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橐注册过查看商标是否被注册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茶园为本 创立日照第一有机茶园_网易新闻
茶园为本 创立日照第一有机茶园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茶园是好茶的根本,好茶从茶园开始做起。
食品安全是目前大家都面临的问题,这让人心怀不安。茶叶作为饮品,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大量化肥的使用,降低了茶叶的内质;治虫措施的无序,产生了农残超标的危险。
圣谷山自建立之初即敏感地意识到,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茶园,将难以确保茶叶原料的质量和安全,对高端茶尤其如此。经过对市场的不断认识,圣谷山已站稳了脚跟,于2005年开始了自己茶园建设之路。
若能远离人迹,让茶园藏入高山深谷间,当出超然卓立的好茶。寻出这样的宝地,正是圣谷山的追求。为此,自2005年以来,圣谷山总经理高建华几乎走遍了日照的山山水水。
就这样,巨峰北山茶园,圣公山茶园,甲子山茶园先后归入圣谷山茶场。
甲子山茶园的选址,是圣谷山的得意之作。这座山因罗荣桓亲临前线指挥的甲子山战役而闻名,地处日照和临沂的交界地带,方圆数十里都是深山老林。在这座大山的最深处,圣谷山的茶园展现在青山绿水间。
巨峰北山是日照茶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数千亩的茶园,在上世纪70年代即闻名全省。圣谷山北山茶园独立成片,周遍环山靠水,是茶园的风水宝地。
圣公山,是孔子之师项橐的家乡,《三字经》有言:“昔仲尼,师项橐”。这里有着大片的茶园,是南茶北引最早的茶园之一,植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圣谷山”茶也因这而起名。圣谷山也因接手这山中茶园而高兴。长在圣人之师旁边的茶叶,自是意义非凡。
走出日照做茶园是圣谷山发展的应有之义,圣谷山要做全省的茶园,做全省的茶叶。山东屋脊沂源县的茶园,全国生态模范县五莲县的茶园先后确立。很快,圣谷山将在青岛、烟台等地精心选址,把茶叶做到全省各茶叶适宜区,真正成为一家山东茶的代表。
食品的等级分普通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有机,是食品安全性最高的等级。
目前山东茶园面积在30万亩左右,这其中有机茶叶可算是凤毛麟角,极其罕见。一来没有这个传统,二来有机茶园的管理成本非常高。
按照有机的要求,在选址上就有严格的规定,对水、空气、土壤和所处的环境都有严格的限制。在肥料使用上,只许施用有机肥、土杂肥、腐熟的豆饼豆粕等,不许施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这种施肥的要求必然大大加重茶园的成本,且产量会大幅度减少。在治虫方面,有机茶园要求不能施用任何化学农药。茶叶有若干种虫害,特别在夏秋季节,如果不用化学农药防治,将对茶园造成很大威胁,化学农药,治虫价廉而高效。而有机茶只允许用有机农药,这更加大了投入成本,且几乎毫无疑问地造成较重的虫害。有机茶在制作和储运上也有着严格要求。
圣谷山本着自有茶园做高端的定位,即使牺牲了产量,加重了成本,也要保证质量。有机茶味道更加醇厚,香气更加浓郁,安全性值得高度信赖。目前圣谷山已成规模的茶园如巨峰北山、甲子山、圣佛山茶园通过了方圆集团的有机转换认证。
做名牌,就是要从根本抓起,没有一流的原料,安全的原料,茶叶质量将无从把握也无从做起。
圣谷山的经验,做好茶就要首先抓好原料。
日照圣谷山名牌发展之路
2002年,成立圣谷山茶场;
2005年,获济南国际茶博会金奖;
2006年,中茶协作为放心茶向全国推荐;
2007年,成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2008年,全运会组委会确定圣谷山为大会指定用茶;
2009年,成为日照第一家获得红茶QS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2010年,成为“中国孔子文化世界行”合作伙伴;
2010年,圣谷山荣获“山东名牌”称号。
日照圣谷山茶场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
圣谷山济南服务中心
地址:张庄路第一茶市14号楼13-14
本文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上大夫_古文句谜语_求学网
您的位置:&>>&&>>&&>>&
谜面上大夫谜语类型打一古文句谜底
相关信息:
谜面二十朝大夫谜语类型打一字谜谜底...()
谜面大夫第谜语类型打一古文句谜底...()
谜面鹤为大夫太荒唐谜语类型打一字谜谜底...()
谜面大夫谜语类型打一诗词句谜底...()
谜面大夫尚师于项橐谜语类型打一诗词句谜底...()
关键字含有“大夫”的内容:
关键字含有“古文”的内容:
关键字含有“谜底”的内容:
关键字含有“类型”的内容:
关键字含有“谜语”的内容:
关键字含有“谜面”的内容:各乡镇(街道)网站导航
我的分工:领导市委全面工作。
& & 耿延强,男,1967年12月出生,汉族,籍贯安徽合肥,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历任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政治辅导员,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秘书、综合处科员,合肥市政府办公厅秘书三室副主任、秘书六室副主任(正科)、秘书四室副主任、秘书六室主任,长丰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合肥市招标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
巢湖居皖之中,下辖17个乡镇、街道,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巢湖古称南巢、居巢,秦时设居巢县,唐朝设立巢县,1984年1月撤巢县设立县级巢湖市,1999年7月撤市设立居巢区,2011年8月撤区设县级巢湖市。巢湖是“三古”之地。堪称古人类的起源地、古文明的发祥地、古战场的必争地。已发掘的银山智人遗址...【】
当前位置: > 走进巢湖> 巢湖年鉴
2015年巢湖年鉴
发布时间: 00:00 &&& 来源:本站 &&& 阅读:
编&辑&说&明
&&《巢湖年鉴》是一部年度综合性地情信息资料工具书,由巢湖市人民政府主办,巢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承编。《巢湖年鉴》源于1991年创刊的《巢湖市年鉴》,至1998年内部出版8卷;1999年,县级巢湖市改设为巢湖市居巢区,《巢湖市年鉴》亦改称《居巢年鉴》,公开出版发行,每两年一卷;2010年起改为每年出版一卷。2011年8月,地级巢湖市撤销,居巢区又改设为县级巢湖市,《居巢年鉴》亦更名为《巢湖年鉴》,今年出版为第19卷。
&&2015卷《巢湖年鉴》主要记载上一年度全市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记述时限原则上为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少数条目和少量图片记述内容适当下延至2015年初。
&&本刊采用条目体分类编排法,主体内容分为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条目标题用黑体字加“【】”表示。本刊资料主要由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及有关驻巢单位提供,主要数据以市统计局提供的为准。正文插图由供稿单位和编辑部提供,部分图片由专人摄影。
本刊编纂工作得到全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各单位承担撰稿任务的同志付出了艰辛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我们的工作尚存不足,刊中漏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巢湖年鉴》编辑部
巢湖市地方志(年鉴)编纂委员会
主&任:罗兆好
副主任:夏群山&&吴朝晖&&李尚林&&周修斌
&&&&尹必宏&&秦亚父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恩俊&&王正青&&王有洲&&王 飞 邓本宝&&
叶淑英 宁晓葵&&刘 群&&朱莲芳&&汤德顺&&
许邦沐 李日寿&&李存波&&李永龙&&苏跃民
&&&&张友新&&张晓江&&汪 路&&陈永铸 昌献龙
&&&&周元林&&赵新中&&姚永敏&&祖朝宝&&夏中锋
&&&&夏正和&&夏四新&&钱泽林&&徐成谋&&徐保华
&&&&曹源跃&&梅芳来&&蒋春木&&程国平&&蒯 军
&&&&缪建华
《巢湖年鉴》编辑部
主&&审:秦亚父
副&主&审:谢立芳
主&&编:昂朝桂
编&&辑:凌建中&&王一鸣&&王&羚
责任编辑:向 焱
编&&务:郭为民&&李&颖&&汪金花
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推动新发展
为开创巢湖跨越赶超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在市委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政府工作报告10
2014年巢湖大事记20
巢湖市总述
地理位置32
历史沿革32
人口区划32
自然资源34
野生动物资源
2014年巢湖市气候3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36
注重经济提质增效,实现经济发展平稳增长
项目管理不断提升,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加
城乡建设持续加强,城乡品质实现全面提升
突出抓好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注重保障民生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有效改善
加强合作交流,招商引资与央企合作成效显著
精神文明建设39
强化组织保障&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合力
强化城市管理,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显著
强化环境整治,全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强化教育引导,公民道德建设推进有力
强化动态管理系统建设,文明单位创建逐步规范
强化主题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稳步推进
强化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
强化拓展延伸,“讲文明、树新风”氛围浓厚
民生工程43
全面完成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美好乡村建设48
发挥主体作用
巢湖市组织机构及负责人名单51
市领导班子
市委工作机构
政府工作机构
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
政协工作机构
法、检两院
垂直管理单位
中共巢湖市委员会
市委八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60
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60
重要会议方面
重大活动方面
综合协调方面
周工作预安排公开方面
党委督查60
紧扣中心推进重大决策落实
紧跟核心推进领导批示落实
紧贴民心推进舆情办理落实
党委信息工作61
信息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抓信息采编质量
