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右边痛且脑深部有脑结节什么意思信号影怎么医治

18种脑干疾病影像表现汇总
本文主要总结累及脑干的病灶。
翻译|张隐笛 李善杰
来源|新乡医学影像
原文|《Brain and Spine Imaging Patterns》
1. 脑干梗塞
脑干梗死是致命性的脑缺血事件,常因基底动脉栓塞所致。它通常伴随着突发的头晕、眩晕、复视、构音障碍、唇周刺痛、突发的意识障碍、四肢无力和失明。脑穿通动脉的梗塞可导致旁正中脑桥的梗死,旁正中脑桥梗死约占椎基底动脉梗死的28%。小脑后下动脉的梗塞可导致延髓背外侧梗塞(Wallenberg综合征)。
在MRI上,脑梗死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脑梗死的占位效应一半低于肿瘤性病变,占位最明显一般出现于病变的5-7天,DWI有利于小的脑梗死灶的早期观察。
横断位T2WI+FLAIR示脑桥右份局限性高信号,横断位T1WI呈稍低信号,DWI呈弥散受限,符合急性脑梗死表现
2. 白塞氏综合征
约5%-10%的白塞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塞病的典型表现为三联征,包括反复出现的口腔溃疡(口疮性溃疡)、生殖器溃疡、葡萄膜炎。亚洲及东地中海地区更好发此病,遗传及环境因素,例如微生物感染,被认为导致了白塞病的发生。
白塞氏综合征有时也称白塞病,白塞病是一类反复发作的多系统炎症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累及实质和不累及实质。实质受累型病理表现为多灶性坏死性病变伴继发于血管炎的显著得炎性细胞反应,主要与小静脉疾病有关。
白塞病患者,横断位T2WI+FLAIR示脑桥局灶性高信号,T1WI+C示累及右侧脑桥的病灶环状强化
3. 脑干脑炎
脑干脑炎可由大量病毒引起或者是感染后脱髓鞘改变。MRI通常表现为脑干T1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可见到强化。
病毒性脑炎患者,横断位T2WI+FLAIR示延髓区域异常高信号
4. 狼疮脑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个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个器官,伴随多种免疫及临床表现。其特征性表现为对细胞核及细胞质抗原的自身抗体反应。皮肤、关节、肾脏、血细胞及神经系统常受累。神经精神症状可以表现为明显的神经及精神障碍,也可表现为轻微的症状,如头痛、情绪障碍、认知功能缺陷。
MR成像是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种方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MRI上可发现大面积脑梗死、皮质萎缩、灰质和/白质多发病灶,最常见的表现是脑白质区出现多发病灶。
脑干狼疮脑炎患者,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2WI示延髓见异常高信号灶
随着艾滋病发病率的增高,梅毒的发病日益增多。中枢性梅毒影像上大体分为脑膜型和实质型。脑膜型可以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脑膜、脑膜脑炎,也可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肿块形成。脑实质型表现为血管炎,可累及大的或小的血管。
横断位T2WI示脑干区高信号病灶
人类感染结核杆菌的历史可以追随到几千年前。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肉芽肿。该病主要累及脑及脑膜,引起脑膜炎和结核瘤,但偶尔也可以累及脊髓。临床症状可有头痛、发热、神志恶化及癫痫发作。
矢状位及横断位T1WI示一环状高信号,中心呈低信号,伴病灶周围水肿
横断位T2WI+FLAIR示脑干区混杂信号病灶伴瘤周水肿,横断位T1WI+C示右侧脑桥环状强化病灶伴其周水肿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脑损伤的一种类型,继发于旋转加速/减速创伤。向心力通常由高速运动产生,引起皮-髓质剪切。随着剪切力的增加,情况越严重,脑深部区域进一步受累,最终累及到胼胝体及脑干。
横断位T2WI+FLAIR示左侧中脑区局灶性高信号
8. 脑干出血
脑干出血可以由直接损伤导致,例如弥漫性轴索损伤或桥脑出血。桥脑出血包括继发于颅内疝的脑干腹侧及旁正中小范围的出血,出血的机制可能与脑桥穿支动脉的断裂有关。
矢状位T1WI示中脑局灶性高信号,横断位T2WI+FLAIR示呈局灶性高信号
