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英翻译 在研究人员了解他们最强大脑人员的运作机制后,他们还做了有关最强大脑人员执行功能、流体智力和创造力的测试。

行业规范_翻译行业规范-瑞科上海翻译公司
本标准规定了翻译服务提供过程及其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翻译服务(笔译)业务,不包括口译服务。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 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88-1999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画尺寸(
neq ISO 6716 :
GB/T 3259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三、术语和定义
3.1翻译服务
translation service
为顾客提供两种以上语言转换服务的有偿经营行为。
3.2翻译服务方
translation supplier
能实施翻译服务并具备一定资质的经济实体或机构。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GB/T
source language
target language
目标语言。
translation
将源语言翻译成书面目标语言。
记载原文的载体。
draft translation
翻译结束未被审校的半成品。
finished translation
提供给顾客的最终成品。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GB/T
3.11可追溯性
traceability
追随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GB/T
corre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GB/T
3.13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 发现的不 合格或其 他不期望 情况的原 因所采取 的措施。
[GB/T ,定义3.6.5]
4.1翻译服务方的条件
4.1.1对原文和译文的驾驭能力以及完成顾客委托所必需的人力资源。
4.1.2对译文中所涉及到的专业语言的翻译经验。
4.1.3技术装备和办公设备。
4.1.4履行合同的能力。
4.2业务接洽
4.2.1接洽场所 宽敞,明亮,整洁,设施齐备。
4.2.2接洽人员
熟悉翻译工作过程,服务范围,收费标准,服务时限等诸方面内容。 着装得体,语言 文明,耐心解答顾客的咨询。
4.2.3接洽的类型和内容
4.2.3.1门市业务是数量较小或时间较短的翻译业务,应详细记录:
客户的全称;
联系方式;
业务的语种和译成何种文字;
译件使用的目的;
双方认同的计字方法;
约定的收费价格;
译制的时限;
译件的规格和质量要求;
专有和特殊的术语(如果客户提供的话);
准确的译文称谓;
预付的翻译费;
原文和参考件的页数;
译件的标识(在 4.3 中详述)等。
记录单上应有顾客签字确认。
4.2.3.2批量或长期业务是数量较大或时间较长的翻译业务,应签定合同或协议书,除中的部分条款外,合同或协议书还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顾客的全称;
顾客的联系方式(电话,移动电话,传真,地址,邮编, E-mail 等);
约定的翻译服务内容(语种,项目,时限);
约定的交件形式;
约定的验收条款;
约定质量内容;
约定的保密条款;
约定的收费内容(计字方法, 分项单价,图表的计字方法等);
约定的付款方式;
约定的翻译质量纠纷仲裁;
约定的违约和免责条款;
约定的变更方式;
4.2.4其他事项
4.2.4.1 附加服务 如果顾客希望获得附加服务应与翻译服务方协商,附加服务有:
编写专业术语;
图形设计(包括图片,公式,表格);
图纸处理( A3 以上大图的填字,缩放等);
版式加工;
制作版样,印刷;
附加服务需另行结算。
4.2.4.2署名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尊重著作权人的署名权,并采用适当的方式署名。
4.2.4.3署名顾客的需要 翻译服务方应向顾客了解译文的使用范围及对象,提供更好的翻译服务。
4.2.4.4署名原文背景和专业术语 如有必要,顾客应提供
相应的资料和支持。如:
专业文献;
专业术语;
难词实意和缩略词汇表;
相关的文字;
背景资料;
指定的特殊软件;
参观现场或实物。
提供有能力回答问题的联系人。
4.2.4.5计字方法 计字一般以中文为基础。在原文和译文均为外文时,由顾客和翻译服务方协商。
版面计字:按实有正文计算,即以排版的版面每行字数乘以全部实有的行数计算不足 一行或占行题目的,按一行计算;
计算机计字:按文字处理软件的计数为依据,通常采用“中文字符数(不计空格)”。
4.3追溯性标识
每份资料应用数字,字母或其他方式,明确其唯一的追溯性标识。应有如下一项或数项内容:
顺序编号;
数量(页数,规格);
顾客代码。
4.4翻译业务的管理
4.4.1原文资料和工作安排
4.4.1.1原文资料对于原文资料的
管理应做到:
清点整理原件,检查有无漏,缺页,不清晰处。如有,应向顾客说明,并要求顾客补 充提供。若顾客无法提供清晰的原件,则在原件上用铅笔或其他可去除痕迹的标记注明。
妥善保护顾客的原件,不得遗失,污毁(发生不可抗力除外)。 翻译时应使用原件的复印件。
4.4.1.2工作安排 根据顾客的需求,编制出译件完成的工序和时间计划,选择合格的译审人员。
4.4.2.1翻译人员 翻译人员应具
清备以下条件:
有被认可的外语水平证书或与之相当的证书,特别是专业方面的证书;
普通及专业的工作经验;
专业能力;
接受再培训和继续教育。
4.4.2.2译前准备 应在翻译前仔细做
好以下工作:
审阅原文;
熟悉所译资料涉及到的专业内容,备齐相应的工具书;
审阅自己已掌握的术语;
审阅顾客提供的术语;
审阅并整理顾客提供的资料;
进一步查阅单词和专业术语(如在互联网或数据库);
在保密的前提下通过翻译服务方与顾客解决内容上,专业上和术语上的问题。
4.4.2.3译文的完整性和准确度 译文应完整,其内容和术语应当基本准确。原件的脚注,
附件,表格, 清单,报表和图表以及相应的文字都应翻译并完整地反映在译文中。不得误译,缺译,漏译,跳译,对经 识别翻译准确度把握不大的个别部分应加以注明。顾客特别约定的除外。
4.4.2.4符号,量和单位,公式和等式 应按照译文的通常惯例或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翻译或表达。
4.4.2.5名称,自然人的姓名,头衔,职业称谓和官衔
除艺术家,政治家,历史名人,机构,组织,动植物,建筑,产品,文学著作, 艺术作品,科学作品,地理名称等已有约定俗成的译文名称外。一般情况下姓名 可不翻译,如果需要翻译,为了便于理解, 可在第一次出现时,用括号加原文表示。中文姓名译成外文时,采用标准汉语拼音;
头衔,职业,官衔可译出,亦可不译出。如果需要翻译,为了便于理解,可在第 一次出现时, 用括号加原文表示。中文译成外文时,参照国家正式出版物的译名;
通讯的地址及姓名外译中时应直接引用原文,中译外时参照有关国家的规定和标 准。
4.4.2.6日期
日期按译文语言。通常采用公历。
4.4.2.7新词
对没有约定俗成译法的词汇,经与顾客讨论后进行翻译,新词应当被明确标示出来。
4.4.2.8统一词汇
译文中专有词汇应当前后统一。
4.4.3.1审校人员资格
4.4.3.2审校要求
审校应根据原文(复印件)和译稿进行逐字审核,并根据上下文统一专有词汇。 对名称,数据,公式,量和单位均需认真审核,审核后的译文应内容准确,行文流畅。
审核时,应使用与翻译有别的色笔,以示区别。
4.4.3.3审核内容 审核工作应包
括以下内容:
译文是否完整;
内容和术语是否准确,文字表述是否符合要求;
语法和辞法是否正确,语言用法是否恰当;
是否遵守与顾客商定的有关译文质量的协议;
译者的注释是否恰当;
译文的格式,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注:根据与顾客商定的译文用途决定审核的次数。
翻译编辑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原文的格式进行再加工的过程,使译件的幅面,版面,格式,字体,拼音符合
GB/T 788-1999 的要求;译件版面美观,大方,紧凑,图表排列有序, 与原文相对应,章节完整。编辑时,应使用与翻译,审核有别的色笔,以示区别。
文稿校对应对审核后的译文,按打字稿逐字校对,不得有缺,漏,错。发现有错时,应认真填写勘误表,交相关人员更正,并验核。
应根据原文,译件进行最终检验。按照顾客要求,逐一进行检查。
4.4.7印刷品及复印件
印刷品及复印件应符合顾客的要求。
4.5质量保证
4.5.1译件的质量
保证期为交译件后的
6 个月以内。
质量保证期内,翻译服务方对合格的译件存在的少量的错,漏可采取:
a) 打字件(电子版)负责更正;
b)印刷件负责出勘误表。
注:由于顾客原因出现的修改除外。
4.5.2翻译服务方所提供的译件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按合同约定处理
见 4.2.3.2
4.6资料存档及其他
4.6.1翻译方所承接的资料翻译工作完成后,其相应的原件复印件,翻译稿,审核稿,打字 稿,勘误表,样本等相关资料的最短保存期为 12 个月。
存档的资料应标识准确,资料完整,便于查阅;如存储在计算机里,则应备份。 原件应完整的交还给顾客,并作相关记录。
4.6.2在特殊情况下,应顾客要求,可在翻译工作完成后即将原件,译件以及相关的全部纸 质或非纸质文稿交还给顾客。
注:在此情况下,翻译服务方不承担本部分
4.5 的责任。
4.7顾客反馈和质量跟踪
翻译服务方应当指定专人对顾客反馈意见进行登记,整理,并针对反馈意见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进行整改。对顾客反馈的意见均应给予答复。 对批量业务的顾客,翻译服务方还应当进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质量跟踪和走访,对顾客反映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翻译服务方应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顾客保守商业和技术秘密,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顾客的商业或技术秘密。
4.9一致性声明
每个翻译服务方都可以自愿履行本标准的各项条款并负责任地声明是根据本标准提供翻译服务的(一致性声明)。
笔译服务报价规范Quotation for Translation Service
中国翻译协会是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教学与培训、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相关咨询业 务在内的语言服务行业的全国性组织。制定中国语言服务行业规范,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是中国 翻译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30多年,翻译服务也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翻译服务市场日趋成熟,翻译服务流程规范 化程度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规范翻译服务市场,提供高效、专业的翻译服务,特编制《笔译服务报 价规范》。
笔译服务报价规范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笔译服务报价的内容与方式。 本规范仅适用于笔译服务业务。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注有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用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8 翻译服务规范 第1部分:笔译
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
三、术语和定义
3.1译前准备
翻译前,由项目管理人员对待译原件和资源进行必要的处理的过程,是翻译服务的一部分。
将源语言翻译成书面目标语言翻译由翻译、校对和审核三部分组成。
3.3图表编辑
图表编辑是对待译原件图表中文字的翻译、编辑和格式调整。
3.4桌面排版
使用计算机软件,对译稿、图表和图像进行格式和样式排版并输出。
3.5创建与维护词汇术语表
创建词汇术语表和翻译记忆库并在整个项目周期内进行维护和更新。
3.6项目管理
在项目整个周期中,为确保项目实施成功,译件达到顾客满意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包括项 目策划、过程监控以及产品检验等。
四、笔译服务工作内容及报价方式
4.1译前准备
