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视视5g流量能用多久怎么变成了0元5g

5G时代日益临近 专家:万物互联是最大特点5G时代日益临近 专家:万物互联是最大特点央广网百家号  央广网北京2月20日消息(记者刘倩茹)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实现、智能驾驶、智能制造、新能源革命、移动医疗……过去的一年中,这些新技术词汇不断地充斥在媒体的报道中。然而,这些新技术要真正运用到生活中,还需要基础网络技术的提速——这就是5G。毫无疑问,万众憧憬的5G时代,正向我们走来。5G的技术会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颠覆传统 5G亮相冬奥会   正在举行的韩国平昌冬奥会吸引了全球目光,其中不乏科技迷。因为在这里,5G来了。利用5G网络,360度虚拟现实技术得以实现。而观众可以随时变换角度和空间来观看比赛。  5G技术彻底颠覆了人们传统观看体育比赛的方式,让观众享受到沉浸式的观赛体验。至此,5G的神秘面纱正在揭开。对于5G,很多人不禁会问,它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  高速度、低时延 5G应用场景丰富  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为5G描绘了一副蓝图。张峰解释说:“5G具有更高的速率、更宽的带宽,可以满足消费者对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更高网络体验的需求。另一方面,它还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时延,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行业应用需求,实现万物互联。”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快。要知道,5G的网络平均速率可以达到10Gbps左右,是4G网络的100倍以上。换句话说,有了5G,您用一秒钟就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网速有了保障,3D或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也将得以顺利发展。  当然,高速率只是冰山一角,5G的其他特性也不乏闪光点。比如,低时延。5G网络的时延大约在几十毫秒左右,在无人驾驶时能把刹车误差控制在20厘米以内。广东移动技术专家陈其铭表示,低时延将保障驾驶的安全性。  5G成就万物互联 智能未来值得期待   如今,普及新技术的三个要素分别是硬件、软件和联网。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会导致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受到限制。可以说,5G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基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曾经公开表示,5G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万物互联。5G大带宽、低时延的特点支撑了全新的应用场景,也衍生出了智能物流等大规模物联网业务。陈其铭认为,5G技术将促进工业升级。  陈其铭说:“5G可以支撑工业的升级换代,整个工业就会更加的网络化、智能化。比如在物流领域,你想了解买的货物在哪里,货物上有相关的芯片连接,就可以知道它具体在哪里。”  不难看出,有了5G,智慧城市、无人驾驶将不再停留在概念之上。想象一下,当你走进浴室,灯光自动打开,水温已调节到位。这幅画面是不是非常美好呢?当然,5G不仅服务生活,还将助力很多公共服务设施,比如远程做手术。华大智造开发高级经理熊霖霏表示,利用5G,医生可以通过远程视频进行诊断和手术设备操控,即使人们在世界的不同地方,也可以得到及时诊疗。  熊霖霏称:“控制端可以在上海、北京,病人端可以在西藏、新疆。只要是网络信号能接收到的地方,满足带宽,并且能实时保证沟通,两边的距离可以是无限的。”  5G商用日益临近 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我国的通信产业从3G时期的追赶,到4G时期的同步,再到如今5G的引领,每个阶段都有我们的见证。那么,万物互联的美好生活将何时到来呢?