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的优化能提高手机拍的照片的吃鸡画质优化吗?

别只盯着像素数了,真正决定手机拍照画质的是这些因素
手机拍照已经是一个被说烂了的话题,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
无论是用户还是厂商都非常注重手机的拍照功能,上至旗舰机下至百元机,有事没事都要吹一通自己的拍照屌炸天、吊打友商之类的。更有厂商宣称他们的手机可以拍星星!而华为和摩托罗拉这样有实力的大厂更是找到了徕卡和哈苏等老牌摄影器材厂商进行合作。更夸张的甚至连千元机都开始使用双摄像头了。
然而,手机拍照的成像画质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不是一味的靠高像素或者厂家吹一通,贴牌加个 LOGO 就能提升画质了。小雷就来谈一谈除了大家熟悉的像素之外,影响手机画质的几个决定性因素。
◆ ◆ ◆ ◆ ◆
单位像素尺寸
在上文,小雷已经提到,一味的追求高像素未必能得到好的画质,甚至对于现阶段的手机而言,高像素只会适得其反,原因就出在单位像素尺寸上。手机传感器的面积是非常有限的,和微单、单反动则全画幅的图像传感器相比,手机的 CMOS 简直小的可怜,甚至不及普通的卡片机。
那么在图像传感器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太高的总像素就必然导致单个像素面积的缩水,单位像素尺寸就不可能很大。这样,最直接的劣势就是每个像素对光的接收能力以及敏感度下降,最终导致暗光拍摄画质下降,噪点增加。同时在白天大光比环境下也会出现宽容度不足的问题。
许多厂商都不会表明单位像素尺寸,小雷这里给大家简单说一下,目前在手机上单位像素尺寸最大的为 1.55μm,代表机型有 Google Pixel 系列和 小米5s 等,其次是 1.4μm 的三星 Galaxy S7 系列和 vivo 最新推出的 Xplay 6。大家比较熟悉的 iPhone 7 系列为 1.22μm。至于大多数千元机的单位像素尺寸普遍在 1.1μm 左右。总之机友们记住,单位像素尺寸是越大越好。
◆ ◆ ◆ ◆ ◆
图像传感器的大小
尽管手机适用的 CMOS 图像传感器普遍都不大,但是要细分的话还是有区别的。图像传感器也是越大越好,在摄影发烧友当中有这么一句话:底大一级压死人!说的就是这个。
可见大尺寸的 CMO S是多么重要,不然为啥全画幅单反这么贵呢?大尺寸图像传感器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容纳更多的像素,或者在同等像素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单位像素尺寸。各位机友可以留意一下,iPhone 7、三星 Galaxy S7 和 Google Pixel 同为 1200 万像素,但三者的单位像素尺寸各不相同,原因就在于它们的 CMOS 大小不同。
目前,手机上最大的图像传感器为索尼的 IMX378,面积达到了 1/2.3 英寸,这个大小已经追平了主流的卡片机了。三星 Galaxy S7 所采用的 IMX260 为 1/2.5 英寸,也比较大了。今年主流的 IMX298 为 1/2.8 英寸,而 iPhone 7 则为 1/3 英寸。
◆ ◆ ◆ ◆ ◆
防抖技术,在单反和微单相机上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但手机上的防抖技术至今尚未完全普及。 现在,大多数的手机依旧不带防抖,防抖分为电子防抖与光学防抖两种。
电子防抖的原理是通过软件算法来弥补手机产生的抖动,其效果有限,小雷主要说说光学防抖。 光学防抖主要是通过移动镜头的镜片对抖动进行反向补偿,从而达到抵消抖动的目的。由于镜片组可移动的幅度较大,其防抖效果比电子防抖要好。
光学防抖的好处在于可以抵消拍照时产生的手抖,避免照片模糊,从而大幅提高了成片率。另一方面,因为有了光学防抖,用户可以使用更慢的快门速度以延长曝光时间获得更加充足的曝光。这在对夜景拍摄时尤为重要。
根据小雷的经验,搭载光学防抖的手机最慢快门速度可以达到 1/4 秒,而没有光学防抖的手机,最低快门速度普遍在 1/17 秒左右,这样算的话,在极限环境下曝光量相差了整整2档,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注重拍照的机友尽量选择带光学防抖的手机。
◆ ◆ ◆ ◆ ◆
