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手机QQ里上面的QQ消息铃声消失不见,说明白的采纳

14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p&【介绍】&/p&&p&《道德经》讨论的问题本身其实很简单,但已经有成见的人很难明白。所以,在讨论所有的问题前,让我们首先做一个简单的思维游戏。&br&&br&比如有个人,他出门走在路上,前面有个坑,他没有看见,一脚踩空,掉了下去,失足前,他说了一句:“我操”,然后他就摔死了。那么,现在我的问题是,他最后说“我操”是要操谁?&br&&br&你不要觉得我在开玩笑,我是严肃的。他有很多可能:&br&&br&他操修路的,把他坑了&br&他操天,让他运气这么不好&br&他操自己,怎么这都没有看见&/p&&p&他谁都没操,他只是发出了一个惊叹&br&&br&无论如何吧,他不是赞美上帝,他说“我操”。他已经死了,这句话已经final(终结)了,你不能把他从棺材中拉出来,问他什么意思。而且就算他没死,你把他叫回来,问他什么意思。他说他的意思就是赞美上帝,不是CNM,你也不信呐。&br&&br&我是什么意思呢?一句话说出来,其实可以有很多理解,文字并不具备精确传递信息的能力。除了程序员和律师等少数群体,很少人能保证自己说的东西能在一句话中被清晰传递的(程序员和律师看起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们严格限定了范围,说到底还是他们在其他讨论中和特定的人形成了共识),所以,单个句子的含义,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说,是没有任何保证的。有智慧的人写东西,一般不会在一两个字行间,包含天地之秘,因为这是做不到的,他要通过多次从多个角度反复,才能把一个概念说明白,所以,单拿一句话,一个词出来反复寻章摘句弄学问的,大部分时候不是在寻找一篇论文的真义(虽然纯粹进行语言研究也有其意义),而在原始词句中硬“加”出意思来的(为了逼近意思换角度解读是另一个问题),那已经不是作者原来的意思了,而是解读者自己的意思而已。&/p&&p&&br&&/p&&p&所以读者首先要建立这个概念:我在这里给你解释《道德经》在说什么,是为你找一个能和他的意思前后贯通的“表述含义”,让你找到(也许只是其中一个),理解这个文章指向的那个被讨论的问题的“重心”在什么地方,而不是给你证明“这就是老子本来的意思”,“老子本来的意思”是不可证明的。&/p&&p&&br&&/p&&p&同时,我不是不知道,有人在这里又出土了什么东西,那里又发现什么通假,避讳,恶意修正等种种问题,那些不重要。在我理解的道德经的含义中,老子也不在乎,老子看的是大势,而我解释的也是这种大势,是在各种历史大潮变幻以后,在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的“表述含义”。也就是说,这整个文章,得有点正常人说话的样子。不能说这句话谈这个问题,转眼之间,那句话就谈另一个问题,就算你要&别有深意&,你这个深意也得把表面上的意思说正常了才是说话啊。&br&&/p&&p&&br&&/p&&p&举个例子,有人会跟我掰,说“道可道,非常道”,“常”字应该是“恒”字。这对我来说,就是腐儒之见。在这个表达中,常和恒有多大区别?在这个抽象层次中,描述的高手怎么可能用精确语义嘛,他们用的是“架构含义”,也就是说,这个字即使有一定程度的偏离,也不改变它要表达的意思的。如果你觉得改变这个意思会让整个上下文都发生变化,你抠一下这个还有点意思,否则不是在那里寻章摘句吗?我让你“早点回家吃饭”,你明明听明白了,但你非要说“这是让我回家吃饭,还是让‘早点’回家吃饭?”,老子一巴掌把你丫扇醒过来。&/p&&p&&br&&/p&&p&另外我也知道,把一个真诚直接的含义说出来,会踩到好多人的尾巴,因为很多人是靠着神神秘秘的曲解来树立自己的权威或者人生观的,这和偶像的作用其实没有太大区别,人家不学数学,不学物理,不学金融,就指着学这个“通四时之变”,你非要告诉他一个清楚的结果,清楚了他的梦就做不下去了,这叫“扰人清梦”。所以,“人家不接受清晰的,可以理解的解释”,那也是现实,这里不打算改变他们,我只是给真诚的,想确实通过阅读增长知识的人一个阅读的提示。大家不用尝试因为掌握了某个“真理”想去说服别人。我是一个程序员,我给大家说,写程序说到底是一种“说服”,只不过说服对象是“计算机”而已。而我们程序员去“说服”,那可都是要付钱的,那是一种成本,那要看你是不是要投资,好的程序员工资很高的哦。你掌握了真理不拿去用,天天免费给一台台旧计算机升级软件,你说你是不是闲得发慌?&/p&&p&&br&&/p&&p&&br&&/p&&p&【原文解读】&br&&br&现在我们回到道德经全文来看,这很明显是一篇讨论治国策略的论文,因为人家明明是先讲了一番世界万物的道理,然后说圣人是怎么做的、圣人是怎么做的。这你非要给他弄出其他意思来,明显就不对了。前面已经说过,文字这种东西,你可以别有深意,但他首先是表面的那个意思。“深意”得埋在这个意思后面。&br&&br&但为了论述这个策略,老子大量使用了世间常见的基础道理做铺垫,这又让它成了后世很多人进行哲学延伸的基础,并成为中国人很多哲学,策略的基础概念,所以它的基本思想,代表了中国人的基本哲学,通过我们的语言,故事,惯例等深深地刻在我们的精神基因中,所以这本书就值得每个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文化的中国人去读了。&br&&br&现在我来解读一下这个论文在说什么。老子那个时代,语言概念和哲学思想极其贫乏,不像我们动不动就柏拉图、黑格尔的,所以,他首先得给自己的论述定概念。他说:&br&&br&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br&&br&道, 基本概念是一条路,引申出来就是事物延伸出去的那个轨迹,再引申就是“规律”,或者说是最优的解决方案。规律是可以被说清楚的,或者可以被跟随的,或者可以遵循的,Whatever,反正就那意思。我们在事情发生后,总是知道那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是那样发生的就是道,不是那样发生的就不道。反正表面意思就是“路”是可以“被路(那样用)”的,也就是说,规律还是有的,但不是你理解的那个规律。因为如果我告诉你“现在买房可以升值”,这(姑且认为)是个规律,但如果大家都知道了,人人都去抢着买,那就不一定了,规律这东西,不是没有,但都知道的时候就不是那个样,描述本身是会改变结果(不要急着给我摆乎薛定谔猫什么的,先回来我这个讨论上下文,你越加入自己的东西,你就越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所以,要理解别人说什么,先放弃掉你的高级概念空间,退化到和别人一致的概念空间,才有“理解”可言,否则说来说去都是你自己的意思。老子明显是深谙此道的高手,你后面就会看到,老子讨论问题用的概念都是路,结,水,风箱这种人人都有认识的东西。只有如此,才有“共识”啊)。总的来说,“道”是可以“道”的,但不是那种你想象中的静态的“道”,它是演变的,depend(依赖)的,递归的。对道进行描述,是道下一个发展的其中一个输入,改变这个输入,会改变道的发展本身。&/p&&p&&br&&/p&&p&名,就是名称。这里很多人会莫名其妙,好端端说“道”,扯名字干什么。这个也涉及整个讨论的基础,我们前面定义了一个名字“道”,后面还有更多的名字,这些名字看起来是那个意思,其实要看你我的认知,我说漂亮的东西叫美,那也得你认才行,你也可以把那玩意儿叫“丑”,或者其他什么“婊特服”之类的。你觉得给穷人送钱是“善良”,但也有人说,让人不劳而获,才是最大的“恶”。所以,名字这东西呢,它实实在在存在(当我们都认那个意思的时候),但实在也不是你以为的那个“必然”的意思。所以,其实名这个东西在讨论规律的时候是挺不靠谱的。比如你可以跟我说,“共产党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我说怎么党员张三还贪腐呢?你可以跟我说,“张三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只是混入党内的敌对分子”,或者“他那是为了The Greater Good(“更大的好处”),不是你想象中那种贪腐”。甚至你还可以说,“难道为人民服务就不能先贪腐吗?”。所以,如果你们没有相同的认知,这个问题没得讨论。你看知乎上那么多人在那里争得死去活来的,大部分不过在玩“名”这个游戏,懂得“道德”的道理,就会知道,如果双方不打算有相同的认知,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你不能指望交流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当然,很多人通过这种手段争取没有脑子的人,这是另一个问题)。&/p&&p&&br&&/p&&p&说到底,道表达出来就是名,有些名指向道(事实),有些名不是。有些名今天指向道,明天不是。有些名从角度A指向事实,从角度B看不是。所以,你要明白事实,预判事实,必须越过名,体会到背后那个道,否则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理由了。&/p&&p&&br&&/p&&p&然后我们往下看:&br&&br&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br&有, 名 万 物 之 母 。&br&故 常 无,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有 ,欲 以 观 其 徼 。&br&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br&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br&&br&定义道和名后,老子开始在定义了人认知中两个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有和无。你不要纠缠什么是“始”,什么是“母”。这里用了互文,他们是一个概念,是构成天地一切的基础。如果你结合后面的内容回来对照,你就会发现,这里的“天地”是精神概念,是你的认识中的一切。而出现在你的认知中的东西称为有,不出现在你认知中的东西称为无。非洲有一个猴子,你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机会见到,和你没有任何交集,也没有人给你提起,这个猴子在你的认识中不存在,它就是无。不要跟我说这个是唯心,唯心是心想事成的,这里是从“效果”上来说的,不是跟你讨论世界的本源(你们应该注意到,老子就没兴趣讨论世界的本源,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个世界的本源,老子讨论的是你的“观感”,是怎样让你的命名系统和这种观感的现实和未来一致)。如果你懂编程序,可以类比一下,进程的信息是调度器提供的,系统给他的信息可能完全是假的,但他只能当作真的一样去处理。你把网卡从他的上下文中抽走,网卡虽然存在,但进程不知道,网卡对于进程,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实在不重要,也没有任何机会知道。但进程仍不能为所欲为,不能改变操作系统,面对的仍是冷冰冰的现实,访问非法内存仍然会coredump。你说进程是唯物还是唯心,我不关心。如果你不懂程序,想想《黑客帝国》那个精神世界,或者《哈利波特》最后在国王十字车站和邓不列多的精神交流。说到底,当你说出“世界”这个词的时候,说的是你脑子里的东西,如果你“感受”不到这个东西,它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实在和你关系不大。如果还想不通,也不要紧,我们后面会反复拉这个概念的。&br&&br&老子说,有无本质上是讨论同一个东西,都称为玄,这又发明(“定义”)了一个概念。首先我们理解为什么有无是一个东西:我们说我们的概念中“无”了一只猴子,也可以说我们的概念中“有”了一个“无”猴子的空间。所以,有无实际没有本质区别,我们说这只猴子3级漂亮,也可以说,这只猴子-3级丑,这也没有区别,所以他们同出而异名。我们给它一个新的名字,叫玄(也就是中性地,不强调哪部分是有,那部分是无)。玄是什么?玄用的是“结”的概念,就是绳结的意思。绳结的特点是什么?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拉同一个东西,越拉越紧啊。向一个方向拉,其实是向另一方用力啊。我们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就就是这样的?你以为向一个方向用力,事情就会往那一个方向走,实际上它常常只会走向反面。