工信部表示,2018年将扎实推进5G研发应用、产业链成熟和安全配套保障,完成第三阶段测试,推动形成全球统一5G标准。  蓝图已绘,未来可期。业内预计,到2035年,中国5G价值链上的产出将接近一万亿美元。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正茂表示,中国的产业格局将因为5G而发生深刻变化。“5G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传统通信行业需要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从过去的单一领域向跨领域协同创新转变,围绕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共同推动基础通信能力的成熟。”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央广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拒绝访问 | www.ijiandao.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ijiandao.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3cbd7-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新闻茶泡Fan
传言Intel新一代酷睿CPU 8月1日登场
7月份,一些主板厂商为Z370更新了BIOS并再说明中指出“为Intel CPU新品提供支持”。由于i7-8086K在6月份就发布开卖了,所以不在列,外界猜测是传言已久的8核酷睿桌面CPU要来了,且沿用LGA1151接口。据德媒PCBuildersClub爆料,Intel“第9代CPU”将于8月1日亮相。“9代CPU”代号CoffeeLake Refresh,其中最顶级的型号将是i9-9900K,8核16线程设计,14nm++工艺。此次,同步登场的还有i7-9700K和i5-9600K。虽然从命名上看它们应该称作9代酷睿,但是架构又暗示,Intel如果这样归纳的话,可能会招来一片吐槽、引起混乱。此前,Core 9000还有多款型号出现在了Intel的微码更新列表中,只是后来被官方删除了。这一代Coffee Lake Refresh比较大的看点就是Core i9从HEDT降临到普通桌面,且支持了Z370主板。另外,Intel可能还会趁机更新Z390主板,添加对千兆Wi-Fi和USB 3.1 Gen2的原生支持。
三星首发LPDDR5内存芯片
三星昨天早晨宣布,成功开发出业内首款LPDDR5-6400内存芯片,基于10nm级(10nm~20nm)工艺。据悉,该LPDDR5内存芯片单颗容量8GB,8GB容量的模组原型也做出并完成功能验证。其他基本规格还有,内存速度(针脚带宽)最高6400Mbps,是LPDDR4X 4266Mbps的1.5倍。与此同时,功耗比LPDDR4X降低高达30%,主要是得益于动态调节电压、避免无效消耗、深度睡眠等技术加入。三星的8Gb LPDDR5规格弹性较高,1.1V工作电压下可达6400Mbps,1.05V下可达5500Mbps,供手机、车载平台自行选择。新的8Gb LPDDR5内存芯片是三星高端DRAM产品线的一部分,后者已经包括10nm级的16Gb GDDR6显存芯片(2017年12月量产)和16Gb DDR5内存芯片(今年2月份开发完成)。LPDDR5内存芯片将用于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二合一电脑等,三星称,5G和AI将是其主力服务的场景。
合肥兆鑫投产8GB LPDDR4内存
三星在新一代内存标准上已经完成布局,目前正在加速量产中。与三星、美光、SK Hynix相比,国内公司在DRAM内存芯片生产上依然是0,还处于研发阶段。紫光旗下的西安紫光国芯虽然有DDR3、DDR4内存颗粒生产,不过技术来源还是已经破产的奇梦达,如今又一家国产公司开始生产内存芯片了,来自半导体行业观察的爆料称,合肥兆鑫已经正式投片,生产的规格为8Gb LPDDR4,这是国产DRAM产业的一个里程碑。这次投产的时间来看,兆易创新/合肥长鑫的内存研发、生产正在按部就班进行,推出8Gb LPDDR4只是计划中的进度而已,不过从技术突破来看这应该是国内公司首次投产LPDDR4内存,此前紫光国芯计划提供的也只是DDR4颗粒。
EVGA X299支持BIOS内直接拷机
