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一体机iMac win7系统在睡眠模式之后win7 风扇转速怎么看3400 cpu温度什么的都极其正常 这是为什么?该如何处理?

<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跑分也是种情怀,苹果5K屏iMac电脑性能测试
跑分也是种情怀,苹果5K屏iMac电脑性能测试
15:30&&|&&作者:
&&|&&关键字:,,,,
苹果iMac 2014电脑温度、功耗及稳定性测试5K
iMac虽说价格很高,但是要考虑到它只是个一体机,除了键盘和触控板、电源线之外就是跟个显示器一样,就是肚子大了一点。狭窄的空间下还能布置一堆高性能的硬件,还要兼顾散热、噪音等,整机的温度、噪音控制如何呢?CPU拷机使用的是AIDA64的FPU压力测试,通常能跑出很高的温度,3分钟后CPU内核温度上升到了90°C左右。再来看看显卡的温度。待机42°CGPU-Z监控不出风扇转速,从AIDA64中得知风扇转速1200RPM左右,这时候很安静。的图形测试4中温度达到了87°C(点击放大)Furmark拷机温度达到了98°C(点击放大)由于散热空间太小,再加上散热器还要照顾CPU,所以R9
M290X显卡在高负载下发热还是很厉害的,随便玩玩游戏都能上90°C,不过风扇转速控制的比较低,运行并不吵闹。AIDA64+Furmark双重拷机(点击放大)AIDA64+Furmark双重拷机43分钟之后,CPU频率比较稳定,在3.3-3.3GHz之间波动,内核温度也达到了93°C以上,而GPU降频到860-910Mz左右(具体是这两个数值波动),温度也打开了99°C。后部的出风口摸上去有些发热,而且也能听到明显的风扇声,不过还可以接受,并不算吵。虽然高负载下CPU和GPU温度居高不下,不过拷机40多分钟苹果iMac依然能烧而不死,运行很稳定,我们大概可以相信苹果的质量测试还是很强的,反正日常使用中不可能有这么极端的情况。整机功耗测试待机43W左右,FPU拷机时93W,3DMark游戏功耗124W,Furmark拷机功耗166W,AIDA64+Furmark同时拷机功耗为221W,看起来整机功耗是挺高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平时的整机功耗测试中只是主机,不含显示器,iMac的整机功耗是真正的整机,包含了一台27寸的5K显示器。显示器的独立功耗没得测,但是我们可以用别的来对比下,戴尔的24寸U2414Q
4K显示器典型功耗是90W,最高120W,不过这里单独测试了一下,这个4K显示器功耗在58-60W之间,可以作为参考。这么一算的话,苹果5K iMac总功耗其实并不算高了。总结:顶级显示,高级性能苹果今年发布的27寸iMac配备了目前最顶级的5K分辨率,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色温及色域指标很不错,亮度均匀性就一般了,不过瑕不掩瑜,5K光环足以让人忽略显示器的一些小缺点了。至于性能,iMac标准版配备的是Core i5-4690四核+8GB +R9
290MX显卡,配置不弱于目前的高端PC(-E+X99+DDR4的退散),所以不论CPU和GPU性能都不错,满足1080p分辨率下畅玩主流游戏是没问题的,4K或者5K就算了,这种分辨率下玩游戏太煎熬了。虽然为了方便测试性能才装的Windows系统,不过很多iMac用户还是坚持原配才是真爱——一定要用Mac OS X系统,跑分什么的就是一种蛋疼的情怀了吧。
1.4.2.5.苹果iMac 2014电脑温度、功耗及稳定性测试3.
本文读者还喜欢
你们真的不熟这样的测评看着蛋疼,就算跑分也要在Mac平台下跑啊。。
业务要增强啊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读书是为了心平气和地跟某些人讲道理,健身是为了让某些人心平气和地跟你讲道理,可惜我读书少,脾气也不小。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高通骁龙845手机都有哪些可选?
哪台手机玩吃鸡手游够煞食?