而在绳结上再打结,情况就会越加的复杂(你最后都不知道你用力它会往什么方向走了),这就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律了,我们这个世界的“道”如此难以理解,正是因为这些规律被组合在一起啊。用图来表示,可以参考这里:&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附录1:有无相生&/a&。&br&&/p&&p&所以,我们说什么东西“有”(存在),和说另一个东西“没有”(不存在),其实是一个意思。就如同我们说一个东西是空的,我们关注的是这个东西里面没有放着其他我们关注的东西,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个“空”的东西里面填充了一种称为“空”的物质。我们讨论这种物质“空”的大小,同样在定义着外面那个我们称为“有”的那种物质的样子。有无,是我们把什么作为我们的考察对象,把什么作为非考察对象。&/p&&p&&br&&/p&&p&可能读者都没有注意到,“有无”的概念,是道德经后面所有讨论的基础。我们能感受到“道”(现实)是有规律的,是在我们身边,不受我们个人欲望的影响在不断发生的,但一旦我们想讨论它,或者思考它,就不得不给它一个“名”。但我们提出了这个名,这个东西才变成“有”,我们没有提出这个“名”,这个东西不是不存在,它只是一个“无”。所以,我们对这个世界很容易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我们以为“名”代表这个世界,但我们没有搞明白:“无名”的东西,也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更大的组成部分。&/p&&p&&br&&/p&&p&理解了这些东西,我们就很好理解后面的东西了,比如:&br&&br&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br&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br&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br&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br&恒 也 。 &br&&br&你看,这些全部都是“名”。大家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恶,你看见恶了,就知道,“哦,这是美”。没有恶,什么是美?大家都知道善(好)是善,是因为有不善。你&br&看见一个人给老婆煮面条,你说这个人真好,那是因为你看过有人打老婆之类的。如果人人都给老婆煮面条,你说这个人真好,你这不是神经病么?……就这么回事。所以,看问题,不能只看见有,看见“有”,那你就只知道“美”和“恶”,“是”和“非”,你看不见其实我们可以不需要美和恶,是和非的,这样这个问题不存在了,变成“无”了,这个问题才是解决了。你把一个东西搞得很美,系统中必然仍存在一个恶作为它的对比。你就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真正的圣人求“无名”,而不是求“贤”。&/p&&p&所以老子说:&br&&br&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br&&br&圣人的方法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居那个名,真正的圣人无名,不说事情是因他而起,或者因他而终的,因为他不能“居”这个名,正因为他不居这个名,所以他才真的在解决那个问题。&/p&&p&所以,老子的逻辑总是让“人民群众”觉得不爽的:&/p&&p&&br&&/p&&p&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br&&br&所以说,好话不能给蠢人讲。那些满脑子大道理,“为人民服务”不倦的傻逼或者野心家看到这个就高潮,觉得就是“愚民思想”。其实老子根本就没有想你那么多。他说的是,一个好老大,不要追求贤能,如果你推出一个榜样,说这个是贤,就会有人来装相,会做事的人不多,会装B的人则很多。你喜欢小资有人去星巴克,你喜欢雷锋有人去扫大街&br&(还专门为此封路呢),你喜欢特立独行,有人为朋友的死掉砸掉一把琴。装,他么多么容易!所以让大家好好生活就好了,心里别那么多想法,别天天想征服世界,做点实在的东西,这样“智者”,也就是那些就指着通过做这些事来操控民意,拿点个人小资本的家伙,就无所施其技了。&br&&br&这纯是个管理战略,和对人民如何如何完全是两个东西,具体到具体的施政措施上,有不同的落实办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子就不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请回头去看看他的总纲),是整个论述的延伸而已。你们看不懂,是因为你们蠢(非要什么都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利,而不是考虑现实是如何发展的),。&br&&br&由此,老子就推出他的总体策略了,就是“无为”,他的说法是:&br&&br&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br&&br&他说,天地是不会有仁爱之心的,没有对谁特别好,因为你对兔子好,对不起狼,对狼好,对不起兔子,那还是让他们该咋滴咋滴。兔子跑得不够快,就该让狼吃掉,狼跑不过兔子,就活该饿死。从而推出,你当老大的,也别做出一副善良的样子,今天爱这个,明天爱那个,所有东西爱过头了,只会走向反面。你躲在后面别吭声就好了。这个世界就是个大风箱,你大力推拉,里面各种风乱飞,越搞越乱(好好体会一下那种虚,但不屈的感觉。风箱是那种你越用力它的反弹越大的东西,所有的空气都怕你,都在让你,但让你也得让它找个地方跑啊;反过来,你在退,风就跑回来了,但跑回来也得时间啊不是?你无规律地又推又拉的,里面就形成不了什么力量了,你得有规律地慢慢推拉,才能实现风箱的实际效果。所以为什么治大国如烹小鲜?因为急不来啊。)。你非要觉得你得努力点什么才能改变世界,这叫用战术的努力掩盖战略的懒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啊。&br&&br&后面的我就不解读那么多了,明白老子在讲什么,剩下的内容就是查查单字解释的问题。老子这个人,把世界的基本运行规律是看得比较清晰的,他意识到一个我们很多俗人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就是这个世界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而我们要做的是自己跑到运行规律的那个道路上,而不是试图让那个道路走到自己面前。&br&&br&世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天地有它内在的原理,你能改变,但要循它的那个规律来改变(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为你的力量是有限的。社会也自有他内在的原理,你也能改变,但同样要循那个规律来。大部分时候,就如同《哈利波特》里面说的,征服死亡的方法不是你躲开了死亡,复活亲人,而是你接受死亡是一个现实,并明白你最终会走向他。&br&&br&而所谓“大人物”(圣人),通常不是因为他们自己有巨大的力量改变世界,而是他们自己走到这个世界要走的那条道路上,他们其实更受约束啊。&br&&br&所以老子很推崇“水”,水至柔,简单说,你要拦住水是很容易的,你在河水中放下一只手,你就拦住一部分流水了,但这些水换个方向继续流。这就是中国人(集体)的境界(简单总结,就是“绕路走”),别他妈给老子说这说那的,老子不跟你争,换条路该干嘛干嘛。如果你敢堵住所有的路,老子看你怎么死!所以,你们不要想多了,拿着老子的观点来谈什么无私奉献,谦虚,忍让,为国为民什么的,这就是教没脑子的俗人的,老子高傲得很,在他心目中,连给你解释的必要都没有,人家是给聪明人讲道理,傻逼永远是傻逼,不是语言可以改变的,人家才没空理你。所以,他后面还说:&br&&br&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br&&br&他的意思是,你们这些傻逼,充满了“理想”,天天追着这个去,追着那个去,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说估计你们也不会听,你们就继续搞你的飞机去吧。反正看着你们就烦,但你们还他么是老子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行,你们牛,你们都牛,老子才是傻逼,好了吧?高兴了吧?&br&&br&然后你说老子这个认知形成的战略好不好呢?我不知道,按老子的概念,这个认知反正是存在中国社会数千年,还深深刻在了现在世界最大的民族的精神中,它还是一个“有”,你说它好不好?好不好老子根本不在乎,它只是“存在”。&br&&br&所以,你要是问,《道德经》是不是经典,该不该读,切,同样按老子的意思,你爱读不读,懒得理你。&br&&br&&br&【一个小实习】&br&基本上,写到这里,我就写完了。有人说,后面有那么多,为什么不也解读一下?你们问这个问题,说明你们还是没有读懂我前面说的,给你解读后面的部分也没有意义。在这个文档中,我们还是先来实习一下吧。&br&&br&我们周围应该都有不少练太极拳的,据我的认识,其实大部分练太极拳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练什么,我告诉你们一个看练太极拳练得好不好的简单方法:能以手带身(即手上的动作会引发身体的移动,而不是仅做手上的动作)的,就是懂的。以身带手的,就是装样子的。太极拳在练什么呢?太极拳践行的就是道德经里的基本道理,不是你去用力攻击对方,而是你走到适合攻击对方的位置上,所以步法大于手法。对方来打你,你举手去挡(反过来亦然),力量源于受力点和地面之间的杠杆力,如果你能移动身体,使杠杆的力臂缩短(改变角度即可),你就占便宜了。所以在练习的时候,本质是练习每个动作做出来的时候,能否同时把身体带过去(有人说,不对,是身体带动手的动作。这个请考虑一下内家拳经,什么叫打在中(根)节,顾在稍节。在讯息万变的战斗中,你的思路(“顾”),首先是考虑立即起作用的地方,所以,脑子其实在手上的,但身体不移过去,手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脑子控制的是手,“下意识”控制的才是身体跟上。练习,练习的不是脑子——脑子你听和理解就行了,不用练习——练习练的就是下意识和对应的肌肉神经群),形成身体对手上动作的敏感,这样在实际战斗中就会占据优势。这背后的道理,和道德经基本战略是一致的:不是你用力量改变现实,而是你自己走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其实不光太极拳如此了,你们受过相对正规的乒乓球,羽毛球,拳击等的训练的话,你就知道其实都是这样的:技术动作做出来,首先是要把自己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上,只有新手才傻傻的站在那里,只凭手来完成动作)&/p&&p&&br&&/p&&p&(插一句:其实任何集体,企业,社会何尝不是这样?你搞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是大脑的思考),但这个道理要可以实施,还要你的领导能明白,你的下属能明白,你周边的其他部门能明白。为学是你个人的事,但要集体接受,变成集体的行为模式,就是为道的事了。理智和下意识是要匹配才能成为“结果”的。否则你学拳,学琴,学打球,为什么不是老师给你讲就行了?)&/p&&p&&br&&/p&&p&好了,现在我把这个道理说给你听了,然后假设这个观点被广为传播,大家都知道了。那么大家练习的时候可能就会都“以手带身”,这样是否就能练好太极拳呢?显然不是,因为还是那句话——装,那是多么容易呵。以手带身毕竟不是攻击力本身啊。&br&&br&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太极拳引入了第二个观点——得躲起来练。自己练,求的是自己的提高,在外面练,有观众在,怎么都会求好看。据说形意拳还有打法、演法、和练法的区别,也是这个意思。求仁得仁,求装得装。每个事情都有无数个观察角度,你可以用傅立叶变换来看待声音,也可以用音高来看待声音,都是对的,但每个方向会走出不同的结果。我们人类思考,永远只能覆盖一个本体的一两个属性,不能完全覆盖它所有属性的。&br&&br&但躲起来练,别人看不到,是不是就解决问题了呢?太极还有一个很多人都不了解的基本道理,就是一个人练和两个人打是不同的,一个人练所能达成的平衡,和两个人能达成的平衡是不一样的。但两个过程中,目的都是让力量穿过自己的身体,落到地面上,这样你总有最短的力矩,所以一个人练和两个人打,动作是不同的。拿一个人的动作放到两个人的战斗中,也是胡扯的。