4.1.1内容描述
清点、整理、审阅和分析待译原件;
复印、扫描或打印待译原件,在保证原件完整的前提下,分解原件生成适合交付翻译的部分;
对原件格式进行必要的转换,生成适合翻译的文档;
创建词汇术语表和翻译记忆库并经顾客审核同意;
对待译原件中的图表,参照译件编排要求进行先期处理,生成适合翻译和图表编辑处理的图 表格式;
组织参观学习类似项目、培训相关专业知识。
4.1.2报价方式
按原件页数计费;
按所花费的小时数计费。
4.2.1内容描述
翻译:由符合资格要求,且具有一定专业语言翻译经验的翻译将原件翻译成译稿。
校对:由符合资格要求,且具有专业语言翻译经验的校对人员,根据原件对译稿进行逐字逐句 校对,并根据上下文进行术语统一。
审核:由符合资格要求,且具有专业语言翻译经验的审核人员,根据原件对校对后的译文进行 规范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审查。
译文质量符合GB/T
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
对经识别翻译准确度把握不大的个别部分加注说明。
4.2.3报价方式
按字数计费[计字方法见GB/T 8,要求4.2.4.5];
按页/份计费;
按条目计费。
4.3图表编辑
4.3.1内容描述
从原件图表中提取并翻译其中的文字;
利用图表编辑软件,将翻译好的文字替换掉图表上的源语言文字或按顾客要求以两种语言对照 的方式进行编排;
按顾客译件编辑要求调整图表上文字的格式及版式;
将译编后的图表插入译文并保存;
检查译文图表位置、格式等,并修复发现的问题。
4.3.2报价方式
按编辑图表张数计费;
按编辑所花费的小时数计费。
4.4桌面排版
4.4.1内容描述
设置文字格式(包括字体、字号、样式、间距等);
设置页面格式(页面尺寸、段落、表格/列表、页眉/页脚、页号、裁切线等);
编辑交叉引用;
插入图片或添加图片链接;
编辑目录与索引;
最终版式检查;
输出 PDF或客户要求的格式。
4.4.2报价方式
按排版页数计费;
按排版所花费的小时数计费。
4.5创建与维护词汇术语表
4.5.1内容描述
项目初期创建词汇术语表和翻译记忆库;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随着项目信息的更新相应更新词汇术语表和翻译记忆库;
根据顾客在审核译件时提出的反馈更新词汇术语表和翻译记忆库;
项目结束时,确保客户反馈的所有语言相关的修改都已反映在词汇术语表和翻译记忆库中,然 后随项目归档词汇术语表和翻译记忆库。
4.5.2报价方式
按创建所花费小时数计费。
4.6项目管理
4.6.1作用项目管理贯穿原件翻译的整个生命周期,其目的是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 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项目管理的水平对项目的成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6.2.1启动和计划阶段
按创建所花费小时数计费。分析项目范围和工作量;
定义项目流程,制定项目计划,识别风险;
组建项目组并准备其他资源等。
4.6.2.2项目实施阶段
密切保持与顾客的沟通,包括:
快速响应客户要求或疑问;
定期向客户报告项目进度,如有必要,提交项目状态报告;
及时就可能影响项目成本的问题与客户沟通。
有效监控项目流程,确保各个环节得到正确实施;
有效监控译件质量,确保达到客户方要求;
有效监控项目进度,按计划及时提交译件给客户;
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对于多语言项目,确保在一个语言中发现的问题也能在其他语言中得到及时更正。
识别、报告并监控可能影响项目质量、进度与成本的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4.6.2.3项目结束阶段
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并召开总结会议;
归档项目原件及信息;
调查并分析用户满意度。
4.6.3报价方式
按其他所有报价项合计数的一定百分比计费。
五、报价方式及计费公式
按页或小时计费
1. 原文页数×每页单价
2. 处理小时数×每小时单价
按字、页/份或条目计费
1. 字数×每字单价
2. 页/份数×每页/份单价
3. 条目数×每条单价
按图表张计费
扫描张数×每张单价(大小不同,单价不同)
按字或小时计费
1. 图表文字字数×每字单价
2. 提取小时数×每小时单价
按字或图表张计费
1. 图表文字字数×每字单价
2. 图表张数×每张单价
按图表张计费
编辑图表张数×每张单价(大小不同,单价不同)
排版页数×每页单价
创建和维护词汇术语表和翻译记忆库
按小时计费
小时数×每小时单价
上述报价项合计金额×n%
六、一致性声明
每个笔译服务方都可以自愿履行本规范的各项条款,并自负责任地声明是根据本规范提供笔译服务报价。
翻译服务规范第 2 部分:口译
Specification for Translation Service
2: Interpret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GB/T 19363《翻译服务规范》目前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 1 部分:笔译
第 2 部分:口译
本部分为 GB/T19363 的第 2 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服务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中国标准化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服务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市翻译家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
翻译服务规范
第 2 部分:口译
GB/T 19363 的本部分确立了口译服务方提供口译服务的过程及规范。 本部分适用于翻译服务口译业务。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GB/T 19363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dt ISO)
同声传译室一般特性及设备
移动式同声传译室一般特性及设备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interpretation
口头将源语言译成目标语言。
3.2口译服务
interpretation service
提供口译的有偿经营行为。
3.3口译服务方
interpretation service provider
具备提供口译服务资质的组织。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GB/T,定义 3.3.5]
3.5口译对象
source speaker
源语言信息。
3.6口译语言
interpretive language
源语言和目标语言。
3.7交替传译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当源语言使用者讲话停顿或结束等候传译时,口译员用目标语清楚、准确、完整地表达源语言的信息内容。
3.8同声传译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借助专用设施将听到的或看到的源语言的信息内容,近乎同步地准确传译成目标语言。
注 1:耳语同传可不借助专用设施。
注 2:同传设备要求参见 ISO 和 ISO
3.9口译现场
interpretation site
译员的服务场所。
3.10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GB/T1 定义 3.6.5]
4.1口译服务方的资质
口译服务方应具备以下资质:
具有符合本部分 4.3 要求的译员;
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4.2业务接洽
4.2.1接洽场所 作为口译服务方的窗口,应清洁、明亮,在明显的位置展示翻译服务方的营业执照、税务执照、行业资质等相关证照。
4.2.2接洽人员 应熟悉口译服务过程、服务范围、收费标准等诸方面内容,着装得体、语言文明,解答顾客的询问。
4.2.3接洽内容
4.2.3.1短期业务 约期不超过一个月的为短期口译业务。双方应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书,内容应包括:
顾客的全称;
联系方式(电话、传真、地址、邮编、电子邮箱等);
翻译语种;
专业领域;
收费价格;
工作期限和时限;
预付的翻译服务费;
加班费用;
交通费用、食宿费用等其他有关费用;
安全措施及可能发生的工伤善后;
口译质量纠纷仲裁;
保密要求;
4.2.3.2长期业务
约期超过一个月的为长期口译业务。双方应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书,除 4.2.3.1 中的条款外, 合同或协议书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口译服务内容(翻译语种、项目、每周工作日、日工作时间);
口译质量要求;
口译现场安全防护要求;
意外事故保险要求;
可能发生的工伤善后责任方;
休假及其待遇;
收费内容(口译服务费、加班费、食宿费、交通费等);
计费方式(按月计费、按工作日计费、加班计费等);
结算周期和付费方式;
违约和免责条款;
变更方式;
按工作日计费。不足半个工作日的按半个工作日计;超过半个工作日,不足一个工作 日的,按一个工作日计。工作日以外按加班计酬。
按月计费,每月工作天数与顾客约定,约定以外工作天数按加班计酬。
注:同声传译(组)工作日按 6h 计。
4.2.5其它事项 合同规定以外的服务,双方商定另行收费。
译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有国家承认的有关部门颁发的口译资格证书或有相应的能力:
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
具有职业道德。
4.4顾客支持
4.4.1顾客应向口译服务方介绍:
口译涉及的专业;
服务的范围;
口译对象。
4.4.2顾客应向译员提供:
所涉及的相关文件、资料和专业术语;
背景材料;
为观看现场或实物提供方便。
4.4.3顾客应提供安全培训或必要的安全知识
所涉及的相关文件、资料和专业术语;
背景材料;
为观看现场或实物提供方便。
4.5业务管理
4.5.1译员资质管理
对译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教育;
对译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
掌握译员的业务经历、水平和工作绩效。
4.5.2译员安排
根据合同的协议,选配合适的译员。
每批次口译业务应用数字、字母或文字记录标识。作为追溯性标识,应有以下一项或数项记录内容:
顺序批次编号;
翻译语种;
口译人员和口译对象;
口译涉及专业及项目内容;
4.5.4档案管理
口译服务方应建立和保存:
项目档案;
顾客档案;
译员业务档案等;
业务记录档案等
4.6口译服务过程控制
4.6.1工作流程
4.6.1.1译前准备
译员要认真查阅相关资料、熟悉词汇、了解口译对象和双方相关人员,以及熟悉工作现场或设施情况。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携带必备的证件和有关资料,按要求着装,提前到达工作现场。
4.6.1.2口译过程
在口译过程中应做到:
准确地将源语言译成目标语言;
表达清楚;
尊重习俗和职业道德。
4.6.1.3在口译服务过程中出现问题,口译服务方应与顾客密切配合及时予以处理。
4.6.2译后工作
口译结束后,口译服务方应听取顾客的意见反馈,必要时对顾客反馈意见予以答复。
口译服务方应按照合同或协议为顾客保守秘密。
4.8一致性声明
每个口译服务方都可以自愿履行本部分各项条款并自负责任地声明是根据本部分提供口译服务。
口译服务报价规范Quotation for Interpretation Service
中国翻译协会是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教学与培训、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相关咨询业务在内的语言服务行业的全国性组织。制定中国语言服务行业规范,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是中国翻译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30多年,翻译服务也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翻译服务市场日趋成熟,翻译服务流程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规范翻译服务市场,提供高效、专业的翻译服务,特编制《口译服务报 价规范》。
