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代酷睿和锐龙8代和锐龙,3000元该如何选择

8代酷睿和锐龙争当跳水王,CPU市场的黄金时期
自从2017年AMD推出锐龙以来,CPU市场就不太“正常”,过去几年买CPU就买Intel的声音开始没了,市面上CPU的核心开始多了不少,Intel罕见的在一年内推出两代CPU,6核iu首次进入消费市场,”四核8线程高频U天下无敌“的说法开始退出历史的舞台,还有一个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不正常“现象是,本来竞争就很强的锐龙系列CPU,首发开始价格跳水跳的惊心动魄。如今,不仅锐龙,刚刚推出不久的8代酷睿价格也开始大幅度跳水,让人惊叹
&自从2017年AMD推出锐龙以来,CPU市场就不太&正常&,过去几年买CPU就买Intel的声音开始没了,市面上CPU的核心开始多了不少,Intel罕见的在一年内推出两代CPU,6核iu首次进入消费市场,&四核8线程高频U天下无敌&的说法开始退出历史的舞台,还有一个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不正常&现象是,本来竞争就很强的锐龙系列CPU,首发开始价格跳水跳的惊心动魄。如今,不仅锐龙,刚刚推出不久的8代酷睿价格也开始大幅度跳水,让人惊叹。
一切从锐龙处理器价格跳水说起
还记得锐龙处理器刚刚发布时,不到4000元的旗舰R7 1800X正面硬钢售价8000元以上的I7 6900K,让锐龙系列处理器高性价比的印象深入人心,更不用说后来被称为性价比神器的R7 1700处理器。于是无数的DIY爱好者首发预售时就购买了锐龙系列处理器,万万没想到的是,处理器刚刚发售一个月,产品的价格就开始高台跳水了。以R7 1700X为例,首发价格3099元,预售时100元抵300元,为2899元,但发售不久后产品就常年维持在2599元的价格,每到6.18等购物节时甚至会去到2199元的超低价,对比首发价格跌幅接近30%。京东自营都是如此,更不用说淘宝各种套装开车价了。
而贵为旗舰的R7 1800X价格则相对稳定,首发价格为3999元,预售价格为3799元,但上年下半年开始也常年维持在3599的价格。可能是为了清理库存,今年年初AMD又官方宣布部分锐龙处理器降价,其中就包括R7 1800X,此时产品的价格已经低至2599元,对比首发价格跌幅超过35%。
锐龙价格在跳水,首发购买的消费者想跳楼。
Intel处理器比较保值?不存在的!
为了反击锐龙处理器,Intel仓促上马了8代酷睿,并且比以往提前了一个季度发售。8代酷睿性能给不给力?当然给力,在维持了较高频率的同时,提升了CPU规格,增加了核心数,同时官方售价上涨幅度不大。但是由于8代酷睿是匆忙提前发售的产品,产品产能没跟上,CPU发售伊始遭遇各种缺货的问题,产品售价自然也水涨船高,以旗舰I7 8700K为例,发售价格为3299元,不久后就升到了3999元的高价,看上去iu果然很&保值&啊。
8代酷睿性能虽好,但价格对比锐龙处理器还是稍高,流失了不少DIY消费者,直到进入2018年,淘宝上许多售卖8代酷睿的商家开始发力。我们先从入门产品看,I3 8100处理器首发价格为999元,最高时价格去到1099元,但如今在淘宝散片的价格普遍为570元,对比最高价跌幅超过48%。CPU散片是指是直接提供品牌PC厂家使用的一种经济产品,他和普通的盒装处理器在性能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只是没有散热装置),为了方便运输,所以是散片,而且质保只有一年。虽然Intel处理器自带的散热器都基本没什么用,即使我们在散片价格加上50元购买散热器的花费,那么产品的跌幅还是达到了43%,况且很多商家甚至会赠送散热器。
而作为主流的I5 8400处理器,首发价格为1599元,最高价格为1699元,如今散片价格普遍为970元,对比最高价跌幅达到43%,性价比惊人。
而作为旗舰的I7 8700K就更厉害了,首发价格为3299元,最高价格为3999元,如今散片价格为2199元,对比最高价跌幅达到惊人的45%!