EVGA今天为旗下高端主板X299 DARK发布了新版BIOS,加入不少新特性,最大亮点就是可以直接在BIOS里对处理器拷机了。使用方法非常简单,BIOS里可以一键启动CPU极限负载测试,考验超频稳定性,并即时显示频率、电压、温度。在BIOS里完成超频设置后,无需重启即可直接开始拷机,对于追求超频极限的玩家来说非常实用。同时,新版还支持OC Robot,可自动测试、寻找最稳定的超频状态,Game Mode游戏模式则会迅速设置适度超频。值得一提的是,这几项新功能基本都是根据EVGA社区玩家需求而加入的,未来会成为EVGA发烧主板的标配。
疑似魅族16安兔兔跑分成绩曝光
据此前黄章透露,魅族新旗舰16有望于本月底或下月初发布。在众多配置、设计细节曝光之后,今日疑似魅族16的跑分图也在微博上曝光。数码博主@i冰宇宙 今日晒出了一张新机的跑分图,并表示:“魅族16用骁龙845,跑分29w+没毛病。 ”从图中来看,该机的安兔兔跑分成绩达到了291866分。虽然手机四周都被马赛克遮挡,但结合边框细节以及UI通知栏判断,这应该是一款魅族新机,不出意外的话就是魅族16了。该成绩已经超过6月份安兔兔跑分最高的黑鲨游戏手机,性能十分强劲。横向对比的话,小米8平均跑分成绩为27.3万分。结合此前黄章爆料的信息,魅族16将搭载骁龙845处理器,最高8GB内存,支持屏下指纹,配备双扬声器。外观方面提供白色版本,边框更窄,售价应该在3000元内。
联想Z5 6GB+128GB版开售
7月17日,联想手机官方宣布,联想Z5 6GB+128GB版今天正式开售,售价1799元。该机号称是“终结极光色手机暴利模式”,采用了双面2.5D康宁玻璃,使用8层工艺细致打造幻彩炫光机身,流光溢彩,颜值出众。配置方面,联想Z5采用了6.2英寸刘海屏,屏幕纵横比为18.7:9,搭载高通骁龙636处理器,后置1600万+800万AI全时双摄,光圈为F2.0,前置800万像素美颜相机,支持100级美颜级别一键调节,电池容量为3300mAh。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昨天下午3点,联想Z5 6GB+128GB版仍是现货,而6GB+64GB版本目前仍是预约+抢购方式,下一轮开售时间是7月19日上午10点,舒曼黑版售1299元,卡侬蓝版售1399元。
哒视推出首款支持快手的拍摄眼镜
昨天哒视推出首款支持快手的可穿戴拍摄设备:哒视眼镜。该眼镜为哒视团队为快手度身定制的可穿戴拍摄设备,支持高清短视频及照片拍摄功能。从外观来看,哒视眼镜与普通太阳镜较为接近,重量仅50g,可以第一视角拍摄1080p广角短视频,支持即时抓拍、一键摄录、无缝对接快手App等功能,并提供了标准、清晰、广角(100度以上)三种直播模式。配置方面,哒视眼镜配备4GB内存,能够存储超过200段11秒短视频、40段57秒短视频、或1800张超清照片。拍摄的视频可同步至手机,存储至本地相册。哒视眼镜售价666元,即日起在天猫“哒视旗舰店”、有赞微商城“哒视眼镜”,以及快手平台的官方认证号“哒视眼镜”现货销售。此外,针对大家关心的隐私问题,哒视眼镜前面框设置了4个led指示灯,拍摄时候指示灯会连续闪烁,以提醒对方正在进行拍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拍摄方别有用心,将指示灯故意弄坏而达到偷拍的目的,我们一般是无法发现的,所以在此也希望厂商能够有效的管控该产品的使用区域,加强直播内容审核,小伙伴们在一些地方,如更衣室、浴池等地方,一定一定要注意是否有他人在恶意使用此类产品!!!
华为已建立50多张5G预商用网络
在昨天举行的“2018 5G和未来网络战略研讨会”上,华为5G研究和技术标准专家伍勇表示,“5G的发展需要有三个方面的准备:一是技术标准,二是频谱分配,三是5G生态圈的建立。。当前,5G的技术标准已经全面Ready;5G的频谱也在规划和分配当中,3GPP也针对5G初期部署的频谱特征建立了一套关键技术,将为5G的大规模部署提供很大便利;5G如果大规模部署,将会促进5G生态圈进一步成长和成熟。目前华为已经和全球20多个运营商建立了50多张5G预商用网络,对5G的关键技术、技术标准和核心频段做技术验证,目前对于R15的技术验证已经完成,为5G出发做好了充足准备。
NVIDIA显卡驱动安装首页调整
可能不少人就发现了,越是热门的软件,其安装包中捆绑的推广信息就越多,如果盲目地点“下一步”,大概率会同时安装上一些并非自己需要的程序。此前,NVIDIA的驱动程序就这么一个存在,为了推广GeForce Experience,你需要特别注意勾选“自定义(高级)”,然后取消GFE,否则就被“强制”捆绑安装了。这里不讨论GFE本身是否招人喜欢,对于市值过千亿美元的NVIDIA来说,粉丝们理应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更加清楚地向用户提示,到底要不要安装GFE。不过,一些网友发现,不知从何时开始,NVIDIA的驱动安装程序启动首页变了,至少以最新的398.36 WHQL驱动来看,首页画面会明确提示选择是仅安装驱动还是驱动和GFE一起安装。经测试,如果选择的是仅安装驱动,那么在第二步勾选“自定义”后,第三步的组件选项中默认就不勾选GFE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化让一些网友“路转粉”,你怎么看呢?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电力改变了世界,也造福了我们的生产生活。电力安全大于……
