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初中电路故障分析专题题解析里的封闭面是怎么构建的啊

【数学】关于结点电压法的一道题目题干是这样的,图中独立源与CCVS都是无伴电压源.试列出其结点电压方程.下面是答案列出的,对CCVS两端作包含结点②与③的封闭面S,对S列出的KCL方程:(Un2-Un1)/R1+Un2/R2-gmU+Un3/R3=0;对于这个方程我想问:1、答案给的封闭面S是怎么样的一个封闭面?2、为什么是Un2-Un1而不是Un1-Un2?结点①的电压应该高于结点②吧?3、帮忙解释一下-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关于结点电压法的一道题目题干是这样的,图中独立源与CCVS都是无伴电压源.试列出其结点电压方程.下面是答案列出的,对CCVS两端作包含结点②与③的封闭面S,对S列出的KCL方程:(Un2-Un1)/R1+Un2/R2-gmU+Un3/R3=0;对于这个方程我想问:1、答案给的封闭面S是怎么样的一个封闭面?2、为什么是Un2-Un1而不是Un1-Un2?结点①的电压应该高于结点②吧?3、帮忙解释一下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李志 &
电路第五版的问题关于结点电压法的同意我觉得是印刷错误互导应为负而且你算算发现他这U3=60V就是按负的解出来的,呵呵电路中的结点电压法我不太会,尤其是这个电路中有了电感电容...节点电压法是以流入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列方程的,基本规则如下:&自电导之和乘以节点电压,减去互电导乘以相邻节点电压,等于流入节点的电源电流代数和。&自...结点电压法,当电路中有受控电压源和受控电流源时怎么处理?分...某节点相关支路,如某支路遇有受控电流源就无需导出该支路电压方程,直接将受控电流源的控制量值写入方程就可以,有伴受控电流源时,伴串元件可以忽略视为短路,因为这支路...大学电路结点电压法求解求详细过程左边电源,提供18W,其他三个电阻分别消耗4W8W4W,右边电源提供12W,电流源消耗14W。由于最下的结点电位为0,那么右边电压源的上部就是-12,所以电流源的端电压是左...节点是什么意思,节点电压法结点的电路中写出其中(n-1)个独立结点的kcl方程,就得到变量为(n-1)个结点电压的共(n-1)个独立方程,称为结点电压方程,然后由此求出所需的电压和电流就是结点电压法。如果...关于结点电压法的一道题目题干是这样的,图中独立源与CCVS都是无伴电压源.试列出其结点电压方程.下面是答案列出的,对CCVS两端作包含结点②与③的封闭面S,对S列出的KCL方程:(Un2-Un1)/R1+Un2/R2-gmU+Un3/R3=0;对于这个方程我想问:1、答案给的封闭面S是怎么样的一个封闭面?2、为什么是Un2-Un1而不是Un1-Un2?结点①的电压应该高于结点②吧?3、帮忙解释一下(图17)关于结点电压法的一道题目题干是这样的,图中独立源与CCVS都是无伴电压源.试列出其结点电压方程.下面是答案列出的,对CCVS两端作包含结点②与③的封闭面S,对S列出的KCL方程:(Un2-Un1)/R1+Un2/R2-gmU+Un3/R3=0;对于这个方程我想问:1、答案给的封闭面S是怎么样的一个封闭面?2、为什么是Un2-Un1而不是Un1-Un2?结点①的电压应该高于结点②吧?3、帮忙解释一下(图19)关于结点电压法的一道题目题干是这样的,图中独立源与CCVS都是无伴电压源.试列出其结点电压方程.下面是答案列出的,对CCVS两端作包含结点②与③的封闭面S,对S列出的KCL方程:(Un2-Un1)/R1+Un2/R2-gmU+Un3/R3=0;对于这个方程我想问:1、答案给的封闭面S是怎么样的一个封闭面?2、为什么是Un2-Un1而不是Un1-Un2?结点①的电压应该高于结点②吧?3、帮忙解释一下(图23)关于结点电压法的一道题目题干是这样的,图中独立源与CCVS都是无伴电压源.试列出其结点电压方程.下面是答案列出的,对CCVS两端作包含结点②与③的封闭面S,对S列出的KCL方程:(Un2-Un1)/R1+Un2/R2-gmU+Un3/R3=0;对于这个方程我想问:1、答案给的封闭面S是怎么样的一个封闭面?2、为什么是Un2-Un1而不是Un1-Un2?结点①的电压应该高于结点②吧?3、帮忙解释一下(图27)关于结点电压法的一道题目题干是这样的,图中独立源与CCVS都是无伴电压源.试列出其结点电压方程.下面是答案列出的,对CCVS两端作包含结点②与③的封闭面S,对S列出的KCL方程:(Un2-Un1)/R1+Un2/R2-gmU+Un3/R3=0;对于这个方程我想问:1、答案给的封闭面S是怎么样的一个封闭面?2、为什么是Un2-Un1而不是Un1-Un2?结点①的电压应该高于结点②吧?3、帮忙解释一下(图31)关于结点电压法的一道题目题干是这样的,图中独立源与CCVS都是无伴电压源.试列出其结点电压方程.下面是答案列出的,对CCVS两端作包含结点②与③的封闭面S,对S列出的KCL方程:(Un2-Un1)/R1+Un2/R2-gmU+Un3/R3=0;对于这个方程我想问:1、答案给的封闭面S是怎么样的一个封闭面?2、为什么是Un2-Un1而不是Un1-Un2?结点①的电压应该高于结点②吧?3、帮忙解释一下(图35)这是用户提出的一个数学问题,具体问题为:关于结点电压法的一道题目题干是这样的,图中独立源与CCVS都是无伴电压源.试列出其结点电压方程.节点是什么意思,节点电压法结点的电路中写出其中(n-1)个独立结点的kcl方程,就得到变量为(n-1)个结点电压的共(n-1)个独立方程,称为结点电压方程,然后由此求出所需的电压和电流就是结点电压法。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下面是答案列出的,对CCVS两端作包含结点②与③的封闭面S,对S列出的KCL方程:实验结点电压法测量电路中点位与电压的测量值与计算值产生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压表内阻并联到测量点,改变了电路状态。所以减小误差的最重要措施就是尽量提高电压表输入阻抗。如果是模拟表,还有表盘刻度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Un2-Un1)/R1+Un2/R2-gmU+Un3/R3=0;一道电路题目要求用节点电压法求解I首先提醒你一下,是用结点电位法求解,而不是节点电压法。你打错字了。还有2Ω下面有个接地的没画。首先要设a、b、c三个结点。(1/1+1/0.5)Va-1/0.5Vb=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对于这个方程我想问:关于节点电压法的一点问题在电路分析过程中,受控源具有两重性(电源特性、负载特性),有时需要按电源处理,有时需要按负载处理。(1)在利用结点电压法、网孔法、电源等效变换、列写KCL、KVL方程时...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1、答案给的封闭面S是怎么样的一个封闭面?关于大学电路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解...具体电路问题中,要根据各已知条件才好判断用哪种方法解题。且每个方法要列多少个方程也不能一概而论。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2、为什么是Un2-Un1而不是Un1-Un2?结点①的电压应该高于结点②吧?电路中一道节点电压法的问题答案是错的,你的理解是对的。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3、帮忙解释一下这个KCL方程的含义.(就是说是怎么看的这个封闭面并且对封闭面列出的方程.)结点电压法选取参考结点有没有什么诀窍?问:RT我每次自己选的参考结点经常跟例题选的不一样,然后结果就不一样有没...答:以结点分析法中的接地为例,为什么要画接地线,结点分析法需要测结点电压,而在现实生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学路网 www.xue63.com 学路网 www.xue63.com 电力系统中关于节点的分类问:请问电源节点,负荷节点,联络节点是怎么分的?对于电源节点注入网络为...答:一般分为三类:PQ节点:节点注入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是已知的PV节点:节点注入的有功功率已知,节点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我们通过互联网以及本网用户共同努力为此问题提供了相关答案,以便碰到此类问题的同学参考学习,请注意,我们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仅供参考,具体如下:关于结点电压法为什么A图要选全部点而B图少选一个答:没少呀,B图本来就只有3个结点,选一个参考结点后列2个方程。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用户都认为优质的答案:关于结点电压分析问题问:请问图中结点电压法的计算公式是否有误,电感电压除以电感电阻和电路总...答:图中结点电压法的计算公式是正确的。不要把两种解题思路混在一起。用"总阻抗等于电阻电容并联再和电感串联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S面应该是你把U5断开后,其余部件所组成的一个面电路中什么叫结点?答:任何两电路元件之间的联接点叫做节点。电位相同时便可认作同一节点。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在电路输入端加上电源使输入端产生电势差,电路即可工作。有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其实不管是Un2-Un1,还是Un1-Un2,你看3就知道了电路原理的问题,关于节点电压法参考点的选取问:图中的的S都为电导,当选取节点2为参考点,中间为节点2时这个电路图很容...答:当选取不同的节点作为零电位点时,其余各个节点的电位也会大不相同,这是很正常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将节点2与节点3以及其之间的部分看做一个整体,再对其整体用kcL方程结点电压法的问题问:结点电压法的问题为什么题目列的方程后面不需要+0.2u呢?结点电压法等式...答:第一个式子是对1号结点列的方程,0.2u接在2号结点上,故第1个结点右边没有0.2u。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会有I流入=I1+gmU1,I1=(Un1-Un2)/R1电路分析,关于节点电压和叠加原理的,如图答:上图)Us1单独作用时,Us2置短路,总电流=Us1/(R1+R并R2)=2/(10+50/15)=3/20Ai'=总电流xR2/(R+R2)=3/20x5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I流出=Un2/R2 &+Un3/R3关于结点电压法的一道题目问:题干是这样的,图中独立源与CCVS都是无伴电压源。试列出其结点电压方程...答:S面应该是你把U5断开后,其余部件所组成的一个面其实不管是Un2-Un1,还是Un1-Un2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由于I流入等于流出,所以有对结点3怎么列结点电压方程答:把12电压源视为短路。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Un1-Un2)/R1-gmU1+Un2/R2 &+Un3/R3=0 &=&(Un2-Un1)/R1+Un2/R2-gmU+Un3/R3=0防抓取,学路网提供内容。实验结点电压法测量电路中点位与电压的测量值与计算值产生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压表内阻并联到测量点,改变了电路状态。所以减小误差的最重要措施就是尽量提高电压表输入阻抗。如果是模拟表,还有表盘刻度误差、判读误差等;如...一道电路题目要求用节点电压法求解I首先提醒你一下,是用结点电位法求解,而不是节点电压法。你打错字了。还有2Ω下面有个接地的没画。首先要设a、b、c三个结点。(1/1+1/0.5)Va-1/0.5Vb=-I(1/2+1/0.5+1...关于节点电压法的一点问题在电路分析过程中,受控源具有两重性(电源特性、负载特性),有时需要按电源处理,有时需要按负载处理。(1)在利用结点电压法、网孔法、电源等效变换、列写KCL、KVL方程时...关于大学电路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解...具体电路问题中,要根据各已知条件才好判断用哪种方法解题。且每个方法要列多少个方程也不能一概而论。