9. 浸润性脑干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通常位于脑的某些区域,在成人,浸润型星形细胞瘤通常位于大脑半球(75%),在儿童,浸润型星形细胞瘤通常位于脑干,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通常位于小脑。浸润性星形细胞瘤通常侵犯脑干,但导致其破坏,它可以发生恶性转化。
横断位T2WI及FLAIR示脑桥高信号肿块,横断位及矢状位T1WI+C示一膨胀性肿块累及脑桥并向中脑和延髓延伸,增强未见强化
10. 转移瘤
横断位T1WI+C示脑桥结节状强化灶
11.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儿童患者最常见的神经胶质肿瘤,也是最常见累及小脑的肿瘤。
值得一提的是该肿瘤有良性的生物行为,10年生存率达94%,大部分发生于20岁以前患者。小脑、视神经、视交叉及下丘脑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但是该肿瘤也可发生于大脑半球、脑室及脑干。
MRI通常表现为囊性肿块伴壁结节强化,有时候也表现为实性肿块无瘤周水肿,在脑干,其通常累及中脑及延髓,而浸润型胶质瘤通常累及脑桥。
横断位T1WI示一低信号肿块累及脑桥延髓交界区,T2WI及FLAIR呈高信号;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T1WI+C示片状、不规则形强化
矢状位及横断位T1WI示中脑及脑桥上部见一囊性肿块伴壁结节
12.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
渗透性髓鞘溶解症(OM)
渗透性髓鞘溶解症为脱髓鞘障碍,见于长期饮酒、营养不良及电解质异常患者(包括儿童)。此类疾病的发生常与快速纠正低血钠相关。许多患者可无症状,一些表现为四肢麻痹、假性球麻痹、急性精神状态改变。典型的脑桥病变位于中央区。T2WI上可见脑桥基底部高信号灶,治疗可改善。
补充(来源网络):中枢髓鞘溶解症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的特殊脱髓鞘病。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和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xtrapontine myelinolysis,EPM)。当CPM与EPM同时存在时,被称为渗透性髓鞘溶解症(OM)。
横断位T2WI及FLAIR示脑桥区高信号灶,DWI示明显弥散受限
13. LEIGH’S病
累及中脑导水管周围脑灰质的异常信号的鉴别诊断包括雷氏病和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雷氏病是一种线粒体脑肌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它也被称为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该疾病在婴儿早期出现,预后差。在MRI上异常信号灶位于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小脑白质,小脑皮层和脑白质区。
横断位T1WI示中脑导水管周围脑灰质区呈低信号,横断位T2WI及FLAIR呈高信号
14.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征是神经功能障碍的缓解与恶化。起病因素包括感染,创伤,怀孕,情感压力和过敏反应。临床上确诊为MS的患者中有70%?95%的患者有MRI异常表现,MRI的发现已经成为诊断MS的一个重要因素。MS累及脑干及脊髓通常见于年轻患者。在尸检中,MS病灶通常散在分布于大脑、脑干、脊髓及脑灰白质中。
横断位T1WI示脑桥右前方小低信号灶,横断位T2WI及矢状位、横断位T2WI+FLAIR示病灶呈高信号,横断位T1WI抑脂后增强示病灶轻微强化,DWI示弥散受限
15.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性脑病(PML)
PML是一种脱髓鞘病变,由乳头多瘤空泡病毒(JCV)所致。JCV感染少突胶质细胞,导致细胞溶解破坏,从而导致脱髓鞘。艾滋病感染患者,出现皮层下白质病变,出现PML的可能性较其他艾滋病相关的感染更大。临床上,该病呈进展性,一般在出现临床症状后9个月死亡。CT表现为顶枕区及额部脑白质区低密度灶,也可表现为后颅窝病变。
PML可以累及深部脑灰质的有髓神经纤维。PML可能难以区分与艾滋病相关的脱髓鞘。艾滋病相关脑白质病变更弥漫且位于脑室周围,而PML是更易多发,皮层下更好发。
横断位T2WI+FLAIR示右侧桥臂高信号灶
