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BABA)$怎么对小米估值公司估值

小米估值千亿美金超百度,下一个腾讯、阿里?
说到国内互联网巨头,大家可能想到的是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不过,以后可能就不能这样叫了,应该叫XAT,因为小米即将在港上市,市值或达1000亿美元,或将超越目前870亿美元的百度。市值排名:数据来源:富途证券(截至5月3日)小米将成为2018年港股最大、最重要的科技新股,也将成为阿里2014年上市以来(2314亿美元估值)规模最大的科技股。5月3日,小米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富途资讯将带您一睹为快,聊聊以下几个不容错过的看点。看点一:小米是硬件公司?还是像BAT的互联网巨头?小米是硬件公司,理由:目前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手机制造商,仅次于苹果、三星、华为。此外,按照去年四季度的手机出货量计算,在印度市场,小米是最大的手机厂商,市场占有率高达26.8%。从这个角度看,小米无疑是一家彻头彻尾的硬件公司。小米2017年四季度出货量:资料来源:招股书(下同)另外,小米的营收大部分来自硬件。2017年小米手机业务营收达805亿元,占到总营收1146亿的70.3%,IOT(物联网)和生活消费产品营收占到20.5%,而互联网服务的营收只占到8.6%。从这个角度看,小米无疑也是一家硬件公司。小米业务构成:小米是互联网公司,理由:雷军在招股书中说到,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IOT(物联网)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的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都是密不可分的,米粉们愿意为了小米的产品而发狂。目前,小米拥有全球最大的IOT平台,甚至比苹果、亚马逊、三星、谷歌的物联网平台还大得多:截至18年3月,小米连接超过1亿部智能设备(不包括手机及电脑),还拥有1.9亿个MIUI月活跃用户。而旗下有38个月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的应用,有18个月活超过5000万的应用,包括小米应用商店、小米浏览器、小米音乐、小米视频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实际上,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但同时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就好比大家说阿里是电商公司,但也可以说是广告公司;谷歌是搜索公司,但其实也是广告公司;麦当劳、肯德基是餐饮公司,但也可以说是地产公司。看点二:小米能否撑起1000亿美元市值? 要看估值,就要先来看业绩。2017年,小米营收破千亿大关至1146亿元,增长67%,经营利润为122亿,但净利润为亏损438亿。不过,这个亏损是「有水分」的,由于互联网公司融资时给投资人发行优先股,这部分优先股在财报里会被认为是对这些股东的负债。从下图可以看到,这部分负债2017年高达540亿,因此,如果扣除这部分影响,加上扣除20亿所得税后,小米的经营净利润大约在(540-438)102亿人民币左右。小米财报:按照1000亿美金市值、经营税后净利润102亿计算,市盈率PE约为63倍;但按照招股书的非国际财报准则经调整净利润(53.6亿)计算,市盈率PE为118倍。不过,对于最核心的估值,目前也众说纷纭,从680亿美元到800亿美元,再到2000亿美元。据一位基金投资人透露,4月份某小米专项基金完成了近2亿元的小米股权的交割,其IPO前的估值超过800亿美元,IPO市值应该在900-1200亿美元;根据财联社的消息,小米基石投资者定价在800亿美元以上,而IPO定价基本确定在亿美元;此前,德意志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小米的估值在847亿-1629亿美元。综合来看,小米IPO市值应该在1000亿美元左右。看点三:雷军财富,或将超越王健林按照目前雷军持股约31.4%,市值1000亿美元粗略计算,身家314亿美元(近2000亿人民币),这是什么概念呢?目前中国首富是马化腾,身家428亿美元,第二名是阿里的马云,身家397亿美元。雷军这一财富将超越王健林的301亿美元。雷军及部分联合创始人持股:另外,洪峰、黎万强、林斌、王川、刘德、黄江吉、周光平等联合创始人持有股份在1.11%到13.3%不等,小米一上市,这些创始人的身家也将水涨船高。此前,网传小米工号1000以内的员工,在上市后都将获得不小的财务回报。有传言称,小米员工的身家,大致可以根据工号来判断,早期进入小米的都有期权,如果不出意外,前100号员工未来都可能成为亿万富翁,前1000号员工未来也可能成为千万富翁。像腾讯、阿里、华为等巨头一样,小米上市后将造就许多富翁。看点四:小米的投资价值,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腾讯、阿里?不管小米估值多少、雷军财富多少,股民最关心的莫过于小米的投资价值如何。下面从估值、业绩增速(手机、海外业务、互联网服务、IOT与生活消费品)、商业价值等方面进行简单论述。1、小米百倍市盈率,估值是否过高?