iu更保值?首发购买8代酷睿的消费者要表示,自己买了一个假的iu,8代酷睿已经成功把跳水王的称号,从锐龙手中狠狠地抢了过来。
竞争促使降价&  
无论AMD还是Intel,旗下的最新产品价格都疯狂降价,这让一些老DIY玩家很不适应,毕竟以前一个4代酷睿用了三年再卖出去也就比买的时候低个三四百,保值的很。如今CPU市场这种现象,究其原因还是竞争引起的。过去几年主流CPU市场始终是Intel的天下,长期的半垄断地位导致技术更新缓慢,俗称挤牙膏,市场价格也相对&稳定&。在显卡市场,同样定价的新产品会比旧产品性能提高50%,但在CPU市场往往只提高了10%左右。
但这两年,锐龙处理器给CPU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使Intel进步,以入门级产品为例,I3 8100对比I3 7100性能提升不止30%,散片价格却跌到了570元左右,实在是消费者的福音。如果说AMD从2011年推出推土机到2017年推出锐龙为CPU市场停滞的6年的话,那么如今锐龙作为新贵意气风发,酷睿老兵不死依然强劲,可以说已经进入CPU市场的黄金时期。
锐龙和酷睿的较量还远未结束,从各方资料来看,堆核的8代酷睿和提频的ZEN+都只是开胃菜,接下来9代酷睿和使用7nm工艺的ZEN2才是重头戏。
虽然CPU市场竞争激烈,双方大打价格战,产品价格实惠,但显卡市场和内存市场受挖矿和存储颗粒供应不足的影响,价格上涨幅度很大,对DIY玩家而言是一个小寒冬。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如今显卡内存价格大涨,CPU性能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假如不是特别需要,或许可以先观望一下,再组装一台自己的高性能主机。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广告投放:QQ 合作邮箱: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2050号华南电力大厦801联系电话:5
Copyright & nb.com 深圳市专门网科技有限公司 Allrights Reserved ICP备:粤B2-
Copyright & nb.comAMD 锐龙 Ryzen APU 性能测试对比 篇二:锐龙APU磨刀霍霍,八代酷睿跌暴之后能否因祸得福?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AMD 锐龙 Ryzen APU 性能测试对比 篇二:锐龙APU磨刀霍霍,八代酷睿跌暴之后能否因祸得福?
本篇语: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日了,12号10点锐龙APU就会解禁。我找的朋友非常给力,那边已经提前发了货,两款锐龙APU——RYZEN 5 2400G,RYZEN 3 2200G已经在我手上开始了测试。这篇文章和上一篇文章一样,是为锐龙APU的出场做铺垫,如果各位看过我之前的文章,就知道我是个贴图控,基本上每篇文章都有近百张图,这次测试规模更大,为了避免文章过长过分影响光感所以就分段介绍,也算是有预热的效果。&上一篇为显卡篇预热:系列前言在今年的CES展上,AMD终于发布新一代锐龙APU(AMD锐龙桌面处理器,搭载RadeonVegaGraphics),其中包含了桌面、移动、移动PRO三个类型,其中APU首发型号有锐龙52400G,锐龙32200G两款品(具体型号参数如下):可能有人并不知道APU是个什么东西,下面简单说一下| 赞51 评论56 收藏57&上一篇,GT1030与RX550 两张入门级显卡的性能我们已经有所了解,有人很好奇我为什么非要拿出这两张显卡来对比,这里不妨告诉大家,因为我当时通过现在已知的各种数据猜测锐龙APU的性能或许介于这两张显卡之间,那么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到时各位就知道了,这里我答应了帮忙的朋友,因此性能和价格不能多说,不然以后就不能在第一时间与各位分享新的东西了。