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有多穷对孩子做人工耳蜗的政策

9月18日上午,巴中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139名残疾人代表肩负着加快巴中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任参加大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过去5年巴中市残联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5.7万余人次,扶持5万余名残疾人就业。
▲大会现场近年来,巴中涌现出了一批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典范如身兼数职的“第一书记”余海涛自创“理发手语”的 邓美身残志坚的创业“疯子”张军......还有那些扶残助残先进代表残代会期间,部分人士接受了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自强故事汇 ●滑动阅读● 『余海涛:身兼数职的“第一书记” 恨不得多几只耳朵』
9月17日、18日,巴中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来自巴中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余海涛正和同事们忙碌地做着准备工作。不时有人过来交谈工作,右耳戴着人工耳蜗的他侧着耳朵仔细倾听,笑道,“我恨不得多几只耳朵!”记者注意到,和同事们的动作迅速相比,因为手掌的一大片血迹未干的伤口,他显得有些小心翼翼。问及原因,他腼腆一笑,“没什么大碍,下乡扶贫的时候不小心摔的。”原来,余海涛除了负责巴中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康复训练业务外,还担任着巴州区梓橦庙镇修行寺村的“第一书记”。“我们村虽然不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但两面靠山,中间一条沟,地理环境特别糟糕。”余海涛到村第一件事便是修路。2017年,修行寺村完成道路加宽,硬化道路2.2公里,成为全镇第一个完成项目的村子。与修路同步进行的还有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引进项目、改善村小学教学环境、修建办公地点——整个修行寺村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面对村民的信任和肯定,余海涛说:“我没白来。”修行寺村有十四户残疾人家庭,其中五户是贫困户。余海涛时时为他们揪着一把心,特别是情况特殊的谢奎远家。由于家庭贫困,谢奎远的媳妇一气之下远走打工,留下家里精神二级残疾的儿子,一家子吃喝都成了问题。从吃喝到住房再到思想教育,余海涛一样没有落下,一到村上就要去谢奎远家转一转,全力帮扶。现在,媳妇每月寄回1000元,谢家每月各种补助至少有五百多元,脱贫指日可待。“近的十几分钟,远的一个多小时,我的手就是这样摔得。”山路崎岖,修行寺村村民聚居点相隔很远,整天围着整个山头爬上爬下,余海涛早已习以为常,“接下来,修路的工程不能停。还得继续为修行寺村修大路、修平坦路。”除了担任“第一书记”,平日里还要负责康复中心的训练业务,同时也是巴中市残联机关党支部监察委员、新当选的巴中市第四届聋人协会主席,身兼数职,余海涛却鼓足了干劲儿。“平日里再忙再累,我都不怕。只是有时候开会,你一言我一语就有些麻烦。”余海涛指了指自己带着人工耳蜗的耳朵,“一到这种时候,我就恨不得自己多几只耳朵,这里放一只,那里放一只。领导的指示不落,同事的建议不落,村民的诉求更不落。”『邓美:自创“理发手语” 免费培训40余名残疾孩子』
“他们都是我的儿女,我的生命价值就是帮助他们能过上自己的安稳生活。”9月18日,巴中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在采访参会市残疾人代表、通江县剪爱造型公司负责人邓美时,她反复对记者强调着这句话。打击,“人生路”中的留下的信念“有手艺傍身自己能安心,还可以独立自强。”邓美说,自己家住通江县新场乡农村,以前因为家庭贫困,姊妹都要上学,她就辍学回家,后来独自一人去了县城学理发手艺。几个月后,靠借的200元钱,置办了需用的理发用具,借了一辆自行车,开始到青峪乡、板桥乡,走村串户,为老百姓理发,那会儿收入也低,但还能满足温饱。2003年,邓美遭遇到人生第一个打击。一次意外让其左眼被火石灼伤,但因为家庭贫困没钱治疗,便任由其病情恶劣下去。直到2005年,她患上了红膜眼突出后才去医院做了摘除手术,邓美边对记者回忆着往事边比划着当初摘除的沉着物。就这样,她的左眼永远失明了。2009年,邓美遭遇到人生第二个打击,丈夫因病逝世。2005年邓美和肢体残疾的丈夫相遇相知,“我想着他身体不便也没有关系,只要人肯上进,爱我珍惜我,苦一点都没事。”2007年,邓美婚后开起了理发店,但丈夫身体每况愈下患上了哮喘病,她只得独立支撑这个家。说到此处,她几次哽咽眼睛红肿,在孩子出生不到两个月时,丈夫就永远的离开了她。“留下来的念想便是我们一起开的理发店,还有店里的残疾人娃娃们,我放心不下。”邓美说,丈夫去世后,她几次想“轻生”,店里的残疾人孩子们拥着她哭了一晚上说道:“我们不能没有你,你一定要坚强下去,以后你就是我们的妈妈。”从此邓美多了一个人生理想,还多了一个称呼——“邓妈妈”。执着,自创“理发手语”给残疾孩子温暖的家记者问起当初是什么机缘让她带领着残疾孩子学习这份手艺时,邓美说这都是巧合。