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快营收过千亿企业,小米2013年营收是怎么做到的

<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小米2017年力争收入千亿,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
小米2017年力争收入千亿,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
12:30&&|&&作者:
&&|&&关键字:,,,
雷军在2017小米年会上表示2016年是补课元年,2017年小米力争收入千亿元,不过雷军强调比起营收,小米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真诚和热爱就是小米价值观。
本文约997字,需2分钟阅读
2016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上风头最劲的是华为、OPPO和Vivo这三家,小米公司不论销量还是影响力都落后于这三家公司,想想两年前小米还是互联网手机最佳代表,风头无俩。这两年很多人开始唱衰小米及小米模式,小米自己内部也在“找回初心”,雷军在2017小米年会上表示2016年是补课元年,2017年小米力争收入千亿元,不过雷军强调比起营收,小米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真诚和热爱就是小米价值观。对于2016年,,他们主动降速调整,不过依然取得了6项重要成果,主要如下:一、坚持技术创新,突破手机高端市场。二、新零售高歌猛进。三、国际化业务高速增长。四、以小米手机为核心的生态链整体崛起。五、互联网商业模式得到充分验证。六、管理升级、效率提升。雷军列举的016年成果中,专利申请量1.6万项,授权总量3612项,涉外专利1767项。小米之家数量达到了54家,未来三年计划再开通1000家。印度市场上10月份销量突破135万台,全年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此外,小米生态链系统全年收入150亿元,连接超过5000万智能设备。雷军还提到他们的互联网收入翻番(ADUI?),不过并没有公布具体数据。综观小米这份报告,雷军并没有提到2016年小米的销售额,而2016年小米也没有公布2015年的营收额,业界流传的亿营收还是小米高管不小心泄露的,只比2014年增长5%,这两年来小米增速已经放缓,2016年按照雷军所说是主动降速调整,营收额也没有公布,但他们2017年的目标是千亿,说明2016年离千亿目标还挺远。对小米来说,这两年的过程是痛苦的,不过另一方面这些调整也是好事,因为小米前几年的发展实在太快了,千亿元营收是雷军针对2015年预测的,现在实现这个目标要等到2017年了。只不过,千亿营收对小米来说只是个“小目标”,雷军在演讲中更强调小米的价值观,他强调“真诚和热爱就是小米价值观。真诚就是踏踏实实用真材实料做品质过硬、价格厚道的产品,和粉丝做朋友,用心倾听用户需求;热爱就是聚拢一批追求极致产品的兄弟姐妹,大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咬定青山不放松、千难万险不回头,享受创业乐趣。”有意思的是,雷军在最后还意味深长地强调了小米模式与渠道加价的不同,“相比追求利润,我相信追求产品体验更有前途。相比渠道层层加价,我相信真材实料定价厚道终究会更得人心。这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荣誉之路,经得起磨难,受得了委屈,才能奔向我们梦想的星辰大海。”
本文读者还喜欢
AShuuuu&高中生&:类似的有:
买过一个农药3C 从此不买华为任何手机
买过一个X 从此不买诺基亚任何手机
拿一台低端机对整个牌子品头论足
你和Y神什么关系?用5770代表所有A卡?
14:45 已有1次举报
自从吃了三鹿奶粉之后,以后再也不吃奶了。
类似的有:
买过一个农药3C 从此不买华为任何手机
买过一个X 从此不买诺基亚任何手机
拿一台低端机对整个牌子品头论足
你和Y神什么关系?用5770代表所有A卡?
已有1次举报
怎么总结出“耍猴”这个结论的?
我感觉可以总结出你就是个S13.
已有6次举报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读书是为了心平气和地跟某些人讲道理,健身是为了让某些人心平气和地跟你讲道理,可惜我读书少,脾气也不小。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618购物节买点啥?
高通骁龙845手机都有哪些可选?
哪台手机玩吃鸡手游够煞食?