有一点我可以大胆的猜测,锐龙 RYZEN 5 2400G 与 RYZEN 3 2200G这两款APU,毕竟架构相同,频率相近,CPU 的默认性能应该与1500X及1300X大差不差,超频性能将会成为最终的悬念。酷睿8代CPU,是INTEL为了迎战锐龙,在2017年下半年超计划推出的产品。从一开始的加价销售到如今的暴跌,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分析跌价的原因,除开Z370主板较贵、锐龙性价比较高之外,年底的漏洞风云使得散片市场供大于求也有可能是导致跌价的因素。如今面对第二波锐龙的来袭,INTEL可能也算是因祸得福,无奈中摆出了最好的姿态来面对冲击。OK,不说废话了,直接进入正题。测试平台简介其实测试项目我几张图就可以给大家看完,但是这样太乏味了,写这些评测的目的也就是想让消费者在消费之前更充分的了解商品,所以,下面还是老规矩,为给位送上百图套餐,先一览这些硬件,再来看性能,最后在为各位总结。平台1:INTEL平台下面是我手中有的INTEL平台CPU,通过观察不难判断出,这次其实只要用到两款,一个是4核心4线程主频3.6GHz的i3 8100(对标2200G),一个是6线程6核心,主频2.8G,多核心睿频3.8G,单核心睿频4.0GHz的i5 8400(对标2400G)。为了让两款CPU发挥最大的性能,我为他们准备了较为豪华的硬件平台。这里多句嘴,之前我在测试显卡的时候用到了8700K,有些人说搭配不协调,我当然知道不会有人用8700K搭配GT1030和RX550,我在测试的时候用到8700K,只是想利用较为高端的平台尽可能的消除硬件瓶颈,让被测对象其发挥最大的性能。这次也是一样,我为准备了支持4266内存频率的主板,以及4266频率的内存,我知道正常情况下,不会有人去购买这种高频内存,因为它的售价和其增加的性能并不能成正比,但是正如我上文所说的一样,我不希望留下瓶颈和话柄。我打个比喻,两个人比赛跑步,一个人穿着一身顶级的跑步装备,另外一遍穿着基本的裤鞋袜,如果两个人同时达到终点,或者是穿着基本的运动衣裤鞋袜的人先到底终点,那么穿着一身顶级的跑步装备的人换了一身基本的运动衣裤鞋袜更是跑不过。同样的道理,在其他配件尽可能没有瓶颈的情况下,要是锐龙赢了,那么“来战者”无话可说,要是锐龙输了,我们可以再讨论正常搭配的情况下锐龙是否能找回优势,或是依然劣势。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说我黑INTEL,二来可以让各位了解得更详细更真实。好了,多嘴完毕,主板登场↓主板:ASUS ROG STRIX Z370-I GAMING&&虽然是一个ITX小板,但它的内存却能支持到4333(OC),比许多这个价位的大板要支持的高,这是我入手这款主板的原因。CPU1:INTEL CORE I5 8400&&i5 8400,散片售价已经跌破1000,虽然散片没有质保,这个价位还是值得冒风险的,但是我依然不建议小白玩家入手散片。如果散片搭配最便宜的Z370主板,主板+CPU的套装价格1700元左右,加100元左右能入手盒装的6核心12线程的1600与一般的B350主板。CPU2:INTEL CORE I3 8100&&i3 8100散片售价跌破600直触550,性能与7代i5 7500接近,如果搭配最便宜的Z370主板,主板+CPU的价格在1300元左右,同样价格能入手4核心8线程盒装R5 1400与普通的B350主板。不过最近有大神能破解部分H110与B250主板的BIOS,使其支持8代酷睿的I3系列,这样一来成本就大为下降,的板U售价大约在900元左右,同样价格勉强能购买到4核心4线程的R3 1200与最便宜的B350主板。这里需要注意的是,i5 8400 可以直接设置XMP获得4266的内存频率,但是我手上的i3 8100设置XMP可以开机,但是内存频率只能运行在4133的频率上。散热:INTEL 原装散热器(铜柱型)最近花了20块钱收了一个INTEL的原装散热器,为啥收?