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老人晚上一点到四点老年人睡不着怎么办觉心里着难是什么病

姜淑梅 六十岁识字 七十岁成作家
作者:何玉新
姜淑梅,1937年生于山东省巨野县,1960年跑盲流至黑龙江省安达市,做了二十多年家属工。早年读过几天书,忘得差不多了。1997年学写字,2012年学写作。2013年10月出版第一部作品《乱时候,穷时候》,面世后好评如潮。随后推出《苦菜花,甘蔗芽》和民间故事集《长脖子女人》。2015年78岁高龄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印 象  只要活着  一年出一本书  电话接通,她在那头开门见山:“我就是那个姜淑梅。”一口胶东普通话,听上去并不像七十多岁的年纪。“你跟我说话,就得用家常话说,我没念过书,别用书面话跟我说,我听不明白,没法给你回答,哈哈。”  姜淑梅和女儿艾苓住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化学院附近一处小区内。艾苓是绥化学院教写作的老师,也是一名作家。女儿是娘的写作指导老师,也是她作品的把关人。女儿这样形容娘:“她的文字像从泥土里挖出来的瓷器,我要擦去上面的灰尘,但必须小心翼翼。我的原则是只改病句,删除重复的内容,不合格的让她重写。”  姜淑梅做了大半辈子文盲,直到花甲之年才开始认字,然后一发不可收。2013年10月,她的处女作《乱时候,穷时候》得到央视“读书”、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等节目的推荐。2014年8月,她出了第二本书《苦菜花,甘蔗芽》,延续第一本的风格,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第三本书《长脖子女人》,则集纳了这些年她所听所闻的民间传说。  读她的这些书,就像是盘腿在土炕上,坐在一位老奶奶的对面,听她娓娓道来。在她的讲述之下,历史变得平实、真切、活灵活现,几十年国家民族的风云变幻,化为普通人身上的普通故事。类似讲故事的人将越来越少,不仅仅是因为年龄和经历,也是因为他们存在的乡土早已面目全非。  她的故事,更充满人生的智慧。“我爹教我两句话,一句是,人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多动脑筋,去想办法解决这个困难。我问,那要想不出办法来咋办?他说,想不出办法来你也别着急,该咋着咋着呗,你着急也没用。还有一句,不可挽回的事儿,别老去想它。”  除了已经问世的三本畅销书,姜淑梅的第四本和第五本书也即将出版。第四本书写家族史,讲述东北、山东等地三四十个家族的故事,书名就是其中一篇的篇名――《我男人》。第五本书,是鲁西南农村的民谣小唱,因为小时候的歌谣、顺口溜、唱词,到现在她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不写作的时候,姜淑梅的生活状态和中国所有的老年人没什么区别。每天做饭,收拾屋子,自己洗衣服。“我做饭总是换花样,今天中午饭吃饺子,那晚上饭就要换别的,不能重样。我现在吃嘛嘛香,吃饭可能吃了,我比张老师(她的女儿艾苓)吃得都多。吃饱饭了,看着桌上的饭,还可香可香啦,但也不多吃,吃饱了就不吃了。”  她每天早晨9点下楼锻炼,做66节“回春保健操”,累了就去老年活动室,看看人家打麻将、打扑克牌、下象棋。有人招呼她:“你也玩儿会吧。”她摇头拒绝,“我想玩儿的跟你们玩儿的不一样,我想让你们给我讲故事。”姜淑梅管听别人讲故事叫“上货”,这个比喻很形象,上完货,回家后记录下来,她就能把这些故事讲给读者们听了。“这几天我去了好几趟,也没上到货。有一个88岁的老太太,她给我讲了两个故事了,挺好的,我写完了,想看看她还有没有新故事,结果跟她坐了一上午,给她讲了好几个故事,也没套出她的故事。”  姜淑梅说,以前自己不知道什么叫梦想,写作、出书,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事,都一一变成现实。但是现在她知道了什么叫梦想。“我跟我闺女艾苓说,我也有梦想啦!我的梦想是我到90岁之前要一直画画,我得画出个画家来!我的野心不少,哈哈。”  对于往事,姜淑梅有一种超脱的态度,虽然已过古稀之年,她仍愿意往前看。“我有个打算:只要活着,一年要出一本书,也不用多厚,一本书十多万字就行。以后,我还得接着上货,接着讲故事。”  