“刚刚开店,第一次招聘就来了2个聋哑孩子。刚开始我也思考过,但是想着自身和丈夫都是残疾人,知道其中的难处,便留下了他们。”这是第一次招聘残疾人,后来因为左邻右舍传播,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来店里学习的残疾人越来越多,来理发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店里百分之八十都是残疾人,剩下百分之二十的孩子都还是贫困户,邓美便为他们进行了免费培训,开办了培训班,每次培训到上岗都要一年半左右。说起培训,因残疾人的不便,自己又不会手语,便想了一个“招数”,自创“理发手语”,什么样的手势是什么样的发型,时间一长,大家也就手到擒来了。2007年,通江县残联得知了她的情况,为帮助她,残联就业服务所所长游顺玉陪她到南江县的一个盲式按摩培训班学习,后来县残联还为她们店残疾人申请了一系列的保障。随着辛苦经营,现在邓美还开了一家分店,总店有16名孩子,分店有6名。还有学习了手艺出去开店和工作的孩子20来个。至今,邓美先后教授40几名残疾孩子学会理发、按摩等技艺,让这些孩子能够自尊自强独立生活。心愿,让孩子们过上自己的安稳生活在邓美心中,自己最大的心愿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希望残疾孩子们能过上安稳生活。几年间,邓美将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孩子们,为了让孩子们能挣到钱,她的店理发收费总比别的店低一些来吸引顾客,有些家庭贫困的孩子吃住全包。孩子们创业了,她会送上祝福,并希望他们能去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孩子。说起梦想,邓美想在巴城在开一家分店租一个面积大一点的铺面,帮助更多残疾孩子。邓美说,自己当初取店名“剪爱”就是想他们剪出自己的爱心,并一直将这份爱心延续下去。『张军:身残志坚的创业“疯子” 把握机遇创收千万』
9月18日,巴中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南江县残疾人创业模范的张军在大会期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谈及创业路,张军表示虽然自己是残疾人但“机会随时都有,只要自己把握住一样可以功成名遂”。因贫辍学,乡村少年为生计另谋出路出生于1984年的张军,在两岁那年便因小儿麻痹致右腿伤残。因为经济窘困,热爱学习成绩优异的张军只能在初中毕业后选择辍学。“活要靠父母给生活费,这绝对不行!我要自己养活自己”,不甘命运的张军选择学习手艺养活自己。2001年,张军在沙河镇找了一位师傅学电器维修。在完成一年的电器维修学习后,爱闯荡的张军选择了来到离家近400公里的成都打工。在打工期间,工厂的先进技术让张军深感文化知识的不足,勤能补拙,张军选择白天上班晚上就到成人中专校学习,进一步充实自己。谈及为何去到成都,张军说到:“家里本来就很穷,我身体不好挣不了多少钱,为了少给家里添点负担我选择学成后到大城市去工作。”学成归来,自主创业遇商机“学了一年多,我感觉工厂的工资还是太少,为什么我自己不能当老板!。”在成都呆了一年多后,张军回到了家乡,而这一次他决定自己创业。靠着扎实的手艺,张军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最开始是一间小铺子,简单地修修电器”慢慢地,张军有了自己的积蓄,开始电器维修与销售一体的经营模式。在做电器的时候,张军无意中从客户那里了解了关于家装行业一些情况,使他意识到装饰行业必有大发展。“在创业上有点疯”的张军表示自己想到什么就敢放手去干,2010年靠着这股“疯劲”,以及自己人生阅历积累,张军开始试探性地接触装饰这一行业“新开一个小作坊从事装饰行业”。刚开始做装饰行业的时候,张军表示过程很痛苦,因为和正常人相比,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在和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张军得到了很多的“天然”的不信任。“只要熬过去了,就会一天比一天好。”在起步阶段,虽然各方面都很难但张军一直在坚持。2013年“赶上好时候了,赶上了装饰行业的爆增长”的张军正式结束了自己的电器销售、超市等生意,全身心地投入到装饰行业中。2013年8月份,在当地政府及南江县残联的帮助下,张军在老家沙河镇中心村租地、建厂房,开启了装饰材料的规模化生产。艰难奋斗,成功后回馈社会为了打响工厂名气,张军带着为数不多的员工,一家家去进行宣传,一家家去拜访客户。一开始许多客户都不相信张军,因为竞争压力太大,张军那时候甚至有一些自卑的情甚至想过放弃。“可自己已经踏进去了,没有回头路了,你只有前进”。最终张军的生意撑了过来,如今除了家乡建有几千平方的厂房外,张军在盘兴物流园也有自己的公司,年销售总额可达上千万。事业发展起来了,张军没有忘记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给到其他的残疾人兄弟姐妹。“工作上大家一视同仁,因为这是对他们的尊重;但是在生活上,对待残疾人员工能给予他们的我都会最大限度的给予。”张军谈到,去年整个装饰行业发展遇挫,因此工厂的员工薪资都有所下调,但是工厂内的残疾人员工不仅没有下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宁愿自己省一点,也要保障他们”。张军因为自己的励志经历,多次受到市县级政府嘉奖:2014年,被评为巴中市残疾人创业示范户;2015年,被评为南江县创业之星——·然而说到到这些荣誉时,张军连连表示自己真的需要做到更好。『冯阳:回归母校任教 在无声世界谱写爱的乐章』