规范工作保障机制
政策研究工作62
深入开展调研
突出问题导向
保密工作62
完善保密制度
狠抓队伍建设
强化检查管理
纪检监察62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突出抓好学习培训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加大从严管理干部力度
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宣传工作68
宣传舆论引导
统战工作69
多党合作工作
党外干部工作
经济统战工作
民族宗教工作
海外统战工作
机关党务71
党员干部教育管理
基层党组织建设
完成服务大局任务
机关和谐氛围日益浓厚
档案业务指导
村级档案标准化
档案资源建设
党史军史编研工作
党史军史宣传教育
党史图书资料整理
上级交办工作
老干部工作74
认真落实政治待遇
服务更加周到细致
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取得的成效
中专体制申报工作
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机构改革和编制管理77
机构编制管理监督检查
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巢湖市人大常委会80
重要决定83
巢湖市人民代表大会83
巢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83
市政府全体会议86
市政府第七次全体会议
市政府第八次全体会议
市政府第九次全体会议
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86
2014年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汇总
2014年市长办公会议题汇总
政务信息99
政府法制99
强化规范性文件的审核与备案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
加强依法行政学习宣传培训
应急管理工作101
提升应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
建立应急框架
完善应急体系
加强队伍建设
政务督查工作102
批示事项办理
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督查
会议督办工作
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信访工作103
拓宽群众诉求表达途径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规范信访工作秩序
压实各级信访工作责任
政务服务中心105
政务服务创新
提高服务质量
完善政务服务功能
地方志108
加强党的建设
发挥方志资源
机关事务管理108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
办公用房专项治理和维修
公务用车管理工作
市政务中心管理工作
食堂管理工作
政府接待109
2014年综述112
全体会议112
市政协八届四次全体会议
常委会议112
市政协八届九次常委会议
市政协八届十次常委会议
市政协八届十一次常委会议
市政协八届十二次常委会议
参政议政113
委组工作会议
社情民意座谈会
政协委员资政会
民主党派和工商联
民革巢湖市基层委员会118
民盟巢湖基层委员会119
民建巢湖基层委员会121
中国民主促进会巢湖基层委员会122
致公党巢湖市基层委员会123
丰富党内活动
农工民主党巢湖市基层委员会125
九三学社巢湖基层委125
工商业联合会127
参政议政与调查研究
发挥职能作用
巢湖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129
市总工会132
实施建功立业工程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实施维权服务工程
实施基层活力工程
实施创新创优工程
共青团134
扎实推进思想文化引导
扩大工作宣传覆盖面
用多种形式塑造青少年
助推青年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青年志愿服务行动蓬勃开展
帮扶青少年项目强化开展
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有序开展
增强共青团组织的有效执行力
妇女联合会137
六个系列丰富“三八”主题纪念
六个系列构筑最美家庭港湾
六个系列关注妇儿民生发展
“四措”提升妇女创业就业
“三化”力促妇女儿童维权
发挥市女企业家协会引领示范作用
实现女性进村(社区)“两委”目标
开展各层级女性素质提升培训
完成兼职副主席配备工作
选拔优秀女干部挂职锻炼
落实乡镇(街道)妇联工作经费
举办首届公益相亲会与首届广场舞大赛活动
以“项目”为抓手服务民生建设
以加强科技培训为措施,切实提高群众科技致富能力
不断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科普氛围
积极拓展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以加强服务为中心,推动学、协会工作新进展
加强青少年科普素质教育
全面完成惠残民生工程
开展残疾人扶助专项行动
残疾人扶持与就业
提高残疾人社会参与水平
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的核查
政法工作150
维护社会稳定
“平安巢湖”建设
推进司法公正
融洽警民关系
执法规范化
查办职务犯罪
履行刑事检察职能
强化法律监督
检察队伍建设
坚持依法履职,彰显司法担当
坚持司法为民,切实服务群众
坚持规范管理,提高审判质效
坚持固本强基,高效廉洁司法
社区矫正执法
法治宣传教育
人民调解工作
法律服务工作
推进基层基础建设
巢湖监狱163
监管改造秩序持续安全稳定
刑罚执行工作公正规范高效
教育改造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队伍建设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监狱民生和监狱建设有序协调推进
人武部166
深化“三联”活动成果
多措并举抓实基层规范化建设
全面深化全民国防教育
落实党管武装
扎实推进军民融合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编实建强民兵队伍
拓展民兵训练路子
巢湖市人武部扎实做好防汛应急准备
巢湖市举办2014年退役士兵招聘周活动
强化新型保障力量实战化演训
武警安徽省总队第二支队168
承办武警部队主题教育试点
“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授课辅导
担负总队正规化试点
大力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
担负青奥会合巢芜半汤收费站设卡任务
开展“勤务研究月”活动
抓战斗力建设
抓正规化水平
抓基础性建设
抓队伍保障力
抓社会化体系
抓隐患整治力
抓服务型窗口
抓常态化宣传
人防&民防173
人防工程建设
通信警报建设
专业队伍建设
防空警报试鸣
疏散基地建设
民防进社区建设
人防宣传教育
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
城镇规划176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全力参与城市大建设
全面提升规划管理水平
城乡建设177
旧城改造179
资金审核、拨付
重点工程181
市政主要项目
房建主要项目
水环境主要项目
城市管理183
推进执法标准化
集中整治市容
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路灯检修与建设
强化广场管理
推进农环整治城乡一体化
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186
环境保护187
环境治理和管理
城市建设工程189
大建设项目管理
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189
国开行项目
对外交流与合作
招商引资192
凤还巢项目
驻外队伍管理更规范
宣传推介方式多样化
招商机制建立有创新
外事侨务193
重要中心工作
巢湖市归国华侨联合会195
召开侨代会
对台工作195
巢台交流交往
组建巢湖市台联会
走访慰问台商台胞台属
协调涉台事务
对外经贸合作197
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对外经济合作态势良好
商贸服务业197
突出工作重点,全面完成商务经济指标
创新方式举措,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工业经济与信息业
经济和信息化工作200
工业经济发展形势
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201
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
电网建设有序推进
供电服务稳步提升
企业管理不断强化
依法从严治企深入推进
集体企业稳健发展
“三个建设”扎实推进
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天翼4G全网覆盖
建设维护能力持续增强
和谐创建氛围日益浓厚
4G建设发展全面领先,网络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加快4G传播发展,推动服务转型升级
聚焦“市场、业务、渠道”协同,推进市场发展
夯实基础管理建设,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践行优秀企业公民责任,共建和谐社会
建筑与房地产业
房地产管理212
房地产市场开发管理
城市危险房管理
住房公积金管理212
住房公积金归集
住房公积金提取
住房公积金贷款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
个人贷款逾期率
提高公积金覆盖率
加强风险防范,确保资金安全
公积金联名卡启用,提取实时到账
完善服务工作
种植与养殖业216
实施环巢湖休闲观光农业带建设
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全面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应用
大力开展农资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大力开展扶贫开发
大力抓好补贴资金落实
捕捞、加工与销售
农业机械化219
农机化项目实施工作
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农机培训工作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防汛抗旱工作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重点水利项目建设
水资源管理
植被、野生动物状况及保护
城市园林绿化
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旅游品牌创建
宣传推介工作
旅游行业管理
商贸服务业
“新网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经济指标增长
盐务管理230
烟草专卖231
交通运输&邮政
交通运输234
构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体系
加强运输市场管理
加强公路养护
优化人居环境
完善自身建设
水上交通236
水上安全管理
水运行业管理
公路管理238
职工文化建设
邮政业务发展
服务能力提升
职工文化建设
加强收入征管
发挥财政职能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着力改善民生
