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刚体正n棱柱水平放在地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夹角为θ的斜面上,静摩擦系数为μ,求使其平衡(不滑动不滚动)的条件

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理论力学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41|
上传日期: 13:50:3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注微信公众号当前位置: >>
理论力学习题及解答1
理论力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及物体的受力分析1-1 画出指定物体的受力图,各接触面均为光滑面。1-2 画出下列指定物体的受力图,各接触面均为光滑,未画重力的物体的重量 均不计。29 1-3 画出下列各物体以及整体受力图,除注明者外,各物体自重不计,所有接 触处均为光滑。(a)(b)(c)(d)(e)(f)第二章 平面一般力系30 2-1 物体重 P=20kN,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 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铰车 D 上,如图所示。转动铰车,物体便能升起,设滑轮的大小及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忽 略不计,A、B、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试求拉杆 AB 和 支杆 CB 所受的力。2-2 用一组绳悬挂重 P=1kN 的物体,求各绳的拉力。 2-3 某桥墩顶部受到两边桥梁传来的铅直力 P1=1940kN,P2=800kN 及制动力 T=193kN,桥墩自重 W=5280kN,风力 Q=140kN。各力作用线位置如图所示,求 将这些力向基底截面中心 O 简化的结果,如能简化为一合力,试求出合力作用 线的位置。 2-4 水平梁的支承和载荷如图所示,试求出图中 A、B 处的约束反力。2-5 在图示结构计算简图中,已知 q=15kN/m,求 A、B、C 处的约束力。 2-6 图示平面结构, 自重不计, AB、 由 BD、 DFE 三杆铰接组成, 已知: P=50kN, M=40kN? m,q=20kN/m,L=2m,试求固定端 A 的反力。31 图 2-6图 2-72-7 求图示多跨静定梁的支座反力。 2-8 图示结构中各杆自重不计,D、E 处为铰链,B、C 为链杆约束,A 为固定 端,已知:qG=1kN/m,q=1kN/m,M=2kN? m,L1=3m,L2=2m,试求 A、B、C 处约束反力。图 2-8图 2-92-9 支架由两杆 AO、CE 和滑轮等组成,O、B 处为铰链,A、E 是固定铰支座, 尺寸如图,已知:r=20cm,在滑轮上吊有重 Q=1000N 的物体,杆及轮重均不计, 试求支座 A 和 E 以及 AO 杆上的 O 处约束反力。图 2-10图 2-112-10在图示结构中,已知:P1=1kN,P2=0.5kN,q=1kN/m,L1=4m,L2=3m,32 各构件自重不计。试求: (1)固定端 A 的反力; (2)杆 BD 的内力。 2-11 图示平面结构,销钉 E 铰接在水平杆 DG 上,并置于 BC 杆的光滑槽内, 各杆重及各处摩擦均不计。已知:a=2m,F1=10kN,F2=20kN,M=30kN? m,试 求固定端 A、活动铰支座 B 及铰 C 的反力。 2-12 结构尺寸如图, C 为光滑铰链, B、 各构件自重不计, 已知 P=2kN, M=4kN? m, q=4kN/m,试求固定端 D 及支座 A 的约束反力。图 2-122-13试计算图示桁架指定杆件的内力,图中长度单位为 m,力的单位为 kN。图 2-132-14物体 A 重 P=10N,与斜面间摩擦系数 f ? f ? =0.4。(1)设物体 B 重 Q=5N,试求 A 与斜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若物体 B 重 Q=8N,则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方向如何?大小多少?图 2-14图 2-152-15 均质杆的 A 端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杆的 B 端则用绳子拉住,设杆与地 板的摩擦角为 ? ,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45? 。问:当绳子与水平线的倾角 ? 等于 多大时,杆开始向右滑动。33 2-16 图示为一制动设备的尺寸及支承情况,轮与杆 DE 间的静摩擦系数 f=0.4, 物块重 Q=2000kN,r=L=10cm,R=2.5L,其余各杆重量不计,试求:阻止物块下 降所需的铅直力 P 的大小,杆 AB 和 DE 均处于水平位置。图 2-16图 2-172-17 用尖劈顶起重物的装置如图所示, 重物与尖劈 间的摩擦系数为 f,其他有圆辊处为光滑接触,尖劈 顶角为 ? ,且 tg ? ? f ,被顶举的重物重量设为 Q。 试求: (1)顶举重物上升所需的 P 值; (2)顶住重 物使其不致下降所需的 P 值。 2-18 一起重用的夹具由 ABC 和 DEG 两个相同的弯 杆组成,并且由 BE 连接,B 和 E 都是铰链,尺寸如 图所示, 试问要能提起重物 Q, 夹具与重物接触面处 的摩擦系数 f 应为多大?第三章 空间一般力系3-1 图示空间构架由三根直杆组成,在 D 端用球铰连接,A、B 和 C 端则用球 铰固定在水平地板上, 若挂在 D 端的物重 G=10kN, 试求铰链 A、 和 C 的反力。 B 各杆重量不计。图 3-1图 3-23-2 三连杆 AB、AC、AD 铰接如图。杆 AB 水平,绳 AEG 上悬挂重物 P=10kN。 在图示位置,系统保持平衡,求 G 处绳的张力 T 及 AB、AC、AD 三杆的约束力。34 xy 平面为水平面。 3-3 空心楼板 ABCD,重 Q=2.8kN,一端支承在 AB 的中点 E,并在 H、G 两处 用绳悬挂,已知 HD ? GC ?AD 8,求 H、G 两处绳的张力及 E 处的反力。图 3-3图 3-43-4 图示三圆盘 A、B 和 C 的半径分别为 15cm、10cm 和 5cm。三轴 OA、OB 和 OC 在同一平面内,∠AOB 为直角。在这三个圆盘上分别作用力偶,组成各力 偶的力作用在轮缘上,它们的大小分别等于 10N,20N 和 P。如这三圆盘所构成 的物系是自由的,求能使物系平衡的力 P 和角 ? 的大小。 3-5 图示一起重机, 一边用与水平线成 60? 倾角的绳 CD 拉住, CD 在与 ABC 且 平面垂直的平面内,另一边由跨过滑轮 O 并悬挂着 Q1=100N 的重物且与 CE 垂 直的水平绳拉住, 已知: 起重机自重 Q2=2kN, 荷载 P=4kN, 1=100cm, 2=150cm, L L L3=420cm,不计摩擦。试求:支座 A、B 的反力及绳 CD 的张力。 3-6 重为 G 的均质薄板可绕水平轴 AB 转动,A 为球铰,B 为蝶形铰链,今用绳 索 CE 将板支撑在水平位置,并在板平面内作用一力偶,设 a=3m,b=4,h=5m, G=1000N,M=2000N? m。试求:绳的拉力及 A、B 处的约束反力。图 3-5图 3-63-7已知作用在直角弯杆 ABC 上的力 F1 与 x 轴同方向,力 F 2 铅直向下,且F1=300N,F2=600N,试求球铰 A,辊轴支座 C,以及绳 DE、GH 的约束反力。35 图 3-7图 3-83-8 图示电动机 M 通过链条传动将重物 Q 等速提起, 链条与水平线成 30? 角 1 (x 轴平行于 x 轴) 。已知:r=10cm,R=20cm, Q=10kN,链条主动边(下边)的拉力为从 动边拉力的两倍。 求支座 A 和 B 的反力以及 链条的拉力。 3-9 正方形板 ABCD 由六根连杆支承如图。 在 A 点沿 AD 边作用水平力 P , 求各杆的内 力,板自重不计。图 3-9第四章 运动学基础4-1 偏心凸轮半径为 R,绕 O 轴转动,转角 ? ? ? t ( ? 为常量) ,偏心距 OC=e, 凸轮带动顶杆 AB 沿铅直线作往复运动,试求顶杆 AB 的运动方程和速度方程。图 4-1图 4-24-2 杆 O1B 以匀角速度 ? 绕 O1 轴转动,通过套筒 A 带动杆 O2A 绕 O2 轴转动。 若 O1O2=O2A=L, ? ? ? t 。试分别用直角坐标法(坐标轴如图示)和自然法(以 O1 为原点,顺时针转为正向)求套筒 A 的运动方程。 4-3 点的运动方程为 x=50t,y=500-5t2,其中 x 和 y 以 m 计,t 以 s 计。求当 t=036 时,点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以及此时点所在处轨迹的曲率半径。 4-4 已知一点的加速度方程为 ax=-6m/s2,ay=0,当 t=0 时,x0=y0=0,v0x=10m/s, v0y=3m/s, 求点的运动轨迹, 并用力学方法求 t=1s 时, 点所在处轨迹的曲率半径。 4-5 已知图示机构的尺寸如下:O1A=O2B=AM=0.2M;O1O2=AB。如轮 O1 按? ? 15 ? t rad 的规律转动,求当 t=0.5s 时,杆 AB 上点 M 的速度和加速度。图 4-5图 4-64-6 升降机装置由半径 R=50cm 的鼓轮带动,如图所示,被升降物体的运动方 程为 x=5t2(t 以 s 计,x 以 m 计) 。求鼓轮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并求在任意瞬 时,鼓轮边缘上一点的全加速度的大小。 4-7 在平行四连杆机构 O1ABO2 中,CD 杆与 AB 固结,O1A=O2B=CD=L,O1A 杆以匀角速度 ? 转动,当 O1A⊥AB 时,求 D 点的加速度 a D 。 4-8 折杆 ACB 在图示平面内可绕 O 轴转动,已知某瞬时 A 点的加速度为 a (m/s2) ,方向如图所示,试求该瞬时曲杆上 B 点的加速度。图 4-7图 4-84-9 两轮 I、II,半径分别为 r1=100mm,r2=150mm,平板 AB 放置在两轮上, 如图示。已知轮 I 在某瞬时的角速度 ? =2rad/s,角加速度 ? ? 0 . 5 rad/s2,求此时 平板移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轮 II 边缘上一点 C 的速度和加速度(设两轮与板 接触处均无滑动) 。37 4-10 电动绞车由带轮 I 和 II 及鼓轮 III 组成, 鼓轮 III 和带轮 II 刚连在同一轴上, 各轮半径分别为 r1=300mm,r2=750mm,r3=400mm。轮 I 的转速为 n=100r/min。 设带轮与带之间无滑动,试求物块 M 上升的速度和带 AB、BC、CD、DA 各段上 点的加速度的大小。第五章 点的复合运动(本章带*的题是牵连运动为转动的题) 5-1 图示曲柄滑道机构,长 OA=r 的曲柄,以匀角速度 ? 绕 O 轴转动,装在水 平杆 BC 上的滑槽 DE 与水平线成 60? 求当曲柄与水平线的夹角 ? 分别为 0? 角, 、 30? 、60? 时杆 BC 的速度。 5-2 摇杆 OC 绕 O 轴转动, 经过固定在齿条 AB 上的销子 K 带动齿条上下移动, 而齿条又带动半径为 10cm 的齿轮 D 绕 O1 轴转动,若 L=40cm,摇杆的角速度? 0 =0.5rad/s,求当 ? =30? 时,齿轮 D 的角速度。图 5-1图 5-25-3 摇杆滑道机构的曲柄 OA 长 L,以匀角速度 ? 0 绕 O 轴转动,已知在图示位 置 OA⊥OO1,AB=2L,求此瞬时 BC 杆的速度。38 5-4 在图示机构中,曲柄 OA=40cm,绕 O 轴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导杆 BCD 沿铅直方向运动,当 OA 与水平线夹角 ? ? 30?时, ? ? 0.5rad/s,求该瞬时 导杆 BCD 的速度。图 5-5图 5-65-5 图示机构中,杆 O1D 绕 O1 轴转动,并通过 O1D 上的销钉 M 带动直角曲杆 OAB 摆动,L=75cm。当 ? =45? 时,杆 O1D 的角速度 ? 1 =2rad/s,试求该瞬时曲杆 OAB 的角速度的大小和转向。 5-6 图示铰接四边形机构中,O1A=O2B=10cm,O1O2=AB,杆 O1A 以等角速度 ? ? 2rad/s 绕 O1 轴转动,杆 AB 上有一套筒 C,此筒与杆 CD 相铰接,机构的各 部件都在同一铅直面内,求当 ? =60? 时杆 CD 的速度和加速度。 5-7 具有圆弧形滑道的曲柄滑道机构,用来使滑道 CD 获得间歇往复运动,若 已知曲柄 OA 作匀速转动,其转速 n=120r/min,又 R=OA=100mm,求当曲柄与 水平线成角 ? =30? 时滑道 CD 的速度和加速度。39 5-8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 OO1=AB,OA=O1B=r=3cm,摇杆 O2D 在 D 点与套在 AE 杆上的套筒铰接。杆 OA 以匀角速度 ? 0 =2rad/s 转动,O2D=L= 3 3 cm,试求 当 ? ? 60? 时、 ? =30? 时杆 O2D 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5-9 在图示半径为 r 的圆环内充满液体,该液体按箭头方向以相对速度 u 在环 内作匀速运动。若圆环以匀角速度 ? 绕垂直于图平面的 O 轴转动,求在圆环内 点 1 和 2 处液体的绝对加速度的大小。*5-10偏心凸轮的偏心距 OC=a,轮的半径 r= 3 a,凸轮以匀角速度 ? 0 绕 O 轴转动,设某瞬时 OC 与 CA 成直角,试求此瞬时杆 AB 的速度和加速度。 *5-11 曲柄 OA,长为 2r,绕固定轴 O 转动;圆盘半径为 r,绕 A 轴转动。已知 r=100mm,在图示位置,曲柄 OA 的角速度 ? 1 =4rad/s,角加速度 ? 1 ? 3rad/s2,圆 盘相对于 OA 的角速度 ? 2 =6rad/s2,角加速度 ? 2 ? 4rad/s2。求圆盘上点 N 的绝对 速度和绝对加速度。40 *5-12 图示摆动机构的曲柄 OA 以匀角速度 ? =2rad/s 绕 O 轴转动,通过滑块 A 带动摆杆 O1B 运动。已知 OA=50cm,OO1=30cm,试求当 O1B⊥OO1 时,滑块 A 相对于 O1B 的加速度和摆杆 O1B 的角加速度。 *5-13 半径为 R 的圆盘以匀角速度 ? 1 绕水平轴 CD 转动,此轴又以匀角速度 ? 2 绕铅直轴 AB 转动,求圆盘上 点 M 的速度和加速度。第六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6-1 用具有两个不同直径的鼓轮组成的铰车来提升一圆管,设 BE∥CD,轮轴 的转速 n=10r/min,r=50mm,R=150mm,试求圆管上升的速度。