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 毒药叫你声毒酒你敢答应么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鸿茅药酒 叫你声毒酒你敢答应么?
这个周末,各大热搜都被鸿茅药酒霸屏了。这家公司,每年砸20亿广告都没火,警察的一次跨省抓捕行动,却让它彻底火了!但却是臭名昭著,事情原委简单回顾下:去年12月,拥有麻醉医学硕士学位的广东医生谭秦东,发
配图这个周末,各大热搜都被鸿茅药酒霸屏了。这家公司,每年砸20亿广告都没火,警察的一次跨省抓捕行动,却让它彻底火了!配图但却是臭名昭著,事情原委简单回顾下:去年12月,拥有麻醉医学硕士学位的广东医生谭秦东,发了题为《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的网帖,从心肌变化、血管老化、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全面科普了鸿茅药酒有夸大广告之嫌疑,对老年人会造成伤害。可就是这么个帖子,为他招致了跨省带走和刑事拘留之祸!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警察,跨省把这个广州医生抓走了,并已拘留120天之久。配图理由是涉嫌损害商誉,凉城县公安局遭到鸿茅药酒报警称,因为这篇文章公司损失净利润142余元。但尴尬的是,网友发现谭秦东发布文章的总阅读量仅为2241,账号只有5个粉丝,微信群、朋友圈和网站全网点击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千!这。。就被刑事拘留了?医生本人和网友都一片懵逼。这不就是一次网上吐槽么,怎么直接被定为刑事犯罪?法律界更是觉得案件疑点很多:一、鸿茅药酒如何证明140万退货与文章内容有直接因果关系?二、损害商品名誉罪是民事纠纷,认定纠纷之前,警察为什么要先抓人?三、为啥药厂违法2630 次安然无恙,医生一篇吐槽文就被刑事质控?这事儿太反常了,鸿毛药酒和警方的行为,彻底引发了群众的揭底性反弹,这家药酒厂被扒了个底朝天,更多严重问题暴露在了公众面前。药酒厂长达十年违法,但至今年销量高达15亿!如果医药广告违规,也评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话,鸿茅药酒一定榜上有名。配图10年间,这款治病强身的神酒被通报违法2630次,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这相当于每个月收到22次通报,其中直接被暂停销售数十次。配图但是,虽然宣传行径备受公众、媒体和各地监管部门的质疑,但鸿茅药业似乎总能逢凶化吉,广告违法2630次,安然无恙,点击量仅2000多的帖子,却因帖获罪,古今奇谈啊!2018年,鸿茅药酒依旧靠洗脑式营销,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去年年收入高达15亿,妥妥的当地的纳税大户。而当地监管部门的广告批文也从未间断,广告批文数量,甚至是前段时间被拉出来吊打的莎普爱思的2倍还多!仔仔细细看完鸿茅药资料,发现这个药酒厂确实够猛,一边洗脑营销,一边左右逢源打擦边球。1、广告力度太猛,全国排名第一。你不得不承认它绝对是中国最卖力吆喝的药酒厂,一个小厂去年传统媒体的广告投放量,竟超过国际巨头保洁,位居全国第一!配图广告不仅在央视、各大地方卫视,重点时段循环播放,还被植入到了各种热播电视剧中,长辈送礼之佳选。电视剧《美好生活》中,鸿茅药酒做为保健品赠送给了未来丈母娘、未来岳父。配图饭桌上晚辈和长辈小酌一杯,喝的也是鸿茅药酒,但电视剧中这位老人,是个动不动就送医院急救的高血压患者,药酒注意事项明确写着: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配图就算是保健品,打广告也应该有个底线吧?2.但更过分的是,明明是OTC药,却扮成保健品!鸿茅药酒不是酒,更不是保健品,而是一款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的药!明明是OTC药(非处方药),却偏扮了保健品十年。十年里,它突破《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等法规,避而不谈药性,转而靠大谈保健功效,称霸保健品界。配图想想就可怕,一款药,靠打广告一年15亿,真是开眼了。3、67种药材,治47种病,还用豹骨入药?每天两口,把病喝走,这霸气的广告语已经在电视循环播了近10年。而且此药可谓神威,一口气治47种病。这广告语666:风湿骨病怎么办,每天早晚喝鸿茅;肾虚尿频怎么办,补肾强身喝鸿茅;脾胃虚寒怎么办,健脾养胃喝鸿茅;气虚血亏怎么办,补气补血喝鸿茅。六十七味药材好,呵护爸妈更周到;一瓶鸿茅酒,天下儿女情!