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设计师,你不知道的苦恼表情包有哪儿些

“你有没有空做一个很简单的东西?就只要巴拉巴拉巴拉巴拉就可以了!”
好了吗?你随便弄弄就好了,不用花很多时间的!
10分钟后问:好了么?
半小时后问:好了么?
40分钟后问:好了么?今晚/明天能不能给我?”
“你把这里缩小了看看?……额,再放大看看?…………适中点看看?……好吧,还是按照原来的样子好了。”
上联:一天晚上两个甲方,三更半夜四处催图,只好周五加班直到周六,七点画好八点提交,九点睡觉十分痛苦。下联:十点回复推翻九成,八条短信七个电话,竟要六处调整五处删除,限四小时换三种材料,两天周末睡一小
。。。。。。
横批:含泪的设计师们
在设计界,这样苦逼地坚持着的设计师比比皆是。总是为了一点点不完美的细节翻案重来,虽然喊着累累累,但加班时毫不推脱。他们苦中作乐,天生段子手。不仅要熬夜做好设计,还得应付什么都不懂但要指点江山的领导和业主,偶尔还要为熟人做挑剔的免费设计,甚至会遭受质疑,更别提那些拖着不给设计费的主子了......好心疼。请善待你身边的每个设计师,他们真的很辛苦很不容易!
。。。。。。
1、可悲的设计师
设计师这个职业本身自带冷笑话功能,网上一搜一大片。设计师的经历就是一部血泪史啊,有血,有泪,有屎。
有一个这样的笑话: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设计师自杀了。人们整理他的遗物,在他的电脑里发现了一个文件夹,点开后发现每个文件夹都是这样的:
初稿初稿2初稿3审定稿审定稿2审定稿3审定稿4修改稿修改稿2修改稿3修改稿4修改稿5总监修改稿总监修改稿2总监修改稿3总监修改稿4总监修改稿5总监修改稿6客户修改稿1客户修改稿2客户修改稿3客户修改稿4客户修改稿5客户修改稿6客户修改稿7最终稿1最终稿2最终稿3最终稿4最终稿5最终稿6最终稿7最终稿8打死也不改稿1打死也不改稿2打死也不改稿3打死也不改稿4打死也不改稿5打死也不改稿6打死也不改稿7打死也不改稿8打死也不改稿9绝对最终稿1绝对最终稿2绝对最终稿3绝对最终稿4绝对最终稿5绝对最终稿6绝对最终稿7绝对最终稿8绝对最终稿9绝对最终稿10
你的设计图什么时候能好下班前就能出来
做好马上发到我邮箱好的
怎么还没有收到你的图我还没有下班
。。。。。。
2、经常遭遇不能拒绝的免费设计
我们这边统一回的是合作商展琴提供的软件试用,具体可登陆展览云网站联系。朋友开饭店,你吃饭他收钱,大家觉得理所当然。
朋友开服装店,买衣服他收钱,大家觉得理所当然。朋友做设计,收钱,大家会觉得,这位朋友怎么这么吝啬。
开饭店的朋友说:以后来我这吃饭免费!大家会说:不行!你是做生意的!开服装店的朋友说:以后来着这儿,随便穿!大家说:不行!哪好意思啊!
做设计的朋友说:以后有设计找我帮你免费做!大家说:好的,谢谢!
朋友一场,何必要如此让我为难!
在?有空吗?想请你帮个忙。
我男友正在创业,想请你帮忙设计一个LOGO,是买坚果的,你随便画一个就行。他有多少设计费预算?
呃,他很穷,没有预算好了
。。。。。。
3、事事严格要求,却苦了自己
曾经的平面设计师王家卫拍电影的时候对剧组说:这个秋天不美,我们来年再拍。
但有时间限制的苦逼设计师并不能这么任性,他们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对自我中做出精彩的作品,而这过程的痛苦!业主、领导等旁人根本不理解啊!!那又怎样!毕竟我还有梦啊!苦了现在,幸福后代...
。。。。。。
4、设计师天天加班熬夜,你能忍?
设计师天天熬夜,身体没有你们健康,出卖的不是那几元的成本,而是是精力,是健康,是体力, 是脑力,是消耗生命。看着他们无时无刻不顶着的**黑眼圈,就别欺负他们了,你也不想时时看到一双幽怨的眼睛吧...