酷冷至尊天猫店开张~7年营收过千亿的小米,离世界五百强还有多远7年营收过千亿的小米,离世界五百强还有多远TubeTech百家号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世界五百强」世界五百强是中国人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自诞生以来也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我们先简单看下一张16年的《财富》五百强节选:从图片里我们可以看出《财富》的排名主要是根据公司的营业收入来计算我们再来看下小米最新的营收因为小米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没有向外界提供详细的财务报表的义务。那么社会上对小米的财务状况一个是由小米公司自己透露的信息里获悉,另一个就是由一些专业机构进行评估预测。2月26日,小米公司高管对媒体CNBC表示,该公司亿元人民币(约合158亿美元)的营收目标于当年年底前就完成了。在日举行的小米公司年会上,CEO雷军就提到:“营收过千亿,国际科技巨头中,苹果用了20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国内科技公司,阿里用了17年,腾讯用了17年,华为用了21年。”从这一段话里,我们不难解读出小米2017的营收刚刚迈过了1000亿人民币的大关。为了方便比较,我们把1000亿换算成美元,约15814(百万美元)这样的营收在榜单相当于什么级别我们从网上找到了最新一期的《财富》世界500强名单:在榜单前几位我们看见了手机界的两位泰山北斗:苹果公司(215639)、三星电子(),而小米为15814,差了不止10倍!而在第83位看见了营收78540.8百万美元的华为最后我们把榜单拉到末尾,发现第500位的营收为21609(百万美元)。而显然小米15814百万美元的营收距离第500位还有些差距。依这势头,18年入榜非常有望正如雷总所言:“2017年10月,小米提前实现了年初提出的营收过千亿目标。而跨过千亿门槛,小米仅仅用了7年时间。“营收过千亿,国际科技巨头中,苹果用了20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国内科技公司,阿里用了17年,腾讯用了17年,华为用了21年。”小米以7年时间就收割了百亿营收,它的增速我们有木共睹。小米只要保持住这个势头,在2018挤进世界五百强不成问题。而以目前来看,小米18的应该还是以红米系列冲销量,以小米7和Mix3稳住中高端市场,并继续扩大品牌影响力。而小米国际业务高级副总裁兼主管王翔也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在2018年,我们的业绩会远远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话语中透露出小米高层的自信。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TubeTech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手机平板等科技数码产品资讯分享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小米估值1000亿美元,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
稿源:腾讯科技
2018 年 1 月13 日,小米CFO周受资在微博上分享了小米内部很火的一张图片:未来的一年里,连睡觉都是浪费时间。看起来,久传的小米上市计划已经进入倒计时。据悉,目前有数十家券商正在参与小米Pre-IPO,小米大概率于 2018 年下半年在港交所上市,估值希望达到900- 1100 亿美元,P/E(市盈率) 60 倍。以“专注”“极致”“口碑”“快”著名的小米,终于要走上上市之路了。今天,我们就来深度探讨一下,小米现在真的值 1000 亿美元么?本文较长,将会系统梳理小米的发展、业务和目前存在的问题,预计阅读需要 8 分钟。一、小米发展历程回顾:最快的千亿营收俱乐部雷军在作别金山之前,有一次和王川闲聊,雷军问王川:“你相不相信,我离开 5 年之后,还能做一个这么大的公司?”而在 2010 年,快 40 岁的雷军可谓是人生赢家,当时金山已经上市了,然后雷军卖了几家公司,投资了几十家公司,每天睡到自然醒,从来不约第三天的事。但是有天晚上他做梦醒来,觉得自己好像离梦想渐行渐远。他问自己:是否有勇气再来一回?他花了半年时间下定决心,一定要去试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创办一家世界级的技术公司,做一件造福世界上每一个人事情。于是在2010 年 4 月 6 日,在北京中关村保福寺桥银谷大厦 807 室,雷军在内的14 个人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后,他创办的小米就开张了。