16. 放射性改变
放射性脑损伤可分为早期延迟放射损伤和晚期放射损伤。早期延迟放射性损伤通常发生于放疗后第二个月,6周内好转,在MRI上有一过性的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晚期放射性损伤发生于放疗后1到10年。脑白质的改变可弥漫,也可局限。增强可见强化及肿瘤占位效应。
矢状位T1WI示脑桥肿胀,注意因为之前的放疗使得高信号的脂肪信号代替了骨髓信号
T2WI示脑桥高信号病灶周围伴随高信号水肿
矢状位T1WI+C示椭圆形环状强化灶累及脑桥
17. 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畸形有四种类型,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和静脉发育性异常。实质性海绵状血管瘤MRI典型的表现为爆米花样、边界清晰、轮廓规整的复杂病变,中心区域由信号混杂灶组成,代表不同阶段的出血,其周见低信号环环绕,代表含铁血黄素沉积。
横断位T1WI示脑桥混杂,稍高信号病灶,横断位及冠状位T2WI示脑桥高信号病灶,中心呈低信号,边缘见低信号环
18. 动静脉畸形
原发性脑内动静脉畸形非常罕见,在以往的文献中仅报道过7例。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但在30或40岁之前很少发病。随着影像技术的改进和人们体检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原发性病例被发现,且与常规认为的动静脉畸形发生在围产期或产前期的观念不符。或者可以这么说,这种现象在出生前表现为特殊的形态,出生后发展为病灶。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脑结节性硬化症的MRI诊断
下载积分:1800
内容提示:脑结节性硬化症的MRI诊断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04:36:4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脑结节性硬化症的MRI诊断
关注微信公众号甲状腺结节硬被我拖了一年_甲状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2,861贴子:
甲状腺结节硬被我拖了一年收藏
我是16年末年体检的时候发现的吧,说是两侧各一个,大小都是零点几厘米。不过体检中心的检查结果往往不是很可信。于是在12月在我去了大医院做了彩超检查,结果是:左侧2个:左侧叶中部北侧包膜下低回声结节1×0.7cm(TI-RADS 4a)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左侧叶下极实质内低回声结节伴钙化0.5×0.3cm(TI-RADS 4a)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右侧1个:右侧叶下极低回声结节0.4×0.3cm(TI-RADS 3)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可是当时看病的医生是一位肛肠内科的(导医台让我去的普通内科),他说他也不太懂这个,只是说情况还可以。问他几个问题都说不知道。于是,我就不停地在网上寻找各种好听的消息(比如:99%的良性率)来麻醉自己。然后就觉得自己没什么大问题,最多定期做一做检查吧。但事实却是生生地捱过去了一年,中间什么检查都没有做。直到这个月(11月),无意间听说一位和我一起体检出甲状腺结节的同事,手术都已经半年多了,复查也没有什么问题。我这才想起来我自己的甲状腺结节。这次去医院挂的是甲乳外科(应该算是挂对了科吧),做了彩超检查和甲功。彩超结果和一年前几乎一模一样,甲功也全部是正常的。看到这样的结果,我还自以为是地感觉良好。由于检查的人非常多,完成检查并拿到结果时,已经到了下午。中午在钟点房呼呼地睡了很舒服的一觉。但是接下来医生的回答让我一点都不舒服了。把检查报告拿给医生时,他说你这就是甲癌了,建议立即手术,甲状腺要全切。随后批评了我擅自决定拖延一年,告诉我可能会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但要根据术前检查和术中的情况来评估。并安慰我甲状腺癌的预后通常都会很好,不需要担心。11月17日,在时隔一年以后,听取医生的建议后。我给家里人说去出个差,大约两个星期。然后办理了住院手续。11月18日,医生给我列出了很多项检查,我记得的貌似只有淋巴结彩超。由于周末无法进行检查,只能等到周一来进行检查,手术的话,可能会安排在周三或周五。报告全部都给医生了。所以彩超结果是凭回忆写的。但结节的大小、评级、血流信号我都记得非常清楚。因为印象实在太深了。
