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积分 欧拉公式与三角函数计算积分

欧拉公式的应用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欧拉公式的应用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5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用欧拉公式求积分e^xsinxdx_百度知道
用欧拉公式求积分e^xsinxdx
我有更好的答案
欧拉公式e^x=COSX+iSINX带入原函数,里面的所有三角函数就变成了2倍角,然后分部积分法算出答案
具体步骤写一写吧
初学者有点懵
求具体步骤
我手机不在身边用电脑弄得 &发图片不方便啊,照片好像有点模糊,&
采纳率:5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大佬们,两个关于复数的积分,应用欧拉公式,怎么积分【高等数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2,651贴子:
大佬们,两个关于复数的积分,应用欧拉公式,怎么积分收藏
大佬们,两个关于复数的积分,应用欧拉公式,怎么积分
大佬们看一看
跟欧拉公式有什么关联
登录百度帐号数学狂想曲(一)——搞笑图片的数学原理, 欧拉公式, 傅里叶变换
搞笑图片的数学原理
这是一个在各论坛流传已久的图片。这个题目的描述虽不复杂,但仅凭大学本科的高等数学,实际上是搞不定这个问题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上图中的被积函数1-cosxx2的原函数不是初等函数,因此无法使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求解该积分值。
它的解法其实图片中已经给出了线索,那就是傅立叶变换的能量积分公式。
以下是推导步骤:
利用半角公式进行变换。
由半角公式:
2sin2x2=1-cosx
1-cosxx2=2?sin2x24?x24=12(sinx2x2)2
查常用函数的傅立叶变换表,可得:
代入能量积分公式,可得:
∫+∞-∞(sinx2x2)2dx=2π∫+∞-∞(rect(t))2dt=2π?1
∫+∞-∞1-cosxx2dx=12?2π=π
实际上,这类积分都是Dirichlet积分的变种,解法也不止一种。
下面回到原题,何为“能量积分”呢?
由电学的功率公式和欧姆定理可得:
W=UI=U2R=I2R
可见,无论f(t)表示电压U,还是表示电流I,[f(t)]2都和功率成正比,即∫[f(t)]2dt和能量成正比。
傅立叶变换的能量积分公式的物理意义是:同一信号的时域能量积分等于它的频域能量积分。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信号的能量,既可以看作是一段时间内信号能量的总和,也可看作是该信号各个频率分量的能量总和。
在历史上,该公式由Marc-Antoine Parseval于1799年发现,最初主要用于研究复变函数,后来才应用到傅立叶变换和信号处理领域。
它的更一般的描述为:一个信号所含有的能量(功率)恒等于此信号在完备正交函数集中各分量能量(功率)之和。
注:Marc-Antoine Parseval des Chênes,,法国数学家。曾5次参选法国科学院院士,但都落选了。
由于欧拉大神的贡献很多,数学上以其命名的公式也有很多,而且知名度都不低。日常使用时,如果不以领域做区分,人们根本就不知道谈论的是哪个欧拉公式。
这里主要讨论复变函数领域的基石——欧拉公式:
eix=cosx+isinx
在讨论欧拉公式之前,首先要理解一下自然对数e的含义。
推荐阅读以下文章:
这里对上文中的要点做一个摘要。
假设你在银行存了1元钱(下图蓝圆),很不幸同时又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银行存款利率达到了逆天的100%!
银行一般1年才付一次利息,根据下图,满1年后银行付给你1元利息(绿圆),存款余额=2元
银行发善心,每半年付利息,你可以把利息提前存入,利息生利息(红圆),1年存款余额=2.25元
假设银行超级实在,每4个月就付利息,利息生利息(下图红圆、紫圆),年底的余额≈2.37元
假设银行人品爆发,一年365天,愿意天天付利息,这样利滚利的余额≈2.元
假设银行丧心病狂的每秒付利息,你也丧心病狂的每秒都再存入,1年共秒,利滚利的余额≈2.元
这个数越来越接近于e了!
哎呀!费了半天劲也没多挣几个钱啊!
