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丘疹性荨麻疹疹检查IGE470,有没有合适的治疗方法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传 染 科 中医诊疗方案目 录时行感冒(甲型 H1N1 流感)诊疗方案???????????383 手足口病(普通型)诊疗方案 ??????????????386 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诊疗方案 ?????????????396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时行感冒(甲型 H1N1 流感)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甲型 H1N1 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 2009 年第三版》 。 时行感冒(甲型 H1N1 流感 轻症)属于中医“时行感冒”范畴,兼具风邪及热邪特 征,亦可兼夹时气为病,具有较强的染易性。本病是风热疫邪自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多表现为“卫气营血”传变规律。轻症患者临床上以“风热犯卫”“热毒袭肺”两证型 , 多见,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又可出现“气营两燔”“毒热内陷”“内闭外脱”之证型。轻 、 , 症病例特点,病变多在卫气,病程较短,病情较温和;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则可出现营分 及血分症状,预后较差。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公布的《甲型 H1N1 流感诊疗方案 2010 版》中轻症 诊断部分。 2.1 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 2.1.1 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1)发病前 7 天内与传染期甲型 H1N1 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并出现流感样临 床表现。 密切接触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型 H1N1 流感患者; 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等。 (2)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进一步检测病毒亚型。 对上述 2 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甲型 H1N1 流感病原学检查。 2.1.2 临床诊断病例。 仅限于以下情况作出临床诊断:同一起甲型 H1N1 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 诊的流感样症状 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病时,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甲型 H1N1 流感暴发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经实 验室检测确认为 甲型 H1N1 流感疫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床诊断病例可安排病原学检查。 2.1.3 确诊病例。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1) 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可采用 real-time RT-PCR 和 RT-PCR 方法) ; (2)分离到甲型 H1N1 流感病毒; (3)双份血清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呈 4 倍或 4 倍以上升高。 2.2 重症与危重症病例 2.2.1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 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2.2.2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感染中毒性休克; (3)多脏器功能不全; (4)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2.3 轻症病例 除重症及危重症之外的临床诊断及确诊病例即为轻症病例。 (二)证候诊断 1.风热犯卫证: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舌质红, 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2.热毒袭肺证: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 苔黄或腻,脉滑数。 二、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热病例可给予物理退热治疗。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风热犯卫证 治法:疏风清热 推荐方药: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桔梗、牛蒡子、竹叶、芦根、薄荷(后下) 、 生甘草。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中成药:疏风清热类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双黄连类 口服制剂,藿香正气类、葛根芩连类制剂等。 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 颗粒、银翘解毒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小儿退热颗粒等。 2.热毒袭肺证 治法:清肺解毒 推荐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先煎) 、知母、浙贝母、桔梗、黄芩、柴胡、 生甘草。 中成药:清肺解毒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儿童可选小 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 、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 、羚羊角粉等冲服。 (三)其他疗法:可根据患者病情,辨证使用针灸、推拿、刮痧等非药物疗法。 三、疗效评价 痊愈:体温正常 3 天,其他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临床情况稳定。 好转:体温正常不足 3 天,流感症状有自觉改善,临床情况稳定。 未愈:仍有发热,流感症状改善不明显,但临床情况稳定,未转为重症或危重症者。 加重:进展为重症或危重症者。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手足口病(普通型)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的《手足口病诊 疗指南(2010 年版)。 》 2.1 临床诊断病例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 临床诊断困难, 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2.2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 、EV71 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 分离出肠道病毒, 并鉴定为 CoxA16、 EV71 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 CoxA16、EV716 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 抗体有 4 倍以上的升高。 (二)证候诊断 1.湿热郁阻证: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疱疹周围可有红晕,咽痛、流涎,倦怠,纳差,乏力、或大便秘结。舌淡红或红,苔腻, 脉数,可观察指纹。 2.湿热郁蒸证:高热,疹色不泽,口腔溃疡,精神萎顿,舌红或绛、少津,苔黄 腻,脉细数,指纹紫暗。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1.肺脾湿热证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透邪 推荐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连翘、金银花、黄芩、青蒿、牛蒡子、藿香、佩兰、 通草、生薏米、滑石(包煎) 、生甘草、白茅根。 中成药: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等。 2.普通病例:湿热郁蒸证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推荐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连翘、栀子、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丹皮、赤 芍、生薏米、川萆Z、水牛角。 中成药:紫雪丹或新雪丹等; 中药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三)局部疗法:口咽部疱疹可选用青黛散、双料喉风散、冰硼散等,1 日 2―3 次。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症状/体征疗效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疗程结束时消失;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疗程结束时下降二个等级;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疗程结束时下降一个等级;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疗程结束时无改变或恶化者。 2.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90%或消失;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二)临床症状、体征分级标准 手足口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量化分级标准症状/体征 主要症状/体征 发热 手足疱疹 疹色 口咽疱疹 口腔疼痛 次要症状/体征 (0) 乏力 纳差 正常 (0) &37.3℃ 无 无 无 无 (1 分) 无 无 轻度 (2 分) 37.3~38.5℃ 散在稀疏 淡红 少量散在 轻微疼痛 (2 分) 轻微无力 食量减少,常量 &1/3 中度 (4 分) 38.5~39.5℃ 介于两者之间 鲜红 介于两者之间 疼痛但不影响进食 (3 分) 活动量减少 明显减少常量&1/2 明显减少,整日不 活动 显著减少,常量 &2/3 重度 (6 分) &39.5℃ 密集或成蔟 紫红 大量密集 疼痛剧烈,不能进 食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 频繁发生,影响睡 眠 频 繁 腹 泻 , 日 &6 次 质硬难解,3-5 日 一次 黄赤咳嗽 腹泻 便秘 小便 舌质 舌苔 脉象 指纹无 无 无 正常颜色 淡红计 0 分 簿白计 0 分 数计 2 分 指纹红紫计 2分轻微 轻微,日&3 次 质硬难解, 日行 1 次 淡黄 鲜红计 2 分 腻计 2 分 细数计 4 分 指纹紫暗计 4 分介于两者之间 介于两者之间 介于两者之间 深黄脉细数或迟缓,或脉微 欲绝计 6 分(三)评价方法 1.中医证候疗效: 治疗前后评价,采用尼莫地平法 积分减少(%)=(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 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中医症状疗效: 治疗前后评价单项症状变化情况。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 年版)(卫生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厅印发)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 A 组 16 型(CoxA16) 、肠道病毒 71 型(EV71)多 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 3 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 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 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 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 EV71 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 肿。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 2-10 天,平均 3-5 天。