相关信息:
- Copyright & 2017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电学作图题中有两种常见的类型:一种是已知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另一种是已知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下面就这两种类型的作图题的做法作简要介绍.——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电学作图题中有两种常见的类型:一种是已知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另一种是已知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下面就这两种类型的作图题的做法作简要介绍.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电学考题归类1. 考查电路的特点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是带电粒子的运动 & & & & & & &B. 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源C. 电路中有电源,一定有电流 & & & & &D. 电源是消耗电能的装置【解析】电流是由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如果带电粒子杂乱无章地运动,就不能形成电流,故选项A错误;电源是电流形成的必要条件,不是惟一条件,电路中要有电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二是电路闭合,故选项C错误,B正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路中提供电能,而不是消耗电能,消耗电能的是用电器。故选B。&2. 考查串联和并联电路例2 &关于图1所示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都闭合时,则并联B. 若都闭合时,则串联C. 若断开,都闭合时,则串联D. 若断开,都闭合时,则并联图1【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不能同时闭合,那样会造成电源短路而烧坏电源,所以选项A、B均是错误的;当断开,闭合时,电路中只有接入电路,被短路,所以选项C错误;只有断开,闭合时,电流分为两路,一路流过,另一路流过中的电流汇合再经过回到电源的负极,从而构成并联电路。故正确答案是D。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识别串、并联电路,考查通过开关的闭合与断开对电路中用电器连接所产生的影响。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画出等效电路图,辨析出电路的连接情况。解题出错的原因是对电路不会等效简化,分不清电路的连接方式。&3. 考查电表的正确使用例3 &如图2所示,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均正常工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是电压表 & & & & & & &B. 甲、乙都是电流表C. 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 & & &D. 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图2【解析】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均正常工作,说明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但的右端和的右端直接连在电源的正极上,因此,若串联,则导线就会将和乙短路,故只能并联,不可能是串联。的左端应连接在一起,故甲为电流表,因为若甲为电压表,则由于电压表视为开路,左端无法正常接入电源的负极,无法正常发光。由于乙表左端接在电源正极上,右端通过甲表接电源负极,则乙表应为电压表。故选C。说明:熟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切记: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只能与被测用电器串联;电压表相当于断开的开关,接入电路与不接入电路对电路没有影响。&4. 考查电路故障的分析例4 &如图3所示,闭合开关,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 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 & & & & & &B. 从a经L1到b的电路中有断路C. L2灯丝烧断或灯座未接好 & &D. 电压表和L1、L2都坏了图3【解析】若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和L2灯丝断了或灯座未接好,则整个电路断路,此时两灯都不亮,电压表也断开,指针应在0,这与题意矛盾,故选项A、C均错误。若电压表和L1、L2都坏了,则电压表处于断开状态,因此指针不会偏转,故选项D也是错误的。若从a经L1到b的电路中有断路,则a-V-b这一支路与电流表和灯L2串联在电源两端,由于电压表内阻很大,所以几乎没有电流,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此时电压表相当于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因此指针有明显偏转,且示数等于电源电压,故选项B正确。说明:在分析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故障时,首先要识别电路类型,同时要抓住两个电表的使用规则和各自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5. 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例5 &在做“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为了便于研究而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每次须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分别测出它们的电阻,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数据见下表)(1)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用导线C和___________(填写代号);(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_两根导线进行实验;(3)如果选用A和D两根导线进行实验,则是为了研究导线的电阻与___________的关系。【解析】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有关。(1)要研究导体的长度与电阻的关系,则要控制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从表中可以选出镍铬丝,因为题中已给出C,所以只能选F;(2)要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要控制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根据表中所给数据,选择长为0.5m,横截面积为1.2mm2的镍铬丝和铝,即F和G;(3)A和D的长度均是1.0m,材料都是铁,但A的横截面积为3.0mm2,D的横截面积为0.8mm2,即长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因此这是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答案:(1)F &(2)F、G & & & (3)横截面积说明:在分析从某两组数据中可得出什么结论时,必须观察这两组数据中哪些量是相同的,哪些量是不同的,相同的量就是实验中要控制的相同条件,不同的量就是要研究的关系。这种由控制变量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并总结出实验结论(物理规律)时,关键是要理解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6. 考查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和应用例6 &如图4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开关S1闭合,S2断开,如果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则下列操作中一定可行的是( & &)A.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B.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C.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S2D.