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国你就不知道,外国人吐槽中国数学平时都是怎么吐槽我们

无线济南客户端
济南发布客户端
泉城蓝客户端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老外吐槽国内挨宰不如出国游
老外吐槽国内挨宰不如出国游
日 08:49 来源:专业主义
  10月4日晚,南京的朱先生和四川的肖先生,在青岛旅游时到一家名为“善德成烧烤”的餐馆吃饭,各自点了一份标价38元的“海捕大虾”,结账时却被告知按每只虾38元收费……打110报警、打工商局、物价局和政务热线投诉都无果,两人最后分别支付2000元和800元才得以离开。
  此事5日在微博曝光后,多家媒体跟进报道,引发网友热议。青岛官方随后作出调查处理:对涉事烧烤店罚款9万元,责令停业整顿并吊销营业执照;青岛市北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被停职检查,市政府有关部门对该区物价旅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并着手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外国媒体和网友这几天也纷纷吐槽“青岛1只虾38元”宰客事件,看看他们是如何评论的。
  英国《镜报》网站转引了善德烧烤店老板的辩解:之所以按每只虾38元的高价收费,是因为“这些虾都是从海里新鲜捕捞的”。不过,文章指出,老板的辩解在微博遭到中国网友痛斥,指责他“贪婪”、“无耻”、“自私”和“可恶”。
  网友“Magoo”在这篇报道下跟帖评论:“我在中国厦门生活,最近花大约4.5英镑(约合44元人民币)买了2斤明虾,有18只。要知道,在中国长假期间,像青岛这种旅游热门地点,物价都是飙升的,一些经济型酒店的房价能涨到平日的五倍。如果你想在节假日到中国旅游,以上算是对你的忠告。”
  在专门编译转载中国热门网络新闻的chinasmack网站上,也有数十人评论“青岛1只虾38元”事件。
  网友“hyuugasaki ”说,这跟她知道的海南三亚宰客事件差不多,在三亚一些餐馆,当你问“这鱼多少钱一斤”时,店家捞起鱼报出天价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鱼杀掉,根本不顾你有没有说要不要,强卖给你,“与其到外面餐馆挨宰还不如在酒店里吃;算算开销,与其到那些充斥宰客行为的中国热门景区旅行,还不如一些算下来更便宜的国外游……”
  网友“Mark Jacobs”则发问:难道法律没规定要在菜单上明码标价吗?有人跟帖回答,菜单是有明码标价的,但中文里没有单复数的区分,比如“虾 35元”既可以指单只也可以指数只,青岛烧烤店老板正是钻这个漏洞玩文字游戏来宰客(编者注:青岛涉事烧烤店菜单下方有行字“以上海鲜按个计价”,但顾客询价时被明确告知38元是一份的价格)。
  很快有网友回复慨叹:“5000年中华文明竟然没有创造出中文复数称呼……”网友“Mark Jacobs”则支招,参照英文规则,以后中文字后面加个“s”代表复数就好了,比如“虾s”就表示数只虾,他还开玩笑:“如果中国人采取了这个办法,记得感谢我,奖励一盘明虾就好了……”
  英文论坛thedailywtf上,有网友提醒:到热门旅游地旅行,消费时务必多留神。一位匿名网友说:如果你到意大利罗马等地旅游,要千万小心价格,一不留神你就点了一杯你以为只要1.5欧元(约合10.7元人民币)、实际上却要15欧元的咖啡。他还说,如果店家卖的东西价格远超“合理水平”,有必要提前向顾客细致解释为什么卖的那么贵。
  另一位网友“skotl”以亲身经历为例,讲述提防“宰客”经验:有一次,他和三位朋友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旅行,刚吃完一顿奢侈晚餐,一位朋友说“看,那款苏格兰威士忌只要2美元一杯”。其他三人认为这个价格根本不可能买到,因为瑞典物价挺贵,为什么这款威士忌却如此廉价?经过询问,服务员说:“2美元是指1毫升……”也就是说,买一杯要花掉大概70美元。
  老外聚集的shanghaiist论坛上,网友“mr.wiener”说,这种宰客的店,怎能指望有回头客呢?网友“Yue”回复:“我猜这是专门宰游客的店,来一个宰一个,根本不考虑回头客。真希望更多游客能看到这则新闻,未来不会上当受骗。”
  英国广播公司(BBC)6日-7日追踪报道了青岛烧烤店宰客事件,认为它在中国引发了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全国性愤怒”。报道说,公众对“1只虾38元”的愤怒,不仅指向涉事餐馆,也指向青岛有关部门不作为、未能对涉事顾客提供帮助。
  BBC报道援引香港科技大学学者丁学良的话说,尽管大陆早就建立了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但是,“在很多地方,这些维权机构就像装饰,有关部门因担心伤害当地经济并不愿意严格依法行事。很多时候,你可以投诉抱怨却往往无济于事,因为执法部门会‘踢皮球’。”
  新加坡报业AsiaOne新闻网站8日除了关注青岛宰客事件,也关注了国庆长假期间发生在云南丽江的酒托现象。报道说,类似事件在中国屡见不鲜。
  AsiaOne采访了北京交通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衍用,他说,在旅游旺季出现这种欺诈丑闻已是常态,中国游客仍高度依赖公众假期,很多旅游目的地希望在七天长假内赚得盆满钵满,“不过,这不是商家可以欺诈游客的理由,现在中国人到国外旅游的成本已很低,一些游客已经享受过国外游的高质量服务,他们将再也无法忍受国内游可能遭遇的各种憋屈”。
  上海资深游客张慧就是一个例子。她说,由于国内游的服务太差,她更喜欢国外游,“国内游时,我们总会担心上当受骗,比如出租车司机绕路多收费,导游会带你买伪劣纪念品拿回扣……这些都很可怕”。
  你呢?你怎么想?
