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监管理论占优策略名词解释释

信息不对称视角中的金融危机和银行监管发展--《山东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信息不对称视角中的金融危机和银行监管发展
【摘要】:
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与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审视次贷危机中暴露的银行监管薄弱点,为我国下阶段监管发展提供恰当的建议。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和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做出解释;二是以信息不对称分析为线索,分析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历史;三是使用数据包络方法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四是分析了次贷危机中表现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结合原则导向与市场纪律在监管工作中的作用,为我国未来银行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题目来源于对次贷危机的关注,特别是次贷危机中关于金融监管问题的讨论。对金融危机与银行监管历史的梳理显示,银行监管的产生源于金融危机治理,其发展也与危机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当前正在发生的次贷危机必然对银行监管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对未来监管改革方向的把握,必须要明确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本文研究的逻辑在于:首先,抓住金融危机与银行监管的共生特性,把握信息不对称这一危机根源,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梳理危机与监管二者的关系,为讨论提供理论基础和框架。然后,以银行监管的双重目的,即危机治理与提高市场效率为线索,研究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与实践,并对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检验上述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为监管实践提供理论解释。最后,着眼于当前广泛关注的次贷危机,探讨我国未来银行监管的发展取向。
以研究逻辑的演进为脉络,本文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是金融危机与银行监管的必要性。第三章是我国银行监管实践。第四章是次贷危机与我国未来银行监管的思考。
本文创新点在于利用统一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框架分析次贷危机与监管发展,并以信息不对称为线索梳理和评价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F832.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祖六;;[J];竞争力;2009年12期
逯进;陈阳;郑立民;;[J];城市;2011年05期
齐树峰;;[J];黄金时代;2009年08期
花海军;;[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韩改玲;朱春山;;[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5期
类承曜;;[J];中国金融;2011年16期
萩原伸次郎;童珊;;[J];海派经济学;2009年02期
马超;;[J];智能建筑;2009年09期
闵子洋;;[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吕福海;;[J];中国企业家;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秀贞;;[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管晓华;;[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张岐山;;[A];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钙镁盐分会镁盐生产与发展研讨会专题报告汇编[C];2008年
谢石生;;[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张杰;;[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毕研勤;;[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孙涛;;[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田辰山;;[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刘明山;;[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关景灵;;[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慧;[N];固原日报;2009年
郑微 通讯员
闫士亮;[N];徐州日报;2010年
驻俄罗斯使馆经商处;[N];国际商报;2011年
解植春;[N];上海证券报;2005年
李学军;[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程瑞华;[N];金融时报;2008年
强兴华;[N];金融时报;2008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范建军;[N];证券时报;2008年
新华社记者
薛凯 李亚彪
李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颖;[D];辽宁大学;2010年
杨公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吴奇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建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汪洋;[D];南开大学;2010年
牟晓云;[D];吉林大学;2011年
王庆皓;[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李卓琳;[D];复旦大学;2010年
罗经华;[D];浙江大学;2010年
王维红;[D];东华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曲斌艳;[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马鲜鲜;[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岳瑛;[D];浙江财经学院;2009年
吴俊宏;[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孙小津;[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朱怡洁;[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王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周睿;[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杨丽慧;[D];吉林大学;2010年
石文景;[D];浙江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电话直呼
技术支持:
更多登录方式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金融学习题集(2014.12).doc 10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金融学习题集(2014.12).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指导老师:
货币与货币制度
信用与信用工具
金融机构体系
利息与利率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
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市场机制理论
商业银行及经营管理
中央银行货币供求与均衡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国际货币体系
货币与货币制度
1.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是指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体,它与我们日常使用的一些类似概念,如通货、财富和收入等有区别。
2.货币具有四种职能。这四种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
3.货币形式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支票货币、电子货币等演进过程。
4.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对货币划分为M1、M2、M3和M4,其中M1为狭义货币,M2为广义货币。各国货币当局并大多选择M1、M2作为各国货币政策控制的重点。
5.货币制度是一国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法律或法令形式对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所作的一系列规定。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其演进过程可以表述为: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一、名词解释
1.价值尺度
2.价值贮藏
3.狭义货币
4.广义货币
6.实物货币
8.货币制度
9.本位货币
10.格雷欣法则
11.信用货币制度
二、单项选择
1.货币和收入的区别在于( )
A.货币是指流量而收入是指存量
    B.货币是指存量而收入是指流量
C.两者无区别,都是流量概念
D.两者无区别,都是存量
2.货币在发挥(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7.实物货币是指(
A.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
B.不能分割的货币
C.专指贵金属货币
D.作为货币的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价值
8.劣币是指实际价值(
B.等于名义价值
C.高于名义价值
D.低于名义价值
9.货币的本质属性是(
A.价值和价格
B.价值和交换价值
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0.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C.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
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11.货币在(
)时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饭馆就餐付账