酷冷至尊天猫店开张~
2000元价位手机该如何选?win7笔记本cpu散热风扇转速调节软件 怎么温度调多少正常
  电脑问题网-CPU知识 win7笔记本cpu散热风扇转速调节软件 怎么温度调多少正常 笔记本cpu风扇应该根据cpu的发热量决定,最好要让cpu温度保持在六十度以下,一般每分钟在1000转到3000转之间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到了3000转速是不是噪音很大,那么CPU风扇转速可以调节吗?
  CPU风扇转速多少正常?如果你的CPU风扇具有智能温控,那么刚开机温度低时只会有1000转左右,玩游戏时可能回到1500左右,温度过高比如八十度左右就会全速运转。如果你觉得你的风扇转速太高了,是可以调节的,但是前提是你的CPU温度也要控制下来,否则风扇转速低了散热效果就差了。
电脑温度测试
  cpu风扇转速调节方法与步骤
  第一步:在主板和CPU风扇都具备自动调速的情况下,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主板Coms中进行一定的设置,在PC Health Status单元里面有一个CPUFAN1 Mode Setting选项,这个选项就是控制CPU风扇的,分别有三个模式Thermal Cruise Mode(按温度调节)、Speed Cruise Mode(按转速调节)、Smart FAN III+ Mode(智能模式)。
  第二步:Thermal Cruise Mode下的选项比较多,当你设定CPUFAN TARGETTEMP VALUE为55度,CPUFAN TOLERANCE VALUE为10,CPUFANSTARTUP VALUE为200,CPU STOPVALUE为150,那么当CPU温度达到55度时,风扇全速运转,当温度低于55时,风扇以200的相对速度运转,按照10的线性速率下降,直 到降为150的相对速度为止,然后以150的速度运转下去。
  用SpeedFan来调节CPU风扇转速
  看到SpeedFan,刚打开这个软件,显示的项目太多,不够简单明了。Fan2的转速1985才是CPU的风扇转速。不过这些并不影响它进行CPU风扇转速调整。我们先到[高级]菜单,在芯片的位置选择控制芯片,不太了解的朋友也不用担心,因为通常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控制芯片才能调节。
  将&自动调整风扇转速&打勾。不过需要注意,主板的控制芯片必须被SpeedFan所支持,风扇所在插座必须有调速功能,SpeedFan自动调速才能生效。软件还有内置的对硬盘健康及性能的评估功能,您还可以使用「在线分析」功能来对您的硬盘进行更深入的评估。
win7笔记本
cpu散热风扇转速
DIY·外设 金牌栏目
Copyright &#169;
电脑问题网 www.pcwenti.com 版权所有. Zswiot求助 imac一体机装win7系统后很卡_imac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5,413贴子:
求助 imac一体机装win7系统后很卡收藏
我的imac自从装完win7之后系统在win7下运行一直很卡 开机有些慢而且打开程序的时候速度也很慢 但是玩游戏什么的进去之后就流畅了 请问这是什么问题啊 是因为我装系统win7装的有问题还是哪里的事
「国美」电脑能分期,货到付款,买电脑就选老品牌!「国美」电脑}国美,官方旗舰店,大品牌,好售后,购物无忧!
程序运行都没有太大问题 就是打开程序和开机的时间太慢了
求不沉贴啊 求大神帮忙
我也碰到同样问题!