  ■链接:外国如何治理商家宰客
  美国:商家宰客会被吊销执照
  美国设有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它规定商家必须明码标价,超收该价格即为违法,消费者可索赔或打311热线投诉。2015年5月,纽约一个小贩因以30美元向游客出售原价3美元的热狗而被吊销执照。此外,美国还有民间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提供各类信息,为消费者提供各类帮助。
  法国:商家欺诈可坐牢两年
  法国《消费法典》规定,如果一个行为造成了混淆的风险或是作出欺诈陈述,则可以认定为商业欺诈行为,欺诈者将面临最高两年的监禁与最多37500欧元的罚款。此外,法国官方还主动监测物价变动,甚至派人卧底调查景区物价水平。
  泰国韩国:观光警察随叫随到
  为解决乱收费、宰客、治安等问题,泰国和韩国都设立了观光警察,随叫随到,为外国游客排忧解难。韩国的观光警察,超过一半能直接用中、日、英等外语跟游客沟通。
  (本文为独家编译稿件,链接来自网易另一面)终于找到这个视频了!薄瓜瓜接受鲁豫采访。1分30秒他说:我出生100天的时候,我表妹刚好出生,我表妹比我小265天。我想吐槽:你的数学是语文老师教的吧!数学不好的全出国了!!!【人人网 - 分享】
终于找到这个视频了!薄瓜瓜接受鲁豫采访。1分30秒他说:我出生100天的时候,我表妹刚好出生,我表妹比我小265天。我想吐槽:你的数学是语文老师教的吧!数学不好的全出国了!!!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喜欢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也爱看
不可能老子最可爱
热门视频推荐
热门日志推荐
同类视频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哎呀我去 2016 已完结,44集全
本视频由声明原创。不出国你就不知道,外国人平时都是怎么吐槽我们的不出国你就不知道,外国人平时都是怎么吐槽我们的柳橙留学百家号虽然现在是21世纪的某年某月某日,但是!! ——成长在内蒙古的同学是不是还是会被追问:“你们那儿是不是骑马上学?”(内蒙人说了:你们谁再说内蒙人是骑马出门的我就用马撞死他!)新疆的朋友们是不是总被误以为每天都吃哈密瓜和葡萄?谁说的“好女不嫁莆田郎,好男不娶福州女”?“呦,你东北人还怕冷啊?”其实,不止在国内大家对地域间的文化有各种各样的误解和标签,不管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有脑洞大开的小伙伴对不同国家文化产生的各种匪夷所思、天马行空的想法。想起我大学的舍友,她是在斯洛文尼亚长大的中国姑娘。以前她告诉我,小学时父母准备把她转回国的时候,她死活不愿意,大声嚷嚷着:“我不要回国,中国没有空调,会热死人的。”#额,不知道她在哪本“童话典籍”里知道了这样的中国…之前在综艺节目《世界青年说》里,谈到对中国的印象,就有外国友人问:“中国人是不是不刷牙啊?”“你才不刷牙,你全家都不刷牙!”其实这并不是外国友人读书少才发出这样的疑问的。《THE COLLECTIVE INTELLIGENCE》在2013年就发过这样一篇稿:“Nearly Half a Billion People In China Never Brush Their Teeth”。配图长这样:Via The Collective Intelligence文字长这样:根据健康部门的调查:将近一半的中国人从不刷牙。中国预防医学协会相信只有9亿农村人口会常规刷牙,剩下的4亿城市人口里只有10%的人做到了正确清洁牙齿。甚至有很多地区因为传统和贫穷问题,一直采取用绿茶取代牙膏的方式刷牙。这样看来,终于明白为什么总有外国人会问出诸如中国人为什么不刷牙这样的问题,再加上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这种对中国的观念就会被极速放大。这条新闻底下的Facebook评论充满了“Yuck”,“damn it”,“disgusting”的字眼,可见大家对中国的偏见还是不小的。在《世界青年说》的原版节目韩国《非首脑会议》里还有更多对中国文化的不解现象,比如:中国人嗓门很大,聊天的时候简直忘我。尤其在公共场合,感觉“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这条教育准则根本就是个自我嘲笑。我的小伙伴在出租车上跟我聊得火热的时候,突然一提嗓门,感觉司机都一哆嗦。张玉安在节目中解释这是中国的一种热情文化,但其实问题也要辩证地看待。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在很多情况下有“不拿自己当外人”的这种状态,然后不自觉地破坏了周边的宁静,但其实非要把大嗓门说成是中国人的毛病也没必要。