因为这个散热器安装起来非常方便,拆也方便,压制还是问题不大……内存:GSKILL TRIDENT Z RGB 4266 8GB*2&之前,我托我台湾的朋友帮忙给我购买四根3600频率的幻光戟用到了我X399平台上,在之前很多测试中,为了达到更高的频率我都拆用了那套3600的内存,相信很多看我文章的人已经熟知。现在的主板内存频率支持越来越高,并且我两套3200幻光戟已经出给了朋友,所以就想着买一套高频内存,今后用。于是我又找了台湾的朋友,老地方买了一套4266的内存,顺丰直发,结果被卡半个月,税了将近300块钱,不过还是比大陆买便宜,只是没那么有性价比了……到手之后仔细研究了一下,XMP可以到4266的频率,默认C19的时序,电压为1.4v,相比3600的C18的时序1.35V的电压,感觉原来的超一超或许也能达到这个效果。不过说到底应该是特挑的了。:PLEXTOR M8SEG 256G&在COMPUTEX 2017(台湾国际电脑展)上,浦科特推出了全新的NMVe通道的M.2接口SSD系列M8SeG系列,定位高端,旨在恢复。M8SeG提供提供128GB/256GB/512GB/1TB四种容量,外观方面采用流线动感设计,拥有不错的散热性能,还获得了IF 2017设计大奖。配置方面,M8&这款固态已经出镜很多次,我这就不多说了,是一个不错的NVME SSD产品,不过我觉得如果想购买的可以稍微等等,貌似9代快出来了,M8SEG或许后面还有降价的空间。平台成品:其实INTEL把风扇的彩色线与顶部的LOGO全部黑化处理,看上去效果还是可以的,可惜INTEL就是INTEL,赌你不会用原装散热,能省则省……OK,测试对象和测试平台介绍完毕,下面直接看测试成绩。CORE I3 8100 & Core i5 8400 性能对比如果光从性价比来看,如果是盒装正行则都差不多,我更倾向于8400,如果是散片,则8100要高于8400的性价比,我个人觉得,若是囊中羞涩,没必要用i5 8400,i3 8100可以看成7代I5,搭配独立显卡玩游戏也是问题不大,配合破解H110主板,这个性价比非常诱人(过完年,我也准备淘一套来玩)。i5 8400与i3 8100的性能在网上已经有很多评测的,这里的就不多说,关键与各位说一说这款INTEL CPU 核心显卡。i5 8400与i3 8100的核心显卡都是UHD 630,其鲁大师跑分在1W4左右,虽然型号都是 UHD 630,但是i3 8100的整体表现要稍稍弱于8400。但是无论是i3 8100还是i5 8400,都能以全特效()流畅运行像《英雄联盟》(1080p全特效 100fps左右)《穿越火线》(1080p全特效 110fps左右)这样的网游,并且能流畅运行3档特效的,经过测试(,默认3档,无抗锯齿,100%渲染,艾萨拉之眼与女巫林地之间飞行一个来回)平均帧率在100fps左右,基本的家庭娱乐算是可以保障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我用的是DDR4 4266的高频率双通道内存,这个因素会给核心显卡带来不小的提升,虽然我没有测试,但按照以往的INTEL 核心显卡特性(HD530)高频双通道内存带来的提升应该是至少超过15%的。平台2:AMD 老APU平台按道理,这篇为AMD的老对手INTEL所准备的文章到此应该结束了。但是说新锐龙APU,不免让人想起老构架的APU。于是我抽空回了趟老家,把我爸妈用的a10 7890k平台拆了回来(其实老人家更喜欢用手机,电脑开机频率越来越低……)准备与新的锐龙APU对比一番,于是就借此文,再与各位回顾一下这款2016年推出的上一代APU旗舰产品——A10 7890K。CPU3:AMD A10 7890K现在A10 7890K已经停产,全网无新,记得京东首发价好像是1200元左右,同期首发的还有ATHLON X4 880K,两者CPU性能差不多。AMD A10-7890K基于Godavari核心,四核心四线程。主频为4.1GHz,睿频4.3GHz,不锁倍频,A10-7890K GPU是 Radeon R7,有512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866MHz。