对!1元存1年,在年利率100%下,无论怎么利滚利,其余额总有一个无法突破的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就是e,即:
e=limn→∞(1+1n)n
自然对数的研究历史
上面例子的体例,和现行教科书类似,都是直接以极限方式定义e。然而,这并不是自然对数在历史上的研究路径。
从利息出发的复利计算,或者说求高次幂运算,在历史上催生了最早的对数表(1614年)。然而,这个问题本身和e并无直接关联,使用常用对数同样可以求解复利问题。
真正催生自然对数e的是对数表的编制过程。
对于那时期的人们来说,编制对数表是件巨大的工程,常需要花费数学家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在大量的实践中,人们发现采用(1+1n)n,n>>0为底,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省计算量。
事实上,最早的几个对数表的作者中,纳皮尔采用(1+1107)107的倒数为底,而比尔吉采用(1+1104)104为底。这两个数分别是1e和e的近似值。
从e到欧拉公式
早期的对数表作者虽然已经不自觉的享受e的好处,然而他们并没有明确发现或定义e。
e的定义有赖于微积分的发展。
十七世纪上半叶是微积分的萌芽时期,也可称为前牛顿-莱布尼茨时期。这里所提到的数学家,实际上只比牛顿、莱布尼茨,早一到两代人。
比如费马(Pierre de Fermat)在1636年之前,就知道:
∫a0xndx=an+1n+1,n≠-1
于是人们自然会去思考:
∫a01xdx=?(1)
两个耶稣会教士Grégoire de Saint-Vincent和Alphonse Antonio de Sarasa发现:
∫a01xdx=klogy
这个发现表明,y=1x曲线下的面积和y的对数成正比。
William Oughtred认为,如果采用合适的数为底的话,就可以约去比例因子k。从而上式可变为:
∫a01xdx=lnx
他将这样形式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这实际上就是(1+1n)n节省计算量的原因。
William Oughtred,,英国数学家。他对数学符号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现行的大于、小于符号就是他的发明。
到了John Bernoulli时代,积分问题扩展到如下形式:
∫dxax2+bx+c(2)
显然,这类问题可以通过配方换元法,转换成公式1的形式。然而,其中的要害在于,求解方程ax2+bx+c=0,而这个方程的解,有可能为复数。
出于解方程的需要,John Bernoulli系统研究了limn→∞(1+1n)n的性质,并认为它是一个重要的常数。这个思想明显影响了他的学生Euler。
除此之外,在求解公式2的特例:
dxb2+x2(3)
John Bernoulli发现,可以令x=-1---√b(t-1)/(t+1),从而上式变为:
-dt-1---√?2bt(4)
公式3的积分是arctan,而公式4的积分是一个虚数的对数。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建立三角函数和虚数对数之间的关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John Bernoulli对于复数的理解仍停留在Cardano的水平,这里的虚数对数和后面提及的复数指数、复数对数在内涵上是不同的,仅仅是种解方程的技巧而已。
1740年,Euler发现y=2cosx和y=e-1√x+e--1√x是同一个微分方程的解,因此它们应该相等。
1743年,Euler进一步指出:
cosx=e-1√x+e--1√x2,sinx=e-1√x-e--1√x2-1---√
最后,在1748年,Euler指出:
eix=cosx+isinx
虚数符号i虽然也是Euler的发明,但那是1777年以后的事情了。这里用的是现代的表示方法。
这个结果最早是Roger Cotes于1714年发现的,Euler算是重新发现。
从牛顿到John Bernoulli、Euler,无穷数列成为当时数学家的一项工具。上述等式中很多都是基于函数的无穷数列展开式的性质得出的。
但与现在主要采用泰勒展开式不同,当时更知名的展开公式是牛顿发明的二项式定理,泰勒展开式用的并不多。
复变Euler公式
Euler时代,人们虽然对于复数的性质做了颇多的探索,但仍难以逃脱“复数是解方程的技巧”的束缚。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尽管Euler晚年已经有复平面的概念,但他对复数的几何意义研究甚少。在他看来,为复数这种因解代数方程而引入的技巧,提供一种几何解释,是一件不太自然的事情。
2.复数的实部和虚部是分开处理的,用途局限于求解实变量微积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Euler时代的Euler公式,其自变量x是实数。
之后,随着复平面、复数的向量表示逐渐被人接受,人们开始倾向于接受复数是一种数,而不仅仅是一种解方程的技巧。
在复数的系统化中,做出最大贡献的,当属Augustin-Louis Cauchy。
具体到Euler公式,Cauchy针对复变函数的特性,定义了如下规则:
f(z)为一复变函数,且满足:
1.f(z)在复平面内处处解析。
2.f′(z)=f(z)。
3.当Im(z)=0时,f(z)=ex,其中x=Re(z)。
最终符合这一条件的函数为:
ex(cosy+isiny)
因此,复变Euler公式为:
ez=ex(cosy+isiny)
可见,与原始的Euler公式不同,复变Euler公式不是证明出来的,而是定义出来的。
1.Cardano解三次方程发明虚数。
2.高次幂运算催生对数表。
3.对数表的编制过程中,发现了e。
4.Euler根据无穷数列展开式,发现Euler公式。
5.Cauchy定义了复变Euler公式。
《古今数学思想》
《不可思议的e》
傅里叶变换
f^(ξ)=∫+∞-∞f(x)&e-2πixξdx
傅里叶变换是最基本的频域变换,这里不再赘述,只是提供一些有意思的图示。
正弦波的叠加(傅里叶级数):
时域、频域、相位:
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
欧拉公式:
欧拉公式所描绘的,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在复平面上做圆周运动的点,随着时间的改变,在时间轴上就成了一条螺旋线。如果只看它的实数部分,也就是螺旋线在左侧的投影,就是一个最基础的余弦函数。而右侧的投影则是一个正弦函数。
正弦波的叠加,也可以理解为螺旋线的叠加在实数空间的投影。
一道证明题
设A、B、C为任意可数有限集合,则
size(A-C)≤size(A-B)+size(B-C)
其中size(X)表示集合X中的元素个数。
A-C={x|x∈A∩x?C}={x|x∈A∩(x∈B∪x?B)∩x?C}={x|(x∈A∩x?B∩x?C)∪(x∈A∩x∈B∩x?C)}?{x|(x∈A∩x?B)∪(x∈B∩x?C)}=(A-B)∪(B-C)
又因为:size(X∪Y)≤size(X)+size(Y),所以
size(A-C)≤size((A-B)∪(B-C))≤size(A-B)+size(B-C)
没有更多推荐了,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运用欧拉公式求定积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拉公式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