口译服务报价规范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口译服务报价的内容与方式 本规范仅适用于口译服务业务。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引用成为本部分条款。凡注有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内容)及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 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未注明日期之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6 翻译服务规范 第2部分:口译
同声传译室一般特性及设备
移动式同声传译室一般特性及设备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交替传译
当源语言使用者讲话停顿或结束等候翻译时,口译员用目标语清楚、准确、完整地表达源语言的 信息内容,简称“交传”。
3.2陪同交传
译员陪同客户参与涉外活动,并随行为其提供交替传译服务。
3.3会议交传
译员为客户举办或参与的涉外会议提供交替传译服务。
3.4远程交传
译员及会谈各方借助通讯设备提供交替传译服务。
3.5同声传译
借助专用设施将听到的或看到的源语言的信息内容,近乎同步地准确翻译译成目标语言,简称 “同传”。
3.6耳语同传
译员在服务对象身旁耳语为其进行同声传译。
3.7会议同传
译员在国际会议现场借助同声传译设备为服务对象进行同声传译。
3.8远程同传
译员及会谈各方并非全都同在一地时,译员借助通讯设备为服务对象提供同声传译服务。
3.9跟会人员
口译服务方派至会议现场负责协调、保障的人员,主要负责在现场与客户方的沟通与协调,保障 译员的翻译工作。
四、口译服务工作内容
4.1口译服务工作类别
口译服务由交替传译(简称“交传”)和同声传译(简称“同传”)构成。 交替传译主要包括陪同交传、会议交传和远程交传。 同声传译主要包括耳语同传、会议同传和远程同传。
4.2口译服务工作内容
4.2.1与客户沟通
主要包括:确认工作语种、时间、地点、所需译员数量、客户联系人信息、所译内容的背景信 息及资料。
4.2.2内部准备
确定译员人选;
安排译员研究学习相关背景材料,做好译前准备
4.2.3现场服务
译员按约定时间达到工作现场,提供所需翻译服务;
技术人员按约定时间,提前完成会议现场同传所需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发放同传接收器,做好领取接收器的登记工作。
(注:与翻译不相关的其它服务,另行酌情收费。)
4.2.4远程服务
远程交传:技术人员提前完成通讯设备调试工作,保证通话质量。
远程同传:技术人员按约定时间到达工作现场,提前完成远程同传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发放同传接收器,做好领取接收器的登记工作。
4.3报价方式
4.3.1内容描述
口译费(译员人数*工作时间);
工作天数;
加班费(超过约定时间按加班计);
设备使用费、通讯费;
其它相关费用(如,跟会人员费用等)
4.3.2计费方式
工作时间以天为单位,不足半天按半天计;超过半天按1天计;
长期项目可另议(具体周期须经双方协商确定)。
4.3.3计价公式
总价=口译费+交通费+食宿费+设备使用费(需要时)+其他相关费用(需要时)
4.3.4报价一览表
陪同交传总价=口译费+交通费+食宿费+其他相关费用
会议交传总价=口译费+交通费+食宿费+其他相关费用
远程交传总价=口译费+通讯设备使用费+其他相关费用
耳语同传总价=口译费+交通费+食宿费+其他相关费用总价=口译费+同传设备使用费+译员及跟会人员交通费+译员及跟会人员食宿
会议同传费+其他相关费用
远程同传总价=口译费+同传设备使用费+通讯设备使用费+其他相关费用
六、一致性声明
中国语言服务行业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the Language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本地化业务基本术语Localization – Basic Terms and Concepts
中国翻译协会是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教学与培训、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相关咨询业 务在内的语言服务行业的全国性组织。制定中国语言服务行业规范,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是中国 翻译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
ZYF 001–2011《本地化业务基本术语》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技术本规范由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编写,由中国翻译协会发布。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地化业务基本术语
本规范定义本地化业务相关的若干关键术语,包括综合、服务角色、服务流程、服务要素、服务 种类和技术六大类别。
本规范适用于本地化服务和翻译服务。
Localization ( L10n)
将一个产品按特定国家/地区或语言市场的需要进行加工,使之满足特定市场上的用户对语言和文 化的特殊要求的软件生产活动。
Internationalization (I18n)
在程序设计和文档开发过程中,使功能和代码设计能够处理多种语言和文化传统,从而在创建不 同语言版本时,不需要重新设计源程序代码的软件工程方法。
Globalization (G11n)
软件产品或应用产品为进入全球市场而必须进行的系列工程和商务活动,如正确的国际化设计、 本地化集成,以及在全球市场进行市场推广、销售和支持的全部过程。
2.4本地化能力
Localizability
不需要重新设计或修改代码、将程序的用户界面翻译成任何目标语言的能力。本地化能力是表征 软件产品实现本地化的难易程度的指标。
2.5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QA)
系统性地对项目、服务或其他交付物进行全方位监控和评估以确保交付物符合质量标准的方法和 流程。
2.6第三方质量保证
Third-party QA
客户指定独立的第三方对某本地化服务提供商的交付物执行质量监控和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2.7翻译错误率
Translation Error Rate
一个度量翻译质量的指标,通常按每千字中出现的错误的比例来计算。
2.8文件格式
File Format
以计算机文档形式保存文字内容时采用的格式规定,也称文件类型。一般通过文件扩展名加以区 分,如 doc、pdf、txt 等。
2.9用户界面
User Interface (UI)
软件中与用户交互的全部元素的集合,包括对话框、菜单和屏幕提示信息等。
2.10用户帮助
User Assistant (UA)
也称联机帮助 (Online Help),或者用户教育 (User Education, UE),指集成在软件当中,为最终用户 方便快捷的使用软件而提供的操作指南。借助用户帮助,用户可以在使用软件产品时随时查询相关信息。用户帮助代替了书面的用户手册,提供了一个面向任务的、快捷的帮助信息查询环境。
2.11电子学习资料
E-learning Materials
各种形式的、用于教学/自学的电子资料与媒体的统称。
2.12服务角色
Role of Service
Role of Service
2.13服务流程
Process of Service
产品本地化实施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系列过程。
2.14服务要素
Element of Service
产品本地化流程中的各种输入输出对象。
2.15服务种类
Types of Service
提供本地化服务的类别。
2.16本地化技术
Technology of Localization
产品本地化过程中应用的各项技术的统称。
2.17多字节字符集
Multi-byte Character Set
每个字符用单个字节或两个字节及以上表示的字符集。
2.18现场服务
Onsite Service
指服务提供商派遣专业人才到客户方的工作场所内工作的一种外包服务模式。采用这种模式,客 户既能够自己控制和管理项目,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外部的专业人才。
2.19信息请求书
Request for Information (RFI)
客户向服务提供商发出的,请求后者提供其服务产品及服务能力方面基本信息的文件。客户通过 向提供商发出 RFI 并获取反馈,以达到收集信息并帮助确定下一步行动的目的。RFI 不是竞标邀请, 也不对客户或提供商构成采购服务或提供服务的约束。
2.20提案请求书
Request for Proposal (RFP)
客户向服务提供商发出的、请求后者就某特定的服务或项目提供提案的文件。客户通常会将 RFP 发给已获得一定程度认可的提供商。RFP 流程可以帮助客户预先识别优势及潜在的风险,并为采购决 策提供主要参考。RFP 中的要求描述得越详细,获得的提案反馈信息就越准确。客户在收到提案反馈 后,可能会与提供商召开会议,以便指明提案中存在的问题,或允许提供商进一步说明其技术能力。 客户将基于 RFP 流程的结果挑选部分或全部提供商参加后续的竞标活动。
2.21报价请求书
Request for Quote (RFQ)
客户向服务提供商发出的、请求后者就具体的服务项或项目提供报价的文件。
三、服务角色
3.1本地化服务提供商
Localization Service Provider, Localization Vendor
提供本地化服务的组织。本地化服务除包括翻译工作以外,还包括本地化工程、本地化测试、本 地化桌面排版以及质量控制和项目管理等活动。
3.2单语言服务提供商
Single Language Vendor (SLV)
仅提供一种语言的翻译或本地化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可以包括兼职人员、团队或公司。
3.3多语言服务提供商
Multi-Language Vendor (MLV)
提供多种语言的翻译、本地化服务、以及各种增值服务的组织。大多数 MLV 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多个分公司和合作伙伴。
3.4本地化测试服务提供商 Localization Testing Service Provider, Localization Testing Vendor
提供本地化测试服务的组织。主要提供的服务是对本地化软件的语言、用户界面以及本地化功能 等方面进行测试,以保证软件本地化的质量。
3.5翻译公司
Translation Company
提供一种或多种语言的翻译服务的组织。主要服务包括笔译、口译等。
3.6服务方联系人
Vendor Contact
服务方中面向客户的主要联系人。
购买本地化服务的组织。
3.8客户方联系人
Client Contact
客户方中面向服务提供商的主要联系人。
3.9客户方项目经理
Client Project Manager
在客户方组织内,负责管理一个或多个本地化或测试项目的人员。该人员通常是客户方的项目驱 动者和协调者,通常也是客户方的主要联系人之一。该人员负责在指定期限内,管理服务提供商按预 定的时间表和质量标准完成项目。
3.10服务方项目经理
Vendor Project Manager
在本地化服务提供商组织内,负责管理一个或多个本地化或测试项目的人员。该人员通常是服务 方的项目执行者和协调者,通常也是服务方的主要联系人之一。该人员负责在指定期限内,按客户预 定的时间表和质量标准完成项目交付。
3.11全球化顾问
Globalization Consultant
该角色人员主要负责对全球化相关的战略、技术、流程和方法进行评估,并就如何实施、优化全 球化及本地化的工作提供详细建议。
3.12国际化工程师
Internationalization Engineer
在实施产品本地化之前,针对国际化或本地化能力支持方面,分析产品设计、审核产品代码并定 位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提供国际化工程支持的人员。
3.13本地化开发工程师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Engineer
从事与本地化相关的开发任务的人员。
3.14本地化测试工程师
Localization Testing Engineer, Localization Quality Assurance (QA) Engineer
负责对本地化后软件的语言、界面布局、产品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试,以保证产品本地化质量 的人员。有时也称为本地化质量保证 (QA) 工程师。
3.15本地化工程师
Localization Engineer