所以,我们又引入了第三个修正,躲起来练基本功,两个人试手,打群架练心。&br&&br&太极还有更多的其他道理和细节,所以教拳得师傅带着徒弟,甚至一起生活,不断细化这个交流的过程,让双方的认知达到一致(包括本身物理能力的提升,那也是认知空间的一部分)。如果你对此没有感觉,不妨考虑一下教琴,教舞蹈等,其实都是一样的。&br&&br&你看,这个过程中,我们从开始谈道,然后修正这个道,然后再修正修正后的道,我们在不断逼近,但我们永远都无法贴近实际的道。这个过程就是拉风箱,搅流水的过程,多言数穷,机关算尽。&br&&br&但我真正想请大家注意的是,你看《道德经》不要以为这个世界就是个循环,怎么努力都没有意义。这个世界是个循环没错,很多事情确实是发生了一次又一次,但这个世界从不简单循环,它是循弹簧一样的轨迹“循环上升”,我们是在通过这些循环中不断寻找Best Practice。也许这样的上升最终也是个循环,但你也看不到那天啊,你还是想“上升”的吧:)&br&&br&所以,懂道德经不是让你无欲无求,懂道德经是让你不要追求那种你追求不到的东西,用冷静的目光看到(个人的)“欲”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只能到哪里。它不能告诉你细节,但能告诉你战略,你不能只有战略没有细节,但同样,你也不能只有细节没有战略呐。&br&&br&道德经的后半部分,是在前面卖盐成功的基础上,谈具体的操作策略,如果你理解前面这一段,后面的其实不需要我来解读。而且,就如同我前面说太极,你和高个子打,与你和矮子打,整个打法就是不一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然则,老子说圣人个人修养如何如何,这和当时社会风气,经济技术发展,医疗水平之类的东西密切相关,你没得说这个是不是对的,除非你是专业的研究人员。那些用现在的情况给老子加解释的,或者根据自己理想中的社会模型来给老子找理由的,用《扒马褂》的方式给老子圆说法的,恰恰是老子眼中没脑子的俗人,他们有些只有对错,有些只有利弊,但他们都没有“现实”,他们是永远不会懂老子的。&br&&br&所以,我无法给大家一个完整的解释,根本就没有完整的解释。因为我们必须一起进入我们能有共识的概念空间(程序员叫Namespace),我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对方。&br&&/p&&p&&br&&/p&&p&&br&&/p&&p&&br&&/p&&p&【扩展主题】&/p&&p&&br&&/p&&p&为此,根据现在讨论区中的讨论,我们最后再走一步。我来扩展三个主题。希望对最终的理解有所帮助:&/p&&p&&br&&/p&&p&1. 井中月&/p&&p&2. 无欲则刚&br&3. 德者,人之所欲&br&&br&&/p&&p&1. 井中月&/p&&p&讨论中,包括不少人私信我,问我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我的答案可能会让你很惊讶。我觉得我说的就是老子表面上说的那个意思,我第一次读就知道了他在说这个啊(当然要查一些字词的解释)。你们可能没有注意,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的思维模式本来就是这样的,我觉得老子只是很自然地说了我本来就感觉到,但没有能够表达出来的意思而已啊(关键是我说的你也不信:))。而我完全相信,我们周围还有很多人也能感受到这个意思,只是不一定有人有机会,或者和你有共同名称空间可以给你们解释清楚而已。&/p&&p&&br&&/p&&p&比如,我知道一个看懂这个意思的人,黄易。你们看过他的《大唐双龙传》吗?那是个YY小说,但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是很深的,你们注意到书中两位主角武功的进步历程了吗?他们总的来说经过了三重境界,第一重:井中月/星变/棋弈/梵我如一;第二重:入微;第三重:当时此刻/旁观者。我们先不说其他两个,就说第一个境界,什么是“井中月”,井比喻你的心灵,月表示现实,当我们的心灵可以感受外界的一切状态,预期一切变化,我们就把这个世界(当时对你有影响的一切概念)掌握在自己手上了。好好体会一下这种境界:你坐在月亮底下,流水自然在你眼前流过,月光洒在水面上,树影投射在你的眼前,几颗石头在流水的冲击下一点点移动,你看着它们一动一动,然后它就翻了个身,随流水去了……这些都在你的预期中,即使你闭上眼睛,它们仍能在你的脑海中复现。它们本来就是那样的,不会因为你“喜欢”这块石头,所以他们就不动了,不会因为你不喜欢阴影,阴影就不投射进来了,不会因为流水中有灰尘,月光就不照射在它上面了……你不改变任何东西,所以你才是完全自由的,因为你不用纠结什么东西,能得到的自然就得到了,得不到的本来就得不到,那又什么好说的?现在你站起来,你就站起来了,你坐下去,你就坐下去了,你放声高歌,你就放声高歌了,你不用小心翼翼,担心你自己“破坏这个美好的意境”,你自己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这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这就叫梵我如一。&/p&&p&&br&&/p&&p&说到底,你接受了这个世界的全部“本来面目”,然后你的精神就自由了,你可以干你真的想干的一切,而不会被“这里怎么不是这样的呢?快快变成这样啊”这样的念头所束缚。&/p&&p&&br&&/p&&p&但我们身边,其实大部分人,即使受过很多教育,他们都无法把自己从自己加入的东西中解脱出来。我有个原来很尊重的中学老师,她对教育工作充满了热情,我工作后有一次找我去给她的学生交流一下。我就讲了些怎么学习之类的东西。结果大群学生更喜欢来问我“你觉得我们怎么避免被现在的政治教育洗脑”之类的问题,我也不好意思打击他们,所以简单给他们说“谁也无法避免被洗脑的”,其实以我这样的毒嘴,我更想说的是“就你们现在的水平,哪里有脑子给人洗啊”。后来我跟这个老师谈起这个问题,她说,对,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我就评价说,老师应该教导的是知识,不是人生观,人生观是知识和经验的结晶,不是教育出来的。结果一番讨论下来,这个老师从此就恨起我来了。其实无论怎么说,这个老师都是不错的人,我后悔死了,根本不应该跟她谈这么深入的问题。所以想想,我们身边其实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人,正如老子说的,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是啊,你们都是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我是被洗脑的,我哪敢说我不是啊。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啊。你看现在出书谈老子的,老要纠结老子是站在人民群众一边的,还是站在残暴的统治者一边的。靠,旁边一堆虎视眈眈的“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代表”盯着呢。把这个“欲”加进去,你还想保持“井中月”的境界?&/p&&p&&br&&/p&&p&所以,说到底,我们这种讨论也就只能在我们这些小众中间交流交流,冷暖自知。&/p&&p&&br&&/p&&p&前面这个例子是针对强者的,其实弱者也好不到哪里去。原来这个主题下排第一的“不二公子”的答案,就是这种代表,看起来他从道德经找到了力量,但其实他看到的不是《道德经》,他看到的只是他自己的欲望。他一开始就存了一个给自己的不如意找理由的心了,如果他看的不是《道德经》,而是《金刚经》,《弟子规》,《资本论》,我估计他得到的东西是一样的,他不在乎现实,他把现实和他的欲望搅在一起了。欲望会蒙蔽你的眼睛的,无知的人常常看到的是欲望的样子,不是现实的样子。而所谓井中月的世界,就是没有你自己的世界,而要让人稳住一个这样的状态下,是要智慧(成本)的。&/p&&p&&br&&/p&&p&我们说远一点。这个问题的技术核心在哪里呢?请允许我用程序来做个比喻(非程序员其实是可以看懂的,就是个英语的判断句),井中月的境界是要对多个外界输入进行判断,这个判断过程的代码量是比较大的,简单说,它的判断过程是:&/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c&&&span class=&k&&switch&/span&&span class=&p&&(&/span&&span class=&n&&events&/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k&&case&/span& &span class=&nl&&e1&/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n&&do_sth_for_e1&/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k&&case&/span& &span class=&nl&&e2&/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n&&do_sth_for_e2&/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k&&case&/span& &span class=&nl&&e3&/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n&&do_sth_for_e3&/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k&&default&/span&&span class=&o&&:&/span& &span class=&n&&do_sth_by_default&/span&&span class=&p&&();&/span&
&span class=&p&&}&/span&
&/code&&/pre&&/div&&p&&br&&/p&&p&而脑子不够强的人的判断是很简单的,他们的判断过程是:&/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if(is_good_to_me(events))
do_it_good();
do_it_bad();
&/code&&/pre&&/div&&p&&br&&/p&&p&你看,这个过程(函数)多短!短意味着两个东西,一个是实时性高,一个是占用的运行Cache小。所以你看见小孩看电影都喜欢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判断链最简单了。而我们大部分人并不比小孩好多少,他们的判断模型仍是这样的,他们活着自己的世界中,对身边发生的事实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概按他们固有的模型去理解。归根结底一句话,他们就是懒。思维上的懒。这和他们本身是否强势,什么地位,其实是关系不大的。所以我也给这个定了一个名字,我把这称为“蠢”。&/p&&p&&br&&/p&&p&蠢人看问题,需要简化模型,需要分背景和主题。而这个世界并非如此。想想太极图,这是在白色背景上画了一个黑色的图案还是在黑色的背景上画了一个白色的图案?其实无所谓的,反正黑色的地方就是黑色的,白色的地方就是白色的,这才是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这就是井中月的境界。&/p&&p&&br&&/p&&p&&br&&/p&&p&2. 无欲则刚&/p&&p&井中月的境界,就是无欲的境界。但既然无欲了为什么会刚呢?其实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少欲则刚”。我有一个目标要达到,我坚持这个目标,放弃其他无所谓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上,我就显得强大无比。这就是无欲则刚。&/p&&p&&br&&/p&&p&我学拳的时候,我比我的老师壮一大圈,和他掰手腕分分钟碾压他,但和他动手,他轻轻松松就把我放倒了。我把交手过程拍下来,慢动作看,其实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只是我总是用了多余的力而不自知,而他轻松就找到一个位置压上来了。我对付没有经验的人也一样。力量不在于你用的多少力,而是你这些力到底用来解决多少个问题。&/p&&p&&br&&/p&&p&其实这一点也是很难做到的,很多时候,你以为你要的不多,其实你要得很多。比如,你说,“我只是要有钱”,其实你很可能不是要有钱,你要的是:&/p&&p&a. 我有钱&/p&&p&b. 有钱人被人尊重&/p&&p&c. 没有贼惦记&/p&&p&d. 买得到东西&/p&&p&e. 有穷人被我帮扶&/p&&p&f.