6-2 图示两平行齿条沿相同的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v1=6m/s,v2=2m/s。 在两齿条间夹一齿轮,其半径为 r=0.5m,求齿轮的角速度及其中心 O 的速度。 6-3 图示机构,已知直角三角形板 OAB 的边长 OB=15cm,OA=BC=30cm,铰接 在 A 点的圆盘作纯滚动,r=10cm,R=40cm。在图示位置时,圆盘的角速度? ? 2 rad/s,OA 铅直,AB⊥BC,试求该瞬时滑块 C 的速度。41 6-4 四连杆机构中,连杆 AB 上固结一块三角板 ABD,如图所示。机构由曲柄 O1A 带动, 已知: 曲柄的角速度 ? O A =2rad/s; 曲柄 O1A=10cm, 水平距离 O1O2=5cm,1AD=5cm; O1A 铅直时, 平行于 O1O2, AD 与 AO1 在同一直线上; ? =30? 当 AB 且 角 , 求三角板 ABD 的角速度和点 D 的速度。 6-5 在瓦特行星传动机构中,杆 O1A 绕 O1 轴转动,并借杆 AB 带动曲柄 OB, 而曲柄 OB 活动地装置在 O 轴上,在 O 轴上装有齿轮 I;齿轮 II 的轴安装在杆 AB 的 B 端,已知:r1=r2=300 3 mm,O1A=750mm,AB=1500mm,又杆 O1A 的 角速度 ? 01 =6rad/s,求当 ? ? 60 ? 与 ? ? 90 ? 时,曲柄 OB 及齿轮 I 的角速度。6-6 绕线轮沿水平面滚动而不滑动,轮的半径为 R,在轮上有圆柱部分,其半 径为 r。将线绕于圆柱上,线的 B 端以速度 u 与加速度 a 沿水平方向运动,求绕 线轮轴心 O 的速度和加速度。 6-7 平面四连杆机构 ABCD 的尺寸和位置如图所示。如杆 AB 以等角速度 ? ? 1rad/s 绕 A 轴转动,求点 C 的加速度。42 6-8 图为一机构的简图,已知轮的转速为一常量 n=60r/min,在图示位置 OA∥BC,AC⊥BC,求齿板最下一点 D 的速度和加速度。 6-9 四连杆机构 OABO1 中,OO1=OA=O1B=100mm,OA 以匀角速度 ? =2rad/s 转动,当 ? =90? 时,O1B 与 OO1 在一直线上,求此时: (1)杆 AB 及 O1B 的角速 度; (2)杆 AB 及 O1B 的角加速度。 *6-10 深 水 泵 机 构 如 图 所 示 , 曲 柄 O2C 以 匀 角 速 度 ? 0 转 动 。 已 知O1O2=O2C=BE=l,且在图示瞬时,O1C=BC。求: (1)活塞 F 的速度; (2)杆 O1B 的角加速度及活塞 F 的加速度。第七章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7-1 质量为 m 的球 A,用两根各长为 l 的杆支承。支承架以匀角速 ? 绕铅直轴 BC 转动,已知 BC=2a;杆 AB 及 AC 的两端均为铰接,杆重忽略不计,求杆所 受的力。43 7-2 一物体质量为 m=10kg,在变力 F=100(1-t)N 作用下运动,设物体初速度为 v0=20cm/s。开始时,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问经过多少时间后物体速度为 零?并求这段时间内物体走过的路程。 7-3 光滑的半圆槽以加速度 a 向右移动,恰使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停止在半圆槽 内,求 ? 角的大小。 7-4 一物体从地球表面以速度 v0 铅直上抛,假设空气阻力 R=mkv2,其中 k 为常 数,求该物体返回至地面时的速度。第八章 动力学普遍定理以下各题用动量定理求解 8-1 均质圆盘绕偏心轴 O 以匀角速 ? 转动,重 P 的滑杆借右端弹簧的推压顶在 圆盘上,当圆盘转动时,滑杆作往复运动。设圆盘重 Q,半径为 r,偏心距为 e, 求任一瞬时机座螺钉的总动反力。8-2 在图示曲柄滑杆机构中,曲柄以等角速度 ? 绕 O 轴转动。开始时,曲柄 OA 水平向右。已知:曲柄重 P1,滑块 A 重 P2,滑杆重 P3。曲柄的重心在 OA 的中 点,OA=l;滑杆的重心在 C 点,BC=l/2,求(1)机构质心的运动方程; (2)作 用在 O 点的最大水平力。 8-3 图示水平面上放一均质三棱柱 A, 在其斜面上又放一均质三棱柱 B, 两棱柱 的横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已知 mA=3mB,尺寸如图,各处摩擦不计,求当三棱 柱 B 沿三棱柱 A 滑下至接触到水平面时,三棱柱 A 移动的距离。44 8-4 长 2l 的均质细杆 AB,其一端 B 搁在光滑水平面上,并与水平成 ? 0 角,求 当杆倒下时,A 点的轨迹方程。8-5 椭圆规的尺 AB 重 2P1, 曲柄 OC 重 P1, 滑块 A 与 B 均重 P2, OC=AC=CB=l, 曲柄与尺为均质杆。设曲柄以匀角速度 ? 转动,求此机构的动量。 8-6 船重 P,以速度 v 航行,重 Q 的物体 B 以相对于船的速度 u 空投到船上, 设 u 与水平面成 60?角,且与 v 在同一铅直平面内,若不计水的阻力,求二者共 同的水平速度。 8-7 均质杆 OA, 2l, P, 长 重 在铅直平面内绕 O 轴转动, 当杆与水平成 ? 角时, 角速度为 ? ,角加速度为 ? ,试求此时 O 端的反力。8-8 在图示滑轮机构中,重物 A 和 B 重分别为 P1 和 P2,若物 A 以加速度 a 下 降,滑轮和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试求轴承 O 处的反力。 8-9 水柱以水平速度 v1 冲击水轮机的固定叶片,水流出叶片时的速度为 v2,并 与水平成 ? 角,求水柱对叶片的水平压力,假设水的流量为 Q,密度为 ? 。 以下各题用动量矩定理求解45 8-10T 字形杆由两根相同的匀质细杆 OA,BC 刚接而成,各杆质量均为 m,质1 ?1 ? L sin ? ? t ? 2 ?2 ?量为 m 的质点沿着杆 BC 以 r ?的规律运动。当 T 字形杆绕 O 轴以匀角速度 ? 转动时,求 t=1 秒时系统对 O 轴的动量矩,已知 OA=BC=L。8-11 不计质量且不可伸长的绳索跨过一半径为 r=150mm,重为 W=200N 的滑 轮,绳的一端悬挂一重 G=80N 的重物,另一端 A 作用一铅垂力 T,轴承摩擦不 计,滑轮可看作匀质圆盘,试问欲使重物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a=400mm/s2,则 T 应为多大。 8-12 匀质细杆 OA 的长 L=1m,质量 M1=3kg,其 A 端固结有质量 M2=1.5kg 的 小球。细杆在水平面内绕固定轴 O 以转速 n=40r/min 转动。一质量 m=0.01kg 的 子弹, 在水平面内以与 OA 成 30? 角的速度 v=800m/s 射入小球并与小球合为一体, 不计摩擦,求此后杆的角速度。图 8-138-13 如图 a 示,一均质圆盘刚连于均质杆 OC 上,可绕 O 轴在水平面内运动。 已知圆盘的质量 m1=40kg,半径 r=150mm;杆 OC 长 l=300mm,质量 m2=10kg。 设在杆上作用一常力矩 M=20N?m,试求杆 OC 转动的角加速度。如圆盘与杆 OC 用光滑销钉连于 C 如图 b,其它条件不变,则杆 OC 的角加速度又是多少? 8-14 均质细长杆,质量为 M,长为 L,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若在 A 端作用一 垂直于杆的水平 F ,试求 B 端的加速度。 8-15 小车上放一半径为 r,质量为 m 的匀质钢管,钢管厚度很薄可略去不计, 钢管与车面间有足够的摩擦力防止滑动,今小车以加速度 a 沿水平向右运动,求46 钢管中心 O 点的加速度。8-16 滑轮 A、B 重量分别为 Q1、Q2,半径分别为 R,r,且 R=2r,物体 C 重 P, 作用于 A 轮上的力矩 M 为一常量,试求 C 上升的加速度,设 A、B 轮为均质轮。8-17 图示均质圆柱体重 P,半径为 r,放在倾角为 60? 的斜面上,一细绳缠绕 在圆柱体上,其一端固定在点 A,此绳与 A 相连部分与斜面平行。若圆柱体与斜 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 f ? 1 / 3 ,试求其沿斜面落下的加速度 a C 的大小。 8-18 均质圆柱体 A 和 B 的重量均为 P,半径均为 r,一绳缠在绕固定轴 O 转动 的圆柱 A 上,绳的另一端绕在圆柱体 B 上,如图所示,轴承 O 摩擦不计。求(1) 圆柱体 B 下落时质心的加速度; (2)若在圆柱体 A 上作用一逆时针转向的转矩 M,试问在什么条件下圆柱体 B 的质心将上升。8-19 如图示,一重为 P 的物体 A 下降时,借助于跨过滑轮 D 的绳子,使轮子 B47 在水平轨道上只滚动而不滑动。已知轮 B 与轮 C 固结在一起,总重为 Q,对通 过轮心 O 的水平轴的惯性半径为 ? ,试求 A 物体的加速度,滑轮 D 质量不计。 以下各题用动能定理求解 8-20 均质杆 OA 的质量为 30kg,杆在铅直位置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设弹簧常 数 k=3kN/m,为使杆能由铅直位置 OA 转到水平位置 O A ? ,在铅直位置时的角速 度至少应为若干?8-21 有一系统,如图所示。当 M 离地面 h 时,系统处于平衡。现在给 M 以向 下的初速度 v0,使其恰能到达地面处,问 v0 应为若干?已知物体 M 和滑轮 A、B 的重量均为 P,且滑轮可看成均质圆盘,弹簧的弹簧常数为 k,绳重不计,绳与 轮之间无滑动。 8-22 两均质杆 AC 和 BC 各重 P,长均为 l,在点 C 由铰链相连接,放在光滑的 水平面上,如图所示。由于 A 和 B 端的滑动,杆系在其铅直面内落下,求铰链 C 与地面相碰时的速度 v,点 C 的初始高度为 h,开始时杆系静止。图 8-22图 8-238-23 均质细杆长 l,重 Q,上端靠在光滑的墙上,下端 A 以铰链与圆柱的中心 相连。圆柱重 P,半径为 R,放在粗糙的地面上,自图示位置( ? =45?)由静止 开始滚动而不滑动。求点 A 在初瞬时的加速度。 8-24 周转齿轮传动机构放在水平面内,如图所示。已知动齿轮半径为 r,重 P, 可看成均质圆盘;曲柄 OA 重 Q,可看成均质杆;定齿轮半径为 R。今在曲柄上 作用一不变的力偶,其矩为 M,使此机构由静止开始运动。求曲柄转过 ? 角后的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以下为动力学普遍定理综合应用题48 8-25 图示三棱柱 A 沿三棱柱 B 的光滑斜面滑动,A 和 B 各重 P 和 Q,三棱柱 B 的斜面与水平面成 ? 角,如开始时物系静止,求运动时三棱柱 B 的加速度,忽 略各处摩擦。图 8-24图 8-258-26 质量为 m 的细圆环,半径为 r,可绕 O 点在铅直面内转动,当 OC 在水平 位置时,圆环从静止开始运动,求圆环运动过程中 O 处约束力与 ? 的关系,若在 ? ? ? / 4 时,铰 O 突然破坏,求此后圆环的运动。图 8-26图 8-278-27 圆管的质量为 M,半径为 R,以初角速度 ? 0 绕铅直轴 z 转动,管内有质量 为 m 的小球 s,由静止开始自 A 处下落,试求小球到达 B 处和 C 处时圆管的角 速度和小球 s 的速度。已知圆管对 z 轴的转动惯量为 J,摩擦不计。 8-28 在图示机构中,沿粗糙斜面只滚不滑的圆柱体 A 和鼓轮 O 均为均质圆盘, 各重 P 和 Q,半径均为 R,斜面倾角为 ? ,不计滚动摩擦。如在鼓轮上作用一常 力偶矩 M0,求: (1)鼓轮的角加速度; (2)轴承 O 的水平反力。49 8-29 在图示系统中, 已知均质实心圆柱 1 和空心薄壁圆管 2, 其质量分别为 m1、 m2,绳子一端与圆柱 1 的质心连接,另一端多圈绕在圆管 2 上,滑轮 A 的重量 不计。设圆管 2 铅直下降,圆柱 1 只滚不滑,且滚动摩阻不计。试求: (1)圆柱、 圆管质心的加速度。 (2)圆柱 1 沿水平面只滚不滑时,其与支承面之间的滑动摩 擦系数 f 应为多少。 8-30 曲柄连杆机构位于水平面内,均质曲柄 OA 重 P1,均质连杆 AB 重 P2,滑 块 B 重 Q,已知 OA=r,AB=L,OO1=b,曲柄受常力矩 M 的作用,略去摩擦。 假定初瞬时曲柄 OA 与滑道平行,角速度等于零,求曲柄转完第一圈时滑块 B 的 速度。8-31 系统如图,重物 A 质量为 3m,定滑轮 B 和圆柱 O 可看作均质圆盘,质量 均为 m,半径均为 R,弹簧常数为 k,初始时弹簧为原长,系统从静止释放。若 圆柱 O 在斜面上作纯滚动,且绳与定滑轮 B 之间无相对滑动,B 轴光滑,弹簧 和绳的倾斜段与斜面平行,试求当重物下降距离 S 时重物的速度。第九章 动静法9-1 图示质量为 m1=100kg 的矩形块, 置于质量为 m2=50kg 的平台车上, 平台车 沿光滑的水平面运动。车和矩形块在一起由质量为 m3 的物体牵引,使之作加速 运动。设物块与车间的摩擦力足够阻止相互滑动,求能够使车加速运动的质量 m3 的最大值,以及此时车的加速度大小。50 9-2 铅直轴 AB 以匀角速度 ? 转动,轴上刚连两杆,杆 OE 与轴成角 ? ,杆 OD 垂直于轴 AB 与杆 OE 所成的平面。已知 OE=OD=L,AB=2b。在两杆端各连一球 E 与 D,球的质量各为 m,求轴承 A 与 B 处的动反力,球 D 与 E 可视为质点, 杆的质量不计。 9-3 图示长方形均质平板长 20cm,宽 15cm,质量为 27kg,由两个销钉 A 和 B 悬挂。如果突然撤去销钉 B,求此瞬时平板的角加速度和销钉 A 的约束反力。9-4 图示复摆位于铅直面内,由匀质细杆与匀质圆盘固结而成。已知:杆长为 2r,质量为 m,与铅直线夹角为 ? ;圆盘半径为 r,质量也为 m。试求 E 处绳被 剪断瞬时: (1)复摆的角加速度; (2)支座 O 的反力。 9-5 均质杆重 P,长 l,悬挂如图,求一绳突然断开时,杆质心的加速度及另一 绳的拉力。9-6 龙门刨床简化如图示,已知齿轮半径为 R,转动惯量为 J,其上作用一不变 力矩 M,工作台 AB 和工件共重 P,齿轮与工作台底的齿条相啮合,刨刀的切削 力为 F。求工作台的加速度和齿轮轴承的水平反力。9-7 图示曲柄 OA 重为 P,长为 r,以等角速 ? 绕水平的 O 轴反时针方向转动。51 由曲柄的 A 端推动水平板 B,使重为 Q 的滑杆 C 沿铅直方向运动,忽略摩擦。 求当曲柄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0? 时的力矩 M 及轴承 O 的反力。 9-8 图示匀质圆轮沿斜面作纯滚动,用平行于斜面的无重刚杆连接轮与滑块。 已知:轮半径为 r,轮与滑块质量均为 m,斜面倾角为 ? ,与滑块间动摩擦系数 为 f ? ,不计滚动摩擦。试求: (1)滑块 A 的加速度; (2)杆的内力。 9-9 均质杆 AB 重 W=10kN,由两鼓轮带动使其保持水平地匀速上升,若突然改 变鼓轮转速,使杆 A、B 两端分别具有加速度 aA=4m/s2,aB=8m/s2,试求此时两 绳的拉力。