楼主QQ多少有事求教谢谢
iMac本来就是专为自己的系统设计而来的一款一体机,系统优化当然是全靠在自己的系统,装一个Windows肯定是没有你用本来的系统好。一是运行不流畅;二是对能源消耗更大(相比于其他品牌的台式机也是如此)。举一个简单例子,我以前用MacBook Pro的时候,本系统开机2、30秒左右,Windows系统开机至少40秒以上(如果加上前面切换系统的界面更久);然后是运行,满电状态下,本系统即使是看电影做设计同时进行都能坚持4到5小时(玩游戏4小时左右),win的话最多3个半小时(看看电影浏览网页什么的,做设计玩游戏就更短了)。所以,其实不建议Mac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用了慢些是正常的,至于玩游戏正常,是因为游戏是否流畅,并不是很取决于系统,大多是看显卡的。
装win10吧 我之前也不太适应后来就很好用了。唯一恶心的就是window下的各种弹窗。。。实在是不想用回去了。
有固态卡毛线
没有固态苹果系统都卡
一位不愿意透露性别,年龄的帅气网友前来为你顶贴!不准对我发
登录百度帐号老用户评新款iMac 5K:变化不大,但依然是最好一体机
编者按:本期企鹅评测团产品&#8212;&#8212;苹果2017款iMac 5K 27入门版。作者是27英寸iMac老用户,虽然2010款iMac多年以来帮助他进行动画和图像处理给他带去了相当多的生产力,但的确已显年迈。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老用户来说新款iMac 5K是否能唤起他对于换机的热情?就在刚刚过去不久的6月6日,苹果在WWDC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而阔别两年的iMac也终于迎来了一次换代,我也有机会拿到了一台27寸5K版机型,那么今天,我就从一个老用户的角度跟大家聊聊这台新款iMac。首先我本人并不是果粉,最早接触的苹果产品是高中同学的iPod shuffle一代,当时觉得这东西虽然很精致,很简单,但简单到简陋,而当时正值国产彩屏MP4播放器火热,iPod shuffle没有屏幕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不满,所以直到大学,我才第一次消费了一台iPod Touch 2代,虽然1700块真的很贵,但在当年,那种工业设计,iOS系统的易用性,以及在那个普遍使用电阻触屏的时代,第一次滑动电容屏的畅快感觉,和音乐之外的各种应用及游戏真的让我用的非常满足,满足到一部iPod Touch,一部200块钱的诺基亚手机配合使用,让我对智能手机的兴起完全麻木,并免于中毒iPhone 4,就这样一直用了三年多。也是因为iPod Touch给我带来的好感,让我在大学升级电脑时,买了一台2010款的iMac 27寸顶配,我用这台电脑做平面动画,画漫画,修照片,剪视频等等,做一系列的创作工作,就这样一直用到现在,不知不觉它已经变成一台7年的老电脑了,所以时隔七年我也很感兴趣如今的iMac能带来多少改变。先来看外观,简洁优雅,摆在哪里都是那么和谐,但这张脸从2009年年末改款后,就一直沿用至今,并没有什么变化。另一个亮眼之处就是机身侧面了,最薄处达到了5mm,这个设计仍然是从2012年年末换代后沿用至今,不过放在如今的一众一体机中,视觉效果依旧拔群。这里可以和2010款侧面做下对比,从最薄5mm处圆滑的向后过度,到中间隆起,机身最厚部位仅比我的老款iMac薄7mm左右,但视觉上给人的感觉要轻巧很多,别忘了这是一台一体机,而不是一块屏幕,每做薄一点,都是所有硬件的同步瘦身。背部圆润过度的全铝合金机身,除了中间镶嵌着的黑色LOGO外,一字排开的各种接口和右下方与机身同色的电源按键,都不那么显眼。支架遮挡着出风口,内存扩展盖板,和电源接口,这些细节成就了浑然一体的背部设计。背部接口依次为耳机接口,SD卡槽,4个USB 3.1接口,新加入的两个Thunderbolt 3接口以及千兆以太网接口。值得一提的是新的Thunderbolt 3接口改为整合USB-C形式,更加易用,并且带宽和速度达到2015款 iMac上Thunderbolt 2的两倍。如果这还不够直观,你可以理解为USB 3.0速度的八倍。Thunderbolt 3接口支持外接一台5K显示屏或两台4K显示屏,同时高达40Gb/s的传输速度,更是影视创作者的福音。底部是一排进气孔,非常隐蔽。