从事本地化软件编译、缺陷修正以及执行本地化文档前/后期处理的技术人员。
Translator
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人员。
Reviewer, Editor
对照源文件,对译员完成的翻译内容进行正确性检查,并给予详细反馈的人员。
Proofreader
对编辑过的翻译内容进行语言可读性和格式正确性检查的人员。
3.19排版工程师
Desktop Publishing Engineer
对本地化文档进行排版的专业人员。
3.20质检员
QA Specialist
负责抽样检查和检验译员、编辑、审校、排版工程师等所完成任务的质量的人员。
四、服务流程
4.1本地化工程
Localization Engineering
本地化项目执行期间对文档进行的各种处理工作的统称,其目的是为了方便翻译并确保翻译后的 文档能够正确编译及运行。其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抽取和复用已翻译的资源文件,以提高翻译效率和一致性;
校正和调整用户界面控件的大小和位置,以确保编译出正确的本地化软件;
定制和维护文档编译环境,以确保生成内容和格式正确的文档;
修复软件本地化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以提高软件本地化的质量。
4.2项目分析
Project Analysis
分析具体项目的工作范围、所包含的作业类型和工作量以及资源需求等。该工作通常在项目启动前进行。
4.3项目工作量分析
Workload Analysis
针对项目任务的定量分析,通常包括字数统计、排版、工程和测试等工作量的综合分析。
4.4译文复用
本地化翻译过程中,对已翻译内容进行循环再利用的方法和过程。
本地化服务提供商对客户方特定项目或服务招标询价的应答,通常以报价单形式呈现。
4.6项目计划
Project Plan
基于项目工作量分析结果制定的、需经过审批的标准文档,是项目执行和进度控制的指南。项目 计划通常包括项目周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相应决策及里程碑、客户已确认的工作范围、成本以 及交付目标等。
4.7启动会议
Kick-off Meeting
本地化项目正式开始之前召开的会议,一般由客户方和服务方的项目组主要代表人员参加。主要 讨论项目计划、双方职责、交付结果、质量标准、沟通方式等与项目紧密相关的内容。
客户方将项目文件、说明、要求等发给服务提供商。
4.9术语提取
Terminology Extraction
从源文件及目标文件中识别并提取术语的过程。
Translation
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一般由本地化公司内部或外部译员执行翻译任务。
Review, Editing
对照源文,对译员完成的翻译内容进行正确性检查,并给予详细反馈的过程;一般由本地化公司 内部经验丰富的编辑执行校对任务。
Proofreading
对编辑过的翻译内容进行语言可读性和格式正确性检查的过程;一般由本地化公司内部的审校人 员执行审查任务。
Sub Contracting
将某些本地化任务转交给第三方公司、团队或个人完成的活动,如将一些翻译工作外包给自由译 员完成。
4.14翻译质量评估
Transl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抽查一定字数的翻译内容,根据既定的错误允许率评定翻译质量的过程。
4.15一致性检查
Consistency Check
对文档内容执行的一种检查活动,其目的是确保文档中所描述的操作步骤与软件实际操作步骤保 持一致,文档中引用的界面词与软件实际界面内容保持一致,文档中的章节名引用以及相同句式的翻 译等保持一致。
4.16桌面排版
Desktop Publishing ( DTP)
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文档、图形和图像进行格式和样式排版,并打印输出的过程。
4.17搭建测试环境
Setup Testing Environment
根据客户方对测试环境的要求,安装并配置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环境,确保测试环境与客 户要求完全一致。
编写并执行测试用例,发现、报告并分析软件缺陷的过程。
4.19缺陷修复
Bug Fixing
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方法,对所报告的各种缺陷进行修复,并集成到软件产品中的过程。
4.20界面布局调整
Dialog Resizing
在与源文件界面布局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调整翻译后用户界面控件的大小和位置,确保翻译后的 字符显示完整、美观。
Delivery, Handback
也称“提交”,指遵循约定的流程和要求将完成的本地化产品及附属相关资料交付给客户方的过程。
4.22资源调配
Resource Allocation
为本地化项目合理安排人员、设备及工具等资源的过程。
4.23定期会议
Regular Meeting
客户方和服务提供商的主要参与人员定期开会(如周会),就项目进度、质量控制、人员安排、 风险评估等进行有效沟通。
4.24状态报告
Status Report
客户方与服务方之间一种较为正式的书面沟通方式,目的是使项目双方了解项目的当前执行情况、 下一步工作计划以及针对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必要措施等。发送频率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每周一次。
4.25语言适用性评估
Language Usability Assessment (LUA)
向最终用户收集有关本地化语言质量的反馈,进而使本地化语言质量标准与用户期望趋向一致。
4.26季度业务审核
Quarterly Business Review (QBR)
每个季度客户方与服务方之间定期召开的会议。会议内容通常包括本季度项目回顾与总结、出现。
4.27项目总结
Post-mortem
本地化项目完成后,对项目执行情况、成功因素及经验教训等进行分析和存档的过程。
4.28时间表
描述各种任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时间、以及任务之间依存关系的列表。通常以表格形式呈现。
4.29生产率
Productivity
衡量投入的资源与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之间关系的指标,如每天翻译字数或每天执行的测试用例数。
五、服务要素
5.1服务级别协议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
客户方和服务方约定本地化服务的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责任和义务的协议。
5.2工作说明书
Statement of Work (SOW)
在本地化项目开始之前,客户方编写并发送给服务方的工作任务描述文档。
在本地化项目开始之前,客户方编写并发送给服务方的工作任务描述文档。服务方按照客户方询价要求,根据工作量评估结果向客户方提交的报价文件。其中通常包含详细 的工作项、工作量、单价、必要的说明以及汇总价格。
5.4采购订单
Purchase Order (PO)
本地化项目开始之前,客户方根据报价单提供给服务方的服务采购书面证明,是客户方承诺向 服务方支付服务费用的凭证。
5.5本地化包
Localization Kit
由客户方提供的,包含要对其实施本地化过程的源语言文件、使用的工具和指导文档等系列文件 的集合。本地化项目开始前,客户方应将其提供给服务提供商。
5.6本地化风格指南
Localization Style Guide
一系列有关文档撰写、翻译和制作的书面标准,通常由客户方提供,其中规定了客户方特有的翻 译要求和排版风格。本地化风格指南是服务方进行翻译、用户界面控件调整和文档排版等作业的依据。
Source File
客户方提供的、用以执行本地化作业的原始文件。
5.8目标文件
Target File
翻译为目标语言并经工程处理后生成的、与源文件格式相同的结果文件。
Terminology
在软件本地化项目中,特定于某一领域产品、具有特殊含义的概念及称谓。
5.10词汇表
包含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关键词及短语的翻译对照表。
5.11检查表
待检查项的集合。根据检查表进行检查,可以确保工作过程和结果严格遵照了检查表中列出的要 求。检查表需要签署,指明列出的检查项是否已完成以及检查人。检查表可以由客户提供,也可以由 本地化公司的项目组创建。
对源语言基本语言单位的计数。通常使用由客户方和服务方共同协定的特定工具进行统计。
5.13测试用例
为产品测试而准备的测试方案或脚本,通常包含测试目的、前提条件、输入数据需求、特别关注 点、测试步骤及预期结果等。
5.14测试脚本
Test Script
为产品测试准备的、用来测试产品功能是否正常的一个或一组指令。手动执行的测试脚本也称为 测试用例;有些测试可以通过自动测试技术来编写和执行测试脚本。
5.15测试环境
Testing Environment
由指定的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被测软件共同构建的、供测试工程师执行测试的操 作环境。
5.16缺陷库
Bug Database
供测试工程师报告缺陷用的数据库,通常在项目开始前客户方会指定使用何种缺陷库系统。
5.17缺陷报告
Bug Report
也称为缺陷记录,是记录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的文档。缺陷报告通常包括错误描述、复现步 骤、抓取的错误截图和注释等。
5.18项目总结报告
Post Project Report (PPR)
本地化项目完成后,由客户方和服务方的项目经理编写的关于项目执行情况、问题及建议的文档。
服务方提供给客户方的收款书面证明,是客户方向服务方支付费用的凭证。
六、服务种类
6.1本地化测试
Localization Testing
对产品的本地化版本进行的测试,其目的是测试特定目标区域设置的软件本地化的质量。本地化 测试的环境通常是在本地化的操作系统上安装本地化的产品。根据具体的测试角度,本地化测试又细 分为本地化功能测试、外观测试(或可视化测试)和语言测试。
6.2翻译服务
Translation Service
提供不同语言之间文字转换的服务。
6.3国际化工程
Internationalization Engineering
为实现本地化,解决源代码中存在的国际化问题的工程处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分析、存储、检索、显示、排序、搜索和转换;
语言区域和文化,包括数字格式、日期和时间、日历、计量单位、货币、图形以及音频;
用户界面,包括硬编码、文本碎片、歧义、空间限制、字体、图层和大小信息。
6.4排版服务
Desktop Publishing (DTP)
根据客户方的特定要求,对文档以及其中的图形和图像进行格式调整,并打印输出的服务。
6.5本地化软件构建
Localized Build
根据源语言软件创建本地化软件版本的工程服务。
6.6本地化功能测试
Localization Functionality Testing
对产品的本地化版本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本地化后的产品符合当地标准或惯例,并保证各项原 有功能无损坏或缺失。
6.7语言测试
Linguistic Testing
对产品的本地化版本进行测试,以确保语言质量符合相应语言要求的过程。
6.8界面测试
Cosmetic Testing / User Interface (UI) Testing
对产品的本地化版本的界面进行测试,以确保界面控件的位置、大小适当和美观的过程。
6.9机器翻译
Machine Translation (MT)
借助术语表、语法和句法分析等技术,由计算机自动实现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翻译的过程。
6.10机器翻译后期编辑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对机器翻译的结果进行人工编辑,以期达到与人工翻译相同或近似的语言质量水平的过程。
6.11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贯穿于整个本地化项目生命周期的活动;要求项目经理运用本地化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进 行资源规划和管理,并对预算、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控,以确保项目能够按客户方与服务方约定的时间 表和质量标准完成。
6.12联机帮助编译
Online Help Compilation
基于源语言的联机帮助文档编译环境,使用翻译后的文件生成目标语言的联机帮助文档的过程。