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断开S1图4【解析】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R1与R2串联,电压表V测R2两端电压,要使两表的示数都变大,对照四个选项分析:选项A中滑片P向右移动时,R2变大,电流变小,故选项A错误;选项B中滑片P向左移动时,R2变小,电流变大,R1两端电压也变大,那么R2两端电压变小,故选项B错误;选项C中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S2,电阻R1被短路,电路中电阻变小,故电流变大,R2两端电压即为电源电压,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故选项C正确;选项D中断开开关S1,电路断开,电流表A示数为0,故选项D错误。故选C。说明:解答类似题目,首先必须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然后由滑片的移动,判断电阻的变化,进而分析电流的变化、部分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7. 考查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例7 &阅读短文,并回答短文后的问题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猜想A: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猜想B: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猜想C: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的电流不变。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用定值电阻和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及有关的实验器材,设计了电路,并按实验要求分别测出有关的物理量。(1)为了完成该实验,需要的测量仪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画出能验证上述猜想的实验电路图。(3)下表是小明在实验中测出的数据,R为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20Ω、10Ω和5Ω,U是电阻R两端的电压,I是通过电阻R的电流。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的数据,可知猜想____________是正确的(填“A”、“B”或“C”)。(4)通过分析比较以上数据,你还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在实验中,控制电阻R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记录每次通过导体的电流;或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导体的电阻,记录每次通过导体的电流。题目中已给定了定值电阻和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及有关的实验器材,还需要电压表和电流表。(2)在电路连接中要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利用上述器材可画出如图5所示的电路图。(3)猜想中是控制导体的电阻不变,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分析表中的序号1、2、3(或4、5、6或7、8、9)数据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也越大。由此可知,猜想B是正确的。(4)分析表中序号1、4、7(或2、5、8或3、6、9)的数据可知: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电压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答案:(1)电流表 & & 电压表 & & &(2)如图5所示 & & (3)1、2、3或4、5、6或7、8、9 B & & & (4)电压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图5电学考题归类1. 考查电路的特点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是带电粒子的运动 & & & & & & &B. 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源C. 电路中有电源,一定有电流 & & & & &D. 电源是消耗电能的装置【解析】电流是由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如果带电粒子杂乱无章地运动,就不能形成电流,故选项A错误;电源是电流形成的必要条件,不是惟一条件,电路中要有电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二是电路闭合,故选项C错误,B正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路中提供电能,而不是消耗电能,消耗电能的是用电器。故选B。&2. 考查串联和并联电路例2 &关于图1所示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都闭合时,则并联B. 若都闭合时,则串联C. 若断开,都闭合时,则串联D. 若断开,都闭合时,则并联图1【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不能同时闭合,那样会造成电源短路而烧坏电源,所以选项A、B均是错误的;当断开,闭合时,电路中只有接入电路,被短路,所以选项C错误;只有断开,闭合时,电流分为两路,一路流过,另一路流过中的电流汇合再经过回到电源的负极,从而构成并联电路。故正确答案是D。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识别串、并联电路,考查通过开关的闭合与断开对电路中用电器连接所产生的影响。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画出等效电路图,辨析出电路的连接情况。解题出错的原因是对电路不会等效简化,分不清电路的连接方式。&3. 考查电表的正确使用例3 &如图2所示,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均正常工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是电压表 & & & & & & &B. 甲、乙都是电流表C. 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 & & &D. 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图2【解析】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均正常工作,说明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但的右端和的右端直接连在电源的正极上,因此,若串联,则导线就会将和乙短路,故只能并联,不可能是串联。的左端应连接在一起,故甲为电流表,因为若甲为电压表,则由于电压表视为开路,左端无法正常接入电源的负极,无法正常发光。由于乙表左端接在电源正极上,右端通过甲表接电源负极,则乙表应为电压表。故选C。说明:熟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切记: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只能与被测用电器串联;电压表相当于断开的开关,接入电路与不接入电路对电路没有影响。&4. 考查电路故障的分析例4 &如图3所示,闭合开关,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 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 & & & & & &B. 从a经L1到b的电路中有断路C. L2灯丝烧断或灯座未接好 & &D. 电压表和L1、L2都坏了图3【解析】若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和L2灯丝断了或灯座未接好,则整个电路断路,此时两灯都不亮,电压表也断开,指针应在0,这与题意矛盾,故选项A、C均错误。若电压表和L1、L2都坏了,则电压表处于断开状态,因此指针不会偏转,故选项D也是错误的。若从a经L1到b的电路中有断路,则a-V-b这一支路与电流表和灯L2串联在电源两端,由于电压表内阻很大,所以几乎没有电流,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此时电压表相当于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因此指针有明显偏转,且示数等于电源电压,故选项B正确。说明:在分析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故障时,首先要识别电路类型,同时要抓住两个电表的使用规则和各自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5. 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例5 &在做“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为了便于研究而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每次须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分别测出它们的电阻,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数据见下表)(1)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用导线C和___________(填写代号);(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_两根导线进行实验;(3)如果选用A和D两根导线进行实验,则是为了研究导线的电阻与___________的关系。【解析】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有关。(1)要研究导体的长度与电阻的关系,则要控制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从表中可以选出镍铬丝,因为题中已给出C,所以只能选F;(2)要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要控制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根据表中所给数据,选择长为0.5m,横截面积为1.2mm2的镍铬丝和铝,即F和G;(3)A和D的长度均是1.0m,材料都是铁,但A的横截面积为3.0mm2,D的横截面积为0.8mm2,即长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因此这是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答案:(1)F &(2)F、G & & & (3)横截面积说明:在分析从某两组数据中可得出什么结论时,必须观察这两组数据中哪些量是相同的,哪些量是不同的,相同的量就是实验中要控制的相同条件,不同的量就是要研究的关系。