支持三农发展
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工作
加强财政监督
国家税务243
地方税务245
金融保险证券
金融工作概况248
金融稳定与金融生态建设
金融监管250
防范化解风险,确保全辖银行业稳健运行
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全面落实,促进监管工作持续优化
中国银行巢湖分行252
以支持地方经济为己任,不断提升综合经营效益
努力夯实客户基础,提升业务发展平台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努力增加非息收入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巢湖市分行254
各项业务平稳发展
信贷支农取得新成效
狠抓基础管理
巢湖农村商业银行255
强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创新思路力促电子银行提速
加大投入确保安全运营
中国工商银行巢湖支行256
支持重点项目发展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融资业务创新
优化金融服务环境
邮储银行巢湖市支行257
信贷投放规模扩大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风险防控不断强化
兴业银行巢湖支行258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小微企业团队
创新金融产品
地方金融服务259
引进金融机构
防范金融风险
加强银企对接
支持实体经济融资
加强类金融机构监管
落实金融激励政策
组织培训活动
搞好银政合作
巢湖市金源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260
服务经济发展
完善工作机制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巢湖市分公司
加强精细化管理,科学发展
深化服务“三农”,助力农村
扩大保险覆盖,服务社会
参与社会管理,勇挑重担
创新服务理念,树立形象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巢湖支公司262
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巢湖支公司263
发展乡镇业务,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狠抓落实,细化工作
健全和完善考核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塑造企业形象
华安证券264
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积累基础客户群体
把适当的金融产品销售给适当的客户
客户回访与投资者教育工作
强化规范合规有序操作
国元证券265
以服务与维护客户作为全年的中心任务
加强精细化服务
做好风控合规与投资者教育及反洗钱工作
经济监督管理
加强调控,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善用杠杆,促进经济有序发展
着眼民生,保障群众消费权益
夯实基础,提高价格服务水平
市场监督管理269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打击非法传销
打击非法经营行为
非公有制经济275
市场主体登记基本情况
市场主体发展情况
市场主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强化审计监督
提升审计质量
营造审计发展环境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291
招标采购项目
监管制度建设
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培训
取消乡镇招投标平台
城乡居民合作医疗
卫生民生工程
卫生应急急救
卫生信息化建设
爱国卫生运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293
国土资源295
文化&教育&科技
文化298
文艺精品创作
文化节庆活动
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市场监管
文化遗产保护
教育299
各类教育稳步发展
各类教育稳步发展
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教师队伍不断加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管理日益规范
全市民办教育机构目录
强化项目工作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强化知识产权工作
重大科研成果
重点科研机构介绍
积极主动开展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积极开展为农气象服务
积极参与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开展全市防雷安全工作
开展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等知识活动
新华书店307
巢湖报业传媒文化有限责任公司307
社会与民生
人口和计划生育310
冬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
狠抓“村为主”工作
流动人口工作
打击“两非”行为
全员数据质量提升活动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优抚、安置、双拥
社会组织管理
社会事务和社会福利
民政行政审批
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324
就业创业工作
社会保障工作
人才队伍建设
公务员队伍建设
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劳动关系及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老龄工作326
国家统计局巢湖调查队327
民族宗教328
安徽皖维集团公司330
经济效益增长取得新突破,创历史新高
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PVA光学膜项目技术突破、PVB膜用树脂产品进入市场
公司本部各生产线首次实现开满开足
销售工作给力,保障大生产开满开足
蒙维二期10万吨/年特种PVA树脂项目开工建设
广维生物质资源生产PVA的工艺路线全线贯通
安徽省最大工矿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开工
安徽省巢湖管理局331
协调推进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重大项目工程
着力做好巢湖治理的基础工作
全力做好巢湖综合治理的日常工作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332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五地质队333
地质勘查业
新经济增长点
巢湖学院334
教育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
科研和服务社会能力建设
管理效能建设
国际交流合作和继续教育工作
和谐校园建设
校园基本建设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336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
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
学生管理工作富有成效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招生就业工作成绩喜人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扎实有效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339
绩效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党建工作不断增强
行风建设取得实效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
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不断加强
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医教研工作协调发展
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医院文化建设氛围浓厚
社会公益性保障作用不断增强
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341
积极参加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惠民政策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加强继教培训,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展现医院品牌实力
致力民生工程,为病人谋福利
加强组织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合肥市骨科医院344
住院综合楼建设
重点学科考核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四一○工厂346
装备保障能力建设
产品结构调整
企业管理不断深化
安全管理常抓不懈
切实提高职工待遇
合肥市巢湖老干部服务管理局347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卓有成效
全面落实政治待遇
深入落实生活待遇
积极组织老干部活动
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栏杆集镇350
工业集中区
苏湾镇352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区域经济稳步提升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庙岗乡353
柘皋镇355
工业集中区
夏阁镇357
工业集中区
他把自己一切献给了老年教育
中垾镇361
工业集中区
烔炀镇363
社会事业与人民生活
工业集中区
黄麓镇365
基础设施建设
槐林镇369
加快渔网产业集群发展
加强规划建设管理
发展现代农业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完善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有序开展重点工作
散兵镇374
银屏镇376
基础设施建设
卧牛山街道378
天河街道379
凤凰山街道381
服务城市建设
安全生产管理
亚父街道383
名胜古迹旅游资源
中庙街道385
半汤街道387
中共巢湖市委 巢湖市人民政府
关于2014年度全市岗制目标考评结果的通报
Special&publication
Adapt&to&the&new&normal&state,&show&new&achieve?鄄ments,&promote&new&development&and&fight&untiringly&for&creating&a&great-leap-forward&development&to&catch&up&with&the&new&situation.
