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有关毒品和关于毒品或艾滋病的手抄报清晰内容的课程名称

震撼实拍那些被艾滋与毒品摧毁的家庭故事(组图)
我的图书馆
震撼实拍那些被艾滋与毒品摧毁的家庭故事(组图)
【】震撼实拍那些被艾滋与毒品摧毁的家庭故事(组图)
发表于: 15:00:12
我把镜头对准那些社会边缘人群,用影像介入诸如艾滋病、吸毒、淘金等让很多人闻之色变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希望能促使这些人群得到更多关注。我相信,一张具有震撼力的照片,可以拨动人们那根善心的琴弦。
由于吸毒与贩毒泛滥,这些社会问题严重制约了四川省布拖县的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导致当地儿童升学率低,失学率高,孤儿率高。布拖县所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毒品和艾滋病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布拖县又是凉山毒品泛滥的典型地区。
在西藏某地的金矿上,淘金人的生活非常艰苦,馒头就水就是他们的午餐。
在云南瑞丽市,有的人第一次进入戒毒所戒毒,有些不习惯,经常逃跑,管教人员就把经常逃跑者锁上脚链。云南边境城市瑞丽,是毒品转运站,毒品价格低廉,聚集了来自国内、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吸毒者。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只有两岁的他也跟着母亲学吸烟,旁边他的母亲正在吸食毒品。
云南麻栗坡县境内,中越战争期间遗留下很多塑胶雷,没有办法排除,赶上刮风下雨时,地雷就经常从山上滚入山下,村民一旦踩上就会被炸掉双腿。据说这种地雷一百年也不会坏。
麻栗坡县马鞍山村村民杨起荣和父亲、弟弟三个主要劳动力都被地雷炸断了腿,家里没有人出去打工,生活非常困难。
河南上蔡县文楼村,一名艾滋病人的一双手无助地伸向空中。文楼村是河南艾滋病防治帮扶工作重点村,曾经因大批村民卖血感染艾滋病引起社会关注,被称为“艾滋病村”。
卢广:自由摄影师,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德艺双馨优秀摄影家,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获得者,第47届、54届荷赛分别获得金奖、铜奖,2013年获得荷兰克劳斯王子基金设立的“2013年克劳斯王子基金奖”。曾在《DEEP中国科学探险》杂志上刊发《瑞丽吸毒者生存故事》、《西藏门巴人》等专题。
也许,是冥冥中的命运安排,从我拿起相机起,就开始关注一些社会边缘人群,用影像介入诸如艾滋病、吸毒、淘金等让很多人闻之色变的话题。我把镜头对准他们,然后将照片发表,最后获奖,引发社会关注,希望能最终促使这些人群得到更多关注。这就是我想要做的。作为一名摄影师,我相信,一张具有震撼力的照片,可以拨动人们那根善心的琴弦。
2002年,我在云南的边境城市瑞丽认识一个叫阿弟的男孩,当时他13岁。一个贩毒吸毒的黑老大将阿弟收入门下,教他学会偷盗、贩毒。阿弟染上毒瘾后,黑老大利用毒品控制了他,每天晚上阿弟都要偷盗,所盗物品交给老大。不过阿弟个子瘦小,在偷盗时还经常被人打伤。因此阿弟吃尽了苦头,多次想离开毒窟,但逃离一两天后毒瘾发作,还是不得不回来。
我跟阿弟去了他的老家芒市,离瑞丽100多公里,他家里很穷。他7岁时母亲跟别的跑了,在被他称为“鸡婆”的继母那里得不到温暖,和爷爷相依为命。10岁时,他独自带一根“打狗棍”游走江湖,从芒市的家里跑到瑞丽,和大人们一块混,染上了毒瘾。
到了2003年,14岁的阿弟被我劝说进了戒毒所,呆了两年,16岁才出来。不过,当阿弟从戒毒所回家,发现最疼自己的爷爷去世,巨大的愧疚感和失去爷爷的悲痛,使他对我充满了愤怒。于是,他就四处寻我,扬言要拿刀砍我。