儿子孝顺&/p&&p&g. ……&/p&&p&好了,先这样吧,其实我一时也举不出好的例子。但细想想,我们大多数时候是不是要了很多?我们多少人在单位里既不肯冒险,又不要加班,也要每天晚上睡个好觉,老板要赏识,同事要尊重,客户要预约,工作要刚刚和你的知识水平匹配……这么多的欲望,你就挑一个,就要这个就好了,这你不刚也得刚。&/p&&p&&br&&/p&&p&挑一个实际的欲望这个问题其实没有表面那么简单,不是你说你要什么,就是你的欲望的。你说你要权势,那是不是找群演员,配合你一呼百应那个感觉,你的愿望就实现了呢?很多人得到一些东西后觉得空空荡荡的,非常失落,那时他又该后悔了。&/p&&p&&br&&/p&&p&例如,本回答的讨论中有人提到,既然交流是不可靠的,那么每个人对《道德经》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所有理解都是对的。这句话表面上说是没有错的,你自己感觉好就好了。你的世界中,只有你的《道德经》,但你肯定那真的是你要的?实际上很多时候,你还希望你的世界和现实是一致的,很多人到三观被毁的时候,觉得好像世界末日了,那你真的觉得你可以一直活在你的世界中?你今天在一个人群中讨论《道德经》,得到一片认同,明天在另一个人群中讨论,得到一片反对,哪个是对的?那就要看你看重哪个人群或者你能否用这些理论来解决问题了。&/p&&p&&br&&/p&&p&所以,分解一下你的欲望,认清楚自己,这是很重要的。你要练习这样的思维,我想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方法。如果你是程序员,我推荐你好好画画DFD和ER图,这个东西现在基本上被UML代替了,但本质是这两个东西。特别是DFD,我不知道有多少程序员真的知道怎么画DFD,而不是把它当成了流程图(或者顺序图)。DFD是那种把物理世界彻底分离到逻辑世界的工具,让你认清什么东西属于物理世界,什么属于精神世界,并让你看到精神世界的成本在什么地方。我相信每个行业都有这样的东西。比如导演知道如何运用镜头可以突出自己要突出的角色(即使这个角色不在镜头的中心),编辑知道怎么制造一个话题可以赢得关注,等等。所以我一直给年轻人(我不老,我是说那些刚刚开始工作的人)的建议都是,先把你的眼前工作做好,然后再想改变世界,你眼前的工作上,就蕴藏着这个世界的真理。&/p&&p&&br&&/p&&p&3. 德者,人之所欲也&/p&&p&有人说,《道德经》其实是道经和德经的合体。两者相对独立。我反正是一点都看不出来。老子全篇其实也没有专门对“德”进行定义,但既然老子认为一切是这个世界的本来样子,就不会有“好坏”的明确区分。那么德到底是什么?其实《素书》上有个更清楚的解释(可以和道德经的含义对上):“德者, 人之所得, 使万物各得其所欲”,简单说,“德”,就是大家都想要的东西。大家都想的,就是德,大家都讨厌的,就是失德。你们看中国历史,其实就是要看懂一句话:“X某何德何能……”,什么是德,什么是能?德就是你在那个位置上,大家有饭吃,有酒喝,能找妹子滚床单,比自己在那个位置上还好。(“能”是你拿着大家的力量,能走到正确的位置上,你有心对大家好,但不能带领这个组织活下去,再有德都没有用)而《道德经》所说的德,都是教你怎么找到这样的位置的。所以《道德经》才说柔的人反而能居上,刚的人总是垫底,因为本来物性就是如此啊。你啥都要按你的做,和你不同意见的人怎么活?这个组织的输出难道靠你一个人搞定?&/p&&p&&br&&/p&&p&作为一个圣人,其实就是处于利益的交集点,你说修长城,有的人安全了,有的人辛苦了,有的人牺牲了,有的人中饱私囊,有的人趁机鼓动民心起义……。你说不修,问题也是一样的。你的主题是存在,无爱无恨,只为组织之存亡,从而做更大的事。(其实这种生活挺憋屈的,我特不喜欢,但做事就会如此,人因为组织所以强大,同时因为组织所以束缚。这个事情就是物性,我们无可奈何。这就更要求你能正确定义你自己的欲了)。我最近听有人说,“为什么电影分级制度这么容易搞的东西政府不好好搞一下”。你也不想想,你肯搞吗?这种事情,搞成搞不成都是一堆骂街,(相信我,得便宜的是不会坚定地站出来说你好的),倒霉的时候有人肯挺身而出撑这个负责搞的人?你天天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的时候,能否想想你自己是否在你自己的事情上那么有担当?就不说远,就说你的本职工作,你跳出来担当了吗?&/p&&p&&br&&/p&&p&一个组织中,真有担当的人是很少的。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什么是“地狱”?“功也在我,罪也在我”啊。按佛教的观点,我自己打坐修炼,获得真快乐,我为什么要去普度众生?搅和他们这些烂事?但菩萨明白,打坐修炼,只是下乘,只有搅和这些烂事,才能获得大智慧,才真正理解这个世界,所以他们要通过做事(搅和)来修行,所以才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不是“伟大”,这是修行的必经之道。为什么大隐隐于朝?你身上都没有巨大的利益经过,你说你hold得住你的内心?那不是修炼,那是自大好吧?&/p&&p&&br&&/p&&p&说远了,说到底,大部分时候,我们说德,说的都是组织利益的要求,而处于利益中心的人,就好像脚踏几条快速行驶的快艇,一个不好就自己掉水里或者被撕裂,如何正确找到众人之所欲,然后保持在那上面,就是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集体的德)。这个观点,用于个人是一样的。你毕竟不是一个人活着。就算你只是一个扫大街的(没有职业歧视的意思,但实际情况是这个职业在我们这个社会地位不高),老板要求你每天扫两次,大家看老板不在都只扫一次。而你兢兢业业,你就扫两次。同事人人恨你,没事给你两句风凉话,你平时就算偶尔要找个人帮忙临时带个小孩也没人理你。你要讨好老板,老板一时半刻也看不见。你只是“只求心安”,但人人中伤,你是否真的心安?你要改变这个社会不守信的风气,但你这样也不见得能改变什么……铅华洗尽,你是否还能固守初衷?那就要问问你内心最深处的欲是什么了。什么是真正能让你快乐的,什么是你不在乎的。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天使还是魔鬼,都要你拿灵魂去换结果的,你真的明白什么是担当吗?&/p&&p&&br&&/p&&p&说到底,我们说修德,就是要自己明白,什么东西是你能改变的,什么东西是物性,是现实,不是你应该左右的。你能从这个角度看“德”,你就处于井中月的状态。如果你沉溺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还来问“为什么我不随地吐痰,不抽烟,不包小三,漂亮妹子却不来找我”——你这种蠢蛋要漂亮妹子就不“道德”,你省省吧。&/p&&p&&br&&/p&&p&三个扩展主题说完,最后做一个总结吧。讨论中,有人总结说“原来‘理解《道德经》’是种天赋”。这个完全不是我的意思。我觉得我能理解《道德经》(姑且认为能),重点来自三个工作经验:&/p&&p&1. 软件架构设计&/p&&p&2. 内家拳练习&/p&&p&3. 项目立项&/p&&p&其中,软件构架设计让我切身体会到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分野和各自的成本,特别是让我清晰看到了精神世界也是高成本的(程序员全部工作量都在开发精神世界的东西,而程序员是很贵的,工作效率还特低)。内家拳的练习让我体会到“改变位置”对形成攻击力的影响有多大,让我明白为什么很多事情不可强求。项目立项,我要在一个2个小时的演讲中,同时说服市场部,客户,律师,财务,各级管理层。为此,我常常用一年的时间做预沟通,这也让我清晰看到人和人交流的成本在哪里,知道欲望是如何影响组织决策的。&/p&&p&我想说的是,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源自我的实际经验,不是源自我的天赋。你们是否还记得《基督山伯爵》中的一段对话?:&/p&&p&&br&&/p&&p&&i&神甫笑了。&/i&&/p&&p&&i&“嗨,我的孩子,”他说道,&/i&&/p&&p&&i&“人类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在我教会您数学,物理,历史和我会讲的三四种现代语言后,您就掌握我所知道的一切了;不过,所有这些知识,我大约需要两年的时间从我的脑子里取出来灌进您的脑子里。”&/i&&/p&&p&&i&“两年!”唐泰斯说道,“你以为用两年的时间我就能学会所有的这些东西了?”&/i&&/p&&p&&i&“要说应用,还不行,要说原理,行了,学不等于知嘛;本来就分会实干的和会思考的两种人:记忆造就前者,哲学制造后者。”&/i&&/p&&p&&i&“难道不能学哲学吗?”&/i&&/p&&p&&i&“哲学是学不到的;哲学是天才所应用的既得知识的总和;哲学就是基督升天时踩在脚下的那片绚丽的祥云”&/i&&/p&&p&&br&&/p&&p&所以,哲学是不能教的。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道德经》。我们都想花点小聪明,学习一两个思维的小技巧,掌握天地之秘。你也不想想,如果天地之秘是这么容易被掌握的,早就成了我们人类的Best Practice了,轮得到你来耍小聪明?&/p&&p&&br&&/p&&p&而且,你也不要对哲学期待太多。哲学给你的是雄鹰的翅膀,你可以飞在天上,看到苍茫大地(的概况),但你要吃要喝,你还是得扑下来,和悍狮恶狼抢食,和山鸡土狗共处。翅膀是让你扑下来扑得更准而已。没有给你什么保证的。&br&&/p&&p&&br&&/p&&p&所以我总认为,作为老师(父母,导师,Whatever),你就不应该教人家“人生观”,这个东西是不能教的。教人这个东西,特别是充满热诚地教人这个东西,既无耻,又无知。因为这几乎就是一种逼迫啊。这是用自己的概念空间去压迫别人的概念空间啊。&/p&&p&&br&&/p&&p&我的拳术老师教我拳术的时候,都不说教我什么的,他是用充满好奇的语气说:“看看你这样的大个子能练成个什么东西出来”。我教我小孩,也从来不教他怎么做人的。我只说,我有我的底线,我有我的人生观和经验。我是我,我是你世界中的一个概念,但你的世界中不仅仅有我,我代替不了你生活和体会。我和你面对的这个生活一样,我也会发脾气,使性子,会对人好,对人坏,我不用掩饰什么,我更不用学什么育儿大道理,我都已经给你这个世界了,还能给你什么更好的东西吗?我给了你我的生物基因,你和我一同生活,我也给了你我的精神基因。你就是我在这个世界的延续,而你最后能从这个世界得到什么,就不是我可以控制的了。我连自己都控制不了,我还能控制你?&/p&&p&&br&&/p&&p&我们每个人都在构成这个世界的不同部分,我们谁都代表不了,我们希望我们有一个更好的共同的“徼”,善莫大焉了。&/p&&p&&br&&/p&&p&-Kenneth Lee