主板:ASUS A88XM-A散热: 冰魄E-4&&A10-7890K是自带幽灵散热器的,后来我把幽灵散热器给了别人,爸妈的这台机器我上了分体水冷,但是由于水冷太大我就没有拆,于是这次我就重新购买了一个散热风扇。之前我用过爱国者的冰魄K4,散热器做工不错,只不过扣具过度设计反而拉低了散热的易用程度,这次购买的冰魄E4易用性得到了改善(使用了非常经典的扣具),做工不错,造型不呆,四热管散热性能符合定位,我觉得在百元散热器中有一定的竞争力。内存:GSKILL SNIPER DDR3 2400 8GB*2&这款芝奇SNIPER F3-GSR DDR3 4G*2台式内存套装使用DDR3现在最高的出厂标准频率2400MHz,并且标称时序11-13-13-31,支持XMP,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1.65V的电压着实有些高了。但是高频带来的高性能确实是实实在在,2400MHz理论上相对于133为了让APU发挥最大性能,购买的DDR3 2400 内存,当时299购买算是比较贵的内存了,时隔一年半现在京东价格699……不过估计是没人买了……硬盘:PLEXTOR M8VC 256G&&因为平时都是测试的比较新的平台,所以用到的基本都是M.2 SSD,之前朋友要买固态所以我把自己闲置850EVO出给了他,这次拿回老APU平台顿时傻了眼……迫于对SSD速度的依赖,没办法只好在买一个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时间紧迫,随意挑选了一下就购买了这款刚上市的浦科特M8V。要我说理由的话有三,一是漂亮,二是漂亮,三还是漂亮……这款固态硬盘使用的3DNAND颗粒,也就是TLC颗粒,读写速度560MB/S与510MB/S,通过A10 7890平台测出的跑分如下:我估计是使用A10平台的原因,外加是系统盘,分数略低,等有机会再好好测一测。上机效果:AMD A10-7890K 性能展示我们可以看到,上一代的A10面对I3 8100除开核心显卡 已经被轰成了渣,不过也不能说A10太差,要知道I3 8100在当时相当于i5 6500。A10 7890K因为受到了单核心性能的拖累,《英雄联盟》(1080P,全特效帧率)平均帧率仅80FPS,居然没打过UHD630,《魔兽世界》(,默认3档,无抗锯齿,100%渲染,艾萨拉之眼与女巫林地之间飞行一个来回)帧率超过,平均帧率120fps左右,还算稳当,把特效提升到5挡,平均帧率49fps,介于卡顿与流畅的边缘。相比八代酷睿,A10-7890K略显难堪。篇后语写完以上内容就已经12号快两点了,等下我稍微睡一下就要加紧测试,尽可能快的为各位带来锐龙APU的正文,本篇文章就暂时到这里。8代酷睿刚上市的时候我真心不看好,主板选择的局限性、价格的虚高,完全就不是锐龙的对手,结果没想到盒装国行8700K这么快从加价的¥3999(实际首发¥3299,我入手¥3200)暴跌到……¥,散片更是一度跌爆¥2000大关,在“痛心疾首”之际不禁为AMD捏一把汗,因为市场是理性的,2017年的意气风发未必能抵挡价格杠杆的死磕,那么八代酷睿暴跌之后能否因祸得福?各位拭目以待。感谢您的收看,欢迎评论和关注。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65)
文中提到的商品
索尼杜比全景声回音壁HT-X9000F&HT-Z9F
slendertone Abs7 Unisex腹部肌肉锻炼腰带
荣耀MagicBook 锐龙版
惠普 光影精灵4代绿刃版 游戏本(苏宁首发)
Libratone 小鸟音响 Q ADAPT 蓝牙降噪 耳机
Aiberle爱贝源W6桌面净水机
BroadLink MFW-LC1联魔法家全屋智能套装
赞58评论42
赞56评论84
赞52评论40
赞1309评论289
赞1000评论353
赞768评论375
赞740评论321
赞432评论194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正在阅读:八代酷睿和锐龙都出大招了,还不赶快换主板?八代酷睿和锐龙都出大招了,还不赶快换主板?