为打发时间开始识字  读的第一本书是《一千零一夜》  记者:您说您是60岁才开始识字,小时候没上过学吗?  姜淑梅:我出生在鲁西南的百时屯,家里有仨哥,大哥比我大17岁,二哥比我大14岁,三哥比我大5岁。我爹跟别人不一样,他喜欢闺女,仨哥他都没抱过,就抱过我。二哥在百时屯庙里办小学,娘让二哥把我领学校去。我去得晚,书都发下去了,人家都两本书,我就一本语文。学校不收学费,有三十多个学生,有十四五岁的,还有结完婚去上学的,就我一个小闺女。没谁跟我玩儿,也没啥玩儿的,我就玩儿语文书。时间不长,书皮就没了,这里掉个角,那里掉一块儿。二哥看见我的书,要打我手板,还没打上就把我吓哭了。  第二回发书,二哥给了我四本:语文、算术、常识、修身。这回我知道学,不祸害书了,但还是跟不上趟。第二册书没学完,我家搬到城里。二哥把我送到女子学校,叫我上二年级。我是收了麦子去城里的,到了秋天就听说有情况了,八路军要打巨野城,老师学生都躲到农村亲戚家去了。从那以后,我再没上过学。因为战乱,上学的路刚刚开始就断了。但虽说不会写,国语课本的前几课,我现在还能背下来。  记者:小时候没念过书,为什么到老了,又想到要读书识字了?  姜淑梅:这个事说来话长。1996年,我和我丈夫从安达回老家巨野,车到秦皇岛附近迎面撞上一辆卡车,我丈夫遇难。我住在秦皇岛的旅店里,等着处理车祸的事。那时候我闺女艾苓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上学,我不让告诉闺女,对她说有啥用,人都死了。等过年放假时,回来哭一场,就行了。可是,闺女有个同事跟她说了,我听说她哭了两天两宿,谁也劝不住,她还惦念我。我知道她心里难过,心想:要是我会写信多好,能安慰她。再想:闺女叫我学字,那我就学着给她写信吧。我让旅店里的服务员帮忙,我说一句话,叫她们帮我写个字样,我比着写。写了一遍又一遍,写好了,再往信纸上写。一封信几行字,我写了半个月,邮走了。  我老伴儿撒手而去,是我心里很难迈过去的一个坎儿。我让闺女多买点儿毛线,睡不着觉的时候学着织毛裤。闺女劝我,学认字吧,我们都可以给你当老师。我就开始认字,身边的孩子、街上的行人都是我的老师,牌匾、广告、说明书、电视字幕都是我认字的教材。几个月以后,我就能读幼儿故事了,有些字不认识,一顺就顺下来了。  记者:您识字之后,最早读的书是什么?然后又读了哪些书?  姜淑梅:最早读的是《一千零一夜》。闺女家有很多书,我找出这本来读。书里有很多字我不认得,有的能蒙出来,有的蒙不出来。蒙不出来的字,我就问闺女。看完之后,我多认了不少字。后来,闺女买回来“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书,书里有些字我不认识,可还能看懂,看了也觉着好。闺女问,你说说哪里好?我说,细节真细,跟真事儿似的,是那么回事。那些作家里,我最喜欢乔叶,她写的故事在河南,跟我山东老家的风俗差不多,老家的事我一下就想起来了。  一门心思想着写作  过去的事一件一件都想起来了  记者:真正动笔开始写作是什么时候?  姜淑梅:2012年4月末,我周岁75岁。闺女给我找了两支铅笔、一块橡皮,还给我一沓打印纸,纸上已经有字了,她让我在背面写。拿起笔来,我手哆嗦,横也写不平,竖也写不直,一天写不出两句话来。写了十多天,我发现,我会写字了,手不哆嗦了,横竖也比原来平直了,一天能写三五行字。然后这几年就一直写。现在要是有故事、有好货的时候,一天写一千多字,还不耽误我出去玩儿,不耽误我做饭。我状态最好的时候是每天凌晨,脑子最清亮,不会写的字也能想起来。家里人都起床了,我的状态也过去了,就回房躺着去了。  记者:很多想要从事写作的人遇到的问题就是不知道从何下笔,这个问题您一开始是怎么解决的?  姜淑梅:我想,写就写老故事,越稀奇越有意思。先写的是胡子打百时屯的事,娘讲给我的。又写家里请来跳大神的,正赶上地震,吓得大神尿裤子,爹讲给我的。这两个故事吭哧瘪肚写了很多天,遇到不会写的字就空着。闺女下班回来,把我不会写的字一笔一画写到本上,我再照着样子填上。闺女看了我的故事,对我说,这两个故事挺好的,就当是练习了,你先放好。从现在开始,你写自己的故事,先写你来东北那段,一个故事写一篇文章。写的时候要想着,你对面坐着一个人,他从来没听过你讲的故事,你要从头到尾讲给他听。  记者:写的时候,如果写不下去了,或者不知道怎么写了,怎么办?  姜淑梅:开始写的时候这样的问题可多了。我把出疹子住的宿舍、后来住的大宿舍和三家合买的房子写到一篇文章里,闺女说,这是三篇文章,必须单独写。