7.1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XML 是一种简单的数据存储语言,它使用一系列简单的标记描述数据。XML 是 Internet 环境中跨 平台的、依赖于内容的技术,是当前处理结构化文档信息的有力工具。
7.2翻译记忆交换标准 Translation Memory eXchange(TMX)
TMX 是中立的、开放的 XML 标准之一,它的目的是促进不同计算机辅助翻译 (CAT) 和本地化工 具创建的翻译记忆库之间进行数据交换。遵从 TMX 标准,不同工具、不同本地化公司创建的翻译记忆 库文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
7.3断句规则交换标准 Segmentation Rule eXchange (SRX)
LISA 组织基于 XML 标准、针对各种本地化语言处理工具统一发布的一套断句规则,旨在使 TMX 文件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方便地进行处理和转换。通过该套标准,可使不同工具、不同本地化公司创 建的翻译记忆库文件很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
7.4XML 本地化文件格式交换标准 XML Localization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XLIFF)
XLIFF 是一种格式规范,用于存储抽取的文本并且在本地化多个处理环节之间进行数据传递和交 换。它的基本原理是从源文件中抽取与本地化相关的数据以供翻译,然后将翻译后的数据与源文件中 不需要本地化的数据合并,最终生成与源文件相同格式的文件。这种特殊的格式使翻译人员能够将精 力集中到所翻译的文本上,而不用担心文本的布局。
7.5术语库交换标准 Term Base eXchange(TBX)
TBX 是基于 ISO 术语数据表示的 XML 标准。一个 TBX 文件就是一个 XML 格式的文件。采用TBX,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在不同格式的术语库之间交换术语库数据。
7.6计算机辅助翻译
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 (CAT)
为了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需要翻译的文本进行内容处理的辅助翻译技术。
7.7翻译分段
Translation Segment
指语意相对明确完整的文字片段。翻译分段可以是一个单字、一个或多个句子,或者是整个段 落。翻译分段技术可以将段落拆分成句子或短语片段。
计算源文件中的待翻译单元与翻译记忆库中翻译单元的源语言的匹配程度时使用的基准。除了根 据文字内容的不同自动罚分外,用户还可以自定义某些条件的罚分,如格式、属性字段、占位符不 同,使用了对齐、机器翻译技术或存在多个翻译等情况。
本地化翻译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关联源语言文档和目标语言文档创建预翻译数据库的过程。使用 翻译记忆工具可以半自动化地完成此过程。
7.10翻译记忆库
Translation Memory (TM)
一种用来辅助人工翻译的、以翻译单元(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对)形式存储翻译的数据库。在 TM 中,每个翻译单元按照源语言的文字分段及其对应的翻译语言成对存储。这些分段可以是文字区块、 段落、单句。
7.11术语库
存储术语翻译及相关信息的数据库。多个译员通过共享同一术语库,可以确保术语翻译的一致性。
7.12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
Rule-based MT
指对语言语句的词法、语法、语义和句法进行分析、判断和取舍,然后重新进行排列组合,生成 对等意义的目标语言文字的机器翻译方法。
7.13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
Statistic-based MT
以大量的双语语料库为基础,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词汇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然后根据统计规律 输出译文的机器翻译方法。
7.14内容管理系统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MS)
用于创建、编辑、管理、检索以及发布各种数字媒体(如音频、视频)和电子文本的应用程序或 工具。通常根据系统应用范围分为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网站内容管理系统、组织单元内容管理系统。
7.15伪本地化
Pseudo Localization
把需要本地化的字符串按一定规则转变为“伪字符串”并构建伪本地化版本的过程。在伪本地化 的软件上进行测试,可以验证软件是否存在国际化问题,用户界面控件的位置和大小是否满足特定语言的要求。
7.16硬编码
一种软件代码实现方法,是指编程时,把输入或配置数据、数据格式、界面文字等直接内嵌在源 代码中,而不是从外部数据源获取数据或根据输入生成数据或格式。
软件产品在功能、外观或语言描述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通常在质量保证测试期间由测试工程师将 发现的缺陷上报,并分别由客户方、本地化工程人员或翻译人员解决。
7.18优先级
同时存在多种选择时应遵循的先后次序,如词汇优先级、本地化样式手册优先级、缺陷优先级 等。例如:在软件本地化过程中,缺陷的优先级通常按如下规则确定:
缺陷应立即修复,否则产品不能发布;
缺陷不需要立即修复,但如果不修复,产品不能发布;
缺陷不是必须修复,是否修复取决于资源、时间和风险状况。
7.19严重程度
指所发现的缺陷对相关产品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严重程度较高的缺陷可能会影响产品的按时发布。软件缺陷的严重程度通常分为四级:
关键 (Critical):导致系统或软件产品自身崩溃、死机、系统挂起或数据丢失,主要功能完全失 效等;
高 (High):主要功能部分失效、次要功能完全失效、数据不能保存等;
中 (Middle):次要功能无法完全正常工作但不影响其他功能的使用;
低 (Low):影响操作者的使用体验(如感觉不方便或不舒服),但不影响功能的操作和执行。
Repetition
在翻译字数统计中,重复是指源语言中出现两次及以上的相同文本。
7.21模糊匹配
Fuzzy Match
源文件中的待翻译单元与翻译记忆库中翻译单元的源语言局部相同。模糊匹配的程度通常用百分 比表示,称为复用率。
7.22完全匹配
Full Match
源文件中的待翻译单元与翻译记忆库中翻译单元的源语言完全相同,其模糊匹配的程度(复用 率)为 100%。
模糊匹配程度(复用率)低于某一设定阈值的源语言单词或基本语言单位。
7.24加权字数
Weighted Word Count
根据待翻译单元的复用率,对其字数加权计算后得到的待翻译字数。
本地化服务供应商选择规范Quotation for Localization Service
中国翻译协会是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教学与培训、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相关咨询业 务在内的语言服务行业的全国性组织。制定中国语言服务行业规范,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是中国 翻译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
本地化服务是语言服务领域中综合了翻译、工程、排版以及测试等多种任务的服务,服务行业众 多,应用的专业知识广泛,服务的专业性和时效性较强。为了合理应用资源,提供高效、专业的本地 化服务,本地化服务需求方(客户方)经常需要与本地化服务提供方进行合作,而大型本地化服务提 供方也经常与其供应商合作,为此,科学而规范的选择本地化服务供应商就成为本地化服务是否成功 的重要因素。
本规范提供了选择供应商的评估内容,给出了各项评估内容的详细调查表,旨在指导客户方选择 合适的本地化服务供应商,同时,本规范也适用于本地化供应商选择其供应商(包括公司、团队和个 人)。由于不同的客户对本地化服务的要求存在差异,客户在选择本地化供应商时,可以本规范为主 要参考,结合具体采购业务类型和业务策略进行实施。无论是客户方选择本地化服务供应商,还是本 地化服务企业选择服务商,互利双赢是选择的目标。为此双方都应该形成共识:构建客户方与供应商 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双方加强沟通,相互尊重,互相支持和适应。
一 、 选择本地化服务供应商的主要评估内容
选择本地化服务供应商时,通常应评估供应商的以下内容:服务类别/语种数量、资源、综合产能 与报价、质量与流程、交付与响应、技术能力、信息安全、社会责任。
1.1服务类别/语种数量
1.1.1能够提供本地化服务的类别,如软件本地化、本地化测试、本地化工程、多媒体业务、桌面 排版等;
1.1.2能够提供的服务的语种数量或语言对数量。
1.2.1译员/审校/语言专家/测试工程师:目标语母语人员,具备某领域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的翻译 和本地化经验;
1.2.2本地化项目经理为全职雇员,且有丰富的本地化项目管理经验,如交付过大客户的大型项目;
1.2.3针对客户建立专职团队,包括客户经理、项目经理、人力资源经理、质量经理、技术经理、 项目接口人等。相关岗位根据公司规模可以一人多职,但关键岗位需要专职;
1.2.4有系统的资源招聘机制和稳定的资源来源,对于各岗位人员的资质要求明确、岗位职责清 晰、招聘流程规范有效,招聘质量可信。
1.3综合产能与报价
1.3.1按照质量要求交付项目的平均周期以及处理各种本地化业务的最大产能;能同时并行的本地化测试语种数量;
1.3.2完成计划外紧急项目的能力,以及支撑紧急项目交付的流程;
1.3.3能提供报价模板,并清晰定义报价要素。
1.4质量与流程
1.4.1有标准、有效的本地化流程,并有持续优化机制,如流程有效保障项目交付质量,应对不同 场景、要求的流程定制化;
1.4.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有专人进行质量管理,有高效的缺陷修复流程;
1.4.3对交付质量和过程质量(如遗留缺陷率、缺陷报告、质量投诉处理、质量回溯等)做出承诺 并遵从;
1.4.4能定期提供交付项目质量报告给客户;
1.4.5国家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1、欧洲标准EN15038(欧盟)、软件能力成熟度模 型CMM、国家标准(如加拿大标准总署CGSB131、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F2575)等质量体 系或标准认证。
1.4.6能够匹配客户的产品开发流程,需要熟悉客户遵从的质量理念、质量方法和质量系统,包括 与客户相应质量保证团队的对接,建立一致的语言质量保证体系。
1.5响应与交付
1.5.1对客户需求及时响应,如承诺一小时内对客户需求做出响应,3个工作日内完成客户投诉的处理等;
1.5.2按照客户要求的交付时间及时交付项目,兑现承诺,如项目及时交付率;
1.5.3有高效例行的客户交流和闭环机制。
1.6技术能力
1.6.1有专职的技术开发团队支撑(外购或外包均可),能根据业务需要实现流程自动化、开发业 务需要的检查工具以及系统平台。如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翻译记忆库管理工具、翻译项目管理 平台、术语系统、语言质量检查工具、本地化工程工具、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翻译 记忆库管理工具、术语管理系统、翻译项目管理平台,系统等;
1.6.2能与客户的系统和平台对接,或共同合作进行软硬系统平台开发或设计。
1.7信息安全
1.7.1涉及客户项目的人员签署保密协议(NDA),并有例行审视机制;
1.7.2能遵循客户方的信息安全要求;
1.7.3对于保密级别高的业务,能提供外派人员到客户方现场等地工作;
1.7.4通过国家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27001认证或满足客户对信息安全的要求。
1.8社会责任
遵从当地的社会责任、道德、环境、法律法规要求。如不雇佣童工、使用正版软件、慈善捐赠、 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遵从劳动法、节能环保。
二 、 选择本地化供应商的具体评估项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规范列出的各项评估内容,了解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可以以各评估项对供应 商遵从情况进行评估(需提供说明或相关材料)。
2.1服务类型/语种数量
贵公司是否全球布局?这些分支机构分别分布在哪里、哪些城市?在中国有多少分支机构?