9-10 一均质圆球原静止在板上,设使板有向右的加速度 a=2g。已知球与板之 间的摩擦系数为 f 滚动摩擦不计) 试分别就球在板上只滚不滑和又滚又滑两种 ( , 情况计算球心相对于板的加速度,并确定 f 之值至少应为若干才不至产生相对滑 动。 9-11 图示系统由两相同匀质细杆组成,位于铅垂 面内,已知:杆质量均为 m,长均为 L,试求当系 统从图示位置(杆 AB 水平,? ? 30 ? )无初速释放 的瞬时,杆 AB 和 BD 的角加速度。第十章 虚位移原理10-1 一台秤的构造简图如图所示,已知 BC 与 OD 平行且 BC=OD,BC=1 10AB,设秤锤重 Q=1kN,问秤台上的物重 P 为若干?52 10-2在曲柄压榨机构中的曲柄 OA 上作用―力偶,其矩 M=50N?m,若OA=r=0.1m,BD=DC=ED=l=0.3m,∠OAB=90?, ? ? 15 ? ,各杆自重不计,求压 榨力 P。 10-3 在图示机构的 G 点上作用一水平力 P1 ,在 A 点作用一铅直力 P2 以维持机构的平衡,求 P2 之值,图中 AC=BC=EC=DC=GE=GD=L,杆重不计。10-4在图中,连接 D、E 两点的弹簧之弹簧常数为 k,AB=CB=l,BD=BE=b,当 AC=a 时,弹簧拉力为零,设在 C 处作用一水平力 F ,使系统处于平衡,在不 计杆 AB、BC 的质量,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求 A、C 间的距离 x。 10-5 静定联合梁由 AG、GD、DE 组成,如图所示。图中尺寸均以 m 计,已知 q=1.5kN/m,P=4kN,m=2kN?m,求 A、B、C、E 四处的反力。10-6 在图示机构中,当曲柄 OC 绕 O 轴摆动时,滑块 A 沿曲柄滑动,从而带动 杆 AB 在铅直导槽 K 内移动。已知:OC=a,OK=L;问在 C 点沿垂直于曲柄 OC 的方向应作用多大的力 Q ,才能平衡沿杆 AB 作用并朝上的力 P ? 10-7 静定刚架由 AE、EBF、FCG 及 GD 四部分组成, 尺寸及荷载如图所示。 试求 A、 B 两支座的反力。 10-8 试求图示桁架中 1、2 两杆件的内力。53图 10-7 图 10-810-9在图示结构中,已知 P、qE、L1、L2,试求 BC 杆的内力。10-10两相同的均质杆位于铅直平面内,长度均为 l,重均为 W,其上均作用如图所示之力偶 m,试求平衡时杆与水平线之夹角 ? 1 、 ? 2 。 10-11 图示滑轮系统,系绳绕在滑轮 A 上并跨过滑动 O 和 B 与弹簧相连。已知 滑轮 O 重 P,重物重 Q,弹簧的刚性系数为 k,滑轮 A 的半径为 r。求系统处于 平衡时,作用在滑轮 A 上的力偶矩 M 和弹簧的变形 ? 。10-12 在压榨机上的手轮上作用一力偶,其矩为 M,手轮轴的两端各有螺距同 为 h、但方向相反的螺纹。螺纹上各套一螺母 A 和 B,这两个螺母分别与长为 a54 的杆相铰接,四杆形成菱形框如图所示。其中 D 点固定不动,而点 C 连接在水 平压板上,求菱形框顶角等于 2? 时,压榨机对被压物体的压力。第十一章 拉格朗日方程11-1 用卷扬机拖一重 P 的物体沿倾角为 ? 的斜面上升。半径为 R 的鼓轮 A 由 带轮 B 带动,B、C 两带轮的半径分别为 r1、r2。带轮 B 与鼓轮 A 固连,转动惯 量为 J1。轮 C 的转动惯量为 J2。已知在轮 C 上作用一转矩 M,重物与斜面之间 的动摩擦力为其重量的 0.1 倍,求物体上升的加速度。11-2 在图示系统中,匀质杆 AB 长 b、质量为 M。物块 A、B 的质量皆为 m,可 沿光滑墙与光滑水平地面滑动。 (1)以 ? 为广义坐标,用拉氏方程建立系统的运 动微分方程; (2)设 t=0 时,? 0 ? 30 ? ,??0 ? 0 ,试求杆 AB 下滑至 ? ? 60 ? 时的角 速度。 11-3 在图示行星齿轮机构中,以 O1 为轴的轮固定不动,其半径为 r,机构位于 水平面内。 设两动轮皆为均质圆盘, 半径皆为 r, 质量皆为 m。 如作用在曲柄 O1O2 上的转动力矩为 M,不计曲柄质量,求曲柄的角加速度。11-4一均质杆 AB,长 l,两端可沿半径为 R 的光滑圆弧的表面滑动,设在运动过程中杆 AB 始终保持在一铅直平面内,试求杆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微幅摆动的 周期。 11-5 滑块 A 与小球 B 重均为 P,系于绳子的两端,绳长 l,滑块 A 放在光滑水 平面上。用手托住 B 球,并使其偏离铅直位置一微小角度,然后放手。设滑轮 O 的大小不计,求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11-6 在图示系统中,物块 A、B、C 的质量均为 m,光滑斜面的倾角分别为 ? 和? ,各滑轮的质量均忽略不计。试求: (1)以 x1 和 x2 为广义坐标,用拉氏方程55 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2)物块 A 和 B 的加速度 a1 和 a2。第一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及物体的受力分析1-1 解1-2 解56 1-3 解(a)(b)(c)57 (d)(e)58 (f)第二章 平面一般力系2-1 解:以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 2-1 所示。?Y ?i?0, ? S C sin 30 ? ? T cos 30 ? ? P ? 0 ,而 T=P,? S C ? ? 74 . 64 kN(压力) , ? S A ? S C cos 30 ? ? T sin 30 ? ? 0 , S A ? 54 . 64 kN(拉力)Xi ? 0题 2-1题 2-2(a)题 2-2(b)2-2 解:①研究节点 A,受力图 2-2(a)所示?Y ?i?0, T 2 sin 45 ? ? P ? 0 , T 2 ?2 ? 1 . 41 kNXi ? 0, T 2 cos 45 ? ? T1 ? 0 ,T1=1kN②研究节点 B,受力图 2-2(b)所示?Yi? 0 , T 4 cos 30 ? ? T 2? cos 45 ? ? 0 , T 4 ?2 3?2 ? 1 . 15kN?Xi ? 0, T3 ? T 4 sin 30 ? ? T 2? sin 45 ? ? 0 ,T3=1.58kN2-3 解:以基底截面中心 O 为简化中心,选坐标 Oxy,主矢投影分别为:? Rx ??X i ? ? T ? Q ? ? 333kNR? ? y?Yi? ? P1 ? P2 ? W ? ? 8020kN59 R? ?? R x ? R ? ? 8027 y2 2kN方向余弦 主矩 M 0 ?? R? ? 0c o s R ,i ) ? (?XiR?? ? 0 .0 4 1 5? ? ( R ?, i ) ? ? 92 ? 2 3 ??m0( Fi ) ? P1 ? 0 . 4 ? P2 ? 0 . 4 ? T ? 21 . 5 ? Q ? 10 . 7 ? 6103 . 5 kN? m, M 0 ? 0 ,? 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一合力 R , R ? R ? =8027kNM0合力作用线位置 x ??6103 . 5 ? 8020? ? 0 . 761Rym 在 O 点的左边2-4 解:取梁 CD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Xi ? 0 ( Fi ) ? 0?XA?01 2 q ? 3?1 ? 0?mA,? NB ? 2 ? P ? 3 ?1 2 2 1000 ? 32000 ? 3 ? ? NB ?? 3750N ,? Y A ? 2000 ? 1500 ? 3750 ? ? 250 N(↓)? Yi?0,YA ? N B ? P ?1 2q?3? 0题 2-3题 2-460 题 2-52-5 解: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图(a)?m ?Y ?iA(F ) ? 0, ? q ? 8 ? 4 ? X B ? 4 ? YB ? 8 ? 0Y A ? YB ? 8 q ? 0 X ? XB ? 0(1) (2) (3)? 0,Xi ? 0,A再取 BC 为研究对象,图(b)?mC( Fi ) ? 0, ? q ? 4 ? 2 ? X B ? 4 ? YB ? 4 ? 0(4)(1)(4)联立解得 X B ? 20 kN, Y B ? 50 kN 、 代入(2)(3)解得 X A ? 20 kN, Y A ? 70 kN 、?Xi ? 0,XC ? XB ? 0,X C ? 20kN kN?Y ?i? 0 , YC ? Y B ? q ? 4 ? 0,YC ? 102-6 解:先以 DEF 为研究对象,图(a)Xi ? 0,? X D ? 02?m ?YiD( Fi ) ? 0 , R E ? L ? q ? 2 ? L ? 0 ,? RE ?160 2? 80kN? 0 , YD ? RC ? q ? 2 L ? 0, ? YD ? 0再以 BD 为研究对象,图(b)? YD ? YD ? 0 ? ,XD ? XD ? 0,?mC( Fi ) ? 0,YB ? L ? P ?4 5?L? M ? 0,? Y B ?80 ? 40 2? 20kN61 ?Xi ? 0,XB ? P?3 5? 0 , ? X B ? 30kN再以 BA 为研究对象,图(c)?m ?A( Fi ) ? 0? , X B ? 2 L ? m A ? 0 , ? m A ? ? 30 ? 4 ? ? 120 kN? mXi ? 0? , X A ? X B ? 0 , ? X A ? 30 kN?Yi? 0 , Y A ? Y B? ? 0 ,? Y A ? 20kN题 2-62-7 解:先以 EF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示 ∵荷载、结构对称:? Y E ? Y F ? 60 kN。 再以 CD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示 由? X i ? 0 , ? X E ? X F?Xi ? 0? ,? X F ? 0 ,故XE ? XF ? 0?m ?Y ?C( Fi ) ? 0 ? 0,, R D ? 10 ? Y F? ? 2 ? 20 ? 10 ? 5 ? 0 , ? R D ? 88 kNR C ? R D ? 60 ? 20 ? 10 ? 0C,? R C ? 260 ? 88 ? 172kN再取 AE 为对象,受力如图示Xi ? 0,?XA?0?m ?YiA( Fi ) ? 0, R B ? 10 ? 50 ? 5 ? 60 ? 12 ? 0 , ? R B ? 97 kNY A ? Y B ? 50 ? 60 ? 0? 0,,? Y A ? 13kN62 题 2-7题 2-82-8 解:先以 CE 折杆为研究对象,见图(a)?m ?m ?i? 0 , N E ? 2 L2 ? M ? 0 ,? RC ? N E ?2 4? 0 .5kN再以 DEB 杆为研究对象,见图(b)D( Fi ) ? 0 , R B ? L 2 ? q ? 2 L 2 ? L 2 ? 0 , ? R B ? 4? ? , X D ? N E ? 0 , X D ? ? N E ? ? 0 . 5 kN YD ? q ? 2 L2 ? R B ? 0kNXi ? 0?Y ?i? 0,, ? YD ? 0再取 AGD 为研究对象,见图(c)Xi ? 0? , X A ? X D ? 0 , ? X A ? ? 0 . 5 kN1 2 ? q G L1 ? Y D ? 0 L2 2 ? 1 2? , ? Y D ? Y D ? 0 , ? Y A ? 1 . 5 ? 2 ? 3 . 5 kN?Yi? 0 , Y A ? q ? L2 ? ( Fi ) ? 0?m ?m ?A, m A ? q ? L2 ?q G ? L1 ?L1 3? ? X D ? 2 L2 ? 0,? m A ? 2 . 5 kN? m2-9 解:取整体,如图(a)E( Fi ) ? 0, X A ? 1 ? Q ? 2 . 1 ? 0 , X A ? ? 2100 NXi ? 0, X E ? X A ? 0 , X E ? 2100 NY A ? Y E ? Q ? 0 ……(*)?Yi? 0,取 CBE,如图(b)?m ?B( Fi ) ? 0, X E ? 1 ? Y E ? 1 ? T ? r ? 0 , Y E ? X E ? rT ? 2000 NXi ? 0, X E ? X B ? T ? 0 , X B ? ? 2600 N N63?Yi? 0 , Y E ? Y B ? 0 , Y B ? ? 2000 取 ABO(不含 O 销钉) ,如图(c)?Xi ? 0? , X O ? X B ? X A ? 0 , X O ? ? 500 N?mA( Fi ) ? 0, YO ? 2 ? Y B? ? 1 ? 0 ,YO ? ? 1 0 0 0 N将 YE 代入(*)式,得 YA=-1000(↓)题 2-92-10 解:取构架 BCD 为研究对象,如图(a)?m ? Yi ?B(F ) ? 0, R D ? 3 ? P2 ? 4 ? 0 ,R D ? 0 . 667kN取节点 D 为研究对象,如图(b)? 0, S BD ? sin ? ? R D ? cos ? ? 0 , S BD ? R D ? ctg ? ? ( 2 ? 3 ) /( 3 ? 4 ) ? 0 . 5 kN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如图(c)Xi ? 0, R D ? X A ? 0 , X A ? ? R D ? ? 0 . 667 kNY A ? 1 ? 0 .5 ? 4 ? 5 .5?Yi? 0 , Y A ? P1 ? P2 ? qL 1 ? 0 , (F ) ? 0kNMA?mA, M A ? RD ? 3 ?1 2qL 1 ? P1 ? 4 ? P2 ? 8 ? 0 ,2? 14kN? m题 2-1064 题 2-112-11 解: (1)取 DG?m ?D( Fi ) ? 0 , N E cos 45 ? ? a ? F 2 ? 2 a ? 0,N E ? 56 . 56 X D ? ? 40 Y D ? ? 20kN kN kNXi ? 0 ? 0, ,X D ? N E sin 45 ? ? 0 , Y D ? N E cos 45 ? ? F 2 ? 0 ,?Yi(2)取 BEC?m ?C( Fi ) ? 0, YB ? 2 a ? N E 2 a ? 0 ,? X C ? N E sin 45 ? ? 0Y B ? 40kNXi ? 0,, ,X C ? 40 YC ? 0kN?Y ?i? 0,? Y C ? N E cos 45 ? ? Y B ? 0(3)取 AHXi ? 0,? ? X A ? X D ? X C ? F1 ? 0 ? Y A ? Y D ? YC? ? 0,XA? ? 10kN kN , M A ? ? 50 kN? m?Yi? 0, ( Fi ) ? 