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孩初中二年级英语,老是不回家,老是和我们对着干,怎么办??

听懂孩子的话,读懂孩子的心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一个父母不是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但做家长的是否有想过,其实有时孩子低于那些物质上的是否富有并不在乎,更在乎的是父母是否在精神上给予孩子理解、包容、陪伴……是否真正了解孩子,是否有在认真地听孩子的话,听孩子话里所想表达的意识,是否有认真去感受孩子的心,走近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
孩子其实都是很单纯的,他们并没有家长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他们没有成人世界中那些的纸醉灯谜,所以他们也不需要富丽堂皇的金银珠宝去装饰他的生活。孩子想要的之手在自己悲伤时,父母能够给予安慰;在自己寂寞时,父母能够与他们一起玩耍;在遇到挫折时,父母能够给予鼓励,一起并肩“战斗”;在自己需要父母时,父母能够真正给予他们回应,与他们手牵手、心连心……
在现在的社会中,总是提倡爱的教育,做父母的要成为孩子的朋友,而非孩子的家长。但同时也有一个严峻的课题摆在面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并非易事,做家长的如何听不懂孩子的话,无法知道孩子话中包含的意思,又如何和孩子玩耍在一起;如果做家长的不懂孩子内心的想法,无法陪伴他们度过内心的挫折、无法帮助他们扫除内心的阴影、无法开导孩子内心的困惑……那又如何能够赢得孩子的信任,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闺蜜”呢?
如今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孩子在家庭中很少会有同龄的朋友、伙伴陪伴,这让孩子总是显得很孤单寂寞,在这里,就需要父母去充当一个孩子的“大朋友”了。但孩子并不需要一个看起来和自己想法不同、说话也不同的人一起玩耍,因为和他们在一起没有共同语言,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和自己想法相同,也能够欣赏他的创意和各种花招的伙伴。所以,父母要想和孩子打成一片,走进孩子的内心,就要少一些父母的威严,多一些对孩子的欣赏和认同,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陪伴孩子一同成长,孩子也会愿意把自己的欣赏向你倾诉。
本书以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从孩子最为明显及最令父母为之头痛的心理问题入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父母了解孩子的话语,准备把脉孩子的内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书,将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一座高架桥梁。
  你在怎样理解你的孩子?
你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
你明白孩子到底想要什么吗?
你了解孩子是否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吗?
没有一位家长是不为孩子操心的,每一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自己期望的那样成长。20年里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的事情都不是原来想象的那个样子了,但是家长心目中的“乖孩子”形象,却没有发生变化:不胖不瘦,聪明又好学;小时候能背古诗歃,上学的时候精通数理化;回家后既不看电视,也不看小说,但一定要会琴棋书画;不要到处乱交朋友,不去“网吧”,脑子里面整天装着名次的概念,如果孩子不是“第一名”,就想着“争当第一名”。从重点小学到重点中学,然后是重点高校。可是这一切是孩子的需要还是家长的需要,孩子的愿望,孩子想去做的事情,常常是在一种不经意的情形之中表现出来的。
在生活中总会听到家长们苦口婆心地教导孩子,孩子们却对家长的唠叨从没有放在心里,而且总是与家长对着来,家长说的不但不起效,孩子和家长反着来的行为越来越厉害。12岁前后的孩子处于“青春勃发”的年龄段,也是孩子渴望挣脱家长的控制而走向独立的时候。孩子渴望看到自己的独立,但是又不得不受制于家长的约束,于是孩子就开始对家长表现出反抗和不听话。如果孩子的渴望得不到家长或者老师的理解,如果孩子在家长、老师和同伴那里无法获得足够的快乐感和成就感,孩子就会以厌学,不听家长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叛逆和反抗。在家长还没有做好对孩子准备的时候,孩子们似乎一夜之间就从“乖孩子”变成为令家长头痛的“小皇帝”。
13岁的玲玲起床正在卫生间梳洗,妈妈推门进来,盯一眼玲玲:“又是先洗脸后刷牙,跟你讲过多少次了,你怎么老不听,一定要先刷牙后洗脸,这样做不符合通常的程序。明天要记住先刷牙后洗脸,然后再梳头。”玲玲撅着嘴变现极其厌烦的样子。过一会后,玲玲从自己的卧室出来,妈妈一看又发火了:“我告诉过你要穿那套新买的裙装,你怎么还穿昨天的衣服”。
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关心入微,照顾体贴,但孩子非不领情,反而处处与家长发难,令人伤心。孩子没有理由故意和家长为难,很多不开心是由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玲玲的妈妈当然是爱自己女儿的,但是在她的家庭教育中有很强的专制成分,对女儿管得太严、太细致,这等于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遭到孩子反抗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学会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对一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不必亲力亲为,让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好习惯;还要避免孩子因为这些琐事产生对家长严重的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所有的要求。当孩子要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时,甚至不惜与家长对抗,这表示孩子的关键年龄己经来临,是孩子成长和不听话的信号。孩子的“不听话”并不是什么坏事,“不听话”是孩子的理性发展到了需要对外界发出自己声音的时候,那是孩子“理性的狡计”和“理性的捣乱”。如果孩子到了应该独立的年龄却依然对家长“言听计从”而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那倒是更令人头疼的成长问题。
13岁前后是孩子由“小孩”转变为“大人”的关键年龄,它是孩子“变形”的关键期,这是一个让家长感到紧张的时段。可是,家长能够做的就是除了细心地为孩子提供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教育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是13岁前后的孩子反传统、反规范、争个性,追求另类和与众不同,家长们都要预先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发展做好准备。
家长对孩子都有这样的体会: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一到十二三岁,总爱和家长对着干,家长的话一句也不听,有什么事情宁可自己憋着也不和家长说,有些孩子表现得毫无忌惮,有的孩子则表现为消极对抗,不少家长悲哀地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和自己“作对”。心理分析学家把这段专爱和家长、老师“作对”的青少年时期称为逆反期。许多孩子的家长也许都会遇到这样一些尴尬的状况:家长说不,孩子偏说要;家长说要,孩子偏说不;有时孩子明明做不到的事情,还坚持要自己做,拒绝家长的帮助。如果家里有个正处于“逆反期”的孩子,家长可真犯了愁:孩子老跟大人“拧着劲儿”,不知是中了什么邪。
孩子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中,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孩子到了青春期,除了身体方面在变化外,孩子思维方式也由儿时的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这是许多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特殊变化,因为孩子自我意识的逐渐加强,每件事情都要体现“自我”的存在,于是孩子们会靠和父母对着干来体现自我存在。其实孩子逆反的对象并不只是家长们,对老师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专家认为,“逆反期”是孩子们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时刻,所以兼有两个时期的特点:一方面,青少年缺乏适应社会环境的独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动能力等;另一方面,初步觉醒的自我意识支配强烈的表现欲。即处处体现自己,通过展示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个时期的年轻人爱打扮得与别人不一样,爱做一些引人注目、与众不同的事,爱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话,让人另眼相看,这都是他们想要的效果。了解到这些,家长就不难理解孩子们的表现了。
尽管家长无需对孩子与自己“反着来”担心不己,但是这段时期如果家长处理不好,一味地放任孩子无理取闹或者对孩子的某些行为不闻不问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家长对孩子反复限制和干涉,可能使孩子变成一个唯命是从的人,成为一个没有主见唯唯诺诺的人。反之,如果家长明明知道孩子的做法是错的,还一味迁就和妥协,这也无疑是在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家长需要把握好管教的“度”,运用一定的智能和技巧,化解孩子的“反抗“,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
想读懂孩子,先要学会倾听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有了独立的思考意识,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父母应该对这一时期孩子的想法给予鼓励和支持,多多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鼓励和赏识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以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倾听孩子的想法,父母可以在第一时间纠正孩子的错误。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出生在一个民主的家庭中,他的童年是在哈得孙河谷的海德公园里度过的,而且过得非常开心。妈妈非常尊重罗斯福的意愿,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只给罗斯福提供参考建议,而不会干涉罗斯福。这不仅使罗斯福和妈妈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而且培养了罗斯福的主见。
妈妈喜欢用各种服装来打扮罗斯福,但是罗斯福却不喜欢妈妈为他选择的衣服。有一次,罗斯福大胆对妈妈说出了他对妈妈给自己安排服装的不满。还有一次,妈妈想劝说罗斯福穿苏格兰短衫,但是罗斯福还是拒绝了妈妈。最后,妈妈同意罗斯福穿水手服。
妈妈曾这样解释:“我们从来不曾试图对他施加影响,不想使他违背自己的爱好按我们的模式规定他的人生道路。”
5岁时罗斯福曾对妈妈说了这么一句忧郁的话:“妈妈,我不开心,因为我没有真正的自由。”妈妈听了这样的话开始反思自己,然后决定给罗斯福更多的自由。
第二天,妈妈就开始这样做了,她对罗斯福的日常生活不作规定,让罗斯福自由地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刚开始,罗斯福很高兴,他可以自由地生活了。没过多久,他发现不被人重视的感觉真的不好受。后来,他又恢复了之前的生活状态。
事后,妈妈是叙述当时情况的:“证明他对自由的渴望就是通过他对我们置之不理这样的方式上表现得。那晚,他变成了一个又累又脏的小孩子,拖着疲惫的躯体回到家里。我们没有去问他到哪里去了或是干了什么。第二天,他表示愿意按平时的安排作息,并且觉得心满意足。”
罗斯福个性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得益于妈妈尊重他的意愿和想法,满足他的合理要求,给他自由活动的时间,使他无拘无束地发展自己,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而不是强迫罗斯福听从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许多父母也想像罗斯福的妈妈那样去做,但他们不清楚具体怎样去做。那么,身为家长的你不妨按照以下方法试试。
第一,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应尽量给予支持和尊重,多给孩子一些自主决定的机会。
在父母决定一件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之前,可以主动询问孩子的意见,听听孩子的想法。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想法忽略和抑制,即使他们的想法有问题,父母也绝不可以借此机会打击、嘲笑孩子。
当父母发现孩子的想法错误时,父母需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如果孩子一味坚持他的错误想法,父母可以让孩子去尝试、去经历,然后在他遇到困难时再帮忙解决,给予教育。这样给孩子的教育最深刻。
其次,父母应该把孩子当做家庭中独立的一员,经常和孩子商量事情,听听孩子的意见。
当家里来客人时,孩子突然想陈述自己的观点,父母不应该对他们制止和打击。而应该说:“好吧,孩子,你说说你的观点吧!”