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 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 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 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 3 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 1-5 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 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 、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 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 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 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 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艋蛱得簟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 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心率增快或减慢, 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 血压升高或下降。 二、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二)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 (ALT) 谷草转氨酶 、 (AST) 肌酸激酶同工酶 、 (CK-MB) 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 、血糖升高。C 反应蛋白(CRP)一般不升高。 乳酸水平升高。 (三)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 中毒。 (四)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 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五)病原学检查。 CoxA16 、EV71 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咽、气道分泌物、 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 (六)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 CoxA16、EV71 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 4 倍以上的升高。 三、物理学检查 (一)胸 X 线检查。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 (二)磁共振。 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三)脑电图。 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四)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少数病例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Q-T 间期延长,ST-T 改变。 四、诊断标准 (一)临床诊断病例。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 临床诊断困难, 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二)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1.肠道病毒(CoxA16 、EV71 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 CoxA16、EV71 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 CoxA16、EV716 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 体有 4 倍以上的升高。 (三) 临床分类。 1.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 2.重症病例: (1)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 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 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五、鉴别诊断 (一)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 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要与丘疹性荨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带状疱疹 以及风疹等鉴别。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皮疹形态、部位、出疹时间、有无淋巴结肿大 以及伴随症状等进行鉴别,以皮疹形态及部位最为重要。最终可依据病原学和血清学检 测进行鉴别。 (二)其他病毒所致脑炎或脑膜炎。 由其他病毒引起的脑炎或脑膜炎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CMV) 、EB 病毒、呼 吸道病毒等,临床表现与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重症病例表现相似,对皮疹 不典型者,应根据流行病学史尽快留取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尤其是 EV71 的病毒学检查, 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三)脊髓灰质炎。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时需与脊髓灰质炎鉴别。后者主要表现 为双峰热, 病程第 2 周退热前或退热过程中出现弛缓性瘫痪, 病情多在热退后到达顶点, 无皮疹。 (四)肺炎。 重症手足口病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 应与肺炎鉴别。 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 咳嗽、 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状,一般无皮疹,无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胸片加重或减轻均呈逐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渐演变,可见肺实变病灶、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 (五)暴发性心肌炎。 以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需与暴发性心肌炎鉴别。暴发性心肌炎 无皮疹,有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阿斯综合征发作表现;心肌酶谱多有明显升高; 胸片或心脏彩超提示心脏扩大,心功能异常恢复较慢。最终可依据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 进行鉴别。 六、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 3 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 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持续高热不退。 (二)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三)呼吸、心率增快。 (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五)高血压。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七、处置流程 门诊医师在接诊中要仔细询问病史,着重询问周边有无类似病例以及接触史、治疗 经过;体检时注意皮疹、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及肺部体征。 (一) 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 《传染病防治法》 中丙类传染病要求进行报告。 (二)普通病例可门诊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病情变化时随诊。 3 岁以下患儿,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病程在 5 天以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尤其是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三)重症病例应住院治疗。危重病例及时收入重症医学科(ICU)救治。 八、治疗 (一)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 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重症病例。 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1)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积极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每次 0.5-1.0g/kg,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每 4-8 小时一次,20-30 分钟快速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 时加用呋噻米。 (2)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剂量:甲基泼尼松龙 1mg-2mg/kg?d;氢化可 的松 3mg-5mg/kg?d;地塞米松 0.2mg-0.5mg/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个 别 病 例 进 展 快 、 病 情 凶 险 可 考 虑 加 大 剂 量 , 如 在 2-3 天 内 给 予 甲 基 泼 尼 松 龙 10mg-20mg/kg?d(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 1g)或地塞米松 0.5mg-1.0mg/kg?d。 (3)酌情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 2g/kg,分 2-5 天给予。 (4)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 2.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确保两条静脉通道通畅,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3)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呼吸机初调参数: 吸入氧浓度 80%-100%, 20 -30cmH2O, PIP PEEP 4-8cmH2O, 20-40 次/分, f 潮气量 6-8ml/kg 左右。根据血气、X 线胸片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适当给予镇静、镇痛。如有肺水 肿、肺出血表现,应增加 PEEP,不宜进行频繁吸痰等降低呼吸道压力的护理操作。 (4)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有条件者根据中心静脉压、心功 能、有创动脉压监测调整液量) 。 (5)头肩抬高 15-30 度,保持中立位;留置胃管、导尿管。 (6)药物应用: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米力农、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 物;酌情应用利尿药物治疗。 (7)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8)监测血糖变化,严重高血糖时可应用胰岛素。 (9)抑制胃酸分泌:可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及抑酸剂等。 (10)继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3.恢复期治疗。 (1)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 (2)功能康复治疗 (3)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中医治疗。 1.普通病例:肺脾湿热证 主症: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咽红、流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涎,神情倦怠,舌淡红或红,苔腻,脉数,指纹红紫。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透邪 基本方药: 甘露消毒丹加减 连翘、金银花、黄芩、青蒿、牛蒡子、藿香、佩兰、通草、生薏米、滑石(包煎) 、 生甘草、白茅根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水煎 100―150 毫升,分 3―4 次口服。 加减: (1)便秘加大黄; (2)咽喉肿痛加元参、板蓝根; 中成药: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等。 2.普通病例:湿热郁蒸证 主症:高热,疹色不泽,口腔溃疡,精神萎顿,舌红或绛、少津,苔黄腻,脉细数, 指纹紫暗。