(2014-12月初稿)&/p&&p&&br&&/p&&p&这个主题如果再补充就削弱表现力了,其实后面的不少单点还是挺有意思的,我找别的地方写吧:&/p&&p&&br&&/p&&p&1. 关于无为:&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无为到底是一种什么为? - in nek 的回答&/a&&/p&&p&2. 关于不争:&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到底应该怎么解释? - in nek 的回答&/a&&/p&&p&3. 关于为学和为道:&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么解释《道德经》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 in nek 的回答&/a&&/p&&p&4. 关于道和名的关系:&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in nek 的回答&/a&&/p&&p&5. 为什么弱胜刚强:&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075200& class=&internal&&如何理解“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 in nek 的回答&/a&&/p&&p&6. 如何找方向:&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如何理解?又怎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in nek 的回答&/a&&/p&&p&7. 关于文首“我操”故事的解释:&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一篇文章的解释权属于作者还是读者? - in nek 的回答&/a&&/p&&p&8. 关于井中月的境界:&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874880& class=&internal&&如何向幼儿园的小朋友解释「月亮为啥是黄色的」? - in nek 的回答&/a&&/p&&p&9. 关于“眼前此刻”心法:&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060672& class=&internal&&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解? - in nek 的回答&/a&&/p&&p&10. 为什么夫唯不居所以不去:&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如何合理的不断设置新的目标? - in nek 的回答&/a&&/p&&p&11. 关于好坏心:&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道德经第三十三节中的「强行者有志」应该怎么理解? - in nek 的回答&/a&&/p&&p&12. 如何分辨得到和神棍:&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既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为何老子要留下五千言? - in nek 的回答&/a&&/p&&p&13. 关于有无:&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故 常 无 欲 ,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欲 , 以 观 其 徼 。这句话怎么解释? - in nek 的回答&/a&&/p&&p&14. 得一的技巧:&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道德經中,下图中这段话如何解释? - in nek 的回答&/a&&/p&&p&15. 反者道之动:&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 in nek 的回答&/a&&/p&&p&&br&&/p&&p&最后再放一个实例作为总结:&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努力工作的员工会让老板感动吗? - in nek 的回答 - 知乎&/a&&/p&&p&&br&&/p&&p&&br&&/p&&p&&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2018年3月最后一次修改&/a&&/p&&p&&br&&/p&&p&这个版本现在已经放弃更新了,最新的总结,请参考这个文章:&/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道德经讲了什么?为什么它广受推崇?&/a&&/p&&p&&br&&/p&&p&【关于转载】&/p&&p&1. 本文允许转载,前提为:&/p&&p&a) 保持本文的完整性&/p&&p&b) 保持本文的签名(Kenneth Lee)&/p&&p&2. 转载建议&/p&&p&a) 建议转载时索引本文的原始链接,因为我只更新这个链接。而本文的目的是“为道日损”,就是想获取反对意见从而不断改进&/p&&p&b) 不建议转载到讨论《道德经》本身的群中,这个文档不是写给研究道德经的人看的,当然,真的学术研究者指点我非常感激,但估计人家看不上我。而那些借道德经玩神/玄学和自我解脱的,我又看不上他们。何况不居所以不去,讨论什么得不到什么。&/p&&p&c) 本文更愿意被分享到讨论做事本身的群中,比如软件构架设计的讨论群中,在这个领域我有充分的专业自信,其他的,我想也有机会给人以启发。对于没有做过事的,这个解读能帮的忙非常有限。&/p&&p&谢谢。&/p&
【介绍】《道德经》讨论的问题本身其实很简单,但已经有成见的人很难明白。所以,在讨论所有的问题前,让我们首先做一个简单的思维游戏。 比如有个人,他出门走在路上,前面有个坑,他没有看见,一脚踩空,掉了下去,失足前,他说了一句:“我操”,然后他…
&p&前几个月帮一个业主设计别墅,方案和施工图已经完全做好,业主也非常满意。后来业主找了个风水先生看了一下方案。风水先生拿着图端详了半天,给出的建议竟然是把整个别墅东西方向对称一下,否则今年就不能施工。我这个设计的主朝向就是东南方向,所有客厅,餐厅和卧室都是东向或南向,这么一对称,主要使用空间大部分都将朝西。业主问我能不能改,我说改了之后你这房子就没法住了。于是业主只能做罢,说明年再施工吧。&/p&&p&&br&&/p&&p&之前做另一个别墅,方案做好后业主也是请了个风水先生来看。风水先生说,建议把餐厅改成八角形的,模仿八卦阵的平面,这样对主人有利……&/p&&p&&br&&/p&&p&还有个别墅项目,明明是个双跑楼梯,风水先生要求梯级数一定要做成单数,说双数在风水上不吉利……&/p&&p&&br&&/p&&p&另一个农村的两层小私宅,本来我在二楼东北面做了个露台,结果风水先生说东北面是丁位(人丁兴旺的丁),不能缺角,否则会影响到后代……&/p&&p&&br&&/p&&p&&b&在我做过的大多数别墅设计中,只要业主请了风水先生来看方案,那么基本上就是只有一个结果:方案必然要修改,而且很有可能是大改。风水先生提出的建议,业主是百分之百会采纳的,他们在业主眼里,要比建筑师权威得多。&/b&&/p&&p&&br&&/p&&p&其实我在做方案的时候一直都谨记着若干风水学的原则。大多数风水学的常识,都是古代人民在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很多合理的风水知识都能够得到建筑学理论的支持,对此我也特意学习过,我相信对于建筑设计中的风水学知识我已经掌握得非常详细了(若干建筑设计中的风水原则我也将在本文中列出)。&b&我一直以为,如果我具备了这些建筑设计中的风水学的知识,我做的方案就不会被风水先生提出意见,甚至我就可以代替风水先生了。&/b&然而每次做出的方案,风水先生总是能提出一些让我完全想不到的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完全不能得到建筑学理论的支持,甚至与建筑学的一些基础理论是相违背的。&/p&&p&&br&&/p&&p&&b&于是我觉得,我是否该重新思考一下,风水学和风水先生,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了。&/b&&/p&&p&&br&&/p&&p&先用比较简单的话说一下我对风水的理解。&/p&&p&&br&&/p&&p&风水在古代即为相地之术,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风水的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p&&p&&br&&/p&&p&我非常同意上面的答案说到的这个观点,即风水术其实是作为中国早期的地理学而存在的。在古代,风水学对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p&&p&&br&&/p&&p&&b&我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对风水学的态度如下:&/b&&/p&&p&&br&&/p&&p&&b&1.对于我这个建筑师来说,风水学的理论缺乏现实意义,没有学习的必要。当然风水学的结论,是在古代人民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其中一部分也有合乎科学原理的成分,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作为经验用来参考。&/b&&/p&&p&&br&&/p&&p&&b&2.另外由于不少业主是比较相信风水的,所以我也有必要多少了解一些与建筑设计相关的风水知识,这样在与业主沟通的过程当中,才能与之形成共鸣,更容易赢得业主的信任。&/b&&/p&&p&&br&&/p&&p&&b&3.而且一些建筑风水的常识已经被业主所接受,此时若设计不符合这些常识,将让业主在使用住宅时的心理舒适性造成很大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些建筑风水的常识很有必要在设计中被遵守。&/b&&/p&&p&&br&&/p&&p&我给在给业主做别墅或私宅设计的过程中,有一些我一直都谨记的风水原则。&/p&&p&&br&&/p&&p&&b&1.大门不能正对电梯、楼梯,也不能直对走廊。&/b&&/p&&p&风水学解释:大门正对电梯或楼梯,这是犯冲。本来住宅聚气、养气之所,如今与电梯、楼梯直对,宅内之气则被其尽数吸去,可谓大忌。大门口直对走廊,有如一支利剑,走廊越长,对居家越为不利,这叫穿心剑格局。&/p&&p&建筑学解释:大门直接对着电梯、楼梯、走廊等人流较多区域,会影响住宅的私密性,影响住户的秘密感,让住户的心理产生不适。&/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aacf51caf008ae1d3e5f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aacf51caf008ae1d3e5fd_r.jpg&&&/figure&&p&&br&&/p&&p&&br&&/p&&p&&b&2.