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了怎么样,看看长什么样

上线两年半,日活过千万,快看漫画的产品运营逻辑究竟是什么?
稿源:三节课
来源:三节课(sanjieke01)文 :余珈珈三节课注:快看漫画在产品上线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做到了总用户量突破 1 亿,日活千万用户,年初宣布完成2. 5 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且估值近 15 亿。本文的作者余珈珈将会从产品卖点、运营节奏及变现尝试三个角度,来复盘快看漫画这个估值 15 亿的漫画产品独角兽的发展之路。近年来,随着二次元文化的不断发展及壮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变成二次元文化的追随者,二次元领域的AGCN(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文化基本覆盖现代青少年文化娱乐相关领域。作为二次元文化中的主力军,漫画行业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资本的加码,不断地催生出了许多替代传统纸媒的新一代线上漫画平台——如腾讯动漫、有妖气、快看漫画等,而其中,快看漫画这个由一群 90 后组成的年轻团队,在产品上线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做到了总用户量突破 1 亿,日活千万用户,年初宣布完成2. 5 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估值近 15 亿。今天笔者会从产品卖点、运营节奏及变现尝试三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快看漫画是如何一次次做到大家眼中的“不可能”。一、快看漫画核心产品卖点从对快看漫画的使用及快看漫画的产品功能梳理中,笔者整理出以下四大快看漫画产品核心卖点:1.移动端漫画时代,条漫代替页漫考虑到我们的读者不一定是漫画界的“死忠粉”,因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传统分页漫画(简称“页漫”)与条形漫画(简称“条漫”)之间多维度的对比信息。从上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传统分页漫画画面复杂,镜头感强,而页漫整体画面更为简单;(2)传统分页漫画适合在纸媒上展现,条漫更适合移动端的展现方式;(3)相比于传统分页漫画,条漫更易于线上传播,制造与之相关的话题热点。对于快看漫画这款针对移动端的漫画产品来说,选择条漫这种“短平快”的快餐式阅读方式,让用户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内容的信息获取,大大降低了用户的阅读难度,更适合手机的观看体验。在内容上,条漫的内容及画面在整体构建上较为简单,便于用户理解及传播。2.时刻关注用户,给用户最想要的在产品功能上,除了基础漫画展示及阅读的功能外,还增加了许多时刻优化用户体验的功能。例如:漫画排行榜中的20+最爱榜;推荐中的男女版本自由切换等功能,极大程度对用户的喜好进行多重筛选,保证推送给用户的都是用户最想要且最优质的头部内容。3.全方位打造头部内容作为一个移动端漫画平台,平台上的内容打造是最核心且重要的一环,笔者总结快看漫画从内容风格、页面展示及内容篇幅三大方面所进行的内容打造,确保平台整体展现均为优质的头部内容。(1)内容风格上首先,我们从易观提供的快看漫画用户属性图可以看出,快看漫画以 24 岁以下年轻用户为主,且女性用户占了绝大比重,因此深入了解年轻女性用户对漫画的需求决定了快看漫画的内容打造方向。快看漫画平台虽然只有不到 1000 部作品,但平台主推的漫画类型均为女性向漫画主题如:恋爱、古风、校园、总裁,深深抓住一线迷妹的心。(2)页面展示上其次,快看在产品页面展示这块也费了不少心思,快看漫画的APP页面每屏只展示两部精选漫画让用户选择,极大程度降低了用户的选择动作,救活了一大批像笔者这样的选择困难症患者。平台利用现有大数据为用户推送相对偏好的精准内容,极大程度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左侧为腾讯动漫推荐页面,右侧为快看漫画推荐页面)并且我们能注意到,快看漫画的封面是占了画面极大比重的,而封面所表达的信息很大程度决定了用户是否会点击进入。可以说,快看漫画在用户视觉要求做到的不仅仅是减少用户选择,在漫画封面上同样有着“小心机”。在翻看了快看漫画大量热门漫画封面后,笔者总结出了一个快看漫画主要的封面结构:在色调、图像精美的前提下,提炼出本期内容的最吸引用户的关键画面,并配上撩人心弦的文案,三重信息引导用户一看到封面就有欲望点开进行阅读。(3)内容篇幅上当你以为快看漫画这样已经足够满足用户视觉体验时,它总能给你更多“意想不到”的小惊喜。当用户被封面吸引点击阅读后,会发现内容篇幅并不会很长,平均阅读时间在一分钟左右,用户可以利用任何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看到优质的漫画内容且不会“食用过量”,点到为止,结尾普遍会留下下一章节的悬念,让用户对内容保持期待,“欲罢不能”。(4)开放漫画评论,打造社区氛围快看漫画的每一篇漫画末尾均有漫画评论功能,用户可以自发评论、回复其他用户的评论及点赞,一来引导用户进行阅读情绪表达,增强用户粘性;二来通过评论,使得用户与用户之间产生关联,强化了平台社区属性。总体来看,快看漫画为用户提供更多玩法的同时,为平台增加了更多方向的可能性。