0,Y A ? ? 20?m2-12A, MA? ? ? X D ? a ? X C ? 2 a ? F1 ? 3 a ? M ? 0解: (1)取 ABA?m ? ?( Fi ) ? 0,XB ?4 ? q?4?2 ? 0,XAX B ? ? 2 q ? ? 8 kN X ? ? 8 kNXi ? 0,? XB ? q?4 ? 0,A(2)取 BCXi ? 0,? XC ? XB ? 0,X C ? ? 8 kN?mC( Fi ) ? 0, Y B? ? 5 ? M ? 0 ,Y B? ? 0 . 865kN ? Yi ?Y ?? 0,Y C ? Y B? ? 0,YC ? 0 . 8 kN再取 ABi? 0,YB ? Y A ? 0,Y A ? ? 0 .8kN(3)取 CDXi ? 0,? X D ? X C ? P ? sin 60 ? ? 0 Y D ? P cos 60 ? ? YC? ? 0,X D ? ? 6 . 2 6 8kN?Yi? 0,,Y D ? ? 0 .2 MkN kN? m?mD( Fi ) ? 0 , MD? P sin 60 ? ? 3 ? X C ? 4 ? 0 ,D? 26 . 8题 2-122-13(a)解: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B? m A ( Fi ) ? 0 , R? 12 ? 10 ??3 ? 2?3 ? 3?3 ? 5 ? 6 . 93 ? 0 , ? R B ? 11 . 5 kN?取截面 I-I,考察右部 CBE 的平衡? m O 1 ( Fi ) ? 0 , R ? m O 2 ( Fi ) ? 0 , R ? m C ( Fi ) ? 0 ,B? 8 ? 5 ? 2 3 ? S1 ? 2 ? 0 ,3 2? S 1 ? ? 37 . 3 kNB? 12 ? 5 ? 4 3 ? S 2 ??4? 0, ? S 2 ? 30 kN? S 3 ? 20RB ? 6 ? S3 ? 2 3 ? 0 ,kN题 2-13(a)(b)解:取整体,如图(a)66 ?mA? 0,? 60 ? 2 ? 60 ? 4 ? 60 ? 6 ? 30 ? 8 ? R B ? 16 ? 0 ,R B ? 60kN取截面 I-I,考察右部平衡,如图(b)? m C ( Fi ) ? 0 ,RB ? 8 ? S ? 4 ? 0 得S=120kN再取截面 II-II,仍然考察右部平衡,如图(c) ,? m O ( Fi ) ? 0 , RB? 12 ? S ? 4 ? 30 ? 4 ? 60 ? 2 ? S 1 ? 2 2 ? 0 , ? S 1 ? 0题 2-13(b)2-14解:以物块 A 为对象,设物块静止(1)当 Q=5N 时?Xi ? 0, N A ? P sin 30 ? ? 0 , ? N A ? 5 N ,? T=Q,? F ? 3 . 66 N?Yi? 0 , F ? T ? P cos 30 ? ? 0N 而 Fmax ? fN A ? 0 . 4 ? 5 ? 2 N ? F ,? A 将向下滑动。故知 F ? f ? A ? 2 N ,沿斜面向上。 (2)当 Q=8N 时,由上述平衡方程得 F ? 0 . 66 N ? F max ,? A 将处于静止平衡, 故 F=0.66N,方向仍沿斜面向上。2-15 解:设 AB 杆处于临界平衡状态?Xi ? 0, T cos ? ? F A max ? 0(1) (2)?Yi? 0 , T sin ? ? P ? N A ? 067 ?MB? 0,P1 2L cos 45 ? ? N A ? L cos 45 ? ? F A max ? L cos 45 ? ? 0(3)F A max ? N A f(4)由(1)(2)得: tg ? ? ( P ? N A ) / N A f 、 由(3)(4)得: N A ? P / 2 (1 ? f ) , f ? tg ? , ? tg ? ? 2 ? 、2 51 tg ? Fm f2-16 解:取轮: ? M O ? 0 , ? Qr ? F max R ? 0 , F max ? 取 DE : ? M E ? 0 , T ? 12 L ? N ? 6 L ? 0 , T ? Q / 2 取 AB : ? M B ? 0 , P ? 10 L ? T ?L ? 0 ,P ? 1 0 0kNQ,N ??Q题 2-162-17 解: (1)设顶举重物上升所需的 P 为 P1。考虑重物有上升趋势的临界平 衡状态, 对重物: ? Y i ? 0 , N ? cos ? ? F max sin ? ? Q ? 0F max ? fN ? 对尖劈: ? X i ? 0 , F max ? cos ? ? N ? sin ? ? P1 ? 0(1) (2) (3)由(1)(2)(3)得: P1 ? 、 、sin ? ? f cos ? cos ? ? f sin ?Q(2)设顶住重物使其不致下降所需的力 P 为 P2。考虑重物有下降趋势的临界平 衡状态, 对重物: ? Y i ? 0 , N ? cos ? ? F max sin ? ? Q ? 0 (1)68 F max ? fN ? 对尖劈: ? X i ? 0 , N ? ? sin ? ? F max ? cos ? ? P2 ? 0(2) (3)由(1)(2)(3)得: P2 ? 、 、sin ? ? f cos ? cos ? ? f sin ?Q题 2-172-18 解:考虑重物有下滑趋势的临界平衡状态。 考察整体,受力图如原图示: ? Y i ? 0 , P=Q 取绳结 H: ? X i ? 0 , T1=T2; ? Y i ? 0 , T1=Q 取弯杆 ABC: ? M B ? 0 , T1 ? 60 ? N C ? 15 ? FC max ? 20 ? 0 ,又 FC max ? fN C 得NC ?60 Q 15 ? 20 f取重物: ? X i ? 0 , NC=NG ,? FC max ? FG max ? fN C?Yi? 0,FC m a x ? FG m a x ? Q ? 0 得2fNC=Q ,? f ? 0 . 15题 2-18 69 第三章 空间一般力系3-1 解:取结点 D 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示?Xi ? 0 ?0, ? R A cos 45 ? ? R B cos 45 ? ? 0?Yi, ? R A sin 45 ? cos 30 ? ? R B sin 45 ? cos 30 ? ? R C cos 15 ? ? 0?Zi? 0 , ? R A sin 45 ? sin 30 ? ? R B sin 45 ? sin 30 ? ? R C sin 15 ? ? G ? 0R C ? 33 . 5 kN联立解得: R A ? R B ? ? 26 . 4 kN ,题 3-1题 3-23-2 解:取结点 E?Z ?取结点 Ai? 0 , T A sin 30 ? ? P ? 0, T A ? 2 P ? 20 kNT ? 17 . 32 kNXi ? 0, T ? T A cos 30 ? ? 0 ,?Y ?i?0, ( S D ? S C ) cos 45 ? ? 0 , S C ? S D , T A cos 30 ? ? S B ? 2 S C sin 45 ? cos 60 ? ? 0Xi ? 0?Zi? 0 , ? T A sin 30 ? ? 2 S C sin 45 ? sin 60 ? ? 0联立解得: S C ? S D ? ? 8 . 16 Kn, S B ? 23 . 1 kN 3-3 解:研究楼板 ABCD,受力如图?M ?M ?ZiHG? 0 , RE ? ? 0 , TH ?7 8AD ? Q ? ? TG ?3 8AD ? 0 ? 0,, RE ?3 7Q ? 1 . 2 kNDC 2DC 2IET H ? TG Q ? RE 2 ? 0 .8? 0 , R E ? T H ? TG ? Q ? 0, T H ? TG ?kN70 题 3-3题 3-43-4 解:本题属空间力偶系的平衡MA? 10 ? 30 ? 300N? cm, M B ? 20 ? 20 ? 400 N? cm, M C ? 10 P三力偶矩矢指向如图示?m ?mix?0, M C cos( ? ? 90 ? ) ? M A ? 0Biy? 0 , M C sin( ? ? 90 ? ) ? MMM M2 A?0解出: M C ?tg (? ? 90 ? ) ?? M4 32 B? 500N? cm, ? P ? 则MC? 5010NB A?,? ? 1 4 3 0 8? ?3-5 解:取整体?m ?Z ?m ?m ?z(F ) ? 0 ?0, Q 1 L 2 ? S ? cos 60 ? ? 2 L 2 ? 0 ,? P ? S ? cos 30 ? ? Q 2 ? Z A ? 0S ? Q1 ? 1 0 0Ni,,Z A ? 6 . 08kNx(F ) ? 0 (F ) ? 0, S ? cos 60 ? ? 4 L1 ? Q 1 ? 4 L1 ? Y B ? L 3 ? 0 , Y B ? ? 0 . 0476 kN , X B ? L 3 ? Q 2 ? L1 ? P ? 2 L 2 ? S ? cos 30 ? ? 2 L 2 ? 0 , X B ? ? 3 . 395 kNXB ? XAyXi ? 0,?0, X A ? ? X B ? 3 . 395 kN ,Y A ? ? 0 . 0024?Yi? 0,Y B ? Q1 ? Y A ? S cos 60 ? ? 0kN3-6 解:研究板 ABCD? ? 45 ? , sin ? ? 0 . 6 , cos ? ? 0 . 8?mx(F ) ? 0, aT sin 45 ? ?1 2aG ? 0 , T ? 707 . 1 N71 ?m ?m ?y(F ) ? 0 ,1 2bG ? bT sin 45 ? ? bZB? 0, ZB ? 0z( F ) ? 0 , M ? bY B ? 0,Y B ? ? 5 0 0NXi ? 0, X A ? T cos 45 ? cos ? ? 0 , X A ? 400 N , Y A ? 800 NZ A ? 5 0 0N?Yi? 0 , Y A ? Y B ? T cos 45 ? sin ? ? 0 ?0?Zi, Z A ? Z B ? T sin 45 ? ? G ? 0 ,题 3-5题 3-63-7 解: sin ? ? 2 / 2 , cos ? ? 取 ABC 杆,受力如图2 / 2 , sin ? ? 3 / 5 , cos ? ? 4 / 5?m ?m ?m ?z(F ) ? 0 (F ) ? 0 (F ) ? 0,S DE ? c o s ? c o s? ? 3 ? 0 , ?S DE ? 0S HG ? 9 9 0Ny, F1 ? 7 ? S HG ? cos ? ? sin ? ? 5 ? 0 ,x, ? N C ? 5 ? F2 ? 3 ? S HG ? cos ? ? cos ? ? 5 ? 0 , N C ? 200 NXAXi ? 0,? F1 ? S HG ? c o s? ? s i n ? 0 , ?XA? 1 2 0N?Yi? 0, ?0Y A ? S HG ? c o s? ? c o s ? 0 , ? Z A ? N C ? F 2 ? S HG ? s i n ? 0 , ?Y A ? ? 5 6 0N ZA ?1500 N?Zi,3-8 解:取滚筒和轴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和坐标如图所示。?m ?my( Fi ) ? 0 , ( Fi ) ? 0 ,Q ? 10 ? (T1 ? T 2 ) ? 20 ? 0 ? X B ? 100 ? (T1 ? T 2 ) cos 30 ? ? 60 ? 0z72 ?m ?Z ?ix( Fi ) ? 0 ?0,Z B ? 100 ? (T1 ? T 2 ) sin 30 ? ? 60 ? Q ? 30 ? 0 Z A ? Z B ? (T1 ? T 2 ) sin 30 ? ? Q ? 0X ? X B ? (T1 ? T 2 ) cos 30 ? ? 0, ,Xi ? 0A又 T1=2T2 联立求解得: 1=10 kN, 2=5kN, A=-5.2kN, ZA=6kN, B=-7.8kN, B=1.5kN T T Z X Z题 3-7题 3-83-9 解:取板 ABCD 研究,受力如图示?M ?BB ?? 0 ,S2 ?1 2a ? P ?a ? 0, S 2 ? ? 2 P ? ? 1 . 41 PXi ? 0,? S5 ?1 2 1 2? S2 ?1 2? 0, S 5 ? 1 . 41 P?Yi? 0 , P ? S4 ?? 0, S 4 ? 1 . 41 P?M ?M ?MAD?0, S 3a ? S 4 ?1 2 1 2a ? 0 , S3 ? ? PCD? 0 , S6a ? S5 ?a ? 0, S6 ? ? PB ?C ??0, S1 ? a ? S 6 ? a ? 0 , S1 ? P第四章 运动学基础73 4-1 解:顶杆 AB 沿铅直线作往复运动,取坐标轴 Oy,杆端 A 的坐标为y ? e sin ? ? R ? e cos ?2 2 2,? ? ? t故顶杆的运动方程为: y ? e sin ? t ?? 由此得速度方程: v ? y ? e ? ? cos ? t ? ? ? ?R ? e cos ? t2 2 22? ? ? 2 2 2 R ? e cos ? t ? e sin 2 ? t题 4-1题 4-24-2 解: O1 A ? 2 L cos ? 直角坐标法: x ? O1 A sin ? ? 2 L sin ? cos ? ? L sin 2 ? ty ? O1 A cos ? ? 2 L cos ? ? L (1 ? cos 2 ? t )2自然法: (注意题设条件:弧坐标原点在 O1,顺时针转弧坐标为正)S ? O1 A ? O 2 A ( ? ? 2 ? ) ? L ( ? ? 2 ? t )4-3 解:vx=50,vy=-10t,? v ?vx ? vy ?2 2 2 250 ? 100 t22ax=0,ay=-10 m/s2,? a ? 切向加速度a? ? dv dt2 2a x ? a y ? 10m/s2?100 t 50 ? 100 t2 2,当 t ? 0 时, a ? ? 0 ;法向加速度 a n ? 曲率半径 ? ?v2a ? a? ? a ? 10m/s2?2500 ? 100 t 102an,当 t ? 0 时, ? ? 250 m4-4 解:由初始条件用定积分即可求得点的运动方程74 ? ? ? ?vx 10 x 0 vy 3 y 0dv x ??t 0t 0? 6 dt,? v x ? 10 ? 6 t ,? x ? 10 t ? 3 t 2dx ??(10 ? 6 t ) dtdv y ? 0 dy ?,? v y ? 3 ,? y ? 3 t?t3 dt0故点的运动方程为 x ? 10 t ? 3 t 2 , y=3t 消去 t, 即 得 轨 迹 y 2 ? 10 t ? 3 x ? 0 。 当 t=1s 时 ,v ? v x ? v y ? 5 m/s,将 a2 2沿 v 和垂直于 v 的方位分解即得 a ? 和 a n ,由图示可知3 5 ? 3 . 6 m/s2a n ? a cos ? ? | a x | cos ? ? 6 ??? ?v2?52? 