11月20日,当天准备手术了。结果彩超显示淋巴结疑似转移(右侧3、4区发现钙化的结节)由于我的甲状腺左侧的结节是告诉怀疑恶性的。医生说,一般甲状腺癌的淋巴转移发生在颈部同侧,很少向对侧转移。于是怀疑彩超结果不准确。这时,医生给我讲解了淋巴结转移的手术事宜:要做淋巴结清扫,必须获得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实质性证据(到现在为止所有的检查结果都不能100%确定)。而实质性证据的获得只有两种:·术前穿刺检查,这个准确率50%到60%;·术中冷冻切片检查,这个准确率在90%以上;我说,既然手术不可避免,就选择术中冷冻切片检查。不过医生在请示了主任医师以后,建议我先做穿刺活检。穿刺检查只能在明天下午进行。这样手术至少会预约到周三。补充一点,如果我很不幸运地都没能检出恶性癌细胞。那就只能依靠准确率100%的术后病理检查了。那样有一定可能性造成二次手术。11月21日,下午去面见医生,结果医生在看门诊。一直等到6点半才下班回住院部。然后就是等影像科的医生(穿刺的同时要做超声波检查),结果那位医生跑出去买吃的了。又等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7点半开始做检查。首先,那位影像科的医生用超声波检查了我的甲状腺。再次确认了左侧2个结节评级4a,右侧一个评级3。检查过程中,医生说“我们害怕这种超低回声的结节”,我问他超低回声有哪些可能性,医生没有回答我。随后就是检查颈部两侧淋巴结区域。确认了前一天彩超的结果是准确的。有两处钙化的淋巴结节。因此,这次穿刺检查的内容就扩大到了5个地方:甲状腺左侧2个结节、甲状腺右侧1个结节、颈部右侧2个淋巴结节。穿刺的过程,由于打了麻醉药,不会有很大的疼痛感。但是能很明显地感受到穿刺的针在脖子里面运动的压迫感。特别是当医生说我的结节非常硬,而且极容易随着针头的移动而移动,较难刺中。我真只可以明显地感到“针尖在一个小圆球表面划过”的感觉。术中,穿刺的医生对护士说“给我开一个细的针头”,结果护士不小心拿成了大号的。医生说,那算了,大号的就大号的吧。穿刺进行了大约整整一个小时才结束。当我走出门的时候,发现监察室外面排了大约7、8个人的队伍。我很幸运第一个做完了检查。检查结果明天才能出来。医生说,由于穿刺检查的准确率不高。你再申请一个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吧。于是就打印了一张单子给我。让我明天交给病理科的医生。
这玩意很多人都观察好几年才手术,你发现一年就手术,已经很快了,淋巴结转移很常见,一半以上都有,术后及时预约131就好。
11月22日下午4点多进手术室。术前谈话时要求必须有家人在场,我根医生磨了半天嘴皮子,终于同意我一个人手术。进入手术间时,前一台手术都还没有完成。等了大约半个小时。前一个病人才被推出手术室(处于昏睡的状态)——轮到我了。我躺下不久就麻醉昏睡过去。睡着期间似乎做了一个长梦,梦中在做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醒来以后医生告诉我手术已经结束。此时我满头大汗,呼吸急促,意识也比较模糊,很想睡,护士不断地对我说“别睡着”被转移到病房以后,护士告诉我:2个小时不能睡着,6个小时内不能移动。术后我可以轻微说话,四肢可以动作,可能由于手术期间固定时间过久,两腿酸痛。我拿起手机,时间为8点57分,于是从9点开始设置每十分钟闹铃一次,直到11点。护士帮我盖上了被套(病房暖气太足)。于是开始了等待。等待期间非常渴睡,我想尽一切办法不睡着。术后吊了两瓶水,吊水结束以后也就是大约1个半小时左右还是睡着了。但是睡着以后却并不那么瞌睡了。中途频繁醒来:右臂上的血压监测会定时充气压迫,护士每隔一段时间会来查看情况,还有病友的呼噜。大概到了凌晨3点,尿意袭来。由于时间已超过6个小时,我决定起床。我用右手从脑后都住头部,手臂和腰部一起用力。坐了起来。然后发现右臂的血压绑带、身上的心电图接头、还有鼻子上的呼吸管扯住了。我一一解开。前往厕所顺利解决。随后护士过来查看时发现了,不过也没说什么,帮我又全部都接上了。11月23日,早上7点左右醒来。再次拔掉所有线管,起床。身上挂着的一只引流的玩意儿,我用一只塑料袋兜住。然后自己下楼买稀饭。再后来的食物都是拜托病友的家人去买的。早上医生来查房,告诉我手术情况:甲状腺结节穿刺结果不理想,未获得实质性证据;淋巴结为良性;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结果出乎意料,左侧2个高度怀疑恶性的4a结节是良性的,右侧1个3级的结节是恶性的。于是右侧甲状腺切除,左侧甲状腺仅切除结节。保留了一侧甲状腺。由于结节没有恶性显示,于是未做清扫。医生告诉我术后大约要补充甲状腺素,不超过10年。不需要碘131治疗。术后还要在做检查。我问医生:不清扫淋巴结,也没有131治疗,复发几率会不会很高?医生说,不会的,你的病情都是经过评估的。
你的意思是说医生没有用细针穿刺?
