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赢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线上,但是又怕有些早教机构教的不好,谁能给介绍个?

早教智能机器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早教智能机器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京东数码控百家号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幸福了,就拿早教机来说早已经从最原始的MP3式早教机更迭到智能早教机器人了。不仅可以陪着孩子唱歌、背诗,还可以玩魔音、跳舞、语言对话等,简直就是一个可以和孩子一起耍宝的小朋友。智能跳舞陪伴机器人外形采用等比例仿人形设计,灵活度接近人类。能说英语,能背唐诗,还有更多海量教育内容。拥有运动逻辑编程,俯卧撑、道倒立、瑜伽通通不在话下,还能成为孩子的舞蹈老师是孩子的娱乐教育新伙伴。阿尔法大蛋智能机器人不仅能照顾老人的生活,帮助孩子的学习,还能陪伴全家人娱乐。闲聊陪护功能可以陪伴老人孩子聊天,亲子视频通话功能,随时可以知道家里情况。语数外样样精通,摇身一变就能成为孩子的课外辅导老师。海量影音语音点播,还有科学小游戏供全家娱乐。儿童早教机器人玩具外形可爱小巧,就像是一个小娃娃。可以陪伴孩子进行通畅的对话交流情感,学习针对儿童开发的知识,养成早睡早起爱干净等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还能提醒孩子每天的任务,帮助孩子的成长。小哥智能机器人外形可爱小巧,拥有人工智能交互系统,会听会卖萌。内置智能拾音器,3米内在不同方位对它说话它都能感应到并转动头部和你面对面交流。睿智的云端大脑可以从多维度识别你发出的语音指令,语音也流畅自然。小孩子学语言是潜移默化的,一款能够发音并且是真人发音且发音标准的双语早教机器人,每天让他们听听是非常有帮助的,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有莫大的益处。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京东数码控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玩命折腾3C,细细体味科技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1个月宝宝早教
【导读】1个月宝宝可以早教吗?其实,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早教就可以开始了。1个月的宝宝就像一张美丽的白纸,通过早教,其专注力、沟通能力等等都会有所提高,这张美丽的白纸也会逐渐向五彩斑斓进化。那么,1个月宝宝早教有哪些方法?1个月宝宝早教要注意什么?下面就跟着妈网百科一起来了解下吧!
俗话说得好:不能让娃儿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宝宝出生后,家长们便蠢蠢欲动了,各种思索着要给宝宝做早教。可是,给出生尚未达百日的1个月宝宝进行早教,真的有必要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Q:1个月宝宝早教有必要吗?A:其实,对1个月宝宝做早教,还是很有必要的。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三岁看老。现代科学研究也认为,0-3岁是人的智力开发和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而0-3个月,毫无疑问是0-3岁里的一个重要时期。因此,0-3个月的早期教育,还是有可能直接影响宝宝以后的生长发育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巴浦洛夫曾经说过: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接受教育,就迟了两天。早教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1个月宝宝早教有哪些方法?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1、为了使宝宝的视觉提早发展,可为他布置一个舒适的、色彩鲜艳的环境。如在婴儿睡床的周围,为他挂一些红、绿、黄等色彩鲜艳的玩具或实物,放些鲜花或塑料花等;婴儿的衣服、被子等用品,最好也用不同颜色制成。2、为了发展宝宝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大人应该多跟宝宝接触,例如经常对孩子说话,引逗他们发声和发笑等。经常与成人交往的宝宝,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得到发展,身心也会更加舒适、愉快和满足。3、1个月的宝宝一般都喜欢音乐,通过悦耳动听的音乐,他们可以获得快乐的刺激和满足。经研究表明,多听音乐的宝宝与一般发育的同龄儿童相比,眼神和表情要机灵得多,动作和语言也要早熟一些。但给孩子听音乐时要注意音量不要太大,同时音乐的声源不宜离孩子的耳朵太近,以免损害小儿的听力。
