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给乡村医生2018卫生室盖的卫生室,村支书不让住,这该怎么办

您的浏览器已禁用JavaScript脚本,这会影响您的正常访问。为了拥有更好的浏览体验,请 启用脚本。
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与乡村医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为加强村卫生室建设,规范乡村医生管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等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与乡村医生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乡村医生职责
  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下同)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填写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宣传教育和协助新农合筹资等工作。
二、实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全覆盖
(一)明确村卫生室规划设置和建设标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居民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村卫生室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人口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
村卫生室可以由乡村医生联办、个体举办,或者由政府、集体或单位举办,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设立。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将村卫生室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范畴,与村民委员会办公场所、学校、村民娱乐场所等建设统筹安排,制定和落实无偿划拨村卫生室建设用地、减免房屋建设等相关规费的优惠政策。通过政府扶持、集体投入、乡医自筹、社会帮扶等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改善条件,建设、管理好村卫生室。村卫生室房屋和基本装备按照《湖南省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标准(试行)》合理规划配备。
(二)合理配置乡村医生。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由县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考试考核确定,原则上每千人应有1名乡村医生,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适当增加;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
县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我县现状,合理调整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布局,要抓紧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各行政村卫生室的数量,尽快组织全县乡村医生进行一次系统的考试与考核,择优确定在各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对目前没有村卫生室的行政村,要通过这次考试考核调配乡村医生到该村举办村卫生室。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配合此次乡村医生的考试与考核工作,积极引导相关人员到&空白村&执业,着力化解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布局调整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每个应设村卫生室的行政村至少有1所村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都有乡村医生。
三、加强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管理
(一)严格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准入管理。乡村医生必须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并获得相关执业许可。在村卫生室从事护理等其他服务的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合法执业资格。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准入管理。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原则上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严禁并坚决打击不具备资格人员非法行医。
(二)强化卫生等部门的管理职责。卫生行政部门要对乡村医生的服务行为和药品器械使用等进行监管。要建立健全符合村卫生室功能定位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流程,组织乡村医生培训。要科学划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职能分工,合理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量,加强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在所在行政村公示,并作为财政补助经费核算和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进行动态调整的依据。县卫生、财政、物价等部门要加强对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补助经费使用的监管,督促其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项目及价格,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
  (三)加强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在不改变乡村医生人员身份和村卫生室法人、财产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由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和药品器械供应管理以及绩效考核。乡镇卫生院要通过业务讲座、例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乡村医生的业务指导,对乡村医生及村卫生室药品器械供应使用和财务管理进行日常监督,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下对乡村医生及村卫生室的服务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
  (四)提高村卫生室信息化水平。将村卫生室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范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其服务行为、药品器械供应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绩效考核,提高乡村医生及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根据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设计有关软件,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统一的电子票据和处方笺。 
(五)健全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制度。县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培训。按照省卫生厅的部署,由乡镇卫生院每年组织乡村医生进行新型视频培训,促进适宜技术在农村基层的推广应用。乡村医生每年培训应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摸清并动态掌握辖区乡村医生执业情况,编制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从本地选派人员进行定向培养,及时补充到村卫生室,并通过多种培训培养方式,提高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
四、将村卫生室纳入相关制度实施范围
(一)在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逐步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政策,实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在村卫生室全部使用基本药物,所需基本药物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采购和配送。
(二)将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及时开通即付即补网络,并将村卫生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不低于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支付比例。充分发挥新农合对乡村医生、村卫生室医疗费用和服务行为的监管作用,利用支付政策引导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转变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强对新农合支付村卫生室诊疗和药品费用的监管,防止虚开单据,骗取套取新农合资金。
五、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
  (一)健全多渠道补偿政策。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县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乡村医生的职责、服务能力及服务人口数量,明确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内容,合理核定任务量,确保与其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相适应。根据实际工作量,将相应比例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乡村医生。适当提高在偏远、条件艰苦地区执业的乡村医生的补助水平。
  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个人和新农合基金进行支付。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要按照上级要求,合理制定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以及新农合支付标准和办法。在综合考虑新农合基金承受能力和不增加群众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农合对乡村医生的补偿作用。
  对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补偿办法,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二)积极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要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的推进,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对符合新农保待遇领取条件的乡村医生发放养老金。
六、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乡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乡村医生队伍和村卫生室建设作为医改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顺利实施。县卫生局负责全县范围内的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执业许可、指导、监管等工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协作配合,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二)落实资金投入。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履行职责,认真落实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的各项补助扶持政策。县财政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将乡村医生补偿、养老政策及村卫生室建设等所需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
  (三)注重宣传引导。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面向乡村医生和群众的社会宣传,重点宣传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和在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原则和主要政策,提高群众对医改的认知度和信赖度,正确引导,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着力加强广大乡村医生基本药物知识培训,增强合理用药的能力。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乡村卫生室及医生队伍建设运行的困境及建议
欢迎访问重庆市涪陵区人大常委会网站!