术后咨询医生:我的淋巴结被判定为没有转移,因此不做清扫。右侧由于仅是微小癌(没有告诉我是乳头状癌还是别的什么)。术后需要补充甲状腺素(但不需终身补充)以及钙质。这比我最初估计的情况要好(我之前上网查了以后,估计自己会双侧全切,淋巴结清扫,术后碘131治疗)今天11月24日,一切感觉良好。能自己下床活动。买东西吃的时候选择清软的。术后的病理检测会在下周一出来。医生建议我准备周二出院。
你这个好说,手法加中药半个月就回好一半
你这仅仅是甲状腺结节而已
楼主你是男孩女孩啊,你真勇敢,一个人,给你点赞,厉害??,健康永远
勇敢,一个人就手术了
祝早日康复!以后平平安安!
我也在拖着
说说这两天认识的其他病人:第一位:男,30岁。双侧恶性结节(术前判断,术中块切),淋巴结清扫,病理显示10/14淋巴结转移。他术后要做131,并且终身服药。而且他的妻子也有甲亢伴随一侧恶性结节,切除了一半,就比他早2天手术。小两口的病算是挺严重的吧。但他们也是在充分了解了甲状腺癌以后,表现得非常乐观。常常结伴到处串访病房。搞得整层楼都认识他们俩了。他们周五(也就是昨天)一起出院,为此他老婆还多住了两天。祝他们身体健康!另一位病友:男,50岁,单侧结节,看了4家医院(每一家都预约的专家),每个专家都对他说:仅仅是炎症而已,回家休息或者随访吧。但是他坚持手术。术前未穿刺,术中块切显示恶性——大大出乎意料。
有担当,能成事!
11月27日,晚上游荡到医生办公室,没人。办公室有一个蓝色的箱子,病理科和其他的检验科会定期将这里收治的病人的检查报告放在这个箱子里。医生和护士不知道过多久才会去取出,并归档整理。我的所有病理报告都是我自己从箱子里面找到,然后放入自己的病例里面去的。这次找到的是穿刺报告(正式版)、术中快切报告(正式版)、术后大病理。之所以说是“正式版”,是因为之前已经看到报告的内容了,只不过是电脑存储着的。穿刺报告和术中快切结果早已得知(左良右恶),术后的大病理的详细情况:1、左侧甲状腺结节和部分腺体:甲状腺肿;2、右侧甲状腺体(含峡部):微小乳头状癌;3、中央淋巴进行了清扫,并且发现癌转移(4/7)。11月28日,白天,医生依旧繁忙,问问题就像挤牙膏似的。医生仿佛处于那种问一个问题,才想起来一件事情一样:问他要不要服用甲状腺素,于是给我开了一盒左甲状腺素钠片,建议我每天早上吃一颗(50微克);问他我的术后饮食注意一些什么,说不需要,问是否要低碘饮食呢?答曰:可以考虑;问他,我什么时候可以出院,说今天就可以了。问,身上的管子怎么办呢?答:可以以后再来拔。过几天来呢?过个3-4天吧。当每天残余液体低于5ml就可以了。术后复查怎么查?查一个甲功就可以了。需不需要继续超声波检查呢?也可以。……TSH有没有一个控制目标范围?大约0.1吧。说不客气一点,上面的问题,我在网上都能找的到,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只是经过和医生的对话以后才算明白了一点: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医学、相信医生,这句话在不断地被重复以后,会让一些病人形成“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了医生”的错觉。而我就差一点陷了进去。相信现在的医疗水平,是为了让我们不要被一些不专业的意见所耽误。但是,人必须保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内心。只有自己的内心先强大起来了。自己才能逐步强大起来。
你不是没有清扫淋巴结 吗 怎么术后又变成请扫了
楼主,我也是这个结节,有半年没查了,最近这几天觉得突然变大了,但是并没有不舒服的地方;想问下你在发现这个病到做手术有没有感到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就是有没有身体上的预兆
我的甲状腺结节医生没有说需要手术呀
现在很多人都有甲状腺结节吧?我右侧也有,每年体检都会告诉我,只是比较小,也没有变化,都说没有事情
其实是结节,但是需要注意。我媳妇吃某些抗自由基的东西一直在保养。
楼主,问下你那个4a的结节硬度很高吗?