没多久阿弟终于碰到我,我那时正在拍照,他拿起一把砍刀冲我而来,幸亏被周边的人拽住了。后来,他又一次进了戒毒所,直到去年才从戒毒所出来。他虽然还在吸毒,但他从来不用针扎,因为他说他不想得艾滋病。后来听说他去做了玉石生意。
今年有一次,我到了瑞丽,给他打电话。正在外地做玉石生意的他,接到我电话后马上赶回瑞丽。他骑着一辆高大的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很大,看起来他的身体还比较健康,摩托车后座上坐着一个时髦女孩,是他新交的女朋友。他说要请我吃饭,我说不用,他急了,说不让他请吃饭,他马上就走。
除了吸毒者之外,我还关注着中国的艾滋病。从2001年开始,我用3年时间拍摄了河南艾滋病村,获得荷赛金奖。这次获奖对中国新闻界是一个很大的震动,因为过去中国的新闻摄影主旋律一直是以表扬为主。获奖对艾滋病村的问题解决也有很大意义,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这10年,艾滋病村得到了全面改善,艾滋病人包括孤儿和孤老,得到了医疗和其他方面的救助,我对此感到很欣慰。
我至今还记得2001年10月第一次走进河南艾滋病村的情景。那天天灰沉沉的,地上都是泥巴,整个村子人与人之间没有笑脸,不打招呼,死气沉沉。我走访了20多个艾滋病家庭,有的发病的妇女有气无力地呻吟:“救救我??”;有的病人身上开始溃烂,却得不到医治;一个大娘跑到门口,抱着我的腿说,“救救我的孩子,求你了??”整个村子就像一个住院部,我的眼睛有点湿润。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凌晨3点,我给一个报社朋友打电话说,我一定要把这件事说出来,让大家知道真相,他们急需得到救助。第二天,我进村继续调查,一拍就是两个月。
从2001年到2003年,国内有五六十家媒体刊发了艾滋病村的照片,唤起了民间的救助高潮。为此我和妻子还抽出近半年时间专门去做救助工作,因为很多人一定要把钱交给我,让我去捐助。
不过,在中国某些局部地区,吸毒、艾滋病这些社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治,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比如说瑞丽,我几乎每年都去,却发现这里的吸毒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人口增多,吸毒者也越来越多。10多年前,我从河南艾滋病村开始,到现在还在关注艾滋病,只不过这次关注的是四川大凉山的布拖县。
去年10月开始,我特别关注布拖县,发现那儿的吸毒、艾滋病人、孤儿等问题都很严重。我前后5次去做了调查,感到事情的严重性,其中就有一些政策的问题。
地处大凉山的布拖县,共有15万人,其中7万人在外打工。通过我的调查和政府息,我了解到,光布拖县的孤儿就有6000多人,其中1200多名孤儿的双亲去世,政府每月给予他们360元的生活补助。但是还有将近5000人是单亲孤儿,他们的父亲或母亲很多都是吸毒导致的死亡。如果孤儿能得到政府每月360元补助,生活将有保障。但是政策明确规定,父母双亡的孤儿才可以得到补助。所以很多单亲孤儿就是靠爷爷奶奶每月的55元低保费,再加上种植一些土豆、玉米、苦荞来生活。
父亲因吸毒去世时,日力曲只有6个月,只有十几岁的母亲随即改嫁,从此再没有回来看过日力曲,他一直跟着80岁的爷爷,靠爷爷种植两亩地的玉米土豆生活,非常贫困。现在12岁的日力曲年年在上一年级,学校就在村旁,由两三个代课老师教课。
很多孤儿的父亲去世都是因为吸毒。当地死亡的人以中青年居多,而中青年中吸毒者又占很大比例,因为注射吸毒感染艾滋病的比例很高。
当地的另一个问题是医疗,这与地方对医疗的宣传很不够有关。我曾和当地一些朋友聊过,他们为何那么贫困?为何吸毒那么多?当地可以公开买卖毒品,吸毒也是公开的,在集市、村口都能见到。
