[N].中国教育报,2004 年 1 月 9 日第 5 版. [4]艾伦,王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交叉 理科与工科培养模式的结合——教育技术学系教育软 件工程方向的建设思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3,(7):23—24. [5]徐福荫.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技术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与专业必修课程标准[J].电化教育 研究,2002,(12):37—43. [6]刘永贵. 印第安那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硕士课程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课程建设的启示 [J].电化教育研究,2004,(7):64—67. [7]ETEC Required Courses [DB/OL].http://www.hawaii.edu/etec/dept/prog_masterC.htm.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技术学专业就业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