5、找不到对象,误了终身大事
没时间陪对象、皮肤不好、经济不够宽裕、有时可能脾气会暴躁、也许爱抽烟,这些缺点注定找不到对象了!找不到对象被爸妈催七大姑八大婆催,顺带着朋友同事还会怀疑你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还不是为了工作!不然你以为设计师愿意遍体鳞伤啊!
其实设计师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好角色!他们善于言谈、很有品味、很善良,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没时间出去瞎混的...
设计是个枯燥的活,如果有了对象的,感情上双方一定要相互理解,你应该要为你有一个设计师而男朋友感到骄傲...
6、遇到的甲方,都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甲方: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好,你尽情发挥,尽情发挥,不要有束缚,多设计几个方案,然后我就知道我喜欢什么了。
甲方:LOGO大一点,颜色要亮,要鲜明,把底下的文字全部换成大红色然后加粗字体,这样才抢眼,LOGO不要灰色要金色,大气一点,要有气势要能够凸显我们公司的高度...
甲方:你到底会不会做设计,你看看别人家做的多好,你怎么就不懂我的意思!甲方:就算你是赵日天,信不信我叶良辰有一百种方式让你嗨,就算你没有精力,我良辰就爱对你奉陪到底。
。。。。。。
7、每个设计师背后都有个神一样的老板
在designer圈有句话一直闻名:每个苦逼的设计师背后都有一群指点江山的神。
当上设计师后,就变成一个很小心的人,每次穿雨衣的时候,都会戴太阳眼镜,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出太阳,就像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做设计的时候,老板会让你改多少遍……
8、善待设计,设计师会掏心掏肺回报你
经常看到设计师吐槽被客户如何虐的,首先我觉得的这是自身的问题。记得有个设计师,在南海边画了个圈,就啥事都搞定了,这就是实力哈~
客户请善待你的设计师,不要老认为别人家的设计师才是最好的,别人家好你去找别人家的啊,或者you can you up呗~
那些神一样的老板,请善待你的员工,他们这么努力为你工作为你创造荣誉,耗费的可是无价的青春呐!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你多虑了,30多岁的设计师依然可以活得很好:)
我的图书馆
你多虑了,30多岁的设计师依然可以活得很好:)
作者:静电@静design微信公众号:静Design(ID:jingdesign91)本文转载已获授权。最近不知道怎么着就突然聊到了工作这样的话题,很多我接触到的学生,甚至微信号及微博上的关注者,也在感叹:“设计师工作真的很难找啊~”;“我的工作很不开心,明明学习了那么多技能,可是却得不到应有的承认”;“我在人际关系上出了问题,新来的同事或领导给我小鞋穿,怎么办?” ;还有人说“设计师能干到30岁吗?还有人要吗?”在聊“30岁的设计师活的好不好”这个话题之前,请允许我先来聊聊这个命题:设计师遇到的50%以上的问题,并不是技能问题在与非常非常多的设计师的接触过程中,在无数的QQ群及用户聊天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上面这样一个结论。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Really?真的是这样吗?不过回想起来,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啊!和其它行业的任何一个人一样,设计师行业并不具备有过多特异性,只是众多行业里的一个。那么其它行业从业者遇到的问题,设计师也会遇到,所以这里就会产生这样一个循环:“工作不顺利”&'你的技能不行'&'拼命学习技能'&'工作还是不爽'&'继续学习技能'&'工作还是不爽',这样一个死循环。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是设计水平不够好吗?No,有一半你所苦恼的问题,并不是所谓的“技术提升”所能解决的。请注意,我在这里绝对不是否认设计技能的重要性,因为这是设计师安身立命之本。没有看起来像样子的设计,一切都是空谈。那么上面这个死循环想表达什么观点呢?先提出一个概念:设计能力。那么设计能力仅仅指画图能力吗?你错了,设计能力包含多个层面,听静电往下分解(微信jingdesign91)均衡中突出特色的设计师最受欢迎各位看官稍安勿躁,静电给大家举个栗子。不知道看这篇文章的设计师是否喜欢玩游戏,是否接触过各种角色扮演游戏,那么一般在这种游戏中,你会创建一个角色,同时会出现人物技能分配,界面可能是这样的。现在,给你十点初始经验值,请你来分配在“难度”“生存”“伤害”“机动”“控制”上的加点,你会如何来分配呢?(从静电先前玩的血源诅咒与现在正在玩的黑暗之魂3中得到的启发,加点加错被虐的惨惨的,好在及时悔改,最后还是坚持通关了。)看到这里,你是否会发现什么,游戏如人生,我们的技能加点方式和游戏时间是多么相像。