9月18日一早,巴州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冯阳准时到达巴中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会场,这是冯阳第二次参加巴中市残疾人联合会代表大会。冯阳在巴州区特殊教育学校任职已经有7个年头,从2010毕业毅然回到这曾经的母校开始,他就没有想过离开,“我回来,就是为了让和我一样的孩子们快乐成长。”初回特教学校时,很多家长还没有特殊教育的概念。冯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寒冬烈日,他和同事日复一日地家访、劝说、演示,拿自己做例子,试图让家长明白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最终成功带领一批听障学生回到课堂,“没有教育,这些孩子的人生将一片空白。我不忍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冯阳皱着眉头。和普通的老师一样,冯阳日以继夜地为教育事业奉献着。他给孩子们讲解例题、抽学生回答问题、批改作业,甚至批评犯错的学生。不同的是,他用无声的语言进行这一切。难度大,付出的努力就得更多,简单的一道题,冯阳要反复用手语讲解。但冯阳认为,这种心与心的交流反而更容易感染学生。让冯阳欣慰的是,和普通学生相比,听障儿童学习更加刻苦。“我想带领他们感受这个世界,庆幸的是,他们也努力跟上,从不掉队。”冯阳笑着用手语表达。上课时,老师无声地讲,学生专注地听;课后,学生跟前跟后提问题,老师耐心十足地解疑难。冯阳班级的学生很争气,不仅学业优良,还在手语故事比赛、冬季运动会等比赛中获奖,在学校里表现突出。冯阳还特别细心,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学业跟不上了,冯阳给学生“开小灶”无偿补习;生活困难了,冯阳自掏腰包资助学生;思想开小差了,冯阳不断鼓励学生。每次上下班,冯阳都会专门留时间和学生们“谈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放学后,冯阳也会亲自一一把学生送回寝室或交到父母手中,次次如此。在巴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都拿冯阳——这位曾经的学长、现在的恩师做榜样,很多毕业学生常常回到母校看望老师、帮助学弟学妹学习,这坚定了冯阳的初心,会将这无声世界里爱的乐章一直谱写下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我爱我的学生们,我想让他们和我一样,快乐、平等地过正常人的生活。”记者注:由于冯阳老师的特殊情况,以上采访均是记者通过纸笔、微信等与冯阳老师交流完成。『张海:研究生毕业进残联下村扶贫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决胜脱贫攻坚,助推绿色发展。”9月18日,巴中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期间,来自恩阳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张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恩阳区现有4.3万残疾人,恩阳残联下一个五年工作将围绕残疾人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精准脱贫更加坚实、权益保障更加到位、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进行。期间将会与他们一直奔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在家自学考上研究生 毕业通过公招回到“家”今年35岁的张海从小家境贫寒,右前臂先天性缺失。爱学习的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业,在家通过自学后,获得了专科、本科学历,然后又考上研究生,毕业后通过公招进入恩阳残联。“因为自身原因,很多工作不是很适应。到了残联后,大家在生活上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工作上犹如师傅带徒弟一样,有时手把手教我,残联就像家一样温馨,工作感觉很幸福。”张海说,工作不久后,他就下村任第一书记,这期间遇到的人和事很多,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他表示,自己喜欢这份工作,因为能将外面学到的知识,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下村扶贫每天入户摸底 贫困村民记在“心间”张海向记者回忆,他刚到玉山镇黄柏村时,每天要入户走访摸底,工作量还是比较大。但贫困户马仕奉一家让他记忆尤深,80多岁的马仕奉老人双目失明、下肢瘫痪,一家人住在80年代的土坯房中,其孙子患有脑瘤,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一家子全靠种粮食维持生计,生活过得异常拮据。“为改善马仕奉一家现状,遂将马仕奉家纳入危旧房改造项目,让居住安全得到保障;将自来水安装到家,吃上放心水。期间还给他儿子送去手机,让他儿子能够与亲人保持联系,手机话费两年免费打。