D.表现商品价值
12.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A.银行活期存款
B.居民储蓄存款
C.银行定期存款
13. 跛行本位制是指( )。
A.银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复本位制B.金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复本位制
C.以金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
D.以银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
14.双本位制是(
A.金银币比价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的金银复本位制
B.金银币的比价由市场决定的金银复本位制
C.金银币的比价由政府规定的金银复本位制
D.金银币比价由银行规定的金银复本位制
15. 俗称的“虚金本位制”是指(
A.金块本位制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我国银行监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南方金融》2002年04期
我国银行监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
【摘要】:正对银行业实施有效监管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准确、及时、充分地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然而,商业银行在与中央银行的博弈行为中,往往拥有中央银行难以获得的独占性的私人信息,特别是由于中央银行还扮演着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致使商业银行破产约束软化,于是,商业银行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往往会有恃无恐,对中央银行隐瞒信息,冒大风险从事经营活动,银行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因此产生了。
【作者单位】:
【分类号】:F832.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宜妮;[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赵勇;[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淑彩;[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幸;[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慕刘伟,曾志耕,张勤;[J];金融研究;200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力文;[J];商业研究;2003年13期
邓子文,王宗军;[J];商业研究;2005年01期
李春青;[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李宗怡,冀勇鹏;[J];财经科学;2003年02期
魏灿秋;[J];财经科学;2003年02期
慕刘伟,王晓坤;[J];财经科学;2004年03期
顾伟;[J];财经研究;2000年07期
王琳;[J];金融论坛;2001年08期
史小龙;[J];金融论坛;2003年09期
严太华,张龙,高天羽;[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华金秋;[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孔松泉;[D];东南大学;2002年
张艳;[D];四川大学;2003年
严太华;[D];重庆大学;2003年
宋林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杜启尧;[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陈德萍;[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赵利胜;[D];吉林大学;2004年
董红蕾;[D];复旦大学;2004年
尚静;[D];河海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汉杰;[D];暨南大学;2000年
谢崇远;[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罗本德;[D];重庆大学;2001年
余泽洪;[D];湖南大学;2001年
石静;[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王忠诚;[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靳毅;[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张丽;[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付强;[D];湖南大学;2002年
胡雄鹰;[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文奇,曹雨平,李怀祖;[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邢华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罗朝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王仲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刘岭;[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肖万,黎晓薇;[J];商业研究;2002年03期
卢荣青;[J];商业研究;2003年14期
刘端;[J];财经科学;2002年02期
庄乾志;[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4期
张连发;[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晔;[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王若平;[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继鸿;[D];湖南大学;2001年
唐造时;[D];中南大学;2004年
齐洁;[D];暨南大学;2003年
张淼;[D];清华大学;2004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德强;;[J];理论界;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鹏;[D];吉林大学;2006年
付舒;[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范建梅;[D];暨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礼平;;[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1期
王千红;;[J];经济学家;2011年08期
叶晓花;王文越;;[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J];浙江经济;2011年11期
陈必诚;;[J];海南金融;2011年08期
田野;;[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陈树斌;仇忠岭;;[J];中国内部审计;2011年07期
王一鸣;武翔宇;;[J];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王宇坤;谢昕;;[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沈炳熙;;[J];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洋;;[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赵葆华;孟洪涛;张晖;;[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徐宁;;[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霍东平;赵英姿;肖永杰;;[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邓清;;[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吴超林;张春生;;[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周洪俊;;[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研究部课题组;沈佩龙;;[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何丽梅 李岩;[N];财会信报;2005年
徐晓明;[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楼志明?贾献华;[N];金华日报;2007年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
吴霁;[N];金融时报;2008年
赵淑玉;[N];承德日报;2005年
李岩;[N];财会信报;2005年
李岩;[N];财会信报;2005年
刘海东;[N];中国审计报;2005年
郑国中;[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方道明(作者单位:农行江苏镇江分行);[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贺向明;[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郭敏;[D];四川大学;2006年
吴慧强;[D];暨南大学;2006年
魏世杰;[D];南开大学;2010年
刘大远;[D];四川大学;2007年
冯鹏熙;[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崔炳文;[D];天津大学;2006年
薛峰;[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孙宏;[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何亮;[D];暨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颖;[D];苏州大学;2005年
苗晓蕾;[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张学义;[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潘攀;[D];吉林大学;2008年
孙炜;[D];天津大学;2007年
王斌;[D];东北大学;2007年
付金环;[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田榕榕;[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邓力;[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刘烜;[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息不对称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