这种由控制变量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并总结出实验结论(物理规律)时,关键是要理解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6. 考查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和应用例6 &如图4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开关S1闭合,S2断开,如果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则下列操作中一定可行的是( & &)A.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B.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C.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S2D.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断开S1图4【解析】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R1与R2串联,电压表V测R2两端电压,要使两表的示数都变大,对照四个选项分析:选项A中滑片P向右移动时,R2变大,电流变小,故选项A错误;选项B中滑片P向左移动时,R2变小,电流变大,R1两端电压也变大,那么R2两端电压变小,故选项B错误;选项C中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S2,电阻R1被短路,电路中电阻变小,故电流变大,R2两端电压即为电源电压,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故选项C正确;选项D中断开开关S1,电路断开,电流表A示数为0,故选项D错误。故选C。说明:解答类似题目,首先必须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然后由滑片的移动,判断电阻的变化,进而分析电流的变化、部分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7. 考查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例7 &阅读短文,并回答短文后的问题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猜想A: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猜想B: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猜想C: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的电流不变。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用定值电阻和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及有关的实验器材,设计了电路,并按实验要求分别测出有关的物理量。(1)为了完成该实验,需要的测量仪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画出能验证上述猜想的实验电路图。(3)下表是小明在实验中测出的数据,R为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20Ω、10Ω和5Ω,U是电阻R两端的电压,I是通过电阻R的电流。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的数据,可知猜想____________是正确的(填“A”、“B”或“C”)。(4)通过分析比较以上数据,你还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在实验中,控制电阻R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记录每次通过导体的电流;或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导体的电阻,记录每次通过导体的电流。题目中已给定了定值电阻和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及有关的实验器材,还需要电压表和电流表。(2)在电路连接中要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利用上述器材可画出如图5所示的电路图。(3)猜想中是控制导体的电阻不变,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分析表中的序号1、2、3(或4、5、6或7、8、9)数据可知: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也越大。由此可知,猜想B是正确的。(4)分析表中序号1、4、7(或2、5、8或3、6、9)的数据可知: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电压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答案:(1)电流表 & & 电压表 & & &(2)如图5所示 & & (3)1、2、3或4、5、6或7、8、9 B & & & (4)电压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图5说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基本实验。在实验方法上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第一步是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第二步是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该类题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平时复习时应多加强训练。&&说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基本实验。在实验方法上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第一步是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第二步是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该类题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平时复习时应多加强训练。&&图5说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基本实验。在实验方法上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第一步是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第二步是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该类题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平时复习时应多加强训练。&&
力学综合计算题分类例析综观历年各省市中考题,不难发现,力学计算大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单独用一个知识点只对某一个物理量(如密度、压强等)进行求解的力学计算题已很少见了,绝大部分力学的计算题都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题的优点是:一方面能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推理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这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标,所以这种题型在今后的中考中仍将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专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类计算题进行分析探究。以指导同学们解题时抓住要点,一举突破。一.思路和方法1.读懂题意或图示,明确已知量和所求量。有些新题型会出现一些新名词或概念,有的已知条件比较隐蔽,应该努力挖掘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2.分析研究对象所处的状态或物理过程,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为了帮助分析,通常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确定哪些力构成平衡力,根据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式,这是很关键的一步。3.明确题目所描述的对象和过程涉及到哪些知识点,选择适当的公式或规律进行计算。①求压强时可用,两个公式进行求解。但后一个公式一般用来求解液体压强,只有竖直放置的柱体对支承面产生压强,才能用来解。②计算浮力的方法有很多:(1)阿基米德原理;(2)弹簧测力计测浮力(G与F分别为物体在空气中称和在液体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平衡法: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4)压力差法:。根据已知条件和研究对象所处的状态选择适当的公式求浮力。③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有两个公式:和。当滑轮组竖直提升物体时就用前者,当滑轮组水平拉物体时就用后者。4.验证计算结果对答案进行检验,看过程有无错误,看结果是否符合实际。&二.热点问题归类热点一:密度、压强和浮力的综合。例1.某电梯公寓楼约40m,完成此建筑物需要浇铸钢筋混凝土,还需要使用其他建筑材料,混凝土密度为,取。求:(1)已知自来水的密度为,若要从地面向楼顶提供自来水,加压设备至少需要给施加多大的压强?