由于死亡率高,当地人的想法是:“我必须要生五六个孩子,死了还能剩几个。”我经过调查发现,在1到20岁、20到50岁、50岁以上这三个年龄段中,1到20岁的死亡率最高,主要原因是医疗问题。一个原因是当地人生了病,不愿意上医院治疗。一些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的人,一旦生病,就随便吃点药。当地有一个人,病得很严重,几乎要死了,家人花100元钱,给他开了几副中药吃。正好我来到他家,见状,赶紧劝他去医院。开始他们不同意。我说,“去医院的检查费我来帮你们掏。”后来他们才同意去医院。其实他们不知道,艾滋病人到医院就诊治疗是免费的。很多人怕花钱,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就不敢到医院去。以至于当地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穷,越不敢去医院看病,因此死亡率就越高;死亡率越高,当地人就生更多孩子;而孩子越多,就越贫困。后来我建议当地可以将医护人员送去继续深造,然后回到村里开诊所,为村里人看病,逐步解决村里人死亡率高的问题,以扭转这种恶性循环。
我之所以多次去大凉山,就是希望能拍出更多有力的照片,来展示孤儿和老人的生活状况,通过发表、获奖,吸引社会和大众的关注。我希望更多的孤儿和孤老得到政府的帮助。现在政府少盖一栋楼,就可以帮助孤儿和孤老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当地有一个叫阿杜么西火的女孩,只有11岁,父亲也是因为吸毒得艾滋病去世,她和母亲相依为命。今年冬天,下着大雪,她抱着一只鸡去集市叫卖,在风雪天里被冻得瑟瑟发抖。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相似的场景让人心酸。
我从10多年前开始关注艾滋病,到现在我感觉艾滋病的情况还是很严重。为什么呢?艾滋病是一种隐私。比如说,我拍摄了一个艾滋病人,但我不能说他是艾滋病人,他死后,也不说他儿子是艾滋孤儿。要不然就属于侵犯隐私,是要打官司的。这也是对艾滋病关注少的原因。大家一不关注,可能这个问题就会更加严重。
另外,我拍摄的中越边境地雷村的照片,也让当地被地雷炸伤的人获得了关注,并得到了社会救助。他们说,我每来一次,就为他们带来了更多补助。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四川凉山毒品泛滥 艾滋病致孤儿童6089名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四川凉山个地方是毒品的一个重灾区,据凉山州民政局统计,目前整个凉山共有约6089名艾滋病致孤儿童,他们有的独自一人生活,有的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艾滋遗孤马拉卓称真的不希望过年,每当过年的时候奶奶就会想爸爸,眼泪一直流,真的很无奈。
解说:一个由36个特殊孩子组成的特殊班级。
毛龙:具体我们班现在是17个。
解说:他们中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14岁,回家的路很长,出山的路更远。
阿洛比尔:我有两个梦想。
解说:冷暖人生特别关注,大凉山里的艾滋遗孤。在四川省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四开乡中心小学有这么一个班级,孩子们读书、嬉戏、唱歌、跳舞,这一切似乎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这个班级却有一个不一样的名字,红色带栋梁班。
毛龙(栋梁班班主任):这个红色带栋梁班是在2006年7月份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支派了一些志愿者在这个农村上调查,调查这个孤儿的情况,然后,后来就登记成具体的人数以后,就成立一个班级,当时班级的名字就要爱心班,也叫孤儿班。
解说:在6年前建立这个班级的时候,一共有41个孩子,后来由于辍学或者意外死亡,现在班里还剩下36个孩子。
毛龙:父母双亡的具体我们班现在是17个。