小米科技于 2010 年 4 月启动,专注于Android、iPhone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移动互联网热点应用。那时候互联网普及率34.3%,互联网上网用户4. 5 亿,手机上网用户3. 0 亿,雷军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移动互联网的看好。他认为,移动互联网势不可当,其规模将是互联网十倍以上,未来十年手机会取代PC,成为下一个计算中心。按照雷军的说法,台风来的时候,猪都会飞。那彼时就马上是起风的时候,小米也借着风口,在企业估值和营收上分别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公开的数据显示,小米从 2010 年创立以来,前后一共进行了五轮融资,且在 2014 年小米还首次面向海外发行的 10 亿美元三年期债券,可以说,小米从创业开就一直是资本的宠儿,现金是比较充裕的。而小米的营收,在过去 7 年历更是以火箭的速度往上升,小米从成立以来,历年的手机出货量和公司总营收如下:7 年的坚持与适宜的战略调整,小米进入了千亿俱乐部,而且这还是成功从 16 年的下滑中逆转而上,更显示出小米打硬仗的能力。正因如此,在 2018 年 2 月 7 日的小米年会上,雷军意气风发地表示,营收过千亿的国际科技巨头中,苹果用了 20 年,Facebook用了 12 年,Google用了 9 年,国内科技公司,阿里用了 17 年,腾讯用了 17 年,华为用了 21 年。而小米,仅仅用了 7 年,而且 18 年还有大概率进入世界 500 强。二、商业模式 3 级跳,小米是如何一步步做到营收千亿,坐拥半个中国互联网的?雷军曾经研究了阿里巴巴十多年创业历史,并总结了创业最重要三点:巨大市场需求、靠谱团队和花不完的钱。成立 7 年来,小米也一直在寻找足够大的市场,目前来看,小米的商业模式经历了以下的三级跳,所瞄准的市场也越来越广阔,水大鱼大,这也保证了小米有足够大的成长空间。2010— 2011 年,第一级跳:内容+应用+硬件2010 年,小米开始以移动互联网创业,战线主要有两条:一是内容线:以内容分享为依托的小米分享+内容分发(阅读客户端、音乐播放器等);二是应用线:以MIUI为基础+迷人+小米APP系列。2011 年,小米科技升级主要发展方向是做顶级智能手机提供商,产品线将遍及手机硬件、操作系统、软件服务等领域,其中主要产品包括MIUI.Com、手机和米聊,还有迷人浏览器、小米司机、小米读书等手机APP获得百万级月度活跃用户。2012— 2014 年,第二级跳:软件+硬件+移动互联网2012 年,小米首次提出“铁人三项标准”——软件、硬件和移动互联网,发布了小米的商业模式,同时表示,小米将尝试在手机内置小米商城,进军移动电子商务市场,探索更多的盈利途径。2014 年,小米的商业模式简化为“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铁人三项。即从应用软件到系统层面再到最后的硬件,试图在一个大的安卓生态系统中构建一个由小米手机、MIUI、小米盒子、商城、云服务和开发者组成的生态圈。 2014 年,小米启动了生态链计划,用小米模式切入 100 个细分领域。 2016 年之后,第三级跳:硬件、互联网、新零售经历了 2016 的布局调整后,小米 2017 年战略看起来十分明晰,包括黑科技、新零售、国际化、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主要分为硬件、互联网、新零售三大块:(1)硬件版块的业务依然是小米自身三大硬件体系:手机、电视、路由和外部的生态链智能硬件;从硬件板块来看,核心产品手机、电视、路由自己研发,外部智能硬件采用生态链的打法,端到端全部解决。这个业务板块的小米更像是华为手机+美的电器,目前小米已经投资了 77 家生态链公司,其中 30 家已经发布了产品, 4 家为独角兽公司, 16 家公司年收入超过 1 亿元, 3 家年收入更是超过 10 亿元,通过各种品类的组合布局打造生活场景中的智能物联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改变生活。“设备公司也是我参股和支持的,系统和模组也是我做的,很容易跟手机连接在一起,当这样的设备越来越多的时候,小米手机生态链的优势会体现出来。两年半下来,我们可连接的设备数已经变成了千万。”雷军说三年过去,小米成功孵化了多家企业,小米手环、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认可。 2017 年,小米生态链年销售量突破 200 亿人民币,同比完成了100%的增长。(2)互联网版块的业务包括了MIUI、互娱、云服务、金融、影业;互联网服务板块:MIUI存量用户约有 2 亿左右,小米应用商店累积分发量超过 1200 亿,小米日活超过 1000 万的APP有 26 个,小米手机之外的可联网的智能硬件已经超过 8500 万个,小米OTT(电视和机顶盒)日均活跃数达到 1020 万。