(不考虑大气压强)(2)测量表明,该楼的地基所承受的压强不得超过,若地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则此大楼另外添加的装饰材料、各种设备等物资及进入大楼的人员的总质量不得超过多少?解析:这是一道密度和压强的综合题,根据公式。(1)小题立即解决。(2)小题中要求质量,则可以先求出最大重力,然后求出最大质量,最后减去已有的质量即可,具体解法如下:(1)(2)设混凝土、其他建筑材料和其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总重量为G当m3最大时,G最大,大楼对地基的压力F最大,地基所承受的压强达到最大值。所以所以&例2.去年南京市对大明湖进行了首次换水清淤,换水后大明湖水清澈见底,鱼儿欢畅。爱湖小分队的同学准备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对湖水水质进行监测。他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大明湖周边主要污染源很容易导致湖水密度变大,而密度达到的水域就不适宜湖里鱼类生存,他们就想到做一个简易的密度计来监控湖水密度。为此找来一根长为1.2m粗细均匀的木条,在底端嵌入适量重物,使其能直立漂浮水中,做好相应的标记后就可以监测湖水的密度了,测量得该简易密度计的总质量为0.5kg。(g取10N/kg)(1)先将该木条放入足够深的清水中,测得木条露出水面0.2m,在水面处画上白线,请计算此时木条底端受到的水的压强及木条受到的浮力。(2)请通过计算说明应在木条的什么位置画上表示污水密度达到时的红线,以监测湖水密度是否超标。解析:此题是一道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好题,综合的知识有压强、浮力和二力平衡等。(1)木条底端受到水的压强可直接用来求;又因木条处于漂浮状态,故可用二力平衡法求浮力。由于木条处于漂浮状态,所以:(2)此题实际上是求木条浸入污水的深度h,要求深度必先求,因为,可通过浮力算出。又因木条的横截面积S未知,深度h似乎无法求出,但我们要善于利用(1)小题的条件,找到两者的相同之处,即在清水中和污水中都处于漂浮状态,两者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即,所以:&热点二:速度、功率和效率的综合例3.如图1所示,物体重20N,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0.5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求:(1)不记滑轮、绳重和滑轮组的摩擦,拉力的大小及拉力的功率。(2)若拉力为2.5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图1解析: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可直接用滑轮组省力公式求拉力,不过不是,而应该是(是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因为对物体的拉力不是等于物体的重量,而是等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相应地,求这种水平装置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也应该是,而不是。拉力的功率可进行如下推导:(1)拉力的大小:拉力的功率:(2)&热点三:压强或浮力与杠杆类相结合的综合题例4.图2是小明设计的一个用水槽来储存二次用水的冲厕装置。带有浮球的横杆AB(B为浮球的中心)能绕O点转动,倒“T”形阀门C底部为厚度不计的橡胶片,上部为不计粗细的直杆,进水口的横截面积为4cm2,浮球的体积为100cm3,OB是OA长度的6倍,AB杆左端压在阀门C上,阀门C堵住进水口时,AB杆水平,浮球顶部和溢水口相平,不考虑阀门C、横杆AB及浮球受到的重力。()求:(1)浮球浸没时,浮球受到的浮力多大?A端受力多大?(2)为了防止水从溢水口溢出,水槽中的水面与溢水口的高度差不能超过多少?图2解析:本题又是一道力学综合题,描述的物理情境较为复杂,所以分析审题是关键,尤其是要把这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看懂,搞清楚它的工作过程和原理,解题过程如下:(1)当球全部浸没水中时:横杆B端受力等于浮球所受浮力,即: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因为所以A端受力为:(2)水恰能从溢水口流出时水槽中的水面距溢水口的高度差是允许的最大值。此时,浮球全部浸没,阀门C受到水槽中的水向上的压力和水箱中水向下的压力及浮球浸没时杠杆A端对阀门C向下的压力相互平衡,即:& & & & & & & & & & & & & & & & & & & & &①设水槽中的水面距阀门C底部橡胶片的高度为H,溢水口到阀门C底部橡胶片的高度为h,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把②③式代入①中,有整理得:&
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挖掘物理题中隐含条件的途径和方法。并对物理学试题题型进行归类、例举和解析。学生要解好物理题,必须要有扎实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教学。关键词:隐含条件 物理学 解题能力学习在解物理习题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解题的必要条件,题中并为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明确题目要求,采用合适方法,选择正确答案,是解好这类题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挖掘试题中的隐含条件,提高解题能力作一例析。一、从关键词中挖掘隐含条件在物理题中,常见的关键用语有:表现为极值条件的用语,如“最大”、“最小”、“至少”、“刚好”等,它们均隐含着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表现为理想化模型的用语,如“理想滑轮”、“轻质杠杆”、“光滑水平面”等,扣住关键用语,挖掘隐含条件,能使解题灵感顿生。例1&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A.立刻停止运动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D.仍作匀速直线运动解析:题中“光滑水平面”为关键词。光滑水平面意味着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题目中的物体待平衡力消失后,将不再受力的作用,因此仍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答案:D二、从物理学常识中找隐含条件有些题目几乎没有条件,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条件其实全部隐含于物理常识中,这就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发散性思维,努力挖掘相关知识,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根据常识假设适当的条件和数据以弥补题中明确给出的已知条件的不足。例2&一个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A.10Pa & B.100Pa & C.1000Pa & & D.10000Pa解析:此题隐含条件有两个,一是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kg,二是中学生双脚底面积约为5dm2,而这两个条件都非常隐蔽,属于物理学常识,只要明确了这两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D。三、从物理学发展史中寻找隐含条件这类试题一般涉及对物理学研究有贡献的科学家、科研成果和历史进程等,增加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远大理想。例3&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人类步入电气化时代,制造发电机的主要依据是电磁感应现象,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爱因斯坦B.帕斯卡C.奥斯特D.法拉第解析:知道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很快就能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D。四、从物理现象的出现条件中寻找隐含条件一定的物理现象的出现,是以具备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当知道什么条件具备时可出现什么现象后,一旦题目给出某种现象,马上可以找出相应的隐含条件。例4&我国“远望号”卫星测控船从江阴出发执行任务,由长江进入海洋。下列有关测控船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船在海洋力受到的浮力大B.由于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C.由于船排开的海水的体积大,所以它在海洋力受到的浮力大D.由于船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解析:“一个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出现这种现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重,所以隐含条件是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答案:D例5&放在水平常木板上重10N的木块,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5N的拉力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板水平方向受的合力为_______N。当拉力增大到8N时,木块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N。解析:“一个物体匀速运动……”要出现这种现象,前提条件是物体必须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所以隐含条件为: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答案:0;3五、从物理概念、物理原理中寻找隐含条件有些物理学问题、现象、判断等条件隐含于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中,或是命题时有意混淆概念,偷换概念,要求学生对概念掌握准确,理解要透彻。例6&晴天,几位大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图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A.