网上一位名叫欧茜的医生,在了解鸿茅药酒是OTC 药物,而非保健食品,进一步调查发现:我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数据核查专栏」上进行查询,出来的结果是0 条。这也就是说,一款药物,竟然没有进行过临床试验就上市销售了?更可怕的是,药材中不仅有含毒性中药(但药材有毒也不能说明产品有毒),药材中还含有珍稀野生动物豹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豹骨》一文记载,豹骨的来源不只是豹属的金钱豹,还包括其他猫科动物雪豹属和云豹属。但云豹、雪豹、金钱豹无一例外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金钱豹属于濒危动物,雪豹属于极危物种,也就是说有灭绝危险,保护不慎极有可能永远从地球上消失。据国家林业局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局显示我国豹的数量仅存3310只,云豹仅存2600只,雪豹的总量为只左右,并不比大熊猫多多少。所以,濒危动物骨骼入药合法吗?鸿茅药酒哪里来那么多豹子入药?疑云重重,希望鸿茅药酒方能对豹骨的标识、来源、用量、功效等问题给出明确的说法并拿出切实证据。扒完鸿茅药酒,再扒背后老板,广大网友更不淡定了!扒完鸿茅药酒董事长鲍洪升的履历,你会发现原来人家一直在这条道上混,从未下过车。鲍洪升来自内蒙古的一个医生家庭,百度百科里称他是成吉思汗的第19代子孙。上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一个人闯荡北京,1995年成立了北京秦吉达企业集团公司。一直以来都是一位堪比史玉柱的营销高手。1996年,作为护肾宝品牌全国总代理,短短三个月,护肾宝火爆全国,成为当年补肾类产品国内第一品牌;1997年,代理美福乐系列减肥产品,创造了连续两年减肥产品国内销售第一的成绩;1999年,鲍洪升给婷美内衣做营销,曾以买断专柜的形式,使婷美内衣12天内火爆京城,26天风靡全国,在北京日销售额突破200万元,长期超过其余六大名牌内衣一月销售总和。2006年,鲍洪升只花了500多万就控制了当时固定资产近5000万的鸿茅药酒,出任公司董事长,成为鸿茅药酒的掌门人。鸿蒙药酒是OTC非处方药,但鲍洪升走的还是老套路&&营销轰炸、挖人性痛点。除了广告狂轰乱炸,还线下开会卖药。地面部队跟进,借助药店等地,进行点对点营销,召集大爷大妈开会卖药。据知情人介绍,先由业务员取得老人联系方式,邀请他们参加产品推介会,会议上可以低价购买高面值优惠券,抵用现金,或者直接享受优惠;即使不买产品,也可以获赠鸡蛋、肥皂、毛巾等赠品或组织义诊,还能听一些健康讲座,进行简单的血压测量等。久而久之,大爷大妈成了鸿茅药酒的忠实粉丝,有的老人不光给自己卖,还要动员家人朋友一起卖,鸿茅药酒一番欣欣向荣之势。鲍洪升的套路成为以后中国卖保健品的模板,一个又一个消费者在这个套路上消费,而鲍洪升却因商场战绩优良,被评为内蒙古年度经济人物。配图鲍洪升,这回摊上大事了。神级营销背后,产品质量谁来负责?打开知乎,一条2年前的提问,看得人心里发酸。配图是时候该让鸿茅药酒消停一下了,如果不是这次跨省追捕的奇葩案子,鸿茅药酒会不会继续坑大家下一个十年?社会在进步,靠信息不对称、群众保健知识不完善打擦边球的企业醒醒吧,妄想靠一瓶酒、一支口服液,就能忽悠一个时代的公司彻底醒醒吧!另外,对于谭秦东被抓一案,创哥想说两句:此案至今令人费解,不论是根据《宪法》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众都有质疑和吐槽的权利。法律虽然保护合法的商品声誉,但绝不意味着公众不可以对商品的质量和功效进行探讨或批评。评价商品与损害商誉之间存在严格的区别。所谓商品声誉,就是消费者不断对商品提出质疑、对比、验证的过程,经不起批评或吐槽的所谓商誉,也根本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而法律更不是商家操控的工具,它的优先价值,永远是保护人的自由和权利。酒是毒药,权利是春药,警权动用应当谨慎,特别是当进入刑事程序,直接可以限制一个公民的人身自由,涉及到将来的定罪处罚时。原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申诉-删帖解决的问题,一脚油门踩到死,直接动用国家机器跨省抓捕一名医生,是否妥当?若仅仅因为在网络上发表一篇吐槽文就遭致跨省抓捕、导致牢狱之灾,我们完全有权利质疑是否符合法律的良善品格、立法意旨!以上。
分享给小伙伴们:
Copyright &
三门峡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三门峡新闻网,河南三门峡,河南新闻,三门峡新闻,三门峡第一网,三门峡第一门户网站
豫ICP备号-1新华社就此事件连发三问,称“跨省追捕,须防权力任性”|鸿茅药酒|处方药|保健品_新浪网