———Speech&at&the&Sixth&Plenary&Session&of&the&Eighth&Municipal&Party&Committee2
Government&work&report10
Chronicle&of&events&
Chronicle&of&Chaohu&events&in&201420
General&summary&of&Chaohu
Location32
History32
Population&regionalization32
Natural&resources34
Climate&of&Chaohu&in&201436
Summary&of&Chaohu&economic&and&social&
development36
Construction&of&spiritual&civilization39
Livelihood&projects43
Construction&of&beautiful&villages48
Name&list&of&the&persons&in&charge&of&organizations
in&Chaohu51
Chaohu&Municipal&Commission&of&CPC
Fifth&Plenary&Session&of&the&Eighth&Municipal
Party&Committee60
Important&meetings&and&major&activities60
Supervision&work&of&the&party&committee61
Information&work&of&the&party&committee61
Research&on&the&polices62
Security&work62
Discipline&inspection&and&supervision62
Organization&work65
Propaganda&work68
United&Front&work69
Party&affairs&of&the&direct&municipal&authorities
Archives71
Party&history73
Veteran&cadre&work74
Party&school76
Reform&of&institution&and&management&of
organization77
Municipal&People’s&Congress
standing&committee&of&Chaohu&Municipal&People’s&Congress80
Important&decisions83
Chaohu&Municipal&People’s&Congress83
Standing&Committee&of&Chaohu&Municipal&People’s&Congress83
People’s&Government
Plenary&meeting&of&City&Hall86
Executive&meetings&and&the&issues&of&Mayor’s&
office&meetings&86
Government&information99
Government&legal&system99
Emergency&work101
Supervision&work102
Petition&work103
Administrative&service&center105
Local&Chronicles&Work108
Office&management108
Important&Government&reception109
People’s&Political&Consultative&Conference
Summary&of&2014112
Plenary&meeting112
The&Standing&Committee&meeting112
Participation&in&politics113
Democratic&parties&and&the&Federation&of&industry&and&Commerce
The&Local&Kuomintang&Revolutionary&Committee
in&Chaohu118
The&Local&China&Democratic&League&Committee
in&Chaohu119
The&Local&China&Democratic&National&Construction
Association&Committee&in&Chaohu121
The&Local&China&Association&for&promoting
democracy&Committee&in&Chaohu122
The&Local&China&Zhi&Gong&Party&Committee
in&Chaohu123
Chinese&Peasants&and&Workers&Democratic&
Party&Committee&in&Chaohu125
The&Local&Nine&Three&Society&Committee&in
Chaohu125
Chamber&of&commerce&and&industry127
Sodality&of&non-Party&personages&in&Chaohu129
People’s&organization
Chaohu&Federation&of&Trade&Unions132
Communist&youth&league134
Women's&Federation137
The&Association&for&science&and&technology
Literary&federation144
Disabled&Federation146
Legal&System
Political&and&legal&work150
Public&security153
Prosecutorial&work156
Court&of&Justice158
Administration&of&Justice161
Chaohu&Prison163
People’s&Armed&Forces&Department166
Second&detachment&of&Anhui&Armed&Police&Corps
Fire&control171
Civil&defence173
Rural&planning,&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
Urban&planning176
Urban&and&rural&construction177
Transformation&of&the&old&city179
Key&projects181
City&Management&Bureau183
Urban&construction&investment&limited&company
Environmental&protection187
City&construction&projects189
construction&of&ecological&demonstration&zone&
in&Chaohu189
External&exchange&and&cooperation
Investment&attraction192
Foreign&and&overseas&Chinese&Affairs193
Federation&of&Returned&overseas&Chinese&in&Chaohu
Taiwan-related&work195
Foreign&trade&and&economic197
Business&services197
Industrial&economy&and&information&industry
Economy&and&information&work200
Anhui&Juchao&District&Economic&Development&
Power&supply202
Telecom206
Unicom207
Mobile208
Construction&and&real&estate&industry
Real&estate&management212
Housing&provident&fund&management212
Agricultural&economy
Planting&and&breeding&industry216
Aquaculture217
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219
Water&conservancy220
Landscape&and&tourism
Forestry224
Tourism225
Commerce,&trade&and&services
Grain228
Supply&and&marketing229
Management&of&salt&industry230
Tobacco&Monopoly231
Traffic,&Transportation&and&post
Transportation234
water&traffic236
Highway&management238
Postal&service239
Finance&and&tax
Finance242
State&taxes243
Local&taxes245
Banking,&insurance&and&securities
Financial&work248
Financial&supervision250
Chaohu&branch&of&Bank&of&China252
Chaohu&branch&of&Agricultural&Development&
Bank&of&China254
Chaohu&Rural&Commercial&Bank255
Chaohu&branch&of&Industrial&and&Commercial
Bank&of&China256
Chaohu&branch&of&Postal&Savings&Bank&of&China
Chaohu&branch&of&Industrial&Bank258
Local&financial&services259
Chaohu&Jinyuan&Company&Limited&by&Guarantee
Chaohu&branch&of&Peoples&Insurance&Company&
of&China260
Chaohu&branch&of&China&Life&Insurance&Company
Limited262
Chaohu&branch&of&Pang&An&property&&casualty
insurance&company&of&China&Limited263
Huaan&securities264
Guoyuan&securities265
Economic&Regulation&and&supervision
Goods&price268
Administration&of&industry&and&Commerce269
Non-public&Sectors&of&the&Economy275
Statistics276
Supervision&and&administration&of&Bidding&
procurement291
Health&surveillance292
Safety&supervision&and&management293
Land&resources295
Culture,&Educ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
Culture298
Education299
Science&and&technology304
Meteorology306
Chaohu&branch&of&Hefei&Xinhua&Bookstore&
Company&Limited307
Chaohu&Newspaper&Media&Culture&Co.&Ltd,&a&branch&of&Hefei&Newspaper&Media&Group307
Society&and&people’s&wellbeing
Population&and&family&planning310
Civil&administration311
Social&security&and&employment324
The&aging&work326
State&statistics&Bureau&Chaohu&survey&team
Ethnic&and&religious328
Unit&in&ChaoHu
Anhui&Wanwei&Company330
Anhui&province&Chaohu&Management&Bureau
Hefei&Chaohu&Economic&Development&Zone
East&China&Metallurgy&Geological&Exploration
Bureau&of&the&eight&one&five&geological&team333
Chaohu&College334
Hefei&Career&Technical&College336
Chaohu&hospital&affiliated&with&the&Medical&
University&of&Anhui339
Hefei&Eighth&People’s&Hospital341
Hefei&department&of&orthopedics&hospital344
The&people’s&liberation&army&NO.7410&factory
Hefei&Chaohu&Old&Cadre&Management&Bureau
Township&and&urban&subdistricts
Langanji&town350
Suwan&town352
Miaogang&Township353
Zhegao&town355
Xiage&town357
Zhonghan&town361
Tongyang&town363
Huanglu&town365
Huailin&town369
Ba&town372
Sanbing&town374
Yinping&town376
Woniushan&subdistrict378
Woniushan379
Tianhe&subdistrict379
Fenghuangshan&subdistrict381
Yafu&subdistrict383
Zhongmiao&subdistrict385
Bantang&subdistrict386
The&list&of&goals&evaluation&of&advanced&collective
and&advanced&individual&in&2014390
Indexes392
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推动新发展
为开创巢湖跨越赶超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在市委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合肥市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一年工作,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为开创巢湖跨越赶超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议研究的精神,我讲四点意见。
一、把握总基调,咬住主目标,在推进科学发展上取得新成就
2014年,是我们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新开局、贯彻落实作风建设新要求的重要一年。我们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咬住建设产业高地、旅游胜地和生态之城的总目标,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趋快、效益向好、基础稳固、民生改善的喜人局面。据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2.3亿元、增长8%;规上工业总产值336亿元、增长4.4%;规上工业增加值84.36亿元、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195.9亿元、增长23.5%;财政收入27.52亿元、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亿元、增长8.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62元、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60元、增长12.1%。&
(一)工作谋划抓住要点
&&突出理论武装。市委常委会坚持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和省委、合肥市委权威。突出问题导向。着眼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深入开展事关巢湖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47个问题研究,进一步凝聚了发展共识、理清了工作思路、完善了工作机制、锻炼了干部队伍。
(二)产业发展增添亮点