站内搜索:
目前所在位置: &
乡村卫生室及医生队伍建设运行的困境及建议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阅读次数:次 【字体:
乡村卫生室及医生
队伍建设运行的困境及建议
新妙镇人大& 伍红
乡村卫生室及医生队伍建设,随着财政投入的逐年增多、规范性逐渐增强、行业要求的逐渐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基层医疗体系服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村级卫生室“空壳化”运行;乡村医生收入不平衡、老龄化趋势明显、退出机制未建立等队伍建设难题。基层医疗体系的服务条件和服务质量的限制又促使基本公共服务对象的就医导向趋向城市的“高大上”医院,让“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疑难杂症才进城”的设想在很多地方成为了空想,就出现了城市医疗资源越来越紧张,已有的乡村医疗资源越来越荒废,也没有进一步改善条件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驱动力。本文将以我镇为例,进一步阐释当前的困境亟需从进一步改善硬件条件、强化医生队伍建设及就医导向的引领三个方面扭转尴尬处境。
一、基本情况
我镇辖区共22个村卫生室和1个社区,全镇在岗从事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乡村医生有27人,其中男性24名,女性3名。分别分布在全镇22个村卫生室和1个社区服务站,为我镇46000多居民提供国家规定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妇女儿童保健管理等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和基本医疗。
(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服务情况
一方面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一是争取投入、分步实施。我镇于2008年开始建设村卫生室,直至2012年初,历时4年,共争取资金165万元,全面建成22个村卫生室、近2000平米,现均已投入使用。二是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按照“方便群众就医、辐射多数居民”的要求,对村卫生室的选址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22个村卫生室中,与村公共服务中心合建的有17个,单独选址建设的有5个村。三是增添设施、强化功能。按标准配齐了11个村的医疗设施设备。其他村卫生室添设了部份不等同的设施设备。
另一方面村卫生室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一是推动乡村医生入住村卫生室坐诊服务。22个村卫生室入住乡村医生23名,常期入住卫生室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16名,定期入住卫生室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7名。2013年为18300余农村居民开展了医疗服务,为28900余名以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为重点人群和普通居民建立了电子信息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5%以上,电子建档率达65%以上;发放接种通知单34204人次;新生儿及产后随访共计1044人次;高血压及糖尿病人随访14036人次;重性精神病人随访548人次;积极协助卫生院为辖区5145名老年人做了体检,配合卫生院为全镇2008名妇女做了两癌筛查;协助卫生院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上报工作,全年全镇无传染病及突发事件发生。二是推行乡村医生出诊公示制度。乡村医生因出诊、出差等原因未能坐诊的,在村卫生室醒目的地方挂出乡村医生动态情况,以便患病村民到异地医疗机构及时就医。三是推陈出新为各村卫生室做活动宣传展板一张,把国家规定的十二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相关知识及内容每季度定期更换在宣传栏上,便于村民及时了解预防疾病的知识及相关信息,提高村民防病意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四是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和6岁以下儿童量身定做信息随访卡,便于他们上门定期联系医院医生和乡村医生,并做好相关记录在信息卡上。
同时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一是村卫生室建成后,由政府、村委会、卫生院、乡村医生共同验收后,现场移交乡村医生使用和管理。二是指导村卫生室建立健全了《村卫生室工作制度》、《村卫生室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及工作制度》、《卫生室门诊(急、出诊)制度》、《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制度》等制度。三是建立了卫生室设施设备管理台帐,明确了村卫生室负责人为设施设备管理维护的首要责任人。
(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情况