请列举贵公司可以提供的本地化服务的类型。
您支持哪些语种的本地化服务?哪些是贵公司的优势语种和优势领域?
贵公司是否能支持人员外派服务?如果可以,哪些业务可以提供人员外派服务?
其他(可补充)
贵公司是否可以为客户建立专职团队?如果可以,这个专职团队中将设置哪些角色?是否可以提供这些角 色分别承担怎样的职责职位说明书?
贵公司的本地化项目经理资质如何?是否经过专业认证或培训?如有多少年的本地化项目管理经验?每年 交付的项目规模是多少?最近一年交付的大型项目规模是多少?
贵公司是否有资源招聘系统、流程、标准?如有,请详细描述。
贵公司使用的译员、审校、测试专家等是目标语言为母语译者、审校、测试专家的人员吗?采取哪种合作
模式:通过专职还是兼职与公司合作还是与个人合作、还是与机构合作模式?
贵公司是否支持外派员工到客户现场办公?对于外派员工的管理是否有清晰组织结构和流程支撑?
是否承诺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新资源进入、现有资源和退出等相关变动严格遵循客户的流程要求?
其他(可补充)
2.3综合产能与报价
贵公司业务峰值时期的交付能力如何?针对特定客户是否有对交付能力有范围的承诺?如何支撑紧急项 目?交付100,000字的多语言项目,正常周期需要多长?
贵公司是否可以支撑紧急项目?如果可以,能否描述贵公司对于紧急项目的定义和承接能力?
是否接受单价为含税价,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单价?请详细列出报价要素(可以以某一个项目为例)。
是否能根据客户要求通过培训等各种方式提升现有资源的产品技术理解能力、工具使用能力以及对应的专 业能力?
能否根据客户需求的弹性变化,准备稳定且灵活的资源支撑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其他(可补充)
2.4质量与流程
贵公司是否通过国家标准化组织质量体系标准 ISO、软件能力与成熟度模型 CMM、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
ITTL 或者其他质量体系和标准的认证?如果通过,请附上认证通过资料。
贵公司是否有高效运行的本地化流程?如有,请附上流程文档。
对于紧急项目是否有有效流程保证及时、高质量交付?
贵公司如何评价和验收交付件质量?交付件遗留缺陷率可以控制在什么范围?
贵公司是否有质量管理体系?如果有,请详细描述该体系。
贵公司是否有内部质量评估报告?如果有,是否愿意与客户分享该报告?
贵公司是否与客户具有相同的质量理念?是否能按照客户质量要求建设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是否有系统的质量回溯机制?如果有,请描述该机制的运行方式。
能否承诺客户交付件质量保质期?如果能,质量保质期多久?
如果交付件质量未达到客户质量要求,是否有弥补措施?如果有,请详细列举。
其他(可补充)
2.5响应与交付
在收到客户的request需求后多长时间内能确认资源并反馈结论给客户?
贵公司能按时交付客户所有的项目吗?如不能,能承诺的及时交付率是多少?
是否能按照客户要求交付项目交付件和过程件,包括但不限于已校对的和未校对的译稿、答疑文件、术 语、语料库?
能否与客户共同建设语言平台,如风格指南(Style Guide)、术语库、语料库,并在共享平台成果的基础 上承担应有的维护义务?
是否具备完善的问题管理和投诉处理机制?如果是,请详细描述该机制的运行方式。
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内容,是否有向客户报告并请求解答的机制?如果有请附报告的模板或 描述报告方法。
其他(可补充)
2.6技术能力
贵公司是否有专职的技术和开发团队?如有,团队规模有多大?主要分布在哪里?
贵公司在项目管理、质量检查、本地化测试、内容翻译等方面是否有系统、平台、工具的支撑?如有,请 一一说明。
贵公司是否有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和语言资产管理)?该系统能实现哪些功能?是否为自主研发?
贵公司是否有在线协同翻译平台?该平台能实现哪些功能?是否自主研发?
贵公司是否有排版质量检查工具?是否自主研发?
其他(可补充)
2.7信息安全
是否有专职的信息安全团队?贵公司如何保障客户数据安全?
贵公司是否有明确的信息安全策略?如有,请提供附件。
是否有健全的信息安全制度,并能落地执行?
所有参与客户项目的人员是否会签署保密协议?保密协议有效期多长?
是否能按照客户的信息安全要求搭建办公环境?
是否有网络安全制度和要求?是否遵循客户的网络安全要求?
是否能根据客户要求建立离岸开发中心(ODC)?
贵公司是否有数据安全的灾难恢复系统,如果有,请说明。
其他(可补充)
2.8社会责任
贵公司是否承诺遵循当地国家和地区的道德要求、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否履行当地要求社会责任?
是否遵循当地劳动法规或者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是否拖欠或变相克扣译员(专职和兼职)工资和福利?是否提供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
是否遵循当地保险法律法规、税务法律法规?
其他(可补充)
本地化服务报价规范Quotation for Localization Service
中国翻译协会是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教学与培训、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相关咨询业 务在内的语言服务行业的全国性组织。制定中国语言服务行业规范,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是中国 翻译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
本地化服务是语言服务领域中一种综合了翻译、工程、排版以及测试等多种任务的服务,由于本 地化是个新兴的行业,很多服务提供方甚至购买方对本地化服务的要素存在理解上的不同,导致服务 过程中时常遇到问题。本规范定义本地化服务报价相关的任务与报价方式,以软件用户界面和文档本 地化报价为处理对象,分为“软件用户界面本地化服务报价项定义”和“文档本地化服务报价项定 义”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给出了详尽的服务内容描述和工作量统计方法的说明,附加“单价与翻译 记忆库匹配率的关系”和“本地化服务报价模型”两个附录为本地化服务报价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 本地化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本规范适用于产品的本地化服务报价。由于技术更新和市场发展,新的本地化对象将不断涌现, 例如网站、移动应用程序等,可以根据这些对象的特征以及本地化的要求,参考本规范进行本地化服 务报价。本规范由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组织编写,由中国翻译协会发布。
一 、 软件用户界面本地化服务报价项定义
1.1文件翻译前/后处理 File pre-process and post-process
1.1.1任务定义
文件翻译前、后处理属于本地化工程的一部分,是在翻译前后由本地化工程师对文件进行必要工 程处理的过程。经处理后的文件既可使用适当的本地化工具进行翻译,以充分利用这些工具的高效性 与经济性,同时又能保证与源语言文件的结构与格式相同,以便其能够进行正确地编译及运行。
1.1.2任务描述
分析资源包,挑选出需要翻译的文件。
择适当的本地化工程/翻译工具。
针对选定的工具,定义配置文件,确保需要翻译的字符串可以在工具中翻译,并将不需要翻译 的内容保护起来,避免被修改。
对文件格式进行必要的转换,创建翻译包。
确定工作范围以及工作项,并根据情况基于上一版本文件或翻译记忆库分析文件,统计工作量。
将已翻译好的文件转换回原始格式。
根据项目要求,进行编码设置或转换。
检查文件名及文件夹结构,确保与源语言文件一致;或根据特定要求进行必要的更改。
1.1.3定价机制
按所花费的小时数计费。
1.2翻译 Translation
1.2.1任务定义
使用适当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将软件界面字符串由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并使翻译后 的字符串符合目标语言的要求与风格的过程。该任务一般由本地化公司内部或外部译员执行。
1.2.2任务描述
包含以下五项活动:
翻译:使用适当的工具翻译用户界面字符串,且本过程中必须遵循客户要求及行业术语,符合 目标语言的格式、文化风俗等方面的要求。
校对:对已完成翻译的文件进行检查并更正发现的问题。
可读性检查:对已完成翻译与校对的文件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检查静态字符串文本的流畅性, 验证术语遵从性与一致性,核对热键的正确性等。
内部质量保证检查:在翻译/校对过程中或提交文件给客户之前,由质检人员按一定比例抽检。 然后,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更正发现的问题或者返工。
据客户方反馈修改:客户方检查语言质量并给出反馈意见后,翻译人员根据反馈意见修改文件。
1.2.3定价机制
按加权字数计费。关于模糊匹配的换算关系,请参阅附录1的“单价与翻译记忆库匹配率的关 系”。
1.3界面布局调整 Dialog Resizing
1.3.1任务定义
对资源文件中的静态对话框进行格式检查和调整,使其控件的大小、位置、样式等适合翻译后的 文字,以确保文字显示完整美观的过程。
1.3.2任务描述
根据资源文件的类型选择适用的工具或软件。
对所有对话框应用目标语言所要求的字体。
打开每个静态对话框,检查其中的所有控件是否存在以下问题:控件未对齐、控件或文字重 叠、文字被截断或显示不完整、文字换行不正确或其他任何版式问题。
发现任何问题时,通过拖动控件、调整控件大小、修改坐标值、缩短翻译等方式进行修复。
1.3.3定价机制
按所花费的小时数计费。
1.4本地化软件编译 Localized Software Building
1.4.1任务定义
以源语言软件程序为基础设置编译环境,使用翻译后的资源文件创建目标语言软件安装包的过程。
1.4.2任务描述