&&产业基础逐步夯实。全年完成工业投资80.1亿元,增长10.0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五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84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84.4%;居巢经开区获批扩容至6.08平方千米,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2亿元,税收1.1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86家、家庭农场198家、龙头企业7家,巢湖北岸现代农业示范区升级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31.8亿元,增长2.6%。人民路商业街、中庙商业街分别获评安徽品牌示范街区、合肥市特色商业街区。我市获评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县)、省优秀金融生态市(县)。紫微洞景区获评4A级景区,19项旅游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全年共接待游客4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分别增长13%、8%。重点项目稳步推进。观湖风电场二期、天意环保、娃哈哈八宝粥灌装生产线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五粮泰生物科技、稳利达变压器、东瑞PVC延压膜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华能电厂二期、中广核光伏发电、富煌重钢三期等一批项目有序推进。28个省“861”项目完成投资46.14亿元,47个合肥市“1346”项目完成投资67.88亿元,277个市“1235”项目完成投资120.5亿元。
(三)改革开放抢占高点
&&各项改革持续深化。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取消调整6个审批事项,对85个项目开展并联审批,全年行政审批事项较上年增长69.8%,即办率达62%。全面实施国资国企改革,第一批7家企业完成改制工作。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先照后证”试点改革,115个审批项目由前置改为后置。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全年融资23.5亿元,增长64%。招商引资继续加强。抓住“第一要事”,优化决策机制,明晰政策导则;拓展招商平台,新建3个异地巢湖商会。全年完成招商引资174亿元,增长20%,利用外资8086万美元,增长7.1%;实现进出口总额2.14亿美元,增长17.6%。
(四)城乡建管突破难点
&&建设扩容升级。城市大建设新建、续建项目105个,完成投资25.84亿元。建成20条、46.36千米道路,征收房屋4.23万平方米,新建、续建19个安置房项目,完成4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国省干线及重点项目61.5千米,改造危桥19座,新建、改建县乡道路100.6千米;全面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荣获“江淮杯”三等奖;完成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建设任务。美好乡村建设完成11个中心村、86个自然村建设任务,黄麓镇洪家疃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省年度考核验收中位列皖中片区16个县(市)第一,获评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管理力度加大。强化道路清扫保洁工作,推广生活垃圾“桶装车载直运”新模式,完成111个小街小巷整治项目,拆除违法建设237户、5412平方米,城市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在合肥市考核中位居第一。生态环境改善。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一期项目基本建成,二期项目全面开工,三期项目上报待批。亚行水环境治理项目完成投资3500万元,全面落实河段长制,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行夏秋两季秸秆禁烧,拆除小燃煤锅炉192座,淘汰黄标车193辆。完成植树造林4.24万亩,城市绿化57.45万平方米,创建1个省级森林城镇和13个省级森林村庄。荣获“2014年中国宜居生态示范城市”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
(五)民生稳定做实热点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各类民生支出26.5亿元,占财政支出80%以上。42项民生工程顺利完成,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农村五保标准继续提高,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014个,开建7318套公租房、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千村整推”扶贫开发工程进展顺利。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认定。文化建设硕果累累,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医改成果继续扩大,柘皋镇卫生院与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建成医疗联合体。计生工作持续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7‰。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市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平台基本建成。文明创建深入推进。整合项目资金1500多万元,全面整治市容环境。大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发布各类公益广告1.8万条,市区志愿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全力启动创城工作,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县级)、安徽省文明示范市(县)称号,烔炀镇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和谐局面继续巩固。全面完成镇村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继续提升。创新律师和心理咨询师参与接访机制,大力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全年越级访大幅下降。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群众安全感连续三年位列合肥市第一。建立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六)党的建设紧扣重点
&&群众立场站得更稳。秉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领导带头,紧紧依靠群众,开展了历时8个多月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共有2007个基层党组织、4.03万名党员参加。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得到了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深刻洗礼,经受了一次祛除“四风”、转变作风的磨砺锤炼,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基层基础打得更牢。全面整顿18个相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认真落实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三有一化”的实施意见》,大力开展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积极开展机关事业单位与城乡基层“四联四定”、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和“下基层、办实事、解难题”活动。单独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360个。队伍建设抓得更紧。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试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调整动议、初始提名市管干部等办法选拔任用干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表现档案,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和社会组织兼职等问题专项整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坚持“一月一主题”,深入开展干部大讲堂活动。反腐倡廉把得更严。积极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规定,认真开展办公用房清理等专项整治。研究出台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初步建立起作风建设制度体系,使制度笼子越扎越紧、越扎越密。集中力量查办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全年立案103件,结案90件,给予88人党纪政纪处分,2人免予党纪处分,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58.29万元。
与此同时,党管武装继续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党史研究、人事编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对台、审计、档案、地方志、统计、气象、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文联、残联、科协、老龄和老干部等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合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地各单位的团结奋斗,得益于广大干群的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干群,向关心和支持巢湖发展的各界人士,向参与和投身巢湖发展的广大投资者、建设者、劳动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盘点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剧。财政收入、规上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度低于预期;除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外,其他指标的绝对数和增幅,均居四县一市后列。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房地产等行业增长放缓,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企业投资意愿减弱,亿元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仅有4个。二是环境保护任务日益加重。大气污染防治形势较为严峻,节能减排标准越来越高,环评审批要求更严,产业准入门槛更高。三是社会综合治理难度加大。城市管理、征地拆迁、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等领域还存在不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四是干部作风建设亟待加强。有些单位和干部中存在“三不”现象,即干事创业劲头不足、工作按部就班,敢于担当意识不强、遇事推诿扯皮,狠抓落实力度不够、缺乏顶真精神。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
二、适应新常态,提振精气神,在谋划科学发展上达到新境界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加速巢湖发展的攻坚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必须在强化三种发展意识中适应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是宏观大势,是全局大事。我们一定要科学认识新常态、辩证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既要强化战略思维,保持“平常心”;也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忧患心”;更要增强机遇意识,保持“进取心”,推动巢湖在新常态下有更大作为。一是强化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意识,进一步认清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的根本取向。我们常讲,巢湖既有发展不足的问题,也有发展不优的问题。在新常态下看待这两大问题,发展不足源于发展不优,发展不优也是发展不足。从近年来我市各地的发展情况来看,发展较快的地方也是质量效益比较好的地方,发展较慢的地方往往也是质量效益相对较低的地方。这些都告诉我们,没有质量效益就没有速度规模,难有跨越赶超。二是强化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发展意识,进一步认清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的基本路径。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是发展内涵和发展条件的变化,是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市发展方式集约度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在新常态下加快转型升级更为迫切。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是不得不过的关口,更要认识到这是造就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牢固树立早转早主动、快转得先机的思想,努力使我市站在转型发展的时代潮头。三是强化重规律、抓统筹、勇作为的发展意识,进一步认清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的原则遵循。要认真落实总书记“坚持发展、主动作为”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增强紧抓第一要务的紧迫感,始终不忘新常态是新发展新进步新提高,是时代的召唤,始终不忘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是我市最大的市情,始终不忘更好更快发展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我们要以强烈的使命担当,争取发展得更好一点更快一些,决不能以速度换挡为由听任发展滑坡,千方百计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势头。