呼叫楼主,建个群讨论一下,我们都是同道中人
一个人手术,非常勇敢,祝福楼主
甲状腺结节是要禁食碘盐吗?
好佩服你。我体检说是甲状腺肿大。结果去医院查说有结节。让做检查。现在结果没出来。就快吓死了。感觉自己这么年轻就得这种病。哎。佩服你的心态调整
看到最后一句
忍不住给你点个赞
登录百度帐号肺部有结节,究竟怎么“解”(图)_网易新闻
肺部有结节,究竟怎么“解”(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前排右带领的张国桢肺部微小结节诊疗中心团队  本报记者 陈俊珺
随着体检的普及和诊断设备的进步,在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不明原因小结节,已非个别现象。小结节究竟是良性还是恶性?该继续观察还是手术?常常令患者举棋不定。
近日,记者走进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国桢肺部微小结节诊疗中心”。在这个诊断准确率高达95%的诊疗中心,专家们有哪些秘诀,他们又给患者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5毫米结节引发的纠结
王阿姨今年五十出头,前不久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通过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发现了一个小结节。
这个仅有5毫米的微小结节,令王阿姨和她的家人心头都阴云密布。体检单位告诉她,赶紧去大医院再做进一步检查,这个微小结节可能意味着肺炎等良性病变,也有可能是肺癌的警报。
王阿姨辗转了几家医院,得到的结论却不尽相同,这令她更加六神无主,每天食不知味、寝食难安。在一位医生的建议下,王阿姨来到华东医院,找到张国桢教授。经过仔细检查,张国桢认为,她患上早期肺癌的可能性非常大,建议她尽快手术。
“我不咳嗽、也不胸闷,又从来不抽烟,什么症状也没有,怎么就得了肺癌了?”王阿姨有点难以接受。
张国桢告诉她:“幸亏你发现得早,肿瘤还在最早期,手术做得好,再活50年也没问题。”
在和家人反复商量后,王阿姨最终下定决心接受手术。华东医院胸外科吕帆真主任为其进行了微创手术。手术非常成功,王阿姨恢复得很快,常见的术后咳嗽等症状她都没有出现。
令王阿姨庆幸的是,手术后的病理报告证实,她所患的果然是最早期也就是零期肺原位癌,由于手术及时,她今后无需再接受放疗或化疗。
结节为什么难鉴别
随着体检的普及和诊断设备的进步,如今在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不明原因小结节的情况正逐渐增多。小结节的定性诊断无疑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而对于一些疑难结节,不同的医生常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切还是留,令患者不知所措甚至惶恐不安。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在院长俞卓伟的带领下,专门成立了一个以著名影像学专家张国桢命名的肺部微小结节诊疗中心。该中心成立一年来,为许多和王阿姨有着相似烦恼的患者解决了难题。
有“东方神眼”之称的张国桢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CT筛查发现的小结节为什么这么难诊断,原因在于这些结节通常是大小不一、新旧交替、种类复杂,有时还参杂着机器设备本身的因素。尤其是1厘米以下的微小结节,更是摆在医生面前的难题。万一错把肺癌当良性疾病,那就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等拖到中晚期再治疗,疗效就会大大下降,患者还要承受诸多治疗之苦。反之,则令患者白挨一刀,走冤枉路。
避免两种误区
肺部微小结节诊疗中心成员、华东医院胸外科主任吕帆真教授总结说,当查出小结节尤其是高度怀疑恶性结节时,患者往往容易陷入两种误区:一是等等看;二是乱吃药。
前者大多平时没有任何症状,尤其是无吸烟史的女性,他们无法接受癌症的可能,等到半年或者一年后再来查,结节已明显增大,治疗难度也大大增加。原本靠一次微创手术就能解决的问题,结果不得不面临化疗、放疗等更为复杂的治疗。
后者虽然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却病急乱投医,以为靠一些毫无根据的“偏方”就能把结节消除掉,结果花了很多冤枉钱。这两种误区都要当心。
查出结节究竟怎么办
张国桢教授建议,如果通过CT检查发现5毫米以下的磨玻璃微结节,可以暂时不予处理,半年到1年去医院随访,观察结节有无变化。
5到9毫米的结节往往是最难鉴别的,最好请有经验的影像科、胸外科医生等审慎甄别。若有必要,还需要进行增强CT扫描。
张国桢教授通过多年经验积累和相关研究总结出了肺部肿瘤在CT报告中的成像规律:即“血管移动”和“血管联通”,肿瘤血管移动进入瘤体、瘤体内的微血管又互相联通,就要高度怀疑肺癌,此时需及时进行微创手术,千万不要举棋不定。最早期也就是零期肺癌在手术后大多无需再放化疗,患者的痛苦不仅能大大减轻,5年生存率更接近百分之百。