武林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角色和职业,设计师也是一样。不同的设计师有其自己的特异性和加点方式,那么,哪种加点方式是正确的呢?答案是,没有对错,这就是剑士,法师,弓箭手等等的角色的特色所在,有人适合近战,有人适合远程,有人强调补给。一个游戏,正是因为这些设定,才能让玩家享受到了更多乐趣,让游戏变的平衡,让玩家相互协作。回过头,继续来分析下设计师的加点。如果把设计师的技能分为:产品型,视觉型,技术型,营销型等等,那么上边的图就成了这个样子:在一个健全的设计师团队中,由于设计师个人经历,性格等因素影响,每个设计的偏向必然不同,那么一个优秀的设计领导,应该充分发挥每种类型设计师的优势,用其所长而非揭其所短。相互配合与协作,使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当然,还有一种人的加点是这样的:记得有些观点说,鼓励设计师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加点,我们作品牛逼容易找到工作啊!快,去问问你身边的HR,看看有经验的人力怎么来答复你这个问题。那么最终的这种不均衡会形成两种情况:1.这个人是超级天才 2.这个人是神经病。但静电认为偏执狂并不适合团队协作和沟通。由于其它能力严重欠缺,要么沟通会产生严重障碍,要么单纯进化为一个耍嘴皮子的,这种人是团队的定时炸弹。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小A属于上图左侧加点类型,那么:同事:小A,你的视觉能力真的非常棒,这幅图我也很喜欢,能说说你设计时的考虑吗?小A:不知道啊,我个人感觉很好啊,脑子想了下就这么做了。同事:其实,这个作品可能并不能达到我们活动的目的,我们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要不您再改一下,我请你喝我从国外带回来的红茶?很好喝的。小A:这我不管啊,反正就这样了。红茶很难喝啊,我只喝可乐。同事:。。。。。。几个小时后,小A把自己的作品发到了Dribbble,瞬间赞数爆棚。“看看,还是他们理解我吧。”望着屏幕上的赞,满怀成就感的小A不屑的说道。那么现在你还在吐槽别人不理解设计师吗?先想想,设计为他人带来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要知道,这个价值,不是我们一遍遍的在朋友圈微博上刷着“设计有价值!不要做免费设计”这样的聊以自慰的口号就可以解决的。因为在别人眼中,你可能仅仅是这样的:你的工作非常熟练,技术能力超强,你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沟通,企业用起来很顺手,要你做什么你做什么。但是,一旦你不满说:“我的技术这么好,不涨工资我就不干啦!” 那么很简单,反正这样的设计师真心不缺,再找一个咯。因此,在互联网行业,任何一个合格的HR在非人员紧缺情况下都不会使用这种技能加点分配的员工。相反,加点均衡,但某一方面优势突出,可以从全局考虑,能为公司带来更大价值的员工反而更受欢迎。待人处事优雅,设计能力好,职业道路规划明晰,情商,智商等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工作者,将会得到的更多。这就是著名的T型人才理论,T的横向代表广度,纵向代表深度。下图是静电在自己的UI课程中提到的针对设计师的T型人才理论:所以我相信大部分被我们所敬仰的“大神”,都不只是在一个方面闷头加点加到死的。你是在找工作,还是在“求”工作?在静电之前的公众号中,我提到过找工作的一些注意事项,或者说是潜规则。其中一条说到,不要轻易接受面试公司布置的作业。求职者一直以来都处在和用人单位不对等的状况中,但这并不代表设计师可以不要自尊,无限放低身段来乞求别人给你一份工作,一方面代表了自己的不自信,更严重的是自卑。另一方面则是自身权益的被侵害。面对这些高高在上的领导,优越感十足的面试官,得到的和失去的是否能平衡,或者还是有所盈余呢?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是否权衡过这些利弊。也许你可以俯下身段,迎合你的面试官,迎合这家看起来很优越的公司,是的,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不管你花了大力气进去的这家公司是让你开心还是郁闷,你都得权忍下去。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yao me ren,yao me gun)。以一个有个人底线的方式来求职,将会得到双方的尊重。求职如相亲,讲究的是双方合适,心灵默契,你说呢?30多岁的设计师都饿死了么?你可能会发现,周围很少有30多岁的设计师还在基层做设计了。这时你会哀叹:诶,设计真是青春饭,到了30岁我们能做什么呢?会不会跟他们一样,找不到工作呀?你想多了,大部分加点加的不错的设计师,不是自己创业了,就是成为管理层了,要么,他们已经回老家当公务员或者种花养草卖煎饼去了。在UI中国的一份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数据。同时我们再来看必备技能这一项:10%的人在领导着90%的人,那么加点呢,我们看上图“主要工作”一项,加点技能中的“其它”和“协调/跟进”两项占比最少。