本地化软件编译的具体实现与源程序的开发过程密切相关,通常由客户提供详细的编译指导文 档。主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设置编译环境:包括安装编译所需要的各种应用程序,设置操作系统环境变量,复制编译源语 言软件时使用的文件结构,并进行必要的修改(例如文件路径、语言代码、脚本代码或批处理 文件等)。
置入目标语言的资源文件后执行编译。如果编译不能成功完成,则需要检查编译环境以及翻译 后的文件;待问题修复好重新运行编译。
检查编译的软件。如果发现了问题(例如由于资源文件编码不对导致的乱码),需要修复问题 后重新执行编译。
1.4.3定价机制按所花费的小时数计费。
1.5界面测试Cosmetic Testing / User Interface (UI) Testing
1.5.1任务定义
对本地化产品执行的界面外观检验的过程,主要检查界面上的文字和控件布局是否美观,并且是 否呈现了所有预期内容。
1.5.2任务描述
软件界面的主要组成元素包括窗口、对话框、菜单、工具栏、状态栏、屏幕提示文字等。由于本 地化后的文字与原始开发语言的文字相比在大小和长度上都有所变化,为了确保本地化后软件界面的 准确性与美观,测试人员需要检查:
各种元素上的文字是否显示完整,包括标点符号、热键等。
各种控件的排列是否整齐,大小是否一致。
各种控件的显示是否方便用户操作。
与源语言界面相比,是否有缺少的控件或内容。
是否所有可本地化的文字都已本地化。 执行界面测试,既可以按照测试用例逐个界面进行测试,也可以直接检查截屏的界面图片。 发现问题时,需要在相应界面图片上做出说明并将问题记录在缺陷报告或缺陷管理数据库中;同时需要提供重现操作步骤,以方便在修复问题后进行验证。
1.5.3定价机制按所花费的小时数计费。
1.6语言测试 Linguistic Testing
1.6.1任务定义
对本地化产品执行的确保语言准确性的测试过程。该过程通常由熟悉软件产品的语言专家执行, 检查本地化软件中文字的语言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1.6.2任务描述
主要工作是检查本地化软件界面内容的语言质量,包括准确性、专业性、完整性、一致性、可读性:界面文字是否准确描述了相关的操作。
术语是否符合专业/行业的习惯用法或客户要求。
文字表达是否符合本地化语言的表达习惯。
字符串语义是否完整,是否有语义被截断或衔接不上的情况(通常是由于翻译时未能正确处理 组合字符串或由于变量指代不明导致翻译不正确所致)。
术语或表达是否一致。
提示信息或错误消息中对界面的引用与实际界面是否一致。
是否有漏翻译的内容。
是否有过度翻译的内容,例如不该翻译的产品名。 执行语言质量测试,既可以按照测试用例逐个界面进行测试,也可以直接检查截屏的界面图片。
如果在本地化软件环境中按照测试用例执行,还需要搭建测试环境。 为了保证语言测试的质量,测试人员在测试之前必须阅读和熟悉相关的软件术语表,了解软件翻译的规范与要求。发现问题时,需要将问题记录在缺陷报告或缺陷管理数据库中,同时提供以下信息:
当前翻译(方便修复问题时定位到正确的位置)。
建议的翻译。
重现问题的详细操作步骤(方便修复问题后在新版本中进行验证)。
界面图片。
1.6.3定价机制按所花费的小时数计费。
1.7本地化功能测试 Localization Functionality Testing
1.7.1任务定义
对本地化产品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本地化后的产品符合当地标准或惯例,并保证各项原有功能 无损坏或缺失。
1.7.2任务描述
在执行本地化功能测试之前,需要针对源语言软件创建测试用例。在测试用例中,列出了需要的 测试环境,需要执行的测试步骤以及每一步操作后应该显示的界面或实现的功能。首先,测试人员需要根据测试要求准备本地化测试环境。对于本地化测试来说,需要同时准备本地化测试语言环境与源语言测试环境。然后,测试人员在本地化软件环境中按照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检查在执行相应操作后 是否能显示与源语言软件中相同的界面,或实现源语言软件中同样的功能。测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 于):
本地化软件是否能够正常安装与卸载。
所有菜单或按钮功能是否正常。
所有热键/快捷键功能是否正常。
排序结果是否符合本地化语言的习惯。
是否支持本地化语言的数据格式(日期、时间、姓名、度量衡、地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 纸张格式等)。
是否支持本地化语言文字的输入、编辑、显示和保存。
是否支持对本地化语言文字的搜索。 发现本地化功能错误后,需要在源语言软件上进行相同的测试,以确定是本地化功能错误还是源软件的设计错误。如果同时进行多种本地化语言的测试,在一种语言上的功能错误还需要在其他语言版本上进行相同的测试,以确定该错误是单一语言特有还是多种本地化版本共有的错误。发现问题时,需要将问题记录在缺陷报告或缺陷管理数据库中,同时提供以下信息:
测试时所用的环境(包括操作系统版本、相关的软件版本等)。
重现问题的详细操作步骤。
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
相关附件(软件界面截屏、相关的日志文件或其他需要使用的文件)。
1.7.3定价机制按所花费的小时数计费。
1.8缺陷修复及回归验证 Bug Fixing and Regression Testing
1.8.1任务定义
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方法,对所报告的各种缺陷进行修复,然后在新编译的软件中验证缺陷是否已 被正确修复以及是否引入新缺陷的过程。
1.8.2任务描述
对于界面外观测试、语言质量测试和本地化功能测试过程中报告的缺陷,需要进行调查和修复。 对于界面外观和语言质量相关的缺陷,一般由本地化团队直接在本地化的资源文件中进行修复。如果 找不到相应的界面或文字,则需要将报告指回给客户方的测试组长或开发团队。对于功能相关的缺 陷,一般由客户方测试组长或开发团队处理。如果调查后发现是由于本地化翻译或工程所导致的问 题,缺陷将会指回给本地化团队。
本地化团队在软件资源文件中修复缺陷后,需要更新缺陷记录并提供以下信息:
受影响的文件(及字符串的资源标识)。
交付修复后文件的日期(以便确定哪个版本的软件将包含修复的内容)。 如果未能修复缺陷,也需要更新缺陷记录并提供相应说明。 在软件资源文件中修复缺陷后,需要重新执行编译并生成新的本地化软件版本。然后测试人员执行回归验证,即在新版本中,按照缺陷报告中提供的重现操作步骤去验证缺陷是否已被正确修复以及 是否引入新缺陷。
1.8.3定价机制按所花费的小时数计费。
1.9术语表及翻译记忆库维护 Glossary and TM Maintenance
1.9.1任务定义
在整个项目周期内,对术语表和翻译记忆库进行的一系列维护和更新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项目初期创建术语表及翻译记忆库;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随着项目信息的更新来相应更新术语表及翻 译记库;在项目结束时整理并归档术语表及翻译记忆库。
1.9.2任务描述
术语表的创建与维护:
如果客户没有提供术语表,需要基于软件资源文件或文档,筛选关键术语,生成源语言术语列 表。该列表中通常包含源语言术语、术语定义或相关上下文、词性、来源等信息。
根据术语列表中的信息以及相关的参考文档,将术语由源语言翻译为目标语言。
提交客户审核后,根据客户反馈修改并形成最终的术语列表。
翻译过程中持续识别新的术语,并定期重复以上步骤(添加术语 -> 翻译 -> 提交客户审核 -> 确 定最终翻译),并将新确定的术语添加到术语列表中。
根据客户在校对文档或执行测试过程中对术语提出的反馈更新术语列表。
项目结束时,整理术语表并随项目文件归档。及时、准确地维护术语表可以确保这些术语在所 有内容中保持一致。
翻译记忆库的创建与维护:
根据客户要求使用旧版本的翻译记忆库或创建全新的翻译记忆库。
项目执行过程中,定期通过清理最新双语文件的操作更新翻译记忆库。
根据客户反馈,修改双语文件并更新到翻译记忆库中。
如果不能通过双语文件进行更新,也可以直接修改翻译记忆库。
如果需要全局修改某个术语或句式,可以将翻译记忆库的内容导出为文本文件;在外部修改完 成后再重新导入翻译记忆库。
项目结束时,确保客户反馈或缺陷报告中的所有语言相关的修改都已反映在翻译记忆库中,然 后随项目归档翻译记忆库。术语表与翻译记忆库的有效维护可以确保这些信息在将来更新项目中的成功复用。
1.9.3定价机制按所花费的小时数计费。
1.10搭建测试环境 Testing Environment Setup
1.10.1任务定义
根据客户方对测试环境的要求,安装并配置硬件、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应用软件环境,确保 软件测试环境与客户要求完全一致。
1.10.1任务描述
搭建测试环境是软件测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该环境的适合与否会严重影响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 正确性。
测试环境搭建主要包括下面几个要素:
确定测试环境的组成:
所需计算机数、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
部署被测应用的服务器所必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Web 服务器及其他 相关组件。
用来保存测试工作中生成的各种文档和数据的服务器所必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测试中所需要使用的网络环境。
管理测试环境:
设置专门的测试环境管理员角色。
记录测试环境管理所需的各种文档
测试环境访问权限的管理:
为每个访问测试环境的相关人员设置单独的用户名和密码。
测试环境的备份和恢复:
测试环境必须是可恢复的,应当在测试环境发生重大变动时进行完整的备份。
1.10.3定价机制按所花费的小时数计费。
1.11编写测试用例 Test Case Creation
1.11.1任务定义
测试用例是一种描述具体测试步骤的文档,其中将描述测试的输入参数、条件及配置、操作步 骤、预期的输出结果等,使测试人员判断被测软件的工作是否正常。设计、编写和执行测试用例是测 试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测试用例通常由测试用例管理系统或工具进行管理。
1.11.2任务描述
编写测试用例通常应遵循下列原则:
