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米股票怎么买上市怎么买他们的股票

南方财富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小米股票认购为何遭遇滑铁卢?
多家证券取消认购,为什么小米在资本市场上失宠了?
钛媒体作者丨王吉伟
本以为雄心勃勃的小米,凭借独创的“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铁人三项模式能够征服全世界,但小米的美国路演之行却没有成为一把利剑。小米没有博得美国资本市场的厚爱,多家机构的冷眼观望当是令雷军很不自在。
这不是主要的,重点在于小米返回之后,香港市场给予小米的反应。
6月27日,据香港媒体报道,时富金融及辉立被投资者抽飞(取消认购)约17亿港元。14家券商累计借出孖展(保证金)逾97亿港元,相当于超购3.06倍。
业界普遍预期小米最终或仅超购约5至10倍,冻资约240亿港元。抽飞是取消认购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本来是要认购的,但现在突然反悔了,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步反悔。
小米出现抽飞不全是因为小米美国之行,但美国资本市场对小米的反应,或多或少动摇了香港某些机构对小米的信心,以至于出现抽飞的情况。
美国资本市场为何不积极认购小米而是保持观望?
一句话,美国市场不买小米模式的单。
为什么不买单?因为美国有太多科技互联网大牛,即便是一些公认表现优异的美国科技公司,都不一定被某些投资机构看好,又何况是中国科技企业在美国路演。
小米到美国当然会称自己是科技公司,但在苹果、谷歌等公司的“衬托”之下,小米就相形见绌了。若小米重点提公司的互联网属性,美国还有亚马逊、Facebook等一众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小米也无法与这些公司PK。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美国科技与互联网公司的对比,再翻看一下小米的盈利业绩,美国资本市场:一方面不会高看小米,你说你是科技公司但盈利却不怎么好;
另一方面他们可能看不懂小米,因为还没有类似小米模式的企业给予其做参考,市场要么不会给予小米高估值,要么只能在一旁观望。
相较与香港市场对“小米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公司”的定位问题争论,估计美方市场更看不懂小米的企业性质:
你说你是技术创新型公司,但你的技术在哪里?
你能否像谷歌一样在人工智能、VR等多个领域拥有较多的技术及专利?
能否如苹果一样能够自行设计并生产CPU与GPU?
显然这些都不是小米所长。由此来看,在美国佬眼中小米更高的权重属于模式创新。
事实上,相对于科技研发创新,美国市场似乎更看好中国那些模式创新性的公司,这在当前的美国股市可见一斑。美国市场很看好“复制美国模式”的中国企业,因为他们深刻认同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并且这些模式也已经在美国得到了验证。
只是,小米没有也不会给自己贴上“模式创新”标签,科技创新与互联网企业是小米诞生以来就贴上的标签,这样美国市场此次只能给予小米不冷不热的态度。
从市盈率上来看,5月份刚提交招股书之时,有媒体以小米去年54亿盈利来计算,若小米估值达1000亿美元,其市盈率超百倍。
至6月份,摩根士丹利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小米的公允价值约在650亿至850亿美元,相当于其2019年调整后盈利预期的27至34倍左右,其他机构给予的估值也在这个数字范围上下。
而根据彭博社数据,苹果公司当时的市值为2019年调整后盈利预期的14.5倍,小米的估值水平约为苹果的两倍。
但小米估值在不断的质疑声中缩水,甚至有投资者表示,如果将小米归为A股硬件公司,其估值应不足200亿美元。这与雷军为小米估值的550亿美元相去甚远,550亿美元还是小米上市前最调低估值的结果,这或许已是雷军的底线。
在这个前提之下,小米美国路演,观望仍为许多投资者的态度,可能大部分美国资本机构已不认同小米市盈率能超过苹果2倍的评估,他们并没有看出小米的诱人前景,即便雷军着重强调小米是新物种。
在资本市场,一个新物种的诞生,其所代表全新模式及最新体验,一般而言会走向两个极端:
因为颠覆性的创新深市场欢迎备受资本市场推崇,从而给予足够高的估值并乐于购买;
因为概念过于新潮或者无法引起市场兴趣不被资本市场看好,进而给予相对低的估值。
小米既是第一个将以CDR形式上市的公司,又独创了不同于其他中国任何科技及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两重全新属性叠加起来的效应,使得这个新物种反而不被市场认可。
当然,还有一点在于当前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使得美国市场不敢轻易给中国企业好的评估,即便中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但我还是认为,小米是值600亿美元以上的,主要还是在于小米生态的价值。
小米通过手机业务积累的大量用户、工业设计、供应链管控、品牌、渠道、资金等资源能力,已经筑造了相当量级的行业壁垒以及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也正在提升。未来也有很多可想象的多元交错上升空间,假以时日必定会将该效应放大,在资本市场的走势也将是上涨的。