森林吸热,温度升高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B.土地吸热,温度升高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C.森林吸热,温度升高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D.土地吸热,温度升高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迎风走解析:本题中隐含了比热容的概念。物体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热量后温度变化越小。土地的比热容大,吸热后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热空气因密度小而向上升,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答案:A六、数学关系之中寻找隐含条件正确的示意图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启发思路,而且还能通过数学关系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这种方法不仅在几何光学中有较多的应用,而且在其它物理问题中也经常应用。例7&有一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压强是P,如下图所示。若切去阴影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是原来的_______倍,压强是原来的_______倍。解析:该题的条件隐含在数学关系之中,解题的关键要建立物理模型的空间想象力。切去部分的正方体边长为a/2,体积为V/8。切去阴影部分后,其质量为7/8m,底部受力面积为3/4S,剩余部分压强为P’=m/S=7/6P,压力为F’=Ps=7/8F。答案:7/8;7/6七、从图形、图表与曲线关系中寻找隐含条件图示是贮存和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比较便捷的一条途径,它能够高度浓缩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使之更加形象、直观。试题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但图表曲线中隐含了相当多的没有叙述和未提及的条件,解题时结合题设条件分析图形,从图形中挖掘隐含条件,才能正确作答,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8&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关于磁场的描述和小磁针表示正确的是( )解析:这是一道集概念、实验和理论于一体的图形选择题,要求学生明确磁场的概念、磁场方向及磁场方向的规定等情况,这样才可选出正确答案为B。八、从实验的器材、操作过程或结果中寻找隐含条件在理论试题中,也有相当多的题干条件看似不足,其实隐含在实验器材、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之中,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挖掘这些隐含条件,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这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9&如图所示电路,图中1、2、3表示电流表或电压表,请填上各表电路符号.并标出正、负接线柱的位置。解析:判断电表的类型,需了解器材的使用规则。电流表要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要并联接入电路。判断时,可假设将改表处断开,凡对电路结构有影响的是电流表,没有影响的是电压表。答案如上图。九、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解题思路,根据题型特点,充分理解题意。采用合适方法,能很好地提高解题能力,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法、转换法、数据归纳法等。例10&下表列出由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认真阅读,你一定会有所发现,请填出任意三条:水4. 2×103冰 2.1×103铝 0.88×103钢铁 0.46×103酒精 2.4×103蓖麻油1.8×103干泥土0.8×103水银0.14×103煤油2.1×103砂石0.92×103铜0.39×103铅0.13×10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给表找规律时一般采用比较分析,综合分析的方法,即可找一般规律如某种变大或变小的趋势,共性等,也可找特殊规律。此表中12种物质除煤油和冰比热相同外,其他不同。说明不同物质得比热一般不同,这是共性。但冰和煤油不同物质比热相同这是特殊性质。水、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也不同。且可将物质分为金属、非金属进行比较。还可找比热容最大的、最小的。例11&用实验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供选择的导体规格如下表:材料编号长度(m)横截面积(mm)2镍铬合金①10.5②1.50.5锰铜③10.5④1.51①要比较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择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要比较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要比较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中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三个物理量有关,要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要验证猜想一,就要取不同的长度,相同材料和横截面积的导线,所以应选序号1、2,同理可选出另两个猜想的序号。答案:(1)1、2;(2)3、4;(3)1、3
人教版第九章& &电与磁 复习提纲一、磁现象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叫做磁性。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3、磁体的性质:吸铁性、指向性4、磁极:磁体上两端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北极(N极)和南极(S极)。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6、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磁体的方法:①根据吸铁性;②根据指向性;③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④根据磁体两极磁性最强,中间最弱。7&、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电磁化。去磁:使具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过程叫去磁。容易失去磁性的物体叫做软磁体;不容易失去磁性的物体叫做永磁体或硬磁体。二、磁场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能够使磁针偏转的物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磁场方向:放在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3、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4、磁感线: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根据铁屑的排列情况,在磁场中画出的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注意:①磁场是真实存在于磁体周围的一种物质;而磁感线是人们为了研究磁场方便,假想出来的一种模型,它并不真实存在。②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北极出发回到磁体的南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南极出发回到北极。可见磁感线是一组闭合的曲线。③磁感线的疏密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磁体两极处磁感线最密,表示磁极处磁场最强。④磁感线布满磁体周围的所有空间并且不相交。磁感线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⑤磁感线的方向: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一致也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⑥不同磁体周围磁感线以及同名磁极间、异名磁极间的磁场分布分别如图所示。5、地磁场:地球周围的磁场。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不重合,它们之间稍有偏离,最早发现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不重合的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三、电生磁1、电流的磁效应:①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②奥斯特实验: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有联系的实验,奥斯特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场文秘和电流的方向有关。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它也有N、S极,它的N、S极与螺线管上电流的方向有关,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断。安培定则的内容: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判断方法:标出螺线管上电流的环绕方向;用右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电流的方向;③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影响螺线管极性的因素: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的缠绕方法有关。