小米在内容领域通过参股投资了爱奇艺,包括优酷和很多的内容公司,形成了跟这个产业链的深度结盟,这个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打法。“小米手机已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非常重要的综合入口。”在小米公司MIUI广告销售部全国营销中心总经理郑子拓来看,这是个人连接世界的重要入口。(3)全新出现的新零售版块则包含小米商城、全网电商、小米之家、米家有品四项。目前“小米之家”的费用率在8%左右,未来将努力达到6.5%,做到全球一流的零售集团,向美国Costco看齐,现在是 228 家,明天 500 家,后年 1000 家。“我的预计是未来 5 年时间,小米之家的营业额大概能做到 100 亿美金,就是 700 亿人民币。”雷军表示。按照当初雷军的计划,五年时间孵化 100 家智能硬件公司,目前小米生态链企业投资正在接近当初预期的目标。来自小米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小米已经投资了 89 家。而在 2016 年底,雷军在公开发言中透露,小米投资的智能硬件生态链公司,已经有 16 家年收入过亿, 3 家年收入过 10 亿, 4 家成为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雷军在公开课场合透露:“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实我们已经是中国第三大电商呢?有多少人知道我们可能下一个目标成为世界效率的零售连锁店集团?”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全球最快营收过千亿企业,小米是怎么做到的?| 企投会
5月3日,独角兽创业公司小米集团冲刺IPO,在发酵一周后,它的最新估值落在了650亿-900亿美金之间,在全球未上市公司中仅次于蚂蚁金服。
7年的时间,小米集团就成为了营收超千亿级的公司,这一速度比苹果、谷歌在内的科技巨头还要快。而它的成长史和商业模式,也成为了企业家学习的极佳模板。
小米用“实业+投资”双轮驱动的方式,构建了小米生态链,不仅帮助小米顺利度过2016年的低谷,还借此形成了平台化布局,护城河遍布产业链。
以实业为基础,通过“投资+孵化”的方式布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企投型组织是当今企业的必修课。
小米生态链的“企投之路”
从2013年开始,在手机产业顺风顺水的时候,雷军启动小米生态链,用小米模式切入100个细分领域,带动整个智能硬件的发展。
不同于腾讯、阿里在新零售领域的大开大合,小米生态链走出了自己的企投之路:
? 投资孵化生态链公司。小米通过统一的基础设施和生态资源双向赋能生态链企业,让整个生态链共享共同的技术架构、用户体系和零售渠道运转。这样小米能够保持轻体量、低成本运转,避免出现“大公司病”,而又能通过赋能独立团队快速抢占物联网市场。
? 向海外复制生态链模式。小米计划在五年内向印度的100家初创企业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全面复制小米生态链模式。
? 推出开放战略。2017年年底,小米发布了开放战略,任何家庭电器设备的厂商,装了小米的芯片都可以接入小米物联网平台。
如今,曾依靠小米品牌成长起来的生态链企业,不仅已经开始反哺小米,在生态链企业之间也出现了协同效应,形成了强大的“兄弟联盟”。
▲ 小米与小米生态链企业间的协同效应
在短短三年内,小米生态链出乎意料地疯长,交出的成绩单可谓“惊艳”。
2016年3月,小米生态链旗下公司增长为55家,到了2017年3月增长到77家,截至日,增长到90多家生态链企业,其中包括华米、青米、智米等上市企业,也有紫米、纳恩博、智米等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并且,小米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
对于未来,雷军认为还要建立更多的“小米”,并且计划将30%的IPO募集资金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小米系”下的466家企业
不仅仅是小米生态链,在“腾讯系”与“阿里系”激烈争斗的这几年,“小米系”的投资布局已悄无声息地孵化出众多独角兽。
据IT桔子数据显示,在“小米系”两大投资平台中,顺为资本投资了288家企业,领域遍布企业服务、电子商务、汽车交通和教育;而小米科技的历史投资也有161家,广泛布局文化娱乐、本地生活和企业服务的相关公司。
尤其在金融领域,起步并不算太早的小米,凭借小步快走,落子不断,如今已经拿下了券商、银行、保险、支付、P2P网贷等多块金融牌照,基本实现了全牌照布局。
加上雷军个人投资的17位CEO,466家企业围绕下的小米,俨然已经成为互联网生态下仅次于腾讯、阿里的企投型组织。