近日尼吉康在北京召开了关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新品发布会……
1930年首届世界杯没有预选赛,只有13支国家队报名参赛。……
作为业界最强大的电源技术供应商Vicor最近有点忙,自从谷……
在上周的MWC2018上海大会上,ST以&智能工业中传感……
演讲人:黄科涛时间: 10:00:00
演讲人:Tracy Ma时间: 10:00:00
演讲人:Jim时间: 10:00:00
预算:¥10000预算:¥10000
广东省上海市
C-V测量技术、技巧与陷阱――C-V测量技术连接与校正 I
尽管很多C-V测量技术本身相对简单,但是以一种能够确保测量质量的方式实现C-V测试仪与探针台的连接却不是那么简单。目前探针台使用的机械手和探针卡多种多样,当我们试图在一个探针台上同时支持I-V、C-
本文引用地址:
尽管很多C-V测量技术本身相对简单,但是以一种能够确保测量质量的方式实现C-V测试仪与探针台的连接却不是那么简单。目前探针台使用的机械手和探针卡多种多样,当我们试图在一个探针台上同时支持I-V、C-V和脉冲式或超快I-V测量时,它们就会带来一些实际的问题。当进行I-V、C-V或超快I-V测量时,测量结果的质量与线缆的品质和所采用的探针台配置直接相关。
直流I-V测量[1]最好采用低噪声同轴线缆和远程探测线。C-V测量需要使用具有远程探测线的同轴线缆,而且线缆长度要控制的非常精确。超快I-V测试需要50欧姆的同轴线缆,但是远程探测线却给超快I-V测试带来了阻抗失配的问题。射频C-V测量需要使用特殊的射频线缆和&地-信号-地&结构的探针以及校准基座。但不幸的是,这些接线方法与其它方法都不兼容。
图4.American Probe & Technologies的探头配置
通过[2]实验室中的实验,我们选择了American Probe & Technologies公司提供的探头配置(73系列或74系列)(如图4所示),它的优势在于大多数探针台供货商都有供货。这种特制的探头是同轴的,带有一个开氏连接。其主体和屏蔽层都是浮空的,因此可用作I-V测量的驱动保护,或者通过跳接实现C-V和超快I-V测量的短接地路径。这类探针上的接头称为SSMC。有三类线缆可用于实现与这类探针的高品质连接:SSMC到三轴线缆连接适用于直流I-V测量和一般性应用(直接或间接连接),SSMC到同轴线缆连接可用于C-V或超快I-V测试[3](间接连接),而更特殊的SSMC到SMA线缆连接能够实现最佳的C-V测量性能,尤其是在较高频率下(直接连接)。图4给出了进行C-V测量的双探针配置方案;每个探针连接了一对同轴线缆,实现远程开氏检测连接。注意两个探头体之间的跳线很短。这种跳线确保了探针之间具有良好的接地连接,这对于高频测量是很重要的。
Qualcomm Incorporated(NASDAQ: QCOM)子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QTI)今日发布其首款基于3GPP Release 14规范、面向PC5直接通信的C-V2X商用解决方案――......关键字:
作为国内领先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供应商,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云半导体&)今天宣布加入RISC-V基金会,成为该组织成员中第一家中国FPGA供应商。此举是继2016年加入MIPI联盟后高云半导......关键字:
这种被称为“MPathic-VR”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通过评估现实中人体的语言、面部表情和沟通策略,实时地对人类的行为做出反应。然后,它会实时做出回应,要么做出负面的回应,要么做出积极的回应。......关键字:
7月1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正式全面取消流量漫游费,原有套餐中的省内通用流量直接升级为国内流量,但并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目前原来的本地流量已经转化为国内流量。对于本地流量转化为国内流量后价格是否......关键字:
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electronic engineer)必备技能:抄板,焊板,画板,仿真,编程,调试,创意,坚持。八大技能,你几级了?......关键字:
本文是小编在FB看到的,觉得挺有意思的,应该是很多公司或者软件工程师都会遇到的,特地转过来分享给大家。......关键字:
在经历了连续几个季度的亏损后,7月2日晚间,HTC宣布启动组织优化政策,将于今年9月底之前裁员1500人。HTC表示,此项优化台湾制造部门的计划将使公司得以进行更加有效和灵活的资源管理,这次裁员是为了确保产能与市......关键字:
我 要 评 论
热门关键词
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深圳市分公司6K-8K | 广东省 深圳市
深圳金鑫世纪实业有限公司8K-10K | 广东省 深圳市
南风(上海)精密物理仪器有限公司8K-10K | 上海市 浦东新区
南风(上海)精密物理仪器有限公司8K-10K | 上海市 浦东新区
上海鼎驱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面议 | 上海市 闵行区5G的狂欢与冷静:速度超预期,但没4G时代颠覆
图片来源图虫,已授权站长之家使用作者:郭晓峰5G还在路上,行业却早已狂欢不止。在 7 月的MWC上海展上,5G当之无愧成为关注焦点。与之前相比,最大变化在于,运营商的5G网络部署、设备商的5G解决方案、手机厂商的5G终端以及5G的应用展示都无限接近于真实的5G,给人感觉,5G触手可得。三大电信运营商相关人士向腾讯《深网》表示,正在大力推进5G规模试验和应用示范,争取在今年规模试验, 2019 年实现预商用, 2020 年全面商用。按照之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我国5G试验将分两步走:第一步是 2016 年到 2018 年底,为5G技术研发试验,主要目标是参与支撑5G国际标准制定;第二步是 2018 年到 2020 年底,为5G产品研发试验,主要目标是开展5G预商用测试。不久前,3GPP完成了5G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一些国家已经颁发5G频率许可,这表明5G产业进入全面冲刺阶段,5G商用进程正在提速。从中国目前整体进展来看,5G很有可能要比预期提前到来。5G应用展示丰富且成熟7 月的MWC上海展吸引了来自全球 112 个国家与地区的数万名参会者。GSMA大中华区战略合作总经理葛颀对腾讯《深网》表示,大会参与人数超过 6 万名。包括 550 家参展企业,近 320 名企业CEO以及 830 名媒体分析师。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都展示出非常成熟的技术和方案。为了实现 2020 年5G正式商用的目标,整个产业链的商用步伐都在加速。在汇聚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为、爱立信、诺基亚等行业头部企业的N3 馆,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中国移动5G车联网远程驾驶和安防无人机的演示引人关注。其中,在安防无人机远程操控人工智能视频处理平台上,可以看到通过5G网络传回的由外场无人机拍摄的多路4K高清监控视频,通过现场的控制终端对无人机进行起飞、降落、安防目标跟踪等5G网络超视距控制,全方位体验5G立体安防监控系统。中国电信展出了“5G 8K”“5G无人机”等前沿5G产品,“5G 8K”向观众展示了分辨率达,视频码率达140Mbps 的8K超高清视频,通过5G网络传输,也体现了中国电信5G网络承载高流量业务的能力。同时,架设在陆家嘴地区的 720 度全景摄像头记录下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动态,通过5G网络传至展台,向用户全景展示陆家嘴实时高清景观。中国联通在其“智慧未来”展区演绎了包括沃救援、远程医疗、沉浸式滑雪、AI+网络优化、未来网络在内的多项5G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在这其中,基于5G网络超远程监控和调度的智能驾驶实车演示最为引人瞩目。调度员依托中国联通5G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和超高可靠的网络,在MWC展馆调度现场与 1300 公里以外的北京演示现场连接,通过全方位视频图像实现远程驾驶车辆以及车队调度,成功展示了智能调度、远程驾驶和自动驾驶等业务应用。