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基本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连翘、栀子、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丹皮、赤芍、生薏米、川萆Z、水牛角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一剂,水煎 100―150 毫升, 分 3―4 次口服,或结肠滴注。 中成药: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3.重型病例:毒热动风证 主症:高热不退,易惊,呕吐,肌肉p动,或见肢体痿软,甚则昏,舌暗红或红 绛,苔黄腻或黄燥,脉弦细数,指纹紫滞。 治法:解毒清热、熄风定惊 基本方药:羚羊钩藤汤加减 羚羊角粉(冲服) 、钩藤、天麻、生石膏、黄连、生栀子、大黄、菊花、生薏米、 全蝎、白僵蚕、生牡蛎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一剂,水煎 100―150 毫升, 分 3―4 次口服,或结肠滴注。 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 注射液等。 4.危重型病例:心阳式微 肺气欲脱证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主症:壮热不退,神昏喘促,手足厥冷,面色苍白晦暗,口唇紫绀,可见粉红色或 血性泡沫液(痰) ,舌质紫暗,脉细数或沉迟,或脉微欲绝,指纹紫暗。 治法:回阳救逆 基本方药:参附汤加味 人参、炮附子、山萸肉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一剂,浓煎鼻饲或结肠滴注。 中成药: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5.恢复期:气阴不足 余邪未尽 主症:低热,乏力,或伴肢体痿软,纳差,舌淡红,苔薄腻,脉细。 治法:益气养阴,化湿通络 基本方药:生脉散加味 人参、五味子、麦冬、玉竹、青蒿、木瓜、威灵仙、当归、丝瓜络、炙甘草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一剂,水煎分 3―4 次口服。 针灸按摩:手足口病合并弛缓型瘫痪者,进入恢复期应尽早开展针灸、按摩等康复 治疗。 6.外治法 口咽部疱疹:可选用青黛散、双料喉风散、冰硼散等,1 日 2―3 次。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参照卫生部 1987 年发布的流行性出血热诊疗方案。 (1)病原学: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 传染源。 (2)流行病学资料:在发病季节,于发病前两个月内曾到过疫区,或有与鼠类直 接和间接接触,食用鼠类污染的食物或有接触带病毒的实验动物史。 (3)症状:起病急,有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即三痛) 、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等症状。 (4)体征:面、颈、目红(即三红)重者似酒醉貌,咽部充血,软腭、腋下、前 胸等部位可见出血点(点状、条索状、集簇状) ,并可伴肾区叩击痛。体温在 39℃以下, 中毒症状轻,血压基本在正常范围,除皮肤与/或粘膜有出血点外,无其他出血现象。 (5)实验室检查: ①肾脏损害轻微,尿蛋白在+~++,没有明显少尿期。 ②血象: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血小板数下降。 ③血生化检查:血尿素氮、肌酐正常或轻度升高。 (5)确诊依据: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 (二)证候诊断 (1)邪袭肺卫证:发热汗出,头痛、眼眶痛、腰痛,面红。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2)邪入气分证:壮热烦渴,汗出气粗,面红如醉。舌红苔黄,脉洪大。 (3)气血两燔证:壮热烦渴,斑疹吐衄。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三)分型诊断: 1.流行性出血热(轻型) (1)体温在 39℃以下,中毒症状轻。 (2)血压接近正常范围。 (3)除皮肤与粘膜有较明显的出血点外,其他处无明显出血现象。 (4)肾脏损害轻微,尿蛋白在“+~++”者,不出现少尿现象或有少尿倾向,后期 出现多尿现象。 2.流行性出血热(中型) : (1)体温 39~40℃,全身中毒症状较重,有明显的球结膜水肿。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2)病程中收缩压低于 90mmHg,或脉压<26mmHg。 (3)皮肤、粘膜及其他部位有明显的出血现象。 (4)肾脏损害明显,尿蛋白可达“+++” ,有明显的少尿期。 3.流行性出血热(重型) : (1)体温≥40℃,全身中毒症状及渗出现象严重,或出现中毒性精 神症状者。 (2)病程中收缩压低于 70mmHg,或脉压低于 20mmHg,并 呈现临床休克过程者。 (3)出血现象较重,如皮肤瘀斑,腔道出血。 (4)肾脏损害严重,少尿持续在5日以内,或尿闭2天以内者。 以上 1、2、3 型,各具备2项或2项以上者方可诊断。 4.流行性出血热(危重型) :在重型基础上,出现以下任何严重症候群者 (1)难治性休克。 (2)出血现象严重,有重要脏器出血。 (3)肾脏损害极为严重,少尿超过 5 天以上,或尿闭 2 天以上;或尿 素氮超过 120 毫克/dl以上。 (4)心力衰竭,肺水肿。 (5)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如脑水肿、脑出血、脑疝形成者。 (6)严重继发感染。 (7)其他严重合并症。 5.流行性出血热(非典型) : (1)发热在 38℃以下,没有中毒症状。 (2)皮肤或粘膜可有散在出血点。 (3)尿常规检查阴性,或尿蛋白+。 (4)血或尿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阳性。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邪袭肺卫证 治法:清热宣肺 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板蓝根、鲜芦根、丹参、黄芩、桔梗、丹皮、 白茅根。 2.邪入气分证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治法:清热解毒 推荐方药:白虎汤加减,石膏、银花、连翘、板蓝根、知母、竹叶、生甘草、寒水 石。 3.气血两燔证 治法:清热凉血 推荐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石膏、寒水石、知母、生地、玄参、黄柏、栀子、丹 皮、竹叶、生大黄、水牛角丝、紫草。 (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清开灵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等。 (三)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发热可选择擦浴、贴敷等方法。 (四)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2.心理疏导。 3.密切观察体温、血压的变化。 4.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 5.观察排泄物性状,注意有无黑便或血尿等。 三、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 年) 发热期: 痊愈:药后 24 小时体温开始下降,主症改善,3 天内体温恢复正常,5 天内大部分 主症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显效:药后 24 小时体温开始下降,大部分主症改善,5 天内体温恢复正常,7 天大 部分主症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 有效:药后 48 小时体温开始下降,大部分主症改善,7 天内体温恢复正常,大部分 主症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 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者。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肛 肠 科 中医诊疗方案目 录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401 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405 脱肛病(直肠脱垂)诊疗方案??????????????409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415 肛漏病(肛瘘)诊疗方案????????????????421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425 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7-94) 。 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痛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 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 (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 (2)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3)肛周超声检查可测及脓腔。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5)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 位于肛提肌以下的脓肿,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较重而全身症状较轻;位于肛提 肌以上的脓肿,局部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较重,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肛周穿刺 可抽出脓液。 必要时辅助直肠腔内超声检查,CT 或 MRI 检查发现病灶可以确诊。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 2.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全 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 3.溃破期:肿块缩小,形成硬结逐渐软化或脓肿破溃,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三)疾病分类 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 :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 :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四)证候诊断 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肛 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 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红,苔黄,脉弦滑。 3.阴虚毒恋证: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 夜间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手术治疗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挂线术 1.适应证:适用于高位脓肿。 2.操作方法:常规麻醉满意后,于脓肿中心行放射状切口或弧形切口,用止血钳钝 性分离组织间隔,充分引出脓汁,然后以食指分离脓腔间隔,冲洗脓腔,用球头探针自 切口插入,沿脓腔底部轻柔而仔细地向肛内探查,同时以另一食指在肛内作引导,寻找 内口。若未探通,在脓腔最高点,黏膜最薄处穿出,挂以橡皮筋,一端从脓腔穿出,另 一端从肛内穿出,再将橡皮筋两端合拢,使其松紧适宜后,结扎固定。若脓肿范围较大, 可行两个以上切口,分别放置橡皮片引流。修剪创缘,查无活动出血点,凡士林纱条嵌 入创面,纱布压迫,丁字带固定,术终。 可选择: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 1.适应证:适用于高位脓肿。 2.操作方法:常规麻醉满意后,于脓肿中心行放射状切口或弧形切口,用止血钳钝 性分离组织间隔,充分引出脓汁,然后以食指分离脓腔间隔,冲洗脓腔,放置纱条引流。 修剪创缘,查无活动出血点,凡士林纱条嵌入创面,包扎术终。 3.术后处理: (1)术后每日熏洗坐浴 2 次,或在每次排便后要熏洗坐浴。 (2)创面每日换药 1~2 次。 (3)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选用肛肠综合治疗仪、超声雾化熏洗仪、熏蒸床(坐 式) 、智能肛周熏洗仪等。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中药汤剂 (1)火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推荐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 刺(炒) 、穿山甲(炙) 、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2)热毒炽盛证 治法:清热败毒透脓 推荐方药:透脓散加减、黄芪、山甲(炒末) 、川芎、当归、皂角针。 (3)阴虚毒恋证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推荐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2.