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福建考生今年福建有多少考生的,448分,想报厦门理工学院有希望吗?

​今年高考文科465分推荐报考上什么大学2018
当前位置: &
​今年高考文科465分推荐报考上什么大学
2018高考考生成绩查询后,选学校成了最重要的事情,那么465多分该报考什么学校,465分可以报考那些大学呢,下面小编就整理了历年465左右可以报考的大学名单,考生可以参考性的选择学校,当然每年的录取分数线有变化,这里的465分可以报考的大学名单仅仅起到参考作用。下面一起来看2018高考文科465分推荐报考的大学吧!高考465分能上什么高校名称专业年份批次平均分最高分山西财经大学资产评估2015本科二批470分470分中国民航大学会计学2015本科二批470分470分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2015本科二批462分470分西北政法大学金融学2015本科二批462分470分辽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2015本科二批453分470分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科学2015本科二批470分470分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类2015本科二批463分470分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类2015本科二批465分470分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学2015本科二批451分470分大连民族大学旅游管理2015本科二批447分470分辽宁师范大学历史学2015本科二批463分469分浙江财经大学市场营销2015本科二批455分469分中华女子学院应用心理学2015本科二批469分469分扬州大学法学2015本科二批469分469分北京城市学院旅游管理2015本科二批437分469分湖南理工学院广告学2015本科二批447分469分山西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015本科二批463分469分南京邮电大学市场营销2015本科二批448分469分上海海关学院税务2015本科二批468分468分山东财经大学行政管理2015本科二批468分468分中北大学汉语言文学2015本科二批445分468分西安外国语大学外交学2015本科二批467分467分山西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学2015本科二批457分467分河北大学公共管理类2015本科二批465分467分石家庄铁道大学工商管理类2015本科二批447分467分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2015本科二批452分467分大庆师范学院英语2015本科二批441分467分山东财经大学信用管理2015本科二批467分467分扬州大学商务英语2015本科二批467分467分华北科技学院工商管理2015本科二批444分467分厦门理工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2015本科二批467分467分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类2015本科二批464分466分廊坊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2015本科二批458分466分南京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2015本科二批466分466分长春理工大学俄语2015本科二批458分466分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2015本科二批458分466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会计学2015本科二批457分466分河南理工大学会计学2015本科二批458分466分湖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5本科二批466分466分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2015本科二批466分466分学校位于山西太原,分坞城、迎泽和平阳三个校区办学,校园占地面积近1100亩,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1684人,其中专任教师1140人,教授、副教授457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926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级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等43人,省级教学名师24人。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1951年公立财经山西省教育厅
05月25日05月24日05月23日05月22日05月21日05月19日05月18日05月17日05月16日05月15日05月14日05月12日05月11日05月10日05月09日05月08日05月07日05月05日05月04日05月03日07月06日07月06日07月06日07月06日07月06日07月06日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2017福建省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厦门大学第一
日09:51&&来源:
原标题:校友会2017福建省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厦门大学第一
  福建省哪所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最高?哪些大学人才培养水平、教师水平最高?哪些大学是2017年全国高考优秀考生报考福建省高校的最佳选择?
  为了给2017年全国高考和考研考生、外国来华留学生报考福建省大学提供权威参考指南,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最新发布2017中国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雄居前3甲,南京大学第4,武汉大学第5。北京大学问鼎2017中国大学教师水平排行榜首位,清华大学雄居2017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榜首。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名列2017中国民办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前3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名列2017中国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排行榜前3强。最引人关注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培养造就的中国“地级城市”书记和市长校友人数最多,雄居2017中国大学市长校友排行榜冠亚军,堪称“中国市长的摇篮”。报告发布最新2017福建省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2017福建省民办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2017福建省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排行榜、2017福建省大学教师水平排行榜和2017福建省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厦门大学问鼎2017福建省大学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和教师水平排行榜冠军
  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中,厦门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最高,雄居校友会2017福建省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榜首,是2017年全国高考和考研考生报考福建省高校的最佳选择。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侨大学跻身前5强;仰恩大学、闽南理工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名列2017福建省民办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前3甲;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名列2017福建省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排行榜前3强。
  在最新2017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和2017中国大学教师水平排行榜中,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雄居校友会2017福建省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前5强;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名列校友会2017福建省大学教师水平排行榜前5名。值得关注的是,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入选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水平最高,最具示范引领作用。
  《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由赵德国、蔡言厚和党亚茹主持撰写,旨在为2017年全国高考及考研考生、外国来华留学生挑大学选专业填志愿提供权威报考指南,艾瑞深研究院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是目前中国持续开展大学评价和创新创业研究时间最长的研究团队,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中国高校自我评估和社会评价的历史,1989年以国家教委科技司对外公布的权威数据为基础发布了中国第1个综合大学排行榜,2003年发布世界范围内唯一以校友、质量、影响为主题特色的“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2009年首创“中国大学星级评价体系”,2010年发布我国第1个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2013年提出“中国大学分类新标准”,已连续15年发布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
校友会2017福建省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中国知名大学
中国知名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区域高水平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高水平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区域高水平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泉州师范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福建警察学院
区域高水平大学
福建江夏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宁德师范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福建商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厦门医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校友会2017福建省民办大学教学质量排行榜
中国一流民办大学
闽南理工学院
区域高水平民办大学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区域高水平民办大学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厦门工学院
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厦门华厦学院
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福州理工学院
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校友会2017福建省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排行榜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中国一流独立学院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中国知名独立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区域高水平独立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区域知名独立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区域知名独立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中国知名独立学院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区域高水平独立学院
校友会2017福建省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中国知名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中国知名大学
区域高水平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区域高水平大学
宁德师范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区域高水平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福建警察学院
区域高水平大学
福建江夏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福建商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泉州师范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厦门医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校友会2017福建省大学教师水平排行榜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中国知名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中国知名大学
区域高水平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区域高水平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区域高水平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泉州师范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福建警察学院
区域高水平大学
福建江夏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区域知名大学
宁德师范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福建商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厦门医学院
区域知名大学
(责编:林露、贺迎春)
教育部今年将完成对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巡视全覆盖
教育部日前印发的《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及直属机关任务分工方案》显示,教育部党组今年将对9所直属高校和5家直属单位进行巡视,在十九大召开之前完成对直属单位、直属高校巡视全覆盖。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将全部、直接下放至高校
根据《意见》实施改革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将全部直接下放至高校,由高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用。条件不具备、尚不能独立组织评审的高校,可采取联合评审的方式。服务 | @高三毕业生,846个工科专业进入全球“第一方阵”,你想报哪个
截至2017年底,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共认证了全国198所高校的846个工科专业。通过专业认证,标志着这些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
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标志着工程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工程专业质量标准达到国际认可,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突破。作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结果已得到其他18个成员国(地区)认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覆盖21个专业类,计划2020年实现所有专业大类全覆盖。
作为全国19000多个工科专业的代表,本次公布的相关专业在参与认证的过程中,积极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主动对标《华盛顿协议》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修订培养目标、重组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改革、明晰教师责任、健全评价机制、完善条件保障,着力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据悉,我国每年有约120余万工科专业本科毕业生。通过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在《华盛顿协议》相关国家和地区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或申请研究生学位时,将享有当地毕业生同等待遇,为中国工科学生走向世界提供了国际统一的“通行证”。同时,认证结果在行业及企业内有较高的权威性,在部分行业工程师资格考试或能力评价中享有不同程度的减免和优惠。
通过认证的专业有哪些?一起来看全名单↓↓↓
机械类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合肥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南交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太原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太原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长沙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沈阳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安徽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武汉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北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兰州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河北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黑龙江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浙江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河南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河南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南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安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安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沈阳建筑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上海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江苏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浙江科技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安徽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安徽工程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安徽建筑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福建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厦门理工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南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安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陕西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昆明理工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沈阳工业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天津理工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太原科技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兰州理工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湖北工业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兰州理工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沈阳化工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浙江工业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青岛科技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郑州轻工业学院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仪器类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合肥工业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