最后,当孩子主动和父母谈起自己的想法时,父母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而应该做一个忠实的听众。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孩子,来,我们一起聊聊。”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你这样不行!”“你听我的就行,保证没错。”“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而要经常对孩子说:“我是这样认为的……你觉得怎么样呢?”“我觉得这样不太好,因为……”“关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意见……”这种沟通方法就是带着商量的口气和孩子说话,而不是强制和命令,它充分体现了父母对孩子意愿的尊重。
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孩子的心情
有人说,理解是最好的沟通,所以,代沟的化解离不开双方的理解。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他们的知识面、接触面也不断增大,他们对一些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观察、思考和看法,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事。如果父母还把孩子当做无知者,对孩子横加干涉,孩子就会产生反感。特别是当孩子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时,父母常常认为这会影响学习而去阻止孩子。当然,孩子对父母的良苦用心也可能存在偏见和不理解。正是这种相互的不理解才造成了代沟的加深,增加了沟通的难度。
其实,如果父母和孩子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感受对方的心情,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理解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元素,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理解。很多父母不理解孩子内心的苦闷,抱怨孩子学习不努力,让孩子觉得非常委屈。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李晨爱上了摇滚乐,并且对外出游玩产生兴趣。因为他希望用摇滚乐来宣泄烦乱的心情,想通过外出游玩缓解学习的压力。一次他准备和三个同学去公园游玩,但是父母不同意。为了不让自己失约,李晨偷偷地和同学出去了。当他回家的时候,父母不等他开口,就臭骂了他一顿,当时李晨感觉委屈极了。从那以后,李晨不再愿意把自己的事情告诉父母。
在初二的时候,李晨和班上一个女同学成了很好的朋友。但是因为她的学习很差,父母就阻拦他和那个女生交往……
当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理解的时候,沟通就成了问题。没有沟通和交流,父母和孩子之间就很容易产生隔阂。想必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越大,与他们沟通就越难,甚至不知应该怎样去交谈。其实,作为孩子,他们非常希望和父母进行贴心的交谈,但是很多时候父母却强行关闭了理解的大门,所以才使孩子不愿意和我们交流。
出于对孩子的关爱,一位母亲经常对女儿唠叨说“不许你和任何男生来往”。有一次,几个男生来邀请女儿去同学家过生日,却被女孩的母亲臭骂了一顿。这让女儿感觉在同学面前丢尽了面子,那些男生也不再跟她来往。为此,女孩怨恨母亲:“你们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们。”她对着父母大声嚷嚷道:“我就是故意不好好学习,我就是想气你们!你们给我的钱我会毫不客气地花光。”女儿内心依旧非常苦恼。
如果孩子视父母如“冤家”,经常与父母对着干,或是将自己封闭起来。这无疑让父母感到痛心,看着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孩子,如今的表现与陌生人无异。这时候,双方的理解就显得格外重要。但很多父母却不知怎样理解孩子,而孩子有时候也不懂得如何理解父母。
理解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位置考虑别人的感受。父母应该放下家长的权威,发自内心地接受孩子。因为青春期的孩子,非常重视同龄朋友之间的交往,做父母的如果不能理解他们,孩子就会向外寻找理解他们的人。反之,父母如果理解孩子,孩子就会感到家庭的温暖、安全,就愿意与父母沟通。
当你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时,他们首先需要你的理解,其次才是你的教育和引导。没有理解的教育,是没有效果的教育。当父母懂得对孩子尊重和信任,孩子也会投桃报李,他们也能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体会到父母的初衷是好的,这样,父母就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在互相理解的心态下,代沟也就慢慢消除了。
  孩子的苦痛,家长知多少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物质极其丰富,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多半过着物质富裕的生活。父母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可是很多孩子却照样觉得不快乐、不开心。有的孩子沉迷网络,不肯回到现实中来;有的孩子过于早熟,郁郁寡欢。很多父母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他们生了什么病?
一位满脸怒容的妈妈拉着孩子从美术班走出来,美术老师看到孩子一副很悲伤的样子,就叫住母子俩,问出了什么事。妈妈对老师说:“太不争气了,画的什么东西!”
美术老师接过那幅画,不觉赞叹道:“天啊,这幅画,称之为杰作也不过分,就像是出自抽象派大师之手!”美术老师转而问孩子:“告诉老师,你画的是什么?”
孩子哭着说:“一只没有翅膀不会飞的怪鸟。”
美术老师问孩子妈妈:“你认为哪儿不好?”
这位妈妈说:“还哪儿不好?哪儿都不好!他说画的是鸟,他要不说谁能认出是鸟呢?还没有翅膀?还不会飞?根本就是在恶作剧!”
美术老师问母亲:“你受没受过绘画方面的培养?”
孩子妈妈摇摇头。
美术老师接着语重心长地开导孩子妈妈说:“既然对这些方面都一无所知,你怎么能这样肯定地说这是好的,那不是好的呢?孩子这幅画的本意是要创造出一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谁也没有见过的大鸟,现在他确实达到了这个目的,你却因为不认识而指责他。我站在专业的立场上来看,这张画画得很成功,虽然很难分辨出孩子画的是什么东西,但仅靠色彩方面的卓越表现,也能算很好的作品了。但你却因为分辨不出孩子画的是什么而否定了孩子的创作能力。”
这位妈妈不好意思地接过画,帮孩子擦去了眼泪。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具有专长的人,但是因为不清楚成功的样子,而不知如何培养孩子。反而是让教育成为“镰刀”,把孩子优秀品质的小苗全部割除。让孩子正常成长为什么需要付出如此之多的耐心与爱?那是因为人类是高智能的生命,人的成长要比其他动物更缓慢,而心智与身体的成长又是同步进行的。孩子有一个与父母及其任何同类都不一样的灵魂。还是那句话,父母要学会等待,不要总是期待三岁的孩子有五岁的样子,不要总是觉得孩子与自己的想象有误差或差得太远,有时甚至是相反而失去心理平衡,失去耐心的父母最后只会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
爸爸妈妈们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孩子说:我在寂寞中等待孤独。
改变孩子,首先要从父母做起。让我们先看一下,我们身上有没有造成孩子痛苦的因素:
一:父母期望很高。
因为家中只有一个小孩,而且父母希望自己不能得到的孩子都能得到,再加上攀比心态,对孩子要求非常高。很多孩子沮丧地认为对不起父母,达不到父母的期望。
二:很多父母与孩子无法沟通。
代沟问题越来越严重,许多孩子因而沉迷于网络,在封闭中成长。
三:社会上的一些诱惑和不良风气,可能对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
尤其是追逐名利,造成浮躁、缺乏道德观念等问题。而父母又因工作忙碌而没发现孩子的变化,忽略了对孩子品行的教育。
教育只能分为两种,一种是好的教育,一种是不好的教育。好的教育让孩子健康成长,不好的教育使孩子内心痛苦、性格扭曲。在孩子童年时,需要与父母分享他们的想法。如果父母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与他们分享,就会觉得他们那些心灵的表白显得幼稚可笑,很难集中精力坚持听完他们的话。在大多数情况下,作为听众的父母会想办法打断孩子的诉说或转移话题。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有苦没处诉,痛苦日积月累,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影响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隐瞒是为哪般
每一个人都愿意与人分享快乐,但悲伤难过时,却很少有人会说出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暴露缺点,就如孩子大多不愿意把自己成绩不好,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这类糗事说给父母听一样,孩子们这样做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为了逃避惩罚,孩子通常会隐瞒一些事实。不过这些有时候还不一定是孩子隐瞒事实的真正原因。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没有考好的同学不敢把真实分数告诉家长,就想到了修改分数的方法。李丽这次考试成绩一般,尤其是英语,刚过及格线,她很担心母亲知道了分数后会责骂她。有同学建议李丽也修改分数,那个“6”很容易修改成“8”,这样一下分数就提高了二十多分。李丽非常矛盾,挣扎后她还是决定不修改分数。
虽然李丽没有改分数,但她也不敢把成绩告诉父母。不过妈妈还是从别人的嘴里知道成绩已经出来了,就一直追问李丽得了多少分。李丽没考好,本来就觉得很难过了,不管妈妈怎么问,她就是不愿意把成绩告诉妈妈。
最后,妈妈说,如果李丽考得不好,也不会责怪她。听妈妈这样说,李丽告诉妈妈她只得了76分。妈妈一听,脸色马上变了,严厉地教训了李丽,还警告她,考试成绩一定要告诉家长。李丽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以后再也不会相信妈妈的话了。
改成绩,藏考卷,模仿家长的签名……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没考好;目的也很明确,怕父母责骂。有的父母会像李丽的妈妈一样,一步步诱导孩子自己坦白。而面对强大的心理攻势,孩子沉默的防线可能会很快沦陷,但结果却比我们看到的更糟糕。孩子的刻意隐瞒,就是怕看到父母知道真相后怒发冲冠的样子,李丽的妈妈一再保证“只要你说真话,我就不会生气”,可事实上还是大发雷霆。说到底,父母是拿孩子的信任骗取孩子的坦白。父母对孩子心存期待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让孩子不对父母隐瞒失败,父母要先学会对孩子坦诚。
让我们再看看下面的这个小故事。
美国一位研究早期教育的心理学教授给全美的50位名人和50位囚犯发去信件,希望他们谈一谈早期母亲对他们的影响。信件发出去后,这位心理学教授收到了很多封回信,其中有两封很有意思,因为内容基本相同,都是讲述母亲教他们分苹果的故事,但结果却大不相同。
当然,写这两封信的人也是来自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一位是美国白宫里的官员,另一位则是服刑期的囚犯。
这位服刑期的囚犯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出来一盘苹果,大小不同,而且有红有绿。又大又红的苹果谁都喜欢,当我想和妈妈要这个苹果的时候,弟弟抢先说出了他想要那个苹果,妈妈立刻责备他说:“难道我没有教过你,做人要懂得谦让吗?好的东西要先让别人挑选,不知道吗?”听到妈妈这么严厉的责备弟弟,我灵机一动,立刻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小的,弟弟想要那个大红苹果,那就给弟弟那个吧!”妈妈听到我的话很高兴,立刻亲了我一口,赞许地说我真懂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赏给我。我说了谎话,但是却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就开始学会了说谎,因为我知道这样会得到我希望得到的结果。如果说谎还无法达到目的,那就通过暴力、抢劫等方式。总之,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开始不择手段,直到我被送到监狱的那一天为止。
而来自白宫的这位官员在信中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出来一盘苹果,大小不同,而且有红有绿。我和弟弟们都举手要吃那个最大的红苹果。这时妈妈把这个红苹果高高地举过头顶,对我们说道:“既然都想吃这个,那你们三个就比赛吧。咱家门口的草坪已经层次不齐了,现在我把草坪分成三份,你们每人干三分之一,谁修剪的最漂亮、最认真,谁就得到这个最大的红苹果,你们同意吗?”