中成药 (1)栓剂纳肛: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肛泰栓、痔疮宁栓普济痔疮栓等。 (2)中药膏剂外用: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龙珠软膏、肛泰软膏等。 (三)针刺疗法、理疗 (1)疼痛 针刺长强、承山、足三里、环跳穴、或用普鲁卡因,长效止痛,长强穴封闭。 (2)尿潴留 针刺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水道、阳陵泉透阴陵泉。 (3)粪嵌塞 针刺支沟、足三里、气海、合谷、曲池。 (四)中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辨证使用中药熏洗。 (五)基础治疗:感染、发热、疼痛等合并症的治疗,可选用抗生素。 (六)护理:辨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 1、辨证护理:肛痈病人的体质多属阴虚、偏热,在整体护理中,应首先考虑这个 因素。安排病床时应注意病房的朝向,衣被适当减少。要注意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为主 的护理措施,要以患者疾病本身变化,情绪不调,饮食不节,调护不当等因素对健康的 影响综合考虑。 2、情志护理:由于肛痈患者大多数是以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入院,同时又伴有发 热等症状,所以易产生烦躁、焦虑不安等紧张情绪。因而要求护理人员做好身、心两方 面的护理工作,减轻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还应对患者的社 会背景、文化层次,组织结构、家庭内部情况及其患者本人的性格等加以了解,开展全 方位的护理。 3、饮食护理:饮食对肛痈的治疗、康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嘱病人忌烟酒,勿 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宜进营养丰富、清淡、少渣、易消化的饮食。多食蔬菜、瓜果,预 防便秘。不能过度劳累,配合服用润肠通便中药,使之尽早康复。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伤口愈合,积分较治疗前降低≥2/3 好转:症状改善,病灶或伤口缩小,积分较治疗前降低≥1/3 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不足 1/3 (二)评价方法 1.症状评价指标:参照 2004 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出血 0 级:正常 1 级:轻度 2 级:中度 3 级:重度 疼痛 0 级:正常 1 级:轻度 2 级:中度 3 级:重度 分泌物 0 级:无 1 级:有 舌红,苔黄 0 级:无 1 级:有 脉数或滑数 0 级:无 1 级:有 0分 1分 0分 2分 4分 6分 轻度疼痛,可以忍受 明显疼痛,用药缓解 剧烈疼痛,难以忍受 0分 2分 4分 6分 带血 滴血 射血2.证候评价指标:参照 2004 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7-94) 。 (1)主要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好发 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 (2)主要体征: 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 于初期肛裂; 有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 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 创缘下端有哨兵痔, 或有皮下瘘管形成。 多见于陈旧期肛裂。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 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部疼痛、便血或伴有便秘,肛裂的疼痛呈典型的 周期性疼痛, 排便时疼痛, 便后数分钟后可缓解, 随后再次发生疼痛可达数小时后缓解; 便血为滴血或手纸染血,鲜血,量少。肛门部检查有肛管皮肤裂开,肥大乳头和哨兵痔 等体征即可作出诊断。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短,裂创新鲜,色红,底浅,边缘整齐有弹性,疼痛剧烈。 2.慢性期:病程长,反复发作,裂创底深,边缘不整,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 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裂创底部栉膜变厚变硬,形 成栉膜带。 (三)证候诊断 1.血热肠燥证: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 腹部胀满,溲黄。裂口色红。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阴虚津亏证: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 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裂口深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占质紫暗,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脉弦或涩。 二、治疗方案 (一)肛裂切除内括约肌松解术 1.适应症:慢性期肛裂 2.操作方法: 患者取截石位,骶麻或局麻后常规消毒,在距肛门后位距肛缘约 1.5cm 的 5 点或 7 点处做一梭型切口,食指伸入肛内触到括约肌间沟部位,持弯钳自切口进入,沿皮下进 到括约肌间沟部肛管皮下,在食指引导下,挑起切断部分内括约肌,指诊肛门松弛,括 约肌间沟上方可及明显裂隙即可;肛裂部分行病灶切除暴露新鲜创面; 加压包扎。术 毕。 3.术后处理: (1)术后每日熏洗坐浴 2 次,或在每次排便后要熏洗坐浴。 (2)创面每日换药 1~2 次。 (3)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选用肛肠综合治疗仪、超声雾化熏洗仪、熏蒸床(坐 式) 、智能肛周熏洗仪等。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中药汤剂 (1)血热肠燥证 治法:清热泻火,增液通便。 推荐方药:黄芩、黄柏、生地、生石膏、元胡、地榆炭、槐花炭、三七粉、生大黄 (后下) 。 (2)阴虚津亏证 治法:凉血养血,增液通便。 推荐方药:知母、黄柏、玄参、生地、麦冬、白芍、当归、阿胶(烊) 、桃仁、红 花、熟地、川芎、元胡。 (3)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润肠通便。 推荐方药:当归、榔片、厚朴、决明子、桃仁、红花、麻仁、瓜蒌仁、郁李仁、陈 皮、元胡。 2.中成药 (1)栓剂纳肛: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普济痔疮栓、肛泰栓等。 (2)中药膏剂外用:肛泰软膏、龙珠软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三)中药熏洗 可选用金玄洗剂等熏洗。 (四)针灸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针灸治疗术后并发症 1.疼痛:针刺长强、承山、足三里、环跳穴。 2.尿潴留:针刺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水道、阳陵泉透阴陵泉。 3.粪嵌塞:针刺支沟、足三里、气海、合谷、曲池。 (五)基础治疗 感染、发热、疼痛、便秘等合并症的治疗。 (六)护理:辨证施护。 1.术后护理 指导患者便后中药熏洗、坐浴、患处涂药、理疗等,以促进创面愈合。 2.饮食护理 (1)血热肠燥证多吃蔬菜、水果 (2)阴虚津亏证宜多进食滋阴增液之品 (3)气滞血瘀证给与理气活血之品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考 2004 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痊愈:症状消失,体征消失。 显效:症状明显改善,积分较治疗前降低≥2/3。 有效:症状好转,积分较治疗前降低≥1/3。 无效:症状无改善,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不足 1/3。 (二)评价方法 症状评价指标:参考 2004 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便血 0 级:正常 1 级:轻度 2 级:中度 3 级:重度 疼痛 0 级:正常 0分 0分 2分 4分 6分 带血 滴血 射血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1 级:轻度 2 级:中度 3 级:重度 大便干燥或秘结 0 级:无 1 级:有 舌红,苔黄 0 级:无 1 级:有 脉数或滑数 0 级:无 1 级:有2分 4分 6分 0分 1分轻度疼痛,可以忍受 明显疼痛,用药缓解 剧烈疼痛,难以忍受② 证候评价指标:参考 2004 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脱肛病(直肠脱垂)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2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脱肛病诊断标准, 即二型三度分类法。 一型:不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粘膜脱垂。 表现为直肠粘膜层脱出肛外,脱出物呈半球形,其表面可见以直肠腔为中心的环状 的粘膜沟。 二型: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全层脱垂。 脱垂的直肠呈圆锥形,脱出部分可以直肠腔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的粘膜环形沟。 二型根据脱垂程度分为三度: Ⅰ度为直肠壶腹内的肠套迭,即隐性直肠脱垂。排粪造影呈伞状阴影。 Ⅱ度为直肠全层脱垂于肛门外,肛管位置正常,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不伴有肛门 失禁。 Ⅲ度为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及肛管脱出于肛门外,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伴有肛门 不全性或完全性失禁。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 (二)证候诊断 1.气虚下陷证:便后肛门有物脱出,直肠脱垂呈半球形成或圆锥形,甚则咳嗽,行 走,排尿时脱出,劳累后加重;伴有脘腹重坠,纳少,神疲体倦,气短声低,头晕心悸。 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脉弱。 2.肾气不固证:直肠滑脱不收;伴有面白神疲,听力减退,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 夜尿多,久泻久痢。舌淡苔白,脉细弱。 3.气血两虚证:直肠脱出;伴有面白或萎黄,少气懒言,头晕眼花,心悸健忘或失 眠。舌质淡白,脉细弱。 4.湿热下注证:直肠脱出,嵌顿不能还纳,脱垂的直肠粘膜有糜烂、溃疡;伴有肛 门肿痛,面赤身热,口干口臭,腹胀便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1.气虚下陷证 治法:补中益气,升提固脱。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生白术、升麻、柴胡、陈皮、当归、炙甘草。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等。 2.肾气不固证 治法:健脾益气,补肾固脱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汤加减,熟附子、肉桂、淮山药、茯苓、山茱萸、泽泻、炙黄 芪、升麻。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3.气血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 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炙黄芪、生白术、茯苓、当归身、熟地黄、白芍、 升麻、生甘草。 中成药:八珍颗粒等。 4.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炒黄芩、黄连、香附、川穹、白芷、炒白术、 茯苓、薏苡仁、生甘草。 中成药:二妙丸、四妙丸等。 (二)手术治疗 1、一型直肠脱垂治疗 可以选择“中药消痔灵注射固脱法” : 将中药消痔灵注射液注入直肠粘膜下层,使分离的直肠粘膜与肌层粘连固定。 此法分为粘膜下层点状注射法和柱状注射法两种。 适应证:一型直肠脱垂 禁忌证:直肠炎、腹泻、肛周炎及持续性腹压增加疾病。 操作要点: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局部消毒后,铺无菌巾,局麻或骶麻后,将直肠粘 膜暴露肛外,或在肛门镜下,齿线上 1cm,环形选择 2~3 个平面,或纵行选择 4~6 行。 每个平面或每行选择 4~6 点,各点距离相互交错,选用药物消痔灵,注射时取一份消 痔灵加一份生理盐水或 0.5%利多卡因。每点注稀释的消痔灵液 1~2ml,不要过深刺入 肌层,或过浅注入粘膜内,以免无效或坏死。总量一般为 20~40ml。柱状注射,在暴露 直肠粘膜 3、6、9、12 点于齿线上 1cm,粘膜下层作柱状注射。长短视脱出长度而定,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每柱注射药量 4~6ml,注射完毕,食指进入肛内进行反复按摩,使药液均匀散开,注射 局部不要产生硬结。肛内置凡士林纱条、小排气管,肛外用塔形纱布压迫固定。 术后处置:注射当天适当休息,不宜剧烈活动。流质饮食,控制大便 1~3 天。术 后给服抗生素药或静脉滴注 3 天以预防感染。一般 1 次注射后可收到满意效果,若疗效 不佳,7~10 天后重复注射 1 次。 2.