光圈这个概念,稍微有点摄影基础的机友应该不会陌生,光圈主要控制进光量的大小和景深的深浅。同等条件下,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景深越浅,背景虚化也就越明显。鉴于手机的光圈是不可调的,而且手机的进光量相比相机本来就不足,何况在拍特写和微距时,背景虚化有利于突出主体,所以小雷认为光圈也是越大越好。
目前手机的最大光圈为 F1.7,代表机型有三星 Galaxy S7 和 OPPO 的 R9s。iPhone 7 的光圈为 F1.8。一般来说,在手机当中,我们把光圈大于 F2.0 的称为大光圈。现在不少注重拍照的手机都配备了至少 F2.0 的光圈。小雷推荐各位机友尽量选择大光圈的手机。
◆ ◆ ◆ ◆ ◆
小雷认为对焦速度对于以日常抓拍为主的手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焦速度快的手机能捕捉到更多精彩的瞬间。前几年,手机主要采用传统的反差对焦方式,这种对焦虽然能够保证精度,但缺点在于对焦速度慢,并不太适合以抓拍为主的手机。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出现了相位对焦、激光对焦和全像素双核对焦等方式。它们各有优劣,厂商往往将它们混合应用。
相位对焦是通过在图像传感器上集成对焦专用的像素来事实检测焦点的位置,从而加快对焦速度,但其缺点是对光线要求较高,一旦光线不足就会失效。激光对焦是通过专用的激光传感器发射一道激光来检测焦点距离,速度也非常快,而且不受光线影响。
但其缺点是激光发射功率有限,因此对焦距离受到限制,一般有效距离为2米左右。而全像素双核对焦可以说是目前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它可以被看作是相位对焦的终极版,其每一个像素都能实时检测焦点位置,同时又可以成像。对光线的依赖也大幅降低。三星 GalaxyS7、OPPO R9s 和 vivo Xplay6 都采用全像素双核对焦方式。
◆ ◆ ◆ ◆ ◆
ISP 图像处理器
这是一个很多机友都会忽略的因素,但事实上它会直接影响画质。ISP 图像处理器用于处理图片或者视频信号。它一般被分为两种:集成式 ISP 和独立 ISP。理论上来说并不存在孰强孰弱的分别,但从现在推出的手机来看,似乎独立 ISP 的机型成像画质更好一些。当然,集成式也有非常优秀的。
所谓集成式 ISP 就是把 ISP 图像处理器集成在手机 CPU 内部,这样的好处是效率高,处理速度更快,有利于提高成像速度。其中高通骁龙 821 集成的 Spectra ISP 就是优秀的代表之一,大多数搭载骁龙 820/821 芯片的手机都采用了这颗 ISP。
而独立 ISP 则是单独的一块芯片,其优点是处理能力非常强悍,可调教的余地更大,苹果的 iPhone 7 和三星 Galaxy S7 都采用了独立的 ISP 芯片来保证成像画质。其中 Galaxy S7 的 ISP 出自三星半导体 LSI 之手。
◆ ◆ ◆ ◆ ◆
软件算法优化
说到算法和优化,这玩意儿听着有点玄学,因为普通用户看不见也摸不着,甚至很难感觉到软件算法和优化的作用。但通过仔细的观察其实就不难发现,算法的作用无处不在,拍照时的白平衡、曝光和 HDR 等参数都是通过软件算法来调节的。小雷下面给大家看两张照片:
左边为 S7 拍摄,右边为一加 3 拍摄
这两张照片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分别由三星 Galaxy S7 和一加 3 拍摄,通过对比拍摄参数,小雷发现,三星 Galaxy S7 采用了更慢的快门速度和更低的 ISO 感光度。而一加 3 的快门速度则比较快,同时为了保证曝光充足,把 ISO 感光度提高到了 6400。
虽然两者最终效果看上去区别不大,但明显采用了不同的算法。 三星 Galaxy S7 采用低快门速度和低 ISO 的算法明显更好,噪点更少。
左边为 S7 拍摄参数,右边为一加 3 拍摄参数
说了这么多决定拍照画质的因素,机友们大概已经发现, 凡是拍照效果比较出色的手机至少同时做好了其中的两三点。例如三星 Galaxy S7 同时拥有较大的单位像素尺寸、较大的传感器去、具备光学防抖、最大的光圈、极快的全像素双核对焦、强大的 ISP 和优秀的软件算法。也难怪三星 Galaxy S7 的拍照画质一骑绝尘了。
小雷提到的这些参数一般的厂商并不会刻意宣传,有些参数厂商甚至只字未提,但它们确实对画质影响很大。其影响远大于很多机友关心的像素数。小雷建议,以后机友们在衡量手机拍照水平时多参考这几方面。