首先,小米给人的感觉,无疑是估值过高的,腾讯、阿里早已实现盈利且每年业绩增速高达40%—60%,市盈率目前不过42、45.8倍。而小米的经调整市盈率远远高于二者,更别提和苹果(18倍)、百度(23.6倍)、网易(20.5倍)对比了,当然,也不能跟A股逆天的360(471倍)对比。互联网巨头市值、市盈率排名:不过,小米不能简单地跟腾讯、阿里、苹果等对比,而应该跟亚马逊、京东等注重规模增长,而不是注重盈利的公司对比。目前亚马逊市盈率近200倍,但依然没有妨碍人家成为市值超7620亿美元、全球第二大市值的公司。因此,小米最重要的看点就是规模增长,所以才会有小米的低价策略,以及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的目标。小米手机的平均售价:2、业绩增速:收入同比增长67.5%,MIUI月活数1.9亿规模增长,那么最直接的就是用户数了。截至18年3月,链接超过1亿部智能设备(不包括手机及电脑),还拥有1.9亿MIUI月活跃用户(基于安卓的自有操作系统)。而小米旗下有38个月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的应用,有18个应用月活超过5000万,包括小米应用商店、小米浏览器、小米音乐、小米视频等。从用户数据来看,还是很正面的。在具体的业绩增速方面, 2017年小米收入同比增长67.5%,经营利润增长了222.7%。小米年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和1146.25亿元;经营利润为13.73亿、37.85亿和122.15亿元,增长还是很明显的,非常像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另外,在2017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且赢利的互联网巨头中,小米增长67.5%,超过阿里、腾讯和Facebook,排名全球第一。虽然这样的增速,部分原因是由于2016年增长大幅放缓(2016年小米营收增长仅2%)基数较低导致的,但依然算是非常迅猛。手机业务:一季度出货量大增87%,远超同行2017年小米手机销量达9140万台,较2016年大幅增长64.9%。另根据IDC数据,2017年四季度全球前五大手机厂商中,除了小米,所有厂商的出货量都是下滑的,小米出货量逆势增长了96.9%。而目前这种增长势头并没有放缓迹象。2018年第一季度,根据IDC数据,小米手机销量达280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8.4%,超越OPPO、直逼华为,跃居全球第四,同比大增87.8%,远远超过所有主要竞争对手。雷军微博:雷军在2017年曾表示,小米2018年的出货目标是1亿台,另外在2018年小米年会上放言,将在10个季度内重回国内出货量第一的排名。按照目前的增速来看,还是有希望实现的。总而言之,借用雷军之前的话,除了小米,还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之后能够成功逆转。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大增250%另外,小米的国际业务也是一个重要看点。目前已进入全球74个国家,并在15个国际市场进入手机销量前五。近三年小米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分别为40.5亿元、91.5亿元、320.8亿元,2017年海外收入占到总收入的28%,同比大增250%。而根据招股书,其中30%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全球扩张(总募资或超100亿美元),海外扩张势头不减。 募资用途:5月3日,小米和李嘉诚的长和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组成全球策略联盟。长和将在自家门店销售小米产品。据了解,长和旗下全球零售及电讯店铺超过17700间(包括屈臣氏等),拥有活跃流动电讯客户及零售忠实客户分別近1.3亿和1.4亿。双方合作对小米的海外业务而言,无疑如虎添翼。互联网服务:年复合增长率74.7%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分别为32.4亿元、65.4亿元、9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4.7%;毛利20.8亿元、42.1亿元、5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9.3%。2017年,小米互联网服务毛利率达到了60.2%,对小米整体毛利贡献较大。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获客成本较高的互联网平台,小米通过硬件销售获得用户的过程本身是盈利的,具备很强的成本优势。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年复合增长率64.4%招股书显示,小米近三年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费品的收入呈加速增长,分别为86.9亿元、124.1亿元、234.4亿元,2017年同比大涨89%,年复合增长率64.4%。商业价值:铁人三项就如同评估亚马逊的商业价值,不能简单地用净利润或者市盈率去衡量一样,而其估值依据来源于三大业务:云服务,会员服务,广告业务,共同撑起亚马逊7620亿美元的天价市值。