二型直肠脱垂治疗 对二型直肠脱垂的治疗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脱垂的直肠粘膜及直肠与周围组织的 固定;二是直肠及肛管的紧缩;三是盆底组织的修复与固定。现根据分度程度分述如下。 (1)Ⅰ、Ⅱ度直肠脱垂治疗 Ⅰ、Ⅱ度直肠脱垂的治疗基本相同,都要进行直肠内粘膜下层注射和直肠周围注射 疗法: 将中药消痔灵注射液加等量生理盐水或 0.5%利多卡因稀释后注射到直肠粘膜下层 和直肠周围,局部产生纤维化,使分离的直肠粘膜与肌层粘连固定,直肠外壁与周围组 织产生纤维化,起到粘连固定作用,达至直肠脱垂治愈目的。 麻醉选择:局麻,骶管麻醉,腰麻均可以。 禁忌证:脱垂伴有滑动疝、子宫脱垂、膀胱膨出,脱出长度超过 12cm 等,直肠炎、 腹泻、肛周炎及持续性腹压增加疾病。 注射用药物:消痔灵注射液。 特殊手术器械:8cm、14cm 长喇叭状肛门镜各一套,5 号齿科针头、腰穿针头各 1 个,10ml 注射器等。 注射方法: ①直肠粘膜下注射 适应、禁忌证、操作要点同一型直肠粘膜下注射。 ②直肠周围注射 适应证:Ⅰ、Ⅱ、Ⅲ度直肠脱垂,在直肠内粘膜注射后同时进行直肠外周围注射, 如果伴有直肠粘膜过度松弛或肛门功能不全,要同时进行粘膜紧缩术和肛门括约肌紧缩 术。 禁忌证:同前。 操作要点:在腰俞麻醉或局麻后,用细长腰穿针和 10ml 注射器,抽入消痔灵原液 10ml。先行肛门直肠左右(坐骨直肠窝)注射,在距离肛缘 1.5cm,3、9 点位进针,刺 入皮肤、皮下,进入坐骨直肠窝,大约进入 4~8cm,进入骨盆直肠间隙。此时,另用食 指伸入直肠内,仔细触摸针尖部位,确定针尖在直肠壁外,为了保证针尖不刺入直肠壁 内,以针尖在直肠壁外可以自由滑动为准,然后缓慢边退针边推药,注入药物 6~8ml,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使药液呈扇形均匀散开。用同法注射对侧,两侧共注射药量 10~20ml。 肛门直肠后壁(直肠后间隙)注射,沿直肠后壁进针,刺入 4~8cm,到达直肠后间隙, 此时,食指伸入直肠内,仔细触摸针尖部位,确定针尖在直肠壁外,再将针深入 2~3cm, 为了保证针尖不刺入直肠壁内,以针尖在直肠壁外可以自由滑动为准,注药 5~10ml。 直肠前壁注射,要根据脱垂程度而定,一般中年妇女,脱垂多伴有阴道后壁膨出, 此时一定进行直肠前壁注射,进针点,从会阴部(直肠阴道)间进针,刺入 4~8cm,另 一食指进入阴道,触摸针尖在直肠阴道之间,可缓慢边退针边推药,注药量 4~8ml。直 肠外注射消痔灵原液总量 20~40ml。注射后肛内上祛腐生肌纱条、小排气管,肛外用塔 形纱布压迫固定。术后常规给预防性抗菌术口服药或静脉点滴三天。 (2)Ⅲ度直肠脱垂 Ⅲ度直肠脱垂治疗比较复杂,首先要进行:①直肠内粘膜下注射(见前) ,②直肠 外周注射(见前) ,还要进行③直肠粘膜结扎术;和④肛门紧缩术。 ③直肠粘膜结扎术: 本法只能作为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辅助治疗。可在消痔灵注射完成后进行直肠 粘膜结扎术。 适应证:脱垂时间长,肛门括约肌功能不良,或伴有混合痔,注射后可见粘膜堆积 明显的直肠脱垂患者。 操作要点:在直肠 3、7、11 点位,用组织钳提起松弛粘膜,在基地部夹上大弯血 管钳,在钳子底下用 7 号丝线或可吸收缝合线进行缝合结扎。结扎后用手指扩肛,直肠 必须顺利通过两横指, 可以避免术后发生排便困难。 结扎点位多少根据粘膜松弛情况定, 一般一次结扎不超过三处,过多容易引起直肠狭窄,出现排便困难。 术后处理:适当运用抗生素,少渣饮食,每日换药。 ④肛门紧缩术 适应证:适用于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或无肛门括约功能直肠脱垂患者,可在直肠内 外注射或直肠粘膜紧缩后,直接进行肛门紧缩术。 禁忌证:肠炎、腹泻、肛门周围急性炎症,以及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患者。 操作要点: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反复消毒会阴部皮肤及肛管,在肛门后正中耻线处 向外做菱形切口切除皮肤皮下组织,不切断括约肌,用组织钳提起耻线上方粘膜及粘膜 下组织,在组织钳下方用大弯血管钳夹住,此时注意保持肛门口顺利通过 2 指(大约 3 公分) ,再用可吸收线贯穿缝合结扎。耻线外伤口暴露的括约肌用可吸收线进行括约肌重 叠式 u 字缝合,一般缝合 3~4 针,最后用丝线缝合皮肤切口。如果在后部紧缩后,感到 肛门紧缩不理想,还可以同时在肛门前方以同样方法进行前位肛门紧缩术。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术后处理:静脉点滴抗生素预防感染,少渣饮食控制大便 3 天,每日伤口和换药一 次。 (三)术后复发治疗 术后个别患者出现效果不满意,脱出虽有明显好转,但仍属于未治愈复发病例。 治疗:根据分型仍然可以进行第二次直肠内外注射固脱治疗,一般三个月后治疗最 佳,但注意第一次已经注射过产生纤维化的地方,第二次进针推药都比较困难,此时不 宜强行进针推药。第二次注射应该注射到第一次没有注射过的地方,此时进针推药应该 与第一次的感觉相同。注药量肯定比第一次少。 如果经过第二次治疗效果仍然不好,建议不要进行第三次注射治疗。最好选择开腹 悬吊固定手术治疗。 (四)直肠脱垂急症的处理 直肠脱出因不能及时复位而出现充血、水肿甚至绞窄,形成直肠脱垂急症。可用纱 条包裹手指,脱出物表面涂以四黄膏等润滑剂,压迫脱出物顶端,持续用力使脱出物复 位,必要时可在局麻下操作。复位后以塔形纱布加压包扎固定。口服或静注抗生素以防 感染,并予熏洗或外敷治疗。 熏洗法:用于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常用苦参汤加明矾、五倍子、石榴皮煎水 熏洗,每天 2 次。 外敷法:以五倍子散或马勃散外敷。 (五)护理调摄 1.术前一日肛门口周围 15~20cm 进行备皮,备皮后嘱病人用温皂水清洗备皮区域。 2.术前晚与术晨各用温皂水 1000ml 灌肠一次。术晨测 T、P。 3.术后嘱病人卧床休息 3 天,并控制大便 72 小时。术后可选用智能肛周熏洗仪。 4.如术后肛门部胀痛或坠胀,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物治疗。 5.术后 2~3 天有时有低热,如不超过 38℃,局部无感染者为吸收热,可不予特殊 处理。 6.嘱病人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术后 24 小时内可进半流食或少渣饮食。 7.第一次排大便前,可用温皂水灌肠,以软化大便,并避免排便时过份用力。 8.预防术后并发症,遵医嘱术后常规输入抗菌药物三天,年老体弱者可使用一周。 9.提肛运动:肛门内收上提运动,每次肛门放松、收缩运动 20~30 下,每日 2 次。 (六)预防治疗 直肠脱垂经过直肠内外注射中药治疗后,预防复发很重要,要根据病人整体状况运 用中医治疗未病原则,及时调理治疗中气下陷、津枯肠燥、湿热下注等证候。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一般术后三天开始辨证口服中药。 1.中气下陷证 治法:益气养血升提固脱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炙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枳壳、柴胡、 白芍、 炙甘草、升麻。 2.津枯肠燥证 治法:补中益气,润肠通便。 推荐方药:麻仁丸加减。生地、肉苁蓉、火麻仁、郁李仁、炒枳壳、黄芪、升麻、 柴胡、麦冬、玄参、生甘草。 3.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葛根、生地、炒丹皮、炒黄芩、炒白术、薏苡仁、茯苓、生甘草。 术后 12 天指导病人进行提肛运动锻炼,以恢复和增强肛门功能。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 2002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直肠脱垂诊断 与治疗标准》 ) 1.治愈:患者排便时无肿物脱出,无肛门坠胀,排便通畅。检查直肠恢复正常位置, 排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无脱出肛门外,无直肠粘膜内脱垂。 2.有效:患者上述症状减轻,排便较通畅,检查脱垂程度减轻,无直肠全层脱垂。 3.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病情加重。 (二)评价方法 治疗后从患者第一次排便(一般术后3天左右)开始评价记录,主要记录排便时是 否有肿物脱出,排便是否通畅。指诊肛门直肠内有无堆积的直肠粘膜或脱出物,肛门闭 合是否完全。术后第 10 天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和肛门压力测定。然后根据临床表现和检 查结果判定治疗效果。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痔(混合痔)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7-94) 。 中医病名:痔 (1)症状: 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 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 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 3、 7、11 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6 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 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 移位; 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 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 4 类;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 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根据内 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 4 度。I 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 脱出。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 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 纳后易脱出。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 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 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 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 肿、糜烂和溃疡。 ②肛管直肠指诊:是重要的检查方法。I、Ⅱ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 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 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③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 糜烂等。 ④大便隐血试验:是排除全消化道肿瘤的常用筛查手段。 ⑤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 超过 50 岁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议行全结肠镜检查。 (二)证候诊断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 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 不适,苔黄腻,脉弦数。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 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4.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便血色鲜或淡, 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手术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1.适应症:非环状混合痔反复出血、脱垂、疼痛,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响正常工 作和生活者。 2.术前准备 (1)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 项、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检测、胸部 X 线片、肛门镜检查、心电图,必要时可行腹部超 声及结肠镜检查。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2)局麻患者可以不禁食,采用其他麻醉须术前禁食 4 小时以上。 (3)术前局部备皮,排空直肠。 (4)填写手术知情同意书。 3.手术方法: (1)麻醉选择:一般采用局麻,必要时可采用腰俞麻醉、腰麻等麻醉方法。 (2)操作方法:麻醉满意后,适当扩肛,指诊及肛门镜全面检查肛门情况,根据 痔体大小及分布合理选择手术切口,弯钳提起外痔基底部,放射状锐性分离外痔组织至 齿线上 0.5cm,做梭形切口,大弯钳提起并钳夹对应部位内痔,7 号线结扎内痔组织。 多个手术切口者需注意保留切口间的肛门皮桥, 修剪手术切口, 结扎止血, 油纱条纳肛, 加压包扎固定。 4.术后常规处理 (1)依据相关麻醉情况处理。 (2)无需禁食,但忌辛辣炙怪贰 (3)术后当日注意出血情况和小便情况,活动出血应及时处理,术后 8 小时未排 小便应采取措施。 (4)酌用润肠通便药物,防止便秘和粪便嵌塞。 (5)酌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便后坐浴,换药,可选用肛肠综合治疗仪、超声雾化熏洗仪、熏蒸床(坐式) 、 智能肛周熏洗仪。 (7)观察伤口情况,术后 1 周,应注意肛门功能情况,注意有无肛门狭窄。 (二)中药坐浴熏洗 术后首次排便之后,辨证选用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主的中药坐浴熏洗,利于 预防术后创面出血水肿、疼痛。 推荐处方:蒲公英、生侧柏叶、花椒、苦参、芒硝、苍术、生地榆、防风、黄柏、 赤芍、生甘草、五倍子。 上药煎取药液,于排便后坐浴熏洗。 (三)辨证选择口服汤剂或中成药 1.风热肠燥证 治法:清热祛风,凉血止血 推荐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鲜生地、炒枳壳、当归、荆芥炭、地榆炭、粉丹皮、 玄参、火麻仁、郁李仁、生大黄(后下) 。 2.湿热下注证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五神汤加减,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 黄、当归、栀子、黄芩、地榆炭、槐花、甘草。 3.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加减,生地黄、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 药、当归梢、白芷、牛膝、秦艽、苍术、甘草。 4.脾虚气陷证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潞党参、黄芪、炒白术、升麻、柴胡、淮山药、白芍、 当归、熟地、黄精、甘草。 中成药: 术后便血可选用六味消痔片、地榆槐角丸、云南白药胶囊等凉血止血。 术后大便干燥可选用:麻仁润肠丸、麻仁软胶囊等润肠通便。 (四)中药外敷或中药纱条换药 1.术后可选用活血生肌中药纱条换药,每日一次。 2.术后创面水肿可选用高渗盐水纱条或清热消肿、活血止痛中药外敷,以消肿止 痛。 (五)中药塞药法 便后或睡前或换药时选用栓剂纳肛,如:普济痔疮栓、化痔栓、马应龙痔疮栓等。 (六)护理:辨证施护 1.实证:风伤肠络、湿热下注、气滞血淤型 病室室温宜偏凉,空气新鲜,衣被不宜过厚。 有汗出者用温热毛巾擦干汗液,汗退后及时更换衣被,避免对流风。 宜卧床休息,避免劳倦。 对于急躁易怒者要注意调畅情志,要鼓励和安慰患者应静心调养,保持情绪稳定, 讲解气滞化火会导致病情加重的道理。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品如:雪梨、莲藕、荸荠、甘蔗、百合、银耳、花生、蜂蜜等 清热化火之品。 夏季暑多夹湿,湿热中阻,因此,有恶心呕吐泄泻者宜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 食品,忌烟酒。 口服中药宜偏凉。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2.虚症:脾虚气陷。 病室宜保温,空气宜流通,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 患者情绪易低落情志不畅,护理人员应多关心爱护患者,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饮食予以甘温补气作用的食品,如牛肉,鱼肉,蛋类,山药,扁豆,豆制品等。 中药宜温热服,服后休息片刻。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科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疗效指数≥95%。 显效:症状改善明显,痔核明显缩小或萎缩不全,疗效指数≥75%。 有效:症状轻度,痔核略有缩小或萎缩不全,疗效指数≥30%。 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或手术创面未愈合,疗效指数&30%。 (二)评价方法: 疗效指数计算公式 (尼莫地平法) [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 ( /治疗前积分]*100%。 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标准: 便血 正常 0 分 轻度 2 分 中度 4 分 重度 6 分 坠痛 正常 0 分 轻度 2 分 中度 4 分 脱垂 正常 0 分 轻度 1 分 痔粘膜 正常 0 分 轻度 2 分 中度 4 分 充血 糜烂 能复位 下坠为主 坠胀,有轻度疼痛 重度 6分 疼痛较重 2 带血 滴血 射血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重度 痔大小 正常 0 分 轻度 1 分 中度 2 分 重度 3 分6分有出血点齿线部 2-4 7-9 10-11 粘膜突起为正常 一个痔核超过 1 个钟表数 二个痔核超过 1 个钟表数或一个痔核超过 2 个钟表数 三个痔核超过 1 个钟表数或一个痔核超过 3 个钟表数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肛漏病(肛瘘)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7-94) 。 (1)肛漏系肛痈成脓自溃或切开后所遗留的腔道。又称痔漏。有肛痈病史。病灶 有外口、管道、内口可征。 (2)疾病分类 低位肛瘘: 单纯低位肛瘘:只有一条管道,且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 复杂低位肛瘘:具两条以上管道,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且有两个以上外口或内 口。 高位肛瘘: 单纯高位肛瘘:只有一条管道,穿越肛管直肠环或位于其上。 复杂高位肛瘘:管道有两条以上,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且有两个以上外口或内 口。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6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肛瘘诊断标 准” 。 (1)症状: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流脓,急性炎症期可发热。 (2)局部检查:视诊可见外口形态、位置和分泌物。浅部肛瘘肛门周围可触及索 状物及其行径。直肠指诊可触及内口、凹陷及结节。 (3)辅助检查 探针检查:初步探查瘘道的情况。 肛镜检查:与亚甲蓝配合使用,可初步确定内口位置。 瘘道造影:可采用泛影葡胺等造影剂,尤其对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直肠腔内超声:观察肛瘘瘘管的走向、内口,以及判断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CT 或 MRI:用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能较好地显示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二)证候诊断 1.湿热下注证:肛周有溃口,经常溢脓,脓质稠厚,色白或黄,局部红、肿、热、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痛明显,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 苔黄腻,脉滑数。 2.正虚邪恋证:肛周瘘口经常流脓,脓质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时 溃时愈,按之较硬,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 淡、苔薄,脉濡。 3.阴液亏虚证:瘘管外口凹陷,周围皮肤颜色晦暗,脓水清稀,按之有索状物通向 肛内;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不寐,口渴,食欲不振,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无力。 二、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 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2.保持大便规律、通畅,防止腹泻或便秘,以减少粪便对肛瘘内口的刺激。 3.保持肛门清洁。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萆Z渗湿汤加减,黄柏、苍术、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萆Z、茯苓、 炒栀子、车前子包、白术、茵陈。 2.正虚邪恋证 治法:扶正祛邪。 推荐方药:托里消毒饮加减,生黄芪、当归、穿山甲、皂角刺、川芎、炒白术、茯 苓、白芍、熟地、甘草。 3.阴液亏虚证 治法:养阴托毒。 推荐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鳖甲、知母、生地、丹皮。 (三)外治法 1.中药熏洗法:适用于手术前后,以缓解症状。 适应症:症见红肿疼痛,下坠,湿痒等。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胜湿止痒。 推荐方药:野菊花、蒲公英、艾叶、苦参、黄柏、花椒、大黄、冰片。 上药装入纱布袋中,将药袋置于盆中,用沸水 1500ml 冲泡,先熏后洗(坐浴) ,便 后或睡前使用。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2.中药外敷法:急性期局部肿痛者,可选用拔毒膏、金黄膏等治疗。 (四)外用中成药 根据病情选用具有清热祛湿、理气止痛等功效的中成药,如马应龙痔疮栓、马应龙 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金玄熏洗剂、康复新液等。 (五)手术治疗 1.治疗原则:清除原发病灶,引流通畅,分次紧线,避免过度损伤括约肌,保护肛 门功能。 2.手术方法 肛瘘切开挂线术:合理选用切割挂线和引流挂线。一期切割挂线:适用于高位肛瘘 涉及到大部分肛门外括约肌浅部以上者。二期切割挂线:适用于部分高位肛瘘合并有难 以处理的残腔,或需二次手术及术后引流者。 患者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在局麻或鞍麻下,先在探针尾端缚一缚一消毒的橡皮筋或 粗丝线,再将探针头自瘘管外口轻轻向内探入,循瘘管走向由内口穿出,然后将食指伸 入肛管,摸查探针头,将探针头弯曲,将探针头从瘘管内口完全拉出,使橡皮筋经过瘘 管外口进入瘘管。提起橡皮筋,切开瘘管内外口之间的皮肤层,拉紧像皮筋,紧贴皮下 组织用止血钳将其夹住;在止血钳下方用粗丝线收紧橡皮筋并做双重结扎,然后松开止 血钳。切口敷以凡士林油纱条,术后每次排便后,熏洗坐浴,并更换敷料,若结扎组织 较多,在一周后再次扎紧挂线,直至挂线脱落。 3.术后处理 (1)术后根据创面情况控制排便 48 小时,在每次排便后,熏洗坐浴。 (2)创面每日换药 1~2 次,酌情选用九华膏等。 (3)根据病情需要,适时紧线。 (4)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选用肛肠综合治疗仪、智能肛周熏洗仪等。 (六)护理 1.术后宜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菜花、芹菜、白菜、青菜、香蕉、梨、猕猴桃等, 加强营养。忌辣椒、生葱、生蒜、韭菜、胡椒等辛辣刺激之品及羊肉、荔枝、桂圆等大 热之品。 2.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防止大便干结,损伤肛管,造成感染。 3.养成便后洗净局部或每日早晚清洗肛门的习惯,保持肛门清洁。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治愈:肛瘘瘘管消失,肿痛流脓症状消失,手术创口基本愈合,排便功能正常。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好转:肛瘘肿痛流脓症状减轻,手术创口基本愈合,排便功能基本正常。 无效:肛瘘肿痛流脓症状依然如故。 (二)评价方法 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肛瘘瘘管存在情况、肿痛流脓症状改善情况、手术 创口愈合情况、肛门括约功能进行比较。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 共识意见(2009)。 》 以胃脘痞胀、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胃痞”的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消 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 》。 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包括以下 1 条或多条: ①餐后饱胀不适; ②早饱感; ③上腹痛; ④上腹烧灼感;并且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诊 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 个月,近 3 个月满足以上标准。亚型诊断包括餐后不适综合征与上 腹痛综合征。 (二)证候诊断 1.脾虚气滞证:胃脘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纳少泛恶,嗳气,呃逆,疲乏无力, 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肝胃不和证:胃部胀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痞塞不舒, 心烦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3.脾胃虚寒证:胃寒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纳呆,神疲倦怠, 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 4.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口苦,身重困倦,恶心呕吐,小便短黄, 食少纳呆,舌苔黄腻,脉滑。 5.寒热错杂证: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肢冷便溏,嗳气纳呆,嘈杂泛酸, 舌淡苔黄,脉弦细滑。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脾虚气滞证 治法:健脾理气。 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合香砂枳术丸加减。