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易混淆公文的文种是根据文种的适用与区别

基于《国务院公报》浅析批复类公文文种如何选择-公文概论-论文联盟
您好,游客
背景颜色:
基于《国务院公报》浅析批复类公文文种如何选择
来源:论文联盟&
作者:范峥
基于《国务院公报》浅析批复类公文文种如何选择
批复类公文是用于答复请示的公文种类,在党政机关广泛。根据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文种有15种,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请示、批复、议案、函和纪要。其中,&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由此可见,《条例》规定的15种法定公文中&批复&和&函&都具有批复请示的功能,但什么情况下用&批复&,什么情况下用&函&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条例》施行三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以下简称《国务院公报》)所刊载的国务院批复类公文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批复类公文处理的规范化。  1& 分析样本的选取  国务院作为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办公厅是行政机关公文处理的最高机构,国务院办公厅对《条例》有解释权,负责对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所发的公文对各级机关公文处理具有示范作用。《国务院公报》是刊载国务院文件的权威刊物,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应该公开的文件全部在《国务院公报》中刊载。本文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正式施行后三年的《国务院公报》(2012年7月~2015年6月)共105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7月~12月17期,2013年35期,2014年35期,2015年1月~6月18期。  2& 批复类公文使用情况及分析  2.1& &批复&和&函&的使用频率。表1《国务院公报》2012年7月~2015年6月刊载国务院文件情况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   从表1可见,《国务院公报》刊载的国务院公文主要是通知、意见、批复,其次为命令(令)、决定、函和通报共7种。在统计期内,《条例》规定的15种公文种类中,决议、公报、公告、通告、报告、请示、议案和纪要8种公文未见刊载。虽然《国务院公报》刊载的不是全部国务院公文,仅为主动公开的部分法规性、政策性公文,但是在统计期内517份公文中,答复请示的&批复&和&函&共85份,占刊载公文总量的16.4%。由此可见,&批复&和&函&已经成为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使用频率较高的公文文种。  2.2 &通知&的误用。表2《国务院公报》2012年7月~2015年6月刊载国务院批复类公文情况    从表2可见,国务院批复类公文使用的公文种类有三种,分别是批复、函和通知。以&通知&答复请示的文件7件,分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辽宁省县际间海域行政区划界线的通知》(国办函﹝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函﹝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函﹝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广东省县际间海域行政区划界线的通知》(国办函﹝2013﹞6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函﹝2013﹞8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函﹝2013﹞9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河北衡水湖等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国办函﹝2014﹞55号)。  按照《条例》规定,&批复&和&函&可以用于答复请示事项,而&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因此&通知&没有答复请示功能,使用&通知&答复请示事项应属于公文文种的错误使用。另外,上述7份&通知&4份用于批准城市总体规划,而国务院2012年批准南昌市、2013年批准贵阳市和石家庄市、2014年批准长沙市和乌鲁木齐市、2015年批准珠海市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都是用的&批复&,分别见国函﹝号、国函﹝2013﹞44号、国函﹝号、国函﹝2014﹞45号、国函﹝号、国函﹝2015﹞11号、国函﹝2015﹞50号。同样内容有的用&批复&、有的用&通知&也有悖于公文的准确规范原则。因此,笔者认为,7份&通知&应使用&函&较为准确。
欢迎浏览更多 →
相关文章 & & &
本栏目最新更新文章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导航公文中存在模糊语言的原因1-会议类文书-论文联盟
您好,游客
背景颜色:
公文中存在模糊语言的原因1
公文中存在模糊的原因1
 模糊语言是相对于精确语言来说的,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表达的概念模糊不清,具有不确定性。模糊作为人类自然语言的内在属性,普遍存在于各种文体之中,当然公文也不例外。公文语言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模糊词的运用上。本文拟就公文作者、公文和语言自身三个方面,谈谈对公文中存在模糊语言原因的认识。联盟
公文写作人员的主观原因
(一)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使公文写作人员需要依靠模糊话言来表述。公文所要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公文写作人员只要把这些客观事实用文字传达给受众,他的使命就完成了。公文是客观事实,文字本来也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冷冰冰的笔画组合。只有公文写作人员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把客观事实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些因人的主观创造组合在一起的文字,才有了生命力,而公文也通过文字被反映出来,所以,人的主观创造性在公文写作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公文写作人员的主观创造性是由他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融合而成的,因此,公文写作人员对事物的观察角度。分析水平、写作能力甚至公文执行结果的预知能力等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公文写作的准确性。   (二)责任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公文写作人员对模糊语言的使用频率。有些公文写作人员缺乏对公文写作的认真调查态度,喜欢根据自已掌握的现成资料做文章,不太愿意深究细查,对于一些不确定的数据就用&左右&、&上下"、&以上"这些模糊词蒙混过关。例如在某地农民年收人大大提高时写成:&当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虽然"5000元"是一个很准确的数字,但&"5000元以上"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于是就有小说家写出了因为层层引用,通过&近10000元&、&10000元&、&10000多元&、&近20000元以上&的数据演变,最后变成了&当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的故事,因此,公文写作人员一定要掌握最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如果为了图省事,本该具体、准确的语言却用模糊语言来代替,这就是对公文写作和公文送达机关的不负责任。   (三)公文写作人员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有意识地使用模糊语言。例如,在邀请外国领导人访问我国的外交公文上常有"欢迎阁下方便的时候对我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样的句子,句中"方便的时候"这种模糊语言既准确地传递了信息,又给对方以主动权和选择的余地,以示对对方的尊重。七十年代初,正当打开中美关
欢迎浏览更多 →
相关文章 & & &