人之初,如玉璞。每个人在他刚出世时,除了先天方面有些许不同之外,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因此,从宝宝刚刚出世开始,就要注意对宝宝的早期教育。但是,因为宝宝太小的缘故,父母在进行早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下面几个事项:1、平等、平心、平常首先要创设宽松自主的环境氛围,把孩子当作跟自己一样平等的人来理解他、尊重他,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使他能够快乐、主动地成长,同时还要怀着一份平和适度的期望去看待他欣赏他,并且注重在平常的生活中进行教育。2、随时、随地、随性早期教育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进行的,父母要树立"生活时时处处是教育"的理念,以天地为课堂,以万物为教材来展开随时随地的交谈和引导,还要注意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水平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因为这一时期孩子是"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的",如果不遵守孩子发展的"自然法则",那么任何强行的灌输或强化的训练都会失去功效甚至还会起适得其反的负面作用。3、全景、全面、全程早期教育并不是某种特定的形式和内容,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家里的环境摆设,甚至父母自身的爱好打扮等等,对孩子都是一种全景式的教育,影响着孩子身心发展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持续发展。所以,早教要从父母自身的言行做起,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和谐、快乐全面的"阳光孩子",而只有从现在开始,夯好头几年的人生基础,才能使孩子在今后的一生发展中收获成功和幸福。 ...
对于1个月的宝宝,除了用音乐和说话的方式来进行早教外,玩游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妈网百科就来给大家介绍几款适合1个月宝宝的早教游戏。一、吊挂类游戏玩法:新生儿期的宝宝视觉范围是18-20厘米。大人可以把一个红色的球悬挂在宝宝头顶上方,吸引他观看。但要注意时间不要太长,每次的时间在3分钟左右,每天1-2次,并要经常更换地方,以防宝宝产生视觉疲劳。二、移动类游戏玩法: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在宝宝的视觉范围内移动,让宝宝的眼睛跟随球的移动而左、右、上、下移动。每次进行3分钟为宜,每天1-2次。三、俯卧抬头玩法: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宝宝多练习俯卧抬头,当俯卧时宝宝会自己做抬头动作。这种活动对宝宝的前庭有着很好的刺激,利于建立宝宝的视觉空间感觉。四、头竖立玩法:家长竖抱宝宝时,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颈背部,另一只手扶住宝宝的腰背部。每天竖抱宝宝,可以锻炼他的颈部肌肉力量,同时可以扩大孩子的视野。但要注意,每次时间不宜太长,一般3-5分钟即可。
1个月宝宝早教有什么意义呢?有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研究表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选择食物分类
五谷杂粮食物加工篇蔬菜/食用菌肉禽蛋/野味水果水产品/海鲜调味品饮品/饮料零食/小吃豆/乳/奶制品干果补品草药
选择适用人群
客户端下载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我们要赢在起跑线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句口号悄悄地成为了许多父母的人生目标还在十月怀胎的时候腹中的胎儿就已经听遍了中世纪的古典音乐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奶娃时就已经游走在各式的早教中心里稍微长成一个学龄前儿童时就全然是各类兴趣班补习班里“老司机”&种种相似的行径似乎都表明大部分父母都默认了我们的人生都有起跑线的存在亦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是起跑线该如何界定?&它的起点是在怀上孩子那一分钟?是孩子呱呱坠地后的第一秒?还是始于孩子接受教育的时刻?抑或有特定的年龄?&这条起跑线的终点又在哪里是进重点小学?是读名牌中学?还是钢琴十级?围棋七段?&怎样才算是赢在起跑线上?有人认为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讲孩子是在父母提供的环境下成长,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父母提前培养孩子的能力,为孩子储蓄孩子日后冲刺的资本即是胜利。&也有人苛责所谓赢在起跑线上不过是父母妄想孩子一步登天而将子女的教育异化成与外界的竞争然后无限夸大起跑线的作用将这种一厢情愿的竞争嫁接到孩子身上&还有人认为如果人生只有一堆往前冲的硬性指标那人的一生都是在起跑线上永远都跑不出来不仅要受其牵制还要活在自己的假想敌的阴影下&回过头想想为什么一句来历不明的口号就能让几代人心疲力竭到底是谁制造出了“起跑线说”?