必须在把握五大发展优势中提振精气神。综观当前发展形势,放眼全国,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环顾周边,弱者已壮,强者更强;反观自身,尽管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尚未根本改变,但决不能在妄自菲薄中丧失原动力,更需要在坚定信心中提振精气神。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来自历史的积淀和传承,来自现实的条件和机遇,更来自对自身优势的科学认知和准确判断。一是我们具有区位优越的优势。巢湖位于长三角腹地、“合芜宁”金三角中心,是皖江开发开放的中心地带,是省会合肥的东南大门,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坐拥巢湖,通江达海。二是我们具有人文富集的优势。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形成了有巢氏文化、将军文化、民歌文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巢湖人民“崇教尚学”的优良传统,造就了丰厚的人才人力资源。三是我们具有环境美好的优势。巢湖山清水秀,生态资源富集,这是最为宝贵的财富,是最具竞争力的优势。随着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市良好的生态优势更加凸显,有利于吸引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四是我们具有基础良好的优势。特别是行政区划调整以来,通过等高对接,发展理念得到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城乡面貌显著改观,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五是我们具有政策集聚的优势。随着合肥倾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努力打造全省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的“升级版”等政策效应的集中释放,我们将在体制机制、项目布局、人才引进、资金扶持等方面获得更多的优惠和支持。总之,无论是生产过程累积,还是发展趋势使然,无论是现已聚集的势能,还是业已蕴藏的潜能,都表明巢湖发展正处于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天时、地利、人和集于巢湖一身。可以说,巢湖今后的建设与发展,起点更高、机遇更大、条件更好、基础更牢。只要我们立足巢湖实际,把握机遇、顺应潮流、放大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完全可以在科学发展的大潮中发挥新优势、展示新作为、开创新局面。
今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稳中强基、稳中创优、稳中提速,在工业强市上有大进展、在生态立市上有大作为、在城乡统筹上有大提升、在项目带动上有大动作,深化改革开放,强化民生保障,解放思想,狠抓落实,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进一步开创建设产业高地、旅游胜地和生态之城的新局面。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财政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9.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上级下达控制目标。
三、明确路线图,主攻关键点,在践行科学发展上展示新作为
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项目工作为引领,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经济发展靠项目,项目落地靠投入。要把项目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既要吃在“嘴”里,又要看在“盘”里,还要想在“锅”里,确保项目源源不断。
招商引资要全领域加压。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把招大引强作为招商引资的最强音,推动招商引资升温加压,确保引进资金194亿元以上,其中5亿元以上工业大项目4个,引进外资9000万美元以上。领导挂帅抓招商。市四大班子负责同志和各地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战斗员,既要吹“冲锋号”,又要搭“过河桥”,做到重要客商亲自会见,重要考察亲自陪同,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大问题亲自协调。创新方式抓招商。积极发挥商会组织、行业协会等中介作用,大力实施以商招商、委托招商、敲门招商、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要发扬“钉子”精神和“蚂蟥”精神,盯住不放,粘住不脱,千方百计让项目落地。完善机制抓招商。充分利用课题研究成果,着力优化快速决策机制、项目资源共享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不断提高招商实效。优化环境抓招商。优化舆论环境,在全市形成“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破坏者是罪人”的良好氛围。优化政策环境,尤其是在重大项目引进中,不仅算当前账,还算长远账;不仅算经济效益,还算社会效益;不仅算单个项目的效益,还算项目的带动效益。优化服务环境,努力把巢湖建成投资的洼地、创业的福地、回报的高地。
项目建设要全过程加快。加强项目储备。围绕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在深化改革、产业转型、城乡建设、生态文明、民生民计、基础设施和能源战略等方面,加紧谋划一批事关巢湖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力争在一季度全面更新项目库,总投资要突破1000亿元,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60个。加快项目推进。按照“投产项目抓达效,在建项目抓投产,新建项目抓开工,预备项目抓前期”的要求,重点推进亚太迪趣文化产业园、富煌重钢三期、国电试刀山风电项目、华能电厂二期、中广核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宏光钙业、巢北生态民俗产业园等一批项目,提高“合同履约、资金到位、项目开工、竣工投产”四个比率,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素保障要全方位加强。搭建集约的用地平台。大力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土地整治项目,加大各类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保障各类项目合理用地需求。搭建多元的融资平台。加快金融创新步伐,着力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企业和资本市场对接平台、信用支付平台、产权交易融资平台等多元化融资平台,努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搭建优质的聚才平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全力助推企业招工。搭建高效的服务平台。大力推行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五办”作风,做到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拉,廉洁服务不设卡,让巢湖成为企业家成长、大企业做强、大产业扩张的沃土。&
(二)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着力提升产业层次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工业转型升级要育大育强。工业是发展的“牛鼻子”,是提速的“发动机”。抓不好工业,经济总量做不强,财政蛋糕做不大,城市失去支撑,农业缺乏投入,三产难以繁荣。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百业强。主攻大产业。对接合肥市十大产业,着力发展装备制造及机械加工、渔网渔具、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健康养老服务、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农业)等七大产业。加快技改步伐,不断提升建材、锚链、化工等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培植大企业。重点培育和服务富煌、皖维、华能电厂、光明槐祥等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带动强、财税贡献大的龙头企业,引导和促进配套企业向龙头企业靠拢。确保新增规上企业不少于10家,亿元以上企业不少于5家。建设大园区。加快经开区体制改革步伐,继续深化与合肥高新区合作共建,确保完成招商引资50亿元、工业投资15亿元,使之成为各种资源的集约地、生产要素的集聚地、高新技术的集成地和新兴产业的集群地。富煌工业园区探索建立“区镇合一”管理模式,走产城融合之路,以高新科技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支持槐林、中垾、柘皋工业集聚区做优特色产业。
服务业转型升级要提质提速。制定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以姥山岛渔村环境整治等一批重点项目为载体,不断提升景区景点品质,加快发展新型旅游业态,力争新增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三星级以上农家乐5家。编制全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培育发展限上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升级改造6个农贸市场。加快引进银行分支机构,有序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促进保险、证券、担保、典当等行业健康发展。
农业转型升级要做优做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品农业、高效农业和都市农业,加快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升格为“国家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高效农业比重,力争实现农产品加工值145亿元。积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坚持以城乡统筹为路径,着力建设美好家园
围绕规划同绘、设施同建、产业同兴、环境同治,推进城乡互惠发展、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努力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美好家园。
要提升巢城牵动力。坚持规划引领,继续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和排水、供电、燃气等“生命线工程”专项规划编制报批工作。加快建设258个城市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7亿元。大力推进城市活水工程,力争6月底前实现“水活畅游、岸绿景美”目标。积极启动三水厂、“五馆”建设,不断完善要素支撑体系。继续实施城市出入口、老旧小区和小街巷综合整治工作,提升城市能级,优化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积极构建数字化、精细化、长效化城市管理机制,促进城市整体面貌持续改观,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市民。
要增强城镇集聚力。依据环湖十二镇总体规划,完成中垾、中庙、烔炀、黄麓、柘皋、槐林、散兵等七镇(街道)的总体规划编制、评审及报批工作。加快推进健康产业园、中心镇和新市镇建设,依托区位交通、特色产业、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引导各地在持续加大镇区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根据自身优势向生态镇、特色镇方向发展,在提升建设品质中集聚人气,在集聚人气中加快发展。
要强化乡村支撑力。继续围绕美好乡村8年建设计划,全面启动11个示范中心村建设。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削减小型村、空心村;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做出具有吸引力的亮点,建成富有带动力的样板。“三线三边”环境整治要坚持先易后难、由表及里、治标固本、以上率下,做到全面整治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统一标准与彰显特色相结合、典型示范与舆论推动相结合,力争在合肥市继续保持“领跑”状态。
要提高基础承载力。完善城镇防洪减灾体系,启动重要城镇和主要灌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滁河、兆河、裕溪河等重要支流治理,继续实施国家小农水重点县等重点水利项目,解决10.2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扫尾任务。做好京福高铁、商杭铁路和合宁、合巢无、北沿江3条高速公路建设地方工作,完成巢庐路、合马路改建工程,启动栏滨路建设,升级改造县乡公路26千米,提级联网延伸村级道路60千米,加固改造危桥9座。
(四)坚持以综合治理为抓手,着力做优发展环境
好的环境就是一个强大磁场,能引得关注、引进项目、引来投资。要把发展环境提升时时放在心中,牢牢抓在手上。
要深化改革创新增活力。继续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实现实际办理时限较法定时限平均减少一半,全部审批流程在承诺时限内办结。坚持分类指导、“一企一策”,完成剩余32家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运营监管体系。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步伐,做好扩大营改增试点及消费税改革相关准备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公务用车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力争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0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
要美化生态环境添魅力。深入推进“四大专项行动”,有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让群众分享“绿色福利”,让城市更加宜居美丽。加快环巢湖生态示范区项目建设,确保一期项目建成见效、二期项目基本竣工、三期项目全部开工、四期项目谋划上报。积极推进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严格落实河段长制并扩大实施范围,切实改善入湖河流水质。高度关注大气污染防治,重拳整治工业燃煤锅炉、有烟烧烤、建设扬尘,实行农作物秸秆全域禁烧常态化。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控制新增能耗。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矿山资源行为。加快建设森林巢湖,实施造林2万亩、城镇绿化50万平方米。完善环境监管、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三条铁律”,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要强化文明创建提动力。坚持以创城工作统筹文明创建工作。严格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扛牌子”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三年行动规划,大力实施思想道德建设、政务环境提升、城市环境优化、社会志愿普及、依法治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六大工程”。真正把创城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增强机遇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克服自满情绪、杜绝麻痹思想、力戒畏难心理,建立健全投入机制、运行机制、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齐抓共管,强力推进,努力推动创城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持续开展。
(五)坚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着力促进和谐稳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要在多兴务实之举中改善民生、维护民权,在多干利民之事中保障民安、凝聚民心。