电信设备商在秀技术的同时,也重点围绕应用场景的展示。爱立信利用蜂窝物联网提供给无人机的连接,扩展了无人机的操作范围;同时结合部署在分布式云(核心网)上的人工智能算法程序,拓展多种应用,如职能城市监控、高速公路应急响应、输电线、基站塔巡检等,5G网络低时延的特性充分确保了应用的可靠性。此外,爱立信还利用5G网络的低延迟特性,结合眼动跟踪技术和在分布式云边缘服务器中进行焦点渲染示,展示了眼球追踪实现VR技术。不难看出,随着5G标准的成熟以及试验的不断深入,行业应用正逐渐取得突破。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运营商需要利用4G网络来模拟5G的应用体验,但在今天,运营商已经在展出基于5G试验网的自动驾驶、8K超高清视频等应用了。爱立信CEO鲍毅康对腾讯《深网》表示,现在整个数据流量增长非常迅速,每 18 个月翻一番,到 2019 年年底,有很多运营商的网络就将无法承载这个高速的数据增长,所以现在就应该开始为有能力承载5G流量做好网络侧的准备。在最新的《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中,爱立信预计到 2023 年底,增强型移动宽带5G用户数将超过 10 亿,占移动用户总数的约12%。在预测期内,移动数据流量预计将增加近 8 倍,到 2023 年底达到107 EB/月——相当于全球每个移动用户观看 10 小时全高清视频产生的流量。到 2023 年,全球20%以上的移动数据流量将由5G网络承载,是目前4G/3G/2G 总流量的1. 5 倍。随着用户、流量爆发式的增长,无疑对现有运营商的网络能力提出巨大挑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大对5G的建设和投入。葛颀指出,“ 2025 年,5G的市场份额将会超过14%,在 2025 年,4G会占有53%的市场份额。两者加在一起,就占了2/ 3 的移动通信市场。 2020 年,中国将会有超过全球1/ 3 的全球最大的市场。欧洲和北美成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5G市场。”有机构预计, 年间,中国5G资本支出将达到1. 5 万亿人民币。GSMA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目前有 49 个国家、 77 个运营商宣布了5G进行技术测试和验证计划,有 32 个国家和地区的 45 移动运营商宣布了5G商用计划。可以说,全球主要的大洲和经济发展活跃区域都已经宣布将进入或者即将进入5G这个时段。5G时代有可能成为电信运营市场创造新模式、构建新格局的重要分水岭,谁能更好地洞察和培育5G应用的广阔市场,谁能更好地适应和把握运营转型的方向路径,谁就会实现更可持续和更高质量的发展。5G终端明年登场随着5G网络商用进程的加速,手机芯片厂商已纷纷推出了自家的5G芯片,这其中包括高通、英特尔、华为等,联发科也在不久前公布了旗下的首款5G芯片M70。芯片落定,5G手机也就近在咫尺。根据华为的产品战略来看,旗下首款支持5G网络的手机将会在 2019 年下半年正式发布。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本次大会上更是精确的透露:华为将于 2019 年 3 月份推出基于独立组网的5G商用系统, 9 月份推出基于非独立组网的5G商用网络解决方案。除了5G网络产品之外,华为还计划在 2019 年 3 月份推出5G芯片, 6 月份推出5G智能手机。除了华为之外、OPPO、vivo、一加均在不同场合透露明年将推出5G终端。事实上,远不止头部品牌这些,运营商在顶层的5G推动将惠及所有手机品牌,如同当年的3G、4G一样,网络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层次的终端产品。中国移动最近发布的《5G终端产品指引》中明确了5G终端产品计划,具体来看将分三步走,首先是今年底首批5G芯片将面世,其次是明年一季度首批5G终端面世,接下来明年三季度5G智能手机才会面世。具体上,要在今年 9 月采购测试终端、连接型CPE,并需要厂商在 11 月交付;明年 2 月将采购智能手机,连接/融合型CPE、VR/AR产品,并要求厂商在明年 4 月交付;在明年 7 月采购智能手机、VR/AR、5G模组,并需要厂商在明年 9 月交付,中国移动届时还将视情况采购无人机、5G PC/平板等。也就说用户最快在明年年中即可体验到5G手机。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哪里能用5G?为何要用5G?5G好用吗?