  【PConline 导购】2017年对于DIY的玩家们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惊喜的一年。相对于以前CPU每一代并不大的性能提升,2017年,CPU的两大巨头都先后推出了的新一代处理器非常有诚意,性能的提升非常之大,这让攒机一族有了更好更便宜的选择。从官方数据上看,Intel推出的第八代CPU系统性能比七代提升了56%,AMD推出的Ryzen系列的CPU也是性能大幅提升。现在,小编就介绍几款值得买的CPU给大家,攒机的玩家们赶快剁手买吧!&推荐产品:英特尔(Intel) i5 8400 酷睿六核 盒装CPU处理器参考价格:1579元  酷睿i5 8400的基准频率2.8GHz,作为不锁频&K&的处理器,单核睿频最高达4.0GHz,缓存提升到了9MB,内存频率也提升到了DDR4-2666MHz。这次,Intel在物理核心数、供电、超频和内存上都有所优化,使其八代拥有更强劲的基因,更澎湃的能量。电商价格读取中...  在发热量方面,i5 8400处理器表现也非常出色,买过的玩家普遍都说温度真的低,吃鸡最高才四十多度。同时,在功耗方面,i5 8400处理器比上一代i5 7600k功耗还低,TDP仅65w。在游戏体验方面,它的平均运行帧速比七代的i5提升了33%以上,性能非常强悍。  在编辑4K 360&视频中,i5 8400的编辑速度比上一代高出32%,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i5 8400 CPU采用了6核6线程的设计,我们需要同时运行非常多程序的时候,特别需要多核多线程,它能大大提升运行速度。  推荐理由:酷睿i5 8400处理器物理核心数比上一代多了两核,性能上直接碾压上一代i5 7500,在某些性能上也能超越i7 7700处理器,价格却比i7 7700便宜很多呢。无论是骨灰级玩家还是海量内容创造的办公族,i5 8400处理器都能给你们带来流畅高速的使用体验。&推荐产品:&i3 8100 酷睿四核 盒装CPU处理器参考价格:999  作为酷睿八代的CPU,i3虽然比八代i5低一级,但是其性能和i5 7500不相上下。其采用四核四线程的规格, 6mb的内存,3.6GHz的基本频率,规格和i5 7500差不多。 & & &&电商价格读取中...  同比七代i3,其性能提升非常之高。i3-8100集成了UHD630核心显卡,用户就可以省下买独立显卡的钱,对于主流的网络游戏,比如LOL、Dota等都能很好的应对。还带风扇,和散热器,安装也非常简单。  推荐理由:作为入门级别的CPU,虽然八代处理器目前只能适配3系主板,现在市场上的3系主板只有较贵的z370适用,但今年b系列3系主板就要出来了,如果不着急装机的玩家可以等其发布后再考虑,如果b系列的出来,八代i3配上主板,性价比很高。而且考虑八代i3,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以后可以升级更高性能的CPU。&推荐产品:锐龙 AMD R5 1400参考价格:949元  R5 1400作为千元甜点级别的CPU,其采用的但是14纳米的zen架构,zen架构是一次真正从底层开始完全重新设计的CPU架构,性能和能效并重。IPC比上一代提升了40%,切换电容改进了超过15%,这真的是非常大的突破。电商价格读取中...  R5 1400内置4核8线程,8M三级缓存,基础频率3.2GHz,睿频可达3.4GHz。其不锁屏的设计和操作简单的一键OC能让我们轻轻松松超频,非常棒。其自带有一个9cm下压式散热器,不用担心CPU的散热问题。电商价格读取中...  推荐理由:R5 1400超频体验非常不错,在渲染工作下,多线程的优势更体现的淋漓尽致,能最高支持3200MHz的内存。在游戏应用方面,其游戏体验和i5-7500差距完全可以忽略,在专业应用方面,高宽带的内存和多线程使得图像处理等方面更能体现它卓越的品质。&推荐产品:锐龙R5 1600参考价格:1449  作为一款中端大杀器,R5-1600的配置一点不低。其6核12线程的规格就非常让人惊喜了。基础频率3.6GHz,动态加速最高能到4GHz,TDP65w,而且不锁频,可以超频。温度方面,R5-1600满载的时候维持在58℃,待机时候32℃。电商价格读取中...  如果玩家想要超频,可以跳过BIOS,用官方自带的Ryzen Master Utility进行超频,修改版的比较完善,非常适合小白用户。12线程能带来更流畅的视频预览,更少的转码时间,这对入门的视频用户而言,这点非常令人满意的。  推荐理由:R5-线程的设计,相比4核8线程的性能好很多。测试中,R5-1600均有10%以上的提升,而且自带散热器也能非常好的控制处理器的发热。这款处理器非常适合对性能要求较高的专业级用户适用。&推荐产品:锐龙 R5 1600X参考价格:1649  R5-1600同样也是六核十二线程,而且能自动超频,这对不会超频的小白用户和懒癌用户来说非常有爱,非常省心。