二、快看漫画运营节奏通过快看月活用户量及快看搜索指数信息可以得到,快看漫画从上线到 2017 年 6 月份的产品生命周期,进而判断: 2014 年底到 2016 年 10 月为快看漫画的探索期, 2016 年 10 月往后快看漫画正式进入成长期。两年时间的飞速增长除了优质的头部内容打造及产品打磨,同样离不开一系列的运营动作进行支撑,下面我们将对快看漫画的冷启动和成长期两个不同阶段的运营节奏进行解读。1.冷启动阶段,多方位进行用户拉取(1)线上:CEO打造超级热点,推动产品迈出第一步2012 年,当时还在大学的陈安妮开始在网络上进行原创漫画发表,其发表的漫画以自己的生活为蓝本,靠这种贴近生活接地气的漫画类型闯出了一片天。 2013 年,在网络上坐拥百万粉丝的陈安妮获得了中国动漫金龙奖项,其作品#妮玛和王小明#在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 399 万次,成为当之无愧的“超级IP”,也为陈安妮之后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个人基础。2014 年 12 月,陈安妮及其创业团队打造并上线了第一版快看app,同月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上发表了一篇带有浓厚“陈安妮色彩”的短篇宣传漫画——《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在赵丽颖、姚晨、回忆专用小马甲等一众带有“自来水”体质的超级IP 牵头转发的推波助澜后,该漫画在网络引发 35 万转发, 10 万讨论, 36 万点赞,阅读量超过2. 5 亿,也让快看APP在舆论发酵的 24 小时内,下载量超过 30 万,又在三天内超过了 100 万大关,顺利让产品在冷启动阶段拉取到了第一批种子用户。(2)线下:开启全国巡回签售会,进一步拉取用户2014 年 12 月,快看漫画启动『 30 万元正版计划』,推动优质内容诞生。在平台有一定优质内容的前提下,团队依次在广州、东莞、深圳、上海等地进行线下全国巡回签售会,其中, 2015 年 10 月共签售主题书 33000 册,破广州购书中心,东莞覔书店,深圳中心书城签售记录。线下的火爆现场及媒体的报道推动了产品整体的社会影响力,促使用户量稳步增长。 2016 年 8 月,快看漫画月活用户量已达 673 万。(图为深圳中心书城签售现场合影)通过打造线上走心文案制造话题热点,获得第一批种子用户,随后推出『 30 万元正版计划』吸引一批优秀的漫画家入驻平台并进行优质内容创作,结合线下一线城市进行签售,线上线下形成闭环成功拉动产品冷启动阶段的用户增长。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雄安新区官网“中国雄安”上线了,快来看看是什么样吧~雄安新区官网“中国雄安”上线了,快来看看是什么样吧~博洁久百家号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刚刚发布公告称,近日,由中共河北雄安新区工作委员会、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由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雄安新区官网“中国雄安”(www.xiongan.gov.cn)中英文版上线(试运行)。中国雄安官网截图公告中国雄安将成为全球网民了解雄安新区的窗口和名片,打造在中国和国际上具有权威性、广泛影响力、话语权的多语种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政务服务平台和交互共享平台。千年大计雄安新闻雄安政务大美雄安雄安未来来源:巨潮资讯网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博洁久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人生的烦恼,多在于知道的太多,而做的太少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收藏的论坛
SMITE美服新品上线 看看新皮肤长啥样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近期游戏热闻请求互联网企业中,频繁的上线项目,代码是如何管理的,最好能看下 git workflow 长啥样
· 263 天前 · 2567 次点击
目前公司的测试环境只有一个,但是有的代码测试周期比较长且上线比较频繁,传统的 workflow 好像并不适合如 ,那么使用 git,如何管理代码,以及如何实现自动化部署呢,求教??
14 回复 &| &直到
10:06:14 +08:00
& &263 天前
你想问的是 CI/CD 的方案吧,跟 git workflow 没啥关系
可以了解一下 gitlab 的方案
& &263 天前
git 有比较标准的分支管理。
持续集成系统,比如 jenkins,可以配合 git 一起使用。
自动化部署可以考虑使用 docker。
比如 git 有:开发分支,测试分支,发布分支。
就可以使用 jenkins 来检测分支提交变化,自动打包部署 docker。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见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 &263 天前
@,不是 ci/cd,是代码的管理,不是 ci,cd 的实现。问题是单个测试环境,有的代码测试周期比较长但是别的需求需要测试上线,在这种情况下能通过 git 方便的管理代码吗
& &263 天前
你说的单个测试环境是什么意思?
