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荣耀10指纹识别不灵敏湿手解锁灵敏吗,用过的大神说说呗,有荣耀10指纹识别不灵敏灵敏吗

【TechWeb报道】关注手机行业的朋友一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年三星率先推出了真正从手机设计结构上调整的全面屏幕手机Galaxy S8。不过这台令人大声惊呼的牛X产品却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设计,后置指纹识别模块。
一直以来三星都是正面指纹识别的忠实用户,在指纹识别这个东西刚刚出现的时候,原本是有很多类型的,比如触摸式、按压式、滑动解锁式等等,从视觉效果上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以HTC产品代表的背面,另外一种是以苹果、三星为代表的正面两种的(当然,索尼的侧面指纹比较另类,非常少见所以就不说了),但最近两年,你会发现正面指纹基本上已经一统天下了,背面指纹手机越来越少,包括HTC等品牌已经逐渐改变了产品设计。
在这个大前提环境下,三星竟然反其道而行之,而且这个指纹识别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功能,所以被人质疑是一种开倒车的表现。但仔细想想也可以理解,毕竟现在全面屏还是一个新鲜事物,配套的技术支持不到位,指纹识别就是明显的例子,所以三星迫不得已放回了后面。实际上不光指纹识别支持不到位,前置摄像头、扬声器、传感器等等一系列的功能模块都跟不上,所以真正100%全面屏手机是短时间之内无法见到的。
不过全面屏幕设计的出现却意外的引发了行业内对于指纹识别问题的关注,一方面是大家或许难以接受这种&倒退&式的设计样式,另一方面是由于苹果全面屏幕手机iPhone 8的传闻让大家亢奋。不管指纹识别如何,全面屏幕手机似乎是今年最热门的流行趋势,因此谁能先把指纹识别放在屏幕里面就一定能成为焦点。
指纹识别真的那么有必要么?
不过大家在关注指纹识别技术的时候似乎忘记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指纹识别本身的应用和实用性。似乎包括苹果在内,大多数指纹识别手机和功能都只是个摆设而已,除了让解锁更快之外没有什么实际性的作用。
指纹识别是一种生物识别安全技术的衍生物,目的并不是识别人体的指纹,而是通过指纹对照来认证主人信息,从而解锁信息和密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特点,比如指纹、耳纹等等,独立性很高,所以通过这些内容识别身份按理说是非常方便的,其实这个技术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在中国有记录的指纹画押方式可以追溯到唐朝。
现代手机上应用指纹技术还没几年,苹果是从iPhone 5s时代开始使用的,而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些Android开始使用了。之所以安全是因为指纹识别模块相对独立于手机运行,你输入的指纹存储在这个模块当中,是经过加密的单向通道,因此不存在破解指纹本身库本身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手机不会被破解,因为指纹并不是唯一解开你手机的方式,通常还会要求输入4或6位数字密码或者图形密码,这都是辅助解锁的方式,以免指纹识别出现问题的时候应急使用。所以指纹识别所谓的安全性并不是那么有价值,因为完全可以绕靠指纹解锁你的手机,比如前阵子美国沸沸扬扬的枪击杀人案犯人的手机iPhone 5c,因为苹果不帮助FBI解锁而导致了社会争论。最终以FBI寻找一家以色列的安全公司帮助解锁手机而告终,所以手机还是有方法被破解的,只是跳开了指纹识别这个步骤而已。
目前指纹识别功能已经经过了数年发展,但应用环境和场景并不多,最主要的地方就是用来解锁手机初道密码或者文件加密,一些支付比如支付宝、支付、苹果Apple Pay等等支持指纹免密支付功能。
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太多其他作用,不过也正是因为少量的几个功能,让指纹识别成为手机必备的模块之一。快速解锁本身就很有吸引力,现在只需要按一下就可以点亮并解锁手机屏幕,相比原来节约了时间和步骤,而且相比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等方式,不受光线和环境影响。
因此短时间之内,似乎还没有能替代指纹识别的技术出现,相信很长一段时间指纹识别依然会是主流。
三种主流指纹技术 哪一个更适合屏幕下?