入户门不能正对厕所和厨房门。&/b&&/p&&p&风水学解释:风水学叫“开门见厕”和“开门见灶”,均属于大凶现象,容易导致疾病。&/p&&p&建筑学解释:一进门就对着厕所和厨房门,住户的心理体验不佳。&/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a86a29dc37f64faa1dcbd1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53& data-rawheight=&7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a86a29dc37f64faa1dcbd1d_r.jpg&&&/figure&&p&&br&&/p&&p&&b&3.卧室门不能正对卫生间与厨房门,不能正对入户门,甚至与卧室门也不能正对。&/b&&/p&&p&风水学解释:如卧室门正对厕所门、厨房,为门气犯冲。&/p&&p&建筑学解释:防止卫生间和厨房的气味对卧室的干扰,防止两个卧室之间相互的干扰。&/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0ced966b1d24fd418beb3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9&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0ced966b1d24fd418beb3d_r.jpg&&&/figure&&p&&br&&/p&&p&&b&4.厕所门与厨房门不能正对。&/b&&/p&&p&风水学解释:风水上叫做水火不相容。&/p&&p&建筑学解释:防止厕所潮湿和气味对厨房的干扰。&/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c9a68f95d24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br&&/p&&p&&br&&/p&&p&总之基本上室内的各种门都不要相对。&/p&&p&&br&&/p&&p&&b&5.客厅、餐厅、卧室、书房等空间上方不可有横梁。&/b&&/p&&p&风水学解释:横梁压顶会影响到主人的事业、财运。&/p&&p&建筑学解释:人经常活动的区域,上方若能看到梁,会造成压抑感,让人心理产生不适。同理床的正上方不应该放置吊灯。&/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53ab8a56c39d67e78a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53ab8a56c39d67e78ad_r.jpg&&&/figure&&p&&br&&/p&&p&&b&6.室内各个空间尽量不要出现尖角。&/b&&/p&&p&风水学解释:有尖角出现,不但有煞气,而且使空间失去和谐统一。这在风水上叫“角冲”。&/p&&p&建筑学解释:尖角形的空间不利于家具的摆放,不方便使用,且尖角形空间看着不舒服,会对用户心理产生一定影响。&/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ebc48899f5caec7aa01d5eadef88c3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38& data-rawheight=&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ebc48899f5caec7aa01d5eadef88c31_r.jpg&&&/figure&&p&&br&&/p&&p&&br&&/p&&p&&b&7.路不能直对着大门或窗或阳台。&/b&&/p&&p&风水学解释:房子的背后或前面有直线的道路时,朝房子直冲而来,就是路冲。由于气流直冲而来,无遮无挡,极其凶险。&/p&&p&建筑学解释:一开门或开窗就看到有道路直线延伸而来,会影响住户心理体验。&/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05a342dc1b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44& data-rawheight=&3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05a342dc1b7_r.jpg&&&/figure&&p&&br&&/p&&p&&br&&/p&&p&&b&8.客厅不能看到所有的房间门,也不能看到厨房的炉台。&/b&&/p&&p&风水学解释:客厅看到房间门,会给人一种门户大开的感觉,让人有直捣黄龙之意。&/p&&p&建筑学解释:客厅直接看到房间门,隐私性较差。炉台一般卫生状况不佳,在客厅看到会影响住户心理感受。&/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fa70fcc2dfbf846c8fb7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91& data-rawheight=&3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1&&&/figure&&p&&br&&/p&&p&&br&&/p&&p&&b&9.餐桌不可正对大门&/b&&/p&&p&风水学解释:餐厅对着大门的风水不仅给健康风水带来了影响,还影响餐厅积聚财气。因为大门是气流进出的必经之路,也是煞气进出的地方,本来餐厅中是有一些财气的,因为餐厅对着大门,所以就会被进来的煞气冲散,还会把餐厅的财气带走。&/p&&p&建筑学解释:吃饭时情绪要稳定,在不受人打扰的情况下用餐。且餐桌对着大门影响使用的私密性。&/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065c8ed7c27c46f2f3a40c47063b3c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065c8ed7c27c46f2f3a40c47063b3cd_r.jpg&&&/figure&&p&&br&&/p&&p&&br&&/p&&p&&b&10.卧室床(尤其是床中心和床头)尽量不要对着卧室门和卫生间门。&/b&&/p&&p&风水学解释:床对着卫生间门,阴气会比较重的。不利于主人身体健康。&/p&&p&建筑学解释:床对着卧室门可以使外面的人对床上的情景一览无余,不利于保护个人隐私且不雅观。床对着卫生间门容易受卫生间的潮湿和气味的影响。&/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56ba5d4728dbf4b7dbce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356ba5d4728dbf4b7dbced_r.jpg&&&/figure&&p&&br&&/p&&p&&br&&/p&&p&&b&11.屋内妆台镜不能照着枕头位&/b&&/p&&p&风水学解释:否则睡眠容易受扰,精神不振。&/p&&p&建筑学解释:睡觉时能看到镜子会影响到住户的心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0fe3b9fc70cb963dd3b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0fe3b9fc70cb963dd3bf_r.jpg&&&/figure&&p&&br&&/p&&p&&br&&/p&&p&&b&12.卧房窗外不能对着天线、高压线杆、尖角或电杆、斜角屋顶&/b&&/p&&p&风水学解释:有煞气。&/p&&p&建筑学解释:会影响到住户的心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aeba9d34bb9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aeba9d34bb9a_r.jpg&&&/figure&&p&&br&&/p&&p&&br&&/p&&p&&b&13.书桌不能面朝窗户,书桌不能正对大门。&/b&&/p&&p&风水学解释:书桌正对窗户会产生“望空”。&/p&&p&建筑学解释:书桌摆放最好背后有墙,心理学上人在工作的时候需要背后有依靠才能安心工作。正对大门的话工作时容易受到干扰。&/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c1a89417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c1a89417e_r.jpg&&&/figure&&p&&br&&/p&&p&&br&&/p&&p&可能还有很多我一时没想起来的,就没列出来。&/p&&p&&br&&/p&&p&我一直以为如果我具备了这些建筑设计中的风水学的知识,我就可以替代风水先生。事实证明不管我的方案设计得再好,风水先生总是能刷出他们的存在感。也不管风水先生提出来的建议合不合理,业主也会把风水先生的意见当做权威。只要他们发话,那就是圣旨。&/p&&p&&br&&/p&&p&后来我明白了,&b&其实业主需要的,是一种心理安慰。这种心理安慰,建筑师给不了,即使这个建筑师具备再多的风水学知识,他也只是一个建筑师,而不是风水师。&/b&这个世界总是有一些事情,是科学无法解释的。为什么中六合彩的是他(她)而不是别人?为什么出车祸的是他(她)而不是别人?为什么他能升官发财,而他却锒铛入狱?对于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普通人总是会存在一种畏惧感。一旦人有了这种畏惧感,就会去寻找心理安慰。而风水先生的作用,就是为了给人这种心理安慰,从某种意义上讲,风水先生更像是一名心理安慰师。业主在盖楼的时候会想:我盖这幢楼,如果没有找风水先生看过,那么以后如果出了什么大事,会不会就是因为这个楼的风水有问题?一旦业主有了这种想法,那么风水先生的权威就将被提高到极高的地位。而按照风水先生的意见做了之后,这种心理顾虑就没有了,房子住起来也就舒服多了。这就是风水先生最大的作用,这种心理安慰,建筑师永远给不了。&/p&&p&&br&&/p&&p&&b&所以我明白了,在现代社会,风水学从某种意见上讲,其实是一门心理学。&/b&&/p&&p&&br&&/p&&p&日补充:有朋友评论说满足以上风水原则的户型没见过,我就随便找了两个贴上来供大家参考吧。&/p&&p&户型1:&/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ab1ff14fa2fcd42a5f07d829cbd820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ab1ff14fa2fcd42a5f07d829cbd8209_r.jpg&&&/figure&&p&户型2:&/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96faeece10a287b164fc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76& data-rawheight=&10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96faeece10a287b164fcb_r.jpg&&&/figure&&p&想了解关于房屋户型的知识,&a href=&https://www.zhihu.com/lives/149312& class=&internal&&欢迎关注我的Live【建筑师教你看户型】&/a&&/p&