这个方法非常通过,于是我们都同意。在妈妈划定完草坪后,我们三个都开始了认真地干活。最后,我应得了这个红苹果。我到现在都很感谢我的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只有努力认真地付出,做到最好!
同样的事情,两位妈妈不同的处理态度,造就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表现。从来自监狱犯人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因为怕母亲责备而不敢讲出真话,所以父母要想想,孩子不愿坦白是不是因你平时的态度造成的。为了隐瞒失败而撒谎对所有孩子来说都是无奈之举。如果父母是开明坦诚的,孩子根本不用想尽办法去隐瞒失败,更不用承担说谎的心理压力了。
如果像监狱犯人的母亲一样对待孩子,不但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更重要的是,这会让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会在父母的不良行为中把欺骗当做一种应对的手段。如果父母不希望孩子隐瞒实情的话,就要学会与孩子彼此信任、彼此坦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了解不代表占有,隐私绝不可偷窥
孩子日渐成熟,他们不会再像从前那样积极和父母汇报学习情况;他们时常对着手机里一条短信莫名地傻笑;日记本上上锁,孩子根本就没有给父母看的意思。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开始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他们视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甚至他们的父母都不能踏入半步。所以,父母请尊重孩子的隐私。
但是,偏偏有些父母隐忍不住他们猎奇的心理,他们绞尽脑汁窥探着孩子的隐私。父母们想搞清楚,孩子究竟是怎么了?于是,将孩子领地一探究竟成了许多父母的“嗜好”。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因父母这样的行为而受到伤害。
几个已经读高中的女生经常聚在一起探讨:“现在,我越来越认为没办法和父母沟通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我明白,但他们也不能以爱之名来窥探我的隐私吧,现在我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信任感了,他们这样做的后果,严重影响了彼此的感情。”显而易见,这是当下孩子和父母间的“主流矛盾”。
一个名叫赵红的女孩读五年级了,在妈妈眼里她一直都是乖女儿,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妈妈惊讶地发现,赵红竟藏着许多秘密。
一个周末下午,在家打扫卫生的妈妈像往常一样帮女儿整理房屋,无意间发现了赵红遗忘在床上的抽屉钥匙,平时女儿总是把这个钥匙随身带着。妈妈犹豫了几秒钟,终于忍不住好奇,打开了抽屉。妈妈在打开抽屉后被惊了一下——抽屉里全是歌星和影星的海报、CD……妈妈对此感到十分生气。在她看来,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应该将学习放在首要位置,但女儿的喜好却让她痛心不已。晚上女儿回来后,妈妈不问缘由便训斥了女儿一顿,还动手打了女儿。
事后,赵红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她说:“如果说孩子没有隐私,那绝对是错误的!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神圣不可侵犯领地,大人们也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请妈妈还我一片,自己的天空。”妈妈看了女儿的信后,知道自己做错了,于是进行了自我检讨。
后来,妈妈再也没有侵犯赵红的隐私。妈妈表示,不管你是否愿意,孩子真的在慢慢长大,她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早已播下了“个性、自我、平等”的种子。
当父母发现,有的事情孩子不想让他们知道时,就没有必要刻意追问,更不能想方设法偷偷打听、窥视。父母应该从心里对孩子产生信任感,当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坦荡之后,自然会受到感染,也会坦荡起来,从而以一个真实的自己出现在父母面前。因为他们相信父母会尊重自己,他们就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有自己的隐私权。如果父母无意间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千万不要虚张声势抖落孩子的隐私,而应该替他们保密。否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同时他们会对父母失去信任感。如果发现孩子有不良思想和举动,可以通过说服教育等途径加以引导。及时找孩子倾心沟通,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如今的父母对孩子太多的横加干涉,孩子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我们不要成为那样的父母,而要允许孩子拥有他成长的秘密,虽然父母想知道孩子的想法和秘密,但是绝对不能用强硬的方式获取孩子的私密。
一个15岁的男孩,在学期末的一天放学回家,拿回一本毕业纪念册。这是毕业生的传统,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如此。里面少不了同学们温馨的祝福,无伤大雅的玩笑和有创意的幽默搞笑作品等。
爸爸看见书桌上的纪念册,随手拿起来翻看。正好被男孩看见了,他不同意爸爸翻看他的纪念册,当即拿走。妈妈见状更加好奇,趁他不注意,再一次拿起来翻看。男孩有些生气,拼力去夺。那愤然的眼神和动作很是让妈妈过意不去。
“他不愿意给我们看,那就算了。”一旁的爸爸劝说道。
“他的隐私我还不能知道吗?我是他的妈妈,我偏要看看。”妈妈觉得自己没有错。
许多父母总是认为,小孩子的东西,父母看一看又能怎么样呢,跟父母没有必要保密。他们想要一个透明的孩子,他们为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而惴惴不安。事实上,孩子有秘密是很正常的。一个15岁的男孩,如果没有自己的秘密,那反而是不正常的。
没有秘密、从不走神、没有一丝迷惘和忧伤的青春,那岂不是一杯无味的白开水。那些,一天到晚都呱呱嗒嗒、打打闹闹、没心没肺的小子,长大了也许会是情感粗糙、不解人事的人。所以,在孩子青春苏醒的时候,请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秘密。
  孩子的心事,胡猜有何用
孩子的心思总是纷繁复杂的,他们想着学习,想着玩乐,想着交朋友,想着怎样满足父母的期望,想着怎样实现梦想。而青春期的孩子的心事就更带有几分朦胧和梦幻的色彩。在这一段时间,他们对异性开始产生兴趣,具有强烈的友情需要。通常情况下,他们喜欢交异性朋友,大家往往选择志趣、爱好相投的异性做朋友,把真诚、坦白、亲密作为友谊的宗旨。
当老师和父母发现两个异性孩子频繁交往,难免会非常紧张,轻则劝诫孩子,重则打骂孩子。有时候会妄加猜测,以致误解孩子。因为他们本来彼此是真诚的朋友,可是经过父母的阻止和老师的批评,他们会感到茫然无措。因为年龄不够成熟,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很容易将友情和爱情混为一谈。所以,父母和老师应该理解孩子,必要的时候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而不要对孩子的事情妄加猜测。
与异**往,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的事情,在交往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对异性的尊重和爱护,明白了它意味着对异性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不能因为害怕孩子早恋而阻止孩子与异**往,就像不能因为可能发生车祸而不敢让汽车上路,因为怕发生空难而禁止飞机上天的道理一样。作为父母,应该正确认识孩子与异性的交往,要客观地认识异**往的互补性。同时要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尊重对方,注意礼貌。对于孩子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父母应该给予支持,不要主观猜测,随意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比如,在一次以《被父母误解的苦恼》为题的作文中,一个初三女生就谈到了这方面的苦恼。