小米也一样,评估小米的商业价值来源于三大块业务:极具性价比而又快速增长的手机业务、互联网服务、IOT(物联网)与生活消费产品。小米的铁人三项:如雷军所说,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拥有「粉丝文化」的互联网公司。尽管硬件是小米重要的用户流量入口,但小米的意图并不仅仅靠硬件赚钱,而是构建一个生态链,让1.9亿非常忠诚的米粉为其各种互联网智能服务买单。结语:目前,小米各大业务发展势头迅猛:硬件业务已经实现盈利,互联网服务、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齐头并进。2017年雷军亲手抓研发和供应链之后,手机业务大幅增长,再加上「硬件综合净利率」永不超5%的策略,手机市场份额进一步飙升应不是难事。而手机业务的向上,也会带动其他两大业务的繁荣,共同推升其估值。因此,随着小米上市,手中募集资金充足,发展势头应该不会降低,而增速(用户数、业绩等增速)成为了支撑小米1000亿美元估值的关键。小米会不会成为腾讯、阿里一样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呢?未来,我们拭目以待。(文/黄金林)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
正在加载...来自雪球&#xe6关注 一年翻五倍!小米新一轮融资估值或达500亿美元来自 仅仅过去一年零两个月,小米公司的估值已经翻了五倍?彭博新闻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公司正在展开新一轮融资谈判,对该公司的估值大约在400亿至500亿美元之间。上述知情人士称,此轮融资谈判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小米发言人拒绝对此置评。小米公司此前于2013年8月以10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上一轮融资。从2011年推出首部智能手机以来,小米公司发展迅猛,目前已经将产品推向了新加坡和印度。这一国际化扩张计划加上小米4和红米智能手机的旺销,共同帮助该公司跻身全球顶级手机厂商之列。对比来看,现在小米的估值已经超过索尼和联想等老牌亚洲电子公司。索尼估值为210亿美元,联想为160亿美元。  另外,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小米股东DST Systems可能参与本轮融资。小米的估值也将因此超过Uber和Snapchat,这两家公司的最新估值分别为170亿和100亿美元。  DST发言人尚未作出回应。小米公司CEO雷军去年9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米五年内不会上市。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 10月29日发布的报告,小米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较去年同期的560万部增长两倍多,达到1730万部。其同期的市场份额也从2.1%增长到5.3%,同比翻了一番多。 雷军的目标是在明年将销量提升4倍,达到1亿部。小米2013年的出货量约为1870万部。根据IDC的数据,小米今年第三季度首次跻身全球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之列,仅次于韩国的三星电子和美国的苹果公司。 此前华尔街见闻曾介绍,小米首次面向海外发行的10亿美元三年期债券受到了29家银行的疯抢。此次债券发行于上周结束,购买债券的银行包括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信、高盛等。小米此次发债吸引的银行数量已经超过了 。在亿美元的债券融资中,阿里巴巴一共吸引了22家银行。华尔街日报:小米筹谋上市 估值或超千亿美元
来源:华尔街日报
  作为国内智能手机行业曾经的领跑者,小米(Xiaomi Corp.)一度陷入困境,似乎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今年小米翻身了,手机销量在国内外市场均出现回升,眼下正寻求上市融资。
  知情人士称,本月早些时候投行与小米接触寻求推动该公司2018年上市,一些投行的方案对其估值甚至超过1,000亿。根据Dealogic的数据,这将使得小米首次公开募股(IPO)成为(美股BABA)(Alibaba Group Holding)之后来自中国的规模最大的上市交易;巴巴2014年上市,当时的估值是1,690亿美元。
  作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之一,小米上市将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2014年时这家公司估值为460亿美元。
  不过,自那之后小米很快被竞争对手超过,一些国产厂商复制了小米的销售策略,并且通过声势浩大的广告营销将其洇没。小米此前推出的几款手机也出现了一些小故障,导致其声誉受损。
  知情人士称,小米在国内市场的复苏以及在印度市场的强劲表现推动其估值上升。他们表示,今年小米已经超额完成收入目标。