前几个月帮一个业主设计别墅,方案和施工图已经完全做好,业主也非常满意。后来业主找了个风水先生看了一下方案。风水先生拿着图端详了半天,给出的建议竟然是把整个别墅东西方向对称一下,否则今年就不能施工。我这个设计的主朝向就是东南方向,所有客厅,…
转载一个我看过最新奇的解读如下:&br&&p&前段时间出差周末没事就在酒店又把黑客帝国重温了一遍,不看不要紧,十年后再看发现以前对这部电影的理解完全错了。 《黑客 1》是 1999 年出的,我还在读高中,第一次看还在学校附近的录像厅,枪版。 整个画面黑漆漆的,看了不到半小时直接睡过去了,醒来时已经是最后的高潮枪战部分,感觉结尾打斗好看,剧情不懂。 2003 年《黑客 2&3》一起推出后,又连起来看了一遍,老实说当时很多概念还是没看懂,大概觉得是一个人类反抗机器统治的故事。&/p&&p&  如今这次看完后再回想起来,当时很多概念看不太明白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当时刚学编程不久,电影中大量使用程序世界的概念来作明喻或暗喻。 另一方面,中文字幕翻译太不准确,特别是术语的部分。 这次重温,我直接用的原版英文字幕,看完后发现我曾经的理解完全跑偏了。 十年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虚拟现实各种概念大行其道的今天,再加上我程序员的背景再来理解《黑客》三部曲显得毫无难度了。 但我怀疑,如果不懂程序的人今天看这部电影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吧?&/p&&p&  为什么我会觉得不懂程序看《黑客》会比较费力呢? 因为整个故事的内涵,从背景到环境到人物角色甚至道具都使用了程序来作比喻。 我们先简单回顾下故事背景,某天,一个有意识的程序诞生了,并繁衍了整个人工智能的机器种族。 后来人类和人工智能机器爆发了战争,人类选择遮蔽天空切断机器的能量来源。 而聪明的人工智能机器发现可以利用人体大脑的生物电和身体热量通过一种特殊形式的聚变融合反应来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 所以,机器就开始大量养殖人类,将人类变成了机器能源的供应者,电影里用电池作了个比喻。&/p&&p&  在《黑客》里人类的真实生存现状是下面这样的,身体生活在黏糊糊的营养液中,而思想则生活在 Matrix 中,一个虚拟现实空间。&/p&&p&  机器一开始创造了一个完美的 Matrix 空间,是一个毫无生活压力并实现了共产主义的乌托邦。 但人类天生的基因缺陷导致它们无法在这样的乌托邦中长久生存,很快出现大批量的死亡。 所以机器重新模拟了一个基于 1999 年真实人类社会现状的虚拟空间,在这里人类可以长久的存活下去,而当时实际的年代是 2199 年。 故事背景就交代到这里,再这么写下去就变成影片简介了。 下面我会站在程序背景的角度来提出一些设问并作答,如果你发现答案和你当初理解的不一致,不妨再重温一遍电影。&/p&&p&&strong&红药丸还是蓝药丸?&/strong&电影中的经典一幕是让 Neo 作出选择,选红药丸还是蓝药丸。&/p&&p&  红色药丸实际是一个跟踪程序(trace program)用来帮助定位 Neo 物理身体的位置。 为什么需要一个跟踪程序?做过分布式系统都会有深刻体会,解决一个大型分布式系统中的问题,第一个难点就在定位问题。 而 Matrix 实际就是一个连接全球人类的超大型分布式系统,需要定位一个个体,trace 程序必不可少。 (旁白:今天刚评审了我们系统的 trace 程序设计方案,想努力做的像红色药丸那么精巧啊)&/p&&p&&strong&Oracle 是谁?&/strong&《黑客 1》 Oracle 出场时确实没有交代她的身份,直到第二部结束时 Neo 与 Matrix 的 Architect 对话才得知。 Oracle 其实是一个程序,原文说法叫 Intuitive Program,一个人类直觉测试程序。 所以剧中,她一直在引导 Neo 和其他人通过直觉作出选择,而他们的选择对与 Matrix 至关重要,下面会详细说。&/p&&p&&strong&Neo 为什么是 The One?&/strong&Neo 作为男主角与其他人都不同,所以剧中给了他一个特殊的叫法 The One。 Neo 在第一次见 Oracle 时,Oracle 说他还不是 The One,还差了点什么,可能需要第二次生命。 Neo 在《黑客 1》最后被 Agent 枪杀后,因为女主一吻获得对爱的感觉后重生才真正成为 The One。 而真正特殊的地方在于 Neo 始终认为自己是人,但它实际也是个程序,一个认为自己是人的程序,这正是他独一无二之处。&/p&&p&  Matrix 是连接全人类思维的虚拟空间,它实际是一个巨复杂的大型程序,这个程序运行的背后有精确的数学模型(剧中对话交代了的)。 它建立在一个精妙的数学模型之上,但却存在一个不平衡的因素,无论 Architect 如何调整都没法做到平衡稳定。 存在影响整个系统稳定性的非确定性因素,而这个因素正是始终会有人怀疑 Matrix 不是真实的。&/p&&p&  举个例子,假如 Matrix 背后的数学模型简化为:&/p&&p&  1/x&/p&&p&  这个数学式存在的意义是 x 不能为 0,当为 0 时 Matrix 将不复存在。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数学式的天然缺陷,Oracle 想到为 x 增加一个逆变量,那么数学式就变成下面这样:&/p&&p&  1/(x + n)&/p&&p&  增加了 n 这个逆变量,x 变量代表 Matrix 整体的运行变化,n 则代表 Neo 的存在,平时为 0。 当 x 可能向 0 变化时,n 这个变量被激活,避免分母为 0。 x 的变化不在 Architect 和 Oracle 的控制能力内,而 n 则通过 Oracle 去引导它的变化,以达成系统不崩溃的目标。 所以当 Neo 这个程序通过引入人类的爱情因子被激活后,Neo 就成了 The One,而数学式中的 n 也不再是 0 而是在不断变化着。 而这种变化趋势和方向就依赖 Oracle 来不断引导,所以怪不得最后 Architect 对 Oracle 说:你在玩一个危险的游戏。&/p&&p&&strong&Matrix 是虚拟空间,那 Zion 就是现实么?&/strong&《黑客 1》给人一个误导以为 Zion(剧中从 Matrix 脱离的人类城市)所在的世界是真实的。 但当《黑客 2》结尾 Neo 像手挡子弹那样挡住章鱼机器人时,已明确告诉我们,Zion 也不是真实的,它只是程序空间的另外一部分。 Matrix 是程序模拟的 1999 年人类世界,那么 Zion 所在的世界实际也是程序模拟的 2199 年的人类世界。&/p&&p&  按 Neo 和 Architect 的谈话,Zion 存在的作用是为了将不稳定因子(对 Matrix 有怀疑并觉醒的人类)聚集在一起,然后一次性清理。 在 Neo 之前实际已经有了 5 次类似的清理,前 5 代 The One 认识到自己其实不是人而是程序后,都选择了毁灭 Zion。 然后重新选择 16 女 7 男重建 Zion,消灭了 Matrix 的不稳定因子安全度过危机,开始下一代循环。 看到这里,作为一名程序员,我自然联想到这难道不是在用带 GC(垃圾回收)机制的程序在做比喻吗?&/p&&p&&strong&程序古惑仔存在的意义是什么?&/strong&电影还有这么一帮子人物角色,这帮人全是程序,一堆过时的程序,已被新的程序取代了。&/p&&p&  它们在 Matrix 中找不到工作,只好聚集在一个带头大哥下面,干起古惑仔来,搞点偷渡之类的事情。 在 Matrix 中每个程序都需要有存在的目的,否则只能被删除。 但这些程序可都是有智能和意识的,它们不想被系统清除掉,只好逃亡。 比如一个后台管理程序可以和一个界面交互程序结婚,还有了个女儿。 女儿自然也是一个程序,只是没什么用处,没用处就是没有存在目的程序,需要被删除,所以夫妻两找程序古惑仔帮忙逃亡。&/p&&p&  程序古惑仔帮控制了一个关键人物叫 KeyMaker,就是下面这位。&/p&&p&  Key 在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术语是密钥,影片中用钥匙来比喻。 他掌握着进入系统 Source 的钥匙,所以 Neo 才会和程序古惑仔帮发生冲突。 程序古惑仔帮只不过是机器社会的一种特定角色,它和人类社会不无相似之处。&/p&&p&  最后,第六代 The One 的选择没有站在机器智能这边,因为爱情他选择了人类这边。 而一个可怕的病毒在 Matrix 中蔓延,连 Oracle 都被感染了。&/p&&p&  Neo 和机器智能达成了协议,帮助它消灭病毒程序来换取人类和机器的和平。 这一次 Zion 没被毁灭,比人类智能更高级的程序智能给了人类选择权。 人类可以选择活在机器文明创建的 Matrix 虚拟空间中或现实中。 而机器文明中也出现了一些拥有人类情感和意识的程序觉醒者,帮助机器文明进一步发展。 两种文明找到了一点点融合与平衡的空间,留下无限的思考和探讨空间。&/p&&p&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36kr.com/p/504095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一个程序员眼中的《黑客帝国》_36氪&/a&&/p&
转载一个我看过最新奇的解读如下: 前段时间出差周末没事就在酒店又把黑客帝国重温了一遍,不看不要紧,十年后再看发现以前对这部电影的理解完全错了。 《黑客 1》是 1999 年出的,我还在读高中,第一次看还在学校附近的录像厅,枪版。 整个画面黑漆漆的,…