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姜厚朴、 木香、砂仁、醋元胡、法半夏等。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中成药:枳术丸、胃乃安胶囊、健脾疏肝丸、香砂六君子丸等。 (2)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和胃。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醋柴胡、炒枳壳、炒白芍、川芎、香附、陈皮、法夏、 佛手、木香、炙甘草等。 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金佛止痛丸、达立通颗粒、胃苏颗粒等。 (3)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散寒。 推荐方药:理中丸加减。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苏梗、姜厚朴、炒神曲、 荜茇、制香附等。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温胃舒颗粒、虚寒胃痛颗粒等。 (4)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祛湿。 推荐方药:连朴饮加减。黄连、姜厚朴、石菖蒲、法半夏、黄芩、陈皮、芦根、茵 陈、生苡仁等。 中成药:香连丸、甘露消毒丹、枫蓼肠胃康颗粒、三九胃泰等。 (5)寒热错杂证 治法:辛开苦降。 推荐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生甘草、姜厚朴、 炒神曲、煅瓦楞子等。 中成药:荆花胃康胶丸等。 (二)针灸治疗 1.常规针灸疗法:常分虚实进行辨证取穴。实证常取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 位为主,以毫针刺,采用泻法;常取足三里、天枢、中脘、内关、期门、阳陵泉等。虚 证常取背俞穴、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毫针刺,采用补法,常用脾俞、 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气海等,并配合灸法。根据临具体情况和临床症状,也可 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等治疗。 2.热敏灸疗法:热敏穴位以腹部、背腰部及小腿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公孙、下脘、 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等区域。每次选取上述 1~2 组穴位,每天 1 次,每次治疗 以灸至感传消失为度,10 次为 1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2~5 天,共 2~3 个疗程。 3. “万应点灸笔”疗法。适合于 16 岁以上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操作 方法如下: (1) 主穴: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俞; (2) 配穴:上腹胀、早饱配行间、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章门,嗳气、恶心内关、公孙; (3) 方法:采用“万应点灸笔” ,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 采用相应的穴位,先以药纸含药的一面平整紧贴穴位,用点燃的点灸笔对准穴位如雀啄 之状,一触即起,每穴点灸 5~6 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天 1 次,最多连续治疗 15 次。注意事项: (1) 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感染、晕灸、灸泡等; (2) 做好心理疏通, 缓解患者紧张程度,并且帮患者选择舒适体位; (3) 做好出现以上意外时的救治准备。 (三)推拿治疗 辨证使用不同手法配合相关穴位,调节脾胃功能。按摩手法常用揉、捏法等。 (四)外治法 辨证选择温阳散寒、理气和胃、健脾益气等中药穴位敷贴或熏洗治疗。 (五)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有明确疗效的治疗方法,如音乐疗法、心理治疗、中药离子 导入疗法、中频电疗等。 (六)护理 包括生活调理、心理调节、锻炼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单项症状改善评价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 显效:症状改善 2 级及以上者。 有效:症状改善 1 级者。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 其中症状按程度分为 4 级: 无症状。 轻度:症状轻微,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中度:症状尚能够忍受,已经部分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重度:症状明显,难以忍受,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2. 中医证候评价标准 :参照 2009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消化不良 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30(5):533-537) 。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 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疗效指数≥30%。 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其中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无症状(0 分) ;轻度(1 分) :症状轻微,只有关注时才 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度(2 分) :症状尚能够忍受,已经部分 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重度(3 分) :症状明显,难以忍受,明显影响了日常生 活、工作和学习。 (二)评价方法 1. 门诊当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 2. 门诊 2~7 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 3. 门诊 8~14 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 4. 门诊 15~21 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 5. 门诊 22~28 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 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脾 胃 科 中医诊疗方案目 录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431 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435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444 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448 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方案?????????453 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456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461 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 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 共识意见(2009)” 》。 以胃脘痞胀、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胃痞”的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消 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 》。 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包括以下 1 条或多条: ①餐后饱胀不适; ②早饱感; ③上腹痛; ④上腹烧灼感;并且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诊 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 个月,近 3 个月满足以上标准。亚型诊断包括餐后不适综合征与上 腹痛综合征。 (二)证候诊断 1.脾虚气滞证:胃脘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纳少泛恶,嗳气,呃逆,疲乏无力, 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肝胃不和证:胃部胀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痞塞不舒, 心烦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3.脾胃虚寒证:胃寒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纳呆,神疲倦怠, 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 4.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口苦,身重困倦,恶心呕吐,小便短黄, 食少纳呆,舌苔黄腻,脉滑。 5.寒热错杂证: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肢冷便溏,嗳气纳呆,嘈杂泛酸, 舌淡苔黄,脉弦细滑。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脾虚气滞证 治法:健脾理气。 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合香砂枳术丸加减。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姜厚朴、 木香、砂仁、醋元胡、法半夏等。 中成药:枳术丸、胃乃安胶囊、健脾疏肝丸、香砂六君子丸等。 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2)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和胃。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醋柴胡、炒枳壳、炒白芍、川芎、香附、陈皮、法夏、 佛手、木香、炙甘草等。 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金佛止痛丸、达立通颗粒、胃苏颗粒等。 (3)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散寒。 推荐方药:理中丸加减。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苏梗、姜厚朴、炒神曲、 荜茇、制香附等。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温胃舒颗粒、虚寒胃痛颗粒等。 (4)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祛湿。 推荐方药:连朴饮加减。黄连、姜厚朴、石菖蒲、法半夏、黄芩、陈皮、芦根、茵 陈、生苡仁等。 中成药:香连丸、甘露消毒丹、枫蓼肠胃康颗粒、三九胃泰等。 (5)寒热错杂证 治法:辛开苦降。 推荐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生甘草、姜厚朴、 炒神曲、煅瓦楞子等。 中成药:荆花胃康胶丸等。 (二)针灸治疗 1.常规针灸疗法:常分虚实进行辨证取穴。实证常取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 位为主,以毫针刺,采用泻法;常取足三里、天枢、中脘、内关、期门、阳陵泉等。虚 证常取背俞穴、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毫针刺,采用补法,常用脾俞、 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气海等,并配合灸法。根据临具体情况和临床症状,也可 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等治疗。 2.热敏灸疗法:热敏穴位以腹部、背腰部及小腿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公孙、下脘、 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等区域。每次选取上述 1~2 组穴位,每天 1 次,每次治疗 以灸至感传消失为度,10 次为 1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2~5 天,共 2~3 个疗程。 3. “万应点灸笔”疗法。