看上去都是指纹识别,但技术和原理并不相同。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指纹识别解决方案有三种,分别是电容指纹、光学指纹和超声波指纹识别三种。我们现在使用最多的就是电容指纹识别。与我们电容屏幕工作原理差不多,利用分辨率感知指纹的纹理来进行存储和识别。
不过刚才我们也说了,今天的主题是屏幕下方指纹识别,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现在常用的电容指纹识别方式不可行。因为这种方式大多数都需要开孔,由于穿透力和工艺良率原因全面屏幕很难使用。
目前适合于全面屏屏内指纹识别的只有光学指纹和超声波指纹两种。
光学指纹识别常见于打卡机设备
光学指纹识别:首先说说光学指纹识别,因为这个技术应用的最早,现在依然有很多门禁、打卡机等等在使用这种技术。技术原理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将瘦猴子放在光学镜片上面,手指在光学镜片上,手指在内置光(可见或者不可见光)照射下从底部摄像三棱镜,射出的光线根据手机指纹纹理表现的光暗表现不同,通过投射到的耦合器件,一般是CMOS上面,来识别指纹所有独特的特征。其实这种技术很早以前就有了,不过由于光学本身的特点,所以集成到小模块当中,应用到手机上是个难点。另外光学指纹识别之前有一个麻烦的地方,就是如果手上有油污或者汗水,识别效果就会大幅度降低。
超声波指纹识别:这算得上是比较先进的技术了,之前小米5S手机上曾经使用过高通公司第一代超声波指纹识别,需要特别提示的是,虽然芯片是来自高通公司的,但整体解决方案是欧菲指纹模组公司打造的,使用高通的芯片加上其他电路和材料,打造成适合在手机上可量产的模组。不过第一代欧菲实际表现并不好,消息称当时因为指纹Sensor耐高温不强,温度较高就不灵敏了,超过80度就很难识别,虽然一般来说手机不会到这么高的温度,但整体使用体验不算太好,尤其是乐Max2手机更是表现不佳。不同的是小米手机的销量非常高,往往用户会在各种地区和环境下使用,一旦有反馈体验不尽如人意之后,他们会在之后的产品上做出反映,因此小米之后的机型就不再继续使用了。不过据说第二代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vivo在MWC2017上海展会上展示的那种。
超声波指纹识别相比前面两种,算是比较新鲜的技术,手机领域当中2015年才由高通公司商用并且展示出来。其实相比另外两种,还是有很多优势的。第一穿透能力很强,比如手机常用的后壳铝合金、有机玻璃、人工蓝宝石、塑料等等。甚至可以穿透1.2mm以上的OLED屏幕。第二对于手指检测很直接,无论你的手是干还是湿,是否有油污,都有极高的识别率。第三安全性比较高,可以通过阻抗、皮下血液流动甚至是心率相结合,活体或者立体指纹识别,虚假指纹很难通过检测(现在还没有商用,不过虚假指纹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活体指纹识别和更安全的生物验证势在必行,为未来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当然了,超声波也有很多问题,比如解锁反映速度比电容指纹识别速度慢、功耗比电容指纹识别高等等,另外目前来看,只有三星、LG等公司的柔性AMOLED屏幕比较适合,其他硬质屏幕则不合适,而现在市场上只有三星能够大规模供货,因此产能会很受限制。另外,使用之后就不能贴膜了,贴膜有可能会影响指纹识别的精准度,现在流行的钢化玻璃膜则基本上都废了。这些小问题还需要解决,不过总体上看超声波技术还是最被寄予厚望的。
当然,也有传闻说苹果要使用光学指纹识别技术,但现在还没有进一步证据,恐怕产品发布之前是不会有太多透露的。
vivo在MWC上海展出的到底是什么?