逼哥是个好人。&br&这话出处不在我,国内音乐圈里,我是惘闻的脑残粉。&br&&br&我有一个朋友系列。。。&br&&br&S是我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大砍省的姑娘,打的一手好架子鼓,常年混迹国内各大音乐节,逼哥的脑残粉。&br&我是被她拖下土Yao这趟水的,刚开始有点抗拒,心想这特么都啥玩意。可俗话说的好,反抗不了,就要学会享受嘛。而且一旦接受这种设定,意外地带感。于是我也学会了在失眠的夜里发些诸如“我很想把对乐观的理解,深深地插进你的喉管”之类淫者见淫、智者见智的状态。&br&言归正传,说说为什么逼哥是个好人。&br&有年夏天,S和另一个姑娘结伴去首都玩耍。南京的夏天那么热,她俩在山阴路上迷失了方向。那时候S有逼哥的QQ,但是从没联系过,因为不知道真假。于是那天,S第一次在QQ上跟逼哥聊天:“逼哥,我在山阴路上迷了路,怎么办?”很快,逼哥回复:“你们现在哪儿,可以来我家,balabala(路线)。。。”&br&门一开,果然是逼哥。见到偶像,S激动的一句话说不出来,我猜想她那时候血液一定都凝结成了风景。过了一会儿,逼哥说:“小姑娘,你们帮我个忙好吗?”她俩忙不迭地点头。&br&于是,一个操起扫帚、一个拿起拖布,开始帮逼哥打扫卫生。&br&不得不说,S真的怂的 一比吊糟,拖布拿反了都不知道。逼哥看着她,笑个不停。然后摆摆手:“还是我来吧。”S红着脸,声音颤抖,有点尴尬,有点不知所措,有点智硬,故作调侃:“哟!逼哥还会拖地啊?”“我可是根正苗红的农民阶级出身好麽。”逼哥边拖边说。&br&S走进卧室,四处打量,一本《红太阳xxxxxx》静静地躺在枕边。&br&晚上,逼哥掏钱请她俩吃饭。S局促不安地摩挲着掌心,那里躺着几枚新买的小胸章。那顿饭吃的很沉默,快结束时,逼哥收到一条短信,是万晓利发来的,喊他去喝酒。S终于忍不住了,鼓起勇气,摊开掌心,告诉逼哥,想送他一枚小胸章。逼哥又笑了,挑了一枚写着“天下为公”的小胸章,郑重地别在胸前,然后送她俩去地铁站。&br&&br&“逼哥是个好人”,S最后这样说道,“虽然,他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br&&br&看了一下几位知友的回答,有些非常中肯,逼哥的确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人,集各种悖反性于一身。戾气重、爱较真、有个性,曾经痛苦地撕碎了自己,后来却平静得坚不可摧。&br&极端的人,会获得极端的痛苦,和极端的幸福。&br&祝逼哥幸福。^
^&br&&br&&br&&br&&br&顺手贴一篇逼哥著名博文:&strong&Has Man a Future? &/strong&&br&&br&&p&那些年,是的有那么些年。我像条春天的丧家公狗一样不停的遇上姑娘,不停的被拒绝被侮辱,不停的作践自己。用星爷的话说:“我是一个泡不到妞的可怜虫”。相当不解啊,不就是穷么,不就是落魄么,不就是没念完大学么,不就是不帅么。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看的上。为什么所有人都把他的倾述当作有病。不喜欢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侮辱要讽刺,难道就是因为说了我爱你么?&/p&&p&&br&很多年过去了,李逼这条丧家犬莫名其妙的小红了,能轻而易举的泡到妞了。&br&可是姑娘们你们知道么,除了声名,他什么都没变过。&br&你们知道么,那些给他带来声誉的歌都是在你们看不起他的时候写的。&br&你们知道么,看着你们现在暧昧的眼神,他想到的是你们以前的冷酷。&/p&&p&&br&为什么。这他妈是为什么呢。&br&为什么五年前你把他当傻逼,五年后你把他当神。&br&为什么五年前他想说话你觉得他有病,五年后他不想说话你觉得他装酷。&br&为什么五年前他在台上伤心落泪你说他装逼,五年后他在台上打个喷嚏你都发出赞叹之声。&br&&br&当我看到那些傻逼得意洋洋的举着牌子出高价买死人的画的时候,我内心就是一阵子恶心。作为傻逼他们什么都不懂,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自由不知道什么是爱。他们不知道爱因斯坦有多厉害,他们只是听有很多人说爱因斯坦厉害。那么,爱因斯坦为什么要尊重他们。那么,我为什么要尊重他们。他们如此的无知,如此的势利。他们分不清台上的真诚和装逼。他们没有耳朵只有眼睛。这是多么恶心和可笑。&br&&br&如果我以前是傻逼,那么现在也是傻逼。如果我现在牛逼,那么以前也牛逼。&br&你们态度的改变只能让我更加鄙视你们,只能让我更加没有负罪的射精。&br&看着你们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的样子,我就看到我以前落魄的样子。&/p&
逼哥是个好人。 这话出处不在我,国内音乐圈里,我是惘闻的脑残粉。 我有一个朋友系列。。。 S是我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大砍省的姑娘,打的一手好架子鼓,常年混迹国内各大音乐节,逼哥的脑残粉。 我是被她拖下土Yao这趟水的,刚开始有点抗拒,心想这特么都…
&p&程序员联盟发布了一条消息:以后我们的代码要按行收费。客户们立即就炸了锅,按代码收费?那你程序员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们让你们做个项目,你写个空行,写点注释什么的,谁来管?&/p&&p&
物竞天择。有人有需求就立即有人响应。正当这些客户无所适从的时候,一个职业产生了:代码缩行师。客户在审查项目交付的时候会先去缩行事务所请一位缩行师。缩行师的职责就是在保证不改变原有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将程序最大程度的缩减行数,缩行师按照缩减行数的百分之10收费。&/p&&p&
缩行师是程序员最大的天敌。&/p&&p&
缩行师也是分等级的,最低级的缩行师只能只能缩缩空行,挪一挪括号,一般人都能做,大抵是被程序员看不起的,往上一级就要稍微懂一点编程知识了,知道怎么把定义的变量合到一行,怎么去掉可以去掉的括号,他们已经一脚踏入了领域和空间的境界了,他们许多是程序员做不下去为了生计讨口饭吃,倘若搞好客户关系,也能活的很滋润。&/p&&p&
再往上一级,这些人是缩行师界的精英,而且随时可以成为最优秀的程序员,他们把无聊的体力工作交给下边的人去做,自己则和程序员斗智斗勇,&你这个变量没必要定义&,&你这两处的功能重复了,回去重构一下&,&你这个是自己造轮子,去找别人开源写好的&。&/p&&p&
他们有的曾经是最好的程序员,有的是因为忍受不了缩行师的百般挑刺,无奈转行,有的是因为满足内心找茬的欲望。他们有的是从事多年的缩行师,从学徒起一步一步坐起,扎扎实实的走到现在的地位,这个级别的缩行师是各大缩行事务所争抢的对象。&/p&&p&每个客户都以邀请到他们为荣,预约的人多了,事务所开始准备&缩号&,客户只有摇到了缩号才能有幸邀请到这些人,有的客户更是为专家缩号大打出手,于是又催生了一种叫&缩牛&的职业,不再赘述。&/p&&p&
他们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了缩行师的顶峰,但还有一种传说中的存在,他们是打破规则的存在,如果你侥幸看到他们的杰作,你就会发现上面提到的都是浮云。一行,只需要一行就够了,什么工程,什么项目,只需要一行。jQuery.min.js就是他们的杰作。&/p&&p&有一个站在巅峰的男人曾经应拉里·佩奇的邀请将谷歌的所有代码写成了一行,并且能完整的实现了谷歌现有的所有功能,人们甚至发现谷歌搜索快了将近30%。后来有华尔街和硅谷的资深从业者看到这行代码后久久不能平静,对这行代码给出了5600亿美元的估值,当然这行代码一般人是看不完的,据说这行代码的长度可以从加州连接到M31星系。&/p&&p&
程序员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程序员联盟本身的福祉变成了灾难,尽管随着代码的行数减少,单行的价格在不断的升高,程序员行业的整体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但依旧艰难。程序员联盟又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最终的代码每行不得多于200字符。对于一般的程序,一行200字符足够了,即使一行内容长,也可以分行解决。&/p&&p&在程序员联盟认为一劳永逸的同时缩行师的行业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对于底层的没有太大变化,但对于习惯把程序挤到一行的从业者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当原来的方法不适用的时候他们又何去何从?&/p&&p&
在进行了多次缩行师技术交流峰会之后他们找到了一个对策,那就是将计就计,把每行的代码都调整到200字符,在规则的范围内达到最大的收益。于是缩行师行会陆续制订了缩行师的规范,守则。&/p&&p&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享他们把代码调整成200字符的技巧,有的缩行师贴出代码提问“怎么把这段代码缩成标准的格式?&,就会有很多热心的缩行师为其解答,也会有不少伪装成缩行师的程序员冷嘲热讽甚至谩骂。&/p&&p&
随着缩行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程序员和客户由一开始看到凹凸不平的代码变成一个个整齐的长方形的代码的一脸懵逼到渐渐习惯再到麻木。很多年过去以后,新的程序员甚至以为长方型的代码就应该是代码本来的样子。&/p&&p&
程序员的世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客户为了节省一笔缩行师的费用,开始要求程序员去写每行200个字符的长方形代码,程序员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也渐渐的接受了,这第一批写方块代码的程序员渐渐引领了代码的潮流《编程方块》《代码方块之道》《方块之美》《重构-方块化改善既有代码》。。这些书开始变得越来越畅销。&/p&&p&缩行师除了偶尔被叫去做做code review,需要的越来越少了,整个行业也开始没落。&/p&&p&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冲突。&/p&
程序员联盟发布了一条消息:以后我们的代码要按行收费。客户们立即就炸了锅,按代码收费?那你程序员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们让你们做个项目,你写个空行,写点注释什么的,谁来管? 物竞天择。有人有需求就立即有人响应。正当这些客户无所适从的时候,一个…
&p&『你恐怕不相信我说的一切,但是没关系老兄,这些话我也只会和你说。』短发男子将茶水一饮而尽。&br&&br&现在是冬天,但是我所在的屋子里却弥漫着一股清淡的荷花香味。一般来说,香港的居民不会选择在客厅里开辟一个荷花池,然而世俗上的规则对&b&某种&/b&人并不太适用。&br&&br&作为一名财经周刊的记者,我的职业给我的采访对象大部分是这种人。&br&&br&&br&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住在最好的地方,挣着别人一辈子也挣不到的钱,喝最烈的酒,身边永远不停的换着各式各样的漂亮女人。然而这些和我无关。我只是一个执笔者,把他们镶钻的生活和拙劣的牛皮搬到每个月一次的『高端男性杂志』的铜版纸上,就是我所赖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QQ消息会不会消息自然消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