& 大家都在看 &陌陌送2.5万现金|创新手机
锤子MIL评测|小米Note2上手
睡前玩手机|支付宝好评功能
微信/支付宝红包攻略|无人机教父
小米5S对决乐Pro3|一加3T评测
千元机TOP10|电视剧都用什么手机
19家安卓定制系统简评|荣耀6x上手
iPhone7拍照对比|水货购机指南
清理手机内存|手机充电误区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致力于挖掘、钻研全球黑科技、创意、有趣、实用的产品,用科技赋予生活更多的精致
年货、新年礼物、情人节礼物都准备好了吗?专注挖掘全球好物的所长已经帮你选好了!
今日搜狐热点手机拍照一放大,画质就变渣?用这个方法可以“修复”手机拍照一放大,画质就变渣?用这个方法可以“修复”手机相机摄影技巧百家号今天这期编读往来,上来就先集中说一个问题吧。其实说是问题,也不是问题,只不过是大多数摄影在用手机拍照时,都会遇到的一个“现象”。先来看照片@肥猫:最近拍的照片,来是想拍个城墙全貌,可是小孩突然跑过来,主次变了,我觉得二次构图主题变成小孩会更好。虽然裁剪了 感觉主题还是不够明显。@丹:苹果6拍摄,这一张是在老城区拍的,想不出叫什么,本身自己比较喜欢猫,所以隔得比较远拍的,扩大了有点模糊。@峰:《看海》,华为P9拍摄,看到三五游人在凝望大海,很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司空影韵:《母女俩》,ViV0手机拍摄,在商场看到一位母亲穿着旗袍牵着一位小女孩,当时感觉画面很美,等我拿出手机时,她们从我身边走过向门口走去,我故意等到她们走到亮光处拍摄,这样逆光正好可以拍到这样一对母女的剪影。回答:看了这么多人的照片,他们有没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表现”?有!那就是,照片中都有一个明确的主体:或是人,或是物。但是,因为离被拍摄者的距离都很远。而大家又想拍得“言之有物”。所以,就都不约而同的使用了:“长焦”或“后期剪裁”。而这也导致了一种现象:照片因为手机像素、感光度的原因,而变得模糊起来。手机拍摄长焦,除了部分双镜头手机是无损变焦之外,大部分的,其实都是简单的“画面放大”。也就是说,你用手机拍摄长焦,和正常拍摄之后进行“剪裁”。得到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这是旅行君用OPPO R11s拍摄的3X变焦之后的画面。可以看到,虽然OPPO是双镜头手机,但是3X变焦之后,画质还是下降的很严重。那么,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教你一个方法,从视觉上“修复”一下。虽然手机型号不一样,但是,基本上所有手机用高倍数变焦或者剪裁放大出来的照片,都有两个现象:1,涂抹感严重,2噪点升高这是手机的算法决定的。所以,想要修复这些画质,我们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在这里,旅行君教给大家的方法,是使用snapseed这款APP里面的两个工具:“魅力光晕”和“突出细节”。对于一张涂抹感严重的照片,首先,我们要给其恢复细节,所以,打开snapseed,选择“突出细节”,这里有两个选项,一个是“结构”一个是“锐化”。在这里旅行君给照片加了“100”的结构,又加了“43”的锐化,需要指出的是,只有照片涂抹感非常严重的照片,才需要增加“结构”,因为增加“结构”也会让照片的噪点增加。如果涂抹感一般,那么,只加锐化就好了。修改完细节会你会发现,画面中的细节有了,但是噪点更多了,尤其是暗部的噪点提升很多。这时,你需要使用“魅力光晕”。点开之后,选择“调节”按钮,然后,只调“光晕”这个数值,饱和度和暖色调都保持为0,那么,随着“光晕”的增加,噪点就会会变得不那么明显。通过这种方法修改的照片,我们来看一下对比:上图是修复的,下图是未修复的可以看到,上图的质感相对会好一些,细节的轮廓也更分明。需要指出的是,“魅力光晕”对应的是消除“噪点”,“突出细节”对应的是增加“细节”,所以,在实际操作时,要针对图片不同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也没有明确的数值大小。这种修复,只是在手机的视觉上做了个小小的障眼法,只是"修复”,而不是“提高"。换句话说,如果变焦带来的画质损耗轻易就可以依靠后期来还原,那厂家还混个屁啊。