这是一件发生了好几天的事情,但是憋在心里让我感觉很不舒服。
前几天我过生日,好朋友江坤送给了我一本诗歌作为生日礼物,妈妈看到后对我说:“等他过生日时你要记得送他一个礼物!”“不用了,跟他从来都不用客套,我和他挺好的。”就是这个不经意的回答。妈妈对我更加怀疑了,她说:“看来你们老师不是凭空捏造事实!”听完这句话,我整个人就懵了,妈妈怎么可以这样怀疑我。
自从妈妈上次和老师见面以来,她总是问我这方面的事情。在这之前,妈妈对我处理男女同学间的关系非常放心,但是这一次她为什么如此怀疑我。
没错,我经常和江坤通电话,在家里我还经常提起他的名字,但这根本不能说明什么。如果仅仅因为上次考试我和江坤的成绩都退步了,我只能说那是一种巧合。
记得上初一时,我所认识的一个男生给我写了一封委婉的信,并附上了他的照片,当时妈妈对我说:“这件事你自己处理吧,妈妈相信你。”那时我心中洋溢着幸福的感觉,因为我得到了妈妈的信任。
但是为什么现在妈妈对我失去了信任呢?难道只是因为我比当时长大了两岁吗?确实,就像妈妈说的那样,我现在还不懂什么叫爱情,可是我还是有能力分辨友情的。虽然,我现在还处于未成年的年龄阶段,但是我相信我能控制自己,因为我长大了。
所以,我真心希望得到妈妈的理解和信任,请她相信我。
为了不让孩子受到误解,父母应当理智地面对男女孩子间的交往和接触,在没有事实证据之前,不要胡乱猜测孩子的心思。因为异性彼此之间的接触,不单单是处于青春期孩子的愿望,也是他们成长中必须上的一课。通过彼此的交往,他们可以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关系好,大多数还是属于好朋友关系,最多也就是对彼此存在着好感和喜欢的感觉而已。如果父母觉得孩子同异性的交往过于频繁,可提醒他们,这个年龄段以学业为主,孰轻孰重自己掂量。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只单独和某个异性接触,可以鼓励他要多交朋友,多交异性朋友。因为这样孩子就可以在群体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同时还能将异性朋友身上的优点捕捉到。
彭亮读高一的时候,一次回家向爸爸妈妈宣布:“我有女朋友了。”父母说:“好哇!你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很想结识她,欢迎你请她来咱家做客。”几天后,彭亮真的把那个女孩子带回了家。父母对彭亮说:“我们还希望你多交女朋友,多带其他朋友来我们家,这能培养你的交际能力,也可以证明你的人缘不错。”
为了给彭亮创造交往机会,父母鼓励彭亮和异性同伴一起做游戏,一起参加有益的活动。彭亮生日的时候,父母让他把相处得比较不错的朋友邀请过来,大家高高兴兴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在休息日,父母总是尽力抽出时间和彭亮外出游玩。在浓浓的亲情和友情的包围下,彭亮逐渐淡化了对那个女孩子的感情。然后,父母又把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给彭亮听,例如怎样保持适度,怎样尊重对方,怎样才是负责任的行为。由于得到父母的正确指教,彭亮的学习和成长没有受到早恋的干扰。
通过父母的积极引导,让孩子知道与异**往是人生重要的生活内容。理解孩子与异**往,而不是封杀孩子与异**往;支持孩子与异**往,但是又不能放纵孩子。这样能得到孩子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在尊重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讨论问题。
任何时候都不要胡乱揣测孩子的心事,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苗头,就应该开诚布公地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应鼓励孩子多和异**往,交更多的朋友。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中拓展他的人际关系,与人多交往也能很好地避免孩子陷入早恋的泥潭。
面对追星的狂热,父母要理性对待
小越读初二,是一个典型的蔡依林迷。因为喜欢蔡依林,小越每天都用很多时间去收集和偶像有关的新闻,和同学打电话讨论偶像的动向,甚至花很多钱去买偶像演唱会的门票。对蔡依林的痴迷小越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偶像的资料她都能倒背如流;每当偶像发了新专辑,她在预售期就能买到。
不仅如此,小越的穿着打扮、举止言谈也极力模仿蔡依林。妈妈见女儿不好好学习,就没收了小越所有关于明星的东西。小越为此跟妈妈开始冷战,还说如果妈妈不道歉,自己就不原谅她。
很多父母反对孩子“追星”,当他们知道孩子有了明星偶像的时候,这些父母总会显得焦躁不安,实际上不必这么大惊小怪。站在另一种角度来看,孩子追星是青春期的正常心理表现。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来说,渡过了这个阶段,“追星”的热情也就没有那么高涨了,而此时已经成熟的他们把当年的追星行为当成了一种美好的青春回忆。
青少年追星大致有三种情形。一:明星的技艺和性格受到广大青少年的追捧。二:青少年对明星的拼搏精神、顽强毅力等优秀品格的钦佩与崇拜。三:青少年盲目地崇拜明星的外表、言行或某种动作。
孩子之所以“追星”,崇拜某个偶像,一定有他们的心理动机。比如,偶像的身上有他们所向往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不具备的东西。
  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发现和自我确定时期,出于自我认识的需要,此时他们需要一个模式来作为参照,偶像是他们的理想自我的载体。因此,当他们很多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他们就会以追星为载体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
在众多明星中,自己喜欢哪种性格类型的明星,自然而然那个明星就成了他追逐崇拜的偶像,进而就产生了成为偶像那种人的念头。有了认同的偶像,并从偶像身上获得希望和理想,青少年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有了奋斗和努力的方向。
比如,有的孩子在运用电脑方面非常棒,那么比尔·盖茨就有可能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这些孩子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就会注重学习比尔·盖茨是如坚韧不拔,如何善于创新等品质。这时,比尔·盖茨就会成为孩子的超级榜样,能不断地激发孩子努力奋斗。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已逐渐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产生了自己的需要。因而,他们喜欢某一类型的明星恰恰是成长的需要。很多孩子很反感家人干涉他们崇拜自己的偶像,因为这种干涉行为让孩子感觉自己的自主权受到了侵犯,自己的选择没有得到大人的尊重。
同时,青少年追星还出于情感的需要。青少年的情感世界比较独特,他们喜欢和素未平生的人交流,享受着陌生而又好奇的亲密感,只要自己认为安全就OK,这样一来也就有了精神上的依赖。
很多孩子喜欢关注那些远离自己生活环境的人物。有可能因为某个瞬间,他们就会对某个领域的知名人物心生好感。也许在刹那间,某个明星的一首歌打动了孩子的心扉;或者某一场比赛中某个明星的表现令他们激动不已,大有相逢恨晚的感觉。就这样,偶像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激情和生活的力量。
小雪原本不喜欢“追星”,甚至有一段时间对别人“追星”感到很费解。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女生因为看《流星花园》上学迟到了,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小雪当时想,四个男人一台戏,这有什么好看的?这个同学为什么那么迷恋呢?