6 . 94 man3 .64-5 解:AB 杆作曲线平动 由 ? ? 15 ? t 得 ? ?? ?d? dt d? dt ? 0 , a M ? ? a A? ? 0 ? 15 ?, v M ? v A ? r ? ? 0 . 2 ? 15 ? ? 9 . 42 m/s(⊥O1AI) , a Mn ? a An ? r ? 2 ? 0 . 2 ? (15 ? ) 2 ? 444 . 13 m/s2? a M ? a Mn ? 444 . 13m/s2(沿 A ? O1 )dx dt ? 10 t4-6 解: x=5t2 得:v ? 由a? ? dv dt2,? ?v R?10 t 0 .5? 20 trad/s, ? ?d? dt? 20rad/s2? 10m/s , a n ? R ? 2 ? 0 . 5 ? ( 20 t ) 2 ? 200 t 2 m/s22∴a ?a? ? a n ?10 ? ( 200 t ) ? 10 1 ? 400 t2 2 24m/s24-7 解:刚体 ABD 作曲线平动: a D ? a A ? a An ? O1 A ? ? 2 ? L ? 2 (沿 D ? C ) 4-8 解: ? 2 ?a Bn ? ? ? OB ?24a 5 4 5/ AO ?4 5a? ?2a 2a3 5a / AO ?3 5aa?3 2 ? 9 512 5m/s2( B ? O )a B ? ? ? ? OB ?3 5a?3 2 ?m/s2(⊥BOK)4-9 解:v AB ? r1? ? 100 ? 2 ? 200 mm/s (←) a AB ? r1? ? 100 ? 0 . 5 ? 50 mm/s2 , (←)v C ? v AB ? 200 a C ? ? a AB ? 502 mm/s(⊥O2C) a Cn ? v C r2 ? ,200 1502? 266 . 7mm/s2( C ? O 2 )mm/s2(⊥O2C)75 4-10 解: v M ?2? 60? n 3 r3 ?2? 60?r1 r2nr 3 ? 1680mm/s, a AB ? a CD ? 0? 2 ? r1 ? ? ? r2 ? ? 60 ? r n ? ? 13 . 2 2 ? ?2a AD ? r1?2 1? 2? n ? 2 ? r1 ? ? ? 32 . 9 m/s 60 ? ?2, a BC ? r2 ?2 2m/s2第五章 点的复合运动(带*的题是牵连运动为转动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5-1 解: 动点―滑块 A, 动系―固结在杆 BC 上, 作动点 A 的速度平行四边形 (设v e 向右) ,由图示,应用正弦定理,有:sin( ? ? 30 ? ) sin( 180 ? ? 60 ? )3 3ve ?va ?sin( ? ? 30 ? ) sin 60 ?r?(通式)当 ? ? 0 ? 时, v e ? ?r?(“-”表示方向向左) ;? ? 30 ? 时,ve=0(表明 v a 与 v r 共线) ;3 3? ? 60 ? 时, v e ?r?(“+”表示方向向右) 。5-2 解:动点―销子 K,动系―固结在摇杆 OC 上。作动点 K 的速度平行四边 形, v e ?L cos 30 ??0 ,va ?ve cos 30 ??L? 0 cos230 ?因齿条 AB 作直线平动,而齿轮 D 与齿条 AB 的接触点的速度相同,故齿轮 D 的 角速度为 ? 1 ?va r ? L? 0 r cos230 ?? 2 . 67rad/s()76 题 5-2题 5-35-3 解: (1)动点―套筒 A,动系―固结于杆 O1D 上,作动点 A 的速度平行四 边形:v aA ? L ? 0, v eA ? v aA sin 30 ? ?1 2L? 0 , ? ?1 ?v eA 2L??04()(2)动点―套筒 B,动系―固结于杆 O1D 上,作动点 B 的速度平行四边形:v eB ? O 1 B ? ? 1 ? 4 L ??04? L? 0, v aB ?v eB cos 30 ??2 3 3L?0(←)5-4 解:动点―曲柄 OA 端点 A,动系―固结于导杆 BCD 上,作动点 A 的速度 平行四边形:v a ? OA ? ? ? 20cm/s,v e ? v a cos 30 ? ? 17 . 32cm/s(↑)题 5-4题 5-55-5 解:动点―销钉 M,动系―曲杆 OAB,作动点 M 的速度平行四边形:v a ? 2 L ? 1 ? 300cm/s,v e ? v a tg ? ? 3 0 0cm/s77 曲杆 OAB 的角速度为 ? 0 ?ve OM? 2rad/s()题 5-65-6 解:动点―套筒 C,动系―杆 AB,作曲线平动,分别作动点 C 的速度平行 四边形和加速度矢量图。v e ? v A ? O 1 A ? ? ? 20cm/s ,? v a ? v e cos ? ? 10cm/s(↑)a e ? a A ? O1 A ? ?2? 40cm/s2 , ? a a ? a e sin ? ? 34 . 64 cm/s2 (↑)5-7 解:动点―滑块 A,动系―滑道 CD,动系作直线平动。分别作动点 A 的速 度平行四边形和加速度矢量图。 (1)求速度v a ? OA ? ? ? OA ? n? 30 ? 400 ?mm/s因 O 1 A ? OA ,故 ? ? ? ? 30 ? ,由图示几何关系可得v e ? v r ? v a ? 400 ? ? 1256 . 64mm/s(滑道 CD 速度方向向左)(2)求加速度a a ? OA ? ?2? 1600 ?2mm/s ,2a rn ?vr2? 1600 ?2Rmm/s2取 ? a r ? 的投影轴? ,将 a a ? a e ? a r ? ? a rn 在? 轴上投影,得a a cos 60 ? ? a e cos 30 ? ? a rn,?? ?? a e ? 27 . 35m/s2(←)另:因 ? ? ? 恒成立,?d? dt?d? dt常量,表明滑块 A 相对于滑道 CD 作匀速圆周运动,因而 a r ? ? 0 。78 5-8 解:动点―套筒 D,动系―杆 AE,动系作曲线平动。 (1)求角速度 作动点 D 的速度平行四边形:ve ? v A ? r? 0 v a ? v e tg ??? ?va L?r? 0 Ltg ? ? 0 . 67rad/s()(2)求角加速度 作动点 D 的加速度矢量图(设 ? 顺时针, a r 沿杆 AE 向右)a a ? ? a an ? a e ? a r取投影轴? ,得: a a ? cos ? ? a an sin ? ? ? a e sin ? 其中 a a ? ? L ? , a an ? L ? 2 , a e ? a A ? r ? 02 代入上式,得: ? ?L ? sin ? ? r ? 0 sin ?2 2L cos ?? ? 2 . 05rad/s2()79 题 5-8*5-9解:动点―1、2 两点处的液体,动系―圆环,动系作定轴转动。分别作 1和 2 两点处液体的加速度矢量图。对于 1 点处的液体,取投影轴 ? ,则a1 ? a e 1 ? a r 1 ? a C 1 。u2其中 a e1 ? r ? 2 , a r 1 ?r u, a C 1 ? 2? u 。2代入上式,得 a1 ? r ? 2 ?? 2? ur对于 2 点处的液体,取投影轴? 和 ? ,则a 2? ? a e 2 sin ?,2a 2? ? a e 2 c o s ? a r 2 ? aC 2 ?u2其中 a e 2 ?2 55 r?, ar2 ?1 5r, a C 2 ? 2? u ,sin ? ?, cos ? ?代入上式,得 a 2 ? *5-10a2 2??a2 2??4r ?24? ? ? r? ? ?2? ? ? 2? u ? ? r ? u22解:动点―AB 杆端点 A,动系―凸轮,动系作定轴转动(1)求速度 作动点 A 的速度平行四边形:v e ? OA ? ? 0 ? 2 a ? 0, v a ? v e tg 30 ? ?2 3 3a ? 0 (↑) v r ? ,ve cos 30 ??4 3 3a? 0(2)求加速度 作动点 A 的加速度矢量图(设 a a 和 a r ? 指向如图) 。a a ? a e ? a r ? ? a rn ? a C80(*) 其中 a e ? a en ? OA ? ? ? 2 a ? , a rn ?2 0 2 0vr r2?16 93a? 02, a C ? 2? 0 v r ?8 3 3a? 02将*式在? 方向投影,有 a a cos 30 ? ? ? a en cos 30 ? ? a rn ? a C? aa ? ?2 9a? 02(↓)题 5-10*5-11 解:动点―圆盘上 N 点,动系―曲柄 OA,动系作定轴转动 (1)求绝对速度 作动点 N 的速度平行四边形( cos ? ?v e ? ON ? ? 1 ?? va ?2 21 5)5 r ? 1 ? 4005mm/s, v r ? r ? 2 ? 600 mm/s mm/sv e ? v r ? 2 v e v r cos ? ? 824 . 62(2)求绝对加速度 作动点 N 的加速度矢量图: a a ? a e ? ? a en ? a r ? ? a rn ? a C (*) 其中: a e ? ? ON ? ? 1 ? 5 r ? 1 ? 300 5 mm/s2 ,a en ? ON ? ? 1 ?25 r ? 1 ? 160025mm/s2, a r ? ? r ? 2 ? 400 mm/s22a rn ? r ? 2 ? 36002mm/s2 ,a C ? 2? 1v r ? 4 8 0 0 mm/s2 5将*式分别在轴? 和 ? 方向投影,得( sin ? ?) mm/s2a a ? ? ? a e ? sin ? ? a en cos ? ? a rn ? a C ? ? 10081 a a ? ? a e ? cos ? ? a en sin ? ? a r ? ? ? 3300? aa ? a a ? ? a a ? ? 3348 . 192 2mm/s2mm/s2题 5-11*5-12解:动点―滑块 A,动系―摆杆 O1B,动系作定轴转动(1)求相对速度 v r 和摆杆 O1B 的角速度 ? 1 作动点 A 的速度平行四边形:v a ? OA ? ? ? 100 v e ? v a sin ? ? 80cm/s, sin ? ?4 5, cos ? ?ve O1 A ? 23 5; v r ? v a cos ? ? 60 cm/s(↑) )cm/s , ? ? 1 ?rad/s((2)求相对加速度 a r 和摆杆 O1B 的角加速度 ? 1 作动点 A 的加速度矢量图(设 ? 1 逆时针向, a r 铅直向下)a a ? a e ? ? a en ? a r ? a C(*)其中: a a ? OA ? ? 2 ? 200 cm/s2 ,a en ? O 1 A ? ? 1 ? 1602a e ? ? O 1 A ? ? 1 ? 40 ? 1 a C ? 2 ? 1 v r ? 240cm/s2 ,cm/s2将*式分别在轴? 和 ? 方向投影,有:a a cos ? ? ? a e ? ? a C,a a sin ? ? a en ? a r2代入数据,解得? 1 ? 3 rad/s () ar ? 0 ,82 题 5-12*5-13 解:动点―M 点,动系―支架 ABCD,动系作定轴转动 (1)求速度 作动点 M 的 v e 和 v rv e ? EM ? ? 2 ? R cos 45 ? ? ? 2 ? R?2 2,方向:平行于 x 轴且与 x 轴正向相同;v r ? OM ? ? 1 ? R ? 1 ,方向:在Ayz 平面内,⊥OM;vr ? ve ? R2 2因 v e 和 v r 相互垂直,所以有 v a ? (2)求加速度 作动点 M 的加速度矢量图?1 ?21 2?22aa ? ae ? ar ? aC2 2(*) y 轴且与 y 轴正向相同;其中 a e ? EM ? ? 2 ? R cos 45 ? ? ? 2 ? 2 2a r ? OM ? ? 1 ? R ? 12 2R?2 , 方向: 平行于2,方向:沿 OM 指向 O;2 R ? 1? 2 ,方向:平行于a C ? 2 ? 2 v r sin( 180 ? ? 45 ? ) ? 2 ? 2 v r sin 45 ? ?x 轴且与 x 轴正向相反。 将*式在图示坐标轴上投影,得a x ? ? a c ? ? 2 R ? 1? 22 2 2 2 2 2a y ? a e ? a r cos 45 ? ?R?2 ?2R ?1 ?2R (?1 ? ? 2 )2 283 a z ? a r sin 45 ? ?2 2R ?12? aM ?ax ? ay ? az ?2 2 22R 22? 1 ? ? 2 ? 6? 1 ? 24 4 22题 5-13第六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6-1 解:轮轴转速 ? ?v E ? R ? ? 150 ? 2? 60 ? 10 ? ? 3rad/s? 3 ? 50 ? 3?3? 50 ?mm/s, v D ? r ? ? 50 ?mm/s设圆管中心上升速度为 v,直径为 d,则:50 ? dvE d ? ID?vD ID?v IO,ID ?vD d vE ? vD?3 50 ? ? 50 3?1 4d?IO ?1 2d ?1 4d ?1 4d, ?v ?50 3? ? 52 . 4 mm/s(↑)6-2 解:取 B 为基点: v A ? v B ? v BA 设 ? 为顺时针转向,将上式向 x 轴投影: v 2 ? v1 ? 2 ? 0 . 5? , ? ? 4 rad/s(84) 仍以 B 为基点: v O ? v B ? v OB , v O ? v1 ? v OB ? v1 ? 0 . 5? ? 4 m/s(→) 6-3 解:圆盘 A 作纯滚动,则v A ? r ? ? 20m/s,1 2 vB ? 5vB ?1 2v A ? 10cm/sBC 杆作平面运动,I 为速度瞬心,? vC ?cm/s(←)6-4 解:三角板 ABD 作平面定动,由 v A 、 v B 方位,得速度瞬心于点 I。v A ? ? O 1 A ? O 1 A ? 20cm/s, AI ? rad/s(AB EB? EO2?O 1O 2 ? O 1 Atg 30 ? O 1 Atg 30 ?? O 1 A ? 18 . 6 cm? ABD ?vA AI?20 18 . 6? 1 . 07) cm/s(←)v D ? ? ABD ? ( AD ? AI ) ? 1 . 07 ? ( 5 ? 18 . 6 ) ? 25 . 356-5 解: v A ? OA ? ? 01 ? 750 ? 6 ? 4500 mm/s 由速度投影法有: v B ? v A cos 30 ? ? 2250? OB ?vB OB ?