而且,更需要注意的是,利用“锐化”和“魅力光晕”来处理,只是修图的一个步骤,它们的最终目的,是让照片有更多的后期空间。上图修复前,下图修复后2编读往来@两笑了之:乐视2拍摄,起名为《花花》,觉得这两张一个黑白素雅,一个红的热烈,希望给点意见。回答:再来看几位读者投稿。@两笑了之 需要知道的是,好照片是拍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你觉得有对比,就要拿出对比来。别人可没工夫一张一张看。那该怎么操作?还记得旅行君去年拍荷花的一张拼图吗?你可以借鉴一下方法:请点击输入图3编读往来@MANSON.邱:手机拍摄和摄影,我的摄影画面内容感还需要注意什么,想看看自己在构图思维上有什么改变的空间。拍摄都是iPhone7,自己也是摄影爱好者,但是总觉得看着碗里想着锅里,总觉得人家的构图和意境要比自己好。回答:虽然旅行君不知道画面中的人是不是你,但是,旅行君觉得,这个男孩很帅。但是,帅不能当饭吃,照片拍的不好,就浪费了这个男孩的颜值了。看得出来你的想拍出文艺范儿来,但是,只学到了框架,却没注意到精髓。比如,你拍的这些照片,都算是线条极简风,但是,却因为一些细节的东西而失掉了神韵。就像这些边缘桌角啊,灯啊,你或是可以选择不拍进来,或是可以用APP涂抹掉。拍进来了,还是极简构图,那就无限放大了它的缺点。一只苍蝇,趴在地上,没人关心,要是趴在白墙上,很多人都有心把它拍死,是这个道理不?4编读往来@LB:《初阳》,帮我看看哪里可以再进步的。回答:照片感觉有了,偏韩式。韩式婚纱里,很多人都爱用个东西遮住眼睛啊,嘴啊什么的。要盖呢,就盖严实了,你这半只眼睛说漏不漏的,让旅行君看得很闹心啊。另外,窗帘、木桌,环境也挺清新的,但漏半个阳台出来,对面楼有几层我都快数的清了。所以说,问题就是,该遮的,没遮住。编读往来@Gatsby:老师,我来投个稿,原图加修图后。想修一种女精灵的感觉,幽暗神秘和梦幻。有意提高皮肤光亮,使身体散发光芒一般,显得不是凡间之人。望点评。回答: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一种词,叫用力过度。我理解你想表现的那种神秘梦幻,但是,那需要很强的后期功底,最起码,你这个背景需要变一变,换一换,修一修。而你的处理,森林被简单压暗变得“阴森恐怖”,小姐姐浑身散发着幽绿的光线,红红的嘴唇好像刚吃完人。简单粗暴的后期,换来的,就是简单粗暴的效果。其实,针对普通摄影爱好者来说,森林这个背景环境也还不错,尤其是绿色的背景,在后期加滤镜的时候,可以根据色调的变化调整出或暖,或冷的不同氛围。只需要加一个滤镜的事情,办得这么复杂。道一句:辛苦了。6编读往来@Vicky一顿不吃饿得慌:在景山公园往下俯视拍的,想问问旅行君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回答:一个被人拍烂了的摄影点,如果想出彩,要么有特别牛X的天气出现,比如银河与极光突然伴着彩虹出现在宫门上方。要不就有特别牛X的后期创意,比如在天上P个奥特曼大战孙悟空还不违和。如果这两点都不具备,那送给你的改进建议就是,换个机位,找不同。7编读往来@朱朱: 想参加单位的摄影比赛,这张是用华为note9拍的,看上去有点感觉,想大师给帮忙点评一下,我想参赛。片名就叫:黄菊傲雏丛回答:从照片来看,花朵的布局,明暗的对比,其实决定了你本可以将这张照片拍得更好一点四周的花骨朵正好围绕着中间一朵盛开的菊花,位置分布得也很均匀。可以在线条上,空间上做文章的。但从你的这张成片来看,很显然,你没有能将这些优势化作一张好的照片。其实,有的时候,你所要拍的对象就是一块矿石,有些有潜质,能开采出好玉。有的,开出来就是一堆土。而你这张,就是面对着一块璞玉,然后,开砸了。学会观察环境,然后利用环境,衬托主体。只盯着主体拍得好不好,那结果必定是,不好。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手机相机摄影技巧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原创、易懂,让你最快速度学会摄影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一直以来我们都被灌输以下的几个结论:在像素值相近大前提下,不同价位智能手机拍照表现相差甚远,千元机的拍照表现这几年变化不大,光学防抖、PDAF、CMOS、ISP、光圈值等参数对智能手机成像表现都有一定程度影响,旗舰机任何一方面拍照表现都足以碾压千元机。上面的结论都是正确的吗?让我们通过以下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先把三台对比机型型号遮蔽起来,分别用样机1、样机2和样机3进行命名,撇开品牌的影响力和信仰等主观因素,本文结尾会统一公布三款机型的型号。从配置列表我们可以得出这三款手机分别来自不同价位机型,但是主摄像头像素值比较接近。