小米的成长之路,让我们越来越发现一种趋势,中国的商业文明正从产业商业时代,向产融商业时代急速地迭代衍变,资本对任何实体经济的渗透、冲击和辅协能力指数级地增加。
如何像小米一样在适当的时机实现证券化?如何实行“实业+投资”战略打造企投型组织,形成平台化布局?如何能够投资到像小米一样的独角兽企业?任何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企投”是企业家急需学习的新课程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孙正义、杰夫·贝佐斯、马云、雷军等全球商业界最大、也最值得关注的新型成功者,无一不是兼具企业家和投资家的融合性角色,他们都是企投家,他们的企业也都是企投型组织。
企业家的角色定义也正在发生变化,在资本的意义上重新理解和认识实业,学习用融资和投资的方式促进财富增值,是一门急需学习的新课程。
在过去的四十年间,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家都是在埋头做企业,他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项成本、每一处管理都很熟悉,但是在适当的时候,如何进行证券化,放大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规模,如何像小米一样通过“企投”的方式扩大企业的边界,却一直无从下手。
尤其是在参与到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怎么能够找到二十年前的马化腾、二十年前的刘强东、二十年前的马云,并把钱投给他们的投资能力,现在的企业家是极度缺乏的。
自企投会创建以来,600多位前来学习的会员无不是带着各自产业升级、财富投资的困惑,来寻找自己的“答案”,他们原先在自己的行业已经取得成功,但面对陌生的资本市场,则是困难重重。
? 我的企业不大不小,每年也有不少的利润,但要再成长也很困难了,现在我有两个选择,是在新三板上市,还是选择被国外一家企业收购?
? 我的公司每年会产生大概一两千万的利润,可以拿来做投资理财,过去基本就是乱投,投了七八家公司都亏光了,风险很大,但如果不投,我每年溢出的资金该怎么打理?
? 我们企业家做投资的话,怎么判别对方是可以投资的?看行业和看个人如何区分?另外我作为投资人,该怎么提升投资的素质,让对方接受我的投资?
面对这些困惑和焦虑,这一年来,企投会一边召集中国各领域的领先企业家,组建交互式学习社群,彼此学习,彼此启发;一边邀请顶级的企投家们以及背后的操盘者,来讲述他们的成功经历和经验,希望通过投资与时代同步前行,一起探讨如何成为面向未来的卓越的企投家。
? 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周忻:企投家考虑的是以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投资,如何从企业自身的发展上去做好投资。企投家成功的核心不是资本,而是商业逻辑。
?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企投家要聚焦主业,做透自己的主业,不熟不做。
? 达晨创投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投资这件事,再牛的企业家也可能只是小学水平,在投资领域每人都应该抱着小学生的心态先学习,和专业人士交流。
? 嘉御基金董事长/创始人卫哲:你要先问自己,做投资的初心是什么,先把自己的初心弄清楚,把钱和人分开,再去想怎么做。赢了最开心,输也输得明明白白。
? 乐百氏创始人何伯权:作为企投家,关键是要挖掘优势,用独特的逻辑,独特的方法,去安排你的人生和事业。
六大学习模块+交互式学习社群
基于“全球机遇、中国机会、企业增值、财富增长”的核心学习体系,企投会设置了六大学习模块,真正意义上贯彻“企业+投资”的学习理念,成为面向未来的卓越企投家。
与此同时,企投会邀请来自全球最顶级的商学院、咨询机构的学者、实战者作为学术委员、导师,包括摩根的蒋海涛、高盛的金铭、经济学者管清友、中南海智囊张宇燕……
点击视频▼观看企投会导师阵容
不仅如此,为了让会员与导师以及会员彼此间在六大模块学习中,有更多机会进行深度交流和互动,同时充分调动会员们的学习积极性,彼此链接、共同实践、相互赋能,我们还制定了企投会交互式学习社群运营计划,并一直在不断迭代和优化。
? 12+场企投思享汇
我们将特邀12+实战辅导导师深度辅导实际难点,提供实操实用、带走着手可用的解决方案,比如股权激励、品牌创新、人力资源、流程管理、投融尽调、投后管理等。
? 18+场企投私享秀
你将可以在线上、线下向企投会的同学路演分享你在商业、人生中独一无二的成长故事,并以视频录制、图文记录等方式,在吴晓波频道、企投会等社群中传播。
? 50+场企投思辩说
我们将挖掘当下最新的科技前瞻、技术变革等主题,在会员企业互访交流、国内外名企访学中,进行25场线下,25场线上的沟通交流,深度发问思考碰撞、PK挑战,在多元观点的思辩中共同进化,一起成长。
