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索尼微单全画幅相机微单A7RM3拍摄”大光比”场景时表现如何?

所在位置:
人文摄影师不二的选择 李泛眼中的索尼A7RM3
(图/文:李泛)我叫李泛,是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名人文纪实摄影师,从事人文摄影创作已经38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从全画幅微单(TM)A7R时代就开始使用索尼相机,它的小巧便携和高画质,陪伴了我很长时间。换成A7RM2之后,性能上的提升让我的拍摄更加顺手,而最近发布的索尼全画幅A7RM3则让我又重新认识了微单(TM)的强大,是人文摄影师不二的选择。视频链接:著名人文纪实摄影师:李泛人文纪实讲究的是决定性瞬间,这除了要求摄影师一定要有精确的判断之外,对相机的对焦和连拍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索尼全画幅微单(TM)A7RM3拥有覆盖水平和垂直约68%图像范围的399个焦平面相位检测对焦点,对比度检测对焦点则达到了425个,相比A7RM2增加了400个。这款相机的聚焦速度之快,超乎了我的想象力,我所能看到的,可以说百分之百的能够准确无误的抓到。再加上每秒10张的高速连拍,即使我没有准确的判断要按下快门的那个瞬间,开启连拍模式也绝对不会让我失望。索尼全画幅微单(TM)A7RM3;FE 24-70mm&F2.8 GM;1/125s;F3.5;ISO 400其实让我最惊讶,还是索尼全画幅微单(TM)A7RM3是一台非常全面的相机,不但有上面说的每秒10张的高速连拍,还具备4240万像素,而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在如此高的像素下,即使是在ISO 6400的时候高感表现也非常出色。可以说A7RM3真的将高画质、高速度和高感光度三者融合在了一台机身内,是一款里程碑式的产品。索尼全画幅微单(TM)A7RM3的翻折屏等于多了两个视角,那就是高视角和低视角,不至于因为有更多大动作的变动而影响我的拍摄,同时也会让我拍摄的照片更加多变,表现出人文不同的情绪。索尼全画幅微单(TM)A7RM3;Sonnar T* FE 35mm F2.8 ZA;1/80s;F3.2;ISO 2500在我拍摄城西生活在铁路沿岸人的生活的时候,这天下起了雨,而且又遇到火车从我身边路过,雨点滴溅在我的相机上,同时火车又喷射出了煤烟,在此情况下丝毫没有影响我的拍摄,见证了索尼全画幅微单(TM)A7RM3的相机防滴溅防尘的性能,让我信心满满地完成了此行拍摄。拍人文摄影的摄影师,从来不希望拍摄对象发现自己的拍摄目的,只有在别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才能抓拍到最自然的状态,把一张好的影像收到了相机中。此时索尼全画幅微单(TM)A7RM3的静音快门就发挥了优势,被摄者根本不知道我已经完成了拍摄。索尼全画幅微单A7RM3;Sonnar T* FE 35mm F2.8 ZA;1/125s;F4.5;ISO 100  索尼全画幅微单(TM)A7RM3是我38年摄影的历程中一直在寻找的好相机,是人文摄影师不二的选择,我信赖它!十倍光变 索尼全幅镜头24-240mm评测
  【PConline 评测】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是索尼在2015年春季最新发布的一款针对全画幅微单&(FE卡口)相机推出的大倍率变焦镜头,24mm焦距的广角端刷新了不少大倍率变焦镜头的记录,另外,全金属的镜身等种种特质让这样的一款&天涯镜&吸引力十足。以下,PConline评测室将为大家带来详细评测。&&&&&&&&&&一、先评后测  索尼的FE卡口镜头是针对自2013年第四季推出的E-Mount全画幅机身所适配的自动对焦镜头。当时第一批推出的a7/a7R仅有几款镜头供选择,但随着研发速度的不断加入,索尼用不过一年半的时间便将FE卡口镜头群数量达到了十支,可谓&索尼速度&。同时也不难看到索尼对全画幅微单&空前的重视以及对无反相机市场的野心,从定焦大光圈、小三元三剑客、电影级别的镜头一应俱全。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是首款针对FE卡口发布的大变焦镜头  今天的主角是一枚标准的天涯头,或者被戏称的&驴头&。虽然这类镜头向来都不是大部分摄影爱好者的首选,更不用说对画质有着更挑剔需求的发烧友了。但对于不少新手来说,想使用一支面面俱到而且价格低廉的大变焦镜头是最希望的;而对于需要频繁更换镜头的老手来说,一支大变焦镜头可以免去换镜头而错过美景的烦恼。在每个镜头系统中,大变焦比镜头一直都是各个系统的镜头群中必不可少的一员。在单反相机获得成功之际的佳能尼康都总会有一支像28-300mm的全画幅&天涯头。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  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就是这样一款适合外出旅游的摄影爱好者们的变焦镜头。它虽然没达到自家小三元的高度,但这款镜头同样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出色的做工摆脱了天涯头做工一般的认识;在每一个焦段全开光圈画质都基本可用,F11-16之间画质更是清晰锐利;抗色散、眩光能力突出;内置防抖更是有利于在多种场景下拍摄更稳定的照片。