这条电源线也是iMac唯一的一条线缆。随机配备的Magic Keyboard 和Magic Mouse 2蓝牙键鼠。鼠标与1代相比外观变化不大,键盘取消了电池仓,倾角因此也降低了,但主要变化还是键鼠都支持了充电,无需再换电池。苹果的键盘鼠标还是非常耐用的,图上左边这套键盘和鼠标,我使用了7年也没有坏。这次换代没有在外观上做什么改变,而最大的变化就是这块Retina 5K屏幕,最高亮度较上一代2015款提升43%达到500尼特,支持10亿色彩,显示效果更佳细腻艳丽,这是肉眼完全可以感受到的。2017款27英寸iMac 5K图标特写即使贴到最近看屏幕上的图标,也看不到锯齿,视网膜屏显示非常细腻。2010款27英寸iMac图标特写与我的老款iMac对比更加明显,2010款iMac 27寸机型配备了一块分辨率的2K屏幕,可以明显的看到像素点和锯齿。2017款iMac的屏幕玻璃盖板(图左)还做了镀膜处理,对反光有着更好的抑制,同时这块玻璃盖板现在跟内屏是一体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设为同一张壁纸,把新旧两台iMac放在一起,右侧这块Retina 5K屏显示效果明显更鲜艳,更多的色彩被呈现出来,也使画面层次感更加丰富。屏幕局部拍照放大,第二张的Retina 5K屏幕可以表现更多色彩和细节,效果非常惊艳。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尽管我对我的老款iMac显示效果一直都非常满意,但在看久了新款Retina 5K屏后再换回来,还真有点儿不太习惯。两台iMac跨时太久,不具可比性,放在这里主要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常有人开玩笑说iMac是买显示器送电脑,其实可以说,在同时代的产品中,iMac的屏幕一直有着让人满意的表现,也确实是它的一大卖点。接下来我们以一个很苹果的方式来看一下这台iMac的配置。最新的macOS Sierra系统加入了我们在iPhone上已经很熟悉的Siri语音助手,只需按住Command键加空格键即可激活,当我们问她“这台电脑有多快”时,她会说出CPU型号并打开配置概览窗口。这台iMac配备了3.4Ghz的第七代Intel Core i5处理器,8GB 2400 MHz DDR4内存,Radeon Pro 570 4G显存显卡和1TB Fusion Drive混合硬盘,从配置上看,这是一台27寸iMac入门机型。在Geekbench中测试了跑分如下:单核性能4788,多核性能13006,相比搭载3.2GHz i5处理器2015款27寸低配版机型的单核性能3931,多核性能 12079,分别提升了 22%和8%。而OpenCL性能测试结果较2015款27寸低配机型提升高达约71%,GPU性能提升显著。接下来是磁盘读写速度,使用Disk Speed Test测试结果如下:新一代iMac为所有27寸机型都标配了Fusion Drive硬盘,虽说这项技术相比普通硬盘性能有一定的提升,但如今万元级电脑不配SSD,这无疑是iMac的一个短板,到手之后换装SSD还是很有必要的,我的iMac之所以可以使用到现在也不让我嫌弃,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自己动手,扩展了内存,换了SSD固态硬盘。新款的iMac 27寸机型扩展内存操作非常方便,在机身背部就有插槽,不过换SSD就麻烦多了,涉及到拆机和重装系统等问题,而官方提供了定制服务,可以选配固态硬盘,256GB的需要额外支付760元,512GB的则需要2280元,再往上还有1TB的价格为5320元。如果不想自己动手的话,个人还是比较推荐官方512GB固态硬盘的选装服务,毕竟在苹果众多定制服务和昂贵的配件之中,这项服务算是具有一定性价比的了,主要还是省心。常规介绍就到这里,论配置,在同价位里iMac从来都没有什么优势,但电脑买来是用的,不是用来跑分的,这里就要说说iMac的使用体验了,如今的iMac依然是一台优秀的电脑,除了机身构造是一台简洁的一体机之外,它的一体化主要在于软硬件的一体化。有别于所有PC的是它运行着苹果自家的macOS系统,初识macOS系统,无论从界面还是操作上都会觉得不太习惯,与Windows相比有很大不同,比如鼠标不分左右键,所有窗口的开关,最大化,最小化按钮都是反方向,并且有着另一套的快捷键组合,以及软件的不兼容,所以很多人买了iMac第一件事就是装一个Windows系统,这才是真正的“买椟还珠”,当年的我也是这么做的。