为何家长们热捧“起跑线说”?只因自身的育儿理念,还是各位父母的焦虑?想一想,“赢在起跑线上”究竟是谁说的?而我们又是从哪里听说的?不妨把你的观点分享在征集区上。
匿名 08:29:48
公平的比赛,起跑线至终点线之间的距离,不管谁本该是一样的,并且,没有捷径。但可根据自身的条件装备,跑得速度不同。赢在起跑线,难道要通过各种手段另划线,缩短与终点之间的距离?
lz 08:47:25
我觉得教育部门应该控制一下,或者提供一些免费的早教,让穷人的孩子也有机会在起跑线上竞争
出发点是好的,无可厚非
匿名 08:18
有钱就有起跑线,没钱的也没有终点线
我说的 21:43
我说的,哈哈
匿名 15:28
学会生存,学会生活,这就是最基本的起跑线。。。。
爸爸 13:47
这话就是商业炒作
小屁孩 11:31
这话没有错与对,我钱多学点见识,没钱多看点书也能长见识
坑爹 11:12
幼教机构想出来坑钱的吧
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条件允许应该多学点东西。
摩卡摩卡momo卡 16:08
不是你们媒体说的吗
赢在起跑线上,想法果然超前503 Service Unavailable503Service UnavailableError Times: Sat, 21 Jul :35 GMTIP: 49.76.154.139Node information:shanshuangxian19:10,
yzdx124:10,
fzh49:2URL: https://www.pcbaby.com.cn/home/dongtai/.htmlPlease contact our support: Check: Details503Service Unavailable出错时间: Sat, 21 Jul :35 GMT用户IP: 49.76.154.139节点信息:shanshuangxian19:10,
yzdx124:10,
fzh49:2URL: https://www.pcbaby.com.cn/home/dongtai/.html如需支持请联系我们: 查看报错详情: 详细信息https://www.pcbaby.com.cn/home/dongtai/.html点读广州,为你解惑!《点解》今日点读热词:早教。
“您好,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请您查证后再拨……”近日,广州天才宝贝滨江中心咨询热线一直无人接听。
咨询热线以及相关负责人联系不上、培训地址假借装修之名“人去楼空”、负责人一句“结业清算”了事,这意味着200名家长数百万元学费退不得、多名教师被拖欠工资……()
由此引发的早教市场问题发人深省,然而这并不是个例,早教机构跑路、突然关门等频频见诸报端,那么早教到底要不要上?早教到底教出了什么?上得到底值不值?
“宝宝,妈妈给你报了个班,你要好好学,千万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这句话,我们每个人从小听到大,“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越愈发深入家长的脑海中。在“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孩子普遍精细化培养、早教培训机构层出不穷的大环境下,早教到底是赢在起跑线上还是拔苗助长?看完这篇点解君为你吐血整理的文章,你就知道答案了!