而在市值方面,小米似乎还有一层防护罩。作为中国CDR上市排头兵,小米此次上市前资本市场的热情及初始市值,决定了后面相继上市独角兽的资本市场表现,前者与后者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相信相关机构不会坐视不理,之所以现在不发声主要还是看海外对小米模式的反应,而海外资本市场最终购买的情况眼下还不得定论,仍旧要看最后一天的表现。
接下来,就看雷军以及其身后的能人异士能否力挽狂澜了。(本文仅表作者观点)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小米如果上市,你会买他家的股票吗?小米如果上市,你会买他家的股票吗?波澜财经百家号小米IPO的传闻已经不是第一次。上周,有媒体报道称,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在2017年11月与投行进行了接触,2018年下半年将上市。据称,雷军同步了2000亿美元的目标,并受到了投行的认可。不过小米方面对此不予置评。1月13日下午,小米公司CFO周受资在微博上晒出一张PPT图片,并称:“我特别喜欢我们内部比较火的一张图 ”。图中写道:“未来的一年里,连睡觉都是浪费时间”。有网友在下方评论:“这是忙着上市吗?”意外的是,周受姿点赞了这条评论。网友直言“受总这是点赞默认了”。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东部时间12日,小米手环生产商、小米生态链公司华米科技已经提交了IPO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显示,华米科技CEO黄汪持股为39.4%,为华米科技第一单一大股东;顺为资本持股20.4%,为第二大股东;小米旗下基金People Better limited持股为19.3%,雷军系企业持股39.7%,高于黄汪。有业内人士认为,小米生态链公司可能纷纷要赶在小米上市之前上市,这无疑会让小米更值钱,起到一定的定价作用。以下为招股书中与小米及其他关联方关系概要:与小米的关系小米目前持有我们全部流通股的19.3%,并根据股东协议任命了一名董事。我们是小米可穿戴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唯一合作伙伴。2017年10月,我们与小米签订了商业合作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这使我们获得了小米全球最惠合作伙伴的地位,以开发未来的小米可穿戴产品。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我们与小米子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1)我们是小米品牌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不包括儿童手表和石英表)和智能体重秤产品的最惠合作伙伴;2)如果其他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体重秤通过小米的任何平台或渠道(包括官方网站、Mi.com网站、线下零售店和移动应用)销售,那么小米必须为我们的产品提供更好或等同的展示位。此项战略合作协议将于2020年10月到期,而小米可以在以下情况下提前终止协议:1)如果我们未能在小米和我们共同同意的时间期限内向市场交付产品,或者产品未能满足小米的要求;2)我们产品的退货率连续3个月达到2%或更高,或者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大规模的产品召回;3)任何一年小米可穿戴产品的销售同比下降20%或更高,或是连续两年未能实现至少20%的同比增长率。商业合作协议:我们与小米的一家子公司签订了商业合作协议,以销售小米可穿戴产品,包括小米手环和小米智能体重秤。商业合作协议的到期日为以下两个时间中较晚的一个:商业合作协议达成的三周年,或各方完成第三代小米可穿戴产品。除非在到期日前60天发出书面通知,否则此项合作协议还将自动延长两年。根据这项协议,我们和小米同意:1)小米是小米可穿戴产品的独家分销商;2)小米将以覆盖我们成本和费用(包括原材料成本、制造商费用、我们代工商采购专用工具和设备的成本,以及物流费用)的价格采购小米可穿戴产品,这些成本与费用与小米可穿戴产品的生产和发货有关;3)小米和我们将分享来自小米可穿戴产品的所有利润,分成比例通常50%对50%;4)我们和小米将共同制定小米可穿戴产品的零售价格。知识产权方面,我们和小米共同拥有小米可穿戴产品在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专利,以及与小米可穿戴产品工业设计相关的某些知识产权。我们自己拥有来自小米可穿戴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的所有其他知识产权。用户数据方面,我们和小米都同意,双方可以访问,并可以收集和利用小米可穿戴产品的用户数据。此外,除非用户要求,或是小米以特定方式披露或转移我们的数据,否则如果我们想要将小米可穿戴产品的用户数据披露或授权给第三方,就需要获得小米的同意。此外,当小米可穿戴产品的用户数据达到一定数量阈值之后,小米也需要获得我们的同意,才能将这些用户数据披露或授权给第三方。与小米的交易:在截至日的前9个月中,我们来自小米及其关联公司的营收为11.248亿元人民币(1.691亿美元),这主要来自小米可穿戴产品的销售。