我经常在美国餐馆听到一群老外爆笑,pub街吵得音乐都听不清楚。最后的最后,要论起说话大声的程度,很多韩国人说话真跟吵架一样,而且很聒噪,这并不是国家歧视,有的时候语言文化情感表达就是这样设定的。所以被韩国同胞质疑嗓门大的问题,还真让人有点面瘫!再来说说另一种被外国学生普遍默认的“中国行为”——“作弊”。记得一次我的泰国同学考完试很无奈地跟我说:“我很担心大家都考得不错然后我发挥得不好,导致我成绩level会很低。”我下意识地说:“Don’t Worry!”她解释说:“因为班里大部分都是中国学生,考试的时候他们基本都在抄,我不是‘Majority’也没人可抄,所以很担心。”听完这句真的大写的尴尬癌犯了!她倒是也没有说对作弊现象很生气,只是默认了这一现象觉得有点吃亏罢了,而这样的心态更让我觉得沮丧。确实,在美国考试,起码我们学校我参与过的考场,抄袭根本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甚至你不抄人家还觉得你“学霸”或者“装逼”呢。其实我也看到不少“学霸”考试刷手机,没什么稀罕的。有一次考试,听中国TA说教授监考时看到一排中国学生在抄,明里没说话,改卷子的时候让TA把那一排同学的卷子拿出来,仔细比对和批改。有些人可能已经按捺不住:“外国人就不作弊吗?”当然不是,我也看到各种白人小哥想抄中国学生的,毕竟中国学生能给他们“稳稳的幸福”嘛,还有抄得更狂的就是印度学生了,此处省去一万字……耶鲁的心理学公开课里教授说:作弊有时候可能和教育并没有特别绝对的关系,有的时候处在一个作弊的环境里,人就更趋向于愿意去作弊。作弊和国家标签并没有绝对相关的关系。在3月19日的《奇葩说》节目里,高晓松说的故事里有一句话供大家分享:“人不要脸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谁能发誓自己从小到大都没试图过作弊呢,但是事实上从小到大都没做过弊的人真的不是少数,所以学会节制是一种很好的自我管理,“不要脸”真的不能当饭吃,更别说带着中国的标签“不要脸”了。在外国人中,同样类型的偏见实在太多。比如,我采访到一位白人同学,他说自己倒是没有什么偏见,只是有一次放学亲身参与了一次“歧视”。三人行,有一人问哪里加油比较便宜,一个白人小哥说:“Go to ask Chinese doctor, she will show you the cheapest place!”(“去问那个中国博士,她准能给你找出方圆多少迈内最便宜的加油站。”)言语中带着戏谑的味道。中国人的消费观总让很多外国人不解:他们到底是抠门呢,还是节省呢?用小沈阳的一句话回答: “大哥,这个可以有!”被采访的同学M说:“我有个朋友去韩国旅游,住的地方不是什么穷乡僻壤,主人很nice,临走前一句话雷到我朋友:‘这里是洗衣机,你们中国没洗衣机用吧,我教你怎么用’,临走前主人给他准备了一套牙刷牙膏,教育他不管在中国有没有这个习惯,住这里必须刷牙。”#哭笑不得脸呵呵呵呵呵上述只是冰山一角,前方铺天盖地的外国人奇葩想法要来了,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学ABCD ……提问,大家准备接招!A:“中国人是不是什么都吃啊?吃老鼠,吃青蛙, 吃…….”@A:“再说下去我要吃人了。”A信了3秒,清醒过来。B:“我在美国的中餐馆饭后都有送‘fortune cookie’,去年去中国旅游几乎吃过的所有餐馆都没有,为什么?”@B:“Mmmmm, 因为他们把lucky小纸条放在菜里了,你可能已经都吞掉了。”#奸笑C:“你们是不是都会功夫?”@C:“岂止是功夫,我们还会吞云吐雾,你不知道咩,我做了个法术就来美国了,你回中国还要坐飞机。”#咳咳D:“中国媒体报道有多少真实性?说错话是不是立马会被神秘人抓起来?”@D:“会啊,记得上海地铁里有个人因为拒绝安检生(双)煎(肩)包,被抓了!口音说错也会害死人的。”E:“中国女人好像对自己国家男人兴趣不大,对白人甚至日韩的男人兴趣都很大?”@E:“错了,可能是中国女人对男人的兴趣不大,而外国人长得恰好比较像女人?我也不太清楚,这方面我们还在争取解放……”留学在外的小伙伴,是不是曾几何时,或多或少都有被外国友人对中国的无敌脑洞震惊到。不管是歧视、偏见还是事实,我们都要抱着辩证的态度去看待这些“匪夷所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柳橙网每天为关注留学的小伙伴提供最新留学资讯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柳橙留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留学成功,就选柳橙!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国人吐槽汉字难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