①879亿市场规模
早教线下市场庞大,线上市场增长空间更大。随着二胎政策全面落实,我们预计全国0-3 岁儿童人数超过7000 万人,按每个家庭年均消费3000元计算,2020年全国在线早教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879亿元。
②每年新增250万新生儿
二胎政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655万。随着2016年二胎政策全面开放,预计每年将新增250万新生儿。
③80、90后成为家长
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新一代的家长,父母的教育观念、消费意识、互联网产品使用习惯增强,这些因素大大提升了在线早教的消费程度。
⊙父母教育观念更加科学
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人群不断扩大。2000年-2014年,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群扩大了2倍。80、90后父母更是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对早教产品选择更加严格,注重教育效果和质量。
⊙新一代家长的消费意识增强
随着80、90后成长为家长,收入水平较高,愿意为优质的品牌教育内容付费。
⊙伴随互联网成长的新一代家长
我国移动网民主要以80、90后为主,占总体网民的79.1%。80、90后家长对互联网的使用习惯也将逐渐渗透到对孩子的早教当中。尤其是80、90后缺乏育儿经验,在线早教产品填补教育内容空白的缺陷,促使家长更多的使用线早教产品。另外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下,移动端早教产品更符合家长碎片化的育儿需求。据相关数据统计,60%的中国妈妈愿意鼓励孩子较早地使用科技产品。
④2类场景5类产品
我们根据用户消费场景,将在线早教产业分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早教产品包括:内容、平台、IP+衍生品。幼儿园教育早教产品包括:家校互动和线下机构。
早教机构频频关门跑路,谁之过?在采访中,工商部门、教育部门均在积极地协调这些事,但同时也都无奈地表示,“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把他们列入工商黑名单,督促他们还款。”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冀秋阳表示,目前早教机构在家长交款后倒闭的事件并不鲜见,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多,广东省内也陆续出现了这种现象。早教机构多数采用预交款的收费模式,却缺乏有效的监管。
⊙早教师资质量良莠不齐
据华夏前程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早教论坛秘书长孙纲介绍,国家在学前教育(儿童早期教育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方面,重点是对3—6岁儿童教育的师资队伍进行培养,而0—3岁婴幼儿早教人才师资培养几乎还是空白。早教老师普遍比较年轻,专业水平、稳定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都还不够,在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急需补课。
⊙早教市场乱象丛生
一些早教机构以咨询、文化或科技等公司名义向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获得工商营业执照后,再变相进行教育培训,结果成了“几不管”的空白地带。
某教育培训业内人士透露,每年冬季、夏季都是培训机构关门、跑路的旺季,很多早教培训加盟者就奔着短时间内敛财牟利来的。由于各地分公司都是独立法人,即便出了问题,宣布破产就可以一走了之,承担的是有限责任,就算家长们打官司胜诉了,拿回的补偿与投入的人力物力相比,也得不偿失。
由于监管不力,早教机构天价收费、频繁涨价也是常有的事。
面对这些乱象,不少家长疑惑了,那早教到底要不要上?其实只要家长正确面对早教,心里也就清楚到底我的孩子要不要上早教班了。
孩子们在这些早教班里究竟都在学什么?以0~3岁孩子为例,41.6%上的是拼音、英语、奥数等学科类课程。
早教,是对小朋友在读小学之前,特别是在上幼儿园之前的早期教育活动。早教的质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早教机构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很多家长一方面接受了早教概念,注重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投资;但另一方面,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的误导,以为“早教早教”就是“早一点教”,把早期教育误为超前进行的学校教育,认为幼儿的早期开发,就要像教小学生那样系统传授认字、背诗、阅读等。
①把宝宝当病号照顾
现在在不少家庭中,宝宝从一出生就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相关调查发现,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异常细致地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事实上,这样的心态很容易陷入把宝宝当成病号照顾的误区。相反,当宝宝还是胎儿时就拥有抵抗力和潜在能力。
婴儿对环境的要求不是单一的,除了照顾外,还需要交流和运动,甚至是某种程度的“冒险”,以此来发觉身体内的 “成长能量”和能力。如果家长把宝宝当做病号照顾,他们身体内的能力会渐渐丧失,大脑思维也会变得有依赖性。