首先实现屏幕下指纹识别的厂商究竟是苹果还是三星?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今年上海站MWC2017上vivo竟然展出了首款屏幕下方指纹识别。在现场我也曾经近距离体验过搭载了屏幕下指纹识别的手机。vivo在现场明确写到了是和高通公司联合开发的,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二代欧菲超声波指纹模块。
现场vivo使用的样机实际上是在vivo Xplay6黑色版本改来的,所以大家不用纠结为什么屏幕下方指纹识别还会留着实体Home按键,因为原本就是Xplay6手机,没有单独做一台全新工程样机而已。现场体验原本的Home按键和指纹识别都屏蔽了,没有实际作用。在开展第一天,我抢在大批观众入场之前录入自己的指纹体验了一下。屏幕下方指纹识别是有作用的,可以识别我的指纹,换一个手指无效,按压在区域外的位置是无效的,屏幕上图像的指示所以不容易按错。不过只是一个展示的Demo,所以没法体验更多的指纹场景,仅仅展示了识别和解锁的过程。
相信关注过这个新技术发布的人应该都看到过有不少人认为速度比较慢,的确,解锁的速度相比现在常见的指纹识别慢一些,但比输入密码或者图案解锁还是快不少的。我认为之所以速度慢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现在技术还不太成熟,毕竟你要区分手指在屏幕上究竟是进行正常的滑动操作还是要识别指纹,另一方面可能与大家不适应新的方式有关。
曾经有人质疑,vivo这不就是将现成的欧菲和高通的第二代解决方案揉进屏幕里面你么,好意思说这是他们自己的新技术发布?的确,vivo使用的是这个解决方案,但现在手机行业早已经是个供应链分工明确的时代了,一家手机厂商如果能够达到vivo这样的地位,必然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一定的开发能力。而且看似只是将一个现成的模块装进去,但要知道软硬件适配、空间的规划利用等等方面下功夫。
之前我们提到了超声波屏幕下指纹识别有几个前提条件,因为穿透屏幕的厚度最高可以到1.2mm,所以首先是要使用AMOLED柔性屏幕,因为厚度和本身柔性的原因,vivo旗下的X系列和Xplay系列都三星AMOLED屏幕的使用者,除了三星自己的产品之外,苹果今年也大量采购了三星的OLED屏幕,据说数值高达7000万片,本来就捉襟见肘的OLED屏幕供应会更加短缺,这就意味着更多的厂商拿不到三星屏幕,而国内手机厂商当中vivo绝对是实力可以排名前五甚至更高的,加上一直以来良好的合作关系(国内首款双曲面手机也是vivo的Xplay5s)不用担心拿不到屏幕的情况。
当然如果急于用在手机上,并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vivo开了一场关于新技术的发布会。现阶段还不知道直接应用到手机上能否有良好的体验,至少年底之前我们是见不到搭载该技术的手机,现在还有很多细节不够成熟,能否大规模量产也是个问题。无论如何vivo已经抢先给出了一个屏幕下方指纹识别的解决方式,并且也有能力在未来一年内的某一款产品上使用这项技术,相当于对外宣布了未来可能的产品特性规划,对于vivo来说这就足够了,已经提升了在公众眼中的整体品牌形象。
大家为什么都在关注苹果?
在很多新技术领域,苹果都不是缔造者,也往往不是首发,但毫无疑问在很多情况下他们都是最佳体验的创造者,成功将一项&新技术&变为&受欢迎的新技术&。
这也就是为什么苹果经常给人一众能够带动潮流却&不勇于&尝鲜的形象,按理说苹果内部应该是进行过大量尝试的,只不过很多没能展示到公众面前而已。这一点很多大公司都是一样的,比如微软和谷歌。
而且可以确定除了三星之外,苹果也会加入全年屏幕的行列当中,全面屏幕意味着只有两个大方向上的选择,第一是继续使用指纹识别,第二是完全舍弃指纹识别。而使用指纹当中还有两个不同的选择,要么开发出屏幕下方指纹识别,要么像三星那样使用后置指纹识别。现在外界传闻很多,不过主流的观点和供应链条消息已经基本忽略了背部指纹识别的模式,究竟能否实现屏幕下指纹?还是干脆的舍弃?相信苹果也很难做出抉择,毕竟Apple Pay等功能还需要指纹验证,直接放弃相当于自断一臂,甚至有可能影响支付领域的布局。毫无疑问,在这个取舍问题上,远比放弃3.5mm耳机接口要艰难的多。
还有什么能代替指纹?
有人曾经问了我一个问题,就是全局指纹识别能不能实现?也即是说手指在屏幕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实现解锁,而不需要集中在某一个小区域内。答案是肯定的,未来不仅仅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甚至还有可能实现全机身指纹识别。当然这也能仅仅是能够实现,并不见得一定要实现,原因很简单,第一,这种体验真的好么?第二,那个时代还有指纹识别的必要性么?