新华社就此事件连发三问,称“跨省追捕,须防权力任性”
新华社就此事件连发三问,称“跨省追捕,须防权力任性”
&&一问:凉城县警方有权跨省抓捕广东医生吗?凉城县公安局表示,鸿茅国药的生产中心位于凉城县,退货退款造成的损失都发生在当地,属于犯罪结果发生地,当地警方有管辖权。
部分法律界人士则认为,跨省抓捕本身不是问题,但这样做难以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的嫌疑,事实上应该由广州警方来立案侦查更为适宜。有律师认为,刑事拘留权是法律授予的重器,凉城县警方在整个事件中行动如此迅速,是否有滥用权力的嫌疑,还值得商榷。
&&二问:十年来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从2008年起,江苏、浙江、海南等多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次发布公示,要求停止鸿茅药酒的销售和广告发布,认为鸿茅药酒广告“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但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给鸿茅药酒的广告批文并未间断。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给鸿茅药酒的广告批文并未间断。
&&三问:医生吐槽鸿茅药酒值得动用警方吗?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明祥认为,谭秦东的言论即便有不对的地方,也至多是构成民事纠纷。当地警方不应干预民事纠纷,不应成为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要避免“民事纠纷刑事化”。警察是代表国家在执法,行使警权必须慎之又慎。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在声明中呼吁:各医药企业应严格遵守《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发布广告;对于涉及药品的不同观点,应慎重对待,以示对生命负责;公权力机关应慎重对待不同学术观点和言论,防止将民事纠纷刑事化。
=====================================
★涨知识★鸿茅药酒为何害怕转为处方药?
国家药监局表态:正组织专家对鸿茅药酒转为处方药进行论证。如果真的转为处方药,这对鸿茅药酒可能是致命的,要知道为什么,就要先弄清楚保健品、非处方药、处方药的区别。
&&保健品:吃不死人就行保健品是老年人的最爱,但其实要求最低。看包装,批号是“国食健字”的是保健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只起辅助调节作用,生产工艺要求不算高,保证卫生、不含有毒物质就行了,不需要临床观察就可面市。
虽然保健品看着人畜无害、一脸无辜,但医生提醒,保健品也不能滥吃。来看两个案例:1、武汉52岁的罗阿姨,每日三餐都要吃保健品,半年后变成了“小黄人”,被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2、糖尿病患者李女士听信吃保健品降糖的广告,于是不打胰岛素也不吃药了,几天后,她血糖急剧升高,引发玻璃体出血,眼睛险些失明。说保健品可以治病的,可以确定100%不能信,最多也就能治治心病,给人点心理安慰。
=====================================
&&非处方药:可以打广告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包装盒上都有“国药准字”号。区分这两者,有一个很简单粗暴的方式--处方药是不可以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的,你在电视上看到的都是非处方药。所谓处方药,顾名思义,就是要经过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者药店弄到的药物,而且还得在医生监控或指导下用。它们通常用R表示,就是医生处方笺左上角写的那个R。非处方药,就是自己根据症状判断,按说明书吃的药,可以缓解轻微短期不适,副作用小,在药店、超市、甚至加油站都可以买到。现在知道为什么鸿茅药酒害怕转为处方药了吧?一旦转为处方药就不可以打广告了,而做广告是鸿茅药酒的命根子,2016年鸿茅品牌电视广告投放额达到150.6亿元。并且购买处方药要凭医生处方,你见过有医生给你推荐鸿茅药酒治病吗?所以保健品、非处方药就别乱吃了,平时多锻炼,生病看医生,这才是养生之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鸿茅药酒,我叫你一声假酒你敢答应吗!