? 60+企投人物
我们将通过深度采访报道、视频录制、案例出版、路演分享等形式,以及特邀为《吴晓波年终秀》《中国企投家盛典》等主讲嘉宾,为会员提供分享、展示的平台。
除此之外,我们每年年底还会加入到“吴晓波年终秀”盛大节日中,从吴老师的年度演讲中分享智慧和洞察趋势。
未来,企业家拿出几百万去投资一家公司,做个小股东,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就像现在拿几万元去买一个理财产品一样。
这就意味着,以后90%的企业家一定都在做股权投资,都是企投家。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可能只有10%或者是5%的企业家意识到了这件事,他们参与进来,加入了企投会。
所以,我们所面临的未来是,90%的企业家向着企投家进行迁徙。未来金字塔顶端的人,一定是企投家。
立刻报名参加企投会
90%的企业家向着企投家进行迁徙,未来金字塔顶端的人,一定都是企投家。产投商业时代,你我绝不能缺席,企投会3期招募正式启动,欢迎加入企投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同花顺旗下品牌
全球最快营收过千亿企业 小米是怎么做到的?| 企投会
  文/企投会  5月3日,独角兽创业公司小米集团冲刺IPO,在发酵一周后,它的最新估值落在了650亿-900亿美金之间,在全球未上市公司中仅次于蚂蚁金服。  7年的时间,小米集团就成为了营收超千亿级的公司,这一速度比苹果、谷歌在内的科技巨头还要快。而它的成长史和商业模式,也成为了企业家学习的极佳模板。  小米用“实业+投资”双轮驱动的方式,构建了小米生态链,不仅帮助小米顺利度过2016年的低谷,还借此形成了平台化布局,护城河遍布产业链。  以实业为基础,通过“投资+孵化”的方式布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企投型组织是当今企业的必修课。  小米生态链的“企投之路”   从2013年开始,在手机产业顺风顺水的时候,雷军启动小米生态链,用小米模式切入100个细分领域,带动整个智能硬件的发展。  不同于腾讯、阿里在新零售领域的大开大合,小米生态链走出了自己的企投之路:  投资孵化生态链公司。小米通过统一的基础设施和生态资源双向赋能生态链企业,让整个生态链共享共同的技术架构、用户体系和零售渠道运转。这样小米能够保持轻体量、低成本运转,避免出现“大公司病”,而又能通过赋能独立团队快速抢占物联网市场。  向海外复制生态链模式。小米计划在五年内向印度的100家初创企业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全面复制小米生态链模式。  推出开放战略。2017年年底,小米发布了开放战略,任何家庭电器设备的厂商,装了小米的芯片都可以接入小米物联网平台。  如今,曾依靠小米品牌成长起来的生态链企业,不仅已经开始反哺小米,在生态链企业之间也出现了协同效应,形成了强大的“兄弟联盟”。  ▲小米与小米生态链企业间的协同效应   在短短三年内,小米生态链出乎意料地疯长,交出的成绩单可谓“惊艳”。  2016年3月,小米生态链旗下公司增长为55家,到了2017年3月增长到77家,截至日,增长到90多家生态链企业,其中包括华米、青米、智米等上市企业,也有紫米、纳恩博、智米等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并且,小米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  对于未来,雷军认为还要建立更多的“小米”,并且计划将30%的IPO募集资金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小米系”下的466家企业   不仅仅是小米生态链,在“腾讯系”与“阿里系”激烈争斗的这几年,“小米系”的投资布局已悄无声息地孵化出众多独角兽。  据IT桔子数据显示,在“小米系”两大投资平台中,顺为资本投资了288家企业,领域遍布企业服务、电子商务、汽车交通和教育;而小米科技的历史投资也有161家,广泛布局文化娱乐、本地生活和企业服务的相关公司。  尤其在金融领域,起步并不算太早的小米,凭借小步快走,落子不断,如今已经拿下了券商、银行、保险、支付、P2P网贷等多块金融牌照,基本实现了全牌照布局。  加上雷军个人投资的17位CEO,466家企业围绕下的小米,俨然已经成为互联网生态下仅次于腾讯、阿里的企投型组织。  小米的成长之路,让我们越来越发现一种趋势,中国的商业文明正从产业商业时代,向产融商业时代急速地迭代衍变,资本对任何实体经济的渗透、冲击和辅协能力指数级地增加。  如何像小米一样在适当的时机实现证券化?如何实行“实业+投资”战略打造企投型组织,形成平台化布局?如何能够投资到像小米一样的独角兽企业?