  这些知情人士称,超过10家西方和参与争夺。他们表示,相比纽约,小米更倾向于在香港上市,因为香港散户投资者熟悉小米的产品及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中国业界的地位堪比“教父”,这一点和苹果公司(Ale Inc., AAPL)已故创始人乔布斯(Steve Jobs)类似。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MS)是寻求参与小米IPO交易的投行之一。竞争对手认为,摩根士丹利可能会有机会。这家美国投行过去几年承销了全球科技领域的许多大规模IPO交易,包括阿里巴巴、FacebookInc.(FB)和SnapInc. (SNAP)。摩根士丹利驻亚洲前顶级研究分析师季卫东(Richard Ji)目前也是小米的一个关键股东之一。季卫东于2013年离开摩根士丹利,现在管理一只持有多只科技股的基金。
  小米的一位发言人对该公司的IPO计划不予置评。
  知情人士称,小米的利润一直亮眼,这对小米构成支撑。不过该公司不公开发布业绩。
  小米的一位发言人称,截至10月底,小米已超额完成今年实现1,000亿元(合152亿美元)收入的目标。她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评论。
  知情人士表示,小米第三财季收入同比增长104%,但未透露具体数字。知情人士还说,小米第三财季净利润同比增长133%,至4亿美元以上。
  对投资者来说,问题在于这种复苏能否保持下去――小米的市场份额仍落后于国内一些竞争对手,而且尚未在美国销售智能手机。
  但一位知情人士指出,一家参与IPO的银行预计小米2019年净利润可达40亿美元,2021年可达120亿美元,他还称,这或许能证明小米超过1,000亿美元的估值是合理的。
  这项预测意味着小米净利润将以每年逾70%的速度稳步增长。
  小米表示,计划在美国这一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销售手机。一位发言人说,小米正在寻找适当的时机将智能手机打入美国市场。
  小米高级副总裁王翔在美国接受采访时表示,所有竞争对手都很强大,所以小米必须非常非常谨慎,必须非常专注。他说,他到美国就是为了更多地了解美国消费者的口味。他对小米的IPO计划不予置评。
  小米在亚洲以外市场的知名度不高,但乘着这个十年初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起飞的东风,小米在2014年年底成为中国第一大手机供应商,打败了此前主导中国市场的苹果iPhone和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005930.SE)盖乐世(Galaxy)等知名品牌。小米成功的秘诀相对简单:打造大受欢迎的红米(Redmi)系列手机等高端设备,价位较低却拥有时尚风格。
  不过,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等竞争对手很快采取了类似的业务模式。欧珀(Oppo)和维沃(Vivo)等初创公司还在价格方面向小米发起了挑战。小米开始完不成销售目标,到2016年年底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排名降到第四位。
  印度市场对小米的重生至关重要。作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市场,印度庞大的人口和智能手机普及率的迅速上升使其成为科技公司的一个必争之地。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7年,小米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从的6.2%上升至19%,仅次于三星电子。
  小米希望通过发展软件和服务业务助力未来增长。该公司已经进入俄罗斯、乌克兰和南亚等新兴市场,上个月还进军西班牙。不过分析人士称,其他欧洲市场和美国将很难打入,因为这些市场主要由移动运营商控制,并且这些运营商会提供大量补贴,而小米则缺乏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所拥有的深厚的电信合作关系。
  Counterpoint分析师Neil Shah称,小米至少已经到达了一个转折点,要达到另一个转折点,小米需要向印度和中国市场之外扩张。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15.889.97%67822.4947.154.36%58150.5344.1210.00%54153.7358.583.08%53665.62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6.478.41买入18.85--买入46.29--买入31.03--被严重高估了?小米估值2000亿美元要在香港上市
近日接近小米的高层人士透露,小米公司IPO时间已经确定,将于今年年底,但具体月份还没有敲定。消息人士表示,小米将会选择在香港上市,目标估值2000亿美元。可小米公司对此不予置评。
  来源:Career In投行PEVC
  据媒体报道,近日,接近小米的高层人士透露,小米公司IPO时间已经确定,将于今年年底,但具体月份还没有敲定。消息人士表示,小米将会选择在香港上市,目标估值2000亿。可小米公司对此不予置评。
  关于这个传闻,今天下午一位接近小米的投行内部人士对36氪表示,小米上市时间、地点还没有定论。2000亿美元的估值,也完全没有被公开讨论过。该人士还表示,1000亿美元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乐观、合理的数字。但是否会靠近2000亿美元的市值,需要看后续的市场环境。