尤其是大宿舍,必须好好写。我说,就是一个大宿舍,没啥写的。闺女问,几十家住在一个大宿舍,怎么可能没故事呢?我说,半夜起夜,有找不到家的,也有找错地方的。晚上先都平躺着睡。要是半夜翻身侧躺一会儿,想再平躺就难了,那点儿地方早让人占了。闺女说,太好了,去写吧。很多文章都这样,让她一点儿一点儿挖出来。后来我摸着规律,不用她挖,一门心思想着写作,过去的事一件连着一件都想起来了。写已故亲人那段时间,我对闺女说,你姥娘、姥爷和大舅、二舅,他们好像还在,没觉着他们不在了。闺女说,那就对了,他们在你的文字里复活了。我不会用标点符号。闺女教过我,我记不住。看了的小说,我再写东西有了标点,只使用三种标点符号:问号、句号和实心点。  记者:网上各种各样的故事、小说都很多,出版社怎么会关注到您?  姜淑梅:闺女把我写的故事打出来,贴到她的上。很多人喜欢看,看完了在闺女的博客上留言。闺女给我念那些留言。有个叫马国兴的先生,把我写的文章推荐给《读库》。《读库》还真发表了,给了3000块钱稿费,这是我做梦也没想到的奇事。闺女说,等着吧,肯定有人给你出书。果然没过几天,磨铁图书公司创新空间的人找到闺女,商量出书的事。  活到现在  对不起自己的事儿绝对不干了  记者:您写的东西都是大白话。  姜淑梅:是,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出来以后,在北京开读者见面会,有读者问我,你怎么不用形容词?我说,我不会啊。那天还有个姑娘,提问时哭得泪人一样,我都没听清她问什么,我说,孩子,别难过了,我要不是有那些苦难,能有今天这样一本书吗?  记者:很多作家都会被问到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写作?您怎么回答?  姜淑梅:我本来没想写,我想干点儿什么,赚点儿钱,跟闺女说要上点儿馒头卖去。闺女说,已经有那么多卖馒头的了,你给别人留点儿饭吃吧!我说,那我就坐吃等死?闺女就让我写写自己的故事。后来,自己的故事写得差不多了,我想,还可以去找别人的故事啊,我就去找别人的故事。  记者:听说您现在又开始画画了。  姜淑梅:第三本书《长脖子女人》交稿后,编辑跟我闺女说打算配插图,但想不起找哪位画家更合适,想让我自己试试。我买回彩笔,试着画故事里的蛇、石磙、棉车子。画了一下午,很泄气,画啥不像啥。闺女说,你才开始画,要是画啥像啥,那些画家就得饿死。到今年4月,我又开始学毛笔字。写了一天,第二天我觉得比第一天写得好了。没啥事干,我就用毛笔写字,不是说想把毛笔字写好,我就想把毛笔用熟了,画画时用毛笔上颜色。  记者:心里已经有了画什么的想法吗?  姜淑梅:我将要出的第五本书,写的是鲁西南的民谣小唱,我自己画插图,现在画了三十来张了,小唱唱什么,就配什么图。比如说“寡妇上坟”,那得画个坟,地上画个筐吧。但是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用。  记者:您在七十多岁的时候加入中国作协,也出了好多本畅销书,这种变化对您的生活和心态有什么影响吗?  蒋淑梅:很多人都问我现在有什么变化,我就跟他们说笑话,我照镜子了,没啥变化啊,我脸上还都是褶子啊。要说变化,也有。以前我买什么东西都嫌贵,现在挣钱了,觉得什么都不贵了。其实我就是写着玩儿,活到现在,对不起自己的事儿是绝对不干了。  记者: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离开山东去了黑龙江,到现在说话还是山东口音。  姜淑梅:1958年,我男人先去了东北。1960年4月,我们一家人从山东辗转去黑龙江的安达一家小砖厂安顿下来,在那里落地生根,到现在五十多年了。我不想学东北话,说了东北话,我就找不到山东老乡了。  记者:除了写作、画画,您还喜欢做什么?  姜淑梅:我喜欢唱歌,有些歌知道调,不知道歌词,闺女在网上找,女婿给打印出来,我没事就唱。开始气短不够用,现在越唱气越足。闺女抄了几个歌的简谱,还在电子琴上用黑笔标出数字来。有个邻居过来教过我一回,就不来了,他说,要是一点儿乐理都不会,学起来肯定吃力。闺女也不会弹,但比我学得快。我也照着简谱,到电子琴上找能对上号的数字,《苏武牧羊》慢慢也能弹出调来。  姜淑梅口述 我是一个四处搜集故事的人  听闺女说,作家出去叫采风,记者出去叫采访。我没文化,跟人家不一样,出去找故事,我说是“上货”。  我丈夫有个表弟住在巨野县的一个镇子上,能说能讲。2013年10月,我跟闺女回老家上货。十几年不见,表弟老年痴呆,不记得啥了。