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内部由S极到N极。3、关于通电螺线管的作图关于通电螺线管的题目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已知电源的正、负极和绕线方法来判断螺线管的极性;第二种是已知螺线管的极性和绕线方法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第三种是已知电源的正、负极和螺线管的极性画螺线管的绕线情况。解决这三种问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①记住常见的几种磁感线分布情况。②磁场中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和该点的磁感线方向。③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南(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南极出发回到北极。④对于通电螺线关健是根据N、S极或电源的“+”、“-”极判断出螺线管的电流方向,绕时的绕线线形状应像“S”或反“S”,螺线管朝向读者的一侧应画导线,内侧不画导线,最后将导线跟电源连接志闭合电路&。四、电磁铁1、电磁铁:带有铁心的通电螺线管叫做电磁铁。2、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电磁铁是内部插有铁心的螺线管,当通电螺线管插入铁心后,由于铁心被磁化,产生了与原螺线管磁场方向一致的磁场,因而它的磁性比原来强得多。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和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心生磁性大大增强的原理工作的。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心等。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结构相同的电磁铁,电流一定,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有铁芯时比无铁芯磁性强。电磁铁永磁体相同点都有两极不同点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流来控制不能控制磁极的极性可由电流的方向控制不能控制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控制不能控制应用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机、电磁继电器、电铃、电话、扬声器、全自动进水排水阀门、感应式冲水器阀门指南针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1、电磁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是由电磁铁控制电路工作的开关。构造:电磁铁、衔铁、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电路组成:低压控制电路;高压工作电路。工作原理:电磁铁通电时具有磁性吸引衔铁,使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工作电路闭合,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电路。2、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构造:永磁体、线圈、纸盆。工作原理:当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时,线圈的磁性大小及方向不断变化,受到永磁体的吸引和排斥来回变化,带动纸盆来回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其发声原理可表示为: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纸盆的振动—声音。六、电动机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导线大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或磁感线的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相反。2、左手定则:张开左手,让四指与大拇指垂直,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掌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马提尼克指的方向就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的方向。3、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力发生转动。4、电动机①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其能量转化过程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②种类: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③直流电动机构造:磁体、线圈、换向器、电刷。④换向器:由两个铜制半环构成。作用: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线圈能沿着同一方向连续转动。⑤转速: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大小决定。⑥电动机的转动的方向由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决定。⑦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⑧电动机优点: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无污染;效率高。七、磁生电1、 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发明了发电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路必须是闭合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发电机:①制成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②能量的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③分类: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④交流发电机的构造:转子、定子、2个铜环、2个电刷。4、交流电和直流电:①交流电: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符号AC。②直流电: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符号DC。5、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是交流电,频率是50Hz,周期是0.02s,电流在每秒内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50次,在1秒内电流方向变化100次。八、电磁现象作图1、已知磁体的磁极画磁感线方向或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2、根据磁感线方向确定磁极,标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电流方向。3、根据题中或图中的已知条件,画出螺线管线圈的绕法。4、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标出磁极、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的极性,以及另一个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线圈的绕法。5、根据要求完成电磁继电器线路的连接。
人教版第九章& &电与磁 复习提纲一、磁现象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叫做磁性。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3、磁体的性质:吸铁性、指向性4、磁极:磁体上两端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北极(N极)和南极(S极)。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6、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磁体的方法:①根据吸铁性;②根据指向性;③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④根据磁体两极磁性最强,中间最弱。7&、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电磁化。去磁:使具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过程叫去磁。容易失去磁性的物体叫做软磁体;不容易失去磁性的物体叫做永磁体或硬磁体。二、磁场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能够使磁针偏转的物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磁场方向:放在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3、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4、磁感线: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根据铁屑的排列情况,在磁场中画出的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注意:①磁场是真实存在于磁体周围的一种物质;而磁感线是人们为了研究磁场方便,假想出来的一种模型,它并不真实存在。②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北极出发回到磁体的南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南极出发回到北极。