解说:阿洛比尔今年17岁,家住地莫乡,离学校4个小时的路程,他的父亲于2002年吸毒感染爱滋病死于家中,母亲改嫁后也病死了,家里只剩下爷爷和他相依为命,两年前,唯一的亲人爷爷也因病去世。马拉作今年16岁,是班里的副班长,也是在这个班里汉语说得最好的一个,父亲于2004年因为吸毒而导致车祸死亡,母亲已经失踪三年,家里有一个75岁的奶奶和两个年幼的弟妹需要她照顾。
其余的34个孩子跟比尔和拉作一样,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遭遇,他们要么父母双亡,要么父亲死了,母亲改嫁了,按照当地的风俗,改嫁后不能再管以前的子女,因此这些孩子就成了孤儿,凉山是中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凉山彝族乡村人口大量外流,成为西南地区城市流动人口中人数较多的一个特殊边缘群体,由于文化差异和社会歧视等各种原因,进入城市谋生的彝族青年开始沿成昆铁路线贩卖海洛因,使凉山成为西南毒品运输的重要通道。
也使当地彝族吸毒人口急剧增加,许多年轻人因吸毒染上艾滋病去世,根据凉山州政府提供的数据,1995年凉山地区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截至2010年底,凉山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21565例,据凉山州民政局统计,目前整个凉山共有约6089名艾滋病致孤儿童,在四开乡中心小学的课程表中都能看到法制禁毒课。
辜学成(凉山昭觉县教育局副局长):因为我们这个地方是一个毒品的一个重灾区,所以我们在我们的学期教育中都开设了这个禁毒课,从小就开始这个毒品的危害,从而远离这个毒品。
解说:每天中午,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学校的食堂吃到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孩子都必须按照班级排队,由管理员为他们盛饭,但是在这个规矩里,栋梁班里的学生是最先盛饭的,他们由于有红丝带基金提供的生活辅助,所以这些学生能吃到的是不一样的小锅菜,明天就是周末,许多孩子放学后都早早地回家了,由于栋梁班里的学生们都住在学校,所以即便是周末,家里没有亲人的也懒得回去了,但是我们却看见阿比尔在收拾自己的行李,他告诉我们,路程虽然遥远,他今天必须回家。
记者:今天一定要回去吗?
阿洛比尔:是。
记者:但是在学校条件很好,可以不用回去呀。
阿洛比尔:我要回家看地,地理种着玉米的,怕被猪吃掉了。
记者:猪吃掉怎么办呢?
阿洛比尔:猪吃了我就没有吃的了。
解说:比尔说从学校到他家要走四个小时,其中有公路也有山路,往常周末他就自己走回去,因为公路的这部分坐车的话要花10块钱,如果一个月回四次家就得花40块钱,这40块钱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为担心听不懂村民的彝语,毛老师说可以陪我们一起去,给我们当翻译,顺便也可以再去看看比尔的家,因为上次家访已经是三年前的事,那时比尔的爷爷正卧床不起,望着车窗外回家的路越来越近,比尔却变得越来越沉默,车行进了将近1个小时,终于到达了比尔所在的村庄,但是车只能开到村庄的路口,距离比尔的家还有一段山路要走,途中必须要经过这条河上的一条简易吊桥。
记者:下大雨的时候都要发洪水对吧。
阿洛比尔:对。
记者:那么雨下大的时候,它有可能是要冲过这座桥,那人就过不了了是吧。这个现象应该很少,如果你看这个桥也不是很矮,如果冲到上面估计很多庄稼都应该没有了。
阿洛比尔:一个人的秋天,一个空空的房间,完全不同的世界,和一个需要归宿的心愿,窗外纷纷的落叶,伴着夕阳的疲倦,早已燃尽的香烟,就不见了她,我想家,我很想家。
解说:走了将近1个多小时的山路,眼前的这个泥墙瓦房就是比尔的家。
记者:怎么了,钥匙呢?
阿洛比尔:钥匙放在,钥匙我把它放在家里了。
记者:那现在怎么办呢?
阿洛比尔:就是把这个拔了。
记者:拔你回头怎么锁呢?
阿洛比尔:把这个拔了嘛,然后又把这个装进去。
记者:怎么弄?