直到耐心的接触了macOS系统一段时间后,我就很少切换回Windows系统了,原因很简单,Windows是为了所有PC开发的,而macOS面向的只是苹果自己的产品,这样便于在系统层面更好的针对几个产品的硬件做优化,发挥其最大潜力,并一直免费更新。一个明显感受是同一台Mac电脑在Windows系统下运行软件的流畅度要比在macOS下差,另外由于iMac除了少量的进出风口外,主要靠整个金属机身散热,机身在Windows系统下会变的非常烫,如果你安装了鲁大师之类的软件,会频繁发出硬件过热报警。不得不借助风扇控制软件,手动调节风扇转速来散热,这时这台电脑的噪音会变得非常大。而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iMac系列向来优秀的屏幕在离开macOS系统驱动后其色彩表现也会发生变化,之前我用iMac作图,同一张图片在两个系统里是有色差的。如果你奔着这块屏幕或为了做设计买了一台iMac,又装了Windows系统,这就尴尬了。MacOS系统大到整个界面,小到一个图标,都与Mac电脑的机身设计保持视觉上的协调一致,颜值上就会给人很高的印象分,苹果也并不是那么固执,不习惯的快捷键可以自定义,鼠标可以按照习惯增设右键功能,键盘上F1等按键的功能也可以自行修改,在调整和适应这些细节之后,它带给你的是更多人性化的设计,在浏览网页和操作各种软件时,Magic Mouse 2就像一块触屏,你可以通过手指的滑动前进后退,移动图片等等,很多你在手机上养成的操作习惯,在iMac上试试都会有惊喜。我用iMac做的最多的工作还是图像和视频的处理,在不外接显示器的情况下,窗口最大化,屏幕越大,显示效果越细腻,工作效率也就越高,结合macOS系统的便捷性,两根手指在鼠标上横向滑动,就可以在几个最大化窗口和自定义桌面之间自由切换,系统层面上简单的操作打破了一块屏幕的限制。当然,如果你有更高的要求,之前也提到了新一代iMac配备的两个Thunderbolt 3接口,为外接显示器和磁盘阵列等方面提供了更高效的扩展空间。另外Adobe系列的设计软件都有专门的Mac版本,由于很多创作者使用苹果电脑,这类设计软件为macOS平台所做的优化当然非常到位。都可以流畅运行。以至于一直到今天,那台2010款的iMac还是我的主要生产工具。iMac的另一大优点是,它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生产工具,更是普通人的创作利器。如果你不想购买又昂贵,又复杂,又需要花费时间来学习的专业软件。那么iMac买回家一开机就可以让你开始创作,macOS系统中自带的iLife软件是一套包含iWeb,iPhoto,iMove,iDVD和GargeBand,分别用来制作网页,照片,短片,DVD和音乐的工具。这套软件非常简单好用,操作界面非常友好,基本上可以拿来就用,修照片,剪视频,加字幕好用到傻瓜。这里简单介绍一下GarageBand,前面几个软件的功能都在我的专业范畴,所以7年前第一次打开iMac时,第一个玩儿的软件也是GarageBand,新版本较之前增加了很多乐器和功能,但操作依然简便,就像这个欢迎界面上说的这是“在Mac上创作动听乐曲的最简单方法”。你不需要做任何设置就可以直接用iMac机身内建的麦克录音,自由的增减录音和伴奏的音轨,调整音量音色,软件自带了多种乐器,音乐风格和伴奏,还有节拍器和鼓机。绝对够你玩儿上一阵。作为一个二手的吉他手,我直接拿起木吉他开弹,同样使用iMac内建麦克直录,软件内置多种音箱模拟器,录完之后随意选择都可以实时听到不同的效果。说到内置多种音箱模拟,一定就要说电吉他了,你可以直接拿iMac来当效果器了。电吉他连接iMac就需要一些额外配件了,最简单的是一个转接头,不过效果不好。最好是买一台Interface音频接口,这主要是因为iMac背部只有一个音频接口。而我使用了一个很普通的USB外置声卡,配合声卡使用可以兼顾录音和监听,自己分饰多角色录一首歌或者叫上朋友一起,GarageBand可以让我这种非专业使用者玩儿的很开心。创意本就该自由挥洒,人人都会用的软件才是最好的软件。说到电脑不得不说到游戏,这算是iMac的一个弱项了,这点主要受制于系统的兼容性和用户数量,很多游戏大作压根就没有制作Mac版本,在Mac上装Windows系统是一种解决方法,但这是最不好的方法,之前也说过了,在Windows系统下无法获得iMac的最佳性能。