这是一款熟悉之后,绝对能拍出好片的镜头,适合旅游摄影爱好者和入门摄影发烧友们。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  当然,这款镜头在画质表现上肯定不是最优秀,但这不妨碍它成为FE卡口至今最好的天涯头的称号。在未曾发布之前,小编其实更加愿意看到索尼会像其他厂商推出恒定光圈(例如24-105mm焦段)的旅游镜,但跟小三元的性质重叠注定了这并不会那么容易实现。参照索尼当今的制作水平与其24-70 f/4、70-200 f/4镜头的大体积,说明了恒定光圈旅游镜的重量、体积都与微单&品牌主打的便携性背道而驰。那么在光圈上做出妥协以打造一颗高倍变焦的旅游镜恐怕就是现今最好的做法,加上镜头具备十倍光学变焦、内建OSS光学防抖所、防尘防滴等众多优点,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款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是目前最佳的无反旅游头。官网提供的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光学结构图  在镜头结构方面,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采用了12组17片的组合,在镜头焦距达10倍的情况下,17枚镜片其实不算太多的了。另外这17枚当中可以看出不少在高级别镜头当中才会用到的&&包含5片非球面镜片、1片ED低色散镜片是以往一般天涯头不敢想象的,看来索尼在全画幅镜头群中的首款大变焦头的确是下了血本的。前组那一枚硕大ED镜片有利于在大光比的情况下控制色散,非球面镜片的组合使用使得像差和变形得到更好的抑制。镜头广角端(24mm)MTF曲线  另一方面,官方的MTF曲线图也是一个客观的测试结果。首先作为一支大变焦镜头要求无需过于苛刻,因为画质并不是其核心竞争力。从官方提供的MTF曲线图可以看到,24mm中心分辨率能达到95%以上,可以推测24mm以外的半数焦距的表现会十分的良好,只是24mm在使用最大光圈时边缘的画质出现了下滑,虽然在分辨率上并没有太大的下降,但是由于径向像场和切向像场的场曲差异(绿线间隔距离)过大,像散是从距离像场中心12mm处就可见,并且超过距离像场中心16mm以后严重下滑,这可能会导致像散比较严重。镜头长焦端(240mm)MTF曲线  在长焦端的表现比起广角端有着更稳定的表现。从曲线上看到,无论是使用最大光圈还是F8.0光圈都有着比较接近的分辨率,不过必须看到的是,这款镜头在240mm处最大的光圈仅有F6.3,与F8.0差距不到一个整档,所以区别当然不大。另外,直到距离像场中心12mm处像散程度都不严重,16mm以后才出现了下滑,但没有广角端来得这么严重。总的来说,作为一支10倍光学变焦的镜头来说,这样的表现已算不错的了。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总排行榜我在第65位
参考价:¥6199
网友评分: 3
摄影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蜂鸟手机端
& 也许你并不懂微单 索尼微单人像摄影入门指南
也许你并不懂微单 索尼微单人像摄影入门指南
06:50:01 蜂鸟网 &&作者:胡渣 &&责编: [读者稿]
    虽然很多人已经在用微单,但大部分人依然还保留这单反时期遗留下来的拍摄习惯。当然这些习惯也并不是不对,只是在微单时代下已经有了更方便更有效率的选择。特别是在人像摄影方面,微单有非常多简单,实用的小技巧。本文就由我抛砖引玉,为大家打开脑洞大门。一、微单为人像摄影带来哪些不同的拍摄体验1、最“灵动多变”的持握方式    传统相机持握方式,依靠双手和眼睛三点来固定相机。这种持握方式更加稳固,但是却将摄影的构图取景束缚在站、蹲、躺三个机位中。索尼A7系列五轴防抖及翻转屏的出现,让持握姿势有了更多的可能。眼睛完全可以脱离EVF,用更加舒适的方式双手持握,甚至是单手持握。特别是在五轴防抖的支持下,这样的持握方式依然有很不错的安全快门。从此摄影不再拘泥于常规,有了更加高效灵活的机动性。    俯拍、腰平取景、贴地取景、单手持握等等,这些微单所衍生的持握方式,为摄影注入了新的活力。构图、视角、移动拍摄都更加灵活,并由此引申出一系列新颖的拍摄手法。例如下面这种单手持握,边跑边抓拍的手法。    还有上图这种相机贴着地面的拍摄手法。A7R2+FE70 200 F4G   1/640s   F4   ISO80  焦距200    这些都是索尼A7系列相机给我们带来的更加有趣、灵活、丰富的视角。让拍摄不再拘泥于传统持握方式,脑洞大开,尽情发挥。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本文版权归蜂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4小时热文
24小时热帖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非常抱歉,您要查看的页面没有办法找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微单全画幅相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