解说:这种开门方式是比尔所习惯的,因为钥匙已经不知什么时候被他弄丢了,这个季节的凉山农村,许多村民都在田里插秧,比尔享受民政部门的孤儿救助金,每年7200元,因此家里的稻田土地都没有了,唯有的就是房子两边的这两分自留地。这是比尔先前播种在这里的玉米田,去年给比尔带来了30斤的口粮,一个月都没回来打理庄稼的比尔,看到眼前的这一点玉米地,让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阿洛比尔:这个都是被猪吃了,还有这些都是死了,这些。
记者:为什么会死呢?
阿洛比尔:因为不浇水。
记者:那你看今年这个情况能收多少?
阿洛比尔:能收十多斤吧,全都都死了。
解说:来到比尔村里的第二天,天飘起了小雨,这场小雨的到来让比尔高兴起来,因为房两旁的玉米苗可以在这场小雨中得到滋润。
记者:今天还要干活啊。
阿洛比尔:嗯,今天还好不用浇水,下雨了,还要锄掉那些草。
解说:因为连续几天下雨,比尔家的瓦房有点漏雨了,他准备到阁楼上去重新盖一下漏雨的那块瓦,我们担心他的安全,想找个村民来帮他修,但是比尔说这很正常,每到下雨漏雨的时候,他就会自己补瓦。
记者:原来你搞过瓦是吧。
阿洛比尔:是。
记者:怎么会又漏呢。
阿洛比尔:是那些猫可能来这里,所以被它们弄的。
解说:两分自留地和这个泥墙瓦房是爷爷留给比尔唯一的家产,比尔还告诉我们,他之所以跟爷爷的感情最好,是因为小的时候爸爸不仅吸毒,还总是喜欢打妈妈和他,向家里要钱,而爷爷才是他最好的保护伞,爸爸得艾滋病死了以后,一直也是爷爷带着他。
阿洛比尔:因为是爷爷留给我的,再破再烂也是我的家,我和爷爷一起生活了十几年。
记者:现在想爷爷多还是想爸爸多。
阿洛比尔:爷爷。
记者:想爷爷。
阿洛比尔:爷爷。
解说:这些发了芽的土豆,还是邻居上个月送给他的,在城里人看起来,这已经不能吃的土豆,在他们这里只要没有腐烂就可以吃,只有等到收获以后,才能新鲜的土豆可以吃。
记者:爷爷死了之后家里还有人吗?
阿洛比尔:没有,只有我一个,还有一个姑姑。
记者:姑姑离这里远吗?
阿洛比尔:远。
记者:平常管你吗?
阿洛比尔:姑姑说,你已经长大了,她说你还要人管吗?她是这样说我的。
解说:吃完烤土豆以后,比尔就要到同学里去住了,自从爷爷走了以后,比尔每次回来,就不再住自己家里了。
记者:那你每次回来都要做饭吗?
阿洛比尔:不做饭,只是烤着吃。
记者:烤土豆。
阿洛比尔:嗯。
记者:那晚上住呢?
阿洛比尔:晚上是,我家死了7个人嘛,我就比较害怕一点,又没有邻居,我是去朋友家睡。
记者:家里怎么死了7个人呢?
阿洛比尔:还有我弟弟和妹妹小时候死了。
记者:他们又是什么原因呢?