表弟的小儿子很热情,打电话叫来表妹家的外甥,他俩陪我们娘儿俩吃饭。外甥说:“大妗子,你跟我去张楼吧,我庄有个老爷子,就爱拉这些。”吃完饭我们就去了张楼。老爷子叫张鸿鸪,80岁,人家上过六年学,当地的传说和山东土匪的故事,都是他给我讲的。我常出门上货,谁那有货,我能看出来。这样的人都爱说话,记性好。刚开始你要是问:“你那有故事吗?给我讲讲呗。”他们准说:“没有。”他们说没有,我也不急,我先给他们讲。讲着讲着,他们就说:“这样的故事我也有。”  也有爱讲故事的,不用套,他就给你讲。我有个邻居姓翟,比我小一岁。有一天他碰见我,问:“姜姐,我听说你写书,是真的吗?”我说:“是。老弟你有故事吧?”他说:“我的故事很多。”我说:“你啥时候有时间了,给我讲讲呗。”他说:“行,明天吧。”第二天,他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我常去家对面小区玩儿。遇到爱说话的老太太,我就问:“老妹,你有故事吗?”有个老太太问:“你要哪方面的故事?”我说:“哪方面的都行,有意思就行。”她说:“不光我有故事,我家天天都有不少老太太来玩儿,明天你上我家来吧。”第二天我去她家,她变脸了。屋里有三个老太太,我说:“老妹呀,给我讲故事呗。”她问:“有啥讲的?”我说:“你昨天说,挨饿的时候你家有故事。”她说:“我闺女说了,挨饿的时候都挨饿,有啥好说的?”我看从她这儿上不来货了,起身跟她们说再见,心里很不舒服。  2014年7月,我去安达的草原。二儿子在乡下包了一大片草原,早就想让我过去住几天。我想着那个地方故事多,就去了。草原上看天,跟城里不一样,特别蓝,空气也新鲜。屯子离儿子住的地方一里多地。第二天吃完早饭,儿媳妇领我下屯上货。屯子不大,三十来户人家,走了几家也没上着好货,上的货我都不喜欢。来时我浑身是劲儿,回去时浑身一点儿劲儿都没了。  有个姐姐叫,我俩认识那年她88岁,她给我讲了打小日本那时的故事,我回家就写。闺女帮我用电脑打字,说有两个地方得核实。我再去孙大姐家找她,她病了,躺在床上,我想跟她说说话,她聋了,啥都听不见。第二年,我从山东回来,带回来好吃的给孙大姐送去,敲了半天门没敲开。从五楼下来,看见她的邻居。邻居说,孙大姐不在了。我心里难过,说:“好人咋不长寿呀?”邻居说:“还不长寿?她今年都89了。”想想也是。这些有故事的人跟我一样,一天比一天老,我还得抓紧时间上货哩。
(责任编辑: HN666)
读书精品推荐
特色: 品牌: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连载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心里只要有一点点事晚上就会睡不着觉
来自于:山西|
提问时间: 16:42:14|
病情描述:
心里只要有一点点事晚上就会睡不着觉,虽然觉得眼睛很累,但是大脑就一直在运转,每晚都要到二三点钟才能睡着,有时候甚至到五六点钟,这是不是属于失眠的一种呢?失眠会使人的心理觉得很烦很急躁,对身边 的人和事都充满敌意吗?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你好:从临床来看,由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及饮食因素所致者的病例数远远少于由心理因素所致病的病例数。归纳总结,目前有6类导致失眠的心理原因是为心理学界所公认的:
  怕失眠心理: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是尽力去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
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白天时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进入抑制状态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转为清醒。
  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加失眠。
  梦有害心理:不少自称失眠的人,不能正确看待梦,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误认为就是失眠。这些错误观念往往使人,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这种“警戒”心理,往往影响睡眠质量。