小雪没有想到,几年后的一个夏天,自己会因为林俊杰的一首《冻结》而被折服得五体投地。当听到这首歌的旋律时,小雪被深深地打动了,仿佛时光回到了熟悉的从前。从这之后,小雪家里的电视节目几乎全部沦为娱乐频道,每当JJ的报道出现,小雪都会热切地关注。有时,小雪还在网络上搜索有关林俊杰的资料。对于他的每一首歌、每一句歌词,小雪都烂熟于胸。那时,小雪的妈妈总是夸张地说,拿出千分之一的时间去背书,考试肯定不会出差错。
小雪庆幸自己并没有偏离主航线太远,因为她知道什么是自己要追求的。当时“追星”的执着与疯狂已成为过去,如今的小雪依旧爱音乐喜欢JJ的歌,但增添了许多理智。小雪感到自己无悔于年少痴狂的岁月,因为它将青春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青少年追星的另一个原因是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很多孩子看到别人“追星”,为了不被别人看成“落伍”,也不知不觉地成为追星一族。
其实,父母并不一定非得反对孩子“追星”,而是应该教孩子把握好追星的“度”。崇拜偶像是精神层面的追求,并不是全部的模仿。如果孩子将过多的精力、金钱和时间花费在了追星上,造成了盲目追星的状况那就大错特错了。因此,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追星”问题,不能助长孩子过分“追星”,必要的时候,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干预。
父母要指导孩子,不要把明星理想化、神圣化。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明星虽然有光辉耀眼的一面,但并不代表他们就都是完美的,他们也有自己的缺点。
小荷今年13岁,对某个女明星非常喜欢、着迷,这个明星在她的心里就是淑女的完美化身。小荷特别羡慕这个女星有一双大而清澈的眼睛,还常对同学说她是“美丽、纯洁的玉女”。
小荷的爸爸有一个记者朋友,得知小荷这么喜欢自己的偶像,于是就给她争取到一个探片场的机会。探片场当天,小荷穿上自己最喜欢的服装,高高兴兴地和记者叔叔去了影星拍戏的现场。
小荷能有机会见自己的偶像,实在是太难得了。爸妈猜想女儿这次终于圆了心中的一个梦想。没想到小荷却绷着脸回来,把自己锁在屋里,谁都不想见。朋友说,就在他们刚刚到达拍摄现场的时候,偶然撞见了女星和记者吵架的一幕。女星的出言不逊破坏了她在小荷心中的形象。这一幕对于小荷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因为这和她想象中的差了太多。
在这次之后,小荷就再也不看这个女星的任何节目了。有时小荷甚至认为名人都是大骗子。
其实,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镜头里的明星总是呈现出最好的一面。这并不代表明星没有缺点,只是人们还没有了解到。这样能让孩子接受明星的不完美,让孩子懂得明星也有普通的一面。当孩子接受了这样的理念后,也就不会再出现盲目追求明星的事情了。
为了正确地引导孩子,父母应该尊重和理解孩子,不妨和孩子一起“追星”。
孩子崇拜偶像,有他们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原因。父母只有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有机会和孩子谈“追星”的问题。针对明星,父母发表的客观言论,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和孩子一起追求明星,不仅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也促进了亲子关系,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明星身上的正能量也是父母可以借助的能源之一,父母借助这些积极的能源,鼓励、激励孩子成为像崇拜明星那样的人物。
美国电视剧《成长的烦恼》中,有一个关于父亲陪孩子一起“追星”的故事。
迈克是一名初中生,他喜欢的一位摇滚巨星将要来自己的家乡开演唱会。迈克得知此消息后感到无比的兴奋。但是演唱会的票难以买到,于是迈克打算用去年父亲给他的生日礼物去跟朋友换一张票。
迈克的父亲杰森知道后,就花高价买了两张票,和儿子一起去看演出。演唱会结束后,父子俩在门口接受了某家电视台的采访。杰森告诉记者,能和儿子一起追星,这种感觉太棒了。当时,迈克为父亲夸张的样子感到很难为情,要知道,同伴们都是自己来看演出的。
但是,迈克的同伴都羡慕地对他说:“你真幸福,能和老爸一起看演唱会。”迈克渐渐地明白了父亲为自己付出的代价,终于认识到父亲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爸爸”,并为此感到骄傲。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所持的态度和做法,对孩子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父母只有尊重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才能让他们走正确的人生之路。
为了正确地引导孩子,父母应该注重让孩子培养多种爱好。
父母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多带孩子去看看外面的社会。这样,孩子的兴趣会更广泛,会从各个方面获取知识、汲取营养,并通过比较所接触的各种人和事,学会分辨和选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有的父母认为外面的世界诱惑太多,孩子还是在家里最安全,于是孩子只能终日与电视、杂志为伍。其实,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青少年缺少阅历,社会经验也就越少,随之而来的是判断是非能力较弱,喜欢一些表面光鲜而缺乏内涵的东西。
因此,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广阔的知识面和多种爱好,从而让孩子增加阅历、提高修养。
  孩子的话,你是否真懂了
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是中国几千年来都一直在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到了现在,更是每一个家长都头疼的难以攻克地问题。有的家长困惑:书也看过了,课也上过了,不打他不骂他,拼命地鼓励他,为什么就是没起色?糟糕的亲子关系为什么就是没改善?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是完全不同的。怎么能要求孩子以父母的眼光来看问题呢?要想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想法,读懂孩子的语言,才能“对症下药”。
孩子发出的警讯总是各式各样,如果不能及时察觉,就会造成大人对孩子的误解,而让孩子蒙受委屈。如果不能理解孩子的言语,只是用大人的思考模式对待孩子,同样也会造成教育的伤害。
姐姐晶晶在院子里荡秋千,却被妹妹兰兰推倒在地,晶晶哭了。
爷爷看到了,就把兰兰带到一边训话:“你怎么可以把姐姐推倒啊?你看姐姐的膝盖都摔破了,多危险啊,你知道吗?”
撅着小嘴儿的兰兰什么也不说。
“你做了错事,害姐姐受伤了,你要跟姐姐说对不起哦。”
“我不要!不要!”兰兰坚持不道歉。
“你这孩子!”爷爷不高兴了,“你把姐姐推倒,害姐姐摔伤了,是你不对,怎么还不肯去道歉啊!”
“我就是不要!”兰兰很固执。
“你不道歉,爷爷要打人喽!”爷爷举起手,做打人的姿势。
“那你就打吧!”兰兰很干脆地回答,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倒是爷爷愣住了,不知道一向听话的兰兰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不听话。
“爷爷没跟你开玩笑,生气会打人哦,会很用力打的!”爷爷再次威胁。
“就让你打啊!”兰兰宁愿被打,也不道歉。
这时在院子里晒衣服的妈妈走过来,向爷爷讲出兰兰不愿意道歉的原因。原来秋千先是兰兰在玩的,但是姐姐晶晶跑过来,一下就把兰兰推了下来,自己抢着荡秋千。兰兰生了一会儿闷气,才终于还手将姐姐推倒,以示报复。
妈妈问晶晶,有没有先把妹妹推下来。
“有!”晶晶回答得很干脆。
“你是姐姐,为什么不让着妹妹啊,或是和妹妹一起玩啊。”
“她不下来,不让我玩。”
“那也不能把妹妹推下来啊,现在你知道了吧,推人摔倒多痛啊,而且会受伤的,多危险啊。两个都不对,要互相说对不起。”在妈妈的“裁定”下,姐妹俩互相道歉,又一起荡秋千了。
孩子会慢慢长大,逐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个性。他们也会慢慢地知道要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感受。当他们觉得自己没错的时候,宁愿被打也不愿意向大人低头。这是父母应该注意的。
孩子的心中也有一把尺,会规范自己,也会去衡量父母对他的规范是否公平。孩子的自律感与规范的观念,是需要家长示范与指导的。
兰兰固执地说愿意被打时,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要被爷爷打,而是在告诉家长:我不高兴,我很生气,我非常委屈;事情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因为孩子在幼年时常常只会单一思考,还不懂得怎样用语言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才会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举动。身为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想法去想孩子的行为、孩子的事情,才会真正地了解孩子,“读懂”孩子的语言,体会孩子的内心,及时作出引导。
“你让XX做你孩子吧!”
“你让XX做你孩子吧!”相信很多家长都听到过孩子这样的气话,但是孩子为什么会赌气和家长这样说呢?那就是孩子们经常会听到父母这样的话:“你看那xxx家的孩子……看那别人家的孩子……”,每个孩子可能都被这个和自己毫无关心的“别人家孩子”搞的头晕脑胀。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不是别人的“影子”。为了让孩子把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孩子做“最真实的自己,父母就应该避免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优劣。
生活中,多数父母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其中比得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在比较中看到差距,然后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但这却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严重的还会使孩子变得自卑。
和李威一样上初中的表哥张亮经常来李威家玩,每次妈妈都会问张亮最近有没有考试,考得怎么样。张亮每次都自豪地回答:“我的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是全班第一名。”妈妈就会夸奖他一番,然后就会冲着李威说:“看看你的成绩单,没有一科成绩在80分以上。难道咱家的学习环境比你表哥家差吗?你真让我感到失望。”
这让李威觉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鸭,永远也没办法和表哥比,学习情绪很低落,成绩也越来越差。
孩子会因为家长经常拿自己和别的孩子作比较而造成负面的心理影响。父母经常这样做的后果,会让孩子产生很多负面情绪,不单单是不开心,更有甚者还会感到恐惧、愤怒和嫉妒。拿别的孩子和自己作比较,进而贬低自己,小孩儿会认为这是父母不爱自己的表现,因此会越来越感到自卑。
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在他的《教育孩子四十条》中,有这样一条:“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当然,父母用名人事迹来鞭策孩子作为学习榜样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千万不要用挖苦的口气,借别人的长处来贬低自己的小孩,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有时候还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和顶撞,影响家庭和睦。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妈妈对儿子说:“看看人家,人家都能考100分,怎么就你只考了80分;人家当班干部,你连个小组长都没有当上;人家在学校运动会上都能取得好成绩,怎么就你排名最后呢,你真太不给我争气了,你除了捣蛋,你一无是处!”
有一次,儿子实在忍不下去了,就生气地冲母亲喊:“妈,你瞧瞧人家李阿姨当局长,你为什么只当小科长?人家张阿姨月薪一万,你怎么就三千呢?隔壁邻居有最新款的电视机,怎么咱们家就是个二手电视?你太让我没有面子了?”
妈妈一愣,忙说:“小子,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人和人能比吗?”
儿子说:“那你为什么经常拿我跟别人比啊?”