阿洛比尔:他们是病死的,我有两个梦想,(小梦是)做一个小房子,大梦是做歌手或者是歌星,有属于自己的舞台。
解说:雨下个不停,比尔好像就没事可做了,不知何时,他已经蹲在门口玩起了树叶,树叶能吹歌曲,比尔说这还是爷爷以前教给他的。这一天是6&1国际儿童节,学校举办庆六一活动,比尔所在的班级也参加了这次活动,虽然&栋梁班&里的孩子都已经是超龄儿童,但这依然还是他们的节日,&栋梁班&的节目作为压轴戏上场,孩子们穿上节目的盛装,表演了彝族的舞蹈,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比尔在全校的舞台上唱歌,16岁的副班长马拉作,因为要照顾75岁的奶奶和年幼的两个弟妹,放假后她要回家干农活,庆幸的是她的家离学校不是太远,绕过学校后面的公路边上就是,这样她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帮家里做事,刚一到家,拉作就开始忙活起来。
马拉作:这个要去劈一下才行,可以了。
解说:这些柴火是今天下午烤土豆要用的,因为拉作家离学校比较近,她又是副班长,所以拉作和班里的同学商量好,放假没有回家的同学可以到她家来吃晚饭,而招待她们的就是烤土豆,当然这里的孩子都不挑食,烤土豆对于她们来说也是很好的,总比饿肚子要强。拉作家对于她们来说似乎跟自己家一样,亲热地跟奶奶聊天,帮忙烤火,烤土豆,俨然就是一家人。
吃完土豆之后,同学们就回学校了,趁着天还没黑,拉作说要给弟弟补习功课,她说她这个弟弟很调皮,但又很聪明,她希望弟弟好好念书,长大后有出息,姐弟俩的课堂就设屋门口,一个黑板、一个老师、一个学生。
马拉作:写那么几个字也书写半天,还怎么当什么海军啊,快点,真是的。
记者:刚才我听你弟弟讲,说你管他管得特别严,为什么呢?
马拉作:管得不严,是男孩子嘛,男孩子管得不严的话,那百分之百就成了二流子了。
解说:拉作说弟弟现在上小学三年级,普通话比自己说得还好,还能学一些家畜的叫声,而且学得非常像,他希望弟弟展示给我们看,在这大凉山的彝族家中男孩比女孩更珍贵,有出息的男孩就更加珍贵。
马拉作:弟弟,他学那些动物的叫声吧。
马拉作弟弟:好,先学什么?
马拉作:牛。
马拉作弟弟:水牛吗?
马拉作:鸡。狗,猪。
马拉作弟弟:完了。
马拉作:不错,很棒。
记者:学这些声音干什么呢?
马拉作弟弟:逗奶奶开心,还有另外的一种,那就是很好奇它们的叫声
记者:谁教你的呀?
马拉作弟弟:老师有动物,就是动物,就是我们家养的猪、还有鸡、还有牛,就是它们教我的。
解说:在拉作的弟弟看来,这个阁楼和楼梯就是他心中的舞台,拉作看着懂事的弟弟,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或许在她心里弟弟虽然很调皮,但是能听她的话学习成绩还不错,这就是自己最大的安慰。
马拉作:下课。
马拉作弟弟:起立。
马拉作:同学再见。
马拉作弟弟:老师再见。
马拉作:下来好好复习,不要再贪玩了。
解说:看姐弟俩上完课,75岁的奶奶拿出一张男人的照片,照片中这个男人还抱着一个婴儿,她跟我们用彝族念叨,通过拉作的翻译才知道,照片里的人是拉作的爸爸。
马拉作奶奶:儿子,你在天堂放心,有很多好心人来帮你的孩子,孩子们有希望了。
解说:拉作说奶奶想爸爸的时候让她很烦恼,每次奶奶想起爸爸,都会哭泣,而每当这个时候拉作就会不知所措。
马拉作:烦恼的时候就是奶奶天天哭着,哎,奶奶过年的时候都会想起,爸爸妈妈,就是爸爸,想起爸爸,然后我真的不希望过年,她每当过年的时候她就会起这个,所以眼泪一直流,真的很无奈。
解说:这个腼腆的女孩就是马日落,她比拉作小两岁,今年14岁,在谈话中得知,她已经辍学在家好几年了,她只上过小学二年级,以前还不会说汉语,后来在电视上才学到了一点汉语,当我们问她为什么不上学的时候,她是这样回答的。
记者:怎么不上学呢?
马日落:因为我的家里没有人干活。
记者:姐姐可以干活啊。
马日落:姐姐读书。
记者:弟弟呢?