  其实,科学已证明,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梦中重演白天的经历,有助于记忆,并把无用的信息清理掉。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有害的是认为“做梦有害”的心理,使自己产生了心理负担。
  自责心理: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责懊悔情绪稍轻,到夜晚则“徘徊”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久久难眠。
  期待心理:是指人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担心睡过头误事,因而常出现早醒。比如一位“三班倒”的网站管理员,由于上大夜班(夜里12点上班),常于晚7时睡觉,因害怕迟到,睡得不踏实,常常只能睡上1-2小时,就被惊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晋升、职称评定、分房结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童年创伤心理的再现:有的人由于童年时受到丧失父母、恐吓、重罚等创伤而感到害怕,出现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但成年期后,由于受到某种类似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的童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重演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手足无措心理:有的人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以致晚上睡觉时也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但始终处于进退维谷、举旗不定的焦急兴奋状态。
失眠持续时间决定治疗方法
  目前,心理学家把失眠分为三类:
  暂时性失眠:只维持几天。可能由于情绪兴奋、暂时性精神紧张或时差所引起,如重大节日、会议、聚会、考试、跨时区旅行等等,大多数人可自发地调整过来,也可以把它看作一次新鲜有趣的体验。总之,在此时刻,不必惊慌,几天后会不治而愈的。
  短期性失眠:持续数天到三周的时间,在人患有严重疾病或个人遭受巨大压力时常会发生。通常运用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或求助睡眠心理专家,会得到缓解和改善。
  长期性失眠:可维持数年之久,有些人面对压力(甚至仅仅为正常压力)时,就会失眠,就像有的人容易得慢性胃炎或偏头痛一样,已经形成了一种应对压力的习惯性模式。通常需要医生和心理专家共同来解决。
  警惕!安眠药
  对于失眠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吃药了,这是医生对失眠患者所能做的最直接的帮助,而作为患者,尤其是长期失眠症的患者最好留个心眼儿——那就是要节制。因为不节制地服用药物,是会产生心理依赖的。
  茅盾的儿子韦韬、儿媳陈小曼在《父亲茅盾的晚年》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爸爸服用安眠药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每晚要服三四种安眠药,夜间醒来加服一次或二次,常导致第二天早晨头晕腿软。我们劝爸爸少吃安眠药,爸爸不听,反而说我们不理解失眠的痛苦。韦韬认为爸爸坚持服用那么多安眠药有心理因素,悄悄把药换成维生素片,觉得同样能起到安眠的作用。这样过了两个星期,爸爸的失眠并没有加重。一天,韦韬又和爸爸谈起少吃安眠药的好处,说常服安眠药的人有一种心理作用,总觉得安眠药吃得少就睡不好,其实不然。爸爸不同意。为了说服爸爸,韦韬就说:你最近吃的安眠药里有的是维生素片,可是你的睡眠并无变化,可见这一部分药可以减掉。爸爸大为光火,不许儿子再管他的事,从此再也不让小阿姨为他准备药了。这是爸爸在晚年表现最固执的一件事。”