要抓紧发展型民生。认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的作用,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三大群体就业服务,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000个。以“千村整推”工程为载体,选准项目,突出重点,确保完成全年扶贫目标任务,减少贫困人口15%以上。
要抓实保障型民生。进一步加大投入,促进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力度,廉租房分配发放做到公平公正。积极争取巢湖市中医院项目,开展基层卫生机构管理模式创新试点,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乡镇骨干医生下村室工作,逐步引导名医下基层服务。加大弱势群体救助力度,提升社会保险征缴面,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健全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养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
要抓细普惠型民生。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扎实推进41项民生工程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实施义务教育“三大提升工程”,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力争在引进知名幼教机构、职教学院(集团)合作办学上取得新突破。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有巢氏、民歌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推广展示,争取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地域特色文化产品。统筹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扎实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积极开展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体育赛事。
要抓好平安型民生。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确保初信初访化解率达到90%以上、积案化解率达到60%以上。深化“平安巢湖”建设,落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基层综治工作信息化试点工作。建立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加快推进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完成“六五”普法验收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突出做好重点地区、特殊人群的安全防范和整治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加强道路交通、非煤矿山、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的监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六)坚持以强基固本为目标,着力加强党的建设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根本在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加快巢湖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基层组织建设要一抓到底。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继续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规范镇村级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开展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提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深入开展“四联四定”工作,提升镇村两级为民服务平台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党代表任期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
干部队伍建设要一丝不苟。认真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严格按照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纪律,选拔任用事业发展需要的好干部,进一步优化市管领导班子结构。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立足抓早抓小,要求在先、教育在前,防止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亚健康”恶化成“不治之症”。
党风廉政建设要一以贯之。紧紧扭住“两个责任”这个“牛鼻子”,落实好市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不断深化惩防体系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对那些苦口婆心打招呼仍然不听、“满门贴告示”仍然以身试法的人,必须“挥泪斩马谡”,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同时实行“一案双查”。继续加大“为官不为”的问责力度,重点整治失职渎职、推诿扯皮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尊廉崇廉的社会氛围。
四、注重抓落实,汇聚正能量,在保障科学发展上实现新提升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有许多挑战需要我们去面对,唯有解放思想永不僵化、提升能力永不自满、改进作风永不懈怠、狠抓落实永不停滞,才能堪当重任、不辱使命。
(一)以更宽的视野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必须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实际问题。要围绕目标定位解放思想,坚决克服习惯自己与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自我感觉良好的自满情绪,瞄准先进,对标赶超,在与强手的竞争中争先进位。要围绕谋划思路解放思想,既学他人之长,更抢他人之先,多动点子,多想办法,不断探索发展路径。要围绕机制创新解放思想,打破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敢趟“深水区”,敢啃“硬骨头”,为改革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解放思想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不断创新思维。千万不能把解放思想当作“贡品”,讲起来“顶礼膜拜”,用起来“九霄云外”。要切实从“照搬照抄、上行下效”等习惯性思维向“敢想敢干、先行先试”的超前性思维转变,善于运用先进地区的创新成果,想前人所未想、干他人所未干;要切实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单向性思维向“办多少事筹多少钱”的发散性思维转变,坚持多条腿走路,推动跨越式发展;要切实从“等靠要”的被动式思维向“争抢创”的主动式思维转变,在挑战中洞察先机,在压力中激发动力。
解放思想必须突出关键环节,发挥主体作用。解放思想领导是关键,群众是主体。各级领导干部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保护先行者,当好解放思想的“领路人”。政府部门掌控着大量的公共资源,要坚决摒弃小团体利益,真正以服务发展为己任,当好解放思想的“助推器”。要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二)以更高的水准提升能力
提升把握政策、抢抓机遇的能力。抓住政策这个撬板,认真学习研究政策、把握基本取向、理解核心意图,明确政策支持、鼓励什么,反对、禁止什么,充分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力。抓住提质增效这个核心,深入思考制约发展的因素是什么,蕴藏的机遇是什么,支持的政策有哪些,系统思考,整体把握,以更加敏锐的眼光抢抓机遇,以更加有效的举措争取政策。
提升决策谋划、协调推进的能力。做到思路更开阔,善于运用辩证的思维分析形势、研究问题,善于运用联系的观点谋划发展、推进工作,善于运用系统的方法整合资源、加强协作。做到方法更科学,深入研究规律,看清发展趋势,统筹考虑上级的部署要求、外地的发展态势和群众的所想所盼,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要害,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突破重点。做到推进更有力,既紧紧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节点,又牢牢把握亟须突破的薄弱环节、短腿弱项,科学布局、配置资源,确保各项工作协调推进、快见成效。
提升凝聚民心、改善民生的能力。真心为了群众,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想问题、办事情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谋发展、作决策要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前头。正确对待自己,从灵魂深处强化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弃“官气”、接“地气”、聚“民气”,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尊重群众、全心服务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提升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要带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做决策、干工作多想一想法律的依据、法定的程序、违法的后果,自觉当依法治市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守护者。要正确处理“合法”和“高效”的关系,既要防止一说到“合法”,就慢慢腾腾,甚至为官不为,又要防止一说到“高效”,就“萝卜快了不洗泥”,甚至胡乱作为,真正在法治轨道上高效推动各项工作。
(三)以更严的要求转变作风
大兴学习研究之风。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只有境界与视野、认知与判断、思维与能力与时俱进,所有的作为才是有效作为,所干的工作才是有益工作,所求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要始终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习惯,常怀本领恐慌、常思能力不足,以学增智、提升能力。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强化理论武装,提升专业素质,全面提高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和科学化水平。
大兴克难求进之风。克难求进是一种境界,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坚定决战决胜、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科学研判、理性分析、沉着应对,在松劲的时候“上上发条”,在攻坚的时候“加加油门”,在懈怠的时候“抽抽鞭子”。克难求进是一种智慧,要更加注重凝聚社会共识,更加注重创新创造创优,认准努力方向,理清方法路径,精于运筹操作,提升实战能力。克难求进是一种担当,要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在困难和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动真碰硬,为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撑腰壮胆。
大兴雷厉风行之风。推进工作上要突出“快”,跳出文山会海,认准的路子、定下的事情,立说立行、马上就办,抢速度、促进度,把压力朝前移,把空间往后留,在超前主动中求好求快。落实任务上要突出“实”,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的示范导向作用,脚踏实地,环环相扣,步步跟进,追求实绩。在工作标准上突出“严”,科学、精细、有序,不求一日之功、不贪一时之名,治庸问责、奖罚分明。
大兴勤俭清廉之风。勤俭是一种美德,要从“舌尖”抓起、从节约做起,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狠刹吃喝歪风,规范公务接待,严查公款浪费,把有限的资金、宝贵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投到民生中。清廉是一种信仰,要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自戴“紧箍咒”,自设“高压线”,自筑“防火墙”,把好“小节关”、“交友关”和“亲情关”,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作风上清廉,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
(四)以更硬的举措狠抓落实
在“目标倒逼、进度倒推、责任倒追”中促落实。要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确保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时有限定之期,使全市上下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格局。要干字当先、抢字当头,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迅速掀起大干快上真落实、比拼赶超抓落实的热潮。
在“要事重督、问题重查、难事重办”中促落实。要把督促检查贯穿于工作落实的全过程,工作进展到哪里,问题发生在哪里,督查就要跟进到哪里,确保工作定一项落实一项,问题抓一件解决一件。对重要事项、重要任务、重要环节,要动真碰硬、不偏不向、不袒不护;对重点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要全面了解情况、剖析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办法,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
在“重奖功臣、重用能人、惩戒懒人”中促落实。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经济上重奖、工作上重用;对工作推动不力的,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该调整的调整。要以重奖功臣、重用能人、惩戒懒人、调整庸人的考评机制,考出实绩、评出导向,奖出动力、惩出压力、调出干劲,真正让优秀干部有舞台、干成事,一般干部有压力、想干事,落后干部有危机、快干事,促使各级干部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放到狠抓落实上。
九万里风鹏正举,发展正未有穷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和合肥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只争朝夕的忧患意识、励精图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改革创新的昂扬斗志,在加速建设产业高地、旅游胜地和生态之城的伟大征程中,共同谱写巢湖更加美好的明天!