3 ? 3 . 753mm/srad/s(vA IA)? 1 . 5 rad/s(AB 杆速度瞬心在 I 点:v C ? ? AB ? CI ? 1 . 5 ? 1200? AB ?)3 ? 18003mm/s(↓)?1 ?vC r1?3 3? 6rad/s()85 6-6 解:绕线轮作平面运动,C 点为速度瞬心:vO ? ? ? R ? u R?r R? ?Ru R?r()(→),aO ?dv O dt?a R?r(→)6-7 解: v B ? AB ? ? ? 10 cm/s BC 杆速度瞬心于 I :vC vB ? IC IB ? 2 2, ? vC ? v B ?2 2?5 2cm/s? BC ?vC IC?5 2 10 2?1 2rad/s() v C ? CD ? ? CD 而 CD ? ,20 2 2? 202cm? ? CD ?vC CD?5 2 20 2?1 4rad/s()a C ? ? a CB ? a Bn?2 2? ? BC ? ? BC ? AB ? ? ?2 222 2? ? 102?1 4? 10 ?2 2? ? 10 . 60cm/s2a C ? CD ? ? CD ? 20n 2?1? 2 ? ? ? ? 1 . 77 ?4?n 2cm/s2∴ aC ??a ?? C2? aC? ?? 10 . 75cm/s286 题 6-76-8 解:图示瞬时,AB 瞬时平动, ∴ v B ? v A ? OA ? ? ? OA ?? DC ? v B / BC ? 2 ? rad/s,a B ? a A ? a BA ? a BAn ??n30? v D ? CD ? ? DC ? 4 ? ? 12 . 6 m/s(→)又 cos ? ?a BA?1 .2 1 .3? : ? a Bn ? a A ?1 .2 1 .32 ∵ a A ? OA ? ? 2 ? 2 ? 2 , a Bn ? CB ? ? DC ? 2 ? 2∴? : a B? ?aD ?a BA ? 1 . 3 ? 4 ? / 1 . 2 ? 4 . 33 ?2?2m/s2a B? BC20 .5 1 .32a BA ? 1 . 667 ?2?2m/s2 ,2? DC ?2? 3 . 333 ?2rad/s22 2 4a D ? ? a Dn ?( CD ? ? DC ) ? ( CD ? ? DC ) ?4 ? ( 3 . 33 ? ) ? 4 ? 16 ?? 103m/s2题 6-86-9 解: (1)AB 杆速度瞬心于 I(即 O)v A ? OA ? ? ? 200mm/s, v B ? )IB IAv A ? 400mm/s , ? AB ?vB IB? 2 rad/s()?O1B?vB O1 B? 4rad/s((2)以 A 为基点,研究 B 点87 a Bn ? a B ? ? a A ? a BA ? a BAn?, sin ? ?1 5, cos ? ?2 5? : ? a Bn ? ? a BA??1 52? a BAn2 52a BA ?5 O 1 B ? ? O 1 B ? 2 AB ? ? AB ? 800a BA AB?5mm/s2? AB ?? 8 rad/s2()1 5 2 5 1 5? : a B ? ? a A ? a BA?2 5? a BA ?n,即:O 1 B ? ? O1 B ? OA ? ? ? AB ? ? AB2? AB ? ? AB2,得 ? O B ? 16 rad/s2(1)题 6-9*6-10解: (1)取杆 O2C 上的 C 为动点,动系固结于 O1B 上v a ? O 2 C ? ? 0 ? l? 03 2由 v a ? v e ? v r 得 v e ? v a cos 30 ? ?? O1 ? v e / O 1 C ? ?0 2? 0l, v r ? v a sin 30 ? ?1 2? 0l() ,∴ v B ? 2 v e ? 3 ? 0 lBE 杆作平面运动,以 B 为基点,研究 E 点v E ? v B ? v EB, vE ?vB cos 30 ?? 2? 0 l,v EB ? v B sin 30 ? ? ? 0 l? BE ? v EB / BE ? ? 0 () ,? v F ? v E ? 2? 0 l (↓)(2)仍取杆 O2C 上的 C 为动点,动系固结于 O1B 上a a ? a en ? a e ? ? a r ? a C88 y 1 : a a sin 30 ? ? a C ? a e ?2 即: ? 0 l ? 2 ? 01 v r ? a e ? 得 a e ? ? 0 ,? ? O B ? 0121研究 BE 杆,以 B 为基点,研究 E 点:a E ? a B ? a EB ? a EBn?y 2 : a E cos 30 ? ? ? a EB ? ? ? 0 ln 2得 a F ? a E ? ? 2 3? 02 l / 3 (与图中假设方向相反)题 6-10第七章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7-1 解:以球 A 为研究对象: 由 ma n ? 由0 ?? F 有Sni biABABsin ? ? S AC sin ? ? ma n? F 有Scos ? ? S AC cos ? ? mg ? 0其中 a n ? ? 2 l 2 ? a 2 , cos ? ? 解得: S AB ?ml 2a (a? ? g ) ,2a l S AC ? ml 2a (a?2? g)7-2 解:质点作直线运动89 由mdv dt? F得 ? dv ?0 .2v?t 010 (1 ? t ) dtx,v ? 0 . 2 ? 10 t ? 5 t ?2dx dt(*)当 v=0 时 t=2.02S由(*) ? dx ?0?2 . 02 0( 0 . 2 ? 10 t ? 5 t ) dt2得 x=7.07m7-3 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 由 ma x ? 由 ma y ??Xi,有 N sin ? ? ma? mg ? 0? Y ,有 N cos ?i解得 ? ? arctg ? ? ? ? ?g ? 7-4 解: (1)上抛时,设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h(图 a)m dv dt??a ?? ? mg ? mkvvdv g ? kv2 h2?1 2kdv dt?2dv dx?dx dt? vdv dx?0v0? ? ? dx0得h ?lng ? kv 0 g(2)下落时,设物体落至地面时的速度为 v1(图 b)m dv dt ? ? mg ? mkv2?v10vdv g ? kv2??0? dxh得 v1 ?gv 02 2g ? kv 0题 7-4第八章 动力学普遍定理8-1 解:滑杆质心的横坐标 整个系统: K x ? ?dK dtx ? ecos t ? r ? c ?P g? ∴ v x ? x ? ? e ? sin ? tQ g e ? c o s? tQ ge ? sin ? t ?e ? sin ? t,Ky?由x?? F 得Re xx? ?P?Q ge ? cos ? t290 由dK dty??Fye得?Q ge ? sin ? t ? R y ? P ? Q2即Ry ? P ? Q ?Q ge ? sin ? t2? ? Rx ? ?P?Q ge ? cos ? t2,R? ? ? yQ ge ? s i n? t28-2 解:以系统为对象:m 1 ? P1 / g m 2 ? P2 / g, , ,x1 ?l 2c o s? t, ,l 2y1 ?l 2sin t ?x 2 ? l c o s? ty2 ? l s i n t ?m 3 ? P3 / gxC ?x 3 ? l c o s? t ??, y3 ? 0l cos ? t ? P3 l 2 ( P1 ? P2 ? P3 )m 1 x1 ? m 2 x 2 ? m 3 x 3 m1 ? m 2 ? m 3 m 1 y1 ? m 2 y 2 ? m 3 y 3 m1 ? m 2 ? m 3P1 ? 2 P2 ? 2 P3 2 ( P1 ? P2 ? P3 ) P1 ? 2 P2yC ??2 ( P1 ? P2 ? P3 )l sin ? t由 Ma Cx ?? F :Xe xO? ( m 1 ? m 2 ? m 3 ) ??C ? ? xP1 ? 2 P2 ? 2 P3 2gl ? cos ? t2X O max ? ( P1 ? 2 P2 ? 2 P3 ) l ? / 2 g28-3 解:取系统为研究对象,? ? X ie ? 0 且系统开始静止,? x C 1 ? x C 2 =常量mA 1 3 3 ? 3a ? 2b mA ? mB 12 a ? mB 2bxC1 ?当 B 滑至水平面时,设 A 右移了 ? x :1 ? b? ? ? m A ? ?x ? a ? ? m B ? ?x ? a ? ? 3 ? 3? ? ? mA ? mB a 2 b 12xC 2 ?? ?x ??91 由 xC1 ? xC 2 得 ? x ? ?a?b 4(←)8-4 解:? ? X ie ? 0 ,且 t=0 时,vCx=0,? x C =常量= l cos ? 。 AB 杆在任意位置 ? 角时: x A ? x C ? l cos ? ? l cos ? 0 ? l cos ? , 上两式消去 ? ,即得P1 gy A ? 2l s i n ?( x A ? l cos ? 0 ) l22?yA 4l22?18-5 解: k OC ?P2 g P2 gv1 ?P1 g?l 2? , k AB ?2 P1 gvC ?2 P1 gl?kA ?vA ?2 l ? cos ? t,kB ?P2 gvB ?P2 g? 2 l ? sin ? t?Kx? [ k OC ] x ? [ k AB ] x ? [ k A ] x ? [ k B ] x ? ?l? 2g( 5 P1 ? 4 P2 ) sin ? tKy? [ k OC ] y ? [ k AB ] y ? [ k A ] y ? [ k B ] y ? ?l? 2g( 5 P1 ? 4 P2 ) cos ? tK ?K2 x? K2 y?l? 2g( 5 P1 ? 4 P2 ) ,t an ? ?K Ky x? ?c t a n t ?? ? ? 90 ? ? ? t即 K ? DC ,如图:D 为质心。 另解:先求出系统质心坐标 xC、yC, K x ? Mv Cx ?3 P1 ? 2 P2 g ? ? x C 同理可求出K y。8-6 解:B 物的绝对速度 v B ? v e ? v r ? v ? u (动点:B,动系:A) 由图: v Bx ? v ? u cos 60 ?? ? X i ? 0, ? K 1 x ? K 2 x 。设B 物落入 A 中后,二者共同的水平速度为 v 1 ,则92 P gv?Q gv Bx ?P?Q gv1得: v1 ? v ?Q 2(P ? Q )u8-7 解: v C ? l ? ,dK dt∴Kx ? ?P gl ? sin ?,Ky ? ?P gl? c o s ?由x??Xie,有? d ? P ?? l ? sin ? ? ? X 0 ? ? dt ? g ?,X0 ? ?Pl g(? c o s ? ? s i n ) ? ?2由dK dty?? Y ,有 dte i? d ? P ?? l ? cos ? ? ? Y 0 ? P ? ? ? g ?,Y0 ? P ?Pl g( ? s i n ? ? c o s? ) ?28-8 解:设 A、B 的速度分别为 vA、vB, v B ? Kx=0Ky1 2vA? ,vA ? a? ?P1 gvA ?P2v ?P ?v v B ? ? 2 ? P1 ? A ? A ( P2 ? 2 P1 ) g 2g ? 2 ? g由 由dK dtdK dtx? X0得X0=0P2 ? 2 P1 2g ay? Y 0 ? P1 ? P2 得 Y 0 ? P1 ? P2 ?8-9 解:以图示水流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有93 Q ? ? tv 2 cos ? ? ( ? Q ? ? tv 1 ) ? R x ? t,R x ? Q ? ( v1 ? v 2 c o s ) ? ? Rx ? Rx由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水柱对叶片的水平压力 8-10 解:OBC 杆:1 3 mL ?2L O 1 ? J O ? ? ( J OA ? J BC )? ? (1 12mL ? mL )? ?2 217 12mL ?2质点: t ? 1 s 时, v r ? 0 , v a ? v e ? ( 5 / 4 ) L 2 ? ? , L O 2 ? m ( 5 / 4 ) L 2 ? ? ( 5 / 4 ) mL 2 ?5? ? 17 ?8? 2 2 ? LO ? LO1 ? LO 2 ? ? ? ? mL ? ? ? ? mL ? 4? ? 12 ?3?(逆时针方向)8-11 解:取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动量矩定理得:dL O dt ??MO(1)r ? ?2式中: L O ? J O ? ?G gW ? 2G 2gr ?v?MO? (T ? G ) rW ? 2G 2g dv dt代入(1)式,得:W ? 2G 2gr?? (T ? G ) r?T ??a ? G ?200 ? 2 ? 80 2 ? 9 .8? 0 . 4 ? 80 ? 87 . 35(N)8-12 解:? ? m z ( Fi ) ? 0 ,? L z =常量,即 L z 1 ? L z 2 子弹未射入小球时系统的动量矩:L z1 ? ( 1 3 1 3 M 1L ? M 2 L )2 2?n30? mvL sin 30 ? ? 10 . 46 ? 4 . 0 ? 14 . 46 kg ? m /s2子弹射入小球后系统的动量矩:Lz2 ? [ M 1L ? (M2 2? m ) L ]? ? (1 _ 1 . 51 )? ? 2 . 51 ?2由 L z 2 ? L z 2 ,有 14 . 46 ? 2 . 51 ? 得: ? ? 14 . 46 / 2 . 51 ? 5 . 76 rad/s 8-13 解:取盘与杆 OC 一起研究。 第一种情况,受力如图(a) 。 整体作定轴转动,由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得 J O ? ? ?? J0 ? 1 2 m 1 r ? m 1l ?2 2?me Oi1 3m 2 l ? 4 . 35 kg ? m22,?me Oi? M94 ?? ?M J0?20 4 . 35? 4 .6rad/s2(逆针转)第二种情况,受力如图(b)e 由于圆盘与杆是通过光滑销钉连接,故圆盘作平动(对圆盘: ? m Ci ? 0 ),杆 OC作定轴转动,则系统对 O 轴的动量矩为:L O ? m 1v C l ? 1 1 ? 2 2 2 ? m 2 l ? ? ? m 1l ? m 2 l ?? ? 3 . 9 ? 3 3 ? ?20 3 .9e , ? m Oi ? M由dL O dt??Me Oi得? ?? 5 . 13rad/s2(逆针转)题 8-138-14 解:取 AB 杆为对象,在水平面上的受力如图。 杆作平面运动,以 C 点为基点,则 a B ? a C ? ? 建立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MaC1 2L(1)? F,得 a C ? ? F / MLJ C? ? F1 2,其中: J C ?1 12ML2,得 ? ?6F ML代入运动学关系(1) a B ? ? ( F / M ) ? 6 ( FL / 2 ML ) ? 2 F / M :8-15 解:取钢管为研究对象,钢管作平面运动,设其角加速度为 ? ,由运动学95 关系可得管中心 O 的加速度:aO ? a ? r?