考虑老人无法下床,我们还给马仕奉老人送去护理床。”张海说。针对结合马仕奉家情况,恩阳残联还结合政策优势,给他家送去了小电器和鸡苗,让他们发展养殖业,邀请专业人员对其培训技术。现在马仕奉一家变化颇大,今年计划改善他家到村道的入户路。此外,恩阳区残联还组织工作人员到残疾人家中帮其办证,给行走不便的残疾人送去轮椅、手机等。充分利用政策助推脱贫攻坚 奔康路上一个都不落下当前脱贫攻坚正如火如荼,但针对残疾人的脱贫奔康来讲,这却是块“硬骨头”。恩阳残联在脱贫攻坚中,以“量服”理念为统揽,以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为着力点,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残疾人生产、生活、身体、身心、升学、申诉等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据张海讲,恩阳现有4.3万残疾人,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他将结合恩阳残联相关政策,充分用活政策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同时利用个人所学知识帮助每一个残疾人。“他们就是我的影子,小康路上定会一个不落下。”据恩阳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现阶段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接下来恩阳残联将围绕残疾人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精准脱贫更加坚实、权益保障更加到位、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进行布局,力争残疾人事业再迈新台阶。『徐兵贤:后天盲人按摩师6年无偿带出20名盲人徒弟』
携手助残脱贫,共享文明成果。”9月18日,巴中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圆满闭幕。会议期间,巴州区代表团代表徐兵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他们残疾人相比正常人有一些欠缺,但残疾人同样可以有所作为。辉煌壮年突遭不幸今年43岁的徐兵贤家住巴州区川剧团附近,从事理疗按摩已经7年的他在巴中整个理疗界小有名气,而巴州区文泉巷他的盲人按摩店一直门庭若市。如果旁人第一次见徐兵贤,或许很多人不会想到他双目失明,在谈起自己的经历的时候失明徐兵贤显得平静。“35岁之前,我的生活可以说是蒸蒸日上。”1994年徐兵贤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理疗专业毕业,当时身为“高材生”的他本可以毕业之后进入大医院从医拿高工资,但他却反而选择自己创业。“当时改革开放没多久,我们年轻人都喜欢自己闯一闯,都相信自己能够大有作为”水果摊、房屋中介、干杂批发等工作徐兵贤都干过。虽然自己创业自由收入高但徐兵贤还是感觉自己在管理方面有所欠缺,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他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选择进入企业学习管理。从普通员工到某5星级酒店经理月薪近万元,徐兵贤的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光明。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3年正当徐兵贤学到管理准备重新创业的时候,他被查出脑部胶质瘤,好不容易积攒的数十万元创业存款全花在救命上,并且还欠下了十多万外债。手术之后,徐兵贤生命无恙,但视力却严重下降,他不得不回到老家重新工作,2009年外债还未还完的徐兵贤突然脑部胶质瘤复发,手术之后徐兵贤失去了所有视力。盲人同样可以有所作为“人生最好的黄金阶段,本是大有作为的时候我却失明了,那个时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塌了!”失明之后,徐兵贤也曾绝望过。据徐兵贤介绍,失明之后的半年时间里他足不出户完全封闭自己,食之无味、所有事漠不关心,他甚至想过自杀。“我很庆幸自己有许多关心自己的亲朋好友,特别疼爱自己的妻子,是她一直在我身边不离不弃。”在徐兵贤封闭自己的半年时间里,徐兵贤的妻子张林华一直对他不离不弃,全职家庭主妇的她在丈夫失明之后,毅然默默的担起了整个家庭,一人打数份工养家。“妻子的辛苦、两个可爱孩子、关心的自己的亲戚朋友,他们让我不得不打起精神面对现实,因为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接受现实的徐兵贤走出家门,开始了第二次人生。“那个时候我家楼下有一家盲人按摩店我经常去串门,那的盲人师傅带给我很大的感触,他们虽然双目失明但依然乐观坚持工作。”之后通过巴州区残联组织的安排,徐兵贤来到了成都学习了半年的理疗,回到巴中后他借钱开起了自己的盲人按摩店。据徐兵贤介绍,2010年他失明后重新创业,因为店面小、手艺生疏最开始生意不是很好,为此他想方设法的做好客人服务,价钱低一点、服务时间多一点&&,慢慢的徐兵贤的生意好了起来。结合大学时代学的中医理疗以及后面的工作经验,徐兵贤摸索出了许多自己的理疗按摩方法,他能通过触诊(用手指或触觉来进行体格检查的方法)将客人身体状况了如指掌。“我的理疗按摩技术成熟以后,就开始招收学徒,重点招那些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我坚信他们能够和我一样有所作为。”如今,徐兵贤的理疗按摩店已经开了3家,拥有员工20多人,6年多时间他更免费为20名盲人提供技术培训,帮助他们自主创业。『游顺玉:从业二十三年 为残疾人办实事点滴都是幸福』