知道为啥了么?因为在大家都加点差不多的情况下,这10%的人把有限的技能点加到了这上边。所以你现在明白了那部分30多的设计师都在干什么了吗?那么回答一个敏感问题,30多岁的设计师找工作真的很难么?从市场需求量及金字塔理论来讲,越往上层,人数越少,需求量越少,每个行业都一样,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杞人忧天。另外,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阶段中都会出现一定的瓶颈期,突破了,你就会看到一片新的世界;没有突破,平平庸庸?Sorry,你可能并不会很好过。在这个阶段,资历有可能就不会跟薪资成正比了,因为你的瓶颈还没有突破,无法创造更高的价值。不过还是安心啦,只要你现在正确分配自己的加点线路,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及个人特色,还怕将来会失业吗?我们不排资论辈,但对于每个阶段的设计师来说,更不能孤芳自赏或妄自菲薄。新人学习前辈的闪光点,前辈从新人身上汲取年轻的态度和独特的优势,这不就很好吗?设计师小伙伴们,为什么你会看到30岁以上的设计师越来越少呢?还有一个原因,因为这部分人已经不跟你在同一个纬度了,这部分人有足够的资源,足够的资本,说白了就是人家有人家的圈子,你有你的。如果你是二十几岁正当时,不妨让自己的加点稍微偏向那10%,那么当这个瓶颈慢慢到来的时候,压力也许会小很多。PS.设计师,你在烦恼什么?人生的积累和阅历无法单纯用钱来衡量,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每个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后都会产生耀眼的成就感,让你飘飘然去否定一切,鄙视一切。但设计师啊,我们都是有理想有追求有情趣的青年,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眼界和情怀稍微那么高一点点呢?我们抬头看到的只是眼前的一片天,然而你看不见的,还有很大。只要你选择得当,足够努力,那么30岁,恰恰是每个人最好的年纪。PS之PS.30岁转行做设计靠谱吗?UI设计是当今的热门职业,继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后,大有人人都是设计师的趋势,做市场的要转行做UI,做人力的,做销售的都要转行做UI。那么UI真如某些xx所说的,几个月就可以“出师”吗?没错,这是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但是,我再问你,放了激素催生出来的水果和肉禽,你敢吃吗?世面上散布着几个月的学习超越几年工作经验的“激情故事”,你信吗?如果我们情愿拿一个个的个案来做比较,那么静电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些人,要么先天基础好,要么有天赋,仅此。至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呢,安安心心努力吧,不要妄想着吃一粒小药丸,你就有通天的本领,积累和经验是最最难能可贵的东西,这些是任何小药丸都无法弥补的。回到正题,有人让我帮他出主意,说他想转行,我一定会问的非常清楚。一般来说,在30岁转行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这意味着你之前在其它行业的积累完全扔掉,从头再来。我佩服这样的勇气和毅力,但还是先提醒下这部分朋友,这样的做法风险极大。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至于天赋?拜托,我们大部分人,真的还没轮到拼天赋的程度。EXP活生生的显示在每个人头顶,你是零,别人是99 。 建议这部分朋友可以考虑本行业的相关工作来做,一来自己的积累没有白白浪费;二来,这是你的拿手强项。慎重。最后,不要盲目崇拜任何人,不要盲目崇拜任何人,不要盲目崇拜任何人;不要混圈子,不要混圈子,不要混圈子。在读任何文章之后,作出自己的选择。设计师都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个体,你呢?各位小伙伴,纵然现实中有太多你无法改变的现状,但请让我们先来改变自己。希望你也能成为30多岁依然活的很好的设计师,30岁,你应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优秀的个人综合素质,也有一个更好的心态,那么加油吧。最后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我们总是太看重顿悟,轻视渐悟。我们总是想着一炮而红,某个瞬间咸鱼翻身。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是生活的真相。——摘自《夏洛特烦恼》影评@yang From doubanEnd.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设计师的苦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