样机1在综合参数上无疑拥有压倒性优势,更强的CPU和ISP运算能力,全新一代的CMOS和OIS镜片组,价位大概在2K以上。样机2显然已经是前几年的旗舰机,但是在当时属于拍照旗舰的配置,稍显遗憾的是缺失了这两年比较火的PDAF技术,如今二手价格大概是1K-2K之间。样机3是这两年典型的千元机配置,除了PDAF技术加持,相比样机2几乎占不到任何优势,价格在1K以下。参数归参数,还得看实际表现。
本文所有样张均采用了三款手机最大能够输出的像素值进行拍摄,并且同一场景至少连续拍摄5张照片,其中挑选发挥最稳定的一张作为示例。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先是随手一拍的场景,相比之下,作为千元机的样机3在第一观感上反而逆袭了另外两款机型。白平衡相比另外两款新、老旗舰机更加讨好眼球,样机1偏绿,样机2偏红,这从地砖颜色就能够清楚地判断出来。我们放大细节仔细看看旗舰机和千元机区别。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我们将远处的建筑物招牌放大,配备IMX298的样机1终于发挥出解析力优势,清晰显示“科技大”这三个字。样机2和样机3表现平平,相比之下样机3略胜一筹,无论是树叶、绿草、招牌,还是路灯、湖面、栅栏,可见如今千元机在解析力方面已经逼近几年前的旗舰机水平。而且这款千元机也不是市面上最新最强的型号,并没有搭载IMX258或者用上ISOCELL像素结构,所以这几年千元机成像表现进步幅度还是有目共睹的。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当然了,样机2毕竟还是几年前的旗舰机,在解析力方面并不会完全输给样机3,我们放大场景1的其它细节,例如蓝色告示牌上的白字,就会发现样机2的解析力相比样机3更加好。样机2瓷砖的涂抹幅度并没有样机3那么严重,但是白平衡偏红老毛病依然存在。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无独有偶,上面的红砖细节样机2再次在解析力上击败了样机3,后者主要毁在涂抹算法上面。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接着我们换一下小桥流水的场景。宏观上看三款手机都能够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反映出当时笔者看到的美景。从湖面的色调可以看出样机1和样机3偏暖,样机2偏冷。为了满足细节控,接着我们把局部放大一下。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不知道是不是样机2年事已高,样张偏红现象从晚上延续到白天,前几年刚买的时候偏红的现象远没有现在那么严重,而且主要集中在夜间。样机1和样机3白平衡比较准确,这个场景相比之下样机3白平衡貌似更准确,千元机也有出头之日?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放大岸边小桥局部细节,样机1和样机3解析力显然比样机2要好,样机1作为最新旗舰机这种表现是正常的,样机3作为千元机在这个场景的局部细节貌似打了鸡血,不仅超越上一个场景打成平手的样机2,还略有惊喜无限逼近样机1表现。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事已至此,我们也不怕再变态一点,把远处的高楼大厦放大来PK解析力。样机1依然占优势,不过不是高楼大厦,而是旁边的树木和枝叶,样机2和样机3的涂抹比较严重。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样机1和样机3的白平衡在这个场景有点分道扬镳,样机2依然我行我素。整体观感而言,样机3这款千元机反而逆袭了另外两台新、老旗舰。