腰疼,腿疼,疼!喝鸿茅药酒;
风湿痛,关节痛,痛!喝鸿茅药酒;
尿频起夜,肾虚腰酸,虚!喝鸿茅药酒。
鸿茅药酒祝您:每天两口,把病喝走!
——鸿茅药酒广告词
“鸿茅药酒,每天两口!”
对广大瓜众来说,即使没喝过鸿茅药酒,
也一定见过它的广告。
2017年,鸿茅公司成为
中国广告投放额最多的企业,
排在它后面的是宝洁和可口可乐,
其效果堪比莎普爱思,直追贪玩蓝月。
广告声称:祛风除湿,
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
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
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
后来更是大言不惭:“喝鸿茅,百病消!”
(不知道陈宝国老师作何感想)
鸿茅药酒更是利用中老年人儿女
普遍不在身边的情感缺失,
大搞线下活动,开讲座,送礼物,
成功俘虏了老年人的心。
就连儿女,也阻止不了父母
对这种东西的消费热情,
不给父母买鸿茅,简直不配做儿女。
可鸿茅药酒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吗?
日,谭秦东发布题为
《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
文章称,患有高血压、
糖尿病的老人并不适合饮酒,
“鸿茅药酒”通过电视广告“夸大疗效”,
幕后推广公司有巨大商业利润。
几天之后,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
到凉城县公安局报案,
称互联网上有人对“鸿茅药酒”进行恶意抹黑,
鸿茅药酒作为国药准字号非处方药,
却被称为“毒药”。
其不实言论和虚假信息侵犯了商品声誉,
致多家经销商退货退款,
给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2018年1月2日,
凉城县公安局对此进行立案侦查。
凉城县公安局认为,谭秦东损害商业信誉、
商品声誉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于1月10日对其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1月25日,经凉城县检察机关批准,
对其逮捕,
并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真是跨越半个中国来抓你。
可当这次鸿茅药酒事件出来后,
瓜众的反感情绪已积累到了顶点,
便群起而攻之。
大批人跑到凉城县乃至
内蒙古警方的微博下叫嚣,
故意骂几句鸿茅药酒,要求与秦医生同罪。
近日,针对这件事却发生了反转,
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纷纷发声。
4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研究认为,
目前该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
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
4月17日下午6时30分,
之前深陷鸿茅药酒事件的
谭秦东医生获取保候审。
被关3个月后,谭秦东终于走出凉城看守所,
谭秦东走出看守所后激动落泪。
鸿茅药酒所在的凉城县
2017年政府报告中有一句话:
“凉城县因病致贫人口
占到全部贫困户的48%。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难点。”
流传了270多年,
包治百病的鸿茅药酒
并没有治好凉城县人民自己的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Sina Visitor System鸿茅药酒,叫你声毒酒你敢答应么?
这个周末,各大热搜都被鸿茅药酒霸屏了。
这家公司,每年砸20亿广告都没火,警察的一次跨省抓捕行动,却让它彻底火了!
但却是臭名昭著,事情原委简单回顾下:
去年12月,拥有麻醉医学硕士学位的广东医生谭秦东,发了题为《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的网帖,从心肌变化、血管老化、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全面科普了鸿茅药酒有夸大广告之嫌疑,对老年人会造成伤害。
可就是这么个帖子,为他招致了跨省带走和刑事拘留之祸!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警察,跨省把这个广州医生抓走了,并已拘留120天之久。
理由是“涉嫌损害商誉”,凉城县公安局遭到鸿茅药酒报警称,因为这篇文章公司损失净利润142余元。
但尴尬的是,网友发现谭秦东发布文章的总阅读量仅为2241,账号只有5个粉丝,微信群、朋友圈和网站全网点击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千!