(1)列钢管平面运动微分方程ma O ? F(2)OJ O? ??m(F )1 2 a即: mr 2 ? ? Fr(3)联立(1)(2)(3)式可解得: a O ? 、 、8-16 解: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示,A 轮作定轴转动;B 轮作平面运动, 速度瞬心为 D 点;C 物体作平动。? ? 设 C 上升的速度为 vC, 则轮 B 的轮心上升的速度 vB=vC, A ? 2 v C / R , B ? v C / r 。L Az ? ( Q 1 R / 2 g )( 2 v C / R ) ? ( Q 2 r / 2 g ) ? ( v C / r ) ? ( Q 2 / g ) v C r ? ( P / g ) v C r2 21 ? ? vC ? ? 2 Q 1 R ? ? 3 Q 2 R ? PR ? 2 ? ? 2g由 dL Az / dt ?? M ,得 ? 2 Qe zi1? 3 Q 2 / 2 ? P ? ? ( R / 2 g ) ? ( dv C / dt ) ? M ? ( Q 2 ? P ) ?1 2R? a C ? dv C / dt ? [ 2 M ? ( Q 2 ? P ) R ] 2 g /[( 4 Q 1 ? 3 Q 2 ? 2 P ) R ]8-17 解:以圆柱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圆柱体作平面运动,D 点为速度瞬心,故有 ? ? 依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得:mg sin 60 ? ? T ? fN ? ma CN ? mg cos 60 ? ? 0aO r。(1) (2)96 1 2mr2?aC r? Tr ? fNr(3)1 2 ma C ) ? fN ? ma C将(1)、(3)得: mg sin 60 ? ? ( fN ? 由(2) N ? :1 2 mg? aC ?即 mg sin 60 ? ? 2 fN ?3 2ma C2? 3 1? ? ? ? g ? 0 . 355 g 3? 2 3? ? ?8-18 解: (1)分别取圆柱体 A、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a)(b)示 、 A 轮作定轴转动,B 轮作平面运动,列方程: A 柱体:Pr22g? ? A ? Tr(1)2B 柱体:P gaC ? P ? T ?(2)Pr2g?B ? T ??r(3)依运动学知: a C ? ? A r ? ? B r ? r ( ? A ? ? B ) 由(1) (2) (3)解得: ? A ? ? B ?2g 5r2g ? 4 ? 2g ? aC ? r? ? ? ? g 5r ? 5 ? 5r(2)如 A 柱体上作用一 M,如图(c)(d)示。 、 依运动学知: a C ? r ? A ? r ? B ? r ( ? A ? ? B ) A 柱体:Pr22g Pr2? ? A ? M ? rT(1)B 柱体:2g? B ? T ?r(2)2 g (3 M ? P r ) 5Pr2P g(? A ? ? B ) r ? T ? ? P2 g (2 M ? P r ) 5Pr2(3)消去 T,求得: ? A ?, ?B ?? a C ? r (?A??B) ?2(M ? 2 P r ) 5PrgaC&0 时,B 质心上升,故必须 M&2Pr。题 8-188-19解:分别取 B 轮,D 轮及重物 A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示。97 B 轮作平面运动,速度瞬心在 I 点;D 轮作定轴转动,A 物作直线平动。 则? ?a R?r,aO ? r? ?ra R?r轮 D 质量不计,因而它两侧绳的张力大小相等即 T1=T2。建立各对象的方程: A 物:P g Q g a ? P ?T ? T ? P ? P g Q g a R?r ra R?r a(1)B 轮:aO ? F ? T ? F ? T ??(2)J O ? ? ? TR ? Fr ?Q g?2? TR ? Fr(3)将(1) (2)代入(3)得:Q g?2? ? P ? P Q ra ? ?r ? ?P ? a ?R ? ? P ? a? ? ? ? ? R?r g ? g g R?r? ? ? a整理后得: a ?P(R ? r) g2Q (? ? r ) ? P(R ? r)2 228-20 解:由机械能守恒定理T1 ? V 1 ? 1 22J O ? ? mgh ?21 2?30 ? 2 . 4 32? ? ? 30 ? 9 . 8 ? 1 . 2 ? 28 . 8 ? ? 352 . 82 2V2 ?1 2k??1 2? 3000 ? ( 2 . 4 ? 1 . 2 2 ) ? 741 . 2 J2,T2 ? 0由 T1 ? V1 ? T 2 ? V 2 ,有: 28 . 8? 2 ? 352 . 8 ? 741 . 2? ? 3 . 67 rad/s98 8-21 解:用机械能守恒定理T1 ? 1 P 2 g v ?2 01 P 2 gvv0 22 B?1 PR 2 2g2?2 B?1 Pr2?2 2g2 A由运动学: v B ?? T1 ? 1 P 2 g v0 ?2, r? A ? v0 , 2 R ? B ? v0vB ?21 P 8 g1 P 16 gv0 ?21 P 4 gv0 ?215 P 16 gv02,T2=0设初瞬时 M 和 B 的重力势能为零。 V 1 ?1 2k? 02分析 B 轮: ? m D ? 0 ; T ? 2 R ? ( P ? k ? 0 ) 而 T ? P 有 k ? 0 ? Ph? ? V 2 ? ? Ph ? Ph ? k ? ? 0 ? ? 2 2 ? 2? 1 12由 T1 ? V1 ? T 2 ? V 2 ,有15 P 16 g 1 815 P 16 gv0 ?21 2k? 0 ? ?2Ph 2?1 2k? 0 ?21 2kh2?1 24k? 0 h化简有:v0 ?2kh2∴ v0 ? h2 kg 15 P8-22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在初瞬时的动能 T1=0,铰链 C 与地面相碰 时,A、B 分别为 AC、BC 杆的速度瞬心,这时系统动能为:T2 ? 1 Pl2 2 2?2 3g2 AC?1 Pl?2 3g2 BC?Pl?23g重力做功: W ? P ? 由动能定理:Pl2h 22?P?h 2? Ph3 gh l? ? 0 ? Ph ,求得 ? ?3g, v C ? l ? ? 3 gh题 8-22题 8-2399 8-23 解:系统动能T ?1 P 2 2gR ?A ?2 21 P 2 gvA ?21 Q 2 gvC ?21 Ql22 12 g? AB2杆 AB 的速度瞬心在 I 点,则有:?A ?vA R(vA ?2) ? AB ? ,Q vA2 2d? dt??QvA nis l?vA2 2(?) vC ? ,3P 4g vA ?21 2? ABvA2 2∴T ?3P 4gQ8 g sin ?24 g sin ?6 g sin ?运动时仅重力 Q 做功? ? ?Wi dt ? ? Qdy dtC? yC ?cos ? d? dtl 2?sin ?Q 2 d ( 90 ? ? ? ) ? d? ? ? ? ? ? AB ? ?? dt dt ? ?? ?Ql 2cot ? v A由动能定理微分形式,两边同除以 dt,得:? 3P ? dv A Q 2 ? vA? ? vA 2 ? 2g ? ? 3 g sin ? ? dt ? ? 3P Q d? 2 ? 4g ? 6 g sin ? ? dt ? ? ? ? Q 2?cot ? v AQ两边消去 vA,且在初瞬时 ? ? 45 ? ,vA=0,得 a A ?dv A dt?2 3P 2g ? Q 3g ?2?3Q 9 P ? 4Qg8-24 解: T1=0 ,T2 ?1 P 2 gvA ?21 Pr2?2 2g2 A?1 Q (R ? r) 2 3g2? OA2由运动学: v A ? r ? A ? ( R ? r )? OA? T2 ? 3 4g P(R ? r) ?2 2 OA?Q (R ? r) 6g2? OA ?21 12 g( 9 P ? 2 Q )( R ? r ) ? OA2 2由 T 2 ? T1 ?? W ,有 12 g ( 9 P ? 2 Q )( R ? r )i112? OA ? 0 ? M ?2(1)得 ? OA? 12 M ? g ? ? ? ? 9 P ? 2Q?2 2 ?1 ? (R ? r) ? ? R?r ?3M ?g 9 P ? 2Q将(1)式两边对时间求导:1 6g( 9 P ? 2 Q )( R ? r ) ? OA ? OA ? M ? OA2? OA ?6 Mg ( 9 P ? 2 Q )( R ? r )2100 题 8-24e i题 8-258-25 解:以系统为对象,? ? X ? 0 ,? K x =常量,由于系统开始是静止的, 在开始运动后的任一瞬时应有: K x ?P cos ? Q ? P Q g vB ? P g vB ? P g v r cos ? ? 0即: v B ?vr,积分得: S B ?1 Q 2 gP cos ? Q ? P 1 P 2 gSr任一瞬时系统动能为: T ?vB ?2( v B ? v r ? 2 v B v r cos ? )2 2约束反力均不做功,则: ? ? W ? PdS r sin ? ? ( Q ? P ) tg ? dS B 应用质点系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 dT ? ? ? W 有:Q g v B dv B ? P g v B dv B ? (Q ? P )2 2g cos ? Pv B dv B ?2 (Q ? P ) gv B dv B ? ( Q ? P ) tg ? dSBaB ?dv B dt?P sin ? cos ? g Q ? P ? P cos ?28-26 解: (1)用动能定理 由 T 2 ? T1 ?? ?T1 ? 0 ,2 2T2 ?1 2? 2 mr ?22? W ,有 2 ? 2 mri1? ? 0 ? mgr sin ?即 r ? 2 ? g sin ?(*)g sin ? r将(*)式两边对时间 t 求导: 2 r ?? ? g cos ?? , (2)用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X O cos ? ? Y O sin ? ? mg sin ? ? mr ?X O sin ? ? Y O cos ? ? mg cos ? ? mr ?2得? ?cos ? 2rg101 其中 mr ? 2 ? mg sin ? , mr ? ?1 2mg cos ? 3 4 mg sin 2?将已求出的?、?代入,得: X O ?, YO ?1 2rg 2m 2g ?3 2mg sin ?2当铰破坏时, X O ? Y O ? 0 , sin ? ? cos ? ?1 2 1 2 g r 2 rg 2 rg r 2 1 2v Cx 0 ? r ? sin ? ?, xC ? ??tv Cy 0 ? r ? cos ? ?? , yC ? ?? ? 2 2 ?? r1 2rg 2t?1? 2 gt ? ? 2 ?? ?rg 2,? ?t题 8-26题 8-278-27 解: (1)求小球到 B 点时的相对速度 vrB 和这时圆管的角速度 ? B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 m z ( Fi e ) ? 0 ,? L z =常量, 故有 J ? 0 ? J ? B ? mR 2? B , ? B ? 系统在初瞬时动能: T1 ?1 2 J? 02J? 0 J ? mR2小球到 B 点时系统动能: T B ?1 2mv B ?21 2J? B22 2 2 且因: v B ? R 2 ? B ? v rB ,由动能定理 T B ? T1 ??W 有i1 2mR ? B ?2 21 2mv rB ?21 2J? B ?21 2J ? 0 ? mgR2(1)102 解得: v rB2 2 ? J? 0 R ? ? 2 gR ? 2 ? J ? mR ?? ? ? ?1/ 2(2)求小球到 C 点时的相对速度 vrC 和圆管的角速度 ? C 因系统对 z 轴的动量矩守恒(理由同上) ,故有 J ? 0 ? J ? C 得 ? C ? ? 0 。 小球到 C 点时系统动能: T C ?1 2 J? C ?21 2mv C2注意到在 C 点 vC 即为 v rC (? v eC ? 0 ) ,且只有小球重力做功,由动能定理:1 2 J? C ?21 2mv rC ?21 2J ? 0 ? 2 mgR2(2)求得v rC ? v C ? 2gR8-28 解: (1)以系统为对象,其动能为:T ? T A ? TO ? 1 ? P 2 2g R ?A ?2 21 P 2 gvA ?21 Q 2 2gR ?022因为 v A ? R ? O , ? A ? ? O ? v A / R ,? T ? 力偶的元功: ? W m ? M O d ? , 由 dT ? ? ? W i 得到1 2g1 4g(3 P ? Q ) R ? O2 2重力的元功: ? W P ? ? PR sin ? ? d ?2? O ( 3 P ? Q ) R d ? O ? ( M O ? PR sin ? ) d ?d? O dt ? PR sin ? )2两边同除以 dt,得: ? O ??2(MO(3 P ? Q ) Rg(2)分析鼓轮,由质心运动定理: ? T1 cos ? ? X O ? 0 分析圆柱体 A,对其瞬心 A ? 用动量矩定理:?3 P 2 d? R ?A ? ?2 g ? ? ? T1?R ? PR sin ? ? ?,即3P 2gR ? A ? T1?R ? PR sin ?2因为: ? A ? ? O ,? T1? ? T1 ?P (3 MP (3 M0? QR sin ? )3( P ? Q ) R则 X O ? T1 cos ? ?O? QR sin ? ) cos ? (3 P ? Q ) R103 8-29 解: (1)对圆管 2(图 a)用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m 2aC ? m 2 g ? T J C ? 2 ? Tr 2(1)( J C ? m 2 r2 )2(2)1 r2 (a C ? a O )运动分析: a C ? a O ? r2 ? 2 ,即 ? 2 ? 则由(2) :T ? m 2 (aC ? aO )(3)对圆柱 1(图 b) :以 C1 为矩心用动量矩定理:( J O ? m 1 r1 ) ? 1 ? T ?r12其中: ? 1 ? a O / r1 , J O ?1 2m 1 r12, T ? ? T 得 m 1 a O ? T (4)23联立(1)(3)(4) 、 、 ,得:a O ? m 2 g /( 3 m 1 ? m 2 ),T ?3 2m 1 m 2 g /( 3 m 1 ? m 2 ), aC ?g 2( 3 m 1 ? 2 m 2 ) /( 3 m 1 ? m 2 )(2)对圆柱 1 用质心运动定理m1a O ? T ? ? F0 ? N ? P1(5) (6)则 F ? 