笑容满面、年轻活力,游顺玉已经从事残疾人事业二十三年了。9月18日,巴中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在采访参会市残疾人代表、通江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长游顺玉这是记者对她的第一印象。从业二十三年 致力推动残疾人就业谈到通江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游顺玉说,她从94年开始为残疾人就业服务至今二十三年,最开始由收残保金入手,每个单位按1.5%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若未完成则要缴纳残疾人保障金。她说,“这个政策不是以收保障金为目的,主要是促进残疾人就业。每一分保障金都必须花在刀刃上为残疾人造福。”经过几年的发展,通江县残疾人就业方式呈现分类培训、分类就业多样化,促进残疾人多元化创业、大规模就业,在扶贫、量服、新居、康复、产业、创业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还涌现出一批“自强模范”带头帮扶示范,例如通江县建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建平、通江县剪爱造型公司负责人邓美等。据了解,现通江县残疾人达6.2万人,有劳动力的就业率达到了50%左右,全县安排各类残疾人就业占全县有劳动力残疾人总数的83%。残疾人就业渠道扩宽,公益性就业、集中安置就业、创业孵化园、个体经营等,有个别职业还供不应求。偶遇残疾户困难 帮助开启致富“新路程”在采访中,游顺玉说起一件事。有一次下乡调查残疾人就业帮扶情况,偶然的机会在山林中看见几头野猪到处“溜达”。便询问附近的村民说是村里残疾户冯冬云家(化名)养殖的,后游顺玉上门了解情况。“我们养的野猪被吃掉了”,游顺玉在了解情况后,冯冬云拉着她道出事情原委。原来山林里的野猪是冯冬云试养的,之前先养了一批结果因为技术和资金缺乏,导致大野猪吃掉了小野猪充饥,现在剩下的也面临着这些问题。游顺玉深感内疚,回去后将此情况汇报给通江县残联。残联当即决定下拨1万元买饲料和聘请专家讲解技术,这样才救下了剩下的这批野猪。“我们现在的野猪供不应求,已经销售到省外!”冯冬云一家的野猪养殖路开启了致富“新路程”,还雇佣残疾人就业,开启脱贫奔康新征程。为残疾人办实事、多跑路 点滴都是幸福“进了残联,我就想多做点事,因为自己家里也有残疾人,能多帮助他们解决疾苦,自己心里也能得到宽慰。”游顺玉说,以前盲人需要去成都培训按摩技艺,40个日夜她都全程陪护没有回过家,添饭打菜,每一顿饭谁要吃什么,谁不吃什么自己都清清楚楚。现在游顺玉帮助过的残疾人逢年过节都会打电话感谢她。“现在的优惠政策特别多,各级党委政府对残疾人事业都比较关心,特别是在政策和资金上。”游顺玉表示,对以后的残疾人事业很有信心,在以后的时间里要多为残疾人办实事、多跑路,提早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惠子峻:发展残疾人事业 必须要给他们生活的希望』
9月18日,巴中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期间,南江县残联副理事长惠子峻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自己刚到残联工作不久,但通过与残疾人群体的不断接触,她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她觉得发展残疾人事业必须要给他们生活的希望。“我认为,做好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是残联面对的首要任务。南江县沙河镇的张军就是个一个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典型,通过自己努力和政策支持,张军注册260万元建立了6000平米的钢化玻璃加工厂,带动了许多残疾人就业”惠子峻告诉记者,生活有了着落残疾人才会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希望,近年来,南江县残联坚持“打亮点、创经验、重实践、争效益”的原则,一直鼓励支持残疾人进行自主创业,同时,积极树立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榜样,以点带面让更多的残疾人自主创业。“南江县残联每年都会有专项资金对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如盲人按摩、种养殖技术等。”据惠子峻介绍,南江县残联除了积极支持鼓励残联人自主创业就业之外,还加大了残疾人生活的照顾,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开展生活费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贫困残疾大中专生助学补助、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及代缴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险等一系列民生政策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残疾人生活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同时,南江县残联还创办残疾人爱心超市20来家,由残联免费提供货柜、商品,同时对营业员进行上岗培训,解决残疾人就业和生产生活问题。