现在生物识别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安全,但前面我们也提到过了,生物识别现在还不能作为唯一的识别密钥,因此手机并不是绝对铁板一块的安全,有很多方法可以跳过,消费者更喜欢的是快速解锁手机和支付的所谓&免密&模式。那么可以代替的种类就非常多了,现在有人脸识别、虹膜识别、语音声纹识别等等。从产品上看三星虹膜识别、Windows Hello识别等等,都有同样安全的特点和高效性。
但这些类型都有致命的短板,你不能在开会的时候或者非常安静的环境下说话来解锁手机,也没法在昏暗无灯光的环境下进行面部或者指纹识别。这些都让这些技术短时间内代替指纹验证的方式。
不过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方式,虽然现在看指纹并不是绝对必须的,但却也无可替代。
下半年暂露头角 明年迎来热潮
根据现有的资料和消息,下半年的三星Note 8恐怕还是没法实现屏幕下方指纹,依然遵循S8手机的后置方式。不过苹果还是最大的看点之一,加上vivo已经展示了一个成功的样本,年底推出一款产品似乎不是什么难事。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下半年至少可以有一两个勇于吃螃蟹的产品和厂商,至少供应链条已经跃跃欲试了。而沉淀一年之后,明年将迎来全面屏幕手机的大爆发,屏幕下指纹手机也会随之大范围普及。
您可能感兴趣: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下载ZOL APP秒看最新热品您需要通过验证再能继续浏览 3秒后开始验证
丨 粤ICP备号-10 丨 新三板上市公司威锋科技(83655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Powered by Discuz!
(C) Joyslin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所有权利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锋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发私信给咲甜
导语:OPPO最近的主力产品——OPPO R9的指纹识别功能非常快,无论息屏还是亮屏状态都能达到0.2秒的解锁速度!
同步到新浪微博
从来不黑处女座
当月热门文章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指纹识别落伍了?大神爆料:iPhone屏下指纹明年见
[摘要]可能到发售之前,iPhone X都会是数码行业的热门话题,毕竟是苹果出品的十周年款嘛。文/腾讯数码 Gin可能到发售之前,iPhone X都会是数码行业的热门话题,毕竟是苹果出品的十周年款嘛,而且设计和功能又那么独特,前一天的企鹅问答中大家已经充分表达了对iPhone X的看法。今天的话题依然是它,不过更具体一些,企鹅问答为“iPhone X取消Touch ID是否意味着指纹识别落伍了”,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具有针对性,因为iPhone X的最大变化就是用面部识别替代指纹。那么,Face ID究竟是如苹果所宣传的更先进、还是屏下指纹不成熟的无奈之举,来看看业内大咖、自媒体博主以及网友们的分析吧。大咖爆料:明年三星旗舰或配屏下指纹本次企鹅问答获得了两位意见领袖的支持,分别是“戈兰说”及“i冰宇宙”(排名不分前后)。他们的回答也非常具有看点,分析了指纹识别技术的走向,“i冰宇宙”更是爆料明年三星S9便会采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戈兰说:屏幕下实现指纹识别,不管是超声波方案还是光学方案,都必须用OLED来实现。具体原因就先不展开了,成本很高,同时量产这条路上还有很多坎与坷。期待第一个真正吃螃蟹的厂商吧,戈倾向于加州的某水果公司。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厂商都会把“全面屏”手机的指纹放在背面,比如就有某大厂放了一个极窄的指纹模组在下巴上,虽然不美观,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很方便啊。等到明年,屏下指纹技术成熟了,那就是真正的全面屏2.0了。@i冰宇宙:新指纹识别技术的四个阶段,如图所示:第一种已量产用于部分手机;第二种正提升良品率;第三种目前各家正在努力攻克难题;第四种是终极方案还要等两年。从我目前得到的消息,三星已将台湾指纹识别厂商神盾列入Galaxy S9指纹主要供应商。神盾的光学显示解决方案相对同产业进步较快,尽管现在不确定三星S9是否确定采用,因为相关新品必须还得经过3-6个月的额外认证。