这。。就被刑事拘留了?医生本人和网友都一片懵逼。
这不就是一次网上吐槽么,怎么直接被定为刑事犯罪?法律界更是觉得案件疑点很多:一、鸿茅药酒如何证明140万退货与文章内容有直接因果关系?二、损害商品名誉罪是民事纠纷,认定纠纷之前,警察为什么要先抓人?三、为啥药厂违法 2630 次安然无恙,医生一篇吐槽文就被刑事质控?
这事儿太反常了,鸿毛药酒和警方的行为,彻底引发了群众的“揭底性反弹”,这家药酒厂被扒了个底朝天,更多严重问题暴露在了公众面前。
药酒厂长达十年违法,
但至今年销量高达15亿!
如果医药广告违规,也评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话,鸿茅药酒一定榜上有名。
10年间,这款“治病强身”的神酒被通报违法2630次,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这相当于每个月收到22次通报,其中直接被暂停销售数十次。
但是,虽然宣传行径备受公众、媒体和各地监管部门的质疑,但鸿茅药业似乎总能逢凶化吉,广告违法2630次,安然无恙,点击量仅2000多的帖子,却因帖获罪,古今奇谈啊!
2018年,鸿茅药酒依旧靠洗脑式营销,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去年年收入高达15亿,妥妥的当地的纳税大户。而当地监管部门的广告批文也从未间断,广告批文数量,甚至是前段时间被拉出来吊打的莎普爱思的2倍还多!
仔仔细细看完鸿茅药资料,发现这个药酒厂确实够猛,一边洗脑营销,一边左右逢源打擦边球。
1、广告力度太猛,全国排名第一。
你不得不承认它绝对是中国最卖力吆喝的药酒厂,一个小厂去年传统媒体的广告投放量,竟超过国际巨头保洁,位居全国第一!
广告不仅在央视、各大地方卫视,重点时段循环播放,还被植入到了各种热播电视剧中,长辈送礼之佳选。
电视剧《美好生活》中,鸿茅药酒做为保健品赠送给了未来丈母娘、未来岳父。
饭桌上晚辈和长辈小酌一杯,喝的也是鸿茅药酒,但电视剧中这位老人,是个动不动就送医院急救的高血压患者,药酒“注意事项”明确写着:“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就算是保健品,打广告也应该有个底线吧?
2.但更过分的是,明明是OTC药,却扮成保健品!
鸿茅药酒不是酒,更不是保健品,而是一款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的药!
明明是OTC药(非处方药),却偏扮了“保健品”十年。十年里,它突破《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等法规,避而不谈“药性”,转而靠大谈保健功效,称霸保健品界。
想想就可怕,一款药,靠打广告一年15亿,真是开眼了。
3、67种药材,治47种病,还用“豹骨”入药?
“每天两口,把病喝走”,这霸气的广告语已经在电视循环播了近10年。而且此药可谓神威,一口气治47种病。
这广告语666:
风湿骨病怎么办,每天早晚喝鸿茅;
肾虚尿频怎么办,补肾强身喝鸿茅;
脾胃虚寒怎么办,健脾养胃喝鸿茅;
气虚血亏怎么办,补气补血喝鸿茅。
六十七味药材好,呵护爸妈更周到;
一瓶鸿茅酒,天下儿女情!
网上一位名叫欧茜的医生,在了解鸿茅药酒是 OTC 药物,而非保健食品,进一步调查发现:“我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数据核查专栏」上进行查询,出来的结果是 0 条。”
这也就是说,一款药物,竟然没有进行过临床试验就上市销售了?
更可怕的是,药材中不仅有含毒性中药(但药材有毒也不能说明产品有毒),药材中还含有珍稀野生动物豹骨。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豹骨》一文记载,豹骨的来源不只是豹属的金钱豹,还包括其他猫科动物雪豹属和云豹属。
但云豹、雪豹、金钱豹无一例外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金钱豹属于濒危动物,雪豹属于极危物种,也就是说有灭绝危险,保护不慎极有可能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据国家林业局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局显示我国豹的数量仅存3310只,云豹仅存2600只,雪豹的总量为只左右,并不比大熊猫多多少。
所以,濒危动物骨骼入药合法吗?鸿茅药酒哪里来那么多豹子入药?