可见磁感线是一组闭合的曲线。③磁感线的疏密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磁体两极处磁感线最密,表示磁极处磁场最强。④磁感线布满磁体周围的所有空间并且不相交。磁感线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⑤磁感线的方向: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一致也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⑥不同磁体周围磁感线以及同名磁极间、异名磁极间的磁场分布分别如图所示。5、地磁场:地球周围的磁场。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不重合,它们之间稍有偏离,最早发现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不重合的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三、电生磁1、电流的磁效应:①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②奥斯特实验: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有联系的实验,奥斯特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场文秘和电流的方向有关。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它也有N、S极,它的N、S极与螺线管上电流的方向有关,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断。安培定则的内容: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判断方法:标出螺线管上电流的环绕方向;用右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电流的方向;③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影响螺线管极性的因素: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的缠绕方法有关。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内部由S极到N极。3、关于通电螺线管的作图关于通电螺线管的题目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已知电源的正、负极和绕线方法来判断螺线管的极性;第二种是已知螺线管的极性和绕线方法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第三种是已知电源的正、负极和螺线管的极性画螺线管的绕线情况。解决这三种问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①记住常见的几种磁感线分布情况。②磁场中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和该点的磁感线方向。③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南(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南极出发回到北极。④对于通电螺线关健是根据N、S极或电源的“+”、“-”极判断出螺线管的电流方向,绕时的绕线线形状应像“S”或反“S”,螺线管朝向读者的一侧应画导线,内侧不画导线,最后将导线跟电源连接志闭合电路&。四、电磁铁1、电磁铁:带有铁心的通电螺线管叫做电磁铁。2、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电磁铁是内部插有铁心的螺线管,当通电螺线管插入铁心后,由于铁心被磁化,产生了与原螺线管磁场方向一致的磁场,因而它的磁性比原来强得多。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和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心生磁性大大增强的原理工作的。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心等。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结构相同的电磁铁,电流一定,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有铁芯时比无铁芯磁性强。电磁铁永磁体相同点都有两极不同点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流来控制不能控制磁极的极性可由电流的方向控制不能控制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控制不能控制应用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机、电磁继电器、电铃、电话、扬声器、全自动进水排水阀门、感应式冲水器阀门指南针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1、电磁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是由电磁铁控制电路工作的开关。构造:电磁铁、衔铁、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电路组成:低压控制电路;高压工作电路。工作原理:电磁铁通电时具有磁性吸引衔铁,使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工作电路闭合,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电路。2、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构造:永磁体、线圈、纸盆。工作原理:当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时,线圈的磁性大小及方向不断变化,受到永磁体的吸引和排斥来回变化,带动纸盆来回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其发声原理可表示为: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纸盆的振动—声音。六、电动机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导线大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或磁感线的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相反。2、左手定则:张开左手,让四指与大拇指垂直,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掌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马提尼克指的方向就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的方向。3、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力发生转动。4、电动机①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其能量转化过程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②种类: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③直流电动机构造:磁体、线圈、换向器、电刷。④换向器:由两个铜制半环构成。作用: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线圈能沿着同一方向连续转动。⑤转速: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大小决定。⑥电动机的转动的方向由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决定。⑦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⑧电动机优点: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无污染;效率高。七、磁生电1、 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发明了发电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路必须是闭合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发电机:①制成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②能量的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③分类: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④交流发电机的构造:转子、定子、2个铜环、2个电刷。4、交流电和直流电:①交流电: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符号AC。②直流电: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符号DC。5、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是交流电,频率是50Hz,周期是0.02s,电流在每秒内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50次,在1秒内电流方向变化100次。八、电磁现象作图1、已知磁体的磁极画磁感线方向或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方向。2、根据磁感线方向确定磁极,标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电流方向。3、根据题中或图中的已知条件,画出螺线管线圈的绕法。4、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标出磁极、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的极性,以及另一个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线圈的绕法。5、根据要求完成电磁继电器线路的连接。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态电路分析专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