相对于其他140w的TDP的CPU,R5-1600X的TDP仅为95w,处理器在运行的时候能更安静,更省电。电商价格读取中...  相比,R5-X具备更高的主频,特别是在超频之后,R5-1600X性能有提升,多线程测试中,1600X已经接近1700,这非常的超过我们的预期。对于很多游戏,R5 1600X几乎没有拖后腿的。    推荐理由:R5-1600X的睿频功能非常的让人省心,据外媒报道,有些用户拿到的1600X居然被&开核&了,一开机就是8核16线程的,开了核的CPU性能直追R7-1800X。这真的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总结:2017年,AMD和Intel都给我们带来突破性的CPU产品。两个系列的产品性能提升都超过了我们的期待。小编介绍的这几款CPU都有着价格优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品牌信仰来选择,也可以从使用功能方面选择。比如预算不足的话,可以选择入门级的,玩很多游戏都能体验很好,如果要做视频编辑和渲染处理等专业工作,可以选择AMD的锐龙系列的,它们的表现非常不错。小编相信,经过介绍,大家心目中已经做好了选择,赶快入手一款吧。或者因为B级3系主板还没出来不敢买,你也可以先囤着,有可能B板出来后,八代酷睿就要涨价了哦。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当前位置:&>&&>&
详解26款CPU第8代酷睿和锐龙处理器
时间: &&&&来源:
&&&& 游览量: 次
昨天有小伙伴想装机,但是分不太清楚CPU目前都有哪些,又该如何选择。其实小编推送过很多装机内容,但是没有将这一代CPU全部集中在一起对比,可能很多小伙伴在判断上少了一些参照,今天小编就把所有8代酷睿和锐龙处理器整理出来,方便大家对比。
酷睿处理器
小编要先说明,一共14款酷睿处理器中,有几款是尚未上市的产品,包括奔腾系列和赛扬系列,还有部分i5、i3处理器,但是他们同属第8代酷睿处理器,所以最终还是放在一起说了。
首先要说,目前选择处理器的时候,在频率、线程上的取舍,小编一直有自己的方式:玩游戏为主,关注主频,越高越好,多核心可以次要考虑;对多任务有需求的,着重核心数量,而不是频率为主;对于日常应用为主的要求,功耗是第一考虑要务;高端用户自然是带K可超频的i7 8700K最好,没啥可说的了&&
举例来说,单纯从游戏角度讲,不考虑旗舰处理器情况下,i3 8350K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因为主频足够高,游戏的测试下来性能表现也很优异;多任务需求繁重的用户,考虑i5 8400是一个很好的选择,6核心6线程足够支撑应用需求;日常应用为主的,待奔腾G系列上市不妨考虑,届时H310芯片组主板也将上市,配套价格会很诱人。
锐龙处理器
锐龙系列处理器可谓十分精彩,尤其多核心性能真是越级的存在,性价比十分突出。不过相比8代酷睿处理器,游戏性能方面的表现会略有差异,这是因为内单核心性能的差异造成的。
先说说入门级选择,在8代奔腾上市之前,R3 1200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性价比十分突出,毕竟加上配套主板也就是千元水平,4核心8线程,应对日常使用要求毫无问题了;中端用户小编强烈推荐R5 1600,虽然加上主板大约是2000元水平,比使用R5 1400贵了接近500元,但是核心线程数也由4核心8线程扩大到6核心12线程,缓存也翻倍达到12MB,多任务数据处理能力真不是R5 1400可以媲美的;高端的锐龙7乃至撕裂者小编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这是今年十分抢眼的高端主力产品。
主板配套怎么选?
配套主板对锐龙系列来说其实特别简单,锐龙7配套X370芯片组主板准没错,B350M芯片组可以覆盖整个R5系列处理器甚至是用来搭配R3系列,如果是纯粹入门级产品R3搭配A320芯片组准没错。
8代酷睿就没那么好运了,因为上市过于仓促,市场截止目前就只有Z370芯片组主板一个选择,不过在2月份,搭配赛扬、奔腾乃至i3的H310芯片组主板,以及i3、i5的&正牌&搭档H370/B360芯片组主板上市,情况就会好很多了,届时带有核心显卡的8代酷睿处理器在搭配主板时选择就会多很多。对了,B360芯片组主板其实是B250芯片组的升级换代产品,无奈AMD锐龙系列处理器的配套主板中已经使用了B350来命名中端产品,Intel只能将计划中的B350更名为B360,颇有&哼,就要大你10点!&的感觉&&
系统之家教程排行
12345678910
最新windows系统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锐龙和酷睿哪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