  其实小米上市的传闻不是今天才出现,而是由来已久,只是小米一直都在否认。
  日,外媒The information报道称,知情人透露小米正就最早于明年下半年首次公开募股(IPO)与银行展开洽谈。该报道提到,香港是最有可能的上市地点,但不排除在纽约上市。小米随后予以否认。
  日路透社报道称,消息人士表示,小米已经邀请银行下周五递交2018年为该公司安排首次公开发行(IPO)的标书。
  针对小米IPO传闻,在美国参加高通2017骁龙峰会时回应称:“我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是外界觉得小米的估值泡沫严重。
  小米的估值其实依赖的是其手机板块的业务,而这一两年这一块成绩乏善可陈。
  线上销量增长乏力、销量暴跌,小米又试图把店铺开到线下,但无奈左右夹击,线下市场除了一直强势增长的华为,还有早已经下沉布局到三四线的OO、VIVO,还有一直以来稳打稳扎、线下渠道和经销商布局都很稳固的金立等品牌的围堵。
  而且虽然小米之家开了100多家,但是销量并不尽如人意,而且这一块成本大大增加,小米变得越来越“重”。
  跌落神坛的小米
  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研发,主攻产品包括手机、电视等。短短5年时间内,小米手机就在2015年实现了销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三。
  事实上,小米公司创立短短几年,一直都在扶摇直上,发展速度异常惊人:
  2011年10月份,小米第一部手机面市,并且在当年的最后三个月就卖出了27.3万部;2012年,销量719万部;2013年,销量1870万部;2014年,销量6112万部,增长227%。
  直到2015年第三季度,小米都还是中国智能手机的第一名,当季出货1730万台,以微弱优势击败其他竞争对手成为第一名。到了第四季度,小米风头不再。当季小米销量下滑至第三,到了2016年小米又纷纷被华为、OPPO、vivo和苹果超越,小米跌至第五。
  重振雄风
  可在经历了年的低谷期后,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那个无所不能的小米似乎又杀回来了。
  2017年10月份,小米就已经提前完成年初既定的7000万台手机出货量和1000亿营收的目标,稳定全球第五的手机厂商排名。用雷军的话说,“世界上没有一家手机公司在下滑之后还能成功逆袭的,除了小米!”
  新年新气象,对于2018年,雷军定下了1亿台的出货目标。“我有99%的把握会过1亿台,这1亿台不是很高的目标,像我2017年初说的目标一样。”
  在出货量的目标之外,他还提出了小米2018年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只要天不塌下来,我觉得99%的可能性能进入世界500强。这个听起来很夸张,但是对于小米今天没有那么难做。”
  在2017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排名第500名的AutoNation公司的营收为216.09亿美元,约合1434亿元。这意味小米2018年的营收目标可能要在亿元左右。
  而在当时深圳旗舰店开业前,雷军召集了几乎所有的小米高管来到深圳召开战略研讨会。在会上,他提出了一个题目:十年内小米有没有机会做到1万亿元的营业额。“我们和高管深入透彻的讨论,有50%的概率小米会在十年后达到1万亿的营业额。”
  业务拓展
  此外小米早已经将手伸到了手机之外的领域。
  去年小米投资了超过100家生态链企业,小米之家线下零售店也开了200多家,并计划到明年开到1000家。
  “这些硬件公司2016年的收入超过100亿人民币,今年预计会超过200亿人民币,明年的计划是超过400亿人民币。”雷军在2017年乌镇大会上表示。
  除此之外,小米旗下还有“有品”平台,小米互娱、云服务等板块。根据去年年底小米IoT开发者大会上所公布的数据,小米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平台。
  可能基于小米的业绩增长、业务的拓展,前景变得可观起来,一些投行纷纷投来了青睐的目光。
  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知情人士称,本月早些时候投行与小米接触寻求推动该公司2018年上市,一些投行的方案对其估值甚至超过1,000亿美元。根据Dealogic的数据,这将使得小米首次公开募股(IPO)成为(美股BABA)(Alibaba Group Holding)之后来自中国的规模最大的上市交易;巴巴2014年上市,当时的估值是1,690亿美元。
  不过当时小米方面对此消息进行了否认,称小米未上市之前的公司估值,会暂以上次融资时估值为准,若无新融资,则不变动。
  那么这个传闻是否是真呢?
  来源为金融界美股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15.889.97%67822.4947.154.36%58150.5344.1210.00%54153.7358.583.08%53665.62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6.478.41买入18.85--买入46.29--买入31.0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公司最新估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