适合于 16 岁以上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操作 方法如下: (1) 主穴: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俞; (2) 配穴:上腹胀、早饱配行间、 章门,嗳气、恶心内关、公孙; (3) 方法:采用“万应点灸笔” ,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 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采用相应的穴位,先以药纸含药的一面平整紧贴穴位,用点燃的点灸笔对准穴位如雀啄 之状,一触即起,每穴点灸 5~6 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天 1 次,最多连续治疗 15 次。注意事项: (1) 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感染、晕灸、灸泡等; (2) 做好心理疏通, 缓解患者紧张程度,并且帮患者选择舒适体位; (3) 做好出现以上意外时的救治准备。 (三)推拿治疗 辨证使用不同手法配合相关穴位,调节脾胃功能。按摩手法常用揉、捏法等。 (四)外治法 辨证选择温阳散寒、理气和胃、健脾益气等中药穴位敷贴或熏洗治疗。 (五)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有明确疗效的治疗方法,如音乐疗法、心理治疗、中药离子 导入疗法、中频电疗等。 (六)护理 包括生活调理、心理调节、锻炼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 单项症状改善评价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 显效:症状改善 2 级及以上者。 有效:症状改善 1 级者。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 其中症状按程度分为 4 级: 无症状。 轻度:症状轻微,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中度:症状尚能够忍受,已经部分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重度:症状明显,难以忍受,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2. 中医证候评价标准 :参照 2009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消化不良 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30(5):533-537) 。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 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疗效指数≥30%。 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其中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无症状(0 分) ;轻度(1 分) :症状轻微,只有关注时才 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度(2 分) :症状尚能够忍受,已经部分 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重度(3 分) :症状明显,难以忍受,明显影响了日常生 活、工作和学习。 (二)评价方法 1. 入院当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 2. 入院 2~7 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 3. 入院 8~14 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 4. 入院 15~21 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 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一 、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9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 疗共识”制定。 (1)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有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 全身症状。 (2)病程较长,多在 4~6 周以上,常持续或反复发作。 (3)发病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诱因有关。 (4)结合结肠镜、钡剂灌肠、结肠黏膜组织学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7 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 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 。 (1)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 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 4~6 周以上。可有关节、皮肤、眼、口腔及肝胆等肠道外表现。 (2)结肠镜检查: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 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质脆、出血、脓血性分泌物附着, 亦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 ②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 ③缓解期患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以及假息肉和桥形黏膜等。 (3)钡剂灌肠检查: ①黏膜粗乱和(或)颗粒样改变; ②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 肠壁有多发性小充盈缺损; ③肠管短缩, 袋囊消失呈铅管样。 (4)黏膜组织学检查:活动期和缓解期有不同表现。 活动期: ①固有膜内有弥漫性慢性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②隐窝内有急性炎性细胞浸润,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隐窝炎,甚 至形成隐窝脓肿,可有脓肿溃入固有膜; ③隐窝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 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④可见黏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 缓解期: ①中性粒细胞消失,慢性炎性细胞减少; ②隐窝大小、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 ③腺上皮与黏膜肌层间隙增宽; ④潘氏细胞化生。 在排除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慢性血吸虫病、 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 CD、 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 ①具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者为临床疑诊,安排进一步检查。 ②同时具备以上条件(1)和(2)或(3)项中任何一项,可拟诊本病。 ③如再加上(4)项中病理检查的特征性表现,可以确诊。 ④初发病例、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改变均不典型者,暂不诊断 UC,需随访 3~6 个月, 观察发作情况。 ⑤结肠镜检查发现的轻度慢性直、乙状结肠炎不能与 UC 等同,应观察病情变化, 认真寻找病因。 完整的诊断应包括疾病的临床类型、严重程度、病情分期、病变范围及并发症。 ①临床类型:可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和暴发型。初发型指无既往 史而首次发作;暴发型指症状严重,血便每日 10 次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可伴中毒 性巨结肠、肠穿孔、脓毒血症等并发症。除暴发型外,各型可相互转化。 ②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患者每日腹泻 4 次以下,便血轻或 无,无发热、脉搏加快或贫血,红细胞沉降率正常;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 腹泻每日 6 次以上,伴明显黏液血便,体温&37.5℃,脉搏&90 次/分,血红蛋白(Hb) &100g/L,红细胞沉降率&30mm/1h。详见 Truelove 分度表(表 1) 。 表 1:Truelove 和 Witts UC 分度表*项目 粪便(次/天) 便血 体温(℃) 脉搏(次/分) Hb ESR(mm/1h) 轻度 <4 轻或无 正常 正常 正常 <30 重度 >6 重 >37.5 >90 <75% >30*中度介于轻、重度之间 ③病情分期: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Sutherland 疾病活动指数(DAI) ,也称 Mayo 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指数,较为简单实用,见 Sutherland DAI 表(表 2) 。慢性活动性或顽固性 UC 指诱导或 维持缓解治疗失败, 通常为糖皮质激素抵抗或依赖的病例。前者指泼尼松龙足量应用 4 周不缓解, 后者指泼尼松龙减量至 10mg/d 即无法控制发作或停药后 3 个月复发者。 表 2:Sutherland DAI 表项 目 腹泻 出血 黏膜表现 医师评估病情 正常 无 正常 正常 计 分 0 1 超过正常 1~2 次/天 少许 轻度易脆 轻 2 超过正常 3~4 次/天 明显 中度易脆 中 3 超过正常 >5次/天 以血为主 重度易脆伴渗出 重注:总分为各项之和。≤2 分为症状缓解;3~5 分为轻度活动;6~10 分为中度活 动;11~12 分为重度活动。 ④病变范围:分为直肠、直乙状结肠、左半结肠(脾曲以远) 、广泛结肠(脾曲以 近) 、全结肠。 ⑤肠外表现及并发症:肠外可有关节、皮肤、眼部、肝胆等系统受累;并发症可有 大出血、穿孔、中毒性巨结肠和癌变等。 (二)证候诊断 参照 2009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 1.大肠湿热证:腹痛,腹泻,便下黏液脓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身热,小便 短赤,口干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脾虚湿蕴证:大便溏薄,黏液白多赤少,或为白冻,腹痛隐隐,脘腹胀满,食 少纳差,肢体倦怠,神疲懒言,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滑。 3.寒热错杂证:下痢稀薄,夹有黏冻,反复发作, ,腹痛绵绵,四肢不温,腹部有 灼热感,烦渴,舌质红,或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或细弦。 4.肝郁脾虚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常因情志或饮食因素诱发大便次数增多, 大便稀溏,或黏液便,情绪抑郁或焦虑不安,嗳气不爽,食少腹胀,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弦或弦细。 5.脾肾阳虚证:久泻不止,夹有白冻,甚则完谷不化,滑脱不禁,形寒肢冷,腹 痛喜温喜按,腹胀,食少纳差,腰酸膝软,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润,脉沉细。 6.阴血亏虚证:排便困难,粪夹少量黏液脓血,腹中隐隐灼痛,午后低热,盗汗, 口燥咽干,头晕目眩,心烦不安,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二、治疗方案 (一)内治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大肠湿热证 治法:清热化湿,调气行血。 推荐方药: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加减,黄连、黄芩、白头翁、木香、 炒当归、炒白芍、生地榆、白蔹、三七粉(冲服) ,生甘草。 中成药:香连丸、葛根芩连丸、肠胃康等。 (2)脾虚湿蕴证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助运。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加减,党参、茯苓、炒白术、山药、 炒苡仁、炙黄芪、白芷、炒白芍、煨木香、黄连、地榆、三七粉(冲服) 、炙甘草。 中成药:补脾益肠丸,参苓白术丸等。 (3)寒热错杂证 治法:温中补虚,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乌梅丸( 《伤寒论》 )加减、乌梅、黄连、黄柏、肉桂(后下) 、炮姜、 党参、炒当归、三七粉(冲服) 、炙甘草。 中成药:乌梅丸等。 (4)肝郁脾虚证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益气。 推荐方药:痛泻要方( 《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合四逆散( 《伤寒论》 )加减,炒 陈皮、白术、白芍、防风、炒柴胡、炒枳实、党参、茯苓、三七粉(冲服) 、炙甘草。 中成药:健脾疏肝丸等。 (5)脾肾阳虚证 治法:健脾补肾,温阳止泻。 推荐方药:理中汤( 《伤寒论》 )合四神丸( 《证治准绳》 )加减,党参、干姜、炒白 术、甘草、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三七粉(冲服) 。 中成药:附桂理中丸,固本益肠片等。 (6)阴血亏虚证 治法:滋阴清肠,养血宁络。 推荐方药:驻车丸( 《备急千金要方》 )加减,黄连、阿胶(烊化) 、当归、太子参、 北沙参、麦冬、白芍、乌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