政府工作报告
———日在巢湖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罗兆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合肥市委、市政府和巢湖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紧紧围绕打造产业高地、旅游胜地、生态之城的总体目标,深入推进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城乡统筹、项目带动四大战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保持了经济社会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3亿元、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195.9亿元、增长2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36亿元、增长5.2%;财政收入27.52亿元、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亿元、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3.9%;节能减排达到上级下达控制目标。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龙头,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适时推出促进工业、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等多项工作意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全面加强各类企业服务,增强经济调节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工业经济增势平稳。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6亿元,增长4.4%,完成工业投资80.1亿元,增长10.04%,现有企业增值税7.7亿元、所得税5.3亿元,分别增长9.4%、17%。新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新开工工业项目148个。远景风电二期、天意环保、浩森印刷、菲利克斯电子产业园、晴菁钢构等项目建成投产,侬安康食品、宏远光电标识、春潮文化、助康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华能电厂二期、中广核光伏发电、国电能源等项目有序推进。存量企业技改投资加大,皖维集团PVA、天意环保生物质柴油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5亿元,增长27.5%。居巢经开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1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5.5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2亿元、税收1.1亿元。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大力推进环湖生态农业建设,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81万亩,申报合肥市特色专业示范村11家、特色高效农业园区10家、标准化示范基地3家,巢湖北岸现代农业示范区升级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35亿元,龙头企业发展至134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86家,新增家庭农场198家。新增部级渔业健康示范场4家,连续3年获得全省“水产跨越”工程绩效考核第一名。服务业加速发展。中庙商业步行街被评定为合肥市特色商业街区,6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特产中国巢湖馆电商平台及实体店顺利运营,引进中信银行、扬子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全市贷款余额299.5亿元、新增贷款83.9亿元,获评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县)、省优秀金融生态市(县)。举办牡丹观赏节、巢湖民俗文化系列活动,完成龟山公园景观提升、姥山岛环岛路二期等工程,紫微洞景区获国家4A级景区称号。全年接待游客412万人次、增长1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增长8%。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城乡统筹为抓手,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继续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启动城市总体规划、环湖十二镇总规及巢湖市基本生态空间、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等重大规划编制工作。深入推进城市大建设。新建、续建工程105项、完成投资25.84亿元。城市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安成路二期、三中路等20条、46.36千米道路建成通车。平稳推进4.23万平米房屋征收工作,建成山水华庭等安置房4346套、48.8万平方米。市政公用设施不断完善,临时货运车辆停车场投入使用,岗岭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完成投资7000万元,整治积涝点25个,建成泵站1座、检修维护泵站18座。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获得第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县级)、安徽省文明示范市(县),“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在合肥市排名保持第一,城市出入口面貌大幅改观,整治老旧小区4个,依法拆除违章建筑237户、5412平方米。美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投入6432万元,集中整治中心村11个、一般村86个,省考核验收名列皖中片区第一名,荣获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市(县)称号,其中黄麓镇洪家疃村成为合肥市唯一入选“2014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合马路、巢庐路半幅通车,巢城至散兵防汛通道、巢二路、柘无路建成通车,栏滨路前期工作全面启动,改造危桥19座,新建改建县乡道路29.1千米,提级联网延伸村级道路60千米。完成10.67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1900亩新增耕地顺利通过验收。解决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改造小泵站2900千瓦、中小灌区3.2万亩,清淤扩挖塘坝1718口,改造末级渠系6万亩,加固堤防5千米,清理河沟157条,获省第19届农建“江淮杯”三等奖。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国开行一期环巢湖防洪大堤、裕溪河及落沈圩防洪除涝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建成;国开行二期17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78亿元。深入开展城乡绿化大会战,完成植树造林4.24万亩、城区绿化57.45万平方米,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13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8.69%(含巢湖水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农作物秸秆实现全面禁烧,拆除小燃煤锅炉192座、淘汰黄标车193辆,工业粉尘、尾气排放、建筑扬尘等得到有效控制。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突破瓶颈制约,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改革体制机制。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及市属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清理议事协调机构123个。出台国资国企改革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实施城投公司等7家国企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减本级行政审批事项67项,政务服务中心获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合格单位称号。在全省率先开展市场主体“先照后证”试点改革,确定前置改后置试点项目115项。推进创新创优。申报合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0项,申报发明专利273件,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6亿元,分别增长10.5%、26.9%。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招商引资决策机制,明晰招商引资政策导则,实行招商项目联审,新组建湖州、西安、无锡巢湖商会。全年完成招商引资174.3亿元,增长14.3%,利用外资8086万美元,增长7.1%。大力促进外向经济发展,实现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增长15.4%。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惠民利民为宗旨,大力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生活有效改善。
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8700元、增长10.2%,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590元、增长13.2%。实施42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8.74亿元。新增城镇就业0.6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余人。征收社会保险费7.88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4.1万人,参保率95%。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合72.73万人,参合率99%。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000元,散居五保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420元。累计发放社会救助款1.11亿元、残疾人生活救助款417.3万元,落实优抚安置资金4900万元。出台城市危险房屋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实施棚户区改造6955套,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7318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351户,符合渔民上岸政策的111户渔民全部签订安置协议。大力开展扶贫开发,8个重点村列入省“千村整推”扶贫开发工程,累计投入522.3万元。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良种、农资等涉农补贴0.97亿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共建共享为目标,全面加强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取得进步。
教育事业提质提效,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通过国家认定,完成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58所,争创合肥市新优质学校4所,撤并4所中心学校、2所职业高中,坝镇等2个乡镇试点运营校车24辆、服务学生768名。文体活动繁荣活跃,完成电视村村通工程75个,建成农民文化乐园9个,实施李公祠、文峰塔、普仁医院维修保护工程,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154场、农村电影放映1848场,举办全市首届团队舞蹈大赛,民歌《一支秧歌一趟秧》获评中国民间文艺广场歌舞大赛金奖,新创民歌《巢湖美》在央视展播,巢湖市荣获“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建成公共体育设施39个,举办大型全民健身活动30余场,成功举办巢湖马拉松邀请赛、第三届环巢湖全国自行车赛。强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个,维修改造村卫生室26个。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加大老龄工作投入,创办巢湖市老年大学。有序开展“六五”普法、经济普查及双拥共建、兵员征集等工作。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道路运输、矿山开采、烟花爆竹等领域“打非治违”活动扎实有效,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大力开展平安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位居合肥市前列。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推进乡镇街道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建设,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以推进信访积案化解为重点,扎实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统计、档案、物价、地震、气象、对台、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务实高效为准则,全力促进作风转变,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设立市目标管理与效能建设办公室,完善强化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机制。规范公文办理工作流程和时限,大力精减会议、文件、简报。加强廉政建设,约谈、诫勉谈话30余人次,受理信访举报158件,立案101件,给予75人党纪政纪处分。强化审计监督和财政投资评审,加强政府债务清理和风险防控。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06件,满意率86.8%,政协委员提案219件,满意率87.7%。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畅通领导信箱、市长热线等政民互通渠道,市长热线群众满意率达99.5%。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合肥市相关规定,从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诉求中梳理、整改“四风”问题8000多条,清理腾退办公用房1554平方米,“三公”经费较去年同期下降19.3%。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巢各单位及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向在我市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济总体实力偏弱,产业结构不优,项目数量不多,发展质量不高仍然是现阶段最基本的市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年初目标计划相比,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低于预期8.44%和7.8%;城市经营水平和投资效益不高,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繁重,城市管理难度加大;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仍然繁重;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水平仍不够高,群众在就学、就医、出行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困难;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一些干部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担当精神不够,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要下更大决心、用更大气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任务
2015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的收官之年。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在这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中,我们也要看到,历经城市十大工程、生态示范区项目的连年建设,巢湖的城乡面貌、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历经景点景区培育、环境综合整治的不懈推进,巢湖的旅游人气、宜居品牌不断提升;历经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经济发展战场的持续打拼,巢湖的产业基础、承载平台日益巩固;更重要的是,历经金融危机振荡、行政区划调整等重大考验,巢湖干部队伍维护发展、改革和稳定的能力、作风得到锻炼。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巢湖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没有改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一定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新棋局,顺势而为,迎难而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强基、稳中求进、稳中争先、稳中创优,深入推进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城乡统筹、项目带动四大战略,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千方百计改善社会民生,不断优化城乡宜居环境,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为打造“产业高地、旅游胜地、生态之城”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财政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上级下达控制目标。
为实现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壮大新型工业
正视工业发展不足现实矛盾,聚力实施产业建设、项目攻坚、企业培育、平台打造四大工程,努力形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
实施重点产业建设工程。对接合肥市十大产业,根据全市产业发展现状,着力发展装备制造及机械加工、渔网渔具、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健康养老服务、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等七大重点产业。加强调度协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查看商标是否被注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