玩游戏就更别说了,还是要在macOS系统下。macOS系统下游戏大作少,但也并不是没有好游戏,论游戏的可玩儿性,暴雪全家桶够玩儿了吧。除了《守望先锋》外,暴雪的所有游戏都有Mac版本。经实测,《魔兽世界》在这台iMac上可以流畅运行,我的2010款如今都能畅玩,何况新款了。但这个游戏的画面设置高低跨度特别大,最低配置门槛低,最高配置也是非常挑战硬件。最高画质,渲染开到100%,分辨率5K设置下,在热闹的主城里游戏可以在45帧左右流畅运行。如果你不需要脸贴着屏幕玩儿的话,日常把画面降到2K或1080P,甚至适当提升一下抗锯齿效果,能很容易跑到110帧左右。这台iMac的GPU性能较上一代提升了70%,尽管是27寸入门配置,对于一般游戏这台iMac的性能已经完全足够了。可惜的是,这么好的一块5K屏不能给其他设备当外接屏幕,这点历代iMac都是如此。好在iMac的均衡性,802.11ac的Wi-Fi无线网络兼容IEEE 802.11a/b/g/n,千兆以太网接口这些配置也同样没被忽略,是网络质量的可靠保证,如果你非要玩儿iMac不支持的游戏,也是天无绝人之路的。我有时也会通过网络远程连接PS4运行iMac玩不了的游戏,新款iMac的网络连接更加稳定。但索尼最高1080P的传输画面,尝尝鲜就算了。并非为游戏而生的iMac被我一顿为难,结果也算令人满意了。另外VR首次亮相于iMac,现在已经可以在Final Cut中编辑360度视频和创建其他VR内容了,虽然这又回到了创作方面,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是可以在苹果的应用商店中看到VR游戏的。最后说说比游戏还好玩儿的Siri,她现在已经跑到Mac系列电脑上来了,前文我们已经问过她电脑的配置。在实际体验中,Siri说话的语调有了很大提升,发音断句更加自然,但智能程度依然有待提高。比如我试探性的给她下达了一个我认为最简单的命令,“帮我清空回收站”,她竟然说这可能超出她的能力范围,可见从手机平台过度到电脑平台,这种新平台上的最基本的操作并没有得到优化。(我还尝试了清倒废纸篓,一样无法识别)毕竟Siri还只是个语音助手,没有上升到人工智能层面,于是我按照系统的建议,说了一句“提高亮度”,Siri成功的帮我把屏幕调亮了一些,并调出了亮度控制条以便于我自己调节。之后,也同样识别了我要求调暗一些的要求。接着,我得寸进尺的说了一句“自动调节亮度”,Siri再次被我搞晕了,这可是系统设置中一字不差的一个功能啊。而诸如查询天气,地图,股票,行程安排等在iPhone上很好用的功能,Siri还是能很顺利的完成的。现在看来,Siri基本就是从手机上直接搬了过来。很希望Siri这次借助了更强大的硬件和系统平台后,能在未来有更大的提高,真正成为一个炫酷的智能助手。
正在加载...
总结一下我的使用体验,新一代的iMac在外观上并没有变化,前脸设计从2009年年末沿用至今,轻薄的侧面也是2012年末的设计,任你多么漂亮多么经典,还是难免让人审美疲劳。对于一台电脑的外观变化提出要求,可能有些苛刻,但这是曾经一次又一次给我们带来惊喜的苹果,失望源于对它的希望。系统方面,作为一个老用户我的2010款iMac也更新到了最新版本,没有什么跨越式的改变,可贵的是macOS一直保持着频繁的更新,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即将在秋季发布的High Sierra系统才是重头戏,除了更多的优化外,新一代行业标准更高效的H.265视频编码也将同时发布。新款iMac硬件的提升中规中矩,Retina 5K显示屏值回票价,如果能标配SSD会更加完美。平面设计和轻量的影视创作,27寸入门配置即可应付,内存一定要扩展,推荐换装固态硬盘。缺乏创新,但依旧经典,macOS系统依然让iMac与众不同,简单易用的系统和软件让你可以专心于创作,配置尽管不是最高端,但贵在无论专业用户还是普通用户都能物尽其用,iMac是一台创作利器,是一个好用的工具,并依然是我眼中最好的一体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iedu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n7调整cpu风扇转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