且新思(Synaptics)的光学传感器可能会在上半年开始量产,所以神盾可能可能和新思共享三星的光学解决方案。iPhone X的面部识别实为无奈之举大部分自媒体、发烧友对iPhone X使用Face ID这个事儿看得比较透彻,其实就是因为屏下指纹不成熟、但又不想背部指纹破坏设计美感的无奈之举(然而屏幕的“刘海”依然破坏了美感)。当然,既然要做就做得尽量完美,这是苹果的哲学,所以至少Face ID不会把你的照片当成真人。@情感动物:iPhone X单独设计了脸部识别解锁技术,是因为苹果根本不想这么做。除了在前置Home键集成指纹识别功能外,索尼的侧边指纹解锁和国产手机的机身背面指纹解锁均是成熟的技术,但是如果iPhone X采用这两种位置的指纹解锁技术则是设计上的一种倒退。@attente:指纹识别要是落伍,苹果也不会在最后一刻才选择放弃Touch ID。多年的用户习惯、、较高的安全属性让Touch ID成为解锁、支付手段的宠儿。看得出来苹果的Face ID很努力地想匹配Touch ID的高度,但也不可否认强如苹果也不得不做出妥协。我预测:Face ID未来的定位更多的是屏下指纹后的另一种选择,未来还是要为屏下指纹让路!@林夕科技观:不是落伍,而是因为采用全面屏后,手机正面已经没有可以安放指纹识别器模组的位置了,如果非要安放的话只能使用屏下技术方案,然而屏下指纹识别技术非常不成熟。@水哥爱搞机:指纹识别并不落伍,这一代苹果只是不想搭载后置指纹模块而已,三星S8和Note8搭载后置指纹是不是被吐槽的要死?“刷脸”其实很适合全面屏有些网友的看法则不同,他们认为其实刷脸很适合全面屏设计,因为手机不用再预留物理主屏按键,也不用忍受别扭的电源键和背部指纹。只要Face ID足够快和精准,那么即便屏下指纹成熟了,也许很多用户都习惯“刷脸”了。@五道狗:并没有落不落伍的问题,而是看你怎么去用。指纹用于身份验证肯定是安全可靠的,不过人的指纹重复率在几千个人里面就可能出现一次,所以指纹只能证明“你是你”,而不能证明“你是谁”。而人脸的重复率就低多了,完全可以证明“你是你”,iPhone X也是很谨慎的,只是把人脸识别作为指纹的替代品在使用。@友:很简单,不是落伍而是不值得了!全面屏势在必行,指纹识别要做到光学识别的技术难度和成本太高,并不值得这样去做。其实不是落伍的问题,就是一个成本与收益的问题,费大力气做小事,不如直接面部识别。@铁新王:苹果放弃Touch ID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相信苹果也是有足够的信心和技术能力才敢用这项技术(尽管发布会上闹了个小乌龙)。所以我觉得未来面部识别会成为手机设计中的一个趋势,不过并不代表指纹识别落伍。@Auz:只要Face ID的体验足够好、够快,人们慢慢会忘记指纹解锁。其他品牌用得早无所谓,体验往往比不上苹果。搞笑的回答和吐槽显然,很多朋友在之前的iPhone X相关企鹅问答中没有吐槽过瘾,继而转战本次问答。看来,“齐刘海”和Face ID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成为吐槽的料,预计在11月发售后正式达到高峰!@寒冷:上面那个刘海还不如一直到边呢!看个视频还凸出一块黑屏很难看啊!再不就刘海两边靠近边缘的看视频就全黑屏好了!我想看视频的都不想有那一块的!苹果又逼疯了一个强迫症……@20斤:刚刚打了一场架,脸都被打肿了,拿起我的iPhoneX准备叫我兄弟们来帮忙,尼玛解不开锁。烦躁中!这张图送给这位朋友。看来iPhone X的作用是防止女人整容、阻止男人打架啊,否则手机都解锁不了(其实用密码就好了)。@小骆:几年前的华为mate7早就有这样的功能了,现在苹果出个人脸识别还以为多高大上,每次用人脸识别,就被媳妇说二……还是指纹好。@刘餐谋:面部解锁解决下面的问题再说淘汰指纹的事儿:骑车戴头盔想停下来看看地图、敷面膜玩手机、戴墨镜防雾霾口罩发微信语音,等等这些情况我都要摘头盔撕面膜撤眼镜口罩,或者退化到远不如指纹体验的密码解锁。小结正所谓“众口难调”,iPhone X也逃不了这个宿命。从理论上来说,面部识别的确更安全,但限制也非常多,就比如化妆卸妆或是整容,虽然苹果表示AI算法会不断学习用户面部变化,但是白天一个样、晚上换张脸,我想现在的AI恐怕没那么聪明吧。如此看来,屏下指纹依然是未来手机生物认证的趋势,只是还需要时间。我比较好奇的是:如果屏下指纹成熟了,苹果再怎么宣传?毕竟库克已经把话说死了:指纹破解几率是五万分之一、面部识别则是百万分之一。精彩视频推荐:
正在加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yokiizh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s指纹识别不灵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