妈妈哑口无言,聪明的孩子让母亲无言以对。
慢慢想想,生活的确就是这个样子,自己教育孩子要方法得当,千万别拿别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较。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如果总是拿人家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比自己孩子的短处和缺点,岂不是在灭自己孩子的威风。相反,孩子的缺点被父母用平常心来对待,并被鼓励扬长避短,孩子也会因为这样的鞭策方式而变得优秀起来。
长期处于比较中劣势地位的孩子,会逐渐认同客观的评价,主观上完全对自己失去信心。尤其孩子被别的孩子长期作为比较对象时,处于劣势一方的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存在这个家庭中的价值了。一旦造成孩子这样的负面情绪,其自卑感会影响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而也许他原本是一个聪明上进的孩子,只是调皮了点,或是贪玩了点,或是学习成绩稍差了点。所以说,父母一句话,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并非危言耸听。
“我就是不想学习,我不上学了”
“我就是不想学习,我不上学了!”很多家长应该都遇到过孩子这样言语的对抗,孩子说这样的话说真的不想上学,决定不去学校了吗?相信没有一个家长会这样认为。但孩子出现了这样的逆反情绪和行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我想,家长这时候首先应该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原因,在面对孩子厌学时或者成绩不好时,教导孩子时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减少和孩子的冲突与攻击倾向。家长还应该改变“严厉出孝子”的观念,尝试着去做让孩子非常感动的一些事情,让孩子体会和明白家长对他们的关爱,然后再以商量的形式教育并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学习计划。
李大乐在读初中二年级,孩子情绪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平时孩子常与家长发生冲突,他非常痛恨自己的家长,经常与家长发生口角,曾数次在与家长争吵后,偷了家里的钱出走,最长一次甚至呆在网吧里三天两夜,平时更是无心学习。尽管家长为他请过好几个家教,但却都无法改变他,李大乐家长为此痛苦不已。孩子心里说是“讨厌学习”其实只是为了反抗家长而故意说的气话,其实孩子内心非常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孩子也渴望在每次考试后像其他孩子一样能得到家长赞赏的微笑。但李大乐的爸爸性格暴躁,每次没考好李大乐都要受到家长的责骂。以前孩子曾尝试着向家长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内心感受,但还没说几句话就遭到家长的大声呵斥,后来李大乐便干脆拒绝与家长沟通,回到家就会自己卧室了。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也可以这样描述。多少家长都在说,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不学习玩游戏的时候可有精神了,一提到学习的时候就喊累……孩子厌学,已经成为不少家长的难题,孩子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也从不主动学习,都是家长让做什么,孩子才会去做。有的孩子甚至把课本都撕了,家长都没有了办法。所有的孩子,在幼儿时期或者至少儿期都喜欢涂鸦、画画,而孩子到了12岁以后基本上就不怎么画了,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孩子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画出的作品与自己的审美要求及想象相差太远,孩子又没有办法改变当下状况,这时孩子才不得以放弃掉回画。其实,仔细观察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他并不是一下子就决定了不做,孩子也会尝试着去克服困难。但毕竟孩子的能力有限,当他感觉解决不了时,最后只能选择退下来。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家长的认识很重要,一个不经意的学习上的否定,都会造成孩子的退缩,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学的知识也在逐步加深。这也使孩子本来学习的情绪就有所下降了。再加之家长的不帮助,而单独的要求孩子去做,去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就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作为家长的现在都热衷于给孩子报课外学习班,好像觉得有钱就能使鬼推磨。让孩子学习好起来。家长本身自己不愿去研究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喜欢学习。反过来总是严厉的要求孩子考多少分,多少名次,一点都不去想孩子为什么学习下降,盲目的认为是孩子学习不用功。而且在平时家长没有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不是家长管孩子,就是把孩子交给补习班,而且还给孩子加压,说什么“我给你花钱了,你就得好好学习”。家长是孩子成长上的帮扶者而不是监工和施压者。不管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是其他什么,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在兴趣极大的情况下,暂时遇到了困难,那么在这种阶段的孩子是最好帮助的。如果孩子“屡战屡败”,那么孩子就会失去信心,这时的家长,要学会和孩子沟通时候的技巧,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要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并且还要耐下心来,先激发兴趣、鼓励、表扬、肯定,给孩子信息及理解,让孩子觉得自己行,同时给孩子提供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我的孩子不喜欢上学怎么办?”“我的孩子不用功学习怎么办?”不少家长整天为这些问题而忧心忡忡。其实,孩子大多是愿意通过学习去了解新的事物的。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些孩子的确会变得很讨厌上学、讨厌学习。造成孩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家庭因素影响所致的却占了大多数。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说“我是个不喜欢学习的人,我喜欢自由自在。我是讨厌学习,我感觉到学习没有什么意思,但上学也是一种乐趣,让我们懂得做人和好多好的道理。我们是不想让别人老是在掌控,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孩子的心里话,孩子是有自己的思想的,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想过分的被家长干预。
教育专家认为,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很强的求知欲,没有真正不爱学习的孩子。孩子厌学只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消极“状态。事实上,现在的孩子比以前学的东西要多得多,他们接触的社会信息也比家长多,而家长只是单一的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没有考虑孩子很容易接受和吸收新的事物的状况,这也是一种家庭教育的误区。孩子不是不爱学习,孩子愿意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如美术、散打、音乐、绘画、电脑、体育活动方面等知识,而不愿意学习文化课知识,而且严重的偏科。分析这些不爱学习文化课的孩子,不是学习没有兴趣就是学习成绩不好而遭到家长训斥导致学习兴趣不高,最后变得不爱主动学习。所以孩子才会在学习上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爱主动的学习文化课,学习没有意义。这时候就得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配合,改变孩子用多种办法去纠正。家长和老师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学校和家长互相默契的配合和支持。
  所谓厌学,就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意从事各种学习活动,比如听讲、做作业、温习功课等。客观地讲,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并不是某些学生所特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存在的问题,只不过有轻有重、有的表现得很明显、有的暂时没有表现出来而己。随着学校的升学率,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孩子对家长和学校的反抗只能体现在学习上,本开课程就很难,孩子学习的时候已经很吃力,加之这些主观的压力。孩子就会有意识的反抗。
当孩子讨厌上学念书时,家长应先检讨一下自身有无以下行为:容易生气,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家长从不称赞孩子,总是嫌孩子做的不够好总要求孩子考试得第一名或者满分。家长还不给孩子足够的娱乐时间,只要孩子一打开电视便会问:“功课做好了没有?为什么看电视?”还有家长还给孩子除了学校的作业外,孩子还要做课外班布置的家庭作业。
除此这些,像家长不和、家庭生活不协调、双亲外出工作等,都会忽视了孩子的教育,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使他无心念书。因此作为家长,必须注意孩子身心成长时的特点,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知道了!”,孩子的回答为何漫不经心
“知道了!”当家长很认真的和孩子讲话时,发现有时孩子的回答总是这样漫不经心的三个字。这让家长很苦恼,不知道如何处理,是严厉的教训还是耐心的重复。其实,孩子出现这样的敷衍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孩子觉得没有意思,不值得一听,或者已经听过好多遍,在这些情况下孩子们内心都会倍感厌烦,这时,即使对方讲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声泪俱下,孩子也能够对其产生免疫,这时孩子只知道有声音在自己的耳边嗡嗡作响,但是却不知道声音的实际内容是什么。就好像声音从左耳朵进来,直接就从右耳朵出去了,没有在大脑中做任何逗留,也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象。
例如,妈妈又在唠叨儿子不讲卫生,长篇大论,哆哆嗦嗦,一个意思反复地讲,儿子在听,但是却根本没有听进去。最后的时候,妈妈高声地问:“听见没有?以后注意点!”儿子假装认真地点点头,说:“知道了!”但是,如果你问他,妈妈究竟说了些什么,其实他根本就不知道。
为什么孩子能够做到心不在焉、漫不经心,听到和没有听到一样呢?这实际上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忽视心理。
当孩子对一些声音信息不感兴趣、感到厌倦,或者专注于其他事情,就会减弱对这些信息的感知,忽略其具体的意义,对其不经过任何的处理,就轻易地放过去,于是在大脑中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时候,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此时的注意力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它也在捕捉一些信息,但却是很随意的。对一些有特色的,对意识有所刺激的话就会留下一些印象,而对其他内容则不会留下印象。比如,老师在讲课,但是有些学生却不愿意听,注意力并不集中,虽然老师说的话也会从他耳中过,但是却不会留下什么印象。偶尔有些有意思的话,会对意识有所刺激,才可能留下一定的印象。
一次,老师发现小明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就把他叫起来,问他自己讲的是什么,小明当然没有听进老师讲的内容,于是他苦思冥想,想记起老师说过的话,突然他想起一句,急着就说:“皇帝在光着屁股走路。”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原来老师正在《皇帝的新装》这一篇课文。老师确实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但是这不是课文的重点。小明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就选择性地记忆下来,相比别的内容,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一些,于是他就想起了这一句。
听了但是没有听进去,这就是选择性记忆的现象,它反映的是孩子对信息的一种选择性记忆,它与孩子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选择性记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孩子敷衍的、不认真的态度,但是很多时候,也代表着一种宽容,当听到别人说自己坏话,听到了就算了,马上忘记。如果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反而让自己不痛快,也影响彼此的关系。如果,妈妈长时间的对儿子唠叨,就会影响母子之间的关系。