是两个需求的测试环境相同?那就没问题
两个需求不能同时测试?这个就。。。
git 本来就去中心化了,做好版本管理,不建议搞太多分支。
& &263 天前
团队一直用 gitflow 的
但是一直也没有解决周期长的分支的合并问题
我们一直认为最好不要产生跨迭代的特性
也不要在一个迭代里让两个开发同时做一个功能 = =
& &263 天前
gitlab 做好各个分支 测试上线
联调 打好 docker
& &263 天前
我原来在某互联网独角兽公司工作做过一小段时间的 DevOps。当时我们团队对于频繁上线的系统采用的是这样的管理方式:git 上面分 3 个分支。master、stable、develop。功能描述是:develop 是开发主分支,以供开发人员合并代码和联调使用。stable 是稳定版本。以供多部门协调用的调试版本 [也称稳定版本] 。只有 stable 上经过确认的版本才能上 master 分支。这些都有专门的 CICD 的项目来进行管理。每天对于 master 分支的上线次数是有规定的。会避免一大部分失误造成的上线。
& &263 天前
说个在小 team 里面实现得还过得去的模式(当时 docker 还不够流行)
前提:
1. 强大的测试能力或者说自动化测试
我们的测试哥们工资很高,能指导开发数据库设计不合理,能写自动化测试
2. 较好的线上环境重建能力;包含标准测试数据库依赖的环境 5 分钟(也就是不管因为测试把数据库弄得怎么样了,5 分钟全套回复到标准环境);线上数据库脱敏重建 30 分钟;
3. 变更管理较完备,数据库变动版本化进入代码。
做法:
敏捷模式,每周 release,但是每 2 ~ 4 周为一个 sprint,每个 sprint 里面程序员手头 3 ~ 6 个功能 /Fix,每个功能一个分支。少数情况 2 ~ 3 人工作在一个分支上
hotfix/紧急变动在测试通过后会迅速合并到 master
分支提测前,会保证合并了当前 master (普通 merge 模式;不 rebase -- 当时大家 rebase 用得实在不熟,否则 rebase 应该也行)。会要求程序员做基本自测。
自动化测试通过后,该分支会被合并到一个测试环境(代码包括所有提测的分支),合并有冲突会打回让程序员自己去兼容其它分支(这个情况比较少,可能也是比较麻烦的,基本上让他们本地拿测试分支 merge 找问题);这个测试环境会再来一轮自动化,有问题也打回,然后 revert (这两步后期是土法脚本化了);
然后在这个环境上做对应的新功能测试,有问题也是 revert 掉这个分支带来的改动。
周五下午会决定哪些功能在上述环境上已经稳定并且准备上线,所有待上线分支都冻结,然后单个分支 squash merge 到 master。对这个 master 做一些最后测试并确认。
周一上线。(只有脚本自动化,有回退,但是没有灰度发布,有数据库变动且不兼容回退也碰到过,这个没完美解决好)
之后删除已上线两周的老分支(少数重要分支打 tag 后删除)。
优势是 master 上都是干净的一个个功能 commit 和部分 hotfix。
另外,如果分支跨了 sprint,基本上也是很烦的,和其他分支冲突几率大大增加;通常我们在回顾会上检讨是产品经理粒度不合适还是开发没做好。
现在有 docker 了按说可以把上面的自动化测试和环境重建做得更好方便。我仍然觉得 CI 流程做好了是基础,git 只是更灵活更能适应各种的 CI 流程而已。
& &263 天前
感觉不是代码的问题,是测试环境不够的问题。
你们可能把 staging 的测试环境当成 dev 测试环境来测 feature 用了。
feature 没 complete 之前,不确定能上的时候是不能进 staging 环境的。feature 全测通过了决定合并进去上线了再进 staging 环境。 也就是说 测 feature ( dev 测试环境) 和 测 release ( staging 测试环境或者叫 migration 测试环境)是要分开的。
基本等同#7 楼说的做法。
一个测试环境是不够的。。。想想单车道怎么超车,对吧。。。
& &263 天前
@ 我们目前也是 git flow, 合并的时候很是恼火,
github flow 这种基于 pull request 的可能更合理.
& &263 天前
目前也是尝试 git flow,分支管理真的好头疼。取下经。
& &263 天前
赞同 7 楼,经测试通过的代码分支才合并到 master
& &263 天前
@ 新项目怎么分配任务,很多功能会依赖基础的框架类库
& &263 天前
用 GitHub Flow。
& · & 1550 人在线 & 最高记录 3541 & · &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1 · 17ms · UTC 02:25 · PVG 10:25 · LAX 19:25 · JFK 22:25?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上线科技 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