价格高吗?会改变什么?狂欢之后需要冷静就手机而言,初期的5G手机并不会给大众带来像3G、4G那样改变生活方式的颠覆感,更多是面向eMBB场景。3GPP为5G定义了eMBB(增强移动宽带)、URLLC(低时延高可靠)、mMTC(海量大连接)三大场景。具体来说,eMBB场景主要是速率的提升,未来5G标准要求单个5G基站至少能够支持20Gbps的下行速率以及10Gbps的上行速率,主要应对4K/8K超高清视频、VR/AR等大流量应用。URLLC是要求5G的时延必须低于1ms,才能应对无人驾驶、智能工厂等低时延应用。而mMTC场景是海量大连接,对应物联网等连接量较大应用。也就说,当明年用户拿到5G手机时带来的最大感受是网络速度,如果体现在观看高清视频则几乎无卡顿,下载几乎是瞬间的事情。中国电信提出了其在5G终端方面的主张,其认为,与4G终端相比,面对多样化场景的需求,5G终端将沿着形态多样化与技术性能差异化方向发展,终端规划将随着标准与产业的成熟而逐步明朗。中国移动也已明确, 年将聚焦两大任务,一是推进5G终端基础通信能力成熟,二是探索5G应用场景和终端形态。由于5G手机多天线技术的应用,无疑会增大终端体积,5G高速率的数据传输也将使终端功耗加剧。所以,手机厂商扎堆发布5G手机的时候,更应该冷静思考新的手机形态与潜在的5G商业模式。当然,对于5G终端的形态业界已有很多思考,例如为满足更沉浸化体验的显示,终端可能需要包含大屏、折叠和3D曲面等特性,除了智能手机以外,还包括CPE类产品、5G PC/平板以及VR/AR产品。之前韩国媒体已经报道,三星正在集中力量把精力放在折叠屏新机的研发上,并最终将它量产上市,而不只是停留在概念展示。据说华为也在秘密测试中。中兴通讯终端前CEO程立新曾对腾讯《深网》表示, 2017 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销量下滑,行业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 2018 年中国手机市场将是5G来临前的寒冬,手机市场整体需求下滑,手机品牌将面临重新洗牌局面。这时候需要加大产品创新迎合新的网络发展才能生存下去。”至于价格,一般来说,每一代网络的迭代都会促进终端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终端成本的增加。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又会逐步平民化,这从以往3G\4G就能看出,千元机的出现周期已是越来越短,而5G最多不超过半年,甚至更快。事实上,5G是基于场景化来设计的,与4G基于业务的设计有本质区别。4G主要满足基本移动宽带需求,而5G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多样性需求,其中有的场景需要网络具有极限处理能力,比如无人驾驶需要时延控制在几毫秒以内。所以,5G对大众用户的影响初期是有限的,过于渲染5G能力或许只会带来更多失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受短期基础设施、设备和应用供应的局限,5G在国内的部署和采用将会循序渐进,不会在短期内完全改变或者颠覆电信领域及其他行业。“从技术到场景的实现,5G技术都还不算成熟,还处于一个遐想期。”Gartner公司研究总监刘轶认为人们对于5G存在着严重的误解,“虽然 2019 年中国会实现一些基础的5G商用,但大都是一些前期试点,未来的3- 5 年,4G依然是当前最为主要的网络架构, 2022 年之前5G并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商用,建议在这个阶段大家应该专注于4G的升级部署和演进。”“回到基础标准上,虽然5G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落定,但更多场景并未定义,到 2019 年年底R16 标准出来,才会真正把5G完整的应用场景和标准定义出来。”一位企业高层对腾讯《深网》也表达了对5G当下发展谨慎的态度。从现在到年底,5G的热度将会持续下去,处在生态链的每一层都不会放弃这个红利。可以预见的是,运营商的竞争势必会加剧,设备商的价格战更加直接,手机厂商忙着站队,重拾运营商渠道。5G狂欢不会停,唯有冷静前行才能赢得商机。
声明:本文转载自第三方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转载。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g流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