本栏目最新更新文章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导航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几种常见易混淆公文文种的适用与区别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几种常用公文文种的区别》 www.wenku1.com
几种常用公文文种的区别日期:
几种常用公文文种的区别 (一)请示与报告“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一是作用不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二是内容不同。“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三是容量不同。“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四是时间不同。“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六是处理不同。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七是篇幅不同。“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八是结束语不同。“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二)请示与函“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函”可分为商函、询答函、请批函(请求批准函、审批函)。“函”在公文往来中使用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不相隶属的同系统部门之间询问和答复工作;二是请求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部门批准有关事项,不能用“请示”或“报告”,应使用“请求批准函”。在公文撰写中,容易出现“请求批准函”误认为就是“请示”或“报告”文种,在与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行文时使用“请示”或“报告”,是欠妥的。“请示”与“请求批准函”有严格的区别,主要有:一是类型不同。“请示”是上行文;“请求批准函”是平行文。二是主送机关不同。“请示”的主送机关是具有领导、指导关系的上级;“请求批准函”的主送机关是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单位。三是内容范围不同。“请示”是请求批准、指示;“请求批准函”是请求批准某项职能事项。四是行文语气不同。“请示”的用语应尊敬上级机关;“请求批准函”应互相尊重。五是办复方式不同。“请示”的事项由上级机关批复下级机关;“请求批准函”的有关批准事项由受文单位复函(审批函)。 (三)报告与总结“报告”是上行文,其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总结”不是公文文种,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将工作总结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在带有工作总结性的公文标题中用“某某单位2007年XX工作总结”等,这样的标题是不对的。其实,工作总结就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可直接使用“报告”文种,主送上级机关(可多头主送),抄送有关机关。如将上述公文标题改为“某某单位关于2007年XX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样就比较规范了。 (四)意见与建议“意见”是对重要的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文种。可用于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受文单位参考;作为下行文,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这里着重谈谈作为下行文的“意见”文种。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往往将“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某某单位2008年XX工作打算”或“工作安排”、“工作计划”等,都是欠妥的。“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不是公文文种。可直接使用下行文的意见文种,规范的标题应为“某某单位关于2008年XX工作的意见”。 (五)通告与通知“通告”是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种,其主送对象是不确定的。如:“某某单位关于XX的通告”。“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等的公文文种,是平行文、下行文,主送对象是确定的。“通知”在行政机关公文往来中使用较多,如会议通知、转发性通知等。转发性通知应注意标题臃肿的问题。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常见公文文种区别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常见公文文种区别
常见公文文种区别
常见公文文种区别
一、决定与命令的区别
1、决定在使用权限方面没有命令那样的严格限制。
2、在表达方面,命令高度简洁,只表达作者的意志。决定则既要表达意志要求,又要阐发一定的道理。
二、公告与通告的区别
1、从宣告事项的重要程度看,公告重于通告。公告是郑重地宣布重要的事项,通告是发布应当遵守的事项。
2、从宣告事项的应知范围看,公告大于通告。公告是“向国内外”,范围广;通告则是“在一定范围内”,针对社会某一方面。
3、从宣告事项的发文机关看,公告的发文机关级别高,党的领导机关一般不使用“公告”;而通告则上自中央、下到基层,无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均可以使用。
三、通告与命令、通知的区别
1、通告一般不按隶属系统逐级下达,而是直接面向内容所涉及的全体人员;命令、通知都是按管理或隶属系统逐级下达。
2、通告的告知对象大都是自然人,而不是法人(如机关、团体等)。
3、通告的内容是由发文机关以及文中所指定的单位组织实施;命令、通知里的内容,是由受文单位来组织实施。
4、通告的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而命令、通知有涉密问题。
四、通报与通告、通知的区别
其相同之处在于:
1、都是下行文。
2、其事项都是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周知的。
3、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
其不同之处在于:
通报和通知都是具有沟通情况交流信息作用的告知性公文。他们的区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常见公文文种区别_行政公文_工作范文_应用文书。一、决定与命令的区别 1、决定在使用权限方面没有命令那样的严格限制。 2、在表达方面,命令高度简洁,只表达作者的意...简析几种常用公文文种的区别在日常的公文写作中,经常有同志文种混用,在这里,结合新颁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简要谈谈 常见且易混淆的几种文种如何区别,供...简析几种常用公文文种的区别在日常的公文写作中,经常有同志文种混用,在这里,结合新 颁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简要谈谈常见且易混淆的几 种文种如何区别,...企事业常用的几类公文文种的区别 - 企事业常用的几类公文文种的区别 一、“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公文, 常常被混淆使用,但两类文种实际上...实事求是地说,要在目前我国常用公文文种的数量较多、文种之间的差别比较精 细的 情况下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非常需要我们努力研读《中国共产党机关...公告、 通告、 通知、 通报、报告等文种的区别 1.公告 2.通告适用于向国内外...3.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简析几种常用公文文种的区别 在日常的公文写作中,经常有同志文种混用,在这里,结合新颁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 办法》 ,简要谈谈常见且易混淆的几种文种如何区别,...行政公文常见文种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行政公文——通知 行政公文——通知 —— 一、通知含义与特征 1.通知属下行文,是向下级机关传达指示、布置工作或周知事项...在党政机关常用的 14 种文体中,着重要区别的有这么几对:请示和报告、公报 和...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 印发前应当对公文的审批手续、 内容、 文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文的文种是根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