  专家提醒:
  1 要把克服失眠的主导因素,放在自身主动调节的基础上,仅依靠酒精或药物调节,尤其是两者同时并用,非常危险,会极大地损害人的生命和健康,最起码,你需要忍受药物在第二天给你带来的副作用--“头晕,腿软”。
  2 长期服用安眠药,会导致患者的抗药性。当一个人适应了某定量的药剂之后,他会需求更大的剂量,才会有同样的效果,于是形成一种可怕的循环:失眠导致服药再导致抗药性,继续失眠导致再加大药物剂量。这时,安眠药成为导致失眠的元凶。这种情况出现时,最好请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提供帮助。
  3 及时寻找和发现导致失眠的心理因素,减少对药物的需求。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妇产科医生中老年人晚上睡不着觉是什么原因_百度知道
中老年人晚上睡不着觉是什么原因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更好的答案
通常与年龄、性别、习惯、季节、环境、神经类型、生活条件、劳动状况和疾病等因素有关。仅以睡眠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是否失眠是不全面的,还必须考虑到睡眠的深浅。对于老年人的失眠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医院治疗,因为失眠对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更大,所以要及时,早治疗早好。
采纳率:63%
病情分析:
人到老年,失眠的发生率较高,而且失眠成了困扰老年人生活的难题.老年人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在入睡时间延长,睡眠不安定,易醒,觉醒次数增加,使睡眠呈现阶段化,深睡时间减少.
指导意见:
(1)生理性因素:年龄越大,睡得越少,这是众所周知神经细胞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而睡眠是脑部的一种活动现象,由于老年人神经细胞的减少,自然就能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而失眠则是最常见的症状.
(2)脑部器质性疾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或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痴呆,震颤麻痹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都可使脑部血流量减少,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症状.
(3)全身性疾病:进入老年,全身性疾病发生率增高.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其他退行性脊椎病,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等.这些病,可因为疾病本身或伴有症状而影响睡眠,加重了老年人的失眠.
(4)精神疾病:有关资料统计,老年人中,有抑郁状态及抑郁倾向的比例明显高于年轻人.抑郁症多有失眠,大便不通畅,心慌等症状,其睡眠障碍主要表现早醒及深睡眠减少.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后半夜睡眠障碍越来越严重,主诉多为早醒和醒后难再入睡.
(5)心理社会因素:各种的心理社会因素,均可引起老年人的思考,不安,怀念,忧伤,烦恼,焦虑,痛苦等,都可使老年人产生失眠症.主要特点为入睡困难,脑子里想的事情总摆脱不掉,以至上床许久,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或者刚刚睡着,又被周围的声响或恶梦惊醒,醒后再难以入睡.
(6)环境因素:这也是引起老年人入睡困难及睡眠不安的原因.比如,屋居临街,邻居喧哗,周围环境嘈杂等,亦可使老年人难于入睡.环境杂乱不宁,还易将睡眠浅的老年人吵醒而不能再入睡.