北京交通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北京理工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北京工业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
西安理工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大连理工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中国计量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
沈阳工业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上海理工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武汉理工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子科技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北京科技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河北科技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
大连交通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
安徽理工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青岛科技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湖北工业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西安工业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材料类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昆明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上海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盐城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黑龙江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计量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福建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河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河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金属材料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金属材料工程
内蒙古科技大学
金属材料工程
哈尔滨理工大学
金属材料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兰州理工大学
金属材料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安徽建筑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重庆科技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沈阳化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南京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青岛科技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河南工业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湖北工业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复合材料与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复合材料与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复合材料与工程
电气类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西南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北京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合肥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长沙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华南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太原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沈阳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浙江科技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国矿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湖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河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上海电力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厦门理工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中国计量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天津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常熟理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河南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中国计量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北工业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南京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自动化类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常熟理工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广东工业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类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太原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西南交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浙江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浙江科技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厦门理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河南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昆明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天津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河北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河南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西安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土木类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盐城工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宁波工程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广西科技大学
水利类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云南农业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山东农业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昆明理工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兰州交通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长春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内蒙古农业大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重庆交通大学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上海海事大学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江苏科技大学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测绘类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西安科技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淮海工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遥感科学与技术
遥感科学与技术
化工与制药类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化学工程与工艺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吉林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南京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武汉工程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浙江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合肥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沈阳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青岛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北京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中国矿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川理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西安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河北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南京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浙江科技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西南石油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昆明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宁波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中国海洋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陕西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兰州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石河子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河北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淮阴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安徽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福建农林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成都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华东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地质类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西南交通大学
勘查技术与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勘查技术与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勘查技术与工程
东华理工大学
勘查技术与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勘查技术与工程
勘查技术与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勘查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资源勘查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资源勘查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资源勘查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资源勘查工程
昆明理工大学
资源勘查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资源勘查工程
东华理工大学
资源勘查工程
桂林理工大学
资源勘查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
资源勘查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矿业类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华北科技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矿业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昆明理工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江西理工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安徽理工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河南理工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矿物加工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武汉科技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油气储运工程
纺织类专业
天津工业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
交通运输类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核工程类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农业工程类专业
农业水利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水利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水利工程*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农业水利工程*
石河子大学
农业水利工程
农业水利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农业水利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昆明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天津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大连工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河南工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郑州轻工业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河南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徐州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浙江工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福建农林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华北科技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青岛科技大学
生物工程类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1.标注为“*”的为目前不在有效期的专业,共计51个。
2.所列专业均有通过认证的有效期,详请查询认证协会网站http://www.ceeaa.org.cn/。
3.专业名称为专业的当前名称,有效期内曾用其他名称的,详请查询认证协会网站http://www.ceeaa.org.cn/。
《华盛顿协议》简介
《华盛顿协议》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之一,1989年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国等6个英语国家的工程教育认证机构发起,其宗旨是通过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认证结果,实现工程学位互认,促进工程技术人员国际流动。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华盛顿协议》成员遍及五大洲,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南非、日本、新加坡、中国台北、韩国、马来西亚、土耳其、俄罗斯、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19个正式成员,孟加拉、哥斯达黎加、墨西哥、秘鲁、菲律宾等5个预备成员。我国2013年6月成为预备成员,2016年6月转为正式成员。
来源:微言教育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福建文科考生人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