当父母们知道了孩子拥有选择性记忆后,就不要对孩子重复那些了很多遍的,被孩子称为老掉牙的唠叨了。否则不只是自己白费唇舌,孩子也根本没听见去父母的唠叨,对孩子改正错误根本没有任何益处。
孩子的反驳和争吵,并非对你的不敬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经常会遇到孩子回嘴、反驳、顶撞等看似不礼貌的行为。面对这种争辩,有些父母会将孩子的这种行为视为对自己的不尊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于是狠狠批评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希望孩子以此为戒;而有些父母则给孩子争辩的权利,认真地听取调皮孩子陈述争辩的理由。
到底应该怎样面对调皮孩子的争辩呢?德国儿童心理学专家认为,孩子敢于同父母进行争辩,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以后会比较合群和有创造力。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孩子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颜先生身为某市科技协会副主席,对儿子在学校的表现充满期待,他希望儿子当个三好生。可是儿子上初三了还没有当上三好学生。一次,儿子把取回的成绩报告单交给他时,他发现儿子的成绩很好,但老师的评语中有一条是:上课喜欢做小动作。于是生气地数落儿子。
听了爸爸的指责,儿子坐在沙发上大哭起来。等颜先生说累的时候,儿子突然对他说:“爸爸,你能不能听我讲个故事?”颜先生感到很奇怪,就答应了儿子。
儿子讲的故事是:两个小组参加一次竞赛。预赛中,甲组因为某同学造成的失误,致使最后的成绩很不理想,于是全组成员一致声讨了那位出错的同学。在决赛中那位同学很有压力,表现得很紧张,结果又出错了,最后甲组被淘汰出局;预赛时,乙组也有一位同学出现了失误,但大家没有对他进行过多的指责,而是一再鼓励他,提醒他放松些,结果在决赛中那位同学发挥很好,他们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听完故事,颜先生不免吃惊。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坐到儿子的身旁,问他还有没有要说的。儿子说:“我们班里得到三好学生的同学,他们大多在五好家庭的环境中成长。”颜先生听懂了,从此他对儿子不再指责,而且允许孩子与自己争辩,因为他从儿子的争辩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后来,儿子被重点大学录取,在这期间,儿子收获了很多荣誉。
面对不满的事物,孩子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与父母争辩,证明孩子的勇气,精神可嘉。允许孩子与父母争辩,可以为父母竖起一面镜子,父母通过听取孩子的争辩来检验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说得是否在理,如果发现不妥之处可以随时调整,这对教育孩子是有好处的。
孔子曾说:父亲有敢于争辩的儿子,行为就不会无礼。孩子同父母争辩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得意的时候。在这种兴奋的状态下争辩有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并且可以体现出家庭民主的气氛,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研究发现,敢于同父母争辩的调皮孩子长大后大都有较强的交际能力,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在一场家长交流会上,一位身为教师的父亲说,教学生不是难事,但是教育儿子却不得法。他儿子头脑聪明,很顽皮、好动,经常惹他和妻子生气。而当他批评儿子的时候,儿子竟然敢和他争辩,这让他大为不悅。于是劈头盖脸地打儿子,从小一直打到他上小学三年级。
有一天,儿子要父亲给他买一些图书,但是父亲没有同意,儿子就跟父亲理论,最后他们争辩起来,后来父亲被儿子一句话顶得哑了口,就打了儿子一顿。打完之后他发现儿子的眼神充满了仇恨,这不禁让他大吃一惊。
第二天,父亲对儿子说:“爸爸今天陪你去书店买书,你看中的书只要有助于你学习,爸爸就给你买。”儿子对父亲投来了怀疑的目光,似乎在怀疑父亲的真诚。父亲耐着性子又向儿子复述了一遍,就骑车带儿子来到书店。在路上父亲问儿子:“爸爸昨天打你了,你有什么想法?”儿子沉默不语。父亲又说:“爸爸保证,一定不会发火,不打你,你把心里的想法告诉爸爸。”儿子看父亲态度诚恳,就说:“当时我恨死你啦!”“怎么恨法?”“恨得骂你。”“骂什么呢?”“骂你是个鬼……”父亲一听,大为吃惊。
从那以后,父亲再也不打儿子了。面对孩子的争辩,他控制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倾听儿子的想法,并用晓之以理的做法回应儿子的争辩。说来也怪,儿子慢慢对父亲产生了好感,‘变得懂事多了。家里有了民主的氛围,再也没有“火药味”了。
给孩子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允许孩子争辩,是促使家庭民主的重要方式。因此父母应该树立与孩子争辩的观念,不要认为孩子与自己争辩是丢面子的事情。如果父母因为孩子调皮不听话,喜欢与自己争辩,就认为那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那就错了。
父母同意孩子和自己争辩,这不是坏事,父母要善于从孩子的争辩中获得孩子的想法,孩子也可以在争辩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口才。若孩子获胜,孩子就会从中找到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既让孩子认识了自己的能力,也借机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平等的氛围。在争辩的过程中,父母应正确引导,以德服人,不要觉得孩子和自己争辩,孩子就不是个好孩子。
孩子的沉默并不代表认同
这是一个幼儿教师讲的故事:
班上有个叫东东的小朋友,特别调皮,总爱闯祸,总是有小朋友不断地向我报告他的“罪行”。不知不觉,东东给我留下了一个很坏的印象:淘气捣蛋。于是,以后每当东东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我总会认为是东东不好,总是先批评他,而他也总是嘟着嘴巴,一脸的不服气。
一天,又有小朋友来告状,原来东东把几盒橡皮泥放在了水里。我一听,冲进洗手间就质问东东:“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橡皮泥是用来在水里泡的吗!”没想到东东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反正你也不会听我解释的。”
我对东东的成见是有原因的。把龙虾的钳子拔了,龙虾死了;拔小朋友头发;和小朋友打架……
所以,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淘气”的小家伙,每次出问题都有他,我也不想听他做什么解释。实际上,很多事情还有背后的原因:东东认为龙虾的钳子会伤害到小朋友,所以他拔了,其他小朋友告诉了我这事;东东本想把小朋友头上的草拔下来,没想到连头发也拔下来了,这是东东爸爸对我说的;东东和小朋友打架,是因为东东朋友挨欺负了,东东为了打抱不平才和他打了起来。很多事情我都没有了解清楚,就先批评东东,怪不得东东会说:“反正你也不会听我解释的。”
从那以后我改变了对待东东的态度,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之间再有纠纷发生的时候,首先,我会了解清楚情况,并给孩子们解释的机会,然后在酌情教育。这样一来,小朋友们越来越信任我、喜欢我了。
这个故事让人产生了联想,其实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当家长们认为孩子“犯错”时,有没有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呢?
如果孩子犯了错,家长不问清楚缘由就对孩子进行指责,甚至是打骂,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所以,很多时候家长都是不闻不问就对孩子斥责。不管怎么样,一定先让孩子自己解释,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然后再下结论,这样对孩子才公平。
小泽是一家外资企业的部门经理,工作非常忙,有时候根本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女儿。于是,她把孩子的姥姥从农村接过来,希望老人在这里帮忙照顾一下孩子,同时也让自己的妈妈享受一下城里的生活。
小泽的女儿很懂事,每天都带姥姥出去散步,还用自己平时攒下的零花钱给姥姥买鲜花。姥姥逢人便夸奖自己的外孙女:“我外孙女太好了,我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她是第一个给我送花的人!”
一天,小泽回到家就听到鸭子的叫声,推门一看,果不其然,真是鸭子。忙碌了一天的小泽,看到家里乱乱的样子,不免心烦意乱,张口就训斥孩子:“马上就中考了,还有心思弄这些东西?乱死了!”孩子正要解释,小泽直接不给女儿这个机会:“我不想听你解释,马上把它们扔出去!”说完就要去抓那几只小鸭子。这时,孩子哭了,她欲言又止,赶紧跑回自己的房间不出来了。
生气的小泽还想追进孩子房间继续教训,妈妈便对小泽说:“你错怪孩子了,这是孩子怕我一个人在家闷,她买给我的。你别骂孩子了,你要是不喜欢可以拿去送人嘛,干嘛朝孩子发这么大的火。”
小泽听后十分后悔,原来是自己错怪了孩子。
生活中像小泽一样的妈妈非常多,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孩子犯了一个小错,妈妈便单凭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当孩子申辩和解释的时候,就会更加生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于是,对孩子大声喊道:“你给我闭嘴!”孩子的委屈又有谁体会得到?即便事后家长对孩子道歉,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伤害也于事无补。
身为家长,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先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千万不要先妄下结论。你可以说:“好吧,和妈妈说说当时的情况。”当孩子解释之后,你觉得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你应该说:“我理解你的想法了!”
家长不给孩子解释的权利,孩子今后就真的会放弃自己申辩的权利,让你一次又一次地错怪孩子。他们心里的委屈只有自己知道,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疾病。所以,在孩子犯错误以后,一定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解释也是孩子的基本权利,也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不要用总“忙”来拒绝孩子
“等会儿再说,没看我现在很忙吗?”相信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说过这种话。也许说这句话时,父母可能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在孩子看来,这种态度就表明了父母不把他当一回事。久而久之,就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做什么都没意义”的感觉,因为在父母眼里孩子的事永远没有自己的事情那么重要。
父母以为,这样轻松的一句话,就能让孩子“闭嘴”。“反正只是孩子,巨绝一下又何妨?他们不会往心里去的!”然而,孩子真的如你想象得那般“好打发”吗?
这学期,学校开了一门新课——手工课。这门课上,老师会教大家绣十字绣、做棉垫等等。细心认真的小洁对于这门课真可谓是“得心应手”。
这天,小洁绣了一只很逼真的小兔子准备拿给妈妈看。这时,妈妈正在炒菜,头也没抬一下说:“赶快拿走,没看见我正在忙着吗?没空听你这破事,别在这里添乱!”
妈妈的话,让小洁不禁有些失落。她走出厨房,看到了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爸爸。她赶忙跑上前,拉着爸爸的手臂说:“老爸,您看,绣了一只小白兔!”
小洁原以为,爸爸会夸奖自己一番。谁知道,他头也没抬,说道:“嗯,很好,很好……”小洁觉得爸爸在敷衍自己,就拿开爸爸的报纸说:“您连头也没抬,看都不看,怎么就说我做的好了?”
爸爸生气地说:“你这孩子,快把报纸拿过来,没看我正忙着吗?真不懂事……”
小洁低下头,悄悄走回了房间。她没有吃饭,而是流着眼泪,拿着剪刀,把刚刚绣好的小白兔剪了个稀巴烂……
小洁的遭遇,现实生活中其实非常常见。现代父母经常忙于工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回到家还要思考工作上的问题,这时孩子要求和他们谈谈话或是有事需要帮助,许多父母都会显得非常不耐烦,甚至出言伤害孩子。“你没看到爸爸妈妈正忙着吗?一会再说!”一句简单的话,完全拒绝了孩子要求交流的诉求,让孩子感到被父母轻视,甚至有些个性强的孩子,还会因此产生叛逆情绪,从此不服父母的管教。
以“忙”为借口,实质上反映了这样一种问题:不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很多父母都不明白,倾听是父母的必修课,是使孩子健康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一课,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关注就是他成长的动力。如果父母不愿意倾听孩子说话,吝嗇给予他关注,他就会像没有充足养料的植物一样萎靡、没有活力。这样的孩子,又谈何成为“好孩子”,谈何健康地成长?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做到倾听?