截至日,来自小米及其关联公司的应收账款为1.635亿元人民币(2460万美元)。此外,作为我们投资策略的一部分,我们向小米的关联公司,也是我们的投资目标公司之一西安Haidao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提供了贷款。截至日,该公司的未偿还贷款金额为250万元人民币(40万美元)。在截至日的这一年中,我们来自小米及其关联公司的营收为14.497亿元人民币(2.179亿美元),这主要来自小米可穿戴产品的销售。截至日,来自小米及其关联公司的应收账款为4.606亿元人民币(6920万美元)。此外,作为我们投资策略的一部分,我们向小米的关联公司,也是我们的投资目标公司之一西安Haidao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提供了贷款。截至日,该公司的未偿还贷款金额为250万元人民币(40万美元)。在截至日的这一年中,我们来自小米及其关联公司的营收为8.729亿元人民币。截至日,来自小米及其关联公司的应收账款为1.7亿元人民币。与其他关联方的交易作为拓展业务伙伴网络战略的一部分,我们投资了多家公司。我们会不时向被投资公司提供贷款,支撑他们的业务运营。截至日,我们向被投资公司提供的未收回贷款为560万元人民币(80万美元)。此外,我们还同意向一家被投资公司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230万美元)。我们收购的一家实体在被收购前还获得了这家被投资公司的300万元人民币(50万美元)长期贷款,截至日这笔贷款尚未收回。2017年10月,我们从黄汪手中收购了合肥LianRu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的3.1%股权,价格为100万元人民币(20万美元)。由我们董事长及CEO黄汪控制的公司合肥Hua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是我们自主品牌产品的经销商。在截至日的一年、日的一年,以及日的前9个月中,我们记入的相关营收分别为380万元人民币、25.6万元人民币(3.8万美元),以及忽略不计。同期来自该实体的应收账款分别为300万元人民币、4.2万元人民币(6000美元),以及4.2万元人民币(6000美元)。顺为科技有限公司(即“顺为”)通过一家位于中国境内的实体于2014年对安徽华米进行了最初的投资。在我们注册了华米公司作为离岸控股实体后,2015年顺为的投资对象替换为我们。由于我们没有将最初的投资返还给顺为在中国境内的这家实体,因此截至日、日和日,我们记入了120万美元对顺为的应付账款,作为资本返还项。2017年12月,我们与顺为就这笔资金达成了处理协议。▼商务合作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波澜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提供经济指标日历,财经大事预告。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小米为何选在港股上市?揭秘雷军背后如意算盘_凤凰财经
小米为何选在港股上市?揭秘雷军背后如意算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小米为何选在港股上市?揭秘雷军背后如意算盘小米为何选在港股上市?揭秘雷军背后如意算盘 江瀚视
原标题:小米为何选在港股上市?揭秘雷军背后如意算盘
小米为何选在港股上市?揭秘雷军背后如意算盘 江瀚视野 09:54:35摘要:很多人都在问其实小米可以上市的地方非常多,美股、新股、港股都是很好的选择,为啥一定要在港股呢?
5月3日,小米上市的锤子终于尘埃落定,小米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被认为将是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小米也将有可能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科技股。招股书显示,中信里昂证券、高盛、摩根士丹利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兼联席牵头经办人。
初步招股文件显示,小米计划将30%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及开发智能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音响等核心产品;30%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30%用于全球扩展;10%用作一般营运用途。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和1146.2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67.5%;经营利润为13.73亿元、37.85亿元和122.1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222.7%。
很多机构都发表观点表示,小米的上市将带动一批中国互联网企业港股上市的风潮,近来很多文章都已经从小米上市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分析,今天我们专门分析一下,小米加速在香港上市到底有何谋划呢?