马日落:弟弟啊。
记者:弟弟也读书。
马日落:是的,弟弟读书,所以,我没有钱。
解说:拉作还告诉我们,妹妹已经在妈妈在的时候定了娃娃亲,等妹妹的头发长到腰部以下,就可以成亲了,定娃娃亲一直是大山里彝族人的风俗,放假后的第一天,天还下着雨,拉作和妹妹就准备出去插秧了,这里的六月是播种的季节,前段时间因为稻田里没有水,所以不能插秧,这几天下雨,稻田里好不容易装上水了,所以她们得抓紧时间去插秧,要是错过了,以后稻谷就没有好收成了,稻田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虽然已是六月,但是大凉山的海拔高,常常比山外的气温要低十几度,所以下田插秧必须要穿上毛衣。
在大山深处,彝族人之间还有个十分美好的传统,在农忙季节,这一家若是缺失了劳动力,远方的亲戚和邻居会过来帮忙,拉作的奶奶以前也可以干活儿,但是两年前被车撞了两次以后,现在腰不好了,不能干活儿了。
马拉作:我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和奶奶,和妹妹一起干活,然后就边说边干。
解说:后来我们得知拉作之所以,如此痛恨吸毒和贩毒的人是有原因的,拉作的爸爸之所以开车出了车祸,就是因为他也吸毒,拉作的自尊心很强,她从不愿说爸爸是吸毒导致车祸的。
马拉作:我想当警察,回到凉山,把那些吸毒犯还有卖毒品的,通通抓来坐牢,然后吸毒犯的就把他们戒掉为止。
解说:毒品的危害不言而喻,但是在很多年来,这里的人们没有太多的知识,消息也很闭塞,对毒品的了解很少,而对于拉作所在的这个班级而言,孩子们共同的处境,都与这里是毒品和艾滋病较为泛滥的地区有关,这个&栋梁&班也只是一个缩影,虽然孩子们没有了父母,但是有很多的好心人来关心他们,一些慈善机构也来帮助他们,为班上36名艾滋病致孤学生,提供每人每月150元的生活补助,直到小学毕业。
六一节后的第三天,正巧班里的一个志愿者要离开,孩子们都叫她贺老师,贺老师是两个月前,从红色带基金派来这里,负责孩子日常生活费用的管理的,在一起的两个月里,孩子们和贺老师,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在得知贺老师要离开这里时,孩子们主动要求,在班里开一个欢送会,欢送会前班主任毛老师,带着班上的几个男同学,到校外的商店,购买一些欢送会上的糖果。
记者:大概每个人能分到多少,钱开支完了吗?
学生:没有。
记者:还剩下多少?
学生:剩下一百三十七。
记者:一百三十多是吧。
解说:欢送会上的零食,都是毛老师自己掏腰包买的,为了会上气氛更好一些,他又特地从家里拿来了一对音响,在毛老师心里,这不仅仅是给贺的欢送会,也是给这些孩子们相处六年的一个毕业礼。
学生:六年弹指一瞬,我们已经长大,六年,毛老师张老师,是你们默默。
彝族语:宝贝,懂事点,乖点,好好学习,好,好,好的,将来有一天为彝族同胞们做点事,妈妈,好。
我从大山里走来,是大山养育了我,马蹄的铿锵震撼着大地,浓呛的烈酒摧毁了我的躯体,我是一个彝族人,我常幻想着山那边的世界,我询问漂浮的白雪,可白雪总以沉默回答我,终于有一天我爬上山颠,我才发现山那边的世界依然是山。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PN005]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毒品和艾滋病有什么关系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毒品和艾滋病有什么关系
拇指医生提醒您:以下问题解答仅供参考。
吸毒人员如果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吸毒,经常会有共同使用同一个针头的行为。
如果其中有人感染了HIV,而别人使用了他使用过的针头,由于针管里可能存在他残留的血液,所以HIV有可能被输入他人的血管中,造成传染。
这就是吸毒人员是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原因。
毒品和艾滋病的关系只能这样简单描述:静脉吸毒的人容易共用注射器,这样就增加了艾滋病感染的机会。
毒品本身与HIV 没有关系
但是如果一方是携带者
然后你使用的他用过的针具进行静脉注射的话
那就有很大几率感染。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毒品的名人名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