②过度依赖早教班
在早教课上,学习的是方式方法,需要家长根据孩子自己的特点把这些方法带到生活中,多关注孩子,多陪伴孩子。教育是需要言传身教的,不能依赖别人,家长切勿有花了多少钱就能达到怎样效果的想法。家长最好每天都抽出半小时以上的时间,放下手机、放下工作,专心地陪孩子玩。
③总盼望孩子是神童
如今,不乏这样的现象,家长早早为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如考入好大学、做个钢琴家、成为名人等等。其实大部分幼儿都是正常,极少有智力超群的。如果家长一定要给正常孩子定一个超常标准,其结果就是拔苗助长。人生每个发展阶段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重要的是让孩子准备好每一阶段所需要的本领去完成这一阶段的目标。给孩子目标定位太高,会让孩子失去动力。
⊙作为家长,在为宝宝选择早教机构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A 选有规模口碑的品牌
对于早教机构的选择,不少家长都认为要选择有口碑有规模的大品牌。家长霍女士说,“一定要选大品牌,我怕小的会倒闭老板跑路,要是老板真的跑路了,那学费就很难追回来的。”除了选品牌,家长李女士建议还要看清楚机构的环境卫生、设施安全等外在条件。如果有家长朋友之前有参加过这个机构,可以先跟他们多多了解,分析这些机构的优缺点。经过这次停课事件,家长丁女士也给想要报早教班的家长提醒,报名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该机构是否具有办学资质,资质是否到期。其次,如果该机构是加盟店,那要看看是否具有品牌的授权书,如果该机构有合作伙伴联合推出“营销计划”,就要想办法了解是否属实。最后,也是很关键的一点,要核实一下该机构租赁合同的时间和该机构是否有更换老板的情况,“这些都是预防交了学费,老板跑路。”
B 选非学习型的课程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比同龄孩子学得多识得多就是聪明,因而有的早教班会安排一些超出孩子年龄段的课程。家长霍女士认为选择以“玩”的形式进行早教更好,在玩中进行习惯及体能培养,注重小朋友的体能及性格发展,很多技能没必要提前学习,适龄学习适龄的本领就好了。霍女士说:“参加早教后,我觉得不但是小朋友在接受新事物,更多是家长在学习如何与他相处、与他玩游戏引导他的发展。”
C 报名之前要试听课
通常早教机构都会提供试听课,家长可以先带孩子去亲自体验。霍女士认为试听课很重要,因为可以观察到小朋友对这家早教中心的反应,观察孩子感兴趣和参与的程度,以便家长作出决定,也可以更好了解这个中心的老师引导水平。试听课上还要观察课程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老师在课上起到的作用,是针对孩子的特点教学呢,还是千篇一律地教学。家长李女士认为,好老师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重视和安全感,让他更有兴趣或者是更有展现自己能力的欲望,能够帮助孩子学习独立,掌握一些适龄的语言动作性格的能力。
D 就近原则
早教机构与家的路途远近,也是家长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不要为了好学校而舍近求远,这样做将带来接送孩子的难题,家长黄女士说,“机构离家有段车程,刚开始上课大家还是兴致勃勃,慢慢地,家长和孩子都嫌远不想去了。”
⊙早教行业:从三方面进行规范
一、由专门的政府部门负责审定机构入行资格。
二、从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育婴师资格证角度规范幼儿园教师的准入资格、
三、课程设置应当符合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专家:早教最好的老师是父母 高质量的陪伴更重要
很多爸爸妈妈白天都要上班,只有晚上和周末能陪宝宝,但经常因为处理一些事情使陪伴的质量大打折扣,这也是不少父母选择为孩子报早教班的一个原因。
北京某儿童发展集团创始人程淮表示,西城区针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深入152个社区,做了4000余份入户调查问卷。调查显示,每天能花60分钟陪伴孩子的母亲只占48%,超过50%的父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到30分钟。
“陪伴不足、父母忽视同物质缺乏一样,会对孩子大脑发育产生永久性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认为,高质量的陪伴必须满足三点:其一,投入足够多的时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家长陪孩子的“及格线”是每周21.2小时,每周亲子共处多1小时,孩子的不良行动会降低;其二,有情感的投入;其三,一起做有意义的事。
因此,比上早教班更重要的是父母对于早教的认识和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家庭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家长选择早教应该尽可能结合孩子自身的情况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尽可能多的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来源】部分资料来自南方+、南方都市报、人民网、网络等
【策划】L三次方&谢苗枫
【记者】 陈芳庭 欧楚欣
【整理】Kiyan
编辑 李琪艳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怕输在起跑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