一,选择适当的环境
父母可以选择一个不忙的时间和安静的地点,与孩子坐在一起,跟他说说心里话。当孩子滔滔不绝时,父母尽量放下手里的活,关掉电视,用眼睛注视着孩子,表示是真心在与他接触,表示对他的尊重。
郑斌的爸爸是个厂长,经常很晚才下班。这天晚上,他十一点才回家。坐在沙发上休息了片刻后,他的眼睛已经睁不开了,于是准备回屋睡觉。这时候,郑斌的声音怯生生地传来了:“爸爸……”
爸爸一看,原来郑斌还没有睡。他抱着一个画板,正坐在沙发的另一角:爸爸,我想给你看个东西……”
其实爸爸此时已经筋疲力尽,根本不想说话,但看着孩子的目光,他还是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郑斌一跃而起,送给了他一个礼物:肖像画!郑斌滔滔不绝地说着,诉说着自己的快乐,诉说着对爸爸的崇拜……
爸爸的眼眶湿了,对郑斌说:“谢谢你,儿子!”从这以后,不管他有多忙,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郑斌的屋子,听听孩子一天的见闻。自然地,他与儿子的关系也是越来越亲密。
像郑斌爸爸的这种行为,父母必须每天进行,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你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散会儿步”,或者说:“让我们去小房间单独在一起谈谈。”在这个过程中,倾听孩子的内心话。
二,向孩子说明缘由
也许孩子想要与你沟通之时,你的确没有多余时间,这时候你应当心平气和地与他说明。你可以说:“我现在的事情很重要,我必须先完成它,等做完这事,我一定陪你好好聊聊。”你也可以这样说:“我现在很忙,但是我们可以在你睡觉前好好谈谈。”最重要的是,你要做出一种暗示——你对孩子很关心,对他很重视。这样,即使孩子有些失落,他也会理解你的苦衷。
命令式的教育已经成为过去
人与人之间需要平等,父母与孩子之间也需要平等。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即使是刚刚学步的孩子,都渴望父母平等地对待自己。在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平等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父母不能平等对待孩子,就意味着居高临下、命令和训导,这是教育孩子的大忌。所以,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请蹲下身子跟孩子说话,这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最好见证。
和颜悦色,是父母和孩子沟通最佳说话方式。想要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就应学会与孩子共同讨论问题,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并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要粗鲁而简单地拒绝:“不行!不准你去!”或是:“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
程老师发现,王晨同学最近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而且现在上课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捣乱了,为此他十分好奇。趁着周末,他到王晨家进行了家访。
是王晨的妈妈接待了程老师,王晨妈妈感慨颇深地说道:“和孩子平等交流有助于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对孩子真正起到鼓励和帮助的作用。”
妈妈说:“两个月前王晨一直沉迷于网络游戏,对此,我和他爸打他了,骂他了,但是王晨对我们的话无动于衷。我们为此感到心灰意冷。”
程老师急切地问:“那你们后来用了什么方式方法让王晨发生了改变呢?”
妈妈说:“一次,我向一个朋友寻求帮助。他问我是否真正了解孩子,孩子玩网络游戏的原因是不是厌恶学习。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监督、督促王晨学习,却不曾真正与他沟通,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某天回家后,我试问儿子会不会因为学习感到乏味和枯燥,儿子听到我这样问他感到很意外,接着他就如实相告,说有时候甚至产生了退学的想法。我接着说自己也在工作上遇到了很多烦恼,希望他能给我一些建议。这时,我把儿子当做朋友,将工作中的不顺心事都告诉了王晨。”
妈妈继续说:“想不到王晨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强的分析能力,我第一次由衷地称赞了儿子一句:‘你太让妈妈意外了,你比妈妈强!’没想到,儿子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也将心中的烦恼都告诉了我。从此,孩子和我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王晨也渐渐走出了网瘾的困扰,学习成绩也大幅提升。”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平等交流的力量是多么惊人啊。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盘托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发表自己具有主见和独立的观点。
生活中,许多父母因为忙于工作,疏于和孩子交流,亲子矛盾也就随之而来。从而导致了孩子心中的真正苦恼不为父母所知。而到了有时间沟通的时候,父母却又摆出了一副官架,剥夺了孩子倾述的权利,让孩子产生了不平等的感觉,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真心话可谈了。
相反,当孩子感受到了平等时,他就会觉得在这个浮躁的年纪中能被父母认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像朋友一样与孩子相处、交谈,相信孩子会乐于接受父母的教导。
要想做到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就需要掌握沟通的艺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父母借鉴:
第一,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
没有倾听的沟通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只有将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完全了解,针对孩子当时的情况,对孩子进行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当孩子和你分享喜悦事情的时候,你也应该为此感到高兴,甚至产生共鸣,例如孩子在学校受到了老师表扬,你可以称赞道:“噢,老爸为你感到骄傲啊。”当孩子和你分享苦恼时,你应该耐着性子听完孩子的倾述,同时用“嗯”、“是吗”、“后来呢”等词回应他,同时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第二,主动跟孩子说心里话,并让孩子发表意见
当父母主动跟孩子说心里话,并把孩子当做知己对待时,孩子一定会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父母把自己要说的讲给孩子听,然后让孩子提供帮助,鼓励孩子发表意见,孩子会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认可。无论他对你讲什么,你都应该让他把话说完,而不能打断他,更不能因为孩子说了令你生气的话而发脾气。在讨论家庭事务时,也应该让孩子参与,鼓励孩子发表意见。
第三,尊重孩子,保护他的隐私
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过程中,可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这些话是孩子不想让他人知道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不能随便把孩子的心里话告诉外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隐私,不论是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是心理隐私,父母都应该守口如瓶。有位父亲,来学校接孩子时跟其他家长闲谈,说他的孩子暗恋班里的某个女生。刚说完,身边的孩子已经面露愠色。
第四,多赞美,少批评
交流是亲子之间思想上碰撞的过程,有可能两者的想法不同或是不谋而合,父母都应抱着求同存异的思想,对孩子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美之词。孩子对有些问题的理解是浅薄的,毕竟孩子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不太成熟,这就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包容。只有掌握好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内心世界,才能实现两代人真正平等交流的愿望。
孩子的心声需要你认真的倾听
明智的父母会认为与其做一个高明的演说者,不如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倾听,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只有能倾听孩子的父母,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做到和孩子平等交谈,父母也因此获知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也让孩子得到认可和信任。
契诃夫曾经说过:“母亲之所以在教育子女方面不能由别人代替,就是因为她能和孩子同感觉,同哭,同笑……单靠理论和教训是不起作用的。”让孩子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次所表达的内心感受,父母都在认真倾听,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肯定和赞美。
然而,有些父母总是把已经长大的孩子当做小孩,不去主动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不理解他们诉说的烦闷的心理,不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秘密。自己充当侦探,代沟就由此产生,孩子因此也没有了安全感。
女儿上初二了,一次妈妈骑着自行车带着女儿从学校回来,坐在后座上的女儿不停地向妈妈讲述着自己与同学的故事,劳累疲惫、心里正烦的妈妈毫无反应地听着。
渐渐地,女儿讲话的声音越来越小。突然,女儿小声说:“妈妈,我差点儿忘了,老师让我们买一支毛笔。”妈妈生气地说:“刚才你干嘛去了,路过文具店门口时你不说!”当妈妈极不情愿地准备掉头时,女儿竟然怒气冲冲地跳下车,大声嚷道:“不买了,回家!”说完,扭头就往家里跑。
一进家门,妈妈就冲到女儿面前批评她不听话。女儿很委屈地说:“妈妈,你也许不知道,做孩子的也是很可怜的!”妈妈愣了一下,接着,女儿又说:“妈妈,你和爸爸心烦的时候总是对我发火,可是我心烦的时候对谁发火呢?你知不知道,当你们不听我说话的时候,我心里有多么难受。”女儿的话让妈妈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曾经,我们也是孩子,也遭到过父母的拒绝,被父母误解……这是我们童年时代难以抚平的伤痕,这块“伤疤”会伴随我们的一生。今天,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却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烦恼,遗忘了孩子的苦闷,甚至将孩子当成了情绪的撒气筒,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根本没有倾听孩子的意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要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面对成长中的烦恼,他们需要诉说内心的情感。但是许多父母常常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快乐成长。所以,很多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长此以往,就和父母产生了代沟和隔膜。
有人说,交流是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倾听,是为了增进了解,促进理解。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探究他们对未来的憧憬。这是引导孩子释放压力的最佳方式,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办法。
认真倾听孩子的心里话是避免误解的最好办法,做善于倾听孩子心声的父母,孩子就会将你当成朋友。倾听孩子的诉说,才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及时引导孩子的不良思想。
当孩子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时,父母耐着性子听完,让孩子依偎在自己的怀里,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例如,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再多告诉我一些”、“发生这样的事我也很难过”、“我理解你的感受”。即使发现孩子说的不对,也不要急于纠正他,那么父母的关爱就不难被孩子发现了。当孩子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后,就会感到轻松和精神焕发。然后,父母再对孩子的错误思想给予引导,这样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父母应该注意给孩子留出一片空间,倾听他们的故事,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不仅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上予以关心,更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二年级英语单词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