任何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企投”是企业家急需学习的新课程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孙正义、杰夫.贝佐斯、马云、雷军等全球商业界最大、也最值得关注的新型成功者,无一不是兼具企业家和投资家的融合性角色,他们都是企投家,他们的企业也都是企投型组织。  企业家的角色定义也正在发生变化,在资本的意义上重新理解和认识实业,学习用融资和投资的方式促进财富增值,是一门急需学习的新课程。  在过去的四十年间,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家都是在埋头做企业,他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项成本、每一处管理都很熟悉,但是在适当的时候,如何进行证券化,放大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规模,如何像小米一样通过“企投”的方式扩大企业的边界,却一直无从下手。  尤其是在参与到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怎么能够找到二十年前的马化腾、二十年前的刘强东、二十年前的马云,并把钱投给他们的投资能力,现在的企业家是极度缺乏的。  自企投会创建以来,600多位前来学习的会员无不是带着各自产业升级、财富投资的困惑,来寻找自己的“答案”,他们原先在自己的行业已经取得成功,但面对陌生的资本市场,则是困难重重。  我的企业不大不小,每年也有不少的利润,但要再成长也很困难了,现在我有两个选择,是在新三板上市,还是选择被国外一家企业收购?  我的公司每年会产生大概一两千万的利润,可以拿来做投资理财,过去基本就是乱投,投了七八家公司都亏光了,风险很大,但如果不投,我每年溢出的资金该怎么打理?  我们企业家做投资的话,怎么判别对方是可以投资的?看行业和看个人如何区分?另外我作为投资人,该怎么提升投资的素质,让对方接受我的投资?  面对这些困惑和焦虑,这一年来,企投会一边召集中国各领域的领先企业家,组建交互式学习社群,彼此学习,彼此启发;一边邀请顶级的企投家们以及背后的操盘者,来讲述他们的成功经历和经验,希望通过投资与时代同步前行,一起探讨如何成为面向未来的卓越的企投家。  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周忻:企投家考虑的是以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投资,如何从企业自身的发展上去做好投资。企投家成功的核心不是资本,而是商业逻辑。  ()创始人江南春:企投家要聚焦主业,做透自己的主业,不熟不做。  达晨创投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投资这件事,再牛的企业家也可能只是小学水平,在投资领域每人都应该抱着小学生的心态先学习,和专业人士交流。  嘉御基金董事长/创始人卫哲:你要先问自己,做投资的初心是什么,先把自己的初心弄清楚,把钱和人分开,再去想怎么做。赢了最开心,输也输得明明白白。  乐百氏创始人何伯权:作为企投家,关键是要挖掘优势,用独特的逻辑,独特的方法,去安排你的人生和事业。  六大学习模块+交互式学习社群   基于“全球机遇、中国机会、企业增值、财富增长”的核心学习体系,企投会设置了六大学习模块,真正意义上贯彻“企业+投资”的学习理念,成为面向未来的卓越企投家。  与此同时,企投会邀请来自全球最顶级的商学院、咨询机构的学者、实战者作为学术委员、导师,包括摩根的蒋海涛、高盛的金铭、经济学者管清友、中南海智囊张宇燕…… 
同顺号仅为用户提供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作者的发文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不表明同顺号立场,作者需为自己账号的一切行为负责。
已有--个人赏过
吴晓波频道如何?打个分吧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 &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span class="sub-rq-num" id="atNum_1关注人气
192文章数量
8524访问量
&&吴晓波频道是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创办,拥有300万泛财经新中产粉丝,提供理财、职场技能和社群服务。
24小时热文排行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内容或者商务合作请联系)
写下您的看法和建议...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营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