疑云重重,希望鸿茅药酒方能对豹骨的标识、来源、用量、功效等问题给出明确的说法并拿出切实证据。
扒完鸿茅药酒,再扒背后老板,
广大网友更不淡定了!
扒完鸿茅药酒董事长鲍洪升的履历,你会发现原来人家一直在这条道上混,从未下过车。
鲍洪升来自内蒙古的一个医生家庭,百度百科里称他是成吉思汗的第19代子孙。上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一个人闯荡北京,1995年成立了北京秦吉达企业集团公司。
一直以来都是一位堪比史玉柱的营销高手。
1996年,作为“护肾宝”品牌全国总代理,短短三个月,“护肾宝”火爆全国,成为当年补肾类产品国内第一品牌;
1997年,代理“美福乐”系列减肥产品,创造了连续两年减肥产品国内销售第一的成绩;
1999年,鲍洪升给婷美内衣做营销,曾以买断专柜的形式,使“婷美内衣”12天内火爆京城,26天风靡全国,在北京日销售额突破200万元,长期超过其余六大名牌内衣一月销售总和。
2006年,鲍洪升只花了500多万就控制了当时固定资产近5000万的鸿茅药酒,出任公司董事长,成为鸿茅药酒的掌门人。
鸿蒙药酒是OTC非处方药,但鲍洪升走的还是老套路——营销轰炸、挖人性痛点。
除了广告狂轰乱炸,还线下开会卖药。地面部队跟进,借助药店等地,进行点对点营销,召集大爷大妈开会“卖药”。据知情人介绍,先由业务员取得老人联系方式,邀请他们参加产品推介会,会议上可以低价购买高面值优惠券,抵用现金,或者直接享受优惠;即使不买产品,也可以获赠鸡蛋、肥皂、毛巾等赠品或组织义诊,还能听一些健康讲座,进行简单的血压测量等。
久而久之,大爷大妈成了鸿茅药酒的忠实粉丝,有的老人不光给自己卖,还要动员家人朋友一起卖,鸿茅药酒一番欣欣向荣之势。
鲍洪升的套路成为以后中国卖保健品的模板,一个又一个消费者在这个套路上消费,而鲍洪升却因商场战绩优良,被评为“内蒙古年度经济人物”。
鲍洪升,这回摊上大事了。
神级营销背后,
产品质量谁来负责?
打开知乎,一条2年前的提问,看得人心里发酸。
是时候该让鸿茅药酒消停一下了,如果不是这次跨省追捕的奇葩案子,鸿茅药酒会不会继续坑大家下一个十年?
社会在进步,靠信息不对称、群众保健知识不完善打擦边球的企业醒醒吧,妄想靠一瓶酒、一支口服液,就能忽悠一个时代的公司彻底醒醒吧!
另外,对于谭秦东被抓一案,创哥想说两句:
此案至今令人费解,不论是根据《宪法》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众都有质疑和吐槽的权利。
法律虽然保护合法的商品声誉,但绝不意味着公众不可以对商品的质量和功效进行探讨或批评。评价商品与损害商誉之间存在严格的区别。
所谓商品声誉,就是消费者不断对商品提出质疑、对比、验证的过程,经不起批评或吐槽的所谓商誉,也根本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而法律更不是商家操控的工具,它的优先价值,永远是保护人的自由和权利。
酒是毒药,权利是春药,警权动用应当谨慎,特别是当进入刑事程序,直接可以限制一个公民的人身自由,涉及到将来的定罪处罚时。原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申诉-删帖解决的问题,一脚油门踩到死,直接动用国家机器跨省抓捕一名医生,是否妥当?
若仅仅因为在网络上发表一篇吐槽文就遭致跨省抓捕、导致牢狱之灾,我们完全有权利质疑是否符合法律的良善品格、立法意旨!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鸿茅药酒到底有没有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