样机1出现白平衡漂移诡异的是样机1出现了今年旗舰机已经比较少出现的白平衡偏移现象。之前遇到的另一款旗舰是一加手机3,样机1是第二款中招的。更巧合的是发生白平衡漂移后的样机1和上面样机2发色倾向比较相近。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回到局部细节上,三款样机在上面这个细节的表现十分一致,把顺序打乱之后很多读者可能已经分不清楚哪款是千元机和旗舰机。不过我们还是能够看到样机2出现了前几年旗舰机普遍存在的紫边现象。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中心解析力基本上打成平手,关键还是看边缘解析力。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前几个场景表现平平的样机2仿佛想起了自己曾经也是旗舰机,这个回合奋起直追,边缘解析力完胜另外两款手机。样机1和样机3已经能够看到颗粒感了。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接着我们看看绿道的经典场景,样张2的绿色显然更像三星调校风格,是三星手机?先卖个关子。样机1和样机3绿色更符合肉眼看到的绿色,其中样机1稍胜一筹。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关于紫边现象处理方式,样机2和样机3非常能够代表前两年的旗舰机和如今的千元机,基本上就是“顺(zi)其(sheng)自(zi)然(mie)”。样机1不愧是今年的旗舰机,完爆后两者,相比iPhone嘛,当然还有距离。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换一个天空场景,这次我们不拼谁更准确,评判标准换成更加具有神话感觉的获胜。样机1显然喜欢把天空拍得更加蔚蓝,让旁边的高楼大厦也受其感染。样机2就像天空的圣域,守护天使即将降临的样子。样机3比较忠于现实,还是等飞机路过吧。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换一个角度依然还是样机2更具神话感,样机1和样机3太现实主义了,当然蓝天白云控自然更喜欢这种风格。我们看看开了HDR之后暗部细节还原得怎么样。
样机1(HDR) VS 样机2(HDR) VS 样机3(HDR)HDR效果都不错,至于整体优劣,还是那句话,白平衡、色温准确有时候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好看和意境才是王道。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本来还以为这个场景的样机2又要被喷,幸亏偏红的怪毛病有所收敛,反倒是千元机(样机3)的消防栓有点偏黄。另外样机1和样机3的白色车显然刚洗完车不久,洁白无暇,至于样机2嘛,估计很久没有洗车了吧?土灰土灰的。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又是喜闻乐见的微距环节,对焦点都是近处的木头,样机2那F1.8大光圈不是盖的,虚化效果堪比如今不少双摄像头手机。光圈值为F2.0样机1险胜F2.2样机3。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这个微距场景样机1和样机2虚化效果差异有所缩短,光圈值只有F2.2的样机3表现更加乏力。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对焦点选择在近处自行车手柄,虚化效果显然和光圈值大小成正比,样机2依然优势明显,无论经过多少年光学和影像系统变革,有些定理还是不变的。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什么?该吃饭了,小二,上菜!本来还担心样机3会把消防栓那个场景偏黄的问题带到验毒的环节,没想到忘得一干二净。样机3仿佛脱胎换骨,白平衡估计被强行纠正过来。至于样机1和样机2两款新、老旗舰估计被洗脑了,很黄很XX,好像换了两台手机PK似得。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还没饱?不用担心,甜品到!除了亮度差距,三款样机终于在这个环节达成共识。左边的是樱桃布丁面包,右边的是香蕉奶昔面包,吸管可以把奶昔先喝光,之后再吃面包。
样机1 VS 样机2 VS 样机3既然三款手机都有双色温闪光灯,我们统一开启闪光灯之后看看谁的效果更加自然。虽然只是千元机,但是样机3曝光在这个环节相比两台旗舰机显然更加游刃有余。
答案揭晓,样机1是nubia Z11(2016年旗舰机),样机2是vivo Xshot(2014年旗舰机),样机3是魅蓝 metal(2015年10月千元机)。有多少是情理之中?有多少是意料之外?