吕帆真教授告诉记者,肺部微创手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手术,医生通过胸腔镜可进行非常精细的操作,且手术只需在患者身上打两至三个小孔,术后恢复非常快,患者也无需担心传统手术后常见的胸痛、长期咳嗽等后遗症。手术后患者需要坚持随访,建议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复查一次,第三年可一年复查一次。
当然,也不是所有查出微小结节的患者都需要动刀,有一部分患者还需通过随访观察结节的变化,同时根据医嘱服用药物,因为有时候炎症与癌症可能会共存。
联合诊疗造福患者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华东医院张国桢肺部微小结节诊疗中心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5%,这一高准确率不仅得益于该院俞卓伟院长提出的“抓早、抓小、抓准、抓好”的原则,更离不开一支配合默契的专业医疗团队。
张国桢教授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他和李铭博士从事的影像科工作好比“检察院”,负责侦查并鉴别可疑病灶; 而吕帆真主任带领下的胸外科则好比“公安局”,擅长精准地抓住肿瘤这一犯罪分子;病理科的工作有点像法院,负责对外科医生在手术中取下的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最终判断它的性质,是不是肿瘤以及是哪一期的肿瘤。
“检察院”“公安局”“法院”的默契配合大大方便了患者,使他们不仅能获得全面评估,还能得到个体化的治疗。
除了手术,华东医院放疗科郑向鹏副主任开展的早期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也逐渐成熟。在手术、立体定向放疗、消融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下,肺癌尤其是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肺部检查不是越贵越好
不少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我最近刚做过价格昂贵的PET/CT,并没有发现癌症,普通CT就能查出癌症吗?
事实上,每一种检查手段都各有所长,并不是费用越贵,效果就越好。PET/CT虽然是一种先进的肿瘤诊断工具,但必须等肿瘤的代谢值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显现。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位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而且大多数患者发现时都已经进入了晚期。要想避免“发现太晚”的遗憾,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每年定期进行胸部低剂量CT检查,特别是以下人群更不能掉以轻心:
首先,45岁以上经常吸烟、有肿瘤家族史、在特殊工作环境中工作的人等,应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CT检查。
其次,25岁至40岁曾患过结核病的人群,最好每3年检查一次。
40岁以上的女性,尤其是进入绝经期后,由于身体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再加上各种环境因素、精神压力、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即使不吸烟,患上肺腺癌的比例也会有所增加。
吕帆真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市疾控中心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外科上海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胸外科微创VATS术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张国桢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影像科教授、全国著名肺内小结节研究和影像诊断专家、上海市“十佳医技工作者”。
张国桢肺部微小结节诊疗中心门诊时间:每周六上午(可通过华东医院特需门诊进行预约登记就诊) (来源:解放日报)
本文来源:解放牛网-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内结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