想的太多或者不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家里有八十岁老人,天天晚上睡不着觉,有
家里有八十岁老人,天天晚上睡不着觉,有
家里有八十岁老人,天天晚上睡不着觉,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伴随终身的,但可以控制的疾病。采用的是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中医调理等综合治疗方法...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烧烫伤、褥疮、糖尿病足(老烂腿)
擅长:各类型糖尿病
共4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喘息样支气管炎
&&已帮助用户:8714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描述的问题老人晚上睡不着脚,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是有微血管病变,高血压,神经衰落引起的意见建议:建议患者注意饮食,饮食宜清淡,多喝开水,口服天麻首乌片,谷维素片调理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肝囊肿,胆囊炎,肝腹水,胆囊增大,酒精性肝硬化,脾...
&&已帮助用户:23380
指导意见:阴血亏虚所导致的不寐,临床表现为不寐,健脾,心悸怔忡,虚烦不眠,腰膝酸软,甚则颧红,潮热盗汗,等各种症状,治疗宜滋阴养血,可酌情选用养血安神丸等对症治疗。服药物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鱼腥辛辣刺激性食物。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职称:护师
专长:消化性溃疡,下消化道出血
&&已帮助用户:1788
指导意见:你好,老人这个年龄可以试着给她服用一些有助于睡眠的药物,维生素B1和谷维素这是调节植物神经紊乱的副作用不大,建议晚上临睡前饮一杯热牛奶。
职称:三级营养师
专长:各类慢性疾病营养调理,孕期营养保健,乳母营养保健,...
&&已帮助用户:1200
健康指导:你好,老人的年纪比较大,相对而言睡眠比较少,建议让老人白日别睡觉,散散步,还有就是老人的血糖血压怎么样,是否平稳,如果波动很大也会对睡眠有影响。希望帮到你。
问血压高,高压150低压110头晕,焦虑,睡不着觉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5729
问题分析:你这种情况可能是高血压的表现,可能是家族遗传,肥胖,年龄等原因引起的结果,有多长时间了?意见建议:建议您注意休息,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戒酒 ,可服用卡托普利,替米沙坦等降压药治疗。
问八十岁老人高压一百四低压七十请专家帮助...
职称:医师
专长:消化疾病,心脑血管
&&已帮助用户:325854
高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常见的临床综合症,亦可说其是以收缩和舒张压增高,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该病可由多种发病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制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体液内泌遗传,肾脑血管压力感受器的功能异常等均可导致高血压病。平时注意低盐饮食,避免紧张与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适当坚持锻炼,如果这样还不能恢复正常的就需要及时用降压药控制了。在高血压的治疗中要注重个体化治疗原则,患者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不同,存在的靶器官损害和其它心血管疾病各异,治疗药物自然有别,因此提倡个体化治疗原则。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五大类: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个体间差异很大,临床应用时要充分注意。具体选择哪一种或几种药物应全面考虑。
问八十岁的老人高压140,低压53是正常的吗
职称:医师
专长:传染科,尤其擅长乙肝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241403
指导意见:你好 这个是不正常的 脉压差是太大了的 要积极进行确定的原因的。
问胃病伴高血压,高血压一直在吃药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62637
问题分析:您好引起后背疼痛的病因很多的,首先建议做个B超检查有无肝胆疾病,意见建议:另外要考虑腰椎纤维组织炎症引起的,建议进一步检查 确定,必要时口服甲芬那酸胶囊
问近期血压高,高压180,低压7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肺部感染,胃肠疾病,脑梗死,低血钾症,糖尿病,出血性脑中风
&&已帮助用户:2514
问题分析:你好,老年人高血压服用降压药要特别注意,血压力求平稳下降,不能下降太快。否则会出现不良影响。意见建议:建议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观察下应用降压药物,以免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
问睡不了觉低压120高压160?睡不了觉低压120高压160请问...
职称:医师
专长:肠胃炎。小孩发烧,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220984
病情分析: 你好,出现高血压要继续口服降压药药物维持治疗,意见建议:高血压病一旦确诊,只能药物维持治疗不能治愈啊,常用缬沙坦、卡托普利等。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活中糖尿病还是比较多发的,尤其在老年朋友中比较多发,主要有遗传
糖尿病的患者首先就会出现多尿的症状,这种症状是由于血糖过高之后
一旦患上了糖尿病疾病康复起来不是那么简单的,很容易会造成一些并
百度联盟推广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睡不着觉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