总结:最后统一回答本文开篇的几个问题。
(1)在像素值相近大前提下,不同价位智能手机拍照表现相差甚远?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着重在白天部分进行对比,三款样机貌似只有白平衡和解析力、紫边等问题上区别较大,其实夜景以及拍照体验才是最大的区别。如今很多千元机和前两年的旗舰机,在夜景部分表现还是有比较大进步空间。至于拍照体验更不用多说,无论是nubia Z11还是一加手机3,在晚上取景界面依然行云流水,vivo Xshot已经开始卡顿了。另外,搭载骁龙820的一加手机3、联想ZUK Z2等旗舰机的HDR合成速度快如闪电。这种区别在夜间尤为明显,你会发现红米Note 3和魅蓝 metal等部分千元机的HDR合成速度在夜间慢得简直不能容忍。而nubia Z11主要因为连续保存HDR前后两张样张,所以把总耗时延长了。
(2)在像素值相近大前提下,千元机的拍照表现这几年变化不大?
以笔者体验过的手机为例,前几年800万像素的联想P780、索尼Xperia L,再到近年1300万像素的红米Note 3、魅蓝 metal,除了解析力提升,白平衡、曝光控制、HDR效果、紫边和炫光控制等表现都进步明显,夜景也终于能够见人。毫不夸张地说,这几年千元机之间拍照表现进步幅度,相比旗舰机之间还要大。从“不堪入目”提升到“可圈可点”状态,相比锦上添花带来的快乐无疑更加值得庆贺。
(3)在像素值相近大前提下,光学防抖、PDAF、CMOS、ISP、光圈值等参数对智能手机成像表现都有一定程度影响?
以本文为例,F1.8、F2.0和F2.2光圈值对微距画质影响不用多说。我们聊聊光学防抖、PDAF和ISP,由于nubia Z11和vivo Xshot拥有光学防抖镜片组,所以拍照大部分场景笔者根本不用担心成片率,手抖一点也不怕,同一场景连续拍摄的几张样张基本都能用。没有光学防抖加持的魅蓝 metal得益于PDAF极速对焦普及到千元机,所以在手抖之前基本上对焦成功,除了弱光和夜景会吃亏一点。得益于ISP升级,nubia Z11在连拍、HDR合成等复杂运算量操作上用户体验更好。最后就是CMOS,如上文所述,IMX298相比IMX214单位像素大小虽然都是1.12μm,但是随着这几年技术进步,IMX298拥有更大传感器尺寸,像素值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噪点控制、解析力提高等指标十分有利。
(4)在像素值相近大前提下,旗舰机任何一方面拍照表现都足以碾压千元机?
通读全文,nubia Z11虽然贵为今年旗舰机,但是相比vivo Xshot和魅蓝 metal并没有呈现出完全压制姿态。虽然大部分场景表现更加出色,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不敌千元机的现象。顺带一提,在笔者体验过的手机之中,就出现白平衡漂移的几率而言,一加手机3和nubia Z11相比vivo Xshot和魅蓝 metal更加高。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网站推广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