同股不同权是雷军最大的算盘
2017年以来,世界各地的主要资本市场交易所都在积极进行资本市场规则改革,通过改变规则抢夺优质企业在自己的交易所上市,香港同样如此,2017年12月,香港联交所宣布进行上市制度改革,拟允许新经济企业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赴港上市。当时,香港交易所首席执行官李小加就表示,包括小米在内的十几家科技公司和生物科技初创企业都在对香港上市进行了积极的询问。
根据公开市场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小米出售量达2700万部,去年同期1340万部,按年增长101%。小米出售量于全球排名第四位,仅次于三星(Samsung)、苹果(Apple)和华为(Huawei),市场占有率为7.5%。小米的招股说明书也显示,营业纪录期,小米大部分收入来自智能手机销售。截至2015年、2016年及日止年度,智能手机部分分别贡献其总收入的80.4%、71.3%及70.3%。这些数据也的确支撑起小米在八年时间内的业绩辉煌,8年时间一家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企业之一,这样的成功也让小米有着更多的底气去应对资本市场。
很多人都在问其实小米可以上市的地方非常多,美股、新股、港股都是很好的选择,为啥一定要在港股呢?究其根源我们认为,同股不同权才是雷军最有可能考虑的问题。一直以来,科技创新企业的股权问题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科技创新企业往往会有两大主导力量,一方是科技企业的创业者,作为创业者往往拥有技术和企业领导能力但却缺乏足够的资本,另一方则是资本方,资本最主要的追求就是希望能够赚钱,如果能像当年孙正义的软银投资阿里巴巴一样一炮走红,甚至未来成为自己持续的金猪现金流那就再好不过了。这个时候创业者和资本方的矛盾就出现了,一个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一个则是为了赚钱,两个在一起就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所以,创业者和资本方的矛盾几乎是贯穿科技类公司的一个根本矛盾根源,世界上最经典的创业者与投资人的矛盾冲突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苹果公司将乔布斯赶出了苹果。
与此同时,由于科技类公司的投资者众多,在企业上市之后也非常容易形成股权较为分散的情况,这个时候一旦有资本特别是门口的野蛮人出现,就会极其容易导致控制权的旁落,这个方面宝能和万科的股权之争,可以说差一点万科的经营管理层就会像南玻A的管理层一样集体领盒饭了。
所以,雷军作为小米的核心创始人,甚至有媒体猜测雷军在小米的股权有可能达到70%以上,但是一旦上市有大量的流通股出现,如何能够避免上面的两大问题,维护雷军在小米的绝对地位,香港的同股不同权无疑就是最好的解决思路。所谓同股不同权,在证券投资学领域中一般被称之为金股,就是在普通股一股一票的基础上,金股有可能会一股两票,甚至一股多票,根据香港的规则最多的可能是一股十票,通过同股不同权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的控制权被旁落,根据披露的数据显示,在股权结构上,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持股比例为31.4%,如计入总股本ESOP员工持股计划的期权池,则雷军的持股比例为28%。通过双重股权架构,雷军的表决权比例超过50%,为小米集团控股股东。
除了通过同股不同权取得控股地位之外,雷军还有什么打算呢?
回归A股CDR估计会是雷军的第二步
今年以来,科技公司回A股估计会是大多数科技企业的一个必由之路,很多人肯定会问小米这种年营收过亿的超级独角兽为啥不直接在A股上市,反而要去港股呢?我们其实也能够发现原因,除了我们上面说的通过同股不同权的设计,让雷军以较小的持股比例获得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与此之外,则是盈利要求了,从小米的招股说明书来看,小米在三个会计年度内,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集团分别产生亏损76亿元、利润4.916亿元及亏损439亿元。这样的亏损,也让小米难以符合A股上市的要求,只能够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再加上小米的架构是类似于阿里巴巴的VIE架构,小米旗下的公司的包括小米通讯、小米电子软件、小米支付、小米移动软件、小米软件技术、小米数码科技等至少7家子公司,这种VIE的模式让小米想要形成A股+H股的格局几乎也不太可能,那么采用今年最红火的CDR无疑就是最好的一种选择了。
3月底,证监会曾发布《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将CDR明确为独角兽上市的支持路径。所谓CDR学名是中国存托凭证,指的是在国外上市的公司在中国境内发行的,用于代表境外股票等基础证券权益的金融工具。这种存托凭证仅仅是一国的证券市场上流通、代表国外公司股票的可转让的一种凭证,所以CDR和我们传统意义上股票发行的IPO是完全不同的,更像一种“金融工具(理财产品)”。
未来,小米将非常有可能采用CDR的形式绕开国家对于VIE架构以及盈利模式的限制,从而实现曲线救国的路线,甚至已经有媒体报道,小米将会在香港上市知乎,很快以CDR的形式回归A股“上市”。
小米作为高科技的企业的代表,雷军的两步棋其实都显得非常的漂亮,第一步,通过同股不同权,成为香港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司,从而奠定自己的控股地位,第二步,通过CDR形式回归国内市场,吸收独角兽企业的支持红利,推动业务发展。这两步棋不可不谓之精妙,小米一旦采用CDR模式回国内,那么对于准备回国的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外上市的独角兽无疑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在这种雁阵效应的带动下,独角兽企业回国的大趋势将会日益明显。
小米上市,雷军的算盘你看明白了吗?
181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 雷军 港股 小米 分享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提交 全部评论(2)
当风继续吹时 00:46:17了解了解
商界朋友 22:55:20最近小米频频出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智通财经网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网财经
中国日报网
每日经济新闻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国际iMarkets
澎湃新闻网
没有更多了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54597
播放数:153123
播放数:164255
播放数:5808920(http://m.9ku.com/news/)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最快买到小米股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