乡村医生业务素质不断增强。一是坚持每月一次的乡村医生例会培训制度,不断增强乡村医生业务技能。例会不仅培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内容,同时镇卫生院安排了中级职称以上的业务精英为乡村医生讲课,目的是提高乡村医生基本医疗诊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以便于更好的为村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二是公共卫生部十二人采取分村包干制度,对所包村别各项目工作均要从事管理指导,年底考核与绩效发放挂钩。我镇现有注册乡村医生32人,购买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有27名。购买服务的27名乡村医生分布在22个村、1个社区中,其中异地执业的乡村医生有3个。大专学历2人、中专学历19人、高中以下学历6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2人、取得执业医师资格3人。
在岗乡村医生服务考核不断强化。逐步推行了村民代表评议乡村医生制度,严格执行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办法。2013年,根据乡村医生工作数量和服务质量开展绩效评定,兑现考核补助经费48万余元。
{nextpage}
离岗乡村医生信访稳定不断加强。据统计,我镇现有离岗乡村医生108人,男52人(60周岁以下的10人)、女56人(55周岁以下的16人)。离岗乡村医生由不同历史时期的村卫生员、赤脚医生和乡村医生组成,其中有21名曾经联名上访(男姓14人、女性7人,60岁以上14人、50岁以下2人)。针对上访的离岗乡村医生,镇卫生院协同社会事务办等单位的同志时常上门进行走访,做好心理疏导和政策解释。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村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村卫生室布局不尽合理。有的村卫生室远离乡村医生居住地,乡村医生坐疗难;有的村随着农民新居的建设,农民不断向居民点集中居住或向城镇集中,最初建设的村卫室已不能方便群众就医。2014年,国家启动“撤并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我镇“岔河村居民点村卫生室”正在装修阶段,从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居民点住宅人群的就医买药问题。
二是村卫生室建设管理还不完善。购买服务的27名乡村医生中,有23名乡村医生在村卫生室开展诊疗服务,有4名在自已家中开展诊疗服务。同时已建成的村卫生室缺乏后期管理维护经费,目前有9个村的房屋渗漏破坏、无水电等原因难以正常使用,制约了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的发挥。
三是村卫生室医疗设施设备配备不及时。全镇建成的22个村卫生室中,还有10个村卫生室没有配足必要的医疗设备。
(二)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匮乏
一是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全镇注册的32名乡村医生中,因年龄较大,未购买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5名乡村医生,有4人从事医疗服务、1人放弃了乡村医生职业。调查显示,购买服务的27名乡村医生中,男性23人、女性4人;60周岁以上7人、50周岁至59岁5人、40周岁至49岁14人、40周岁以下1人;最高年龄70岁,最低年龄36岁,平均年龄50岁。
二是乡村医生队伍从业技能普遍偏低。27名购买服务的乡村医生中,有专科学历2人、占7%,中专或中技学历19人,占70%;无学历的6人,占22.2%;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有3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仅占19%。
三是乡村医生队伍后继无人。在注册的32名乡村医生中,60周岁以上的有11人、占30%,50周岁以上的16人、占50%。镇内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不仅少且本人又不愿从事乡村医生职业。比如我镇中观村有1位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医生上报区卫生局获批进入乡村医生队伍后,其本人又不愿申请乡村医生注册;又如,金凤村的乡村医生是执业医师,但因大量人口外流,其医疗收入大量减少后,本人正申请放弃乡村医生职业到异地开办个人诊所。乡村医生数量减少的趋势越来越普遍,新进乡村医生队伍的人员却难以补充。
四是乡村医生配备数额偏少。我镇有4.8万余人,镇区常住人口3.82万人,按每千人至少配备1名乡村医生的要求,我镇应配至少38名乡村医生,现仅有29名乡村医生,人员严重不足。
三、对策及努力方向
(一)完善村卫生室基本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
一是适时调整村卫生室的规划布局。根据人口居住习惯的改变适时调整村卫生室的合理布局,既要方便群众就医、又要方便乡村医生出诊,做到方便群众就医、医生出诊、村医日常生活相结合。努力向主管行政部门争取国家当前正在开展的“撤并村村卫生室”建设项目,解决群众就医方便问题。
二是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要按照《重庆市示范村卫生室评审标准》的要求,结合农村基层群众医疗卫生和当前的十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需求的实际情况,配备一些可以随身携带的设备设施,以便乡村医生在出诊的医疗活动的同时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卫生服务。比如为乡村医生开展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时,配备产后访视包。