在保障残疾人群体享有社会发展成果方面,惠子峻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南江县一直在进行残疾人无障碍改造项目,目前已实施90余户。“整个过程都是免费的,而且我们会一直把这个项目做下去。”除此之外,残联长期向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助听器等辅具,为残疾人安装大小腿假肢。惠子峻表示,虽然在残联工作时间较短,但残联工作的几个月里,她走访、接触许多残疾人,残疾人不屈服命运积极向上的事迹,深深感染着她,她感慨“做好残疾人工作,我们任重道远” 。『鲜勇章:用爱心真心做好残疾人工作 解决弱势群体困难问题』
“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意志品格,常怀感恩之心,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9月18日,巴中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期间,巴中市巴州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鲜勇章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据鲜勇章介绍,巴中市巴州区残疾人联合会主要工作是通过精准识别进行办证,将持证残疾人纳入“量服”平台,对其进行服务管理,实施八项民生工程,开展“残疾人组联、康复、教就、维权、社会保障、脱贫攻坚” 工作等。鲜勇章告诉记者,他们依据“量服”理念,实行“代表、服务及管理”三种职能,通过“量服一人一策”,了解残疾人的需求,落实各项政策举措,积极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和开展关爱贫困残疾人行动,“特别是在扶贫攻坚中,按照不掉队、不落伍、同步奔康的要求,尽心尽力为残疾人服务,在脱贫攻坚中让他们参与到主战场!”“残疾人是特殊群体,工作中更需要耐心细致,心为他们想,事为他们干,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最近,有一位群众刚满两岁的孩子患上脑瘫,到巴州区残联寻求帮助。他们通过项目帮扶,将孩子送到“八一康复中心”,借助相应项目支持给予治疗,短短几个月内,孩子便有所好转,孩子父母非常感动及感谢,“对于家境贫困的残疾家庭,我们实施残疾人康复项目,将有康复希望的残疾人介绍到指定医院进行康复治疗。”鲜勇章介绍,目前巴州区残联康复治疗指定的医院有两所——巴中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其中脑瘫儿童可以享受到手术费三万元、康复费二万元及五千元的辅助器械费等补助,基本上可以解决患者的康复问题,“自己要补贴的费用并不会太多。如果还有困难,还可以通过大病救助项目来解决一些。”前段时间,国家、省、市已经相继制定了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鲜勇章说,“这是今后五年残疾人工作的总纲领,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组织实施残疾人&四个百万人&行动,不断提升残疾人的生存生活质量。”“残疾人工作是雪中送炭的工作,是功德无量的工作,是切实解决弱势群体困难问题的民生工作。”对于残疾人工作,鲜勇章感触颇深,“需要克难攻坚的意志,需要以健康平衡的心态对待残疾人,只要有爱心、有慈心,就一定可以做出成绩!”
向所有自强不息的人致敬!同时也向扶残助残的爱心人士致敬!多一点未来5年巴中市残联将为5万名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未来5年,巴中市残联计划全面落实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按照不低于上年征收总额15%的增幅足额征收残保金,推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市、区县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按不低于10%的比例优先安排残疾人。为5万名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帮助3万名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创业,扶持20家以上残疾人“双创”基地和社会助残机构,大力实施“电商助残奔康”项目,帮助残疾人电商脱贫。来源:四川新闻网·巴中新闻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spider.nosdn.127.net/67b0cd82c5f996f1ff87b4b50f1d00c1.gi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中市南江县人民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