0 . 5 m 1 m 2 g /( 3 m 1 ? m 2 ) 由 F ? fN ? F ? fm 1 g ,求得 f ? 0 . 5 m 2 /( 3 m 1 ? m 2 ) 8-30 解:研究整个系统,应用动能定理 T1=0T2 ? ? 1 2 J 0 ? OA ?21 P2 2 g 1 P2 2 gvC ?21 2J C?22 AB?1 Q 2 gvB221 P1 2 3gvA ?2vC ?21 P2 L2 12 g? AB ?21 Q 2 gvB(1)104 AB 杆作平面运动,其速度瞬心为 IvA AI ? vC CI2?vB BI2,即:2vA (L ? b )2 22 21/ 2?vC 0 .5 L?vB b2 B,代入(1)式:2T2 ?P1 ( L ? b ) v B 6 gb2?P2 L v B 8 gbvB22?P2 L v B 24 gb222?Qv?vB 6 gb22g?P ( L12? b ) ? P2 L ? 3 Qb2 22?由 T 2 ? T1 ?? Wi:6 gb2?P ( L12? b ) ? P2 L ? 3 Qb2 22? ? 0 ? 2? ? M1/ 2vB2 ? ? 12 M ? gb ? ? 2 2 2 2 ? ? P1 ( L ? b ) ? P2 L ? 3 Qb ?8-31 解:以整体为对象,用动能定理求解 T1=0,T2 ? 1 2 mv O ?21 4mR ? O ?2 21 4mR ? B ?2 2 23 2mv2? v0 ? v ? R? O ? R? B则 T2 ?1 2 kS5 22mv ??Wi? 3 mgS ? mgS sin 30 ? ?7 2mgS ? 1 21 2kS22由 T 2 ? T1 ?? W ,有 2 mvi52?0?7 2mgS ?kS得 v ? [( 7 mgS ? kS 2 ) /( 5 m )] 1 / 2第九章 动静法F F F 9-1 解: 设车的加速度为 a , 各物的惯性力为: 1 J ? m 1 a , 2J ? m 2 a , 3J ? m 3 a ,研究重物,受力如图(a) ? Y ? 0 , T ? F 3J ? m 3 g ? 0 : 研究矩形块和平台车,受力如图(b) ? X ? 0 , ? T ? ? F 2J ? F1 J ? 0 : 研究矩形块,翻倒的临界状态,受力如图(c) :105(1) (2) ?MA?0,T ? ?1 ? m1 g ?0 .5 2? F1 ?J1 2? 02(3)联立(1)(2)(3)式解得: m 3 ? 50 kg , 、 、a ? 2 . 45 m / s9-2 解:取整体,受力如图示 加惯性力:F E ? ml ? s i n ?J 2,FD ? m / ?J2?M ?y?0, X B ? 2 b ? F DJ ? b ? Pl ? 0 , X B ? ?XAPl 2b ?? 1 21 2ml ?22X ?0, X A ? X B ? F DJ ? 0 ,J?Pl 2bml ??Mx? 0 , ? Y B ? 2 b ? F E ( b ? l cos ? ) ? Pl sin ? ? 0 ,ml ? 2b Pl 2b2YB ? ?( b ? l cos ? ) sin ? ?Pl 2bsin ??Y ?Z? 0 , Y A ? YB ? F ? 0,J E?0,YA ?sin ? ?ml ? 2b2(b ? l c o s ) s i n ? ?Z A ? 2 P ? 0,Z A ? 2P1 2 ml ?2A、B 处动反力为: X ?A ? ?? YA ? ? ml ? 2b2? ? XBml ? 2b2( b ? l cos ? ) sin ?, Y B? ? ?( b ? l cos ? ) sin ?16-3解:研究长方形均质板,受力如图。撤去销 B 的瞬时,板角速度 ? ? 0 。设板角加速度为 ? ,则板质心加速度为: a C ? AC ? ? ? 0 . 125 ? 加惯性力系主矢,主矩: F J ?J AP ga C ? 0 . 125 m ?M? J A? ? [1 12m ( AB2? BD ) ? m ? AC ]? ? 0 . 5625 ?2 2列方程求解:106 ?M ?A? 0 ,MJ A?P?1 2( AB ) ? 0即 0 . 5625 ? ? mg ? 0 . 1 ? 0 ,? ? 47 . 04 rad/s2 (顺时针)3 54 5 ? 137 . 59 NX ?0, X A ? F J sin ? ? 0 , X A ? ? 0 . 125 m ? ?J? ? 95 . 26 N(←) (↑)?Y? 0 , YA ? Fcos ? ? P ? 0 , Y A ? mg ? 0 . 125 m ? ?9-4 解:以复摆为对象,受力如图示。由计算知,复摆质心恰为 B 点,设绳断 瞬时,复摆角加速度为 ? ,则 a B ? ? 2 r ? ? , a Bn ? 0 施加惯性力系主矢,主矩: F J ? 2 m ? ( 2 r ? ) ? 4 mr ?MJ O? JO ?? ?1 ?1 2 m ( 2 r ) ? mr ?3 2 ?2? m (3 r )265 ? 2 ?? ? mr ? ? 6 ?J 列方程: ? M O ? 0 , M O ? 2 mg ? 2 r sin ? ? 0sin ? 65 r 48 J ? X ? 0 , X O ? F cos ? ? 0 得 X O ? ? 65 mg sin 2? 96 2 J ? Y ? 0 , YO ? F sin ? ? 2 mg ? 0 得 Y O ? 2 mg ? 65 mg sin ?得? ?24 g107 a 9-5 解: 取杆, 受力如图示: 设右绳突然断开, 杆作平面运动。 绳断瞬时, C ?l 4?加惯性力系主矢,主矩: F J ?P gaC, M CJ ?1 P 12 gl ??2?M ?YC?0, M CJ ? T ?l 4? 0,T ?4P 3g P gaC(1)? 0, T ? FJ ?P ? 0, T ? P ?3 7aC(2)联立(1)(2)解得: a C ? ,g, T ?4 7P9-6 解: (1)研究工作台和工件,受力和施加惯性力如图(a)?X ?0, F ? F J ? F1 ? 0 其中 F J ?P g a(1)(2)研究齿轮,受力和加惯性力如图(b)?MO?0M ? M C ? F1?R ? 0J(2) , ,F1? ? F1J 其中 M O ? J O ? ? Ja R联立(1)(2)解得: a ? 、( M ? FR ) gR PR2? JgF1 ?MPR ? FJg PR2? Jg?X ? 0 , X O ? F1? ? 0,X O ? ? F1 ? ?MPR ? FJg PR2? Jg(与图中假设方向相反)题 9-69-7 解: (1)研究滑杆 BC,受力如图(a) 。滑杆平动。 由点的合成运动求得 BC 的加速度为: a BC ? a A sin 30 ? ? 在滑杆质心加惯性力 F1 J , F1 J ?Q g a BC ? Q g ? 1 2 r?21 2r?2108 ?Y? 0 , N ? F1 ? Q ? 0J得N ? Q ?Q 2gr?2(2)研究曲柄 OA,受力如图(b) 。??=常量( ? ? 0 ) ? 惯性力系向 O 轴简化为: F 2J ?rP ?1 2 ? ? r? ? g ?2 ??M ?O?0, M ? P ? cos 30 ? ? N ?r cos 30 ? ? 0 得 M ?23 4? P ? 2 Q ?r ?3 Q 4 gr ?22X ?0, X O ? F 2J cos 30 ? ? 0 得 X O ? ?3 4?P gr?2?Y?0,Y O ? F 2 sin 30 ? ? P ? N ? ? 0J得 YO ? P ? Q ?P ? 2Q 4gr?2题 9-79-8 解:分别研究圆轮和滑块,受力和施加惯性力如图(a)(b)所示。 、J 对圆轮: ? M B ? 0 , mg sin ? ? r ? ( F OJ ? S O ) r ? M O ? 0(1)其中 : FOJ ? ma , 对物块: ? X ? 0 ,MJ O?11 2? a ? mr ? ? ? m r a 2 ?r ? 2F A ? F A ? S A ? mg s i n ? 0 ?J(2) (3)?Y其中:J?0,N A ? mg c o s ? 0 ?F A ? ma? , FA ? f N A , S A ? S O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a ?2 5g ( 2 sin ? ? f ? cos ? ),SA ?1 5mg ? ( 3 f ? cos ? ? sin ? )109 题 9-89-9 解:研究 AB 杆,受力如图。以 A 为基点,则a B ? a A ? ?l得 ? ?aB ? aA l?4 lW g于是 a C ? a A ? ? ?aC1 2?6m/s2l ?2加惯性力系主矢,主矩: F J ? 列方程求解: ? M A ? 0 ,, M CJ ? J C ? ? ?J C1 W 12 gTB l ? M? (W ? F ) ?JJl 2? 0得 T B ? 8 . 4 kN 得 T A ? 7 . 72 kN?Y?0,T A ? TB ? W ? F?09-10 解:研究均质圆球,受力如图示。设球心 O 点的绝对加速度为 a O ,相对 于板的加速度为 a r ,则 a O ? a ? a r 。 施加惯性力系主矢,主矩: F J ? 列方程: ? X ? 0 , F ? F J ? 0P g aO MJ O? J O? ?2 P 5 gr ??2(1) (2) (3)?Y ?M?0,N ? P ? 0J ,M O ? F ?r ? 0O?0(1)球只滚不滑,有: a r ? r ? ,则 a O ? a ? r ? (4)110 联立(1)(2)(3)(4)式,可解得: a r ? 、 、 、 (2)球又滚又滑,有 F ? fN (5)10 7g联立(1)(2)(3)(5)式,可解得: a r ? ( 2 ? f ) g 、 、 、 (3)球不产生相对滑动,需满足: a r ? r ? (6)且 F ? F man ? f min ? N (7) 联立(1)(2)(3)(6)(7)式解得: f min ? 0 . 571 、 、 、 、 9-11 解: 1)研究系统,受力如图(a) 施加惯性力系主矢、主矩: ( 。FJ? ma C ? ml 2? AB , Ml 2J A? J A ? AB ?J O1 3ml ? ? AB2, Fe J ? ma e ? ma B ? ml ? ABF r ? maJr? m?? BD , M? J O ? BD ?1 12ml ? BD2由? M A ? 0 ,MJ A? mg ?l 2? MJ Ol ? l ? ? ? J J J ? F r cos ? ? cos ? ? ? F e ? mg ? F r sin ? ? l ? sin ? ? ? 0 2 ?2 ? ? ???将各惯性力代入并化简得:19 l ? AB ? 7 l ? BD ? 21 g(1)(2)研究 BD 杆,受力如图(b) 。J 由 ? M B ? 0 , M O ? ( F e J ? mg ) ? sin ? ? F r J ?ll 2?02将各惯性力代入并化简得: 3 l ? AB ? 4 l ? BD ? 3 g 联立(1)(2)式,解得: ? AB ? 、63 35 l g(2)6 55 l g(顺时针) ? BD ? ? ,(逆时针)题 9-11第十章 虚位移原理10-1 解:由虚位移原理,有: P ? rP ? Q ? rQ ? 0111(*) 依几何关系,有: ? rP ? ? rC , ? rQ ? ? r A , 则: 于是由式(*)得: P ? 10 Q ? 10 kN? rP ? rQ?? rC ? rA?BC AB?1 1010-2解:由虚位移原理,可得:? rC ? rB? IC IB ? 2 l sin ? 2 l cos ?M ?? ? P ? rC ? 0? tg ?(*)r ?? ctg ?由几何关系:且 ? rB ? ? r A ? r ?? , ? ? rC ?ctg 15 ? ? 1865 N代入(*)式,可得: 10-3P ?M rctg ? ?50 0 .1解:以 ? 为广义坐标,建立图示直角坐标系(见原图)x G ? 3l sin ?y A ? 2l cos ?, ,?xG ? 3l c o s ? ? ?? y A ? ? 2l s i n ? ? ?由虚位移原理: 即: 10-4? P1? x G ? P2 ? y A ? 0? 3 P1 l c o s ? ? ? 2 P2 l s i n ? ? ? 0 ? ?得: P2 ?3 2P1 ctg ?解:由虚位移原理:FD ?x D ? FE ?x E ? F ?xC ? 0(*)在图示位置弹簧伸长为: ? ?? x ? a ?bl k ( x ? a )b l所以弹簧力的大小为 F D ? F E ? k ? ?以 ? 为广义坐标,则: x D ? ( l ? b ) cos ? ,x E ? ( l ? b ) cos ?? x D ? ? ( l ? b ) sin ???,? x E ? ? (l ? b ) s i n ? ? ?x C ? 2l c o s?,? x C ? ? 2l s i n ? ? ?112 代入式(*) ,得:? k ( x ? a )b l ( l ? b ) sin ??? ? k ( x ? a )b lF ? l ? x ? a? ? ? k ?b?2( l ? b ) sin ??? ? F ? 2 l sin ??? ? 0由于 ?? ? 0 ,于是得题 10-4题 10-510-5解: (1)解除 A 处的铅直约束,代之以 Y A (1)1 2 22 3根据虚位移原理有: Y A ? rA ? Q ? rQ ? P ? rP ? m ?? ? 0其中: Q ? 4 q ? 6 kN , ? rA ? 3? rG , ? rQ ? ? rG , ? rD ? ? rG , ? rP ? 代入式(1) ,有: 3Y A ? rG ? 6 ? rG ?1 2 P ? rG ? m ? 1 3? rG , ?? ?? 2 . 44 kN1 3? rG? rG ? 0 , Y A ?(2)解除 A 处的水平约束,代之以 X A 根据虚位移原理有: X A ? rA ? 0 ? 0 ? 0 ? 0?XA?0题 10-5(3)解除支座 B 代之以 R B , 根据虚位移原理有: R B ? rB ? Q ? rQ ? P ? rP ? m ?? ? 0 其中: ? rB ?3 4(2)1 3? rG , ? rQ ?RB ?1 2 20 9? rG , ? rP ?? 2 . 22 kN1 2? rG , ?? ?? rG代入式(2)得:113 (4)解除 E 处约束,代之以 R E 根据虚位移原理有: R E ? rE ? P ? rP ? m ?? ? 0 其中: ? rP ?1 2(3)8 3 ? 2 . 67 kN? rE ,?? ?1 3? rE 。代入式(3)得: R E ?题 10-5(5)解除 C 处约束,代之以 R C 根据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光滑的水平面放置三棱柱ABC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