三是统一制作乡村医生标识。按标准在村卫生室配齐设施设备的同时,目前已为乡村医生统一购买了标志性的工作服,以提升基层乡村医生从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形象。下一步将努力为全镇村卫生室统一制作床单元设施,以改变村卫生室为村民群众服务就医的诊疗环境。
四是做好长期督察解决村卫生室网络运行问题。由区财政承担城乡居民医保报帐网络的维护管理费用,减少村卫生室支出的运行成本。
(二)搞好乡村医生培养,建设高素质乡村医生队伍
一是按照“进入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必须具有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资格”的总要求,落实定向培养村卫生室服务人才的长期计划。推行“定单式”培养模式,与有志于村卫生室工作的高中应届学生及家长签订合同,由村委会推荐,卫生行政部门审核,经医学院校录取学习期满后回村服务,并纳入医院系统事业编制管理。
二是根据实际需要,降低进入村医疗机构执业的门槛。积极向主管部门申请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具有中等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经培训达到中等医学专业水平的其他人员申请执业注册,进入村卫生室执业,缓解乡村医生队伍人员不足矛盾。
三是创造乡村医生接受培训教育条件。卫生院定期免费提供教育培训的基础上,保证乡村医生培训期间的食宿,为乡村医生创建“无经济负担”的培养环境,确保乡村医生参训率和培训质量。
{nextpage}
四是逐步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准入与退出机制,通过设置“大学生村医”特岗等方式,充实乡村医生队伍,同时逐步建立退出机制,以缓解因年龄大等原因没有足够能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人员退出乡村医生队伍,但又能不影响基本生活质量,来逐步实现乡村医生队伍的“换血”。
(三)加大宣传力度,引领有序的就医导向
一是通过现有的医生队伍提高服务质量及经常性的健康知识宣传,让广大村民在增长保健知识预防疾病的同时,体验到基本公共服务在为健康保驾护航中的作用,从而提升服务对象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宣传引领广大村民的就医导向问题,从而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疑难杂症才进城”的制度设计。
【】【】【】国家对村卫生室面积的规定_百度知道
国家对村卫生室面积的规定
我有更好的答案
村卫生室建设标准1,房屋要求:每个卫生室占地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0㎡,建筑面积在60㎡以上。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值班室五室分设,并与生活区分开独立设置。四室内墙光洁,地面硬化并防潮、卫生。2,设备要求:诊断室:诊断床1张,诊断桌椅2套,资料柜1个,有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手电筒、出诊箱、身高体重计、紫外线消毒灯(或车)、有盖污物桶等器械、器物,数量满足需要,有健康教育宣传挂图若干。治疗室(处置室):治疗台、物品柜(药品)各1个,有消毒盛器、有盖方盘、氧气袋、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治疗盘、紫外线灯、地站灯、有盖污物桶等,另有一套一般性外科处置器械。观察室(健康教育室):观察床2—4张,配备基本床单元设施(床头柜、陪护椅、输液架),被服按观察床数量1:2配套,有基本健康教育设备(电视、VCD)1套。药房:中、西药品柜(厨)至少各1个。值班室。有与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其它设备。配有高压消毒容器、电话,有条件的可安装空调及取暖设施。3,人员要求:至少有1名以上乡村医生。4,药品要求:严格执行《咸宁市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目录》内药品西药160种以上,中药或中成药60种以上。5,卫生环境要求:环境美化,种树栽花,地面平整无垃圾杂草、墙壁清洁无乱贴乱画、门窗洁净无蜘蛛浮尘、家具整齐无灰尘、器械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6,制订有各种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及有国家制定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kao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采纳率:3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村卫生室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拒绝访问 | www.renrendoc.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renrendoc.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2ae23d6f22d4364-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试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