最大程度地覆盖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风险。测试工程师应在测试计划编写完成之后,在开发 阶段编写测试用例,参考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功能点和风险对每个功能点和风险进行操作上 的细化,尽可能趋向最大需求和风险覆盖率。
测试用例对测试功能点、测试条件、测试步骤、输入值和预期结果应有准确定义。
测试用例的设计应包括各种类型的测试用例。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除满足系统基本功能需求 外,还应考虑各种异常情况、边界情况和承受压力的能力等。
测试用例的管理。使用测试用例管理系统对测试用例进行管理。 通常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应具备以下特性:
最大化发现错误的概率
没有冗余测试和冗余的步骤
测试是“最佳类别”
既不太简单也不太复杂
测试用例可重用且易于跟踪
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功能需求
1.11.3定价机制按所花费的小时数计费。
1.12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1.12.1任务定义
运用本地化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对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和管理,对项目预算和进度进行 跟踪、对质量进行监控、对风险进行预防,以确保成功实施项目并提交客户指明的项目产出物。
1.12.2任务描述
项目管理贯穿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对项目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来说,在项目的每个 阶段,项目管理分别包含以下任务:
启动和计划阶段:
分析项目范围和工作量,创建报价,制定预算。
定义项目流程,制定项目计划,识别风险。
组建项目队伍并准备其他资源。
召开项目启动会议。
创建和维护项目连续性计划,定义备份策略。
项目执行和监控阶段:
快速响应客户请求或疑问,管理工作范围。
管理项目相关的所有文件与信息并进行版本跟踪。
有效监控项目流程,确保各个环节得到正确实施。
有效监控产出物质量,确保达到客户方要求。
有效监控项目进度,按计划及时提交项目产出物给客户。
定期向客户报告项目进度;如有必要,提交项目状态报告。
召开项目组内定期会议,确保所有人员清楚项目最新状态。
对于客户方反馈,跟踪其修复结果。
对于多语言项目,确保在一个语言中发现的问题也能在其他语言中得到及时修复。
及时更新报价并提交客户确认。
及时就可能影响项目成本的问题与客户沟通。
识别、报告并监控可能影响项目质量、进度与成本的潜在风险。
报告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如有必要,提供改进措施。
项目结束阶段:
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并召开总结会议。
归档项目文件及信息。
联系项目管理办公室,安排客户满意度调查。
分析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如有必要,撰写改进报告。
1.12.3定价机制按其他所有任务总成本的一定百分比计费。
二 、 文档本地化服务报价项定义
2.1文件翻译前/后处理 File pre-process and post-process
2.1.1任务定义
文件前、后处理属于本地化工程的一部分,是在翻译前后由本地化工程师对文件进行必要工程处 理的过程。经处理后的文件既可使用适当的本地化工具进行翻译,充分利用这些工具的高效性与经济 性,同时又能确保维持与源语言文件相同的结构与格式,以便能够正确地进行编译及运行。
2.1.2任务描述
分析资源包,挑选出需要翻译的文件。
选择适当的本地化工程/翻译工具。
针对选定的工具,定义配置文件,确保需要翻译的文本可以在工具中翻译,并将不需要翻译的 内容保护起来,避免被修改。
对文件格式进行必要的转换,创建翻译包。
确定工作范围以及工作项,并根据情况基于上一版本文件或翻译记忆库分析文件,统计工作量。
将已翻译好的文件转换回原始格式。
根据项目要求,进行编码设置或转换。
检查文件名及文件夹结构,确保与源语言文件一致;或根据特定要求进行必要的更改。
2.1.3定价机制按所花费的小时数计费。
2.2翻译 Translation
2.2.1任务定义
使用适当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将用户手册、联机帮助等文档的内容由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 语言,并使翻译后的内容符合目标语言的要求与风格的过程。
2.2.2任务描述
包含以下五项活动:
翻译:使用适当的工具翻译,且本过程中必须遵循客户要求及行业术语,符合目标语言的格 式、文化风俗等方面的要求。
校对:对已完成翻译的文件进行检查并更正发现的问题。
可读性检查:对已完成翻译与校对的文件进行检查,确保语言流畅、意思表达明确无歧义,以 及术语使用准确一致等。
内部质量保证检查:在翻译\校对过程中或提交文件给客户之前,由质检人员按一定比例抽检。 然后,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更正发现的问题或者返工。
根据客户方反馈修改:客户方检查语言质量并给出反馈意见后,翻译人员根据反馈意见修改 文件。
2.2.3定价机制
按加权字数计费。关于加权字数、模糊匹配的换算关系,请参阅“单价与翻译记忆库匹配率的关系”。
2.3软件界面截屏 Software Screenshot
2.3.1任务定义
软件界面截屏 Software Screenshot
2.3.2任务描述
截屏:为了更直观的进行产品使用说明,用户手册和联机帮助等文档中通常会引用产品中的许多用户界面。为了本地化这些图片,需要在设置好的本地化产品环境中,根据文档中描述的操作,找到与源语 言图片相对应的目标语言的界面,抓取并保存为目标语言的图片。具体任务包括(但不限于):
安装本地化产品环境。
准备截屏环境(包括颜色、分辨率等设置)。
根据产品帮助、用户手册中的描述,抓取文档中引用的本地化语言的用户界面图片。
将图片保存为指定的格式并遵照命名约定进行命名(一般保留与英文相同的格式和名称)。
检查图片尺寸,并确保其内容与英文图片一致。如果存在不一致,请报告问题。
2.3.2定价机制
准备截屏环境按工程小时数计费。
截屏按图片张数计费。
2.4图形编辑 Graphic Manipulation
2.4.1任务定义
对本地化后的屏幕截图或源语言屏幕截图、流程图等进行文字编辑和格式调整的过程。
2.4.2任务描述
对于有些难以在产品环境中调出的界面,或者某些非用户界面图形(例如流程图),统称为可编 辑的图形。可编辑的图形需要在图片处理工具中直接编辑来进行本地化。编辑图形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操作:
从源语言图片上提取需要翻译的文字。
将提取的文字翻译为目标语言。
在图片编辑工具中,用翻译好的文字替换图片上源语言的文字。
设置图片上文字的格式及版式。
保存为目标语言的图片。
检查目标语言的图片,并修复发现的问题。
2.4.3定价机制
提取可编辑图形上的文字按工程小时数计费。
翻译提取出的文字按翻译字数计费。
编辑图片按图片张数计费。根据图片的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图片和复杂图片。简单图片一般 指文字不超过 20 字且版式比较简单的图片。复杂图片指超过 20 字或版式比较复杂的图片(例 如包含了非单色的背景)。
2.5桌面排版 Desktop Publishing ( DTP)
2.5.1任务定义
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文档、图形和图像进行格式和样式排版并输出的过程。
2.5.1任务描述
对于本地化行业,桌面排版通常是基于源语言的文档、图形或图像,使用适当的排版或图形处理 软件,针对翻译后的各种语言的文字,按照各自语言的版式规范和排版要求进行排版,最终形成各种 本地化语言版本的文档、图形或图像。具体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设置文字格式(包括字体、字号、样式、间距等)。
设置页面格式(页面尺寸、段落、表格/列表、页眉/页脚、页号、裁切线等)。
编辑交叉引用。
插入本地化的图片或添加图片链接。
编辑目录与索引。
最终版式检查。
输出 PDF或客户要求的格式。
根据客户反馈修改版式问题。
2.5.3定价机制
按页数计费,计费单价取决于所使用的工具。
按小时数计费,适用于工程相关的任务报价。
2.6联机帮助编译及检查 On-line Help Compiling and Checking
2.6.1任务定义
基于源语言的联机帮助文档编译环境,使用翻译后的文件创建目标语言的联机帮助文档,并检查 其页面版式以确保符合目标语言要求的过程。
2.6.2任务描述
联机帮助编译的具体实现与源文档的创作过程和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 编译目标语言的联机帮助文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务:
安装编译工具/软件,并进行必要的设置(具体设置取决于编译工具的要求)。
准备编译环境,包括复制源语言联机帮助编译环境并进行必要的修改(例如更改语言编码、字 体等)。
置入已本地化的文件(包括内容、目录、索引、图片及样式等),然后执行编译。如果编译不 能成功完成,则需要检查编译环境;待问题修复后重新执行编译。
检查编译好的联机帮助文档。如果发现明显的问题(例如由于翻译的帮助文档编码不正确导致 目录、索引或页面中出现乱码),则需要修复问题后重新执行编译。
对编译好的目标语言的联机帮助文档执行格式检查,包括(但不限于):
检查目录中的内容与源语言帮助文档中的内容一致,确保内容无缺失或增加。
检索索引项排序是否正确。
检查每个页面是否都能正常显示。
逐页检查,确保内容中无乱码,页面内容及版式与源文档一致,各种样式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
检查图片显示是否与源文档一致,可本地化的图片是否已正确本地化。
在软件中调用帮助文件(例如点击帮助按钮或按 F1 键),显示出相应的帮助页面。
修复问题后重新执行编译。
根据客户反馈进行修改后重新执行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强大脑参赛人员名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